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R‏OG的幻‏13的屏幕支持翻转吗?

ROG 幻13 2023配置与性能细说
#职场桌搭大赏无论是13英寸的屏幕,还是4050的显卡配置,在今年上市的一系列品牌中,都可以算是小众产品;下面就来详细看看这款小众产品的配置与性能:CPU:R9 7940HS;显卡:RTX 4050 6GB 独显60W,可选4060;内存:16GB LPDDR5 6400MHz,双通道,板载;HD :1TB SSD,支持PCIe4.0×4及NVMe,仅1个2230的M.2槽;屏幕:13英寸IPS翻转触星云屏, 2560×1600, 165Hz,色域103.5%DCI-P3,平均ΔE 1.07,实测500nits;接口:左侧1个XG Mobile扩展接口含USB-C 10Gbps支持130W PD充电和DP视频输出,MicroSD槽,HDMI2.1,3.5mm音频,右侧1个USB4可130W PD充电和DP核显视频输出,USB-A 10Gbps;电池:75Wh;续航:PCmark10成绩11小时42分;散热:双热管双风扇,CPU液金导热;噪音:满载人位分贝值50.2dB;厚度: 17.1~19.6mm;重量:1.35kg;概述:13寸产品中,本款性能是顶级的,屏幕规格好,续航表现好;但是:内存仅板载16GB,扩展性没有;键盘表面温度高;散热及性能释放: 满载,增强模式,CPU最高95.1℃,稳定在81.6℃,25W,2.7GHz;显卡,45W,81.2℃,1590MHz;Stress FPU单烤CPU:81.6℃,40W,3.6GHz;Furmark单烤显卡:82.6℃,56W,1755MHz;表面温度:键盘最高49.2℃,WASD键32.1℃,方向键34.5℃,左腕托30.5℃,背面中心43.7℃。整体看:【 ROG 幻13】散热表现良好,键盘中间温度小高,噪音稍大;总揽:星云屏兼顾高刷、高分、高亮和满色准;淘汰了 QLC的固态,才是ROG该有的固态;电池提升到75Wh,续航更给力;CPU和显卡的能耗比也很到位;所以:屏幕、性能释放、固态性能和电池容量都有提升,杠杠滴;同样,11999元的起步价格,也是杠杠滴;最多16GB的内存,而且是板载,不爽!屏幕13英寸确实是小,复杂界面的游戏,如《博德之门3》,体验起来有点辛苦。如果你想要的是一台小尺寸高性能笔电,那么这台可以考虑一下。但如果必须要大容量内存,那这台不太适合你。#数码想法创作大赛 #数码好物分享 @知乎数码
弃稿一份。无时间配图。第一段我发现二合一/翻转版这个形态的确很适合搞学习(这里是泛指需要在 PC 上进行交互,比如找电影、找书)。我需要折腾两套数据在台式机上来回,软件、设置也要两套(曾尝试过 Parsec 串流等方案不大方便吗,例如 USB 接口也不能串流),有时台式机上看到的截图、灵感也不好发送到学习机上去 Surface 系列的实在太差了[1]哔哩哔哩打开要 6 秒(排除了网络问题)4K 下使用 Dark Reader(暗黑模式)插件基本每个网页都要数秒才可加载,不可用状态后台播放一个 FHD 视频时,插上 Surface Dock 接到显示器,6 秒后才切换到大屏幕(100% 占用)后台播放一个 FHD 视频时,网页速度缓慢开 5 个标签 CPU 会占用瞬间 100%,后台需等待数十秒才能结束剩下的事情好像不用再提了,为了满足我的全合一梦想,能买到好像也只有华硕?独显的翻转本(或者叫二合一都行)。加 ¥2,500 买个平板?幻 16 翻转版如果从笔记本的角度来说,应该和幻16、枪神 7、拯救者去比,如果能接受处理器性能减半(13900HX→13900H)但是屏幕升级成 Mini-Led,再加 ¥2,500 买个 16'' 平板——其实说成买平板并不合适,就是买个转轴。但这个「轴」别人家不做。要和没用过的人安利二合一设备,最简单的说服力就是:反正你有笔记本了,如果需要平板的话,iPad 或者 拯救者Y900 那块 14.5 英寸的平板,有了翻转本就不用买了。还得切换设备。再多的话,往往会被问「这个功能有什么用?」 「那么重怎么用」「不能单手拿在手上」「为什么要翻过来啊?」~ 实践会证明这些问题,但现在无法证明。因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思维真理性的再现得有这种设备才行。在我认真体验过 SB2 的重量和尺寸,我决定尝试一次。为什么不是幻 13、幻X?只是因为抢到了。第二段性能我觉得新笔记本一定不能比我的台式机慢,等同就行,也就是让响应速度跟上思考速度。