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想试试主板后侧各个接口名称背置主 机,问下,主 板该选哪款?

一、写在前面 自己攒台游戏主机几乎是每个男生的梦想之一,早在大一下期时,我帮家里便装装了一台办公电脑。然鹅这个花费了2999元涵盖了从主机、显示器到键鼠的电脑自然没有配备独立显卡。所以从本科到博士,一直使用的是各种笔记本,两台宏基,一台神舟。它们陪伴了我的整个高等教育进程。这次突然想要装机的原因是源于年初在某论坛获得了一个10TB的HGST硬盘,除了NAS场景的,想着有了价值4K的硬盘,不得搞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主机咩。然后就前前后算上大妈的年终奖花了一万有余。在进行了近3个月与拖延症的奋斗之后,终于把文章呈现了出来。 二、主配件概览1.CPU种草指数:★★★★首先是CPU,这次我选择的是i5-8600K,本来想买散片的,奈何当时问遍马云家的靠谱店主都说没货。只好入了京东自营的盒装。当时入手的价格是2K出头,现在1699元也能入手。如果是对超频有潜在需求的值友建议还是考虑盒装,如果只是日常使用,散片肯定是不二之选。选U之前也纠结过i7-8700K,但想到二者1000元的盒装差价,且i5-8600K能够比肩i7-7700K,瞬间就觉得这款U性价比十足。毕竟从游戏性能表现上来说,二者相差的仅仅是数帧,人眼可感的变化实在太低。我所收到的i5-8600K是马来西亚产,采用了简易的纸质包装,外层贴有防拆标签。最后的全家福也算较为简单。CPU的正面印有产品的相关信息,i5-8600K采用了六核心六线程,主频3.6GHz,最大睿频 4.3GHz,内存最大支持 64GB DDR4-2666MHz,超频之后可以支持到 DDR4-3200MHz。CPU的背面则密密麻麻,用以对应着主板上的针脚,相比于AMD的针脚在CPU上,英特尔则选择将针脚的风险转嫁给了主板。不过相比于CPU断针脚, 主板的维修成本更低。2.主板主板这次我选择的是华硕Z370系列中最高端的ROG Strix Z370-E,花费不少。当时我购买它的心得是,我CPU都2K了,买个高端的主板不应该吗?本来考虑的是Z370-A,但一看Z370-E还有个双频WiFi天线和声波雷达。贵了几百,干脆升个级买个顶配。Z370-E三层包装结构,很好的摆放了众多的配件和一个偌大的ATX大板。除了大板之外,还有如下这么多的配件,其实小部分配件还是用不上。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主板,作为顶配版,ROG Strix Z370-E自然在外观上足够炫酷。在CPU区域,Z370-E有保护盖。保护盖务必留好,日后主板维修时需要将其盖回以保护其内的针脚。CPU供电方面,Z370-E采用了8+2相供电设计,左上角8pin接口用以接入电源,CPU为LGA1151插座,只支持Coffee Lake第八代酷睿处理器。4个DDR4内存插槽,支持64G的4通道组合(4*16G),最高频率支持4000MHz,不过需要超频状态下。此外还有一个前置USB 3.1接口、3D打印组件螺丝孔和启动指示灯Q-LED等。PCI-E接口:Z370-E一共提供了7个PCI-E 插槽,先从长的开始说,由上至下分别是PCIE_X16/X8_1、PCIE_X8_2以及PCIE_X4,而短的四个均是PCIE_X1。除了显卡SLI和CrossFireX两种交火模式外,Z370-E的双 PCIe 3.0 x4配合两个M.2 插槽还能够支持 NVMe SSD RAID。声卡方面,Z370-E采用的是SupremeFX S1220A音频芯片,配以RC4580和OPA1688的双运放。右下角的接口则是给机箱前置按键接口留下的插槽,例如前置USB、Type-C、音频接口、COM接口、4pin可编程RGB、M.2风扇插座等。6个SATA3.0接口,想想要是我有6个10TB,那真的是美滋滋,吼吼吼。败家之眼的合金模组可以取下,其内贴有一个SSD(M.2接口)导热垫,撕下表面的贴纸即可使用。取下合金模组之后的主板如下图所示,可以明显看到一个预留的M.2接口,所以配备导热垫考虑到了目前大部分SSD(M.2接口)没有配备散热马甲的情况。接口方面,Z370-E提供了802.11ac WIFI天线、USB 3.1 Type-A+Type-C、DVI+DP+HDMI三种视频输出接口、两个USB 2.0、两个USB 3.0、RJ45接口、5个音频接口以及S/PDIF光纤输出接口。3.内存解毒指数:▲▲▲解毒指数:▲▲▲内存方面,我选择的是金士顿家的入门级骇客神条DDR4 2666MHz,选购理由:相对便宜。其实买了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名没有买芝奇(G.SKILL)幻光戟系列 DDR4 3200MHz,更强的性能、更便宜的价格,还有RGB灯光。既然买了,就只能硬着头皮测了,包装比较朴实,相比于普通的DDR4多了黑色的散热马甲,附赠了贴纸。4.硬盘(1)SSD(固态硬盘)解毒指数:▲▲▲固态硬盘是最后一个入手的,当时考虑到已经花费巨大之后,选择了性价比异常突出的HP EX900 250G。为什么说性价比突出呢?因为同规格的大厂SSD普遍价格在600-700元,而EX900仅需不到500元,前期购入还返现10元E卡。但是商品的价值决定了使用价值,换句话来说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相比于三星等大厂,EX900不带缓存,在掉速方面和散热方面会有所欠缺。包装还算凑合,标配了一个固定螺丝。日常没有散热马甲,500元不到还想有马甲,我也是敢想。(2)HDD(机械硬盘)种草指数:★★★★★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本次让我燃起装机兴趣的硬盘,HGST Deskstar NAS 10TB,本来是专为NAS设计的硬盘,为啥我用在了主机上呢?因为它太快了,以至于NAS根本没能发挥出它全部的实力,千兆内网也就只能达到它一半的读写速度。HGST Deskstar NAS 10TB的包装比较朴素,除了硬盘主体外标配说明书和螺丝,硬盘外层也套有一层半透明的防静电保护膜。HGST Deskstar NAS 10TB整体的造型与普通硬盘并无较大的差异,但是在设计风格和颜色搭配上显得更加硬朗。正面贴有覆盖诸多产品信息的纸质铭牌,从这个铭牌上面可以看到许多重要的信息:①硬盘的内部编号:HDN721010ALE604;②硬盘容量 :10TB; ③产地:泰国; ④硬盘供电:5V 400mA和 12V 550mA两种; ⑤硬盘传输速率:SATA接口,6.0Gb/S
