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钢琴曲网有哪些 经典钢琴曲网目推荐?

钢琴家王鲁老师给大家推荐 10首经典 中国钢琴作品。01.牧童短笛《牧童短笛》是由贺绿汀先生创作于1934年的钢琴曲,是中国的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自己创作的钢琴曲。被誉为中国十大钢琴名曲之一,这首作品,描述了牧童坐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的场景。这部作品的经典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将西方的复调创作手法,结合了我们中国的民间曲调,创作出了融汇中西,别具一格的中国式复调作品演奏提示:曲子里面用复调写成的主题,就如同牧童的笛声与鸟儿在逗趣一般,演奏时要注重声部之间的清晰,主题旋律的明确,触键要轻巧灵活,体现出牧童的悠闲欢愉的气氛。02.彩云追月《彩云追月》这首作品,由王建中将其改编为钢琴曲。应该是喜欢钢琴的乐迷最熟悉不过的中国钢琴曲了,它可能是中国钢琴家们演奏的次数最多的曲子。这首作品被誉为中国的月光,也是作为中国学琴者必弹的曲目。演奏提示:这部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引子中采用成片的长琶音,来营造出羽化登仙的场景,音乐中既有用装饰音描绘蝴蝶一般互相追逐的轻盈画面,又有用左手厚重的和弦,加上右手八度叠至的旋律,需要手指和手臂的综合运用。03.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是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先生所创作的。《百鸟朝凤》的原曲唢呐曲具有十分广泛的穿透力,其表现内容丰富多样。这首在技术上是一首非常难的曲子,王建中运用了现代作曲的方法,加入了丰富的钢琴织体,对原来的曲子进行了创新性的改编。作品里展现了鸟、兽、虫、人等多种声音形式,表达出的音乐情感丰富热烈,十分具有娱乐性和表演性。在改编的钢琴版本中。演奏难点:保留了其高亢的主旋律,同时用了大量钢琴的滑音,倚音,颤音等各种手法,对于手指的独立性有极高的要求。04.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先生所创作的。这首作品将音乐结合文学,这首作品最初来自于毛泽东的诗词《咏梅》。演奏提示:作品采用古曲梅花三弄的曲调,用钢琴模仿古琴的效果,在钢琴的技巧上,采用了大量琶音,倚音,反向的八度音阶等。演奏的难度较大。同样需要手指独立性,手掌、手腕和手臂的综合运用能力。05.翻身的日子《翻身的日子》是加演最多的一首中国作品,具有非常强的炫技性,很适合参加比赛用。这首钢琴作品出自中国作曲家朱践耳之手。这首作品是中国作曲家经常在音乐会上常演的曲目。朱践耳作于1952年。原是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的插曲,由中西混合乐队演奏。后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乐曲的结构短小,风趣生动,是一首广泛流传的民乐合奏曲。演奏提示:它的难度比较大,有大量的连续八度的琶音,在高潮的时候,需要用手臂力量的加入,但同时要把八度的音演奏得既清晰有又力度。描述劳动人民获得解放时,情绪非常的高涨,热情洋溢之感!06.浏阳河钢琴曲《浏阳河》是由湖南民歌改编而成,它的创作者王建中先生善于将中国民歌和西洋乐器结合,并达到了很深的造诣。歌曲《浏阳河》1972年被改编,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是一首蜚声海内外的歌坛名曲。同年,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把其创编成为钢琴独奏曲。在创编的过程中,注重原歌曲意境描写空间的拓展。优美、流畅的旋律铺以清淡、质朴的和声和复调技法,使原曲的意境在钢琴上得以充分展现。演奏提示:手掌的技术。要学会手掌的运用,尤其是第二段分解的旋律。在启蒙时期,手掌的训练应该和手指的训练一起,才能做到两个部位的灵活运动。07.夕阳潇鼓《夕阳萧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名曲。又名《浔阳月夜》等。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钢琴曲《夕阳箫鼓》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于1927年根据琵琶古曲改编而成的。在保留原曲风格和基础上,成功运用西方现代创作手法及精湛的钢琴表演技法,表现出了浓郁的民族风格,以旋律自身引申出一个纯净美妙、田园诗般的音乐意境。演奏提示:颤音的技术,手指独立性的技术,它要求情绪有快有慢的对比以及韵味都需要依靠手指的独立性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来的,因此这部作品手指的独立性要非常的好才能演奏。08.二泉映月《二泉映月》原为华彦钧的同名二胡曲,是二胡艺术最高成就之一。作品以优美动人的旋律,表现出深沉、凄婉的心情。▼沈文裕演奏《二泉映月》1972年,储望华将其改编为同名钢琴曲。