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是由陈冲执导的爱情电影,主要由张国荣、袁莉等人参与演出。


金巧巧:闺房中听真人秀(图) 北京升级特别唱区 搜狗女声海选再启
  导 演:李玉
  简介:李玉,山东人,中学时代就开始在电视台客串主持人,当时的她只有16岁。大学毕业后,李玉应母亲的愿望正式成为山东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几年的主持人生涯给她带来了人前的风光和体面的收入,但几年的工作下来,让她觉得应该寻找一种新的表达自我的方式。于是她辞职来到北京,在北京做了一段时间的场外主持人之后,喜欢上了记录片的拍摄,加入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做了一名记录片导演。这几年是她觉得吸取营养最多的几年,其间一直在写小说和剧本。2000年,开始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纪实风格的故事长片《今年夏天》
  代表作品:
    1996年 记录片<姐姐> 获中国记录片协会大奖
    1997年 记录片<守望> 获CCTV东方时空金奖
    1998年 记录片<光荣与梦想> 获中国记录片大赛金奖
    2001年 电影<今年夏天> 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艾尔维拉 娜塔瑞奖”
    2002年 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影片”特别奖
    2002年 电影剧本《坝上街Dam Street》获釜山电影节PPP最佳原创剧本奖既“PPP哥德堡基金奖”
    2005年 电影<红颜>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演 员:
  刘 谊(饰云):
  四川省川剧院优秀川剧演员。全国地方戏精品折子戏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刘谊13岁考上了四川戏剧学校川剧表演班,主攻青衣,兼学花旦、工习武旦。凭借其扎实的艺术功底,担当主演了《拷红》、《六月雪》、《白蛇传》、《巴山秀才》等众多省川剧院的保留经典大戏。作为一个20岁出头的青年演员,刘谊肩负了川剧界前辈们太多的期望和厚爱。
  1996年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
  1995年获全国‘梨园杯’金奖。
  2002年获‘全国首届地方戏精品折子戏展演既青少年大奖赛’一等奖。
  2004年5月在北京举办了个人戏曲专场。
  2004年拍摄电影《红颜》。
  李克纯(饰小云母亲):
  1978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82年毕业分配至峨眉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86年正式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90年移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至今。
  主演与出演过30多部电影、电视剧与电视连续剧,先后与中国著名导演谢晋、黄健中、董克娜、陆晓雅、姜树森等合作。其中影片《女人的力量》,《黄土坡的婆姨们》,分别获文化部和广电部优秀影片奖。《谁是第三者》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热恋》获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并获选票前三名。1990年在哈尔滨举行的冰雪电影节,被观众评为最受喜爱女演员。
  电影作品:
  《赵钱孙李》、《红叶铺满的小路》、《绿野晨星》、《多彩的晨光》、《女人的力量》、《谁是第三者》、《黄土坡的婆姨们》、《最后的贵族》、《热恋》、《失去的梦》、《中国妈妈》、《布拉格有张床》、《女足九号》、《没有音乐照样跳舞》、《红颜》。
  黄兴绕(饰小勇):又名兴绕赞普(藏族)成都市龙王庙正街小学学生
  2004年4月曾拍摄二十集方言剧《疙瘩奇事》
  2004年10月有幸被《红颜》剧组选中,参加该片的拍摄,任男主角
  2005年3月任《魂系红领巾》男主角
2023-01-01 11:10
来源:
埋不运动