⑥硬盘转速:7200转/分钟硬盘的背面则主要是功能向,展现着产品的电路结构。HGST DESKSTAR NAS硬盘(10TB)采用了HGST家引以为傲的充氦技术,HGST的这项新技术要点并不在于改变硬盘的机械结构,而是将内部填充的普通空气换成了氦气,从而大大缩短了碟片之间的距离,使彼此靠得更近。目前3.5寸硬盘最多只能塞进去五张碟片,充氦之后能够显著增加至8张。此外充氦硬盘能够增大存储容量的同时降低能耗与工作温度。这种密度只有空气七分之一的气体保证了硬盘内部空气密度,减少了气流阻力,碟片及磁头的摩擦力也得到降低。HGST DESKSTAR NAS硬盘(10TB)则采用了7碟的设计,差不多单碟的容量为1.42T左右。从厚度上来说,比1元硬币的直径稍厚一丢丢。硬盘的侧面和底面均留有固定螺丝位,用以应对不同的硬盘支架。5.显卡种草指数:★★★接下来的显卡,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组件了,它也是整机中唯一的非全新硬件。考虑到当时显卡价格虚高,所以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友情价购入。虽然朋友入手1年,但使用时间加起来差不多1月,所以称得上95新。那时可选的就是只有公版,我的就是技嘉GTX1070公版显卡。从包装来看,还是非常的用心在保护这块金贵的显卡。泰坦皮的精致造型,可以说是让人爱不释手。全封闭离心抽气式涡轮风扇的设计有些钢铁侠的味道,更显专业和气质。其优点是由一个离心风扇抽取空气,经由封闭的整流罩引导,穿过散热鳍片时换热,再直接排放到机箱外。GTX 1070的接口部分为PCIe 3.0 16x接口,理论最大带宽大约是双向32GB/s。侧面便是英伟达公版显卡标志性的“信仰灯”,右侧的8PIN外接供电,为显卡供应最大150瓦功率。接口方面,GTX1070配备了3个DP接口、1个HDMI接口以及1个DVI接口。背板方面,GTX1070呈现着集成电路状的纹路凹槽,其上印有英伟达的logo和Geforce GTX1070的纹路。此外,在显卡的顶部还留有SLI的金手指,GTX 1070 理论上依然支持3-4路SLI,不过目前比较普遍的是两路。6.电源种草指数:★★★★电源方面,考虑到需要大功率的工作状态和便捷的线材转接,所以我优先考虑了全模组的金牌电源。当时正值讯景XTR550特价,就入手了一个。相比于非模组和半模组而言,全模组的所有线材都能够插拔,同时可以搭配定制线材,实现自由(背部)走线。这款海韵G方案优化版(增加了低负载风扇停转)的XTR550额定功率550W,最高转换率92.28%。双面板、高标准用料以及LLC+DC-DC拓扑结构全模组的设计,12V单路设计,12V最大45A540W输出。在内部零配件上,XTR550提供了非常详尽的线材,整个装机下来,除了必须用的主板、CPU供电外,其他的如硬盘、显卡线材(支持SLI)也只用了一半。电源外观设计中规中矩,顶面印有产品的品名和参数等内容。下方则是电源的风扇位置,一般对应着机箱底部留出的散热网。电源接口部分会暴露在机箱外侧,用以接入厚重的电源线,独立的电源键,可以在不用断线的情况下实现电源开关。最后我们来看下XTR550的模组接口,一共分成了上下两排,左测的主板18+10pin接口、4个IDE/SATA接口,4个CPU/PCI-E接口,足以满足SLI,磁盘阵列等电源使用需求。同时在此面的左上角,XTR550设计了风扇的静无影模式,开启之后电源风扇会根据负载情况只能调节转速,最低时可以保持静音状态。7.散热器(1)九州风神的玄冰GT种草指数:★★★散热器我一共有两款,最早使用的是九州风神的玄冰GT,因为当时买华硕Z370-E附赠的。九州风神的玄冰GT支持可编程的RGB灯光变幻,自然也支持华硕自带的AURA RGB灯效。所附赠的配件支持AMD和INTEL双平台,这点还是比较贴心,除了散热基座外,标配了RBG风扇。4铜管的散热底座,在CPU涂上散热硅脂之后即可进行安装。最后来放一个横面的图,后续,朋友还送了我一套九州风神的魔幻120RGB,造型和玄冰GT的风扇类似,就不单独做介绍了。(2)酷冷至尊T610P种草指数:★★★★酷冷至尊T610P,是我后续购入的另一个散热器,这里也一并介绍了。包装方面,相比于九州风神的玄冰GT要好上大上不少,顶部也有封边。配件方面,也相当齐全。除了通用的CPU底座外,AMD和INTEL双平台的兼容自然不在话下。T610P的正面是酷冷至尊的Logo,虽然在黑暗的机箱中亮灯之后是看不见这个标志,但它对于正确安装散热器的方向还是帮助颇多。酷冷至尊T610P的底面是真正让我选择升级的原因——六铜管的散热(热管直触2.0技术),相比于4铜管能够传导更多的热量,有效降低CPU运行温度。同时,在T610P的侧面标配了两个酷冷至尊MF120R RGB的风扇,在安装时需要将其取下,先安装中部的塔式散热模组,后续再加入风扇。8.机箱种草指数:★★★机箱方面我用的是Tt夜魔,很幸运的是并没有花钱,而是朋友送的。Tt(Thermaltake)这牌子主要是产出机箱、电源和散热器。从下文的动图可以看出,机箱的体积真心不小(顺丰到付花了90元),同时在保护上做得相对完备。前置面板集成了2个USB3.0接口、2个USB2.0接口,2个音频接口(耳机+MIC)、重启键、灯光键以及电源键。同时在机箱的左右侧面采用了钢化玻璃,其上固定的六个螺丝均可以取下。螺母位置配有橡胶垫,一方面减震,一方面保护钢化玻璃在螺丝旋入时能够承受更多的外力。Tt夜魔的内部构造较为通透,正面就设计了6个2.5寸SSD盘位(3块固定在机箱,3块固定在硬盘托架),7个橡胶背线孔便是为背部走线而设计的。主板部分为ATX、MTX以及ITX三种规格都预留了螺丝孔位,足以满足所有主板的使用需求。在机箱的下部,左侧预留的是电源位,右侧的线材主要是给机箱本身的显卡以及前置面板的接口按键转接预留的。固态硬盘的位置主要是面向SATA3.0接口的2.5英寸SSD,三个固态盘位足够使用了。正如前文所言,机箱背面的钢化玻璃也能取下。背面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背部走线,同时预留了2个HDD和一个2.5寸SSD盘位,加上前面的的6个盘位,Tt夜魔一共可以装载2个机械硬盘和7个2.5寸固态硬盘,这还不包括主板上预留的M.2和PCI-E的扩展接口。顶部和正面的侧面均设计了通风口,正面进风,顶部出风,实现内部热量的导出。标配的机械硬盘接口,也预留了多个螺丝孔位用以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在最下方的位置,集成了一个小小的电路板,其上转接着诸多的线材,主要是用以实现机箱的灯光控制和线材转接等等。