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44100HZ44100和48000哪个音质好是什么意思?


16位,44100Hz(CD音质)16位,48000Hz(DVD音质)16位,96000Hz(专业录音室音质)24位,44100Hz(专业录音室音质)24位,48000H...
16位,44100Hz(CD音质)16位,48000Hz(DVD音质)16位,96000Hz(专业录音室音质)24位,44100Hz(专业录音室音质)24位,48000Hz(专业录音室音质)24位,96000Hz(专业录音室音质)By the way ,这两个立体声混音格式哪个好?16位,44100Hz(CD音质)16位,48000Hz(DVD音质)
展开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第一个数是位深,第二个是采样率。都是越高越好,当然得硬件支持配合对应的音源才行。网络上的一般都是16位,44100Hz的音频,用这个就好,音乐CD就是这个参数。用别的没意义,说不定有反效果。如果你下载的音频是24位,9600Hz的,那就选择对应的就好。关键是要匹配。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16位,96000Hz(专业录音室音质) 好展开全部最后一个,一般48000hz就可以了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44.1kHz 主要是由当时硬件的限制而制定出来早期只有影片录像的磁带才有足够容量来录制一定长度的数码音乐讯号,而当时这类磁带又分为欧洲主流的 PAL 和美国、日本主流的 NTSC 制式,为了减低制作成本,以最少的改动来运用当时现有的器材,于是在取样率方面就要同时迁就 PAL(625 线、50Hz)和 NTSC(525 线、60Hz)的规格。撇除不可用的线数(e.g. 625 - 37 = 588 线、525 - 35 = 490 线),隔行扫描的线数除以二(e.g. 588 / 2 = 294、490 / 2 = 245),于是就计算出了这个可以共享 PAL 和 NTSC 磁带的取样率:PAL: 294 × 50 × 3 = 44,100 HzNTSC:245 × 60 × 3 = 44,100 Hz当中「× 3」是每条线可以储存 3 次取样,而 44.1kHz 也超过了人耳聆听范围 20Hz - 20kHz 所需要的取样率,其后 44.1kHz 也被应用到 1982 年的 CD「Red Book」定义规格当中,于是也沿用至今。根据取样律定理(Nyquist theorem)需要的 2 倍取样率(e.g. 20kHz × 2 = 40kHz),即最少要 40kHz 的取样率才可以重现到 20kHz 的音频,所以就有 44.1kHz 这个刚好超出标注的数值。48kHz 主要源自 1987 年 Sony 推出的 Digital Audio Tape(DAT)DAT 可以支援 32kHz、44.1kHz、48kHz 等不同取样率。后来计算机采用的译码,例如 Intel 的 AC97 标准则只支援 16/20bit、48kHz/96kHz,而 48kHz 也成为后期数码音乐的主流规格之一。至于影片采用到的声轨,HDMI 标准同时支援 44.1kHz 和 48kHz,但 DVD-Video 和 Blu-ray 已经只采用 48kHz。理论上 44.1kHz 和 48kHz 的音乐/音讯人耳并不会听得出甚么分别,采用哪种规格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音乐制作要录制到 CD 还是纯粹数码档案,前者仍常选用 44.1kHz,后者则主要采用 48kHz。在 44.1kHz 与 48kHz 之间进行转换(Sample-rate conversion)由于需要较多的运算,早期由于器材所限,音质会有较多损耗。近年得益于强劲的音讯译码、处理芯片,两者之间的转换已经可以保持原有音质。首先,音频其实表示的就是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为了记录它们,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克隆”!我们肯定没办法完全记录声音的所有信息,那我们“克隆”的只能是我们“基本无法分辨差别”的一个“副本”! 那既然是副本,我们可以认为就是我们把声音里绝大多数的信息记录下来的一个副本,那自然而然我们就会对这个声音进行“取样”,我们取的样点越密集越多,那这个声音就越象原来真实的声音! 举个形象的例子,和手机拍照一样,你手机的摄像头拍的像素越高(就表示取样越多越密集),那这个照片就越清晰,但如果你的手机摄像头很差,像素很低(就表示取样不够很稀疏),那这个照片就能看到很多小方块就比较模糊!音频和照片是类似的,你用的录音设备越好,取样越多那肯定还原效果就越好,反之则越差!采样率就是表示你对这个声音采集的是多还是少的一个指标!对于相机来说有一个空间的定义,多大的面积下有多少像素; 那对于音频呢? 对于音频就是指:在一秒钟内,对音频采集多少个样点。 比如,我们常见的44.1kHz(44100Hz),就是指在一秒钟内采集了44100个样点(样点表示了这个音频声音的大小,也叫振幅)。那其它常见的8kHz, 16kHz, 32kHz, 48kHz, 96kHz, 192kHz这些想必大家也明白了!那这下大家可能又要问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采样率? 为什以是这个数值呢?那我这在里简单地说一下,大家从感性上理解就行了,如果想深究可以再查阅相关资料。简单地说,我们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kHz,采样率必须是最大频率的2倍(这个是信号处理里的奈圭斯特采样定理,大家知道结论就行了),那采样率就是40kHz了,另外由于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一个灰色地带或者过渡地带吧,对于频率来说就是“过渡带宽”,这里是2050Hz,那再X2=4100, 加起来就是44100Hz了;所以现在很多音乐都是44.1kHz的采样率就是这样来的。 而其它的48kHz这些一般用在电台上,电台的很多设备都要求是48kHz采样的; 而那些很高的192kHz的这些一般是制作音乐的母带上用的,是极高的保真采样率!那些低的采样率比如8kHz和16kHz用途在哪里呢? 这些一般用在除了音乐的语音采样中,因为人说话的频率其实不高,用这些就足够表示清楚了,而那些乐器可能频率成份很丰富,所以需要很多的采样才能更好的还原它们的效果。更多信息,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4100和48000哪个音质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