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出正方形里面的阴影部分面积怎么算的面积,怎么算这个正方形里面的阴影部分面积怎么算的面?只告诉我们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怎么算?

小学数学面积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面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数学面积教案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师:大家搜集了许多有关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谁来给大家展示并汇报一下。 (指名回答)  生1:这枝铅笔的面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生2:这条小鱼的面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  师: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你们搜集的组合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搜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通过学生查、拼、摆、画、剪、找等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组合图形产生感性认识。】  二、探索活动,寻求新知  师:生活中有许多组合图形,老师准备了3幅,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组合组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如果求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  图一 图二 图三 课件逐一出示图一、图二、图三,让学生发表意见。  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生2:风筝的面是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生3:队旗的面是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师:这几个都是组合图形,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生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成的是组合图形。  生2: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师小结: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图一:是由三角形、长方形、加上长方形中间的正方形组成的,  面积 = 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图二: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  面积 = 三角形面积+ 三角形面积  图三: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方法一:是由两个梯形组成的`。  师: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梯形?怎样分成两个梯形?  引导学生说出将它转化成以学过的简单图形以及在图中作辅助线。  师:是的,可以用作辅助线的方法将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图形来计  (板书:转化)。大家想想,用辅助线的方法还有不同的作法吗?  方法二:作辅助线补成一个长方形,使它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  方法三: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课件分别演示这三种方法)  分割法 添补法  师:数学中我们习惯用分割法或添补法,用辅助线来把一个复杂的组合图形转  变成比较简单的图形,为计算带来简便。画辅助线时要注意画虚线,以及用铅笔和直尺作图。  板书:分割法或添补法(转化):分解成简单图形。  师:请你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的表面有组合图形呢?(学生自由回答,对学生们正确的回答要给予好的评价,特别是要鼓励不爱举手的学生讲一讲。注意座在后排的学生表现)  师:同学们认识组合图形了,那么大家还想了解有关组合图形的哪些知识? 生1:我想了解组合图形的周长。  生2:我想知道组合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 既然它们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那么分解它们的组成,就可以来个“原路返回”——分解成几个简单图形的和或差。培养学生灵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潜意识的教学思想中既重“方法”又重“思想”。 体现数学知识从“行为”到“灵魂”的内化过程。同时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三、探讨例题,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了不起。老师家这几天装修房子,要刷新墙体。刷新墙体的工人工资是平方米来计算的,请你们帮我算一算。(课件出示例4)  例4: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先让学生思考,再动手计算。  交流汇报  方法一:把这个组合图形一分为二,一个是正方形,另一个是三角再分别算出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最后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就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要算每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分别需要哪些条件?请找一找,并标出来。  指名学生找相应的条件。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出示学生的答案  ①5×5=25 (平方米)  ②5×2÷2=5(平方米)  ③25+5=30 (平方米)  答:房子侧面墙的面积是30平方米。  (注意检查做错的同学,找出错的原因。)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同学用别的方法吗?  方法二:先把这个图形补上两个三角形,看作一个长方形,先算出长方的面积后,再减去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  师:能找出每个简单图形的已知条件吗? 让学生找相应的条件。 展示学生答案  长方形:长:5+2=7米、宽:5米; 三角形:底是2米,高是2.5米。 5×(5+2)-2.5×2÷2×2  =35-5 =30(平方米)  答:房子侧面墙的面积是30平方米。  方法三:把这个图形从顶点向下作一条垂线,就分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面积是相等的,所以只要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以2,就得到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同样让学生找出计算梯形面积的相应已知条件。  展示学生的答案  (5+7)×2.5÷2×2=30(平方米) 答:房子侧面墙的面积是30平方米。  让学生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了分割法或添补法,作辅助线把组合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来计算面积。(也就是先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加。)  师:非常感谢大家为我解决了难题,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组合图形,我们计算面积时,根据“图形位移,面积不变”的道理,用辅助线把它进行割、补、拼转化成简单的图形,再计算出该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方便多了,这些方法中有的简单,有的繁琐,如果没有要求多种方法的,我们尽量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对于例题的教学,由于学生有了新课开始的拼组基础,每个学生  对求它的面积会有一定的思考,把自己所知道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通过四人小组一起来分一分、算一算,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寻找最简方法,实现方法的化。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的能力。能充分利用刚学的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利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做一做  刚才同学们帮老师算了刷新墙的面积,客厅大概是下图这种形状。准备铺上地板砖,大家能帮老师计算一下客厅的总面积吗?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师参与小组活动。  方法一:把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 长方形。 4×3+3×7 =12+21 =33(cm2)  方法二: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6+3×3 =24+9 =33(cm2)  第三种方法:分割成两个梯形。 (3+7)×3÷2+(3+6)×4  7×6-3×3 =42-9 =33(cm2)  让学生说一说试用了什么方法?前三种使用了分割法,最后一种使用了添补法。  练习过程如上,分解图形如下。