机箱底部的防尘网可以插拔,在防止灰尘进入机箱的同时,也能便于拆解清洗。软胶材质的减震垫能够让及相遇地面接触时更加稳固。三、安装过程接下来就简要说一下安装过程,首先就是安装的CPU,日常安装的时候还是切记小心,曾经我就没有抓稳CPU,砸在了主板的针脚上,歪了好几根,然后作死去挑了一下,断了。只好售后返厂,不过花费还算合理,100元以内修好,所以之后我都特别小心了。涂散热硅脂方面呢,最好是均匀的覆盖。不过我没有工具,只好意思一下了,小朋友千万不要学我。安装完CPU之后,就是内存。因为Z370-E支持四通道。我入手的8G*2的内存,自然要选择双通道的插法。主板上面的插槽一般是A1/A2/B1/B2。要想实现双通道,最好就是选择A1+B1或者A2+B2这种。吐槽一下:金士顿骇客神条插在主板上黑不溜秋,非常低调,但我不想要低调啊,为什么我要买骇客神条啊。我选择的安装位置就是前面预留了导热垫的合金模组下方,因为HP EX900没有散热的话,发热量真的感人。以后等有了点小钱,再买一个SSD放到另一个M.2接口上组成RAID0还是个不错的选择。然后我安装的就是散热器了,散热器的安装首先需要将背面的底座与主板相连,同时将支架与其相连。其次比较重要的是电源线和RGB线的接口,这时需要参考主板的说明书找到CPU风扇接口和可编程RGB的接口。在完成风扇安装之后,即可将主板放到机箱中了,放到机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主板与机箱金属板的螺丝孔位是否对应,同时安装螺丝是否遗漏,还有就是安装时遵循对角线型的螺丝上发,不要锁得太紧,容易造成主板弯曲。此外就是注意主板接口与I/O挡板的对应,我之前在安装的时候就是把主板锁得太死,结果接口对应不佳,使用就很不麻利。在武汉时,九州风神玄冰GT便被换成了酷冷至尊T610P,相比于前者,T610P增加了一个风扇散热,同时还设计了黑色马甲。二者在安装方式有些类似,不过由于马甲的加入,T610P要结实了不少。除了酷冷至尊T610P外,朋友送的一套九州风神的DEEPCOOL 魔环120RGB,同样支持华硕家ARUA的RGB灯效,不过价格嘛,稍微贵了一丢丢,都快赶上CPU散热器了。接下来就是安装GTX1070显卡了,显卡其实安装算是比较简单的,找一个PCI-E,最好是PCIE_X16的将其插入,然后将主板侧面的金属挡板取下留给显卡的输出接口即可。不过有时候为了显卡过重,还可以考虑购买一个支架,将其撑起避免伤到主板。电源的安装稍显复杂,主要是走线问题。因为是全模组,所以对应的关系还是比较好找。只要把18+10pin的主板+CPU供电解决了,其他就是洒洒水了。如果有条件的童鞋建议上定制线,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冗杂接口,同时也能有效限制长度,让内部走线更加清爽。在使用机器前,就需要把电源线接入,打开电源开关,这算是最后一步。三、整机概览安装完成的整机就如下图所示了,后续在加入机械硬盘的时候可以从SATA3.0接口到背部走线。机箱前置接口和按键的接法因机箱和主板而已就不细致展示了,建议新手可以仔细阅读主板和机箱说明书。一般会有标识,爱看说明的孩子总会少走弯路。整机的装备都已经成型,比较遗憾的是SSD的性能不强,没有上水冷。估计这俩是我日后的升级方向。同时如果有可能的话,定制线也可能会考虑。背面的的走线依旧显得非常凌乱,实在是罪过罪过,我把SATA3.0接口和电源线牵了到HDD的盘位,就是给HGST 10TB预留的。最后在硬盘测试完成之后,我就立马给它加上了。要是再来一个10TB,真的爽歪歪。机箱的背面集成了I/O挡板、显卡接口以及电源开关灯,就不一一列举了。侧面观看,整机还是相当的炫酷,一种黑色的科技感内敛其中。在不开灯的情况下,GTX1070的logo最为显眼,而开灯之后则是另一番光景。四、RGB灯效目前可以发光的部分包括Z370-E上方的信仰灯、3个九州风神的机箱风扇、酷冷至尊T610P,以及一个前置的Antec机箱风扇。除了Antec外,其他所有均支持AURA灯效。首先我们来看看信仰之灯,这个部分的灯之所以称之为信仰的原因我认为是其久久不绝的设计理念。关机后它长亮,行,我给您断电。对不起,它还能亮20秒左右。我………………信仰………………信仰…………………接下来就是机箱风扇和酷冷至尊T610P的光污染了,得益于Z370-E的RGB针脚同步,三者都能同色呈现。除了机箱内部外,Tt夜魔在侧边和logo、前置面板均设计了灯光效果,虽然不支持AURA特效,但定期的循环变色,让人仿佛也产生的同步的错觉。然后,我们将外部光线关闭,在黑夜状态下加以观察,此时的GTX1070信仰灯便淡淡的亮起了。前部的Antec风扇也幽幽的亮起蓝色,机箱的绿色灯光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不过好在这四兄弟还是齐心协力,同步到位。不过机箱的颜色作一个不一样的对比调节,也能避免颜色的单调。五、整机测试 既然是装机了,自然少不了整机测试,所以我就选取了部分比较常规的软件加以测试。首先是CPU-Z,看一下i5-8600K的参数。6核6线程放在i5上也算相当狂暴了。专业的测评性能显示,i5-8600K已经能够比肩上一代i7-7700K,不得不说英特尔的进步确实巨大。不过考虑到AMD最近也在疯狂追赶,切莫掉以轻心。CINEBENCH R15的测评结果如下,软件不错,就是对比的CPU稍显落后了。硬盘方面,首先测试的是系统盘EX900,读取速度还不错,就是写入速度相比于之前刚到时掉速的有点厉害。而HGST 10TB则是非常稳定,237MB/S的写入,246MB/S的读取可以说是傲世群雄。PCMark和3DMark的测试中规中距,算的了主机性能中的上筹,但比我好的也大有机在。然后例行跑一个鲁大师祭祭天,从结果上来看CPU拉了点后腿,不过分数还算满意。以下是鲁大师的硬件检测结果,似乎把我的技嘉GTX1070给认成了七彩虹,估计是朋友为了提升主频刷了固件。最后,我对主机进行了10分钟烤机测试,首先是鲁大师自带的温度压力测试,差不多CPU温度在45℃左右,显卡温度71℃左右。Geeks3D FurMark的10分钟拷机测试,对于显卡负担更重,此时的CPU温度在39℃左右,显卡温度86℃左右。最后针对时下比较流行的《绝地求生大逃杀》我借助Fraps记录帧率导出之后统计了帧率变化,因为我现在所用的显示器是1080P分辨率和60Hz的刷新率。所以开启垂直同步最高帧率会限制在60,这并不是代表GTX1070的上限。