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距离:等于多少千米 快速计算两点间线段长度公式距离?

大学数学概率计算的五大公式  导语:记牢公式是答对题的前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考研数学中占22%,约34分,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大学数学概率计算的五大公式,大家一起去看看怎么做吧!  五大公式包括减法公式、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1、减法公式  P(A-B)=P(A)-P(AB)。此公式来自事件关系中的差事件,再结合概率的可列可加性总结出的公式。  2、加法公式  P(A+B)=P(A)+P(B)-P(AB)。此公式来自于事件关系中的和事件,同样结合概率的可列可加性总结出来。学生还应掌握三个事件相加的加法公式。  以上两个公式,在应用当中,有时要结合文氏图来解释会更清楚明白,同时这两个公式在考试中,更多的会出现在填空题当中。所以记住公式的形式是基本要求。  3、乘法公式  是由条件概率公式变形得到,考试中较多的出现在计算题中。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同学分不清楚什么时候用条件概率来求,什么时候用积事件概率来求。比如“第一次抽到红球,第二次抽到黑球”时,因为第一次抽到红球也是未知事件,所以要考虑它的概率,这时候用积事件概率来求;如果“在第一次抽到红球已知的情况下,第二次抽到黑球的概率”,这时候因为已知抽到了红球,它已经是一个确定的事实,所以这时候不用考虑抽红球的概率,直接用条件概率,求第二次取到黑球的概率即可。  4、全概率公式  5、贝叶斯公式  以上两个公式是五大公式极为重要的两个公式。结合起来学习比较容易理解。首先,这两个公式首先背景是相同的,即,完成一件事情在逻辑或时间上是需要两个步骤的,通常把第一个步骤称为原因。其次,如果是“由因求果”的问题用全概率公式;是“由果求因”的问题用贝叶斯公式。例如;买零件,一个零件是由A、B、C三个厂家生产的,分别次品率是a%,b%,c%,现在求买到次品的概率时,就要用全概率公式;若已知买到次品了,问是A厂生产的概率,这就要用贝叶斯公式了。这样我们首先分清楚了什么时候用这两个公式。  那么,在应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如何划分完备事件组。通常我们用“因”来做为完备事件组划分的`依据,也就是看第一阶段中,有哪些基本事件,根据他们来划分整个样本空间。  最后,在考试中,我们会和他们怎么相遇呢?由于全概率公式在整个概率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5年考试中,没有明确考查全概率公式的题目,但是在最后的计算题中,不止一次的出现,用全概率公式的思想去求分布律或密度函数。所以同学在复习过程当中,对这个公式要重点掌握。  【概率减法公式】  P(A-B)=P(A)-P(AB)  当BA时,P(A-B)=P(A)-P(B) 当A=Ω时,P(B)=1- P(B)。  概率亦称“或然率”。它反映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度。随机事件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例如,从一批有正品和次品的商品中,随意抽取一件,“抽得的是正品”就是一个随机事件。  设对某一随机现象进行了n次试验与观察,其中A事件出现了m次,即其出现的频率为m/n。经过大量反复试验,常有m/n越来越接近于某个确定的常数。该常数即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常用P (A) 表示。  扩展资料:  概率具有以下7个不同的性质:  性质1:P(Φ)=0;  性质2:(有限可加性)当n个事件A1,…,An两两互不相容时: P(A1∪...∪An)=P(A1)+...+P(An);  性质3:对于任意一个事件A:P(A)=1-P(非A);  性质4:当事件A,B满足A包含于B时:P(B-A)=P(B)-P(A),P(A)≤P(B);  性质5:对于任意一个事件A,P(A)≤1;  性质6:对任意两个事件A和B,P(B-A)=P(B)-P(A∩B);  性质7:(加法公式)对任意两个事件A和B,P(A∪B)=P(A)+P(B)-P(A∩B)。大学数学概率计算的五大公式扩展阅读大学数学概率计算的五大公式(扩展1)——考研数学需要熟悉概率计算的公式考研数学需要熟悉概率计算的公式  考研数学复习,必须要打好基础,必须要记好公式,掌握好基础概念原理。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数学需要熟悉概率计算的公式参考资料,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数学需熟悉概率计算的五大公式  五大公式包括减法公式、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1、减法公式,P(A-B)=P(A)-P(AB)。此公式来自事件关系中的差事件,再结合概率的可列可加性总结出的公式。  2、加法公式,P(A+B)=P(A)+P(B)-P(AB)。此公式来自于事件关系中的和事件,同样结合概率的可列可加性总结出来。学生还应掌握三个事件相加的加法公式。  以上两个公式,在应用当中,有时要结合文氏图来解释会更清楚明白,同时这两个公式在考试中,更多的会出现在填空题当中。所以记住公式的形式是基本要求。  3、乘法公式,是由条件概率公式变形得到,考试中较多的出现在计算题中。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同学分不清楚什么时候用条件概率来求,什么时候用积事件概率来求。比如“第一次抽到红球,第二次抽到黑球”时,因为第一次抽到红球也是未知事件,所以要考虑它的概率,这时候用积事件概率来求;如果“在第一次抽到红球已知的情况下,第二次抽到黑球的概率”,这时候因为已知抽到了红球,它已经是一个确定的事实,所以这时候不用考虑抽红球的概率,直接用条件概率,求第二次取到黑球的概率即可。  4、全概率公式  5、贝叶斯公式  以上两个公式是五大公式极为重要的'两个公式。结合起来学习比较容易理解。首先,这两个公式首先背景是相同的,即,完成一件事情在逻辑或时间上是需要两个步骤的,通常把第一个步骤称为原因。其次,如果是“由因求果”的问题用全概率公式;是“由果求因”的问题用贝叶斯公式。例如;买零件,一个零件是由A、B、C三个厂家生产的,分别次品率是a%,b%,c%,现在求买到次品的概率时,就要用全概率公式;若已知买到次品了,问是A厂生产的概率,这就要用贝叶斯公式了。这样我们首先分清楚了什么时候用这两个公式。  那么,在应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如何划分完备事件组。通常我们用“因”来做为完备事件组划分的依据,也就是看第一阶段中,有哪些基本事件,根据他们来划分整个样本空间。  最后,在考试中,我们会和他们怎么相遇呢?由于全概率公式在整个概率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5年考试中,没有明确考查全概率公式的题目,但是在最后的计算题中,不止一次的出现,用全概率公式的思想去求分布律或密度函数。所以同学在复习过程当中,对这个公式要重点掌握。  考研数学复习三个简单策略  第一,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概念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有些概念的考查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如导数的概念,不仅仅是利用导数概念进行计算,有时还需要理解导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也是我们做题的一些关键,如导数的等价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与可微、连续的关系等等。