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闹过或听过读半边有读书和没读书的笑话话举一个例子写下来?

一剥皮诗“剥皮诗”即拟古,是旧瓶装新酒。它是按前人有影响的诗篇的骨架,改动部分诗句,赋予新的内容的一种诗体。它是一种艺术上的翻新,较原作为佳者亦不乏其例,仍不失为一种创作,所以,它自成一格,能达到讽刺嘲弄的目的。1、惧内即景宋朝程颢有七绝《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清人仿拟此诗,只改动了六个字,戏作《惧内即景》诗,对怕老婆的人挖苦得入木三分。诗云:云淡风轻近晚天,傍花随柳跪床前。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2、笑问儿从何处来
唐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引起许多游子的情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清时有人改动这首诗嘲讽科举制度。清制规定:童子试除笔试外,还要“当堂提复”--相当于面试。某人年近半百,尚在为童子试“拼搏”,担心面试通不过,便递去了胡须,假充年轻人,结果仍被淘汰。友人作诗:老大离乡少小回,乡音未改嘴毛摧。老妻相见不相识,笑问儿从何处来?
3、夜半枪声到客船苏州寒山寺,以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驰名遐迩。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南侵,广大人发流离失所。寒山寺也庭院荒芜,游人不前。有人见此惨象。遂改张继诗曰:月落乌啼妻哭天,江南劫火不成眠。姑苏城外寒衣尽,夜半枪声到客船。
4、陈毅写诗挫黑田1938年夏天,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率领部队进驻茅山,与日冠黑田大佐所率领的“神鹰”旅敌对。有一次黑田让女秘书给陈毅送去一幅《山川跃马图》,请陈毅题诗留墨。陈毅在画上题了一首改字七绝,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有中华儿女在,不教倭寇度茅山。并对女秘书说:“回去告诉黑田,有本领请他自己来一趟,我在山门外等他。茅山虽小,有他一块葬身之地!”黑田打开画卷,读了题诗,听了回话,气得说不出话来。当夜时分,黑田亲自带着“神鹰队”五十多人,轻装偷袭一支队司令部。黑田冲进亮着灯光的司令部,只见桌上摆着一盘围棋,棋盘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首诗:虚虚实实变幻多,兵家自当细揣摩。让开小道三十里,待军来此作俘虏。黑田知已中计,未曾拔腿,就做了新四军的第一名“佐”字号俘虏。
5、谢觉哉诗讥吴佩孚唐朝诗人五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927年,国共合作,共同进击北洋军阀。特别是共产党员叶挺将军领导的独立团,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打得北洋军阀丢盔弃甲。大军阀吴佩孚只身坐火车逃往洛阳,他在行前声言,今后不问军事、政治,将以饮酒、看花终志。
谢觉哉闻之,乃仿王昌龄诗写道:
青天白日竟倒吴,炮声送客火车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雄心在酒壶。
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6、夏衍笑变历史教训
明末清初,有一首传诵一时的打油诗:
闻道头须剃,而今尽剃头,
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
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
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一九七四年,夏衍在狱中偶然想起,把它改为:
闻道人该整,而今尽整人。
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
整是由他整,人还是我人,
请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
7、依样画葫芦
传说清朝时候,有一个文人,路过太行山,在葫芦崖下歇息,在石壁上题诗一首:
人见太行愁,我见太行喜。
我不喜太行,家住太行里。
后来,又有一个文人路过这里,读完这首诗,他也想写一首诗作留念,但东想西想总想不出来,后来便在头一个人这计的侧边这么写道:
人见葫芦愁,我见葫芦喜。
我不喜葫芦,家住葫芦里。
过路的人们看了这先后两首诗,都议论纷纷,不知是谁便在这后一首诗上面加了横批:“葫芦崖下套诗文--依样画葫芦。”2、回文诗回文是一种修辞手法。如果一首诗顺读倒念皆能成意,这样的诗便叫回文诗。
1、岳武穆王墓
清代张奕光的七律《岳武穆王墓》,是一首比较有名的回文诗:
今古垂芳遗庙立,拜瞻空恨一秦奸。
森森柏树枝南向,凛凛忠魂夜北看。
心赤负冤沉狱死,草青埋骨痛碑残。
钦徽是日无家返,深怨谗书封蜡丸。
回复读之,便成了:
丸蜡封书谗怨深,返家无日是徽钦。
残碑痛骨埋青草,死狱沉冤负赤心。
看北夜魂忠凛凛,向南枝枝柏森森。
奸秦一恨空瞻拜,立庙遗芳垂古今。
这首诗,既合韵律,又能充分表达作者怀忠斥奸的强烈爱憎感情,确实是很不易的。
2、观山寺的回文诗
广东高州县的茂名镇,历史上是个文风蔚然、胜踪留存的地方。镇西观山寺的壁上曾刻有一首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侵,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倒转过来读,仍是一首意境相似,合乎格律要求的谐韵诗: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3、仙佛寺的回文诗
湖北来凤县仙佛寺的山门前,曾有一块高约六尺的青岩石碑,碑上镌刻一首回文诗:
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留人宜晚天。
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
据说这是一位真人从四川峨嵋山云游到此,一时兴起,在门前挥笔而就的。这首诗,不管顺读倒吟,减字跳句,都可以演绎成诗。
4、情书回文诗
有一首读来感人至深的回文诗,是丈夫从外地寄给妻子的信: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阴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宁长寥夜,夫忆妻兮父忆儿。
妻子读后,将其倒写,成为回信: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阴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首诗顺读倒念,皆合乎夫妻语气,读来朴实感人,亲切自然。
5、逐句回文体
丁药园有一首写青年男女之情的《菩萨蛮》词,逐句回文,真挚别致,反复吟味,情趣自见:
下帘低唤郎知也,也知郎唤低帘下。
来到莫疑猜,猜疑莫到来。
道奴随处好,好处随奴道。
书寄待何如?如何待寄书。
苏轼也曾写过逐句回文体,有首《菩萨蛮》词,是这样写的: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头花落。
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
