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改编作品

千呼万唤,电视剧《赘婿》,终于来了。众所周知,这部剧改编自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作家愤怒的香蕉同名小说。在网络上具有很高的人气,口碑是十分不错,连载了十余年,至今尚未完结。自从《庆余年》大火了之后,新丽就开始着手《赘婿》的筹拍。因为郭麒麟和宋轶在《庆余年》中表现很受认可,所以这一次便由两个人担任男女主演。而这也是大林子首次在影视作品中担纲男一,是宋轶为数不多的在大剧中担任女一的作品。再加上首播日期特意挑选在了情人节这一天。所以《赘婿》的开播,是“万众瞩目”的。可偏偏,在电视剧《赘婿》开播前夕,原著作者愤怒的香蕉因为在网络上一句富有很大争议的话,而使得很多网友开始抵制电视剧《赘婿》。从昨晚的播出剧集来看,电视剧《赘婿》相对于小说来说,也做了很大的改编,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原著粉觉得改编过大难以接受。那么,电视剧《赘婿》是否还依然值得一看呢?01原著作者有争议的言论,是否应波及衍生电视剧事件的起因是,原著作者有一个同行,发文吐槽被某位男作者骚扰。愤怒的香蕉看到后,觉得这位女同行有点语焉不详,认为她应该进一步曝光那位骚扰者,不然就有蹭流量的嫌疑,甚至是在搞女拳扩大化。愤怒的香蕉这句话,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适,纷纷跑到其微博下面,要求他进行道歉,不然就集体体制即将播出的《赘婿》。但是愤怒的香蕉很刚,他并没有妥协。在评论下面直言他的剧不需要女观众。甚至直接发了一份退博声明:对得起任何人,俯仰无愧。一走了之。不再理会这网络之中的恩恩怨怨,也没考虑这样做会对电视剧《赘婿》有什么影响。不得不说,“愤怒的香蕉”是人如其名,非常愤怒。可愤怒的香蕉可以不理会电视剧《赘婿》的播放效果,但剧方不得不理会。在正式播出的剧中和发布的开机海报中,制作方就将原著作者“愤怒的香蕉”这个名字进行了弱化处理。比如在海报醒目的地方,只是写“改编自阅文集团作品《赘婿》”,作者的名字则是被放在了左下角那一堆人名当中,排在出品人、制片人、导演之后。不细心的观众,根本注意不到“愤怒的香蕉”的名字。首先我们来看看,原著作者愤怒的香蕉,在网络上发表的具有争议的言论,是否应该波及到改编剧作。我们暂且不说,愤怒的香蕉的言论,是否正确。倘若所有原著作者发表了争议性言论,其作品都应该被抵制的话,那么现在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都无法见到。比如《庆余年》。原著作者猫腻,就曾经在社交平台上,也头脑发热,说了一大堆特别不正确的话。当年,因为“萨德”事件,猫腻为了维护自己的韩国爱豆,公开表示,在偶像和祖国之间,最重要的是自己爽不爽。一石激起千层浪,猫腻也在当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可即便如此,那一年改编自他作品的电视剧《择天记》还是播出了,效果还很好。后来,他的第二部改编剧《将夜》也口碑不错,在豆瓣上拿下了7.5分,实属不错。再后来,《庆余年》全方位出圈,连带着一众演员——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都涨粉不少。可以说,猫腻的那些言论,几乎没有影响到他的作品改编剧。所以,原著作者与改编剧是可以分开的。因为这二者本身就是独立的,二者基本是两个不同的创作班底、两种不同的创作形式。基本上大部分的观众,都能够理性对待原著作者的相关争议言论,而不会将负面舆情,盲目延伸至改编剧集。02剧集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编这种改编,首先就发生在主角身上。在原著里,男主角前世是一个在商场摸爬打滚、纵横捭阖数十年的金融巨鳄,可以说是一个腹有千军万马的狠角色。但电视剧里,宁毅是一个极具喜剧色彩的人物,几乎看不到原著中宁毅的腹黑和深沉。