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是哪个港星和大陆明星的区别 揭秘cx的身份?

【文章】马自达与梁家辉世纪大和解,揭秘CX-50行也的传奇引擎_车家号_汽车之家
athm-19nav__backwardathm-19nav__homesubjectathm-19nav__searchgrayathm-19nav__threepoint
';
$("#ShowMessage").append(htmllet);
//延迟关闭
setTimeout(function () {
$("#ShowMessage").html("");
$('.icon-heart').removeClass('active')
$('#call-game .desc .s1').addClass('fadein')
$('#call-game .desc .s1').show()
}, 1500);
}
})
}
}
var Ajax = {
get: function (url, fn) {
// XMLHttpRequest对象用于在后台与服务器交换数据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GET', url, true);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 readyState == 4说明请求已完成
if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xhr.status == 304) {
// 从服务器获得数据
fn.call(this, xhr.responseText);
}
};
xhr.send();
}
}
Ajax.get("/Detail/GetMainDataHotSpotPV?infoId=12957113", function (data) {
if (data && data != "") {
var el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fodata_pv")
if (ele) {
ele.innerText = data;
}
}
})
马自达与梁家辉的恩怨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梁家辉在电影《黑金》中扮演的周朝先对开会迟到的老板说出了一句经典台词:“你开什么车?马自达?马自达就是塞车!”这句台词一度风靡大江南北,也让马自达的形象受到了不小的影响。26年过去了,马自达与梁家辉终于握手言和,梁家辉亲自为马自达最新车型CX-50行也站台,并称马自达“不塞车”,堪称为马自达“正名”。那么, 马自达CX-50行也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梁家辉改变看法,甚至成为其代言人呢?答案就在它的传奇引擎——SKYACTIV-G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的核心之一,它以碾压同级的性能,高居“传奇引擎”宝座。而CX-50行也的2.5L车型更配置了全新智能无感变缸发动机,不仅在确保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实现更为线性的动力输出,也为户外出行带来了更为平稳顺畅的舒适驾乘体验。SKYACTIV-G发动机是直喷汽油发动机的一个家族,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13:1的高压缩比。压缩比是指气缸内混合气体在活塞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体积的比值,压缩比越高,燃烧效率越高,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越好。但是,高压缩比也会带来爆震的风险,爆震是指混合气体在正常燃烧完成之前自动点火造成的异常燃烧,会导致发动机噪音增大、功率下降、甚至损坏发动机部件。为了避免爆震,马自达采用了多种技术革新。首先,它使用了4-2-1排气系统减少残留气体。残留气体是指在排气冲程后仍然留在气缸内的废气,它会占用混合气体的空间,降低混合气体质量,并提高缸内温度。4-2-1排气系统是指每两个相邻气缸共用一个排气管,然后汇合成一个主排气管。这样可以延长排气路径,减少废气回流和残留气体。它有效改善了燃烧过程。它采用了缸内直喷技术,在活塞上方设置了6孔高压喷油器,可以根据工况精确控制喷油量、喷油时机和喷油形态。它还设计了凹孔活塞,在活塞顶部形成一个凹形的燃烧室,可以避免火焰接触活塞头,提高燃烧均匀性。这些措施都可以缩短燃烧时间,降低爆震的可能性。它改善了摩擦损失、泵气损失和轻量化设计。摩擦损失是指发动机内部各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能量损耗,泵气损失是指进气和排气时气体流动造成的能量损耗。为了降低这些损失,马自达采用了滚轮从动件、电控可变油压小型油泵、连杆主轴颈曲轴小型化、活塞和活塞销轻量化、减少活塞环张力、连杆轻量化等技术。此外,它还采用了双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通过精确控制进排气门的开闭时机,提高进排气效率。