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再录一首《菩萨蛮.暮江吟》的逐句回文词: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6、倒句回文诗
倒句回文诗是每一句中都可以倒读。下举一首七绝供欣:
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
树中云接云中树,山外楼遮楼外山。
李半黎写过一首《鸟醉花香》的倒句回文诗,诗云:
冬伴春来春伴冬,风随雨洒雨随风。
鸟醉花香花醉鸟,松恋雪洁雪恋松。
7、联珠回文诗
回文诗中有一种回文联珠体,用十个字按照顺序交叉的方法,即前两句从左至右读,后两句从右至左倒读,组成一首七言绝句。
有四首《春》、《夏》、《秋》、《冬》的四季回文诗是这样的:
《春》:茏堤绿柳弄春晴晓月明
读成:
茏堤绿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
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绿堤茏。
以下三首读法相同: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红炉黑炭积残冬遇雪风
唐寅也曾作过名曰《春》、《夏》、《秋》、《冬》的联珠回文诗。
其一:花枝弄影照窗纱映日斜
读法:花枝弄影照窗纱,影照窗纱映日斜;
斜日映纱窗照影,纱窗照影弄枝花。
以下皆仿此读法:
其二:莲新长水贴青钱数点圆
其三:悠云白雁过南楼半色秋
其四:梅枝几点雪花开春信来
8、图形回文诗
下面这个图,是一首联珠回文诗,读法与前面相同。
业 兴 春 开万    夜人 游 集 市
春开夜市集游人,市集游人万业兴;
兴业万人游集市,人游集市夜开春。
9、连环回文诗
在古代白话小说《苏小妹三难新郎》中,有这样三首回文诗。
秦少游诗:
别离时闻漏转           
忆    静
期归阻久伊思
苏小妹诗:
阕新歌声嗽玉
 一    采
津杨绿在人莲
             
苏东坡诗:
力微醒时已暮           
酒    赏
飞如马去归花
这三首诗的读法如下:
秦少游诗: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小妹诗: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嗽玉,歌声嗽玉采莲人。
苏东坡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10、倒读成词的回文诗
回文诗词中还有一种更奇妙的是,诗倒读成词,词倒读成诗。如清代一位女才子写的一首七律: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待留。
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倚望高楼。
迟迟月影斜依竹,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倒读成为一首《虞美人》词: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欲将愁旅赋余诗,叠叠竹依斜影月迟迟。楼高望倚长离别,叶落寒阴结。冷风留待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3、数字诗数字在数学的天地里无穷无尽,象神奇的魔术师,变化无穷。当它们被一些别具匠心的文学家、艺术家和诗人融进艺术天地时,更别有一番情趣。它进入诗海,便构成了巧妙的数字诗。
1、邵康节的数字诗
宋代理学家邵康节曾写过一首五言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在这首别具一格的诗里,巧妙地运用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寥寥几笔便描绘了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成了一首绝妙的数字诗。
解放前,有人有感于乘坐公共汽车的困苦,就仿照上面那首数字诗,改动了几个字,对那破烂陈旧而速度又慢如蜗牛的公共汽车了嘲讽: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
上下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2、李调元的麻雀诗
李调元在两江主考完毕回家,州内大小官员以及秀才举子都来送行,设宴十里长亭。饯行酒一饮过,州官想难一难他,以便乘机羞辱他一番。正好有群麻雀跳叫檐间,州官用手一指,便请李调元以麻雀为题即席赋诗。
李调元略一沉吟,便慢声念道:
一窝两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众人一听,无不掩口,若不是拘于礼貌,简直要笑出声来。李调元不慌不忙地续吟:
食尽皇王千盅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后两句如奇峰突起,又似晴天霹雳,明写麻雀,实骂众人,而且骂得惨,骂得绝,众人全惊了,全哑了。
3、朱元璋的《金鸡报晓》诗
洪武十四年是“鸡年”,朱元璋亲自到翰林院文华堂与学士们一起饮酒庆贺。他提出以《金鸡报晓》为题,大家作诗一首。
一个老年的学士请他先做一首。朱元璋便提笔写来: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从人看后无不暗笑:这还象是诗么?谁知朱元璋立刻续了后面两句: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
众翰林学士看后,无不拍案叫绝。
4、“一”字诗
“一”字的含义丰富,表现力很强。有的诗人在一首诗里,复用许多“一”字,称为“一”字诗。
清代陈沆曾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一首诗用了十个“一”字,用得错落有致,轻捷灵巧,有“独”“一”、“满”、“全”等多种意义。每个“一”都是具体鲜明的形象,写人状物,绘声绘色,很有诗情画意。
5、数字作考题
相传有个秀才,相约朋友赴试,因路途遥远误了考期。他苦苦央求,主考才准补试。
主考出题是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上联,要秀才答对。秀才暗想,我何不将误考原因说说,好求得主考谅解,便作一上联: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主考一看,心中称厅,接着又要求秀才用“十到一”作下联。秀才思忖,何不把读书苦衷表一表,于是挥笔写下:
十年寒窗,进了八、九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
主考阅后,点头称妙。4、谜语诗所谓谜语诗,就是以诗的形式作为谜面的谜语。谜底指人或物或字。
1、王安石的两首谜语诗
王安石任宰相时,一位老木匠为他设计了一套宅院。老木匠拿来模型请王安石过目。王安石看后频频点头,但又在模型的后花园墙壁正中处题了首诗:
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老木匠思讨片刻,恍然大悟,立即修改了模型。王安石再看,果然更加满意。
原来这是一首谜语诗,每句的谜底都是“门”字。意思是请老木匠在后花园加个门。
2、怨妇诗
从前,有一个女子的丈夫离家三年不归。三载春秋,恶风扑门,冷雨敲窗。已到融融天气了,才想到窗纸早该裱糊了,可怜这痴情的妇女,巴心巴肠地悬望着京城里的丈夫,算计着他离家的时节,做着团圆的美梦。等啊,盼啊,盼来的却是一纸无言的嫌弃!