13900HX(笔记本芯片) 性能高了 10900K(台式机芯片) 快一半,不过本机的 13900H(笔记本芯片) 也够用了(Passmark 跑分和实际体验)。虽然有点自我安慰,但超过一定的 CPU 性能蜜点,很多应用是否流畅,的确是取决于软件设计、网速之类的。比如说微信,用单核 10GHZ 应该也不很流畅。经常听人说,办公电脑 CPU 低点就行,但我发现主频高在处理文本时有极大的意义,我感觉低压 U 不能叫处理文本,应该叫处~~~~理~~~~~~文~~~~~~本。毕竟工作已经很幸苦了,还不能像打游戏那样流畅,显然是不合理的。回忆了我的游戏体验,4060 Laptop 显卡跑分性能比台式机 2080ti 弱 10~15%,但一些游戏帧数倒是翻倍了(同分辨率),可能是内存原因或结构因素?这点不太懂,毕竟跑分只是参考我曾经严肃的考虑过 GPD 或者华硕那款没有独显的翻转本,不过扪心自问,玩游戏时间虽然很少,但总是偶尔要玩一下,况且我还有视频编辑和处理照片的需求,提前自我阉割所需的生活勇气太大了,暂时没有 说个小插曲,我打开了维护了七年的存档(Minecraft),我说怎么帧数这么低?以为是 4060 性能不够,就调低了参数 60~70 也能玩(和2080ti 感觉差不多),但后来我发现,原来是在用核显跑,可是核显居然能跑 60,可见这两年核显的进步功能理论上能扩容到 8T 固态(单面颗粒)支持独显/核显热切换,这点很好可以免重启实测 Surface Pen 5 代,十分流畅色彩管理现有系统和软件是基于 sRGB 的,而笔记本屏幕往往搭载了高色域屏幕,所以超过 100% sRGB,普通人看颜色会感觉过度鲜艳。这就需要色彩管理软件和校色文件来解决。16 翻转版没有出厂校色,不过看外媒评测这款屏幕的色准也是够用的,ROG 色域切换软件做得很好(虽然我只用 sRGB 空间)。全功能 Type C/雷电3机械革命那一台的 C 口是不能输出视频的。有雷电口未来可以一定程度上升级显卡性能,比如说 2080ti 我买的时候是 9,800元,现在只要 ¥2,000 了,同时支持 VR 眼镜和一线通便携屏。体验过 5K 分辨率的 VR 眼镜以后,我觉得是有意义的……2A+mSD+HDMI 2.1+双C(均支持 D1.4+PD 100W)我觉得不要出现 3mm 耳机口在右侧的反人类行为就好,个人比较中意拯救者那样接口都在屁股上的设计,更像是「拍扁了的台式机」屏幕用了 240hz,的确回不去 60hz 了,但 144hz 相比之下,应该说「用得出来,感知不明显」。所以离电下我还是愿意用 240hz。HDR 屏幕是孤证,因为我没用过 HDR 屏幕;我的主观感受是「像通过一个窗口观看真实世界」一样miniled 只有看电影时感知才明显,除非你一天看 10 小时书(比如学英语?),看文字居多,会值不回票价第三段加强版 Surface Laptop Studio 用帐篷模式性能理论上是最强的如图就可以在平板和笔记本间切换了。用来看书非常舒服好,尤其是带彩图的书当一个笔记本用不如 Surface Pro 4/6/Book2 的键盘清脆舒适触摸板超大,但不是全域触摸板没有小键盘,个人觉得这样码字更方便PD 充电支持 100W,不过这代还是边冲边用,很伤害电池不知道为什么,安卓子系统现在不能用微信、闲鱼,我只装了个酷安,但却不知道装啥软件,看了风评也是这样。全合一的梦想破灭。当一个平板用平板形态也是要键盘的,主要是为了打字。快捷键现在倒是有很多方案了,比方说 Quikcer 悬浮按钮或 Tablet Pro 的侧边栏等等。目前探索出来的设置如下:整个搞下来是很沉的,我有点理解 Surface Book 2 为什么要做成分离式的了。像 8 英寸的平板连续用半小时都会有点酸(无法用切换姿势去缓解的),这么个大家伙只能放在肚子上用。另外没有上 4K 是比较遗憾的,当平板用的过程中,离近了的感觉没有 3K 的SB2 或 2.6K 的 SP6 那么细腻能翻转的最大好处就是适应性强,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比如吃饭时,锻炼时都可以带着,不像传统笔记本那样麻烦。光这样听起来,肯定是觉得是大大的伪需求,并且会觉得很沉,但用起来,我觉得这个易用性和便携的天平我是可以接受的的。全合一,日常的维护成本大大减少了。如果读者的观影习惯和我一样,这是学英语的时候练就的技能,只下最好的那一档片源的话(x265, hdr)等。我曾经见到有人在图书馆用 iPad 触屏打字,会觉得太累了。