在1080P最高画质下,可以看到平均帧率59.534帧/秒,最高帧率62帧/秒,最低帧率47帧/秒。其实吃鸡的实际情况中,画面是越低越好,所以如果配备了更高刷新率的屏幕,GTX1070会有更好的表现。我之前所使用的2K显示器上,2K分辨率下大部分低特效的吃鸡体验是,60帧跑满是毫无压力的。六、配套软件1.AI Suite 3AI Suite 3又称华硕智能管家,这是由华硕官方推出的一款硬件管理工具,该工具主要适用于华硕系列的主板,拥有实用的超频监控、供电管理、风扇参数管理以及温度管理等多种功能,可以让你管理主板的参数更加轻松,能够大大地提高硬件寿命。(1)主面板AI Suite 3可以显示所有套件的概览,便于用户了解主机的运工作状态,同时还能够实现快速的功能调节。(2)TPU+EPU:超频管理TPU是华硕自己研发的控制芯片,通过这颗芯片你就可以在不占用CPU性能的基础上通过硬件控制的方式进行超频。华硕EPU实际上是在主板上的一个独立电源管理芯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创新的混合动力技术进行数位监控,精确的将外部电源加载到供电线路上并且根据负载来优化CPU的电力供应(包括自动调整CPU电压和CPU供电相数)。EPU可检测当前的负载并实时智能调整功率,以此为整体系统节能省电。TPU和EPU加在一起,就是双智能处理器(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3)Fan Expert4机箱风扇的独立调节和整体方案Fan Expert4主要对CPU散热风扇、机箱内散热风扇进行优化与调试。最佳的使用方式是首先对现有的风扇进行自动检测,Fan Expert4会调试风扇的速率,然后将其与四种运作模式相匹配,实现统一或者个性化的管理。(4)Tubro APP针对具体应用的个性化超频管理Turbo APP程序加速功能提供了用户针对不同软件对PC性能进行细致调节。在不同的软件环境下,用户可以随意选择是否满载、以及处理器频率的高低。(5)DIGI+VRM数字供电DIGI+ VRM数字供电不仅供电效率更高,还会自动监测主板的温度与电流供给状况,并实时对每相供电的运作模式作出调整,以达到令整个供电区域更低温,产品更加长寿的目的。(6)系统清理工具顾名思义,就是对系统的文件加以清理,有了这个套件,真的不再需要什么XX卫士和XX助手。2.AURA华硕针对自家的AURA也提供了个性化的控制软件,可以针对接入主板RGB针脚的设备进行自定义灯光特效。同时,AURA还能够对可编程设备的LED数量加以框定。在关机时,之前设置的灯效也能进行同步,以保证下次开机之后能够重复使用。3.音频套件:声波雷达+音效调节声波雷达最近大行其道的原因自然是《绝地求生大逃杀》的大热,不过声波雷达和音效调节需要使用3.5mm的输入输出线才能实现。此时,SupremeFX会自动替代Win10自带的声音系统,通过简单的设置即可。(1)声波雷达声波雷达的设置更加复杂,可以选择雷达模组的尺寸颜色、信号、3D指针。声波雷达的支持包括游戏和影音应用,例如我的绝地求生大逃杀就在其中,腾讯视频、迅雷影音等也在其列。同时针对声波雷达,还设计了快捷键位,毕竟在紧张游戏过程中切入切出桌面是件非常不方便的事情。最后,针对音效引擎,可以设置动态范围、释出时间和音效强化时间。(2)音效设置音效设置可以替代win10自带的声音软件,对音量、输出等加以调节。麦克风的录音也能进行强化,满足用户多样的录音需求。七、场景体验1.图片处理/视频编辑因为经常有拍照的需求,所以照片编辑和视频处理都是家常便饭。在使用了新主机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飞一般的速度。因为之前神舟战神的性能限制,导出视频的时间往往会大于视频本身的长度。而新主机的效果是反着的,那速度确实刚刚的。不过在照片的导出上似乎优势没有那么明显,感觉有些许的进步,但不足以让人觉得惊叹。2.网页浏览/文本编辑网页浏览方面和文本编辑这两个部分,没有可感知的变化。毕竟之前的神舟战神i5-7300HQ/8G/1060的搭配已经完全够用了。3.游戏体验游戏体验方面,主机带来的优异表现是笔记本无法比拟的,桌面级GTX1070完全碾压移动级的GTX1060。之前玩吃鸡时,1080P最低特效下偶尔还会掉到60帧以下,而在GTX1070加持下1080P最高特效基本没有掉帧的情况,我更多的是考虑要换个高刷新率的屏幕来试试这块显卡的水深。在2K分辨率下,低特效的流畅度也能保持60帧/秒,这才是畅快吃鸡的体验。八、综述 经过一篇长文的主机测评之后,想必各位童鞋的流量都撑不住了,在此说声抱歉,没有提前预警。啰里啰嗦写了这么多之后,只是想告诉各位童鞋装机并不是那么难。首先框定自己最大的预算,然后去向PC领域的大佬进行咨询,选定一套配置,通过某东或者某宝家选购到最物美价廉的配件,最后在模组化设计非常普及的今天,只需要多点耐心,大胆尝试即可。目前8代CPU已经普遍降价,同时AMD家的CPU也在迎头赶上,比特币也矿难了,显卡也降价不远。固态价格也在逐步回归低位,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主机市场将会逐步回暖。不过考虑到三星把内存厂给断电了,内存降价仍然遥遥无期,还是海淘吧,最近大妈推送的特价可不少数,半价购入不是梦。测评不周,敬请海涵,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爱好测评的研究生。8代中端配置DIY装机,小白可以参考的跳坑指南

2018-03-09 11:15:14
102点赞
120收藏
48评论
比起当我听朋友说他山地车的一根坐管就要几千(就是座垫下边那根管子),我就知道,只要有兴趣人们对物质追求是无止境的。至少PC硬件便宜,而且还有个尽头 ,合理的配置,喜欢的外观,用个五六年不是问题。而主板是整机配件中预算浮动比较高的品类。举例同核心的GTX1070Ti 8GB,正常情况下各个品牌的差价也不过¥300到¥400之间,而主板的溢价可以更高,换算成比例的话会更加明显。可能GTX1070Ti/ GTX1060 也就是10%到20%,但是主板可不止这些。有时候,缩一下主板可以让显卡的型号再提升一档。因此对于主板的选择,可以看出一个发烧友大概是什么样的追求。这里我也提倡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整个2017年大约用过这些主板,帮朋友、帮同事、替自己,在相同的预算内,我尽量选择不同的主板来丰富自己的认知。