四月将近五月初,刮破窗纸重裱糊,
丈夫进京整三年,捎封信儿半字无。
这首诗谜面上写的一个怨妇,实际上隐射四位中药名: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3、遗诗隐何物
从前,有一个被百般虐待的媳妇,在实在活不下去的情况下投井自尽了。临死前,她含泪在墙上写下遗诗一首:
他打我知道,背后有人挑。
心中明似镜,为的路一条。
这四句诗,既表明自己清白无辜,又是一则物谜:隐射灯笼。
4、比喻贴切的谜语
二人乘舟,触景生情,打一谜语,谜面是一首优美的词:
在娘家,绿发婆娑,自归郎手,青少黄多。受尽了多少折磨,经历了无数风波。休提起,提起来珠泪洒江河!
这条谜语,既借一个封建社会里受尽压迫女子之口,叙述了她的不幸遭遇;也维妙维肖地对谜底(竹篙)作了形象的描绘。
5、数字谜语诗词
下面三首谜语诗词,从内容上看都是情诗,其谜底都是隐射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相传,宋代著名女诗人朱淑真,在她丈夫变心后曾巧制了一则《断肠谜》,以抒发她怨恨绝决之情。
下楼来,钓钩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以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乾隆曾写过一首数字谜语词:
下珠帘焚香去卜卦,问苍天,侬的人儿落在谁家?恨王郎全无一点直心话,欲罢不罢,吾把口来压!论文字交情不差,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抛得奴力尽手又乏,细思量口与心俱是假。
此词中,“下”去“卜”是“一”,“天”不见“人”是“二”,“王”“无一”是“三”,繁体字的“罢”去了“能”是“四”,“吾”去了“口”是“五”,“交”不要“差”(×)是“六”,“皂”去了“白”是“七”,“分”去了“刀”是“八”,“抛”去了“力”和“手”(扌)是“九”,“思”去了“口”和“心”是“十”。
6、郑板桥的铜壶诗
郑板桥弃官后,一日来到扬州字画社,恰逢一些文人墨客正饮酒助兴。此时,他又渴又饿,见屋内木炭炉上的一把铜壶里水已翻腾,便伸手提壶要冲茶。忽听一阵哈哈笑声,众雅士中的一位长者道:“新来的先生请听着,想喝茶不难,要知我们有个规矩,喝前须赋诗一首。请以你手中铜壶为题,若赋得好诗,莫说是茶,即便是酒也由老身包了。”
老者话音刚落,郑板桥微微一笑,即吟道:
口小腹大鼻耳高,烈火烧身称英豪,
量小岂能容大物,二三寸水起波涛。
众文人一听目瞪口呆,当众人得知此人是郑板桥后,都拱手相敬。
7、咏伞谜语诗两首
偶因一语蒙抬举,反被多情又别离。
送得郎君归去也,倚门独自泪淋漓。
诗中“语”谐“雨”,“情”谐“晴”。
害了相思病,身体瘦如柴。
巴得团圆时,不觉泪满腮。
8、夏明翰的字谜诗
夏明翰同志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见到蒋介石叛变革命,非常气愤,他在湖南作了一首字谜诗,给工人同志猜:
一车只装一斤,好个草包将军,
两个小孩相助,又请三个大人。
谜底是“斩蒋示众”四个字。夏明翰同志用谜语诗作为鞭挞敌人的武器,表达了共产党人嫉恶如仇的义愤。
9、有好酒卖
明朝时代,海南出了一个状元,叫伯畴。人称“海南才子”。
有一天,他路过一家酒店门口,店主央求他为酒店赐个吉利。伯畴微笑自若,握笔在手,略思片刻,然后大笔一挥,写下了七绝一首: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人们都在啧啧称赞伯畴的诗句优美,却有人大喊道:“不,不但优美,你们看,‘一轮明月挂半天’,不正是‘有’字吗?‘淑女才子并蒂莲’,分明是‘好’字;‘碧波池畔酉时会’,是‘酒’字;‘细读诗书不用言’,是‘卖’字无疑。”
“呵!有好酒卖!”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10、招牌谜
从前,有一店铺的招牌上写道:
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
酉时天下雨,读书不用言。
招牌挂出后,人们都争相观看,故而生意兴隆,顾客盈门。招牌的谜底也是:有好酒卖。
11、字谜诗
何人经商出远门,河水奔流不见影。
千柯木材火烧尽,百舸争流舟自沉。
谜底是:“可”字。
12、艄公考举子
乾隆年间的一天,有十几名举子赶到黄河渡口,准备渡河,正赶上黄河涨大水,无人摆渡。举子们望着汹涌澎湃的黄河,正在焦急之际,忽见从岸边芦苇丛中划出一条船来,船头站着一位老艄公。他把小船靠到岸边问明情况,就对举子们说:“我可以送你们过河,不过,有个条件,我先出个字谜请各位猜,猜中者,立即上船过河,分文不收;猜不中者就请拨马而回,再苦守三年寒窗吧!”
举子们听罢,都觉得这有何难,就请老艄公出谜。老艄公念道:
半边有毛半边光,半边有味半边香,
半边吃的山上草,半边还在水里藏。
瘵子们听罢,全傻了眼。这时,正在渡口附近洗衣裳的两位姑娘“噗哧”一笑说:“这么多的举子,连一个普通的字谜也猜不中,真是一群蠢才!”
