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的特点和艺术风格演奏家肖云的古筝的特点和艺术风格演奏风格有什么特点?

由 氯化钠 于 2022-04-12 整理
何宝泉,1939——2014.6.6,天津人,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和改革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东方古筝研究会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
何宝泉9岁时随已故中国民乐大师王殿玉学习二胡、古筝、笛子。13岁以后专心攻学古筝,先后师承山东筝派大师张为昭、河南筝派大师曹东扶、客家筝派大师罗九香以及赵玉斋、札木苏、王省吾、王巽之、林毛根等中国各大筝派名家。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古筝专业。
1961年毕业后历任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在多年的专业教学和演奏生涯中,精心研究了古筝各大艺术流派的演奏技法特点和音乐风格.集诸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卓有成就的古筝教学法及古朴典雅、极富情感的演奏风格。
发表《制定古筝专业教学大纲的几点思考》、《筝的演奏力学》等论文十余篇;主编出版《中国古筝基础教程》、《中国古筝教程》、《潮州筝曲集》等书谱十余册;国内外出版二十余张(盘)音像制品;多次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音乐会、学术讲座及担任中国乐器比赛评委。
设计研制了蝶式筝、系列筝、组建了本国第一个筝乐团。“蝶式筝”获中国文化科技成果二等奖。
为国内外培养了大批的古筝演奏和教学人才,1997年任主讲、撰稿由上海有线电视台录制,上海录像公司出版发行共12张的系列古筝教学影碟片中国古筝教程》,并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音像制品”三等奖。艺术业绩已入选《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名人辞典》
参考资料何宝泉
相似艺术家
臧洪啸臧洪啸,出生于2006年6月,现就读于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师承于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美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周艺美育品牌创始人蒋周健先生。阅读全文 >>苏仪桐苏仪桐,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2012年创办北京国音雅乐琴馆,2013年组建“中华筝”五色弦筝乐团。阅读全文 >>央央央央(学名 胡许愿),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18岁,现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高中三年级古筝专业。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袁莎教授。阅读全文 >>詹倩詹倩,女,江苏南京人,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现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攻读中国乐器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导师古筝教育家阎爱华教授。阅读全文 >>
涉及乐器
古筝古筝(拼音:Gǔ Zhēng)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概述
发源以及历史
乐谱
艺术家
技巧
资讯
作品集
涉及作品集
纯筝《望》满江红电影片尾曲,“瑶琴,杀!”未知领地 - 27次浏览《赤伶》古筝纯筝,凄美翻奏氯化钠 - 15次浏览民乐版京剧民谣《武家坡2021》尼禄 - 69次浏览《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民乐演奏孤勇者 - 30次浏览邓紫棋《倒数》古筝翻奏
生命剩下的温热,至少痛并快乐着雨童 - 39次浏览
涉及资讯
徐州籍古筝演奏家李杨冠宇亮相央视“启航2023”跨年晚会由 沈梦溪 于 2023-01-04 整理岁末年初,在央视“启航2023”跨年晚会的舞台,徐州籍古筝演奏家李杨冠宇和虚拟演奏者共同奏响了一曲《山海万里》,在真实和虚拟间,在山川与大海间,展现了中国音乐的韵律之美。阅读全文
>>江西省古筝学会正式揭牌成立由 Fucui 于 2022-12-27 整理近日,“学习二十大·赣鄱勇筝先”江西省古筝学会成立揭牌仪式暨江西省古筝文化艺术成就展、古筝名家音乐会在江西艺术中心隆重举行。阅读全文 >>兰考民族乐器演奏公益培训顺利开展由 晚荣 于 2022-12-22 整理2022年上半年,河南兰考县堌阳镇政府同相关单位商讨后决定,在音乐小镇商业街上开设兰考民族乐器演奏公益培训—工匠班,特邀请兰考三农职业学院的专业古筝、琵琶老师到音乐小镇进行现场教学。阅读全文
>>

七爷话筝——访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洲洋
他演奏风格张力十足,洒脱豪放,极富感染力,刚劲而又不失细腻,华丽而不失率真,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致力于发展古筝的现代技巧。独树一帜的演奏风格使其迅即在近年来涌现出的大批青年古筝演奏家中脱颖而出,被赞誉为最纯粹的古筝演奏家。他就是任洲洋,CCTV“光荣绽放”十大古筝演奏家,现任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四川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
8月份,恰逢中昊乐器支持的“筝乐传承 共谱华章——2019非遗华夏大型民族筝乐盛典”在扬州举办,任洲洋是评委之一,活动期间,我们对他进行了专访,走进他的古筝世界,倾听他的“七爷话筝”,感受他浓郁而雅致的古韵今声。
七爷话筝——