通过这些技术革新,SKYACTIV-G发动机实现了高性能和低油耗的完美结合。根据马自达官方数据,SKYACTIV-G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提高了15%,中低速域扭矩提高了15%。而且,它还可以使用92号标准汽油,不需要使用更贵的95号或98号汽油。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大优势。CX-50行也的2.5L车型更进一步,搭载了全新智能无感变缸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引入了可变排量技术,可以在匀速行驶时,使4个气缸中的外侧2个停止工作,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当需要更多动力时,外侧2个气缸会重新启动,并与内侧2个气缸协同工作。这个过程对驾驶者来说是无感知的,不会影响驾驶体验。智能无感变缸发动机不仅在确保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实现更为线性的动力输出,也为户外出行带来了更为平稳顺畅的舒适驾乘体验。根据马自达官方数据,在1000-3000rpm的常用区间,智能无感变缸发动机可以实现变缸,并且在变缸状态下可以节省约20%的油耗。而且,新车还配备了CPA离心钟摆式阻尼器,可以最大程度抵消4缸/2缸的切换振动,减少噪音。马自达CX-50行也不仅拥有传奇引擎,还拥有创驰蓝天车辆动态控制技术。这是一套集成了GVC Plus、GVC Plus Pro、G-Vectoring Control Plus等多项技术的系统,可以通过精确控制发动机扭矩和刹车压力,在转向和加速过程中实现车身姿态和车轮负荷的优化调节。这样可以提高车辆稳定性和操控性,让驾驶者感受到更为直接和灵敏的反馈。马自达CX-50行也是一款集高性能、低油耗、高稳定性、高操控性于一身的SUV,它的传奇引擎和创驰蓝天技术让它拥有了“开起来像赛车”的卓越驾驶体验。它不仅适合城市通勤,也适合户外探险,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它的外观设计也十分时尚动感,采用了马自达的魂动设计理念,打造了一款充满运动气息和未来感的车型。它的内饰也十分精致舒适,采用了高品质的材料和工艺,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驾乘空间。马自达与梁家辉的世纪大和解,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营销策略,也是一次对马自达品牌形象的重塑。梁家辉作为一位实力派演员,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他的代言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马自达CX-50行也这款车型,也可以消除人们对马自达“塞车”的误解。而马自达CX-50行也作为一款优秀的车型,也可以让梁家辉感受到马自达的魅力和进步,也可以为他的生活增添更多乐趣。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我要纠错
精彩视频
03:02
车市快播丨这些车你以为卖得很好,其实销量都很一般!
02:29
试驾:用转场的方式玩转马自达CX-50行也
11:21
寻找“海上森林” 与马自达CX-50行也奔赴十年之约
01:54
担心马自达退出中国,CX-50还能不能买
02:22
三连涨已摆脱低迷?长安马自达8月销量破8000台
01:21
后悔买了马自达cx50,贱皮子,这几点实在受不了
06:05
自主品牌VS日系展台热度对比,都2023年你还会买日系车?
09:48
汇总马自达CX-50的优缺点:家用是不是合资最优解?
05:01
联合引擎 | 马自达CX-50、丰田RVA4、本田CRV,谁会开翻?
01:24
成都车展丨马自达展台空荡荡,皆因产品还是“老三样”?
01:05
高速上,开马自达cx50遇到哈弗H6,颜面扫地,打脸车评人
01:10
沉浸式体验马自达CX50,轴距2815mm,后排放倒能当床!
02:37
日系车谁最良心?为什么都说黑车不黑马自达?带你体验CX-50
06:42
独库公路弯道对决CR-V和荣放RAV4 CX-50行也为什么最行?
17:22
日系SUV标杆之争,马自达CX-50行也对比本田CR-V
19:23
用车4个月,已做完首保,真实分享CX-50行也优缺点
01:09
2.5L动力+6AT,2023款马自达CX-50行也落地参考
01:24
成都车展气场最强大的车。成都车展最良心的车企是谁?
08:14
車說|你真的是马自达吗?马自达CX-50行也
07:58
【蜀价】油车都在降价,但这几款车有点坚挺!
02:28
2.5升自吸发动机也省油?马自达 CX-50一箱油跑了1100公里!
01:44
17.6万提了马自达cx50,不好开技术差太多
03:05
终于要来了!长安马自达首款PHEV车型2025年推出
04:18
广州车展首发的3款合资王炸SUV!搭2.0T+8AT四驱,全新胜达也来了
06:02
马自达CX-50和丰田荣放都是2.0L 应该怎么选?
01:17
马自达CX50无脑选2.5智行,市面无竞争对手
01:20
马自达“再也不塞车”,2023款马自达CX-50行也落地价参考
12:11
价格低配置高,试驾全新马自达CX50,是否真的够诚意?