不过自己试了到时还好,手感肯定没键盘舒适,胜在方便。效率上损失不大,打字多了肯定不舒服,所以适合做一些改写或笔记等间歇性的打字有一个经验是很早就知道的,我认为 Windows 平板配置好了比安卓、iPad 都要强大太多,这是系统限制,不要只被默认的手势困住了,但有学习成本,而且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给一些关键词,Gesturesigh、Tablet Pro。……安卓手机/墨水屏/平板的交互卖掉了不太适合我的 IOS 系统的手机以后,我用 Anlink 可以直接触屏交互。找小说看的时候,肯定是到优书网多开网页检索来得快,但是小说的名字还要一个个手打很不方便,索性连上线直接在电脑上复制粘贴到手机了。使用中只要四根手指一拖到另一个窗口,炒鸡方便~总结我写完后仔细想了想,刚刚说的这些其实用一台安卓平板加 Spacedesk 串流也可以实现(支持笔和无极缩放),不过那出门就要带两三套东西了,我也是本着省钱略加一点的原则才购买了这台,不过京东价格已经涨到 15,000,我觉得不太值了,2022 款没买也是因为价格实在太高了。使用中,我是兼顾了点观影、绘图、摄影的需求,16 英寸勉强是够了,(考虑到我频繁的切换姿势来说),但就纯粹的搞学习,还是小尺寸会更好点——因为Windows 的防误触还是不太好的,特别是窄边框的屏幕。尺寸小点轻便也不会碍事(群友使用 GPD 学习效果也好得很),性能也可以,也许幻 13 在这种用途下,会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我没买到翻转版,可能会考虑 Surface Laptop Studio 或者微星的那款翻转本,但说来说去最好还是最想要这台吧,各方面的均衡我很喜欢,相当于把两年前的台式机性能给压缩到笔记本里,再送个平板,或者说——一个能把键盘去掉的笔记本。醋多年来养成一种习惯,或者说不得不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思考一天来的经历。白天,大部分时间均在异常的忙乱中度过, 没有工夫思考。有工夫思考的时候,大多也用于作严肃而枯燥的学术思维,专业得厉害。而对于人生,却没有时间去思考。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宁静,望着窗 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从 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思想享受。这种思考,对人是有益的。一个人做多了自己的 职业活动,如果不调整,就会变得单一,思想也慢慢定向,没有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在紧张的大脑和肢体活动之余,发现思维的新空间。附录翻转版 2023 有自动感光断电,拆开后盖无需断开电池排线到货请先记得备份全盘备份原版系统(先正常OOBE 绕过激活,再用傲梅备份「分区表」等,或者干脆「克隆硬盘」),再将原版系统保管好如果关闭了 VMD 进 PE、进系统 可能会蓝屏,请尽可能在「正常系统」下操作(来自首发用户等了二十天才用上的血泪史)如需升级「专业版」系统,最好不要重装(驱动和特殊的 Recovery 恢复分区等都非常麻烦,具体可以看看翻车帖,总之系统是有一定封闭性的),网上找密钥,搜到后断网升级就好记得注册第1年不限次意外保障服务我升级了 32G 内存,海力士或三星 4800 或 5200,DDR5,具体要拆机才知道,16G 如果想用安卓子系统或多标签是不够用的第二固态最大支持容量:官方只说 1T,已有用户成功换上了 2T开机声音、键盘闪光,在奥创→设备→关闭根据 2022 的经验,推荐贴钢化膜(玻璃膜),类似相机上的 UV 镜,不过还没实装(发售)播放 HDR 视频可以研究下 mad 渲染器和 lav 解码器,或者用系统自带的播放器 Media player上面的四个功能键是可以改的,比如 M3 改为播放暂停等屏幕是高频 PWM 调光:最低亮度下频闪问题也很小,个人对频闪比较敏感也无碍参考^这是在我工具数量非常多的时期写的,后来逐步减少了各种插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幻13屏幕旋转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