“七爷话筝”是最近网络上颇受关注的一个视频栏目,它的主创者就是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洲洋。这档节目经常会上传一些关于古筝的视频,很受古筝爱好者们追捧。大家也都纷纷猜测,为什么栏目叫“七爷话筝”呢,其实很简单,任洲洋从小就被叫做“阿七”,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就不叫“阿七”而变成“七爷”了,栏目起这个名字,用任洲洋的话说就是完全“不想动脑子”之后的结果。
七爷学筝——
七爷并不是很多人说的“筝二代”,也不是出身音乐世家。他父亲是一名运动员,母亲是幼儿园老师。作为乒乓球教练的父亲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但在任洲洋看来“生下来不会走路就会握乒乓球拍子,会觉得这个东西没有新鲜感,特别无趣”,所以很不喜欢,父亲的强迫也未能让他屈服,但父母又觉得孩子应该有一项特长,掌握一门手艺
,所以一定要他学学习些什么。“只要不打乒乓球,学什么都可以”,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任洲洋开始了漫长的古筝学习。他所上的小学、中学、高中都是重点校,成为“学霸”也是他的理想,所以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文化课上,古筝在那个时候还只是一个业余爱好,有空就多练练,没空就不练了。然而时间总是会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安排,业余爱好的古筝后来却成了任洲洋的职业。对于这个转变,七爷笑道:“其实我对自己的要求挺随性的。高中时对文化课的要求很高,压力很大,想换种生活方式,所以,当时跟父母商量之后就想把古筝重新拾起来,以后走古筝专业。”
任何乐器学起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枯燥、乏味、无趣,当然,这对于年轻的任洲洋也不例外,小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玩,这是天性。“小时候,其实真的是得靠家长。到了高中,因为已经决定要走专业了,心里还是有一个目标的。那个时候会自发自主地去完成练筝这件事情,学习的效率也会很高,进步也很快。”
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你得需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让这个过程看起来毫不费力且轻而易举。”如今任洲洋诉说自己学筝的过程是轻松的,但这轻松背后也是无数个日日夜夜辛苦的付出,是无数次在筝前的久坐,是无数次拨动筝弦的回响。
七爷传筝——
很多学艺术的人会选择更加职业化的道路,活跃在各大音乐厅,在绚丽夺目的舞台上演出,但是七爷不同,他选择走进校园,承担起了古筝的传道、受业、解惑。作为一位青年古筝演奏家,他很看重一件事情,那就是承担起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这于他而言并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
现在七爷的生活除了在学校的教学之外,也会参与很多古筝活动,比如由中昊乐器支持的“筝乐传承
共谱华章——2019非遗华夏大型民族筝乐盛典”,“匠心中昊”系列古筝师资研修班等等,他还利用空余时间参加演出,乐此不疲地享受着充实的每一天。对于如何平衡时间,他说:“大部分比赛其实是在节假日,只有自己少玩一点,尽自己的所能为古筝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古筝要发展,第一要务是普及,“像我们看到的这些比赛、考级,客观来讲有些学生的水平其实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不够那么规范,但是通过这种形式至少做到了普及古筝,这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只有习筝人基数大了,才可以从中去挑选更多优秀的人才,而这些优秀的人才中又可以选择出一部分继续走专业,从这方面来讲这也是一种传承的方法。另外线下讲座和师资培训等活动也是推广普及古筝的方法之一,听讲座的几百号人,不能完全要求他们按照你的理想或者你想象的方向去走。但是只有人听了,就会对古筝的普及有所推动。”
无论是演出、讲座、担任评委,任洲洋的目的都很简单,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把古筝这门艺术,这件乐器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古筝得到更好的普及,这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是一个孤独的过程。
七爷探筝——
有很多粉丝看了《七爷话筝》后给他留言:“用新媒体的方式传播,真好,贴近年轻人”,“七爷愿意去尝试,愿意用这样一个窗口去和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音乐,分享自己的艺术感悟,确实是值得人敬佩的”……是的,在与任洲洋探讨古筝发展,古筝演绎的更多可能性时,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七爷,他率性而为,纯粹而执着,不拘泥与固有的形式,敢于尝试,乐于探索。再次提到我们开篇时所说的“七爷话筝”时,他坦言“这个栏目的成功是偶然的,最初没有想怎么样,就是大家一起玩。但后来发现这个事情做得很有意义,因为视频发出之后,无数人要谱子,还有朋友圈、微博就会有很多人去模仿,听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这种形式的受众并不局限于古筝专业的人,很多路人也会围观、转发,这让我想到或许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古筝、接触到古筝。”他说“虽然说这种形式在学术界可能会被认为很水,不够专业。但是我想这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筝,听到古筝的声音,有利于古筝的普及,就可以继续做下去。”这就是七爷,他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与看法,只要是对古筝的普及有益,他就去做!
