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孤注一掷的爱什么意思》后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喜欢职场原创,就看职有锋哥。在电影的开头,男主潘生在公司大会上,满怀期望地等待公司宣布他出任CTO,旁边的同事也向他道贺,他也表现出志在必得的神情,可是台上的主持人却宣布了CTO另有其人,就是老板的儿子凯文,凯文上台前,经过潘生身边,挑衅地拍了拍潘生的肩膀,这一幕让人看了不由同情潘生的遭遇,也让人对职场的不公深有同感。官方在网上也放出了这一个片段,并打上了一句话:为什么我们拼命地努力,却败给了别人的出身。这句话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给潘生离开公司,被人诓骗到缅甸从事电诈埋下了伏笔。可在现实的职场中,真会出现这种情况吗?升职前的确认潘生翘首以盼,在大会上等待着台上领导宣布CTO的人选,这种场景在现实中,几乎不太可能出现。首先,宣布人选的场合不对。如果放到一个十来个人参加的会议室里,会更合理一些。这么大的场面,更像推介会或者年会,在这种情境下,怎么会宣布某一个职位的人选呢?其次,要升职的人,事先就应该知道了。任何一家公司,要给员工升职,无论大小,都会先谈话,然后走流程,发公告或者在所在部门的会议上宣布。也就是说,公司要提拔CTO人选,事先就会找拟提拔人选谈话,并走升职审批流程,潘生认为对CTO职位志在必得,可能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着充分的自信,可问题就在于,没有事先谈话和审批流程,他哪来的自信满满呢?老板的儿子与员工争上位为什么我们拼命地努力,却败给了别人的出身。这句话很现实,也没错,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这句话都透着不可辩驳的现实性,因为本来就是这样,就像人们常说的,投胎是一门技术,出身就相当于自带属性,没法比的。可是电影中老板的儿子凯文抢了潘生的职位,这事就不太靠谱了,因为老板的儿子根本就不需要跟员工抢职位,整个公司都是他们家的,他有必要跟员工争夺上位吗?这事想想就有多离谱。在现实中,如果真是老板的儿子,有的确实有可能会放到基层去历练,但是他历练他的,与员工的发展和晋升并无关系,一般历练个几年,就会直接给公司副总的职位,让他去适应管理岗位,以持续推进老板的接班人计划。这个过程中,哪怕老板的儿子在公司的职位不高,他代表的也是老板的权威,任何一个高管都不可能拿他当普通员工看待,也就是说,就算老板儿子职位不是CTO,他一样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他根本不需要通过去跟员工竞争某一个岗位,来获得与之匹配的地位。如果在这个情节上,设置为一个小人角色,通过中伤诋毁潘生,最后取潘生而代之,可能更符合职场的现实情况。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电影追求戏剧冲突,但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讲述背景,以出身为焦点,来处理这个环节,能在短时间内,给观众带来更大的冲击感。暗藏的潜规则电影虽然没有铺开阐述,但是通过几个细节,可以看出其中暗藏了职场的潜规则。其一,凯文要上台经过潘生身边时,轻蔑地用手拍了拍潘生的肩膀,看似安抚,实则挑衅,这也是潘生一下子就火了的缘故,士可杀不可辱,没有升职就算了,还要故意挑衅,制造矛盾,这怎么忍?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为潘生摔工牌叫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凯文的故意为之,其实就是故意激怒潘生,让他离开呢?其二,在宣布CTO人选前,潘生周围的同事都向潘生道贺,由此可见,他们也认为潘生的技术水平是CTO的最佳人选,可最后为什么没有选择他呢?很大可能就是因为潘生能力的不可控。他虽然有能力,但是在服从性上,相对比较差,你只看到凯文上台前挑衅了他,可你想过没有,凯文为什么要挑衅他呢?如果平时他们关系好,凯文又是老板的儿子,不应该收为己用吗?由此可见,潘生是一个技术能力很强,但不太注意人际关系,且不太容易掌控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最终没有选择他的主要原因。其三,逼迫潘生离职的一场戏。如果在现实中,有一个人能力最强,也被领导告知要给他升职,同事也都直到他要升职了,可到了要宣布的那一天,当着众人的面,却将升职的机会给了另外一个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给了他一个假希望,并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了他的脸,换了是你,你还会留下来吗?更多职场原创,关注职有锋哥。