而且,原著小说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慢热。故事发展节奏十分缓慢。在原著中,宁毅由于前世勾心斗角、沉迷心计,导致重生之后,变得十分淡泊、平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一种超然物外、风雨不动的泰然自若。所以小说中,前期的宁毅,几乎都是小透明的存在。直到苏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才勉强暗地里出手。可是在小说里,所有的节奏都被加快了。宁毅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韬光养晦,也不再是小说中那个好不容易重生了、却只想要好好享受生活的男主角。他从一开始,就和苏檀儿签订了一个盟约:他出手帮助苏檀儿拿到苏家的话事权,苏檀儿还他自由身。因此电视剧中的宁毅,从一开始就手段频出。当然,这与电视剧的设定有关,众所周知,“重生”这样的字眼和故事情节,是难以出现在电视剧中。和《庆余年》一样,《赘婿》的设定,也是主角在写小说,这一切都发生在男主角的小说当中。可男主在写《赘婿》这本小说之时,是被迫的、是不甘心的。所以宁毅的形象,是一开始就想要证明自己的。他不需要对所有的名利都淡泊、他也没有厌倦商场里的勾心斗角。同样和小说中形象不太符合的,是女一的苏檀儿。在原著当中,苏檀儿在苏家的地位已经是十分重要的,她所在的大房,也是将权利紧握在手中。苏檀儿的形象是干练的女强人,经营着苏家很大一部分的生意,为了不让自己手中的权利旁落,才想到招婿这个法子。因为一旦嫁人,苏檀儿就不再是苏家的人,自然也要将自己手上的权利和生意统统交出去。而电视剧中,有点弱化了苏檀儿的能力。首先苏檀儿手中掌握的,还仅仅只是苏家刚开张的苏氏布行,正是即将证明自己能力的时候,还需要凭借着这个布行的业绩,来争取苏家的掌印。而且电视剧中的苏檀儿,几乎没有凭借自己的真正实力来解决任何一个问题。苏檀儿每次遇到困难,基本都是靠着宁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解决的。不仅如此,电视剧《赘婿》所有的故事情节都进行了快节奏的处理。弱化了小说当中除了感情线以外的所有故事线,强化了男女的CP感。电视剧当中,几乎所有的剧情发展都是为了促成宁毅和苏檀儿的结合。03《赘婿》精准的“轻喜剧”定位《赘婿》的定位,并非是商战题材古装剧,而是古装轻喜剧。“轻”,在于电视剧摒弃了小说中比较“重”的一部分。比如宁毅,几乎看不到小说中他“血手人屠”的一面。比如电视剧还将反派角色的智商进行了降低、将反派的搅局手段进行了降维处理。每一集当中,宁毅总能够帮助苏檀儿解决至少一个问题。它不像别的电视剧,一个难题、一个挫折可以安排好几集甚至十几集的时长。电视剧《赘婿》的故事线特别浅,也特别短。看电视剧的时候,你都不用去记那些或明或暗的细节,也不用愤懑于反派一直蹦跶迟迟得不到惩处。每一个问题的出现,宁毅必将在10分钟的剧情内,快刀斩乱麻、将其解决。反派的每一次作妖,十分钟内都能得到应有的报应。有时候你甚至还没搞明白人物的行事动机,故事就已经结束了。因此,宁毅的多次出手,细细追究下来,其实都十分勉强。比如苏檀儿为了拿到蚕丝,被乌启豪设计,误入圈套,险些被乌启豪侮辱。千钧一发之际,宁毅骑马破门而入,将苏檀儿救出。但宁毅是怎么知道苏檀儿有危险的,又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苏檀儿下落的,剧中一律没有交代。用宁毅的官方吐槽来说,导演就是这么拍的。毕竟,苏檀儿掌管苏氏布行,外出办事是常有之事,宁毅一进门看见苏檀儿不在,竟然第一反应是苏檀儿遇到了危险。这男人的第六感,未免也太准了点。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聂云竹教男德学院一伙人做皮蛋,竟然几个时辰就做好了。宁毅与秦老康老只是下了一盘棋,就和他们成为了忘年交,而在小说里面,几人成为忘年交,是经过了数月的时间相处的。