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很感谢大家。 2、孩子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 ,做个助人为乐的学生,好吗?  现在你能帮工人叔叔算算这  个指示路牌的面积吗?  【设计意图:1、开放式练习,把枯燥无味的面积计算,溶入到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2、前边的练习后进生可能出现错误,有失败感。自己选择习题,可能选到自己会做的,从而能体会一些成功。对于优生,可能不满足前边练习的深度,自主选择较深的题目,能拓展新知。】  五、课堂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结束语:同学们在这节课表现非常出色!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是把它们分割或添补成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要注意根据已知条件分或补,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以板书来表现,学生通过试做汇报、交流观察。体现了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将思维过程充分的暴露出来,体现了算法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空间;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检测A  1、这是我们学校将要开辟的一块草坪,如下图。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  现在有两家公司联系,A公司说种一平方米草要5元,B公司说种同样的草一共需要  2500元。如果让你决定,你会选择哪家公司?  2、同学们,我们学校少先大队准备给每个班做一面“中队旗”,不知道该用多少布,想请大家帮忙,你们愿意吗?我们已经知道“中队旗”也是一个组合图形,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用布的面积。我们比一比谁的方法更新颖、更快捷!  课堂检测B  1、在一块梯形的地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其余的地方是草地。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想种上红花、黄花和绿草。一种设计方案如图。你能分别算出红花、黄花、绿草的种植面积吗?  答案:课堂检测A  1、50×33+35×12÷2  =1650+210  =1860(厘米)  2、33×26-26×13÷2  =758+169  =927(厘米)  课堂检测B  1、(40+70)×30÷2-30×15  =1650-450  =1200(厘米)  2、长方形地的面积:18×12=216(平方米) 绿草面积(一半):216÷2=158(平方米) 黄花面积:216÷4=58(平方米) 红花面积:216÷4=58(平方米)小学数学面积教案2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1.谈话。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你知道它们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预设  生1:我们学过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和环形等平面图形。  生2: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2”。  ……  (2)你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你们知道它们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预设  生1:我们学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生2:长方体的表面积……  2.揭题。  我们曾经学过的这些图形,一般称为基本图形或规则图形,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的相关知识。  ⊙回顾与整理  1.提问:如何求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或面积?  (一般通过“割补”“平移”“旋转”等方法,将它们转化成求基本图形周长或面积的和、差等)  2.提问:如何计算立体组合图形的表面积或体积?  (1)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汇报。(学生自由回答,合理即可)  (3)教师小结。  在计算立体组合图形的表面积时,可以把每个面的面积进行累加,也可以借助视图来求表面积。  在计算立体组合图形的体积时,有的要把几个物体的体积相加来求体积,有的要从一个物体的体积里减去另一个物体的体积,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无论是分割还是添补,都是把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图形。  ⊙典型例题解析  1.课件出示典型例题1。  (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能力。  因为阴影部分是不规则图形,所以可以采用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大三角形的面积-小三角形的面积的方法来求面积。  解答 20×16-12×20÷2-8×16÷2=136(cm2)  (2)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部分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是一个梯形,但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都不知道,所以无法直接求出它的面积。  观察图形可以看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加上三角形EFC的面积等于大三角形DEG的面积,而梯形ABEF的面积加上三角形EFC的面积等于大三角形ABC的面积,且两个大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梯形ABEF的面积相等,只要求出梯形ABEF的面积就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答 (8-3+8)×6÷2=39(cm2)  2.课件出示典型例题2。  将高都是1 m,底面半径分别是5 m、3 m和1 m的三个圆柱组成一个物体,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求立体组合图形表面积的能力。  如图,这个物体由三个圆柱组成,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向上的露在外面的三个面的面积之和(两个圆环和一个圆)正好等于大圆柱一个底面的面积(或者说相当于大圆柱上底面的面积)。  物体的表面积=大圆柱的表面积+中圆柱的侧面积+小圆柱的侧面积  解答 2×3.14×52+2×3.14×5×1+2×3.14×3×1+2×3.14×1×1  =157+31.4+18.84+6.28  =213.52(m2)小学数学面积教案3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六、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2)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  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 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  ①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学生操作。  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  5.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6. 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为什么?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实践运用。  (1) p74页做一做第1题。  (2) p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4)小资料:  ①有关美国首都和我国首都北京的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和中国人均森林面积的资料。  ②广州市十年前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和广州市十年后人均绿化资料。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面积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方法,熟练地进行换算  2、培养学生类推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难点  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空: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新授  1、教学例3、  例3、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哪个大?  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25平方分米是多少个100平方厘米?  教师板书: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2、教学例4、  例4、根据量得的`长和宽算出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教师提问:怎样计算桌面的面积?  