老艄公听了哈哈大笑说:“听口气,你们能解开这个字谜,何不说出来。让秀才们也长长见识。”两位姑娘推让了一阵,一位年龄稍小一点的站起来,念道:
水里游鱼山上羊,东拉西扯配成双,
一个不吃山上草,一个不会水中藏。
老艄公听了说道:“这群书呆子,干脆回家抱孩子去吧,免得浪费盘缠。”说着就舞动双桨,向黄河对岸划去了。
字谜底:鲜。
13、以谜破谜
据说,秦少游打一木工用具谜给苏东坡猜:
我有一间房,半间租与转轮王,
有时射出一光线,天下邪魔不敢当。
东坡假装猜不中,说:
我有一张琴,琴弦藏在腹;
为君马上弹,弹尽天下曲。
秦猜不中,告诉苏小妹,小妹说:
我有一只船,一人摇橹一人牵;
去时牵纤去,归时摇橹还。
秦又猜不中。小妹说:“我的谜底就是你的谜底,你的谜底就是大兄的谜底。”这时少游笑而始悟,谜底都是木工用的墨斗。
14、七谜共一物
七人参加会计培训班,晚上猜谜娱乐。七人所作谜语分别是:
五男二女分家,打得纷乱如麻,
欲问何时了结,直到清明方罢。
 
古人留下一座桥,一边多来一边少,
少的要比多的多,多的反比少的少。
 
长方院子一墙隔,上下分下两群鹅,
多的不过五个整,少的一个顶五个。
 
顺着念,会计经常用,
倒着念,主意没拿定。
 
一只宝盒巧又巧,盒中不满百粒珠,
要是仔细算一算,千千万万没法数。
 
远看一本书,近看一窝竹,
盘盘一下猜不中,请你再读十年书。
 
竹做栏杆木做墙,只关“猪”来不关羊,
三个小子来捉猪,吓得猪儿乱打撞。
七人谜语出完,大家异口同声道:“咱们是不谋而合,三句话不离本行啊!”原来谜底都是算盘。
15、词女之夫
宋代文坛名士赵明诚,一次外出归家后闷闷不乐,食欲不振,形体日渐消瘦,父亲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梦中见一人对我言道: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
芝麻除草麻,芙蓉开新花。
他的父亲听了大笑,猜出儿子说的是“词女之夫”四个字。因为赵明诚认识女词人李清照,双方一见钟情,但在封建社会里婚姻是不得自由的,因而忧郁成病。他父亲当即允了这门亲事。
5、藏头诗1、李调元的藏头诗
乾隆某年,李调元上京赴试。在一书院,遇见一批名人学士谈论诗文,大家问他的姓名,李调元不答,挥笔写下一诗:
李白诗名传千古,调奇律雅格尤高。
元明多少风骚客,也为斯人尽折腰。
这是一首藏头诗,将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念,便是“李调元也”四字。
2、纪晓岚题诗戏恶僧
纪晓岚的家乡献县有座佛寺,寺中方丈禅心和尚极表殷勤,亲自陪他游览。游览后,还给纪晓岚敬烟上茶,并拿出一副自己的画像,请他题诗留存。纪晓岚正想嘲弄他一番,便来者不拒,写道:
精神炯炯,老貌堂堂。
乌巾白髯,龟鹤呈祥。
禅心和尚一看,满心欢喜,便把画挂在墙上,供人欣赏。
后来,有位饱学之士来此游览,看后捧腹大笑,指着那首题诗道:“若单从诗上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句句是赞词,可是纪晓岚在每一句的第一个字上弄了手脚,你连起来读一读,那不是‘精老乌龟’四字吗?”
禅心和尚被气得眼斜鼻歪,手脚冰凉,连话都说不出来了6、巧记诗1、一诗巧藏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相传为檀公所辑,系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要熟记三十六条妙计,却非易事。有一位学子,潜心钻研,终于悟出一法,在三十六计中每计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
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
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
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
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三字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读来,即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内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途伐虢。
2、周恩来巧编地理诗
周总理曾把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编成一首七言诗。这首诗通俗易记,琅琅上口,读几遍,便可记住。全诗只有四句: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全诗第一句指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第二句指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江的谐音)、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第三句指;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第四句指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和天津。从周总理巧编地理诗中,可以看到他胸怀全国一盘棋的态度和机智的工作方法。
3、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4、巧记巫山十二峰
巫山十二峰,都是以山峰的形态,分别赋予形象化的美名的。有人写了一首诗,把十二峰的名称串连起来,便于旅游巫峡的人记忆:
曾步净坛访集仙,朝云深处起云连;
上升峰顶望霞远,月照松峦聚鹤还;
才睹登龙腾汉字,遥望飞凤弄晴川;
两岸声声翠屏啸,料是呼友饮圣泉。
巫山十二峰,每一峰都是值得一游的。古人曾用“泰华衡庐无此奇,一石一波天下无”的诗句。赞美巫峡风光的美。7、宝塔诗一首诗的字数从一至七或从一至九,字数逐句增多,把全诗横写,可构成宝塔形,称为“宝塔诗”。其中从一言至七言的,又称为“一七体诗”。
1、吟“庄”诗
     庄,庄。
     临堤,傍冈。
    青瓦屋,白泥墙。
   桑麻映日,榆柳成行。
  山鸡鸣竹坞,野犬吠村坊。
淡荡烟笼草舍,轻盈雾罩田桑。
家有余粮鸡犬饱,户无徭役子孙康。
这种一七体诗,指物为题,以题为韵,一韵到底。每一句都各自成对。第一字(也是第一句)既是题目,又是音韵,同时也规定了全诗描写的对象和范围。第二字往往是第一字的重复。其他六对,都是隔句押韵。总之,一七体诗的特点是扣题紧凑,对仗工整,使人读后余味无穷。
2、咏“月”诗
       月,月。
      无休,无歇。
     夜东生,晓西灭。
    少见团圆,多逢残缺。
   偏宜午夜时,最称三秋节。
  幽光可敌严霜,皓色能欺瑞雪。
穿窗深夜忽清风,曾遣离人情惨切。
3、《竹》
一七体诗也可横写成楼梯式。如张南史写的《竹》:
      竹,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停露宿。
      成竹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庚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4、白居易的《诗》
唐文宗大和三年三月底。白居易被罢免了刑部侍郎之职,任命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临行前,他的老朋友裴度等在长安为他置酒送别,酒酣之际,有人建议以“诗”为题为韵,在坐者各写一首一七体。白居易的一首是这样写的:
诗。
绮美,环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白居易的《诗》共五十五个字,首行只有一个字。
5、僧慧令诗
         游,愁。
       赤县远,丹思抽。
     鹭岭寒风起,龙河激水流。
   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季颓秋更秋。
  已毕耆山本愿诚难在,终望持经振锡往扬州。
此诗由一、三、五、七、九言各两句组成,为宝塔诗的扩展。
6、联句宝塔诗
用宝塔诗联顺一人写两句并成对偶。称联句宝塔诗。
             东
             西
            步月
            寻溪
            鸟已宿
            猿又啼
            狂流碍石
            迸笋穿溪
           望望人烟远
           行行萝径迷
           探题只应尽墨
           捋赠更欲封泥
          松下流时何岁月
          云中幽处屡攀跻
          乘兴不知山路远近
          缘情莫问日过高低
         静听林下潺潺足湍濑
         厌问城中喧喧多鼓袭
8、怪体诗1、每句诗嵌入一种颜色的名称,共四句,就有四种颜色,因此叫做“四色诗”。不过取哪四种颜色并不限定,赤、橙、黄、绿、青、蓝、白、黑等只要表示颜色的词都可以。
如范云《四色诗五首》其一:
折柳青门外,握兰翠疏中。
绿草骋春日,碧渚澹时风。
此诗只写一种颜色,即青,每句都点出,所用的同义词,或色彩稍有差别的词。
2、问句诗
全诗为问句的,称问句诗。如中唐大历十才子的皇甫冉,有一首《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的诗: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这首诗借问句,把流水、树丛、山色、云霞写得扑朔迷离,饶有情趣。这样的问句似问非问,十分随意。无须回答,也无从回答。
北宋大文豪王安石也有一首诗,题为《勘会贺兰溪主》,内容是问讯友人移居情况的。诗云:
贺兰山下几株松?南北东西有几峰?