改编的钢琴曲不仅再现了原二胡曲的凄美与悲愤,更增添了一丝委婉与悠扬,以钢琴独有的音色、丰富的和声、多彩的织体、交响化的形式,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二胡的各种演奏技巧,既保留了原本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展现了多声音乐的表现魅力,被视为钢琴改编曲模仿二胡音色最成功的作品。演奏提示:意境的感觉,进入到内心最深处的感受。感觉到二胡演奏这部作品时,作曲家内心的凄凉,沧桑悲切的感觉。在技术上并没有特别多的难点。09.情景《情景》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王建中的作品。在这些经典的钢琴作品中,《情景》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西合璧的和声创作技法对我国当代钢琴音乐创作有非常大的启示。在创作中,作曲家王建中突破了其既有的创作风格,这不仅是从钢琴改编曲到"自由创作"的一种过渡,也是作曲家用全新的音乐语言来创作,但又蕴含着浓郁的民族韵味。本文从《情景》的和弦结构出发来探寻作曲家王建中所要描述的意境与民族意蕴。演奏提示:这部作品非常的难,需要演奏者技术上达到手指、手腕、手臂身体的综合运用以及协调能力,通过这些部位演奏出不同的音色效果,达到美的声音效果。10.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这首协奏曲的情绪十分慷慨激昂,由四个乐章构成,分别为《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以及《保卫黄河》,它融合了船夫号子等中国的民间传统元素,采用了史诗般的结构,气势轩昂,情感充沛,音乐充满了华丽的炫技,跌宕起伏,采用大量的八度持续,大跳等热情奔放的音乐语言,表达出了革命年代的音乐家们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演奏提示:考验基本功的作品。运用音阶、琶音、八度跳跃等各种基本的钢琴技术的汇总。手指、手腕和手臂之间的协调的配合是考验钢琴家技术的重要体现。难度很大,往往也是好的钢琴家的试金石。
对于哪些是简单好上手的古典钢琴曲,每个人的认识和钢琴演奏技术能力不一样而导致了鉴定的范围也一样,所以,我只能从你的情况来推荐和介绍几首容易弹奏的古典钢琴曲:一、德沃夏克的《幽默曲》op7。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世界钢琴名曲,是首钢琴独奏小品。各个段落的表情极富变化,像民歌一样亲切、朴实,优雅的速度,形式简单。二、德国作曲家布格缪勒的《牧歌》。《牧歌》旋律柔和如歌。和弦的伴奏易控制,固定手型,贴键弹。第二乐段,左手伴奏有两个声部,把附点二分音符保留住,并将大拇指控制得轻一些,技巧不难,只要把握住6/8音拍的节奏韵律是一小节两拍就可以了。三、舒伯特的《音乐瞬间》。它可以说是舒伯特钢琴小品中最负盛名的一首曲子。简单又动听,宛若天成,音乐形象比较单一,处理得非常精妙,可以说是玲珑剔透、精致小巧,一种不加雕饰的自然美。四、舒伯特另一首钢琴曲《小夜曲》。它是改编自舒伯特艺术歌曲《小夜曲》而成,《小夜曲》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五、门德尔松的《春之歌》。是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op62)。该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单纯,却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造了漂亮效果,显示出门德尔松的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音乐特色。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六、德彪西的《月光》。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风格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月光曲》是其创作的最被人熟知的一首钢琴作品,在《月光》这支曲子里,作曲家以清谈的笔墨、朴素的音调,给人们描绘出一幅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图画,充满了画意诗情。七、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这首耳熟能详的钢琴小品广人知了,或许你不止一两次听过它,或者演奏过它,关于这首曲子的由来也充满了浪漫和传奇。该曲形象单纯,技巧相对简单。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八、贝多芬的另一首乐曲《暴风雨奏鸣曲》。这首奏鸣曲内容鲜明,刚劲沉重,完美表现了成熟性音乐风格。在这首奏鸣曲中,音乐大师贝多芬演绎出浓厚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让世人感受到了暴风雨那极具特色、美妙诗趣般的美感。与此同时,这首奏鸣曲还描绘出深刻不幸的戏剧性和民间歌曲的传统风格,它是众多音乐作品中最受欢迎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展现出贝多芬的作曲原则和创作成就。有关稍微好弹奏的古典钢琴曲还有很多,没办法一一枚举,只能推荐以上几首弹奏得多一些曲目。