姜黎黎与潘虹是80年代银幕上两颗耀眼的明星,她们虽然气质不同,但都创作出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至今仍为影迷们津津乐道,银幕上她们并没有直接合作过,但你可知道她们之间却也发生了不少的故事,拂去浮尘,打开问号,且听禾编为您讲述“电影往事”。
一部历经坎坷的影片
1980年,长影投拍根据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改编的电影《绝代名姬》,剧本《绝代名姬杜十娘》是1956年长影年轻导演周予和剧作家赵梦辉共同创作的,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影界关注,当年就准备投入拍摄,拟请著名京昆表演大师言慧珠或香港影星夏梦主演。但不久反右运动开始,剧本由于不合时宜,就耽搁了下来,后来又被提上投拍日程,终未成功,可以说影片从剧本问世就一直不顺。
姜黎黎的最初试戏
这是长影厂在文革后拍摄的第一部古装故事片,又是根据文学名著改编,厂里对影片是非常重视的,提供了很多支持和保障,但影片主要角色特别是杜十娘由谁扮演才是最关键的。
作为长影厂来说,旗下演员剧团就拥有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女演员,厂里当然希望肥水不留外人田,而当时剧团演员中风头最旺的花旦是姜黎黎,她的最新作品《红牡丹》正在热映,一曲《牡丹之歌》全国流传,让昔日名不经传的黎黎一下成了一线红星,厂里对她寄予了厚望。
导演也想蹭热点呀,加上黎黎外形不错,于是赶紧邀请她来饰演杜十娘这一角色,黎黎当时还没演过古装人物,也有浓厚的兴趣,那时演什么角色都是上面定,剧团演员并没有多少自主决定权。
试妆照出来了,的确很惊艳,黎黎就像是花中牡丹,大气温婉,导演看了也很满意,黎黎开始学习古人的穿着、走路,以及烟花女子的生活习性,从流出的少量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她也是很努力向人物靠拢,造型师也是给她设计了许多不同造型,黎黎饰演的杜十娘从外形上来说,绝对是合格的。
但杜十娘绝非只是一个貌美女子,她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女子。要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把她悲剧的一生,对自由幸福的热烈追求,真实鲜明地展现给观众,让美毁灭在观众面前。从黎黎拍摄的部分镜头来看,导演显然感觉到了黎黎演的杜十娘时尚有足,但悲剧力量不够,如果不能很好的突出她的悲剧美,这个人物就立不起来,黎黎自己也感觉到了,本着对艺术的负责,导演决定重新换人,黎黎对此表示了赞同,虽然这次合作没有成功,但黎黎的认真负责精神对周导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数年后,周导在拍摄《直奉大战》中,再次邀请了黎黎出演角色,可见俩人并没有因合作不成而闹出不快。
潘虹的救驾挑起重任
在当时的女演员中,潘虹是独具悲剧特色的,1979年,她在电影《苦恼人的笑》中饰演一个记者的妻子,隐忍深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潘虹擅演悲剧人物与她的家庭背景有着重要的关系。周予导演看中了潘虹,向远在四川的潘虹发出了邀请。
这是她第一次来到长影,也是她电影生涯中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导演对她的要求非常严厉,要她达到忘我的境界,潘虹自己也通过阅览原著,学习琴棋书画和古典舞蹈,走进古人世界,体会青楼女子的内心感受,可以说为了角色是拼命了一把。只是有点遗憾,这个角色不是潘虹自己配的音,因为当时潘虹正同时拍摄几部片子,没能参加后期制作,但她演的杜十娘还是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电影最终上映时片名改为了《杜十娘》,影片拍摄周期很长,从1980年投拍,到1982年正式上映,历时三年,这么漫长的拍摄周期现在人是无法理解的,但当时就是这样,为了拍好一部影片,总想把细节做的更好。
黎黎与潘虹同年获奖
由于影片是82年上映的,所以只能参加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和第三届电影金鸡奖评选。潘虹以《人到中年》的陆文婷和杜十娘分获了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的第二名和第三名,由于票数分散了,她没有得到最佳女演员奖,但她以陆文婷一角获得了当年金鸡奖最佳女演员奖,而她能得到陆文婷一角,也与她在长影饰演杜十娘时的认真态度和出色发挥分不开。
在双奖大会上,她遇到了姜黎黎,而且两人都是来领奖的,这是怎么回事?且听“禾言电影往事”慢慢为您说来。