买得住来今几日?寻常谁与话从容?
此诗前两句问新居的环境特征,第三句问迁入新居的时间长短,第四句才是问日常起居。这一句问得妙,看起来是问友人平日与谁闲聊,实际上表达了自己无法与友人“话从容”的思想情感。
3、联边诗
在写计时,利用汉字相同的偏旁部首构成“联边”,使句中诸字具有特别整齐的形式美,称为“联边诗”。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曾写过一首《戏题》诗:
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
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
草菜荒蒙茏,室屋壅尘坌。
僮仆侍偪侧,泾渭清浊混。
这首抒写诗人憩息漫步郊野所见景色的诗,每句各字的偏旁相同,给人以整齐划一的美感。
4、罗嗦诗
古时候有一首诗: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
因为诗中用了很多同样的概念:一个、孤僧、独自;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杜鹃、谢豹、子规。这每一组语词都说的是一回事,用的是同一关系的概念,所以人们叫它罗嗦诗。
9、聪慧诗1、七步诗
据传说,曹丕刚登上皇位不久,就把他的弟弟曹植叫来,对他说:“你必须在走七步路的时间里作一首诗。要是作不出来,就处以极刑。”但是曹植还没走完七步,就高声朗诵起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用豆萁煮豆来巧妙地比喻骨肉相残,发出了“相煎何太急”的抗议,使曹丕深感惭愧。
2、五步诗
唐朝史青上表唐玄宗,自称曹植七步成诗尚为迟涩,吾五步之内可以成诗。唐玄宗见不十分惊奇,当即下旨相召,以“除夕”为题,命史青作诗。史青未出五步,即吟诗云:
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摧。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唐玄宗听了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内将军之职。
3、三步诗
北宋,寇准当年七岁时在从宾客酒筵前,以华山为题,赋诗助酒兴。小寇准迈开三步,一首五言绝句便脱口而出: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是近,回首白云低。
寥寥数语道出了西岳华山的雄伟峭拔。
4、“神童”七岁吟诗
李调元是清朝乾嘉年间的著名诗人。他五岁入塾,读《四书》、《尔雅》,过目成诵。七岁就能吟诗。特别是他当时吟了这样一首五言绝句:
浮云来万里,窗外寸霖霖;
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
这首诗传开后,人们便称他为“神童”。
5、女孩七岁作诗
唐朝,有个七岁的女孩子很会作诗。武则天闻知此事,立刻召见她。女孩的哥哥就把她送到京城。武则天出题让女孩当面作诗,果然做得又快又好,武则天很喜欢她,便要把她留在宫里,让她的哥哥独自回家。
临别那天,武则天让女孩写诗送别哥哥。女孩看见远处云雾蒙蒙,近处秋风吹动,黄叶纷飞,天空一行大雁排成人字飞过,想到马上就要同哥哥分离,不禁流下眼泪,随口吟道: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诗中流露了对家乡的向往,对亲人的留恋,对离别的伤感情绪,武则天听了很同情,就让女孩和她哥哥一起回去了。
6、才女吟“夜”诗
古时候,有一村姑漂亮而贤惠,且出口成章,颇有文才,人们称她是才妇女。
一天,才妇女骑着毛驴和她丈夫进城赶集。走到城里当街,忽然听到前面鸣锣开道,抬头一看,只见县官坐着八抬大轿,前呼后拥地走来,才女和她的丈夫赶忙躲避。谁知毛驴常处山村,没见过这样大的阵势,被锣一震,忽然一惊,竟碰到了轿子上。县官大怒,马上回衙升堂,把毛充了公,并判责打她的丈夫四十大板。
才女闻讯,急忙进衙为她丈夫求情。县官久闻才女之名,今见她入衙求情,便想试试她是否有真才实学,于是说道:“人人都夸你出口成章,称你是才女,如果你能当堂用诗词的形式,表示八个‘不打’之意,而又不提到一个‘打’字,老爷就交还你的毛驴,恕你丈夫无罪。”
才女问:“不知老爷以何为题?”当时天已黄昏,县官捋着胡须说:“就以‘夜’字为题。”才女听后吟道:
月移樵楼更鼓罢,渔夫收网转回家。
卖艺小店去投宿,银匠熄炉正喝茶。
猎人山中缚死虎,飞蛾团团绕灯花。
院中秋千已停歇,油郎改行谋生涯。
毛驴受惊碰尊驾,望求老爷饶恕他。
才女吟罢,县官一听,诗句不但合辙押韵,顺理成章,而且全诗的前八句,每句都暗含一个“不打”,不由拍案赞道:“一气吟成,出口成章,果然名不虚传,真才女也!”
