大成精密为什么可以荣获国家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评定标准“小巨人”称号?

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最终名单:申报解读 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二批复核通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终于确定啦!从数量上看,此次共通过认定和复核的共3654+1078家企业。截止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到2025年培育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目标已提前并超额完成。接下来,就跟随华夏泰科的脚步,看看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地域分布情况吧。一、五个批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10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包括第一批155家;第二批复核1078家;第三批2930家;第四批4328家;第五批3654家。2023年截止到7月份,“小巨人”企业的营收利润率比规上中小企业高了5.5个百分点,“小巨人”企业7月份的用电量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从上市情况来看,截至七月底,已有超过16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市场登场,占A股上市企业的比例超过30%。在A股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占比高达60%,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些企业,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充分展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韧性和活力。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通过率情况从2021-2023年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通过率情况来看,2021年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通过率36.63%。之后由于《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各地明确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标准并且降低了申报条件。2022年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推荐12000家,相比上一年增加近50%,而申报通过率也几乎与上一批次持平。但第五批推荐1.7万家,只通过3793家,通过率创下历史新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企业数量不断递增,但成功认定的企业却有所下降。这一趋势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专精特新资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认定难度也随之加大。对于各项指标的审查和评分标准更加严苛。未来,随着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认定管理体系不断成熟,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申报难度很有可能再上高度。三、2023年第五批和第二批复核通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情况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提前超额完成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目标。看似可观数据,但是今年(2023年)的通过率却创历史新低。第五批申报的省市中除江苏、广东、深圳外,其他省市与第四批相比公示数量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首先从第五批认定小巨人企业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依然集中分布在江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江苏、广东(广东+深圳)、浙江分别以795家、658家、384家位居前三甲。在排名中我们不得不注意到深圳市,这个凭借310家新增小巨人企业数量的城市,在全国的排名中位列前五。超过北京、苏州、上海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并超过山东省全省增量。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果可见一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那么从第二批复核通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情况来看,总体减少了17家企业。广东、厦门减少最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华夏泰科再次提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申报难度巨大,申报准备周期较长,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成功取得资质后,应注意申报后期的资料填报和递交。否则很容易失去辛苦得来的资质。比如注意:有效期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应在每年4月30日前通过培育平台更新企业信息;企业如发生更名、合并、重组、跨省迁移、设立境外分支机构等与评价认定条件有关的重大变化,应在发生变化后的3个月内填写报告表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更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力。这些企业,以独特的经营理念、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不断推动着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崭露头角,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华夏泰科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一员,在专注自身业务能力提升的同时,更积极助力上万家企业获得相关政府项目资金,从而实现稳健发展。有计划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可联系华夏泰科做进一步了解。
南方网讯 制造业兴则佛山兴,制造业强则佛山强。作为全国唯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截至目前佛山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340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98家,共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家。9月20日,“解码‘小巨人’——专精特新看中国”(广东站)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第二天,南方网记者走进佛山,探访了位于这里的三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感受“智”造魅力。数字化转型促发展,赋能智能制造产值从5000到破亿、产能从5000万到3亿、纳税增长113.58%……这些数据出现在广东创兴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兴精密”)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据创兴精密总经理高楚慧介绍,这是企业实行数字化转型促发展而获得的成果。创兴精密总经理高楚慧向调研团介绍企业情况。(王麟摄)数字化、智能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创兴精密深谙此理。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兴精密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创新,重视人才招纳和培养,目前已获得6项发明授权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外观专利。在智能制造上,创兴精密利用ERP、PDM、MES三维一体系统软件,致力成为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围绕工业互联网,赋能客户实现智能制造转型与数字化合作。“我们曾经也被人质疑‘作为加工定制的传统行业企业,上市是没有出路的’,但是我们就是要证明,靠研发、创新,这条发展之路一定走得通。”高楚慧表示。据介绍,这个月底,创兴精密将启动“铁人云”营运计划,打进新赛道,拓展获客渠道,推动智能制造更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助力智能制造接下来,记者走进位于佛山南海区的另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博机器人”)。汇博机器人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学融合”的代表性企业,其主要业务不仅涵盖了智能机器人与相关产品制造、自动化方案设计与筹建,还提供信息化软硬件的技能培训,为企业输送自动化人才。汇博机器人学员实操现场。(王麟摄)据了解,汇博机器人一直坚持高新制造业研发创新与人才培养并举。目前,公司员工总人数123人,其中科技人员人数56人,占总人数的46%。汇博机器人自成立起就建立了内部研发技术中心,2016年建立了广东省智能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团队骨干成员含有博士12人,本科以上学历60余人。“我2013年进入汇博,借助汇博的大平台,我得以从一线的技术人员转岗到研发的机械设计管理岗位,现在我的主要工作是项目与研发。”一位员工代表介绍说,“当我们对岗位有需求的时候,公司也会安排我们进行内部培训,让我在公司得到了较多的成长。”另外,汇博机器人也密切关注全国人工智能大赛,从中挖掘有潜力的人才,交付中心项目经理梁满敦便是代表之一。据了解,梁满敦是2016年在技能大赛上被汇博机器人高层赏识并引进企业,在此工作至今。以全球行业领先为目标,驱动智能制造9月20日下午,采访团和调研团专家到达本次佛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行的最后一站——广东科达液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达液压”)。在科达液压展览大厅里,记者注意到整齐摆放着一排高压柱塞泵成品以及各种零件,这些是科达液压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目前,科达液压突破35项“卡脖子”技术中第19项“高压柱塞泵”核心技术,实现批量国产化与应用,成为我国高端高压柱塞泵制造企业。科达液压高压柱塞泵成品和零件展示。(王麟摄)机加工柔性生产线、智能装配线……科达液压的每一处革新,都代表着中国在液压细分领域的长足进步。走进车间,记者还留意到,偌大的空间里只有数名技术人员,任何复杂的工程只需人工下达指令,智能设备即可精准高效完成。“我之前在德国学习过,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不可替代的企业?因为他们坚定地做制造业,这已经被证明过,是一条成功的道路。”面对社会各界对公司所获成绩的赞誉,科达液压董事长杨军表示,“我们从开始研发到今天走了十三年。这十三年我们走过的路相当于国外走了一两百年,大家可能觉得对比看来比较快。但我们知道,每一天都过得很慢,因为做制造业,必须要一步一步地去做,脚踏实地。”编辑:邬嘉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评定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