有些基本理论,如洛必达法则求不定式极限,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对于洛必达法则的内容,以及洛必达法则如何运用,运用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条件,这都是我们要搞明白的。对于概念和理论一定要理解到位,这些是我们做题时的灵魂,缺少了它们,做题时你就会觉得毫无头绪。  第二,掌握基本方法,灵活应用基本方法解题。  方法是解题过程中的框架,只有熟悉基本方法,做题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如求函数的极值是导数应用中一类常考的题型,求解的步骤一般如下:求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导数、找出函数的驻点及不可导点、利用判断极值的第一充分条件进行验证,看看驻点和不可导哪些点满足左右两边单调性相反。此种类型的题目以解答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在历年真题中都考过。此外还有,比如交换积分次序、改变坐标系等等都属于基本方法的考查,有些题目甚至都不需要计算就可以找出答案。对于基本方法要求灵活应用,不能死记硬背。  第三,适当练习中档难度的题目即可。  数学在复习过程中,做题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同学们做题时一定要把准方向,不能做偏题、怪题和难题。在考试试卷中,至少有70%的题目是基础题,也就是难度在0.3-0.8之间。考试中不会考太难的题目。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不要研究太难的题目,没太大的必要。多做做基础类的题目,后期练习一下带有综合性的基础类题目即可。复习时以真题的难度为导向进行复习即可。  考研数学5-6月份复习重点  一、打好基础  要先把数学课本通看一遍,主要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当然有可能的话顺便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习题,效果显然要好一些。这些课后习题对于总结一些相关的解题技巧很有帮助,同时也有助于知识点的回忆和巩固。  二、适度练习  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在掌握了相关概念和理论之后,首先应该自己试着去解题,即使做不出来,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也会深入一步。因为数学毕竟是个理解加运用的科目,不练习就永远无法熟练掌握。解不出来,再看书上的解题思路和指导,再想想,如果还是想不出来,最后再看书上的详细解答。  看一道题怎么做出来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重要的是通过你自己的理解,能够在做题的过程中用到它。因此,在看完例题之后,切莫忘记要好好选两道习题来巩固一下。不要因一些难题贬低自己的自信心,坚信等若干月复习之后回头看这些题就是小菜一碟。  三、吃透大纲  这样艰苦复习的结果应该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了一层,基本熟悉了考研数学考查的内容,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这个时候如果可能的话最好通读一遍考研的数学大纲,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内容概貌,考试题型,试题难度等。  考研大纲严格划定了各类专业考生应考的范围和难度要求,是考生制定计划的依据。仔细阅读,并结合近两年的考题,体会本专业类数学考题的题型类别和难度特点,与考研大纲无关的内容坚决不看。大学数学概率计算的五大公式(扩展2)——高考数学概率大题技巧高考数学概率大题技巧  高考数学概率统计,算法,复数。算发与复数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难度较小,这些题型的分数势在必得,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高考数学概率大题技巧有关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数学概率大题技巧  第一步: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矩形的意义求a的值;  第二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第三步:求对应区间的人数;  第四步:求样本空间所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  第五步:求所求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  第六步:代入公式求解。  高考概率统计题型满分心得  (1)写全得分步骤:对于解题过程中是得分点的步骤,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以对得分步骤一定要写全,如第(3)问中,只要求出[40,50)、[50,60)内的人数就各得1分;只要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就得4分。  (2)写明得分关键:对于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写清得分关键点,如第(3)问中所有基本事件必须列出,所求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必须列出,不能直接求结果。  (3)计算准确是保证:如第(1)问中0.022对应的小矩形有2个,若忽视了此点,结果肯定错误。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以及时间分配  合理分配数学答题时间  大家都知道,高考数学考试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部分,由于三部分所占的分数份额不同,难度不同,考生可以就自己*时的速度,将这三者的答题时间合理分配。这三个部分,相对来说,高考数学选择题是可以通过排除法、答案代入法、任意数字代入法等方式得到答案,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填空题的计算过程通常不会太复杂,每个空格所占的分数也不会很高,因此,高考中要适当地将时间留给更好做数学解答题。  做题选择由简到难的方式  高考考生们,想要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切记遇到难题不愿意、不甘心放弃,要懂得适当地迂回战术,遇到难题先将其略过,等到其他题目都完成以后,利用剩下的时间再慢慢研究,避免得不偿失的状况出现,还可以节省时间,分配出高考数学难题答题时间。并且,数学解答题每写出一个步骤,所得到的分数,都远远可能高于一道数学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的`分数,因此,做题也要分清轻重。  