01:37
马自达CX50.极限技术压榨,发动机可变缸技术,四缸变两缸
01:25
马自达CX-50补贴万元欲救销量
12:40
操控派最后的倔强? 试长安马自达CX-50行也
加载中
1分钟前
福建-泉州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2分钟前
西藏-昌都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2分钟前
陕西-铜川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3分钟前
重庆-秀山县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3分钟前
吉林-长春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3分钟前
内蒙古-鄂尔多斯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3分钟前
湖北-十堰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原标题:[原创]夏天到台北做选题对比C-HR/CX-3/缤智
度过了阴冷的冬天,入夏时节的梅雨季,台北的天空就像后母的脸,灰暗而阴沉,但这不妨碍我们前往台北执行这次令人期待的对比。还记得我们上次在台北的C-HR试驾吗?超酷炫的外观引发了极高的关注度。为了它,我们又再次回到台北,不过这次的主角不只是C-HR,我们还找来了即将要在国内以进口车身份上市的CX-3和合资小型SUV阵营中最火热的HR-V(等同于内地的缤智,以下统称为缤智),在台北进行一次激烈的厮杀。(文:张立祥、杨恺、于硕/摄影:张立祥、李铮/图:张立祥、原麟。特别感谢Mobile01:艾萨克、iF、马克)
写在文前
虽然丰田的整体规模比起本田大得多,但本田总是能抢在丰田之前推出一些充满创意和巧思的作品,像是时韵(Stream)和我们这次的主角之一:缤智。而丰田正好是一个能在前人的智慧上创造出更精彩故事的厂家。时韵推出后,丰田推出了Wish迎战,让时韵倍感压力,C-HR在日本上市之后,立刻把缤智从级别王座挤下,可说是冤家路窄。而远在广岛的马自达虽然规模不及上述两间车厂,但总是能以独特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但不管再怎么独树一格,该碰面的还是得见面,在梅雨季的台北,它们终于能有一次正面对决的机会。
必须在此说明的是,由于台湾地区市场的配置不一定和内地市场相同,所以配置部分的介绍仅供参考。此外,台版HR-V(等同于内地市场的缤智,日本、香港和中国内地以外市场统称为HR-V)仅搭载一款1.8L R18Z9发动机(内地市场为R18Z7和L15B),产地为本田台湾屏东工厂。而C-HR的产地为丰田土耳其Sakarya工厂,CX-3则是日本广岛宇品第一工厂所生产,因此在成本上,缤智具有较大的优势。
冷知识:是不是觉得生长在内地比较幸福?和内地相比,台湾地区车价真高!不过和内地不同的是,台湾地区没有“购置税”,只要再加上当年的牌照、燃料税、车牌费用以及保险就好,不过牌照税、燃料税则是每年征收,用车成本其实不低。
来说说外观吧
按照往例,我们先来对比一下这三辆车的车身尺寸。从下图你能发现C-HR的车身尺寸是三辆车中最大的,但如果你看过之前我们的C-HR试驾报道(点击去看文章),就知道车身尺寸未必能反映到车内空间上。
这三辆车中,最吸引人目光的绝对是C-HR。它的外观夸张程度连另外两位注重年轻动感的对手都要退让三分,锐利的线条想必让很多年轻消费者特别喜欢。这个外形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日本动漫机械人,我甚至有种想法,就是将C-HR换上低扁平比轮胎和尺寸更大的轮圈,再降点车身,说不定看起来就像是一辆钢炮。
至于CX-3,则是承袭了马自达的家族风格,马自达称这种设计风格为“魂动”。特别是前脸的设计,充满运动感但是不像C-HR那么浮夸,镀铬的中网外框也适度增添了一些高级感。整体来说,CX-3的设计在三车之中是最简洁的,给人比较少的视觉压力。
而缤智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本田一开始就将它定位为跨界城市SUV,但我个人觉得没什么跨界风。和CX-3相比,它的外形线条较为复杂,但是又没有C-HR那么复杂。我们试驾的车型使用了缤智的招牌色“闪蝶蓝”,在不同的光影角度下,会产生颜色的变化,也算是外观上的一大特色。