原来,姜黎黎惜别杜十娘一角,此事对她也是个不小的冲击,她看到了自己戏路的局限,她决心认真钻研演技,塑造出更多鲜活的人物,1982年,她主动要求参演长影新片《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叶芳,这一角色与她的性格差异很大,她作了积极探索和尝试,拓宽了自己的戏路,表演自然大方,在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的评选中,她获得了第一名。长影是潘虹的福地,黎黎又是来自长影的演员,尤其黎黎又是前任十娘的扮演者,所以俩人在授奖活动期间,格外亲热,互相祝贺。台上台下,留下了俩人难忘的瞬间。
艺术情缘还在继续
黎黎娇艳明丽,潘虹则深沉内秀,俩人都是1954年出生的,都在70年代中期从影,最初都是饰演知青角色,1979年,俩人都脱颖而出,成为观众喜爱的演员,并在83年同年获奖,达到事业的一个高峰。这之后,黎黎由于身体原因,失去了一些角色,潘虹则继续在悲剧的创作道路上探索。
1987年,峨影厂与国外联合拍摄大制作电影《熊猫的故事》,身为峨影当家花旦的潘虹义不容辞,出演中方女一号,片中少年的妈妈,但同时她又在紧张拍摄峨影厂的另一部重点影片《井》,此时导演李亚林又病重住院,潘虹临时承担了部分导演的工作,她实在太忙碌了,所以《熊》一片她实在抽不出空了,剧组只得重新找人,结果找的是谁?是黎黎,当时她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而峨影对她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峨影厂请她,她立马赶到,饰演了一个藏族妇女,纯属友情出演。
现在黎黎与潘虹都年过六旬了,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容颜,但她们都没有歇下来,还在影视道路上继续奉献余力,潘虹最近的《老闺蜜》就颇受好评,而黎黎也还在拍摄新片,谢谢她们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电影,岁月从不败美人,这里祝她们生活幸福健康快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06-03 12:17
来源:
如荒动漫
《胭脂扣》这部影片,可说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爱情片的经典之作了吧,这部1988年由关锦鹏执导的影片,讲述了香港三十年代的名妓如花(梅艳芳饰)与执绔子弟十二少(张国荣饰)之间缠绵却凄冷的爱情故事,两人之间的感情纠缠了50年,甚至阴阳两隔,却仍然无法割舍,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会为剧中沦落风尘的如花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感动落泪吧。
《胭脂扣》的成功与当年两大巨星联手演出是分不开的,张国荣扮演的十二少多情却懦弱,梅艳芳扮演的如花虽是风尘女子,却对追寻爱情痴心不改,最终红颜薄命,如今看来,张国荣与梅艳芳的表演,把这个本就凄美的爱情故事上蒙上了一层更为朦胧、梦幻、甚至鬼气森森的气氛,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的表演的确是天衣无缝、天作之合。
本来当时十三少一角几乎已经敲定由吴启华扮演,不过梅艳芳当时考虑到剧中对手男演员是否能与自己擦出火花很重要,力荐由张国荣出演十三少,然而当时的香港影坛并不像今天这么规范,各大电影公司的艺人是不能拍别家公司的戏的,当时张国荣所属的经纪公司是“新艺城”,而梅艳芳、关锦鹏属于嘉禾公司,新艺城的艺人拍摄嘉禾的戏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梅艳芳就是这样的人,她告诉关锦鹏:我负责把张国荣叫来。就这样梅艳芳首先找到张国荣答应跨刀演出十二少一角,就因为梅姑的一句话,张国荣二话没说就来参演,虽然十二少在影片中只是配角,后来虽然加重戏份,可仍算不上主角,由此可见张国荣是多么重情重义之人。
前些年曾经也有过投资方找到关锦鹏导演,让他重拍《胭脂扣》,关锦鹏跟对方说:“你把梅艳芳和张国荣找回来再说吧……,我不知道该找谁来演十二少与如花。”,看似是一句玩笑话,但关导这句话背后又埋藏多少辛酸与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呢,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国荣最早的一部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