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生录取分数线今年还招聘排球体育老师吗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生录取分数线今年还能招聘排球体育老师吗?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关规定,现将我单位2023年第二批拟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予以公示。公示期间,如有问题,请向我单位反映,或直接通过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反映。来信地址及邮编: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48号北京体育大学人事处(邮编:100084)公示时间:2023年9月7日至9月15日受理电话:010—62989539或010—62989450点击查看>>>拟聘名单原标题:北京体育大学2023年第二批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公示文章来源: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fwyd/SYkaoshizhaopin/zyhgjjgsydwgkzp/nprygs/202309/t20230906_505829.html(责任编辑:小今)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关规定,现将我单位2023年第二批拟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予以公示。公示期间,如有问题,请向我单位反映,或直接通过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反映。来信地址及邮编: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48号北京体育大学人事处(邮编:100084)公示时间:2023年9月7日至9月15日受理电话:010—62989539或010—62989450点击查看>>>拟聘名单原标题:北京体育大学2023年第二批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公示文章来源: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fwyd/SYkaoshizhaopin/zyhgjjgsydwgkzp/nprygs/202309/t20230906_505829.html(责任编辑:小今)
2022-08-05 16:07
来源:
精英者教育
为服务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大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和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助力学校“三个转型”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坚持人才强校战略,致力于打造人才高地,为有志于体育报国的天下英才提供优质发展空间和舞台。现面向海内外招贤纳士,欢迎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报名应聘。

招聘岗位
专任教师(含辅导员)、专业技术人员

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体育教育事业,遵守宪法和法律,无违法违纪情况;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守师德师风规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2.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条件和身心条件;
3.2022年应届毕业研究生(符合北京市应届生落户接收条件,不含定向、委培人员)或具有高级职称的社会在职人员(需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
4.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具体要求详见附件《北京体育大学2022年第三批公开招聘岗位一览表》。

招聘程序
(一)网上报名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8月15日24:00,应聘人员登录北京体育大学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请使用Windows系统登录
http://www.bsu.edu.cn ,进入“人才招聘”专栏(网站右上角),按照提示报名并准备相关材料。
应聘人员每人限报一个岗位,应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
(二)资格审查
学校结合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包括思想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历学位、所学专业、能力水平、工作实绩等情况。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进入后续考试环节。资格审查贯穿公开招聘全过程,在招聘各环节发现应聘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或提供虚假信息的,将即时终止其招聘进程。请应聘人员务必确认本人条件符合岗位要求。
(三)考试
专任教师岗位:采取教案撰写、面试、试讲等方式进行,内容以招聘岗位所必备的综合知识、专业知识和教学科研训练能力为主。
辅导员岗位: 采取笔试、面试和综合能力测试等方式进行,内容以招聘岗位所必备的综合知识、学生教育管理知识和能力为主。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采取笔试、业务考察、面试等方式进行,内容以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为主。
考试成绩采取百分制,总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任教师岗位考试总成绩为教案撰写、面试、试讲总分;辅导员岗位考试总成绩为笔试、面试和综合能力测试总分;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考试总成绩为笔试、业务考察、面试总分。
应聘者考试总成绩需达到合格分数线(80分)及以上,否则不予聘用。
考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体检及综合考察
拟聘用人员根据学校安排参加体检及心理测试。学校对拟聘用人员进行档案审查和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学术观点、廉洁自律、现实表现等方面的考察。
拟聘用人员与参加体检及综合考察人员比例为1:1,可按成绩依次递补。
(五)公示、聘用
学校研究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按要求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北京体育大学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没有异议或经查实不影响聘用的,学校按规定为其办理聘用手续。
应聘人员因公示结果影响聘用、自愿放弃聘用、未按规定时间办理聘用手续等情形导致拟聘岗位空缺,可取消岗位招聘计划或按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重新确定拟聘人员。

报名须知
(一)学校将根据上级单位下达的落户指标,为本次招聘符合北京市落户条件的京外生源毕业生解决北京市户口。
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博士应届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7年1月1日后出生),硕士应届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92年1月1日后出生)。
北京生源指已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应聘人员,不含北京高校集体户口。
(二)应届毕业生应于2022年8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学位证。拟聘用人员原则上应于2022年12月31日之前办理入职手续,否则取消聘用资格,不予聘用。
(三)报名人员应符合国家关于公开招聘工作的回避制度要求。学校及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其他单位在职司局级及以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子女的配偶原则上不得报考公开招聘岗位,处级及以下干部参照执行。
(四)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拟聘人数不足3:1的岗位,学校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取消招聘计划。经考核,应聘者均与岗位不匹配时,学校报上级批准后,可取消招聘计划。确定取消招聘计划的岗位,学校将向社会发布公告。
(五)具有高级职称的社会在职人员岗位有效期12个月,自第一批招聘公告发布之日起算。招聘系统关闭后,可通过邮箱投递简历报名。学校根据报名情况,每季度组织一次考核面试,并经学校研究确定拟聘人员。
(六)为保证招聘工作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顺利开展,便于广大考生咨询招聘相关事项,接受社会对招聘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现将咨询、监督电话公告如下:
联系方式:010-62989539、62981359
联 系 人:张老师、徐老师、杜老师
邮 箱:bsuRC@bsu.edu.cn
本次公开招聘的有关信息请登录北京体育大学网站( http://www.bsu.edu.cn )“人才招聘”(网站右上角)专栏查阅。
此公告将通过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予以发布,如有调整,以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发布为准。
学校概况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现设有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工程学部4个学部,体育与健康学部下设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心理学院等7个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等8个学院;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下设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中国足球教练员学院)、中国篮球运动学院等9个学院(校);体育工程学部下设体育工程学院。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校、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学校。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是我国体育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4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学科布局涉及教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及所辖全部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体育学科整体水平在前3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次。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体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体育、新闻与传播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全国首个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体育总局科研基地、1个体育科学学会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体育战略研究院、冬奥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图书馆藏书130余万册。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名,其中本科生9600余名,研究生3000余名。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超过北京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水平。
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坚持高端化、贯通化、国际化和协同化“四化”人才培养方法,加强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深度融合,为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新型体育人才。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优秀体育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干部,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及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由国际奥委会授予的“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3任校长钟师统、马启伟、金季春分别荣获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奖”和“体育与教育奖”。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180余项,其中包括“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3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27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创刊于1966年,现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体育运动科学(英文)》)(Journal of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SSEJ创办于2019年,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北京体育大学主办的体育科学领域的英文学术期刊。
建校至今,学校已与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157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其中,阿列克·马迪申(Oleg Matytsin)博士2015年当选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学校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Jacques Rogge)等7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 Caithness)等8人“名誉教授”称号,授予国际奥委会高级顾问吉尔伯特·马吕斯·费利(Gilbert Marius Felli)“客座教授”称号,并聘为奥林匹克运动学部“名誉部长”。学校为教育部批准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院校和欧盟教育委员会“伊拉斯谟+”师生交流项目资助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与竞技体育训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运动科学与健康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教育部和科技部立项。学校依托国际化办学平台,统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来源:北体官微
◆《成功就业》提醒广大毕业生: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应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望大家在求职过程中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的权益。
◆如内容与官网有出入,请以官网为准。
End
- 找工作 关注成功就业新媒体矩阵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生录取分数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