于是,县官当堂还了她的毛驴,饶恕了她的丈夫。
7、女秀才吟诗救夫
明末年间,江西武宁芭蕉村,有位出身儒家门第的淑女,名叫顾惠君,自幼攻读经书,会吟诗作对,人儿女秀才。
她的丈夫廖侣良却是个极不争气的人,有天晚上他因赌钱欠了债,便云偷别人的耕牛,被人抓获,送进了县衙大狱。
顾惠君是个“出嫁从夫”的贤惠女子,只好抛头露面去见县令,请求宽恕她的丈夫。
县令早闻顾惠君的大名,想借机试一试她的才能,便对她说:“听说你能诗会文,今令你以你丈夫偷牛一事为题,吟诗一首。如果是名副其实,我就放你丈夫出狱。”
顾惠君含羞妨辱,接过纸笔,略加思索后写道:
滔滔河水向东流,难洗今朝满面羞。
贱妾无心比织女,丈夫何事夜牵牛。
县令看罢,拍案叫绝;把她丈夫唤来,当堂教训一通后,释放了。
8、王守仁《哭象棋诗》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自幼才思敏捷,经常逢事作诗,一一首《哭象棋诗》就是他即景而作的。
有一次,因他贪下象棋,忘了回家吃饭,母亲一气,夺了他的象棋,扔到河里。他看着象棋随水漂流,摇首顿足。哭之以诗:
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
诗的开头一句先点出惋惜之情。中间两句写各种兵种被流水卷走,似有千军万马之状。末一句忽然奇军突起,却是雄浑悲壮的余声。整首诗构思巧妙,纵横得体。
9、冯玉祥写护林诗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行军时不准士兵践踏林木,驻扎操练时也注意植树造林。他屯兵徐州时,写了一首护林诗:
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
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10、戏谑诗1、唐寅续诗戏秀才
有一天早上,唐伯虎路遇两个酸秀才。那两人不知他是有名的大诗人,只顾胡扯乱谈。忽然前面有一盏灯,两人便要以灯为题,赋诗联句,一个秀才说:
远看一盏灯,
另一个秀才半天才憋出一句:
近看还是一盏灯。
第三句便没有词了。唐伯虎笑着对他们说:“我替你们续两句如何?”秀才问:“你能续什么好句?”唐伯虎说:
一个糠布袋,一个死苍蝇。
两个秀才听了很是不满。又往前走,看见一座山,两个秀才又要做诗。一个说:
远看一座山,
另一个说:
近看山一座。
唐伯虎说“我再给你们续两句吧!”
山上石头掉下来,两个脑瓜都砸破。
两个秀才听了,不觉十分恼火。再往前走,又看见一棵盛开折花的梨树。一个秀才说:
远看一棵树,
另一个说:
近看两股杈。
唐伯虎续道:
一股叉着你,一股叉着他。
两个秀才大怒,拉唐伯虎去找县官评理。县官听了两个秀才的诉说后,问唐伯虎:“秀才讲的可是事实?”唐伯虎说:“我是好心好意给他们续诗。”县官又问:“你是怎么续的?”唐伯虎说:“他们前两句是‘远看一盏灯,近看还是一盏灯’。我续的是‘清光驱暗影,长夜伴人行’。”
县官点头说:“这两句续得好。”
唐伯虎接着说:“后来他们又做了两句‘远看一座山,近看山一座’。我续的是‘幽谷生白云,飞瀑从天落’。”
县官鼓掌说:“好诗,妙极了!”
唐伯虎最后说:“他们做的梨树诗是,‘远看一棵树,近看两股杈’。我续的是‘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县官一听,知道唐伯虎有学问,连忙下堂来,向他作揖致敬,把两个酸秀才呵斥一顿,赶走了。
2、雇工打伞送雇工
蒲松龄在毕际有家当熟师时,有一次回家遇雨,毕家雇工丁国祥对的为人和学问都很敬重,怕他刚刚病好,淋坏身子,便紧跟在后面给他打伞。蒲松龄抬头看见山前山后细雨蒙蒙,不禁触景生情,念出一句:
山前山后雨蒙蒙。
因他没有做诗的心情,所以半天也没有下文。丁国祥望着他,想了想,便续上了下句:
雇工打伞送雇工。
蒲松龄听了,心里寻思,自己毕竟还是一个教书先生,怎么和雇工相比呢?想到毕际有还常请他陪客,自觉身份不同,便说道:
酒席筵前分上下。
丁国祥跟着又续上了一句:
期满价足一般同。
这最后一句牵动了蒲松龄的心,他仔细一想,不禁点了点头。两人走在雨里更加亲近了。
3、蒲松龄咏针讽独眼
因蒲松龄得罪了王大官人,王大官人的独眼管家便出鬼主意借请客为名来羞辱他。
这一次,王大官人把蒲松龄让到了上座。独眼管家斟酒,先从上座开始,可偏偏把蒲松龄闪下,还把壶嘴儿朝着他。在以前这是最忌讳的。王大官人好象没看见一样,端起酒杯来说:“蒲先生,喝呀!”酒杯里没有酒怎么喝呢?蒲松龄却笑着说:“大家先别喝酒,我先说个笑话助助兴吧。临来时,家里的正缝衣裳。现以针为题作首诗。”说完念道:
一头尖尖一头扁,扁头只有一个眼。
独眼只把衣衫认,听凭主人来使唤。
“你们说这事可笑不可笑?”