由于三辆车都是台湾地区市场中的高配车型,所以都配置了LED大灯。不过C-HR的灯具科技感最高,不但是远近LED大灯,连转向灯也是LED光源(点亮方式就像奥迪最新的转向灯点亮方式)。
从大灯的配置看来,C-HR的大灯配置最高,但是这也反映到它最高昂的身价。CX-3也不错,而且考量到它的进口车身份,马自达台湾的定价也算是非常厚道了。相较之下,缤智的灯光配置就显得非常一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
行文至此,我们必须再度提醒各位读者,参与本次对比的三辆车为我国台湾地区市场规格车型,配置和内地市场可能会有所不同。实际配置还是得等到未来C-HR和CX-3引进国内之后,才能断定三辆车中谁的性价比最高。
车尾也是很有看点的地方,C-HR车尾玻璃的角度似乎完全不把实用性考量在内,但却营造出最具有钢炮风格的造型。多层次的线条和立体的造型,再加上最凸出的尾翼,C-HR可以说是从头精彩到尾。至于其他两辆车,造型就比较保守,CX-3使用了时下流行的悬浮式车顶设计,而缤智则是较为中规中矩。
CX-3使用了左右双出排气管,让它看起来带有一些性能风格(它也是三车中排量最大的车型)。而看起来很动感的C-HR却把排气管隐藏起来了,不过后保险杠中间的后雾灯,又让它看起来更加年轻。至于缤智的车尾并没有太多值得注意的设计,但是它的行李厢开口是最低的,便利性较高。
从各个角度上看来,C-HR无疑是三车中造型最夸张的一款车,而且车尾造型同样延续了前脸那种充满“侵略性”的线条。一向以动感设计外观著称的马自达,旗下的CX-3车型在其它两辆车的对比下,反而显得比较典雅端庄,呈现出另一种感觉。
C-HR的灯具规格挺高,不但大灯全部使用LED光源,连尾灯也是如此,难道这就是它比其它两辆车贵出那么多的理由之一吗?不过CX-3在灯具的设计上也添加了许多巧思,简单的设计让人看起来非常顺眼。
C-HR的线条一直从车头锋利到车尾,而CX-3虽然没有那么锐利,但也还能勾起人们心中的“运动感”,而且马自达的家族风格应该是三车中最强烈的。至于缤智,我想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只是在灯光配置上和另外两位对手相比,稍微弱了那么一点点。
以下是三车外观部分的其它细节:
门把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C-HR和缤智都把门把隐藏在C柱上(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设计是在阿尔法罗密欧156上),C-HR的门把的高度甚至已经快要接近车顶了。
至于轮胎和轮圈部分,C-HR使用了扁平比最高的轮胎,而且是偏重经济型的轮胎。而CX-3的轮胎配置则比较偏向道路操控部分,再加上18寸轮圈使得在配胎这方面,CX-3在视觉效果上有着明显优势。缤智的配胎同样也是属于偏向公路使用类型的轮胎,轮圈和C-HR一样,均为17寸。
外观小结
虽然外观的美丑是很主观的一件事,但我还是想说说对于这三辆车外观设计的看法。C-HR应该是让人“一见钟情”的车款,但是我个人总是觉得它有点过度设计了,太多尖锐的造型让人看久了会觉得有点疲累,我必须得承认这三车之中,C-HR给人的第一眼印象是最强烈的,但如果看了一年、两年、五年之后呢?而缤智的线条虽然也挺复杂,但是和C-HR相比没有那么张扬,但大概是常常在街上看到,所以新鲜感有些降低了。CX-3虽然保留了马自达的动感,但是却不失端庄。在灯光配置方面,C-HR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接下来我们终于能打开车门进入车内了,C-HR和缤智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但是CX-3可能是一辆相对陌生的车款。这三辆车的内饰都有很强的设计感,除了C-HR,其它两车都能一眼让你知道这是什么品牌的车型。
年轻化是三款小型SUV不约而同的内饰主题,在这三辆车上更是展露无遗,只是呈现出的手法各异,很难说谁比较优秀,只能说你喜不喜欢而已。
中控台部分