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有很大一部分高考考生,都会在公布答案之后大呼遗憾,因为很多失分都是不应该的,都是不经意地疏忽造成的。所以,当这种习惯养成,即便是在紧张的高考场上,也能够自然而然地以*和的心态检查下去,减少不必要的数学失分情况出现。大学数学概率计算的五大公式(扩展3)——小学数学的公式大全小学数学的公式大全  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掌握好公式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小学数学的公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的公式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1*方厘米=100*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5)1公顷=10000*方米 1亩=666.666*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四、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五、特殊问题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1)一般公式: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工程问题  (1)一般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拓展:小学数学的应用题  1、甲、乙两框苹果重量之比是4:5,如果从乙中取6千克放入甲,则两框重量之比是5:4,两框共有多少千克?  2、一个数,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3倍就是4.1,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9倍便是8.3,这个数是多少?  3、有一块铜锌合金,铜与锌重量的比是2:3,现在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与锌重量的比。  4.操场上有一圆形花坛,在花坛四周每隔2dm摆放一盆花,一共摆了157盆。这个花坛的半径有多少米?  5.运动场的跑道中间是一个长100米,宽40米的长方形,两头是半圆形。为了*整场地,拉来8车黄沙,每车7立方米,要尽量均匀铺在跑道内,你认为应该怎么分配呢?(π取3.14)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度数是顶角的二分之一,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  7.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相加的合适20.7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8.小明寒假共放了45天,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乡下姥姥家,九分之二的时间外出旅游,剩余的时间休息,学习,请你提出几个问题,并请你提出三个问题,并列式解答。  9.寒假开始,红领巾志愿者参加社区劳动。有50%的同学扫楼道,有五分之二的同*垃圾,在这些同学之中有7人两项都做,占志愿者总数的14%。志愿者共几人?除了扫楼道的和运垃圾的学生外,其他人擦窗户,擦窗户的几人?  10.用1200米布做一批服装,其中做裤子的用布量是坐上衣的五分之一,做上衣和裤子各用布多少米?  11.仓库里有30吨粮食,第一次运走总数的五分之一,第二次运走二分之九吨.两次共用去多少吨?  12,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同时开工,几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五分之三?  13.学校买回来30个篮球,(比足球的1/2还多10个),买来足球有多少个?(先补充条件,使它成为一道用两步计算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答)。  14.小明,小虎和小丽共有邮票38玫,如果小明再放入5玫,小虎拿出3玫,小丽拿出自己的一半,则三人邮票数量相等。  15.现用70立方分米的木料生产一批桌子,每张桌子由一张桌面和四条桌腿组成,已知做一张桌面需6立方分米木料,做一条桌腿需2立方分米的木料。问:要用多少木料来生产桌面刚好配套?  16.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同时从同一点出发,甲的速度为6米/秒,乙的速度为4米/秒。问当甲超过乙一圈时,乙跑了多少秒?甲跑了多少圈?  17.一个年级的所有学生去礼堂开会,若每张长凳坐5人,则少10张长凳;若每张长凳坐6人,则又余2张长凳。问学生人数和长凳分别是多少?  18.一列客车长200米,一列货车长280米,在*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相遇到车位离开经过18秒,客车与火车的速度比是5:3.问两车每秒各行驶多少米?  19.一项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若甲先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作,问:还需几小时完成?  20.汶川大地震后,各地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某企业向灾区捐助价值940000元的A,B两种帐篷共600顶,已知A帐篷每顶1700元,B帐篷每顶1300元,问A,B两种帐篷各捐多少顶?  21.有一瓶纯蜂蜜,第一次倒出四分之一后,用水加满;第二次倒出三分之一后,用水加满;第三次倒出四分之三后,用水加满。这时瓶中的水占几分之几?  22.甲和乙都存粮10吨。如果把甲的五分之一给乙。现在两人的储存量一样多,原来两人各存粮多少吨?  23.甲乙丙三人合修一围墙,甲乙合修5天完成1/3,乙丙合修2天完成余下的1/4,然后甲丙两人合修了5天才完工。整修工程的劳动报酬是600元。甲应分的多少元?  24.一块长方形钢板长24分米,宽10分米,重6千克。从这块钢板上截下一个圆心角为120度,半径为9分米的扇形,截下的扇形钢板重多少千克?  25.父亲今年47岁,儿子今年20岁,问几年以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方程)  26.需在一块直径为2分米的半圆形钢板上取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它的面积是多少?三角形的面积是这块钢板面积的几分之几?  27.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49,已知商是7,余数是1,那么被除数是多少?大学数学概率计算的五大公式(扩展4)——初中数学幂的运算性质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幂的运算性质公式大全  公式,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用数学符号表示几个量之间关系的式子。具有普遍性,适合于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初中数学幂的运算性质公式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幂的运算性质公式大全  幂的运算性质:  ①am×an=am+n.  ②am÷an=am-n.  ③(am)n=amn.  ④(ab)n=anbn.  以上就是对幂的运算性质的知识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幂的运算性质的公式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希望同学们学习的很好。  初中数学正方形定理公式  关于正方形定理公式的内容精讲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正方形定理公式  正方形的特征:  ①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②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分,每一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的判定: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希望上面对正方形定理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哦。  初中数学*行四边形定理公式  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老师对数学中*行四边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  *行四边形  *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行四边形的.判定:  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③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④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上面对数学中*行四边形定理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哦。  初中数学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  下面是对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方和等于斜边的*方(勾股定理);  ④直角三角形中30度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①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 、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以上对数学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公式  下面是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公式的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上面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初中数学三角形定理公式  对于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学习,我们做下面的内容讲解学习哦。  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的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推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三条角*分线交于一点(内心);大学数学概率计算的五大公式(扩展5)——高考数学复习公式汇总高考数学复习公式汇总  导语: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从数学本身看,他们的数学知识也只是观察和经验所得,没有综合结论和证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们对数学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数学复习公式汇总,欢迎阅览!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5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 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定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12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分线上  29 角的*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线*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方和、等于斜边c的*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行线间的*行线段相等  55*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56*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57*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58*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59*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行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分,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分  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行的直线,必*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行的直线,必*分第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wc呁/S∕ ?  