这一问,大家不禁一齐朝独眼管家望去,忍不住都笑了起来。王大官人只得把独眼管家打发走了。
4、纪晓岚作诗祝寿
纪晓岚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学识渊博,文思敏捷,平素喜欢开玩笑。
一天,有个翰林的太夫人做寿,纪晓岚与众人一起去祝贺,这个翰林见纪晓岚来,就请他作首祝寿诗。
纪晓岚一口允诺,稍加思索后就写了一句:
这个婆娘不是人,
这不是在骂人吗?在座的宾客无不大惊失色。纪晓岚却不慌不忙,偷窃不迫地写下第二句:
九天仙女下凡尘。
啊,原来如此,老夫人不是人,而是天上仙女!大家转惊为喜。
纪晓岚见大家笑嘻嘻的,于是又写了第三句:
生个儿子云做贼,
大家看了又惊呆了,刚才是骂老夫人,现在骂到翰林头上了。但是,纪晓岚把笔锋轻轻一转,写出了结句:
偷得蟠桃孝母亲。
大家又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5、吟鹤诗
一天,乾隆皇帝带着纪晓岚去圆明园,时近黄昏,忽见一只白鹤在前头飞。乾隆灵机一动说:“卿善作诗联,能否以此鹤为题,急就一章?”他话没说完,纪晓岚就吟出了声:
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
他刚吟出两句,那白鹤已远远离去,在幕色中变成了一抹黑影。乾隆又连忙说:“你看那鹤明明是一身墨黑,并无一点白色,卿为何说它是’雪为衣‘呢?这岂不是大谬?”
纪晓岚微微一笑,又转口吟道:
只因贪食归来晚,误入羲之蓄墨池。
乾隆听了,点头称叹,不再说话了。
6、随机应变巧吟诗
解缙听说王后昨夜生了小孩,立即进宫,见了永乐皇帝恭贺道:
君王昨夜降真龙,
永乐说道:“你说错了,生的不是男孩是女孩。”
解缙马上续道:
化作嫦娥下九重,
永乐垂头丧气地说:“可惜已经死去。”
解缙随即吟出:
料是世间留不住,
永乐很不高兴地说:“告诉你,小孩尸体都丢到鱼池里去了。”
解缙见机转口吟道:
翻身跳入水晶宫。
7、徐文长西湖救渔民
有一年春天,徐文长坐小船云游西湖。在湖心亭岸边遇见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在哭,细问情由,才知女孩父亲是个渔民,今早出来捕鱼,不料正遇杭州太宁来游西湖,因躲避不及,太守硬说他有意冒犯,竟提去问罪。
黎文长听了,带着女孩,坐上小船,直朝太守的大花船驶去。太守见徐文长追上,大发雷霆,问他:“你是何人?胆敢撞我的官船!”徐文长答道:“我是个秀才。”太守见他穿戴寒酸,以为是随口哄骗,就故意刁难道:“你既自称秀才,我现在就罚你作一首诗。”徐文长说:“只要你答应把刚才抓去的那个渔民放了,我就作诗。”太守料他作不出来,于是满口答应。说着,就吩咐左右取来纸笔。
徐文长提笔,略加思索,便一连写了八个“天”字。太守等一见,不禁放声大笑,并大骂他是笨蛋,,只会写“天”字。
徐文长见太守得意忘形,便信笔疾书下云,成诗一首:
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子新丧才半年,
山川草林木皆含泪,太守西湖独放船。
原来老皇帝刚在半年前死去,新天子才即位不久。太守见徐文长写的诗,吓了一跳,只好把那位渔民放出来,并客客气气地送走了徐文长。
8、苏东坡对诗
北宋时,有一个阔秀才,不学无术。一天去城外游山,发现山间流泉瀑布甚美,一时诗兴大发,便高声吟唱起来:
泉泉泉泉泉泉泉……
可是除了一个“泉”字,他再也吟不出来别的词句了。忽听背后有人吟道:
好似珍珠倒卷帘。
这个秀才十分惊异、钦佩,脱口问道:
此人莫非苏东坡?
那人答道:
然然然然然然然!
秀才听说苏东坡在此,羞得面红耳赤,赶紧溜走。
9、张家楼答和
李调元出任广东学政,于上任途中,经过某州,驻马更衣,独自走到湖边一个叫“张家楼”的酒楼上,凭窗饮酒观景。在他席旁有四个文人以张家楼为题,联起句来:
“张家楼外更无楼,”
“秋到江南不是秋,”
“幸有巫山来阻隔,”
“梦魂才不到蛮州。”
联毕,四人鼓掌互相赞赏,得意极了。
李调元一听,心想:哼!竟把四川称为“蛮州”,真是岂有此理了!他边想边不觉微微冷笑出来。不料被四人觉察到了,便很轻视地问他:“难道你也懂诗?”李答:“粗知一二。”又问:“也能作诗否?”李答:“能。”四人便要李仍以“张家楼”为题试和一首。李不加思索便吟出一句:
一上张家楼碰头,
四人一听,几乎笑倒。李接着吟出三句:
眼观四海飞横秋,
不是巫山云雨阻,
看破江南十二州!