在设计层面上,丰田C-HR无疑具备了和其外观一样的出挑表现。非对称布局的中控台采用了更为复杂的线条处理,从而显得层次分明、个性十足。另外包括内饰顶棚在内的深色内饰色调也营造出了较为鲜明的运动气息。
假设您是国产CX-5的车主,相信马自达CX-3的家族化内饰设计肯定能博得您的认同感。简洁时尚且不乏动感的内饰风格依旧展现出马自达年轻运动的品牌精神。中控台造型清爽整洁,圆形空调出风口和鲜艳的红色装饰元素都是恰到好处的内饰点缀。同时,在我看来它的方向盘造型也是三款车型中最好看的。
相比之下,缤智的内饰则没有太多视觉效果上的亮点可言。它同样秉承了本田最新的家族式设计,中控布局周正、立体,并保持了略向驾驶者一侧倾斜的造型。但与更加“年轻”的C-HR和CX-3略显不同的是,缤智的多媒体中控液晶屏幕依旧选择了“镶嵌”式的传统设计,在丢掉些许个性的同时也保留了足够的低调和稳重感。
另外,缤智副驾驶座的空调出风口风量经过优化,最靠窗的出风口因为此处容易受到日晒的关系,风量最强;中间正对乘客的出风口风量最弱;最靠近屏幕则是风量居中。每个出风口都能独立调整方向和关闭。
在中控台细节上,三车都有一定水平的表现,但是论整体设计,我个人认为CX-3的设计最顺眼,它看起来没有C-HR的线条与颜色那么复杂,同时也没有缤智那么沉稳。哑光银的饰条看起来很秀气,有着画龙点睛的功效。
在方向盘部分,其实各家表现大同小异,但是缤智拥有换挡拨片,这是个可以拿来跟人炫耀的好配置。
如果有人问我三款车型的方向盘中哪一款最令我满意,那么我的答案仍是马自达CX-3。除了在方向盘3、9点位置采用的更具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凹陷处理之外,CX-3的多功能按键布局和操作便利性也在三款车型中表现突出。
同为日系品牌的三款车型,在灯光系统和雨刮器的操作方式上基本没有差异,而缤智独缺的自动雨刮功能则是三车之间显而易见的配置差距之一。
如果说精美的内饰设计是满足年轻消费者挑剔眼光的关键因素,那么配置的丰富程度则往往成为了成功取悦潜在购买者的重要条件。在仪表盘的显示效果及功能方面,C-HR并没有延续整车标新立异的设计风格,双筒形仪表与彩色行车电脑显示屏的设计组合也符合大多驾驶者的阅读习惯。
而将转速表居中布置的CX-3则再次体现了马自达对运动精神的热衷,在强调视觉冲击力的同时,抬头显示器的配置也进一步提升了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
尽管视觉表现略显平淡,但缤智的三联仪表依旧在功能信息的全面性上与竞争对手不相伯仲。发着淡蓝色(或绿色)光芒的速度表边框看起来带点科技感,这也是本田一直努力打造的品牌特色。
三款车型的中央液晶显示屏大小同为7英寸,且均支持触控操作方式。但考虑到日常操作的便利性,马自达仍为CX-3准备了一套由物理按键及旋钮组成的独立多媒体控制单元,而且还带有一个小手枕,操作更舒适。当然对于台湾地区车型而言,三款车型在车载多媒体系统内置功能上的差异并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
三车空调系统同样具有自动温控调节,售价最高的C-HR也更为贴心的配备了双区温控与前排座椅加热功能。但在空调系统的操作便利性方面,分别采用物理按键和旋钮设计的C-HR与CX-3则要比使用触控操作的缤智来得更加得心应手。
作为更多面向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小型城市SUV,良好的操控与主被动安全性统统不可偏废。因此,C-HR、CX-3与缤智均配备了车身稳定系统。另外,在CX-3的车内,你还能够顺便找到盲区监测系统,这一点十分值得称道。
内饰其他细节
然而在车辆内装的细节处理上,三款车型依旧表现得各具千秋。首先值得一提的是,C-HR所配备的四门车窗一键升降功能可谓一举突破了日系车型以往的配置瓶颈,但因个性化外表而牺牲的后排侧窗面积,着实影响到了后排乘客的空间舒适性。
而CX-3则在门板细节的设计上继续保持了整车运动化的主题风格,仿碳纤维纹理的塑料饰板和红色皮革包裹同样满足了年轻前卫的氛围营造(不过也有人很不喜欢这样的搭配)。
当然,对于国内消费者最为熟悉的缤智而言,大面积的皮革包裹和缝线工艺仍使其获得了更为出色的内饰质感。而且就人机工程学方面来说,缤智的门内饰板的肘靠设计,是三车中用起来最舒服的。
