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14乘以26减去650除以26的简单算法64与的差,再乘62与16的和?

这个玩法太多了啊。牛逼一点的,每台电脑部署一个内部软件负责在屏幕上写一些信息就好了。一个像素可以表达24位信息,考虑隐蔽性只表达3位信息,考虑冗余度4-16个像素表达3位信息。一个员工,甚至一台设备,也最多只需要18位的信息就可以单独定位,也就是给96个像素就绰绰有余了,而你的屏幕往往有百万到千万级别的像素…更不提另一个技术答案中提到的散频方法,无视具体像素,直接将信息插到频域中,连你放大缩小图片都可以随意抵抗。按照阿里在客户端上一贯的玩法,都不怕这个程序被杀,和你的公司鉴权系统整合起来就好了,你杀了这个功能你就不能访问公司内部数据。不那么牛逼的话,这一套也至少可以玩到浏览器里。客户端管不了,还管不了服务器端么?每个人渲染的网页都不同就行了。当然可以用像素嵌入信息,但也可以不用屏幕信息嵌入,玩法还可以很多——每个人看到的文字中都会插入伪随机空格,空格的位置可以定位到个人身份。每个人看到的页面布局都有差异,内容位置横轴、纵轴浮动几个像素,几个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都可以传达信息。每个人看到的画面都水印了二维码、条码之类的东西。甚至,最差还可以每个人看到的页面用不同的元素、背景、字体组合。再弱菜一点,我们还可以在审计上动脑筋呀。什么时候谁看到什么内容都是可以追踪的,什么时候进行了截图操作也是可以追踪的。组合一下,大部分嫌疑人就筛出来了。就算这么做都很麻烦吧,还可以折腾画面以外的东西呀。又没人能保证阿里的人说的都是是实话。说不定就是有人举报了,看到谁截图了呢?其实问出来具体阿里会用什么方法也没用,因为方法太多,阿里可以每天换个玩法…就像密码本一样每天轮换两三次,让你就算知道所有可能的做法,你要防御追踪也要折腾很久,导致等你敢安心放出截屏的时候消息已经没有价值了,就行了。这才是信息攻防最后的战线。要防御所有这些方法,你唯一的希望在于降低信息噪音。原理上,这些手段在信息角度看,都是在噪音中嵌入信息的方法。因为你几乎不可能防范所有这些噪音中的特定信息,你只能彻底丢掉噪音。那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OCR、画面处理、二值化等等。但是,处理之后虽然没有噪音了,不幸的是你也失去了证明信息来自内网的能力,因为内网环境对信息来说也是噪音的一部分。——————————写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同行,技术上想坑你是躲无可躲的,所以不要相信HR(读作组织部)大于技术的互联网公司。不要自投罗网,是躲开控制的唯一手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4乘以26减去650除以26的简单算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