微星 MSI:B350 银环蛇 /B350 PC MATE / X370 CARBON / B350 Tomahank / Z370 CARBON PROASUS华硕:B350 PLUS / Z370 TUF Gaming PRO /MAXIMUS X FORMULA / PRIME Z370-A 华擎:X370太极、B350 PRO4铭瑄:MS-iCraft Z370 Gaming一回头才发现去年没有用过技嘉,可能是因为不想再花时间琢磨新BIOS了吧,毕竟上一块技嘉还是B85。如果是以前,只要分享INTEL主板就行了,因为锐龙的崛起这次难免要加入AMD系列。这里选出几款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主板1.Z370 GAMING PRO CARBON关键词:碳纤维风格;跑车元素;中高端定位“AC不AC的,那都不是事儿。”微星的主板线构成为:游戏荣耀、游戏极速、军火库、商用系列其中CARBON的定位在游戏极速系列的最顶端,同为极速系列的还有KRAIT GAMING,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银环蛇。CARBON子系列的涂装也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此前我也买过X370 GAMING PRO CARBON搭配R7 1700X使用。后来在看到Z370
GAMING PRO CARBON之后,真心觉得Z370比X370好看多了。。尤其是连体式的散热马甲,Z370在外观上超越X370不止一筹。X370 GAMING PRO CARBON:Z370 GAMING PRO CARBON:至于Z370 GAMING PRO CARBON和AC版(带英特尔无线网卡)获得过什么奖我觉得对我们意义不大,主要还是看喜不喜欢。 CARBON系列走的是跑车元素和碳纤维风格,包装也是一脉相承。连体式散热马甲,相比分体式,这种无割裂的天桥造型的无疑更加耐看。碳纤维的装饰风格:M.2 装甲,鉴于目前新款的支持NVMe 协议的SSD发热量比SM951低很多,因此装甲的作用更多的还是装饰。二代音皇系统,带Nahimic 2+功能,也就是微星版的声波雷达,作用不言而喻。自带DP/HDMI/Type -C,在普遍五个USB-A的大环境下,这款主板提供7个,结合机箱,可以插满各种外部设备。开机是经典的跑车界面,说句骚的,就是速度与激情的感觉。支持MYSTIC LIGHT,全局RGB控制:因为其它的灯效拍视频还可以,静态图很难展示,这里就采用全局统一呼吸。比较杂乱的光叫杀马特,如果处理得好,那么还是比较耐看的。BIOS方面微星一向做得比较成熟,有意思的是这款主板的BIOS支持内存条颗粒的鉴定。譬如下图中,它就识别出内存的颗粒为三星,换别的内存也识别出是海力士颗粒。当然我知道这款内存使用的是B-Die,下图上方可以看到,我超到了5.1GHz+4100MHz,这款主板支持4000+MHz的内存频率并不是虚言。CPU频率的话,看体质,一般5.3GHz可以过烤机,前提是散热要过关。点评:跑车风格足够走心,定位高于银环蛇和军火库系列,价格也不算高高在上,属于中高端里不错的选择,除非是特别有信仰的那种,一般这个档次的主板已经足够。对了,不是所有的ATX Z370主板都支持SLi和CF,这款是双支持,也有不少仅支持CF的,如果有相关需求,注意甄别。 微星(MSI) Z370 GAMING PRO CARBON电脑游戏主板1619元京东去购买2.铭瑄:MS-iCraft Z370 Gaming关键词:各种RGB灯;15相数字供电;特价比较多“通路主板的翻身?”铭瑄应该是没有自己的主板工厂的,找的代工方案在我看来还不错,至少表面数据很漂亮:十五相数字供电、ALC1220旗舰声卡、三条M.2插槽、各种金属马甲、各种RGB灯。除了BIOS相比华硕微星更加简单。 基本就是属于:我真的尽力了你看着办吧
这种姿态。单拿出来USB接口马甲,其实这种轴对称的设计美感,比起部分旗舰主板还是有所不及,好在装入机箱之后会被尾部风扇和水冷管所遮挡(其实装进机箱之后,黑色部分就很不明显了,什么主板都一样),只会看到发光的三角心,嗯是心,电竞之心嘛。三条M.2插槽,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个设计为2230插槽,用来插无线网卡,当然选对型号同时也支持蓝牙4.0主板的三颗按钮,其中LED灯效切换键也在其中(BIOS里也可以改,但目前不支持桌面软件修改),至于开关键和重启键,适合拿鞋盒当机箱的那些朋友,再也不用拿螺丝刀和钥匙开机了。哦不,是进行装机测试的那些朋友。内存RGB灯带:一般来说,就华硕、微星这类一线的厂家,基本是*级型号才会给内存条加上RGB灯。我认为这成本并不高,大厂纯粹是因为产品线太多了,光Z370就有5种以上的型号,灯带也是划分产品线的手段之一。但铭瑄就一款Z370,所以。。就把这一块的成本给补上了。金属散热马甲:简单的灯效展示:周边、马甲、M.2接口、南桥北桥、内存、音频区,都是灯。点评:除了BIOS没那么绚丽、品牌没那么大,各种赛事赞助也少,别的没什么毛病。当然如果你喜欢低成本玩灯,也是可选方案。 百科MAXSUN 铭瑄 MS-iCraft Z370 Gaming 主板铭瑄MS-iCraft Z370 Gaming主板覆盖着一体成型的顶置装甲,采用了高温切割工艺打造,保证物理强度了表面质感。它基于ATX板型,采用了Intel Z370芯片组,支持英特尔 Socket 1151 插槽 (第八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配备了4×DDR4内存插槽,支持DDR4 2666、DDR4 2400、DDR4 2133MHz, non-ECC 内存, 而且还支持超频OC,最大内存容量64GB。铭瑄MS-iCraft Z370 Gaming主板 OC+Power System拥有15相数字供电,独立VCCIO供电,高规格的供电可以保证超频能力。FreeStyle-RGB ITE灯控芯片拥有8种预制模式,可以通过BIOS自定义设定,让主板更加夺目。Smart Network电竞网速优化设计可以自动识别流量类型,数据包自动分类,达到智能加速的效果,让游戏模式得到超低的延迟。 值15 点评0 原创5 好价6去购买查看详情3. 华硕Z370 TUF Gaming PRO