2021年元旦,2021年九月,我身边有两个人被骗。第一个是远房亲戚,女性长辈,横跨一个市区,到那边给上初中的孩子陪读。闲着无聊就玩手机,微信群红宝雨,认识了有家有室,家大业大的「好大哥」,然后在「任务群→任务APP→理财网站」这个线路被骗进去接近20万。她暴露的点是自己的钱用完了,不会操作网贷,不敢跟最亲密的人借钱,跟次亲密的一圈借钱的时候被某个亲戚识破了。报案,等结果。目前没有结果。第二个是中专毕业工作了几年的小女生,平时寡言少语,自己租房子住。先是微信群红宝雨,认识年少多金的「金融才俊」,朋友圈凸显帅和奢侈。幽默风趣而且对她情有独钟。然后也是「任务群→任务APP→博彩网站」这个线路,好在她存款不多,先是投进去两三万,又网贷了两三万,跟同事圈借钱的时候,被某个同事意识到了。报案,等结果。案值9万吧,几个月后追回来一笔,不到一半。两个人我都很熟悉,了解她们的性格和为人。前面一位像王熙凤,后面一位像林黛玉,智商都不低,但是两个人几乎中了一样的美男计。面都没见过一次,就把数倍于自己积蓄的钱投了进去。跟电影中的顾天之一样:贪心+不甘心,还有一点点春心。陆秉坤和安俊才,指挥潘生(客服期)用梁安娜的头像跟顾天之聊天……顾天之推倒小雨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精神出轨了吧。甚至还有一点雄心,就如梁安娜「我赚够500万就衣锦还乡」的志气,希冀着提现到账,惊艳所有人。「贪心」+荷尔蒙+春心→信任对方,吃到一点甜头之后,梭哈投资。「不甘心」+要面子+雄心→侥幸心理,期望并不存在的回本,越陷越深。好在两位除了被骗钱,没有其他损失,也没有做伤害其他人的事情。她们是昏了头的受害者。好人只能劝诫她们,甚至还要开解她们。不能惩罚,也不该惩罚。可如果再犯呢?
截止到8月20日9时21分,影片《孤注一掷》票房突破26亿,看了这部某瓣评分9.5的热映电影,我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现实远比电影惨烈得多,很多误入诈骗团伙的人很难平安回家。那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苗峰,一个一门心思想回家看老婆孩子,最终客死他乡的悲剧人物让我印象尤为深刻。面对着血淋淋的现实,我终于明白:不管在任何地方,人都是分价值的,你的重要程度取决于你自身的价值,是否对他人有用……苗峰因为帮助潘生传递带有求救信号的纸币而被抓,大活人被生生关押在铁笼子里折磨,头上被钉钉子,生不如死……潘生和梁安娜见其被毒打,都主动承认纸币上的字是自己写的。苗峰的嫌疑被排除,但陆炳坤还是对着他的头狠狠的开了一枪。而对于潘森和梁安娜,并没有取其性命?这是为何?其实在任何一个圈子里都遵循着“二八法则”,大多数人都是像苗峰这样被欺骗和压榨的普通受害者,他们很难再为犯罪分子创造财富和价值,他们也只是从事最基础的工作,而潘生和梁安娜就不一样。潘生有才华,有能力,是it精英,懂得自动化程序设计,这正是犯罪分子所需要的,这能为诈骗集团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还同时能提高诈骗的效率。换句话说,潘森对诈骗集团有用,所以陆炳坤暂时不会要了潘生的性命。反观梁安娜也一样,高颜值,身材好,是荷官界的扛把子,留着梁安娜,不怕骗不来钱。换句话说,梁安娜和潘生都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也印证了那句耳熟能详的话:“真正决定一个人的价值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价值,诈骗团体也是小江湖小社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防诈防骗,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自身价值,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当然,以上说的这些并不是让你去搞诈骗,而是建立在善心、善行、正能量的基础上,唯有如此,你才能行稳致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孤注一掷的爱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