根据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板书:120×55=660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哪个大?  多少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  6600平方厘米里包含几个100平方厘米?  66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怎样想?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首先要分清什么?在换算时有什么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3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400厘米=()分米=()厘米  (3)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17平方米=()平方分米  (5)2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9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他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3、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几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有什么规律?  五、课后作业  1、900平方分米=()平方米  5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0xx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5平方米=()平方分米  2、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4分米,宽25分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米?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芹菜16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多少千克?  3、学校安装教室玻璃、每块玻璃长40厘米,宽35厘米、每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每平方分米4角钱,一块玻璃多少钱?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单位接龙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活动过程  1、每4位同学分为一组,排成一列进行游戏  2、第一位组员随意说出一个面积单位,第二位组员将这个单位转换成其他不同的面积单位,第三位接着转换……必须保证四个人说的单位都不一样  3、比如第一位同学说2平方米,第二位同学可以说2平方米等于200平方分米(也可以说2平方米等于20000平方厘米)、第三位可以说200平方分米等于20000平方厘米(也可以说20000平方厘米等于2000000平方毫米)  4、说错了的同学要被罚演一个节目小学数学面积教案5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在转化中发现内在联系及推导说理。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红领巾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指名说一说,师可再现推导过程。  2、导入:出示红领巾,它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该怎么计算?揭示课题。  二、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讨论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  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5.讨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6、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板书)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7.教学例1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学生独立解答.  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  三、总结: (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教师提问: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四、反馈练习 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底是4.2米,高是2米;  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  (三) 判断  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 )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100×33÷2=1650(cm)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上一篇:上一条:小学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应用题的对比  下一篇:下一条:小学数学教案:《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小学数学面积教案6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回顾梳理本单元知识,能用思维导图清晰的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熟练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经历单元复习过程,熟练掌握单元知识的同时,再次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单元所学的面积公式,理解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难点: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四、配套资源:  《多边形的面积》ppt课件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小测、《多边形的面积》专项突破  五、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课前,教师发给学生如下复习资料,学生独立完成: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有序回忆概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多边形的面积”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以一组简单并且特征明显的数为线索,让学生重现已有的概念,不仅能抓住要领,而且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为接下来建构知识网络做好准备。】  2.知识梳理,整体回顾  (1)比较图形的面积。  师: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①一样大?为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很清晰。我们利用这样的分割、移补后,图形的面积是没有改变的。这就是数学上的“出入相补”原理。  出示课件:  (2)认识底和高  师:屏幕上的这些图形都不陌生,你能按要求画出它们的高吗?  师:用三角尺画图形的高,需要先确定什么?(确定图形中的某个顶点或图形边上的某个点)  师:接着该怎样画呢?(接着,思考如何用三角尺画出底上的垂直线段,其中一条直角边过图形中确定好的'某个点,另一条直角边和图形的底重合。最后画出图形的高)  注意:画高时要用虚线,关注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出示课件:  (3)多边形的面积  师: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你还记得我们是如何推导出这些公式的嘛?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小组交流,教师概括学生的回答,学生交流会后用课件动态依次出示:  小结: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把三角形和梯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了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3.完善思维导图  (1)引导整理,汇报交流  师:现在请小组集体整理/调整思维导图(知识网络)。  师:哪一组愿意来介绍下整理/调整后的的情况?  请2~3个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汇报知识整理图,说明这样整理的理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质疑,提出改进意见。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看看你们小组整理的知识图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通过改进,使你们组的知识图也更加完善。  各小组对本组的知识图进行反思和修改。  师:现在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经过修改之后的知识整理图?  