古筝要传承发展,除了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比如一场音乐会,既要准备一些具有学术高度的作品,也要穿插一些时下流行的作品,用当下最流行的乐曲先把观众吸引过来,让他们感兴趣,然后还能听到一些传统的、有代表性的筝曲,他们可能听不懂,但是要让他们知道古筝真正的专业发展是什么样子的。而在音乐会上,往往是那些流行的作品更受观众的喜欢,因为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更接地气,这就又引出一个话题,古筝作品在古筝艺术宣传推广和传承过程中的重要性。除去演奏者的演绎之外,一部作品从创作之初,就应该担负起向人们传递古筝艺术内涵的责任。因为,无论哪种传承,最后的寄托还是在作品上。就古筝作品来说,可能有一段时期的作品相对来说比较晦涩,对大众来说难以理解,但它确实凝聚了中国古筝艺术的创作精华,也让中国的古筝艺术得以源远流长,传承至今。现在出现的这些作品,可能会更适应当下人们的艺术追求,它在遵循古筝创作手法的基础上,有非常好听的旋律,有非常严谨、前卫和专业的作曲技巧,现在很多这样的作品也面世了,比如《苍歌引》《如是》……它们将现代音乐元素与古筝传统技法相结合,创作的作品既能展现古筝独有的艺术魅力,同时它的旋律和节奏等方面又特别吸引现代年轻人的喜欢,这也成为现代筝曲在传承古筝艺术方面的优势所在。
说起古筝,总会想到这是个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乐器,代表的是“古”,似乎与“现代”有着天然的鸿沟。但纵观任洲洋这几年的演奏作品,会发现他在古筝演奏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创新,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形式,他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颇多,也收获满满。
“首先,在古筝这件事情上,我是非常乐意去接受新事物的,无论什么样的音乐风格,无论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我擅长的或者我不擅长的,只要有机会,我都愿意去尝试。接触不同的、新鲜的事物的时候,会更容易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带来一些启发。那这个时候,你再把之前学到的东西融入到你的音乐当中,可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事情,能给你的音乐带来很多新鲜的元素。”
其实古筝发展到现在,撇开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它很多的演奏技法基本上已经开拓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可能就是看你怎么“玩”了,像那弓子拉、卡片刮等等方式的出现,就证明大家都在尝试去做出一些改变。“那我能做的可能主要还是在方法上去想、去思考。”任洲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曾首演《戏·梦》《林中鸟》《弦舞》等多部电子乐作品,诠释了现代与古典结合的魅力;参与“牡丹亭”,“玉飞凤”等戏曲的配乐,首次将筝与唱腔融合,是历史性的一次突破。创作总是痛并快乐着的,“我相信在创新道路上不会只听到一种声音,一定会出现一些否定的或者质疑的声音”,对待这样的事情,任洲洋的心态也很随性,他说:“无论外界怎么评价,我认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所有的创新和发展都是在尝试,我们要敢于提出疑问,时间会证明一切。时间证明这件事不对,那么至少以后的人不用再走弯路;时间证明这件事是对的,那么以后的人就可以延续。所以任何尝试都是有意义的,何必在乎舆论呢?”
有人评鉴任洲洋是“最纯粹的青年古筝演奏家”,我想这是对他古筝演奏上的肯定,那种不刻意追求,不曲意迎合,只关注内心的音乐状态,也是对他性格中这种随性的一种褒奖,遵循本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古筝之外——
古筝之于任洲洋来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是融入于生活中的无处不在,但并不是生活的唯一。生活中的七爷,乐于淡雅安静,喜于闲趣生活。“我相信这样一句话:艺术是闲出来的。其实这个“闲”对我的古筝很有帮助,它可以让我整个人放轻松。所以,闲着就是我平常的生活状态。”他很享受那种闲适,看天上云卷云舒,赏庭前花开花谢。煮一盏香茗,焚一缕沉香。偶尔来了闲情雅致,静心凝神,打一个香篆。“香炉、
篆模、灰压、香勺、香铲、香扫、席子等一一排列开来,铺底香灰,"压"是关键,压香灰在于平整,却不可压得太实,须得有恰到好处的力道,最好在压好的香灰上再铺上一层使用过的香灰,再用香压轻轻地压一遍。接着是打篆和起篆,将香篆模轻轻的平放在铺好的炉灰上,用香勺将香粉填在模子上。中间轻轻晃动一下模子,然后填满,轻轻向上提起模子。要尽量避免印出来的香篆散掉。这个过程极考验人的耐性,需要全神贯注,来不得一丝马虎。点燃香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身心俱畅。每一种香都有各自的性格,要根据情、境、心去选择合适的香来烘托气氛、调理身心!”听着七爷的描述,我们仿佛也置身在这幽静淡雅的环境之中,闻香听琴,怡然自得。
这就是七爷任洲洋,他和很多人不一样,生活得自我而纯粹,率性而为,不计较得失,不追逐名利。他和很多人又是一样的,履行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该做的工作——教书育人,承担着作为一位古筝中坚力量该承担的责任——承上启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曲云古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