2022-09-26 10:10
来源:
五子棋培训发布于:山西省
海量免费钢琴资源 钢琴专业门户网站
ID:huanqiugangqin
贝多芬最好听的钢琴曲分析:月光、悲怆、暴风雨、热情奏鸣曲。贝多芬被称为“乐圣”,在音乐史上是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小到《致爱丽丝》这样走进千家万户的钢琴小品,大到《第九交响曲》这样恢弘博大的巨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贝多芬,是每个学钢琴的人都绕不过的一位作曲家。贝多芬最好听的钢琴曲有哪些呢?喜欢钢琴的朋友,一提起贝多芬的钢琴曲,首先想起的一定是:第8号“悲怆”、第14号“月光”、第17号“暴风雨”、第23号“热情”,它们一起被称为贝多芬四大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一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钢琴这件乐器在贝多芬手上,施展出前所未有的威力,真正成为乐器之王。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相呼应,是钢琴艺术中的经典乐章。
PS:点亮“再看”,获取下方钢琴谱集!
01
《月光奏鸣曲》
贝多芬的钢琴曲中,《月光》可以说是贝多芬最为大众所熟知的音乐作品了。中小学的课本里就讲过这首曲子的故事:据说,贝多芬给一位盲人姑娘演奏钢琴的时候,风吹灭了蜡烛,月光静静地洒落在那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这时,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
另外一种说法是,月光奏鸣曲的名字,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无论是事实是哪一种,都说明这首曲子是多么地美妙,让大家忍不住为它渲染一些神秘色彩。
02
《悲怆奏鸣曲》
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悲怆奏鸣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03
《暴风雨奏鸣曲》
《暴风雨》充满奇异、灰暗的紧迫感,乐曲分三个乐章。总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三个乐章都按奏鸣曲式原则写成。
贝多芬在创作《暴风雨奏鸣曲》时,其实正是他听觉衰退、精神危机的时刻!他在几个月后写的 “海里根士脱遗嘱”中说自己“六年以来我的身体何等恶劣……可是我不能对人说:‘大声些,我是聋子’……这感官在我是应该特别比别人优越……我不致自杀是因为艺术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
04
《热情奏鸣曲》
《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的天才所获得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是一首举世闻名、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这部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巨著兼收并蓄了高度奋发的热情,十分热烈紧张的内容,发出了贝多芬深长而热情的呼喊,反映了贝多芬对时代的感触和认识。
列宁曾特别喜爱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不止一次地被这部热情洋溢和充满时代反抗精神的音乐所激动,称赞它“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
05
《黎明奏鸣曲》
这首《黎明》钢琴奏鸣曲是他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尤其第一乐章可谓结构宏大,用材精炼,发展充分,这些特征都能从作品形态的各要素,如旋律、调性、和声与曲式等方面得以体现。
这首充满大自然诗情画意的奏鸣曲是与《英雄》交响曲同时创作的。这两首杰出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识。《英雄》交响曲集中地揭示了贝多芬的英雄观,而《黎明》奏鸣曲则鲜明地反映了贝多芬的自然观。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黎明》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的第二十一首,又名《瓦尔德斯泰因奏鸣曲》,冯·瓦尔德斯泰因是贝多芬在波恩时的一位庇护者和朋友,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他不仅为贝多芬提供经济上的援助,还给予他内在的精神鼓励。所以,贝多芬将该作品提献给了这位伯爵先生,作品《瓦尔德斯泰因奏鸣曲》的标题也就由此得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琴曲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