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餐厅男人开始看书说明什么 一个男生看了我十秒钟看我在看什么书?

不做读书笔记感觉没看书星人来了!纸质笔记yyds!——————多图预警——————“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先生的话,意思是“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好的记忆”。秉持着这个观念,我一直坚持在阅读时“多动笔墨”。从去年起,我开始有意识地把写读书笔记这件事纳入生活的范畴,渐渐养成了动笔读书的习惯。在这段时间里,我也收获了做读书笔记的一些经验教训,今天稍作分享,欢迎讨论。(一)去年,随着阅读日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又回归了原始的手抄笔记。一开始,还是按照学生时代的习惯去写读书笔记。也尝试过一些方法,想让笔记变得更美观,但后来想:做读书笔记是给自己看的,形式不重要,能看懂就行。遂放弃折腾。去年底,因为书友的推荐,开始用活页记笔记。活页笔记法的优点是,让笔记的形式更加自由,可以同时记录多本书的笔记,后续也方便整理。用装订好的本子做笔记,不太适合我这种三心二意的人。在本子上做笔记,你要非常专注,一个内容接着一个地写,每个内容都不能放弃。假如有一个内容没写完,后面就没法继续写,这种挫败感甚至会让人放弃整个本子。我曾经有很多写了一半的本子,堆在角落里,时不时地提醒着我:我曾经制造了那么多的“半途而废”。(二)从去年底至今,差不多半年时间,是我密集做读书笔记的一个时段。刚开始是边看书边做笔记,后来学会了用便签贴,有的书会看完后再做笔记。但是,也并非所有的书都要做读书笔记。我的读书笔记≠简单的摘抄有些文学类书籍,比如小说,我的笔记可能会少一点,只摘录最打动我的部分。如果是看完后觉得一般的书,只要自己觉得没有收获,就只写一下当时的感想。有些信息量比较大的书,尤其是我不太熟悉的知识盲区,因为要做笔记的地方太多了,我也会放弃单独做笔记,用便利贴代替。电子书一般会先划线,再做纸质笔记。读节奏比较慢的电子书,也会边看边做笔记,比如《山居七年》。虽然电子笔记很方便,但我还是更相信笔尖落在纸上的力量。亲手写下来,会让我的记忆更牢固。也许是熟能生巧吧。经过大量的书写之后,我的笔记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的混乱无序,到现在的有模有样。有时候回翻之前的笔记,会有一点成就感。(三)在写读书笔记的实践中,我也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小技巧。比如,我会把书的标题写得比较醒目。各个章节的标题和一些小标题,我会用彩色笔写,或者用荧光笔加持,回看的时候就会一目了然。用两三种不同颜色的笔交替记录,也会增加视觉上的便利。读书笔记也并不一定要是规规矩矩的,可以根据内容,自己调整格式。读《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时,因为作者是用对比的手法来写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的情况,我也分开两列记录,形成对照。阅读时,我是以“方便理解”为目的进行记录,而不必拘泥于版式的整洁。同样,也不必在工具上过于拘泥。除了钢笔、中性笔,也可以用其他笔来书写。只要写得顺手就行。至于笔记所用的纸张,目前我比较经常用的是B5方格纸。相比A5,B5的活页纸虽然比较大,但写笔记更顺畅更自由。横线纸太死板,空白纸没有参照线容易歪斜,还是方格纸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我会整理一下近期的笔记。把笔记分类整理后,用文件夹装好,就会得到一本自己“创作”的笔记书。(四)可能有人会觉得,在信息时代做纸质读书笔记,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种想法很正常。我也并不觉得写读书笔记是一件必要的事,只不过刚好喜欢这件事,刚好愿意去做这件事。有时候写读书笔记,我会觉得,这其实是一种二次创作,是带有个人印记的创造物。但做读书笔记的前提还是要有兴趣,否则就没有持续推进的动力。可能世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只有全情投入,深耕细作,才能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探索到更深处的乐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人开始看书说明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