而且也不仅仅只是下棋,更有几个月相处下来的关于日常行为举止、日常聊天期间的观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需要时间和故事来沉淀的。“喜”则好理解,电视剧《赘婿》可以说,是用尽了各种手段,来表现其喜剧成分。首先就是主演郭麒麟,本身就是一个喜剧色彩特别浓厚的演员。无论是其表现出来的气质,还是个人长相,都十分讨喜。其次是宁毅嘴里,各种现代的词汇,比如“班长”、“企业文化”、“股东”、“保安队长”等等词汇,进一步放大了宁毅身上的喜剧色彩。行为举止,走路姿势,都特别浮夸,一点都没有小说当中的淡泊和沉稳。而且宁毅作为穿越进小说中的现代人物,各种开“金手指”,所运用的手段,都十分现代化、喜剧化。苏檀儿的布行在开业前晚遭人陷害,大部分的布匹淋雨,导致无法售卖,针对货源不足的问题,宁毅采取饥饿营销+拼刀刀的模式,先提价,再邀请朋友砍价,先预定,再交货。宁毅还将布行分成了平价区和高档区,来分流客户。利用布行外的空地,设置了马车的“停车位”,解决了顾客停车难的问题。搞定耿护院,靠的是手写的现代言情小说,古代言情话本与之比起来,简直是小儿科。此外,宁毅做灯笼、做高尔夫球、做书包、做行李箱……所以这些改编综合在一起,电视剧《赘婿》完完全全就变成了一部彻彻底底地轻喜剧。一句一个段子,几秒一个包袱。不用费脑,看着还挺快乐。自播出以来,数据也说明了创作团队的改编是成功的。“《赘婿》在爱奇艺的热度峰值已经达到9930,成为2021年热度最高的剧集,也是爱奇艺史上热度前三的剧集。微博上#赘婿#话题页的阅读次数达到14.8亿。”开年第一爆款,妥妥的。
  随着全民阅读脚步的加快和移动阅读产业的发展,网络作家这个新兴职业进入黄金时期。大量新作者的涌入和老作者的迭代,平台的进化和作家孵化体系的完善,让“网络作家”职业的前景变得更加明朗。  网络作家群体的格局有颠覆性变化吗?现有的特征是什么?职业上升的拐点在哪里?商业变现模式又是什么?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发展?而网络作家的变化,会给网络文学行业带来什么新的变化?  本次报告通过对“网络作家”群体的分析,将解答以上问题。作家迭代,年轻化、主流化是趋势年轻化显著:90后成为活跃作家  我们发现,在主流作家的年龄层次中,80后、90后作家是两大中坚群体,其中19-25岁作家为35.57%,占比第一;26-30岁作家为33.49%;而31-35岁的作家为17.36%,相较前两者落差明显。  网络文学作家有年轻化趋势,未来作家年龄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随着数字阅读的进一步发展,90后、95后读者群的扩大,作家进行代际的更替,将加速催生90后、95后作家群体,使之成为活跃作家的主力。年轻人的世界,只有年轻人最懂。学历画像:多为本科,结构稳固  从作家的学历来看,高达41.13%作家为大学本科学历,成为基础群体。作家学历结构总体改善,高学历作家比例稳定提升,说明在数字阅读行业主流化的同时,作为内容源头的作家群体也逐渐向上流动。性别画像:女性作家正在崛起  男女作者比例与网站作品类型呈正比。以阅文集团为例,男频网站中,男性作者占比88%;女频网站中,女性作者占比97.4%。  而将各网站数据综合分析显示,文学作家中女性作家占比约为53%,男性作家占比约为47%原因在网络读者的渗透率上,女性高于男性。而总裁/豪门、都市/偶像、宫廷/古装被列为95后最愿意付费的IP改编电视剧三大类型,这也是女性作者的强项。同时,女性向市场的扩大,使女性作者群体开始崛起。笔龄5年内的作者签约超过60%  从签约作家的笔龄分布来看,笔龄3年以内的作家占比最多,达41.8%,5年是个分水岭,5年以内的作家超过60%,随着笔龄的增加,签约作家的比例下降,10年以上作者仅4.2%。形成这种年轻化态势,首先是数字阅读的发展时间较短;其次网络作家的竞争加快换代的速度。网络文学作家现状:成名时间缩短,头部作家和中坚作家齐头并进新作者光速崛起,成名周期低于1年  目前新锐作家创造的24小时订阅次数记录已超过百万,数据还在持续刷新中;而平均订阅数量十万以上的作品,作者组成结构以移动阅读时代的新生代作家为主。  