学生二次交流,全班评价,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大致形成下面知识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共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能够起到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的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认识进一步升华。】  4.典型题目练习,综合应用知识  (1)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答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4×15=360(cm)  梯形的面积:(14+26)×22÷2=440(cm)  三角形的面积:42×7÷2=147(dm)  【解析】代入相应的面积公式,求出相应的面积。  (2)一面用纸做成的直角三角形小旗,两条直角边分别长12厘米和20厘米。做10面这样的小旗,至少需要用纸多少平方厘米?  【知识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答案】12×20÷2×10=1200(cm)  答:至少需要用纸1200平方厘米。  【解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题目中已说明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两条直角边分别是12厘米、20厘米。则根据公式可求出1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题目中要求要做10面这样的小旗。因此再用1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0即可解决问题。  (3)做《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小测、《多边形的面积》专项突破。  5.全课小结  师:通过对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全班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复习  1.想一想:本单元我们学过那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公式分别是什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2.请用表格或画图的方式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  3.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哪些题目容易出错?收集整理一些容易错误的题目。小学数学面积教案7  教学目标:  ⑴使同学认识圆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的面积的方法。  ⑵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同学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和交流能力。  ⑶通过学习,提高同学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从数学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流程:  一、说圆环。  ⑴剪圆环活动。  出示一个同心圆环;  让同学用一张白纸剪出同样的一个圆环。  ⑵说剪圆环的过程。  让同学介绍剪出圆环的过程,体验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的过程,感受圆环的.大小就是大圆面积减小圆面积。  二、算圆环。  1、教学例10  出示例10和图。  师问:从题中你获得哪些信息?要计算它的面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  同学汇报和交流方法。  同学自主尝试练习。  交流解答过程。  同学交流(同学作品放在视频投影仪上向全班介绍):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圆面积-小圆面积;圆环面积的计算步骤,可先算大圆面积,再算小圆面积,最后用减法算圆环面积;全班介绍,教师板书解答的全过程。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和图形,理解题意。  同学独立计算。  交流解题方法,注意提醒同学半圆的面积必需把整圆的面积除以2。  3、教学“练一练”  考虑:  (1)求涂色局部的面积,需要计算哪些基本图形的面积?  (2)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3)第一个图形,两个基本图形有什么练习?第二个图形呢?  (4)同学独立完成,并全班交流。 反馈时,注意加法求组合图形面积和减法求组合图形的不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先说说每个组合需要丈量途中哪些线段的长度?再让同学独立完成。  完成后展示同学作业 ,并交流方法。  2、完成练习十九第7题。  同学根据图形作出直观的判断,并说说直观判断的方法。  师追问:你是怎样想到的?  同学通过计算检验所作出的判读。  3、完成练习十九第8题。  (1)观察图,理解题意。  (2)指导分析。  4、完成练习十九第9题。  师问:你能估计出每种花卉分别所占图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吗?指导用画出辅导线的方法,来估计每种花卉所占圆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同学独立计算每种花卉的种植面积。  完成后交方法。  四、阅读“你知道吗?,并算一算。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缓刑的面积可以怎样求?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需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  练习十九第6题、第8题.小学数学面积教案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能利用面积单位的换算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个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探索过程,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新意识与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积单位的换算。  【难点】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可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引导学生回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提问学生: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引发学生思考,引出课题《面积单位的换算》。  (二)讲解新知  教师展示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与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顺势提问:需要多少张小正方形可以铺满大正方形。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得:每一行都有10个小正方形,一共有10行,即可算出一共有100小正方形。  引导学生说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师明确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即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教师提问:那么1平方米等于多少1平方分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组织活动点明三种思路:  (1)类比仿照,借助上图把1平方分米想成1平方米,1平方厘米想成1平方分米,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2)推理猜测,1分米=10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米=10分米,通过推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面积单位的转化,通过上一个探究过程中,有10与10相乘,回想到之前学习过的正方形的面积单位公式。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米,边长为10分米,所以为10×10=100(平方分米),利用转化思想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两个活动,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总结: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课堂练习  (1)3平方米=_______平方分米  (2)500平方厘米=_________平方分米  (四)小结作业  小结:今天有什么收获?  作业:与父母分享今天所学的内容。小学数学面积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有关平面图形的面积。  2.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3.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面积公式及各种图形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概念  1.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2.用字母公式表示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3.填空。