¥1499关键词:不是很推荐买;TUF GAMING ≠TUF“买它的人心是真的大,吹它的人又收了多少钱。”只要预算足够,阿苏斯的从来不缺好的主板,它BIOS也非常成熟。实在选不出来,跟着预算看看华硕有什么可以入的就行。不过这款TUF Z370 PLUS GAMING给我留下的并不是特别美好的印象,虽然在华硕Z370首发四大金刚中也有这款主板的一席之地:TUF特种部队一直是华硕高端产品线,不过自从TUF B350出现之后意味着这个系列的定位直线下调。定位有所降低,但价格好像好像没反应过来。豪放不羁的外表下有着小家碧玉的供电模块,能省则省。盔甲的颜值我觉得也不错,黑黄色的风格也符合FPS警示色。主板RGB灯带仅此一处,为了区分定位做出了一点点牺牲:只有一条M.2插槽,按理说都是2条起步,只有一条真的太说不过去可,宁可主板空出一块面积也不肯多加一个。供电也。。。。和这款主板比较搭配的就是威刚DDR4 3200 C16,三星B-DIE颗粒,。其它内存和这款主板配合没有这套那么协调:用这款主板内存超到4000MHz也是没问题。当然,撇开这些不说,华硕的BIOS是做得不错,尤其是“一键5G”功能,非常适合小白玩家超频。只需要勾选“一键5G”,F10保存退出后,稳稳给你超到5GHz。目前我用过的几颗i7 8700K 都能上5.2GHz过烤机,不论是散片还是盒装,只是电压略有不同。另外太平洋电脑的版主细露仔做过一次Z370 +i7 8700K烤机温度测试,这款主板的供电温度113℃,测试的其它主板大约是60℃左右。你懂的。回归本质-用料,8700K搭配Z370温度能破100度?来看热成像说真话_DIY综合论坛_太平洋电脑网产品论坛itbbs.pconline.com.cn去看看 原文在此。点评:即使你喜欢华硕,但也请绕过这款主板,这个供电和一条M.2插槽的配置实在无法吐槽更多。不如“减预算买更好的。”华硕也有其它不错的主板。 华硕(ASUS)TUF Z370-PLUS GAMING 主板(Intel Z370/LGA 1151)1203元京东去购买AMD Ryzen系列主板:连着三款intel核心的Z370主板,下边就是AMD Ryzen核心的主板了。X370就不说了,主要推荐两款B350,因为B350不锁频,性价比也相对高一些,这就导致了:X370 卖不上价。以 X370 GAMING PRO CARBON为例,价格稳定后比Z370 GAMING PRO CARBON便宜¥300,别小看这¥300,这可是纯利润。。。 可以买好多包辣条呢AMD疯起来自己人都杀,主板厂家只能跟着。4.MSI B350 KRAIT GAMING银环蛇关键词:高性能B350“B350之绝唱,无双M.2之X370。”B350能超频是事实,B350 / X370鸡头凤尾的故事不再多说,前者如果想把R7 1700全核超到4.0GHz,当然是可以的,但限制于供电,MOS的温度可能非常高,我用华擎B350 PRO4给R5 1400超频烤机都觉得烫。所以我当时想到了:要不要试试供电很牛*的B350玩玩看,最后选择了大陆面世比较晚,人气也不高的:B350 银环蛇。黑白配色干净利落,白色爪印也很有感觉,当然,你插上显卡上之后,图案就不明显了。但总的来说还是挺好看的,视觉效果不说出类拔萃,也算独树一帜。配置上是X370 KRAIT GAMING的小改款,其实本来就是不锁频,所以就看配置砍多砍少了,整体来说这款B350还算良心。还有华硕的B350-F也属于高配B350,就是价格可以超过一些X370了,就看猛禽的系列的信仰能不能抵消型号上的弱势。我也是折腾过RYZEN的人,写到这里也不知道能说什么,第八代酷睿CPU推出也有几个月了,某公司终于不再挤牙膏,最近新款APU也上市了,还是感谢AMD吧,毕竟有行业竞争才会有良性的市场。单M.2插槽,本来想笑的,后来想到TUF Z370 PRO GAMING 也只有一根。。。emmm 还是严肃一点吧。用它结结实实装过几次机,感觉确实比一些入门的B350好不少,买这种B350说到底还是为了超频,不然买块A320养老就行了。如果你的B350足够强劲,其实比X370差不到哪里去,B350/ X370我用过不少,我对我的结论还是有点*数的。如果你要硬逼它变出第二个M.2插槽,不好意思这个真木有。装机作业:想强调黑红色另外这款主板支持MSI MYSTIC LIGHT,嗯非常神奇。官网下载下来的是简化版,就桌面上这个黑色小界面。点评:没什么异议的话,我们还是正经买块入门X370吧。高端B350总感觉有点。。。5.MSI B350 Tomahank 关键词:B350入门大板“感觉也没比微星入门的M-ATX板强在哪里。”目前新推出了PLUS版,增加了USB区域的马甲,整体好看了不少,南桥也有了LED,其它配置应该没变。这张照片我还算满意,总体而言,除非你有大板情节,或者有CF的需求,否则,这块主板并不是必需品。但是换一个角度想,作为B350入门级大板,能选的其实很少,除了华硕PRIME B350-PLUS,数下来就是它了(不好意思近几年技嘉真没用过)。不强的供电,单M.2插槽,3200MHz+的内存频率,微星的BIOS,算中规中矩:南桥的保护片的造型非常有辨识度,但整体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当然没,ARCTIC(白化)版除外。总结:预算不多,不想选M-ATX使得机箱空出一大块,那么可以考虑这款入门级的B350大板。超频也没问题,不过配合R7 1700烤机温度不低就是了。百科微星(MSI)B350 TOMAHAWK主板(AMD B350/Socket AM4)为了锐龙AMD Ryzen系列CPU,AMD联合主板厂商设计了新一代、采用AM4接口的主板,初步分为X370、B350和A320三个级别。其中X370和B350都支持Ryzen超频(但B350不支持CrossFire显卡交火),另外AMD很早就宣布Ryzen系列CPU将全部开放倍频,这意味着任一锐龙系列CPU搭配B350和X370就能实现超频。微星这块B350 TOMAHAWK为ATX板型,7相供电,可以稳定小超。4条DDR4内存插槽,最高支持DDR4 2666MHz、64GB的内存组合。两条PCI-E 3.0 x16插槽,一条x4,存储方面一个M.2,4个SATA。红黑色搭配的外观,继承了微星一直以来的传统。兼容Ryzen系列CPU,支持对其进行超倍频。 值25 点评0 原创6 好价20去购买查看详情6.ASUS PRIME B350-PLUS关键词:有点抠抠搜搜;B350入门大板“华硕的低端一直都比较。。。”上文也说了,华硕的PRIME B350-PLUS在我看来和MSI B350 Tomahank的定位是相同的。华硕自己生产出来的主板,质量是值得肯定的,我这么说是因为部分淘宝主机选用的“华硕主板”其实不是华硕生产的,这里不多说。华硕的BIOS也相当好用,总的来说就是可靠实用。但华硕的低端不可避免地会阉割很多有趣的功能,譬如AURA SYNC、声波雷达乃至声卡型号。