四人听他诗句非常,气势很大,都为之惊慑,忙上前问李姓名。李笑而不答,又吟出七律一首:
朝辞西蜀锦州城,赢得文才动帝京。
淮北一联羞四座,江南三考服诸生。
将名入句传经院,以雀为诗送别亭。
萍水何劳相问询,谪仙与我本同根。
四书生这才惊悟,原来他就是名满天下的才子李调元,忙施礼赔罪,认错不迭。
10、江上吟诗赠“盗”
晚唐诗人李涉,为人正直,洁身自好,曾任几年太学博士,因常写诗抨击权贵,讥讽朝廷,因此被罢黜官职。在他坐船返乡的一天晚上,于皖口江上遇上一伙绿林豪客。首领听说是李涉博士,就带着歉意插剑入鞘说道:“我们众兄弟混迹江湖,劫富济贫,专杀贪官污吏。既然是李博士,我们知道你的为人,决不会为难你。不过,久闻李博士诗名,今日巧遇,请李博士留诗一章。”
李涉惊喜交集,顿时在脑海中浮现出近年来官家横征暴敛,逼得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的情景。于是,他欣然吟咏了一首七绝: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日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众豪客一听无限感慨,齐声呐喊:“谢李博士赠诗。”
11、圣上题诗不敢留
明太祖朱元璋一日闲暇,忆起幼年在皇觉寺为僧,曾在殿宇的门侧屋角写了些打油诗抒怀言志,不知如今在否?便下诏,定于某月某日驾临皇觉寺。
到了那天,皇觉寺方丈率同全寺僧众,穿袈裟,击法器,下山恭迎圣驾。
朱元璋进入寺内,四处寻找以往亲笔所题之诗,竟了无痕迹。他把方丈召来,责问他为什么不保护好?方丈奏曰:
圣上题诗不敢留,诗题壁上鬼神愁。
谨将法水轻轻洗,犹有龙光射斗牛。
朱元璋听后变嗔为喜,厚赐寺僧而返。11、征婚诗1、红叶题诗
唐僖宗年间,书生于佑在御河桥畔,发现了一片题有诗句的红叶: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他细细地看罢红叶题诗,也马上写了两句诗,投入了御河:
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这片红叶被题诗的宫女韩翠屏收到之后,爱的种子便在心中萌发。又经过十年的煎熬,二人终结良缘。大喜之日,韩又写诗一首: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年幽思满情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2、唐代诗人崔护,年轻时英俊出众。有一年清明,独游桃花盛开的都城南庄,见一美貌姑娘,便向她讨水喝。当崔护辞别时,姑娘送他出门,如怀不胜之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护又独自游到那里,想起那姑娘,径往寻找,见门已反锁,十分惋惜,便题了一首诗在门上: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那姑娘从外面回来,见了题在门上的诗,入门而病,卧床不起,求医问药均不见效。数日后,崔护又去找她,进到房内,姑娘见了,病马上就好了。姑娘的父亲大喜,于是就将她嫁给了崔护。12、巧改诗1、郭沫若妙笔回春
一九六二年十月,郭沫若同志游览普陀山潮音洞时,拾得一册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联:
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
横批:“春在哪里”。
再翻一页,是一首绝命诗,并署着当天的日子,郭老看后很着急,马上叫人寻找失主。结果找到的失主是一位神色忧郁,行动失常的姑娘。经了解,这位姑娘名叫李真真,考大学三次落榜,爱情也遭到挫折,于是决心“魂归普陀”。郭老耐心开导李真真后,十分关怀地问道:“这幅对联表明你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过横批和下联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点点头。
郭老改道:
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
横批:“春在心中”。
并又奋笔疾书一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下面写着:“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李真真仔细阅读后,感到这幅对联就是“事事难成事事成”的最好注释。于是请求题名。郭老写上了“郭沫若,六二年秋”几个字。
姑娘见此,惊喜万分,表示要永远铭记教诲,还大胆作诗谢郭老。诗曰:
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
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2、彭德怀改诗
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写了一首六言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当时马步芳的骑兵不断对我军朝廷骚扰。彭总和毛泽东同志共同拟了一份电报,命令部队给马步芳骑兵以迎头痛击。电文在提到陕甘一带地形时,其中有“山高路远沟深”的句子。电报交发之后,彭总便去察看地形,部署打仗,回来时看到桌子上摆着毛泽东同志的这首诗的手迹,而第一句恰好是电文中的字句,只不过把“沟深”改成了“坑深”。彭总觉得末句歌颂自己有些不妥,便提起笔来把它划掉,改成:“惟我英勇红军!”
好一个“惟我英勇红军”!虽仅一句之改,几个字的更动,但彭总肝胆照人,吃苦在前,论功在后的精神,已跃然纸上。
3、纪晓岚改诗
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命纪晓岚书写折扇。他写了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诗。这首诗的原作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看了折扇上写的字后说:“这首诗,你丢掉了一个字。”下臣奉命为皇帝写字,如此粗心大意是有罪的。纪晓岚接过扇子一看,果然将首句的“间”字写脱了,但他稍动脑筋,便很镇定地说:“没掉字,我写的是一首词,不是诗。”乾隆讶然地说:“如果是词,你读来听听。”于是纪晓岚看着扇子大声诵读起来: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听罢,哈哈大笑,举起大拇指夸奖道:“联盟得很,狡辩得好!”
4、纪晓岚删诗
纪晓岚曾将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删改成五言绝句。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删改后成: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删改的理由是:清明时节下雨,自然是“纷纷”,“行人”当然是在“路上”;“酒家何处有?”本属问句,“借问”则多余;“遥指杏花村”者,也可以让读者想象为“村姑”或其他,不必拘泥于“牧童”。
纪晓岚改过的诗,确实比较简洁、古朴,但不为多少人称道;而原诗却在民间广泛传诵,脍炙人口。这是因为原诗除去历史原因之外,还具有形象丰富、鲜明、音乐性强等特点。
首句的“纷纷”给全诗定下了优美的调子,导入一曲羁旅春愁的吟唱,在读者眼前展现出霏霏细雨在春风中飘飘洒洒、迷迷蒙蒙的景象,“纷纷”正抓住了春雨的特征。末句具体写出“遥指”者牧童,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雨中牧牛图:一个放牛小孩,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横跨牛脊,身背长笛,手指杏花村中的酒旗……。这一具体生动形象的出现,在这种环境里比其他形象的出现,更觉合理。至于第二、三两句中的“路上”和“借问”确有“冗赘”之嫌,但跟全诗配合起来,通俗易懂,条理晓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从而增强了表达效果。
5、巧改剧以前还有人将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不增减一个字,只改变排列形式,用标点符号,硬是使它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型话剧”,且时间、地点、场景、人物、动作和台词俱全。不信,请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加字诗古时,有个诗人写了一首赞颂人生幸事的五绝: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有人认为这首诗太平淡了,需要再修改一下,于是在每句诗前面加了两个字,便变成了一首七言绝句: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监生金榜题名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前有个人给男孩讲了个笑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