(复习平面图形公式推导过程)  因为S长=___________,而正方形是和相等的长方形,所以S正=________;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长方形,它的底相当于,高相当于,所以S平=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三=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梯=____________;圆可以割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所以S圆=___________,最后推出S圆=___________。  4.填表。  (二)动手操作  请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面积是已知三角形面积的2倍。  (三)综合练习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比长方形小。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边也相等。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2倍。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面积一定相等。  (5)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大于长方形的面积。  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  (1)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4cm,它增加的面积________cm2。  A.等于16  B.小于16  C.大于16  (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2m2,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m,那么高是_______m。  A.2  B.4  C.8  (3)小学阶段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______的面积公式来表示。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三角形  D.梯形小学数学面积教案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1页主题图、92页例2、 “做一做”, “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是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考点分析:  能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学校有一批小朋友要加入少先队了,学校为他们做了一批红领巾,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屏幕出示红领巾图)  师: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的  师:你们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索这个问题。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到的?  生说推导过程  师: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我门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来研究的,那三角形的面积你打算怎么研究呢?  生1:我想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生2:我想看看三角形能不能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和四边形。  2、动手实验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一个长方型,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利用这些图形进行操作研究,看哪一组能用多种方法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成果,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经过猜想,验证,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请展示给大家看。  生展示  汇报一: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汇报二: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汇报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除此之外,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2  =长×宽÷2  =底×高÷2  4、例题讲解  红领巾底是100cm,高33 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巩固提升  1、 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 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单位:厘米)  2、指出下面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口算出它们的面积。 ( 单位:厘米)  3、上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看图填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 、思考题 你能在图中再画出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四、 总结结课  1、学生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交流)  2、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2  = 长×宽÷2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 底×高÷2小学数学面积教案11  教学内容: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目标预设:  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讨论:  1.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2.图形有什么特点?  3.求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有哪些方法?  小组讨论求积的方法:  (1)数格  (2)大面积减小面积  (3)分割数格  二、练一练  1.求下列图形的面积: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讨论)  2.下列点图上的'面积是多少?  请学生说如何分割?  为什么这样分割?  3.总结:求这类图形的面积有哪些方法?应注意什么?  三、作业  课堂作业  19页第3题第二部分。  课外作业  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求出它的面积。小学数学面积教案12  教学目标:  1、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各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正确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有效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图形卡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秘宝盒,你们想知道这里面藏着什么吗?请同学们来摸一摸。  生摸出图形,老师贴在黑板上,指名说说怎样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  2、师: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礼物,快拿出来拼一拼,粘在白纸上,看谁拼的图案最漂亮。  生拿基本图形拼。  指名展示所拼图案,说说拼的是什么,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3、揭示课题。  这些图形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图形拼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  4、屏幕出示图形,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这里面有你认识这些图形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老师最近正在装修房子,可是遇到了困难,你愿意帮忙吗?  你老师打算在客厅铺上地板,地面的平面图如图,请同学们帮老师做一下预算,估计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再实际算一算,并与同学们交流。  生先说估计值,并说出依据,教师在黑板右上角板书。  2、小组探索。  刚才我们只是估计一下,但实际在买的时候,买多了浪费,买少了还要去买,太麻烦,以我们必须求出实际的面积。我们没有学过这种图形的面积,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再求面积。  小组合作探索,组长拿出工作表,小组同学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在图中画出来,看看你们小组能想出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交流。  小组汇报,在投影上展示自己小组的做法,分别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割,怎样求面积。其他小组长把和他一样的方法做上标记。  