原因无它,华硕的产品线拉得太长,需要依靠不断地砍掉功能和配置来实现产品线的划分,一般来说拉得越长,入门/低端货的功能就越简陋(虽然不见得是必备功能)这款主板的声卡配置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确实差上一点。微星同价位的产品,在配置上真的未必比华硕要好。但是它学乖了,不在功能上懂脑筋,MSI MYSTIC SYNC,微星版的声波雷达,GAMING APP,这些都会给消费者。华硕的话,需要中高端的产品线才会具备这些功能。点评:华硕低端缺诚意。百科华硕(ASUS)PRIME B350-PLUS 主板(AMD B350/socket AM4) 值0 点评0 原创1 好价10去购买查看详情文末感想:还是建议买点实惠的主板吧。如果想要发挥一款高端主板的性能,其它配件的性能也要跟上去,所以这是以系统整体上的提升。我一般是确认了其它硬件之后,最后再来挑主板的,因为主板可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其实,对于多数用户而言,i5 8500(已经有了)、R5 1600甚至R5 2400G,已经足够多数消费者使用,归根结底还是数码硬件的类的东西,它的高点相比其它品类而言还是很低的,再加点预算就可以配的上“高端”两个字,所以一切随心就好。当然我也知道硬件类产品总是有莫名其妙的信仰,我建议还是从实际出发。
目前这款华硕B760-G 小吹雪主板已经有使用DDR5内存的了!吹雪与天选是华硕打造很成功的两个二次元IP,目前均涉猎了主板产品线,其中吹雪隶属于ROG STRIX系列,已经进入了高端主板的门槛。而随着intel将包括内存超频等越来越多的技术从Z790芯片组下放B760芯片组,越来越多同时重视主板性能、外观,又对性价比有一定邀请的朋友,B760M主板变得更加受欢迎。因此,华硕也顺势推出了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吹雪主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款主板配置怎么样,表现如何。好了,废话不再多说,我们开车吧。华硕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吹雪主板 详细介绍▲华硕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吹雪主板的外包装可以说是二次元风满满,除了主板照片之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位于包装C位的吹雪姬了,目前这款主板应该是华硕最高端的B760M主板,不过应该是最入门的ROG STRIX 吹雪主板,所以后文我们就简称其为小吹雪主板了。▲小吹雪主板由为黑色PCB板,其上由银白色的散热装甲覆盖,其ROG的败家之眼LOGO与吹雪姬的剪影都十分的显眼,可以说是信仰满满了。▲在主板IO接口与CPU供电部分,均有着厚实的散热装甲,其上ROG STRIX与败家之眼LOGO灯,一下子就把产品的格调拉起来了,有兴趣有预算的朋友还可以整一整套的败家之眼。▲ROG的灵魂,除了优秀的质量,就是这个败家之眼灯啦,不管你喜不喜欢,反正我是爱了。▲芯片组散热片上,吹雪姬的剪影也很不错,只不过一般情况下此处都会被显卡挡住,有些可惜了。▲小吹雪主板采用12(60A)+1相的DIGI+数字供电,CPU采用了(8+4)Pin供电接口,属于中规中矩的供电配置,另外,华硕贴心的为这款主板预留了LGA 1200与LGA 1700两种平台的散热器孔位,旧电脑升级也无需更换散热扣具,还是很方便的。▲另外,小吹雪主板支持APE(ASUS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3.0,分别有完全解锁温度墙与部分解锁温度墙(90°C)两个选项,都能够很好的释放CPU的潜力,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CPU散热情况选择合适的性能加强模式。▲在拓展性方面,小吹雪主板提供了显卡插槽两个,其中靠近CPU接口,采用金属加固的显卡插槽支持PCIe 5.0,除此之外,这款主板还提供了PCIe x1插槽2个与M.2 PCIe 4.0 SSD接口两个,均配备了厚重的SSD散热装甲。▲华硕的产品设计上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这个显卡易拆卸按键,只要按下它,显卡就可以轻松取下,要比在拥挤的机箱中伸手去找显卡卡扣容易得多。另外,小吹雪上还有诸多的8-bit像素图形,象征着二次元与电子游戏之间有着深度的重合,这款主板正是一款破次元的电竞利器。▲除了后置IO接口,小吹雪主板还拥有前置USB Type-C接口(10Gbps),另外,作为M-ATX主板,小吹雪拥有4个内存插槽,不过其内存超频能力确实要比很多4槽主板强很多,官方宣传为OC7800MHz+。▲小吹雪主板在音频方面也很值得称道,其搭载了S1220A音频芯片与Savitech放大器以及高品质的音频电容。▲软件方面也非常强大,不仅提供了智能音效管理与DTS环绕声的支持,还拥有双向AI降噪,让你在打游戏的时候能够轻松与队友亲切问候。▲后置IO面板方面,小吹雪自然而然的搭载了一体式IO护甲,其上提供了DP1.4\HDMI 2.1接口各一个,1个USB 3.2Gen2接口(红色,10Gbps),4个USB 2.0接口(其中一个支持BIOS升级),2个USB 3.1 Gen1 Type-A接口(5Gbps),一个USB3.2Gen 2x2 Type-C接口(20Gbps)与一个USB 3.1 Gen1 Type-C接口(5Gbps),1个2.5G有线网络接口,WiFi 6E无线网卡天线接口以及一组(5个)3.5mm音频接口,算是比较齐全的,稍显遗憾的就是其并未配备光纤音频输出接口。本次测评其他硬件简介与测试好了,介绍完了华硕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吹雪主板的细节,这里再介绍一下本次装机所使用的其他硬件,同时测试一下这块小吹雪主板的表现。CPU i5-13600K▲本次使用的是intel 第13代酷睿i5-13600K,这不是一款新的CPU,使用这款CPU主要是为了后面的内存超频部分,所以这里我只来简单测试一下这款CPU在小吹雪主板上的性能释放吧。