之前一直提到CX-3的质感不错,但是在门内饰板的设计上,缤智表现的并不差,虽然它的配色非常单一,但是触感却是三车中最好的。C-HR用上了太多钢琴烤漆,容易留下指纹,而CX-3的搭配就如同前面所说,虽然很年轻,但是有些人不喜欢“仿碳纤”纹路出现在车上,总让人有种山寨感。
内饰小结
从三款车型内饰的综合表现来看,C-HR无疑在设计上拥有更加突出的个性,风格强烈的造型的确获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际效果。同时,丰富的舒适性配置也值回了其高过竞争对手的“票价”。不过在内饰设计的耐看程度上,CX-3的简洁与运动风格同样能够充分赢得年轻消费者的认可。并且包括抬头显示与盲区监测在内的主动安全配置,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好的行驶安全性。而三款车型中,资质最老的缤智则通过更多软性材质所带来的出色质感来弥补了其内饰设计上的平淡。
看完了外观、内饰和配置,我们再来看看大家非常关心的空间问题,按道理来说,这也是一辆城市SUV车型最值得探讨的地方,毕竟在国内大多数消费者关心的是“实不实用”,而不是“漂不漂亮”。然而,C-HR在日本有很高的人气,一上市就马上抢了缤智的风采,这是否代表它真很强?CX-3是否能在两大车厂夹击下也有好的表现?以下就是我们的储物空间、乘坐空间以及动态测试项目。
首先来介绍我们测量空间的首席模特:苹果西打630mL。
我在某条公众号上看到台湾的黑松沙士荣登“中国十大难以入口饮料”的榜首。为了不勾起大家恐怖的回忆,我们决定使用另一种台湾特色饮料:苹果西打来当我们的模特。介绍完我们这次的模特,接下来就进入正题,三车的储物空间对比。先来个小小提示:这场战争没什么悬念,优势很明显。
前排储物空间
不多说,谁好谁坏直接上图一目了然。在这个环节中,缤智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拼搏。
缤智不但储物槽数量丰富,而且像杯架限位等细节实用度也是最高的。而C-HR虽然有一个内部容积不小的中央扶手箱,但前方储物格太隐秘,用起来不够顺手,另外,杯架的设计也显得有些不够人性化。CX-3的表现位于三车最末,它没有中央扶手箱,重要小物件就只能放在扶手箱里。而挡把前的储物格也很小,摆不下大屏幕手机。
后排储物空间
C-HR和CX-3的后排储物空间没有什么太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两个杯架就是后排所有的储物空间,而且对水瓶的尺寸限制比较严重。缤智的后排的储物稍微好点,不过缤智的杯架却限制了瓶身的高度,有些可惜。对了,缤智也有飞度那样的座椅设计,后排储物功能性大大提升。
行李厢空间
和前后排储物空间一样,三车的行李厢空间表现从好至坏分别是缤智、C-HR、CX-3,而且三者有着不小的差距。不过三车在后排座椅放倒时,行李厢底板和椅背都能形成一个平整度很高的平面。以下就是三车行李厢空间的演示。
受车顶溜背线条的影响,C-HR的行李厢空间略显不足,后排座椅放倒之后的进深数据较缤智差距更大,不过好在行李厢内部空间设计比较合理,尤其是内壁凹嵌的设计更容易放下宽大的物品。
虽然CX-3的行李厢空间比C-HR方正,但是整体容积是三车中唯一低于300L的车款,对于常常需要运用到行李厢空间的车主来说,实用性下降不少。不过将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积反倒赢过C-HR。另外,它有双层底板的设计,能储存一些比较贵重、私密的物品。
缤智的行李厢空间数据表现是三车中最出色的,而且行李厢的备胎隔板下面还增设了可以存放零碎物品的储物槽,唯一感觉不足的是后悬挂处的隔板对行李厢宽度所造成的侵占较多。
行李厢开口宽度和开口离地高度对比(单位:cm)
车型
C-HR
CX-3
缤智
开口宽度
97
96.5
118
开口离地高
79
79
62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此外,我们从上表能看出缤智的行李厢开口设计是最好的,不但开口宽度最大,离地高度也是最低的,另外两车因为造型的关系,开口离地高比缤智高了17cm,使用上有些不便。(责编:鄂智超、窦明)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星和大陆明星的区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