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唢呐是哪个民族的乐器?塔吉克短而神奇的鹰笛

人们欣赏音乐,少不了乐器的配合,两者的融入可以让音乐的音效有着大大的不同。对乐器的选材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对它的音质、音效也有要求,乐器那么多,每个民族都有标志自己的乐器。在塔吉克族文化中,又有哪些乐器是他们的专属标志呢?颇具特色,既有别具一格的乐器,又有具有高原风韵的乐曲。乐器有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吹管乐器是塔吉克族最具有民族风格的乐器,主要有鹰笛和竖笛。鹰笛又称“淖尔”、鹰骨笛或骨笛。它是用鹰的翅骨制作,全长约24厘米,管开3孔。因翅骨有粗有细,因而笛管也有粗细、长短之分。由于表演时多用成对鹰笛吹奏,故每对鹰笛的粗细、长短和管上的孔距均需一致,吹奏时,口半含笛上端,以舌尖堵住管口的一部分,斜吹。左手中指按上孔,右手食指与中指按下孔。另有一种鹰笛长28厘米,上端直径2厘米,下端直径1厘米,管开7孔(前6后1),上端正面开一方形吹口,宽0.4厘米,高0.5厘米。演奏时,一手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下3孔,将下唇堵住上端管口,绷紧两唇,口风从吹口进入管内发音。竖笛,塔吉克语称“苏奈依”。其管身木制,上粗下细,全长36厘米。上端管径2.2厘米,下端管径0.8厘米,吹口处有一方孔,内装一木片。有7或8个按孔(二者均有一背孔)。演奏时,音色柔和、细腻。多用于独奏,宜吹奏哀怨的曲调。民间的鹰笛乐队一般由4人组成,两男吹鹰笛,两妇女以手鼓伴奏,轮番吹奏上下乐句。有时两人同时吹奏,一人奏主旋律,另一人奏花音协奏。塔吉克族的手鼓,与维吾尔族的达卜相同,单面蒙皮,鼓框内缀有小铁环,也成对使用,由两位女子演奏,一人奏基本鼓点,另一人加花装饰,这是塔吉克族多年留下的传统风俗。库木日依,是塔吉克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库木里。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库木日依和巴朗孜库木一样,旧时也为宗教性乐器,只能在送葬仪式上演奏《卡素依》哀乐时使用。今天已用于塔吉克族民间歌曲和舞蹈伴奏。待塔吉克民族乐队进一步发展,经过改革的库木日依,一定会成为理想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低音弹弦乐器。
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被人们称之为“生活在云彩里的人家”。塔吉克人的民俗风情奇特而有趣味。别致的以物传情传情达意,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情绪、情感和文化取向。塔吉克人在这方面借以表达感情和友谊的形式独具特色。一是荷包传情。这是青年人互相求爱时的一种以物传情的方式。当姑娘遇到男青年求爱时,就要看姑娘是否给小伙子送荷包了。若她很快将自己精心绣制的一个荷包送给小伙子,就说明她有意。荷包内会装着一根已经烧焦了的火柴梗,暗示为了你,爱火已把我心烧焦。小伙子收到荷包,会立即将一个用红线缝合的小黄布包(内装一颗杏仁)送给姑娘,意思是:我将把整个心都给你。二是刁羊传情。在刁羊场上,得胜的小伙子会绕场一周,然后将自己的胜利品――羔羊丢在他心仪的姑娘面前来表达求爱之意。这时,姑娘如有意,就会拜托一位年长妇女代表自己,将绣花手帕拴到求爱者的马头上。三是喜庆舞场传情。喜庆场合塔吉克人常常狂歌欢舞,这时小伙子们使出高超的舞技,希图获取姑娘们的欢心。如有姑娘将自己的红头巾搭在某个小伙子的左肩上,就表示她对他有爱慕之心。有时女同伴也常故意把红头巾搭上去,为他们添趣助乐。塔吉克人以物传情的习俗不仅限于男女青年之间,一般人也通过约定俗成的“物”,传递其他各种感情。如在红绸荷包里放上石子和杏仁,表达与对方的友谊永在心间。有人去世,递一根烟或从外地寄一根烟来劝慰节哀,以表吊唁之情。矫健威风的鹰舞塔吉克人对歌舞有特殊的爱好,逢年过节或操办喜事绝不能没有歌舞,而且以鹰舞为主要形式。因为塔吉克人以活跃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山鹰为本民族的图腾,鹰舞便起源于山鹰。鹰舞是塔吉克人最喜爱的民间舞蹈。它通过模仿雄鹰在碧空中自由飞翔的各种动作,表现着塔吉克人如鹰一样地勇敢,表达着他们要像鹰一样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愿望。鹰舞以鹰笛和手鼓伴奏,男子吹鹰笛,女子敲手鼓。塔吉克民间乐曲是别的民族少用的7/8拍节奏,按着这个节奏舞蹈时脚步轻盈飘逸,手的动作模仿山鹰飞翔,非常健美。凡婚礼、节日或来了贵客,塔吉克人总会跳这种优美的鹰舞来助兴,气氛非常热烈。鹰舞姿势极富美感,风格纯朴。男子的舞姿显示出轻快的心情和豪迈的性格,急舞时,盘旋俯仰如鹰起鹰落,最为刚强有力。妇女舞蹈时,双手随鼓声在头上部向里、向外旋转,给人以一种柔和的美感。年少者舞时,喜欢展示他们青春的矫健和激情,其舞姿活泼而变幻多端。年长者的舞蹈符合他们的性格,细腻,微颤。