▲经实测,i5-13600K在小吹雪主板的CPU-Z单核得分829.6分,多核得分7638.7分,得分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内存 宏碁掠夺者 Predator 7600MHz 16GBx2▲为了满足本次内存超频的需求,我使用的是宏碁掠夺者(PREORTOR)的新品Hermes冰刃,在宏碁掠夺者的产品线中,Hermes冰刃是旗舰RGB灯条,高于我之前超频过的Vesta Ⅱ。▲宏碁掠夺者Hermes冰刃搭载了海力士的A-die颗粒,超频能力非常强,这次很轻松就超到了8000MHz,在8000MHz CL36-47-47-121下,宏碁掠夺者Hermes冰刃的读取速度为107.83 GB/s,写入速度为 95691 MB/s,复制速度为100241 MB/s,延迟为64.2 ns,算是中规中矩。▲ 另外,这款内存的灯效十分的漂亮,十分适合海景房与纯白色主题的装机。SSD aigo P7000Z 2TB▲ 固态硬盘方面,我使用的是全国产方案的aigo P7000Z,其以超高的性价比与不足1%的差评率,征服了诸多装机爱好者,这款固态搭载了12nm的联芸MAP1602主控与长江存储的232L TLC颗粒,是一套广受各大固态厂商信任的方案。▲在CrystalDiskMark中实测可知,aigo P7000Z顺序读取速度约为7100MB/s,顺序写入速度约为6700MB/s,已经属于PCIe 4.0 SSD的第一梯队了,而受限于B760芯片组的带宽,微星MPG B760M EDGE TI并没有PCIe 5.0的SSD插槽,所以这款固态可以说是最适合这块主板的了。显卡 七彩虹iGame RTX 4080 Vulcan OC▲本次使用的依旧是七彩虹的旗舰显卡iGame GeForce RTX 4080 Vulcan OC,iGame是七彩虹的旗舰子品牌,而Vulcan则是iGame品牌中的扛鼎之作,可以说是旗舰中的旗舰,RTX 40系火神显卡相较于上代火神显卡拥有更为凌厉的造型,独特的锖铁色金属外骨骼更显凶悍,为其强劲的性能做出警告。作为后赛博时代的高端硬件,系列经典的锐利三角元素也将完美传承。漆黑的底色体现了它低调的个性,打造锋锐冷酷的高端硬件。9翼扇叶如镰刀般锋利厚实,散热性能甚至比前代13翼扇叶的风扇更加强劲,而且整体也显得更加简洁。 RTX 4080的性能强劲,我就不多说了,我们直接来看游戏性能测试。电源 华硕 ROG STRIX 雷鹰1000W AURA EDITION▲为了保证RTX 4080获得充足的供电,本次电源使用的是华硕的 ROG STRIX 雷鹰1000W AURA EDITION。▲顾名思义,AURA EDITION意味着这是一款支持AURA神光同步的电源,磨砂材质的外壳再配备上败家之眼信仰LOGO,使得这款电源外观十分出众。▲ROG STRIX 雷鹰1000W AURA EDITION是一款金牌全模组的ATX 3.0电源,其最明显特征便是其带有原生12VHPWR 16针接口,即使是新供电规格的显卡使用,也无需转接头了。▲电源采用了35mm的AXIAL-TECH 轴流风扇,即使风扇面积不是特别大,依旧能够产生足够的风压为电源内部散热。更重要的是,这款电源10年质保、三年上门换新,我用的很安心。本电脑游戏性能测试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我们首先使用3DMark 适用于高性能游戏电脑和超频系统的 DirectX 11 基准测试Fire Strike Ultra进行测试,其分辨率为4K。经实测,本电脑的3DMark Fire Strike Ultra得分为17525分,其中显卡得分17682分,物理得分32432分,综合分9980分。▲可能很多朋友对分数不是很了解,我们直接来看帧率,在显卡测试1中,帧率为100FPS,而在显卡测试2中,帧率为63FPS,物理测试帧率为103FPS。3DMARK Time Spy Extreme▲我们再使用3DMARK专为DirectX 12设计的Time Spy Extreme,Time Spy是一个DirectX 12 基准测试,支持原生新的API 功能,如异步计算,显式多显卡适配器技术和多线程,其测试分辨率为2K,Time Spy Extreme则是将分辨率提升至4K的版本。经实测,本电脑Time Spy Extreme得分11067分,其中显卡得分14299分,CPU分数4853分。▲再来看帧率,显卡测试1 约90 FPS,显卡测试2约84 PFS,也都很不错。《古墓丽影:暗影》 Benchmark▲紧接着是《古墓丽影:暗影》,可以说是CPU与显卡测试必备的游戏了,重点就是其可以显示GPU受限数据,可以清晰显示出CPU是否能够带的动显卡。▲在4K分辨率,预设最高画质,DLSS性能模式下,本电脑可以提供225 FPS的平均帧率,而GPU受限为65%,看来(8+4)Pin供电还是无法彻底释放出i5-13600K的性能潜力,GPU受限更高的话,游戏帧率还能往上提一提。《赛博朋克2077》 Benchmark▲《赛博朋克2077》最近有两个大动作使其再次翻红,其一是DLC《往日之影》的正式发售,其二则是2.0大版本的更新,支持了英伟达的DLSS 3.5技术,最重要的便是DLSS 光线重构功能的支持了,我们依旧使用其内置的Benchmark进行测试。▲在4K分辨率,预设光线追踪:超速(改了翻译,之前叫过载,英文名Overdrive),DLSS光线追踪重构开启的情况下,本电脑可以提供约85 FPS的高游戏帧率,可以说是超强画质与帧率兼得了。《看门狗:军团》 Benchmark▲《看门狗:军团》是育碧的3A大作,之前Steam打折时45元入手的。因内置非常详尽BenchMark,自然是游戏性能测试的必备软件之一了。▲在4K分辨率,所有画质选项均开到最高,DLSS性能模式下,本电脑可以提供99 FPS的平均游戏帧率,也是非常棒的,目前《看门狗:军团》尚未支持DLSS 3,如果支持了DLSS 3或DLSS 3.5的话,帧率会提升更高,所以说么,育碧对游戏技术的后续更新,真的要比别家慢一些。总结华硕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吹雪主板,外观上十分出众,可以说是信仰满满。配置方面则中规中矩,IO接口足够丰富且规格足够高,十分适合搭配13代i5-13600K或下一代酷睿i5 CPU,组件高性能同时兼具高性价比游戏电脑。好了,以上便是本次测评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是黄昏百分百,我们下次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板后侧各个接口名称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