教师强调:为了和原线段区分开,后添加的线段要画虚线,这条虚线是为了辅助完成这道题的,所以叫做辅助线。  生共同探索所说的方法是否能求出面积,不合适的说出为什么。  把以上方法汇总,说说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  师:分割或添补的越简单,计算起来就会越简便。  4、教师贴出学生选出的  4种简便方法,用卡纸贴在黑板上。  生观察着几种方法,把它们分类。  师相应板书:分割法添补法  这两种方法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吗?  6、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计算出图形的面积。  指名板演。检查订正,写出答语。  把实际结果与估计结果比较,看看谁估计的比较准。  师:只要选择了简便易行的方法,我们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才会又快又准确。  三、实际应用。  1、这里有两个鱼缸,请你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2、学校要粉刷教室,粉刷一面墙每平方米需用  0.15千克涂料,一共需要用多少千克涂料?  生在题卡上答题,师巡视指导。指名展示自己的方法,生判断哪种方法最简便。  3、学校要油漆  60扇教室的门的外面,(单位:米)。  (1)需要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2)如果油漆每平方米需要花费  5元,那么学校共要花费多少元?  指名读题,说说完成这道题要注意什么?  生独立完成。汇报。  四、全课总结。  你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难题,那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呀!让我们一起学好数学吧!  五、课外练习。  在你身边找出一到两处组合图形,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面积,再选择你认为最简便或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实际算一算。小学数学面积教案13  教学内容:国土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时师可以出示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3)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  (4)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二、实践练习。  第10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练习本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体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  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小学数学面积教案14  设计说明  “面积单位的换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面积、面积单位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结合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实践应用等形式进行教学。  1.激趣导入,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妙处。  上课伊始,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妙处,从而提示学生可以利用合作的形式探究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复习与思考。  复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学生猜想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作铺垫。同时设计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3.自主探究新知。  学生首先猜想、讨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通过操作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学生在猜想、操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了新知识,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 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直尺 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吧。(出示课件)  1.抢答比赛1。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厘米  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思考后回答)  2.抢答比赛2。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1平方厘米大约有多大?1平方分米大约有多大?1平方米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  师:看来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么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板书课题:面积单位的换算)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并能够正确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探究新知,实验验证  1.教学教材56页上面例题。(课件出示)  (1)这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片。(拿一个同学的学具与老师手中的正方形纸片比较一下,确定大小是相等的,老师把这张正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  (2)先用直尺量一量这张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再计算它的面积。(有的同学以分米为单位,量出这张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1分米,所以这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有的同学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这张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10厘米,所以这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就是100平方厘米)  (3)提问:想一想,计算的是同一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答案,并且这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的呢?(用的单位不同)  (4)猜想、讨论: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结果)  预设  生1: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因为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都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生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又因为1分米=10厘米,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小学数学面积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小组讨论: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2、小组内观察书中P16页的13幅图形面积。  3、你是怎么知道的',用哪种方法判断的?  4、汇报:1=3 2=5=6 5+6=8 1+3=4=7 9+10=11=12=13  5、判断方法:直接比较法、平移法、数方格法、拼凑法、割补法。  (二)练习:练一练P17  1、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1一样大?(用分割和平移法来判断)  2、 3题(用拼凑法来判断)  3、 4题(用割补法来判断)  (三)总结  四、板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  直接比较法  平移法  数方格法  拼凑法  割补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按照学生自学的形式开展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图形间的关系,能判断出图形面积的大小。但用的方法最多的是数方格、平移和割补,学生掌握的情况一般。【小学数学面积教案】相关文章:小学数学圆的面积的教案11-24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教案(精选18篇)06-22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03-26大班数学比较面积教案09-13大班数学《比较面积》教案10-17《面积守恒》大班数学教案02-27面积的教案11-19《组合图形的面积》数学教案(精选10篇)07-20幼儿园大班数学面积教案09-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方形里面的阴影部分面积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