而男女共舞时,场面更加丰富多姿,刚柔相济,气氛热烈,形成塔吉克舞蹈最壮美的景观。当众人舞至高潮时,围观人群中会有不少人不断插入口哨、击掌和欢呼的声音,气氛非常热烈欢快。短小神奇的鹰笛塔吉克人的乐器中,有一种“鹰笛”,最具民族特色。关于“鹰笛”,有很多民间传说,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一位名叫瓦发的小伙子和一个叫古丽米合尔的姑娘,从小是巴依(头人)的奴隶。日久天长,他们相爱了。巴依知道后很不高兴,便将瓦发打发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放牧,而把姑娘留在家干活,拆散了一对恋人。一天,瓦发的羊群受到恶狼的袭击。这时,有一只巨大的雄鹰为了拯救他的羊群飞来与恶狼厮杀,把恶狼啄死了,而雄鹰也受重伤快死了。鹰睁开眼对瓦发说:“我已经不行了,你杀了我,用翅骨做一对笛子,当作我留给你的遗物吧!你有难时吹响它,就会得救。”瓦发含泪从鹰身上取下两根中空的翅骨,在上面开了3个孔,一吹,发现那声音美妙无比。后来,巴依霸占了瓦发心爱的姑娘,还想杀害瓦发。瓦发想起那只雄鹰死前的嘱咐,吹响了那支笛子。这时,许多鹰从四面八方飞来,啄死了可恶的巴依,解救了这对善良的恋人。塔吉克神奇的“鹰笛”,从此就诞生了,成为塔吉克人的护身法宝。若干年以后,又有侵略者闯入塔吉克村子烧杀抢掠,牧民们一时陷入绝境。塔吉克人吹响了鹰笛,笛声悲壮激越,传得很远,四处放牧的塔吉克兄弟听到后迅速赶来救援,无数的鹰也飞来加入抗击入侵者的队伍,最终赶走了那些坏人。现在,塔吉克民间有不少人藏有神奇的鹰笛。它的确是用鹰的翅骨做成的,长约20厘米,下部开有3个笛孔,笛孔孔径为1.5厘米。鹰笛中空,不用嘴子,竖着吹奏,发音细而高,有独特的韵味,是演奏塔吉克音乐必不可少的。我们常在塔吉克婚嫁、节日等喜庆场合,见到鹰笛与手鼓这两件乐器的简单组合,为歌舞很好地伴奏。华丽精美的库勒塔“库勒塔”是塔吉克妇女人人都戴的花帽。这种帽子为手工精绣而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非常华丽别致。“塔吉克”的原意是“王冠”。传说古代这个部族的首领所戴的帽子非常华丽精美,备受族人羡慕。首领得知后很高兴,便也允许部族的人戴类似的帽子并以其为族名。刺绣精美的“库勒塔”,是塔吉克妇女的花帽。这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厚实的女帽,很适合在帕米尔那样的高寒山区戴用。“库勒塔”花帽,圆顶箩形,戴耳围,帽额边用白布作底,其上刺绣有妇女们各自喜爱的精美图案,以黑色和红色等重彩纹为主。这种花帽,后部稍长于前部,为的是好护住颈部以保暖。帽子通体为手工艺刺绣,一般最短也要花一个月时间,才能制成一顶,因此显得非常珍贵。当地风俗,绣制“库勒塔”是塔吉克女红中最重要的事情,塔族少女从小就要跟着母亲学会“库勒塔”刺绣工艺,不然长大就有可能嫁不出去。在塔什、库尔干各地,随处可看到闲下来的塔吉克妇女,三三两两坐在一起绣“库勒塔”帽的闲适场面。塔族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基本都是艳装打扮,戴华丽精美的“库勒塔”,上面罩上金黄色或玫瑰色的艳丽纱巾和各种银饰,再配以同样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塔吉克的新婚女子,戴更华丽的“库勒塔”,并梳4条长辫,辫子上各佩带一串很大的白色纽扣或银片作装饰兼已婚标志。奇特温馨的吻手礼塔吉克人的礼俗非常奇特,尤其他们的见面吻手礼别具一格,饶有风趣。这种吻手礼,带了点西方人某些见面礼的风格,显得文明而亲切。一般,两个男子相见,先是握手,然后同时举起握着的手互吻对方的手背,显得非常友好。如是不同辈分的人见面,总是长辈亲吻小辈的额头,小辈亲吻长辈的手心,体现出一种爱幼尊老的良好风气。妇女们见面时,一般要拥抱。不同辈分的女人,长辈吻小辈的眼睛或额头,小辈吻长辈的手心,与长辈行贴面礼并抚摸对方的面颊。平辈的女人相见,互吻面颊,近亲则互相亲吻对方的嘴唇。这几乎与西方女人相见时的礼节相同。女性见到男性长者时,男性长者会伸出右手,掌心向上,女性则轻轻拉住长者的手指尖,吻一下手心。成年女性与男性相见,女性要吻男性的手掌,男性回报以抚摸对方面颊。若年龄相近,女子对男子行吻手礼后,男子以手触女子头部行相见礼,彬彬有礼。现在年轻人中,也有见面行握手礼的。塔吉克人的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和洗漱完毕,照例要对父母、祖父母行吻手礼,然后再去做别的事。这种良好的礼俗,让塔吉克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懂礼貌和尊敬长辈的习惯。在日常礼仪和待客礼中,塔吉克人特别尊重女性,总是讲究先女后男、先大后小的次序。入席时,女宾坐上席(右),男宾坐下席(左),女长者为首席。主人宰羊上肉前,幼辈男女先上前主动亲吻一下女性长辈的手心示敬,然后把最鲜美的羊头和羊尾油盛在盘内,先放在年龄最长的女宾面前。这些礼俗,透露出塔吉克人古老文化的血脉传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唢呐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