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取自鲁迅的什么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封面设计(鲁迅书写书名,陶元庆绘画)。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五猖会》一文中,写了如下一段文字: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处地方用了“父亲”,有四处地方用了“他”,而这四个“他”,原本都应该用“父亲”的。那鲁迅为何不直接写上“父亲”,而要改写成“他”呢?这就值得让我们来品味一番了。《五猖会》这篇散文,记的是鲁迅七岁之时,到东关去看五猖会之事。正当小鲁迅感到可以实现自己朝思暮想,最让自己兴奋、高兴的愿望时,父亲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后,他被叫去读背《鉴略》,并且告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这一突如其来的父命让鲁迅似乎从头上被浇了一盆冷水,使自己一下子堕入失望、痛苦、无奈的深渊中。试想:笑着跳着的鲁迅,还催工人们要搬得快,即将要去看最希望看的庙会时,却突然被叫停,然后提出一个在短时间里较难完成的背书的要求,这对谁都是一种重重的打击,这对哪个孩子来说,都会是一种绝望的感受!但因家教很严,他虽有极大的不满,也不敢怒形于色。写于1926年5月25日的《五猖会》,其时鲁迅已是46岁了,看五猖会之事已经过去了近40年,鲁迅之父去世也有30余年。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之后,再从回忆中写出,如果将文中的四处“他”都改用“父亲”,那我们读起来,感到鲁迅至少是在进行客观叙述,感觉不到对父亲有多大的不满。现在除了第一处用了“父亲”,以交代清楚“站在我背后”的人的身份外,其余都用“他”来指代,这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不但表示出毫无亲近感,还透露出仍对去世了数十年的父亲怀着深深的不满。可见鲁迅对父亲当年的做法给自己带来的打击,一直不可原宥;也可见父亲当年对鲁迅的教育看似抓准了时机,其实是教育的极大失败。这种教育严重地打击了鲁迅对了解新事物的浓厚兴趣,极大地压抑了孩子的天性。诚如鲁迅在文中所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这从侧面证实了在这件事情中,鲁迅幼小的心灵所受打击之惨烈和严酷,所留下的阴影长久存在,挥之不去。二在平时,经常见到有人在文章中或口头上,称鲁迅为“大先生”,因而也有人问:是谁最早称鲁迅先生为“大先生”的?这个“大先生”是什么意思啊?我感到,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不是一下子可以回答清楚的,需要做些梳理。曾经看到过一篇周一贯老师写的《绍兴三先生》(《中国教师报》2021年9月22日第13版)的文章,文中,对称鲁迅是“大先生”,作了这样的解释:人们乐于称鲁迅为“大先生”,主要是敬重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硬骨头精神,“救救孩子”是他一生的呐喊和奋斗。为什么要“救救孩子”?是因为旧社会摆下的“吃人的筵席”正在吃掉孩子。他们不仅不该被吃掉,而且“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正是为了“救救孩子”,鲁迅不惜“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样的“先生”自然不是一般的“先生”,确实是“大先生”了。上述说法,我感到仍然没有解决“是谁最早称鲁迅为‘大先生’的,以及当时称‘大先生’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我们知道,鲁迅的发妻朱安女士是1906年7月26日与鲁迅举行结婚仪式,嫁入周家的,自此以后,朱安就成了周家人。周家有三兄弟,老大周树人(鲁迅)、老二周作人、老三周建人,于是,朱安就称呼鲁迅为“大先生”,称周作人为“二先生”。我想,站在朱安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称呼犹如民间所称的“大哥”“二哥”“三哥”之类;当然,称“先生”有较重的敬意在里面。1943年周老太太去世,周作人见朱安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清苦,想资助她;朱安却拒绝用周作人的钱,理由是“因为大先生与二先生不合”。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鲁迅与朱安结婚时,鲁迅还只是一个留学日本的普通学生,称其为“大先生”,决不会因“不是一般的‘先生’,确实是‘大先生’”的缘故吧!我们还知道,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首《自嘲》诗,是写于1932年10月5日至12日之间,这之后,这时人们乐于称鲁迅为“大先生”,主要是敬重他的硬骨头精神。可以知道,光从“大先生”这一称呼出现的时间来说,朱安是最早的;而且朱安所称的“大先生”与人们所称的这个“大先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样,其实其内涵和意义显然有极大的不同了,两者不能视为同一称呼。至于“人们乐于称鲁迅为‘大先生’”的“大先生”这个称呼,是否与朱安所称的“大先生”有关,这倒不好说,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这赋予了“大先生”更加深刻的含义。只有人格、品德、学业上能为人表率者,才可称之为“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虽是对高校教师说的,也是对全国所有教师说的;是对高校教师,也是对全国教师,在政治上、专业上、教育工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此,“大先生”的称呼,有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和更加深刻而特别的含义。现在我们知道,“大先生”这一称呼,其内涵具有三种不同的意义:朱安及周家的人叫鲁迅为“大先生”,虽含有敬意,但主要是作为家人之间的一种称呼,如“大哥”“二哥”之类;之后,人们叫鲁迅为“大先生”是出于对这位民族魂的敬佩和尊崇;而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则是对教师提出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要成为在人格、品德、学业上能为人表率者。“大先生”的内涵变化到现在,成了一个何其崇高的称呼!值得我们,尤其是教师,为之而努力地去奋斗!(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的什么散文集《朝花夕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