根据阅文集团新人作家TOP3资料显示,新作者的成名周期均短于1年。作家群体的年轻化已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作家成名的速度也在快速缩短。作家头部与中坚阶层向90后过渡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头部作家,或者金字塔中部的中间阶层,90后群体处于快速上升期。  新增作家占比,90后占45%,80后作家的构成也日趋年轻化;在销售过万的中间群体中,90后作者则占据60%,这意味着网络作家中头部力量向90后过渡。网络新十二天王:大神作家的迭代  2016年网络文学年度榜样评选出“网络文学新十二天王”,90后作者人数过半。  这意味着,90后的“造神”速度加快,头部作家也进入了新旧大神交棒的时代。数量庞大的基层作家迭代,同样带动了顶尖作家的年轻化趋势。行业变化:内容多元化和平台集成化写作方式变化:从PC端到移动写作  手机互联网的发展不仅让阅读阵地发生变化,也使写作阵地发生变化。  目前为止作家的主力生产力工具仍以PC端通用文字软件为主,但同时写作移动APP工具受众逐渐扩大,作家助手使用用户增幅2016年达到600%,稳居最受欢迎移动写作工具第一位。这说明未来移动写作工具或将占据作家的碎片时间。题材多元化:玄幻言情领跑,现实题材迅速壮大  玄幻和言情仍然是男女作家的热门类型,这得益于老牌类型的常青,也是近年来IP泛娱乐改编的热门题材。  调查显示,电影、游戏侧改编偏玄幻类;而电视剧侧改编偏言情类。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题材的创作有井喷趋势,2016年阅文11个作品题材年度增幅超过200%,意味题材更加多元。商业变化:泛娱乐运作关键,7成作者希望电视剧改编  影视剧成作者改编首选:77.6%的作者希望自己作品电视剧化;  IP的泛娱乐改编成为数字阅读下一个发展方向,有7成作者希望自己作品达成电视剧改编、4成作者希望电影改编,二次元的改编中,动漫优于游戏。这和网络文学IP泛娱乐变现价值有一定的趋同性。 流量与品牌:选择平台的两大维度  网络文学作家对平台要求的前三项分别是:读者、机会(曝光和推荐)以及平台知名度。在作者群体中,流量和品牌是其最关注的两个维度。  未来,作家趋向大平台流动,竞争将越发激烈。与此同时,大平台提供的流量、渠道、平台系统等优势服务也是中小平台所不具备的条件,网络文学平台竞争将形成“马太效应”。平台变化:阅文成为网文作者心中NO.1的平台  就网络文学平台日更新数量显示,TOP3网站集中在阅文集团旗下平台,说明头部平台成作家更新的主流阵地。  目前来看,随着阅文旗下网站影响力的扩大,其平台也成为作家心中NO.1的更新阵地。作家职业化的背后:大平台的“造星”系统  阅文集团通过专业赛事、大数据筛选挖掘新人作家,福利体系扶持、稿酬体系激励,形成作家挖掘、培育、孵化的“造星体系”。  全平台、全渠道的流量导入;以“IP共营合伙人制”为首的专业孵化体系,阅文的系统化、平台化运作将使“网络作家”的职业更加明朗。网络作家迭代将推进平台、行业共同进化  通过对作家的群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网络作家群体目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作家年龄段降低,进行更新迭代,90后作家逐渐成为主力作者;  数字阅读的平台化、渠道的全覆盖,作家孵化体系的完善,都极大缩短新作家的成名时间;  作家品牌打造推进作家主流化进程,新一代网络作家职业化趋势加快;  支撑作家体系进阶,平衡平台和作家之间的关系,作品IP运作、稿酬体系的完善是关键。  网络文学作为内容行业,核心环节是内容生产,作为源头的“作家”进入快速发展、迭代的道路,也促使网络文学产业全新升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编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