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分线大学数学概率计算的五大公式(扩展6)——数学量的计算单位及进率归类数学量的计算单位及进率归类  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做中学,玩中学,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量的计算单位及进率归类,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计算单位  1、长度计量单位及进率:  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1公里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计量单位及进率:  *方千米、公顷、*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1*方千米=100公顷  1*方千米=1000000*方米  1公顷=10000*方米  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3、体积容积计量单位及进率: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4、质量单位及进率:  吨、千克、公斤、克  1吨=1000千克  1千克=1公斤  1千克=1000克  5、时间单位及进率:  世纪、年、月、日、小时、分、秒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份,*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常用计算公式表  1、长方形面积  =长×宽,计算公式S=ab  2、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计算公式S=a×a=a2  3、长方形周长  =(长+宽)×2,计算公式C=(a+b)×2  4、正方形周长  =边长×4,计算公式C=4a  5、*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计算公式S=ah  6、三角形面积  =底×高÷2,计算公式S=a×h÷2  7、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2,计算公式S=(a+b)×h÷2  8、长方体体积  =长×宽×高,计算公式V=abh  9、圆的面积  =圆周率×半径*方,计算公式V=πr2  10、正方体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计算公式V=a3  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  12、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  拓展:  《面积单位的进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记住1*方米=100*方分米,1*方分米=100*方厘米。会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知道有哪些面积单位?  哪个是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它们的大小吗?那么1*方米等于多少*方分米,1*方分米又等于多少*方厘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识。  1.探究1*方分米等于100*方厘米。  拿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大学数学概率计算的五大公式(扩展7)——初中数学余弦函数公式初中数学余弦函数公式  函数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余弦函数公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余弦函数  英文简称 cos  英文全称 cosine  中文解释 余弦  余弦函数,即在Rt△ABC中,∠C=90°,AB是斜边c,BC是∠A的对边a,AC是∠A的邻边b  余弦函数就是cos(A)=∠A的邻边/斜边=b/c  定义  三角比拓展到实数范围后,对于任意一个实数x,都对应着唯一的角(弧度制中等于这个实数),而这个角又有唯一确定的余弦值cosx与它对应,按照这个对应法则建立的函数称为余弦函数。但这并不完全。  其本质是任意角的集合与一个比值的集合的变量之间的映射,通常在*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的。  形式是f(x)=cosx  图像和对称性:  1)对称轴:关于直线x=kπ,k∈Z对称  2)中心对称:关于点(π/2+kπ,0),k∈Z对称  主要性质  定义域 x∈R  值域 [-1,1]  单调性  在[(2k-1)π,2kπ],k∈Z上是单调增函数  在[2kπ,(2k+1)π],k∈Z上是单调减函数  周期性  T=2π(与正弦函数相同)  对称性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1)对称轴:关于直线x=kπ,k∈Z对称2)中心对称:关于点(kπ+π/2,0),k∈Z对称  奇偶性  偶函数(其图像关于Y轴对称)  最值  最值和零点  ①最大值:当x=2kπ,k∈Z时,y(max)=1  ②最小值:当x=2kπ-π,k∈Z时,y(min)=-1  零值点:(kπ+π/2,0),k∈Z  图象  一、运用五点法做出图象。  二、利用正弦函数导出余弦函数。  ①可以由诱导公式六:sin(π/2-α)=cosα导出y=cosx=sin(π/2+x)  ②因此,y=cosx的图像就相对sinx左移π/2个单位(上增下减是y值的变化,左增右减是x值的变化)  余弦型函数及其性质 正弦型函数解析式:y=Acos(ωx+φ)+h  各常数值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φ(初相位):决定波形与X轴位置关系或横向移动距离(左加右减)  ω:决定周期(最小正周期T=2π/|ω|)  A:决定峰值(即纵向拉伸压缩的倍数)  h:表示波形在Y轴的位置关系或纵向移动距离(上加下减)  作图方法运用“五点法”作图“五点作图法”即取ωx+φ当分别取0,π/2,π,3π/2,2π时y的值。  同学们要知道余弦函数也是三角函数的一种,所以通过直角三角形进行定义。  初中数学正方形定理公式  关于正方形定理公式的内容精讲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正方形定理公式  正方形的特征:  ①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②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分,每一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的判定: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希望上面对正方形定理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哦。  初中数学*行四边形定理公式  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老师对数学中*行四边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  *行四边形  *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行四边形的判定:  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③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④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上面对数学中*行四边形定理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哦。  初中数学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数学,大学,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点间线段长度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