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坚演技太好了底线片酬

  湖南卫视《人民的名义》播出劲头越来越足,这部集结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凯丽、张志坚、柯蓝、胡静等近40位明星的反腐政治剧目前豆瓣评分8.8分,收视率破2,成为名副其实收视口碑双赢的神剧。关于这部剧大家关心的问题,导演李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一做出了回答。

  反腐题材剧《人民的名义》

  制作方是谁?最高检影视中心不神秘

  《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制作,那这个最高检影视中心到底是什么机构?据介绍,最高检影视中心隶属于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全国检察机关的影视制作机构,担负策划、拍摄和制作法治题材和检察题材电视专题片、电视栏目和电视剧及影视宣传报道。2003年,根据周梅森同名小说创作的电视剧《国家公诉》,就是由最高检影视中心牵头制作,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十几年后,周梅森和最高检影视中心再度携手,高检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力邀周梅森担任《人民的名义》的编剧,促成该剧的创作。

  为啥没在央视播?价格和集数的制约

  《人民的名义》的播出平台选择以年轻观众为主受众群体的湖南卫视,令不少人费解,大家纳闷难道湖南卫视也要走正剧范儿?对此,导演李路表示自己是被湖南卫视的真诚所打动,“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没在央视播,其一有价格的因素,其二央视在总集数上有限制。拍摄过程中,湖南卫视的人到现场来看三次,每次都组团来的,一共六七个人,直接看片子。他们的领导非常年轻,很有魄力,直接就能拍板定下这个事儿,他们的态度让我很感动,做事情不拖泥带水。”也有网友称湖南卫视除了播偶像玄幻剧和大妈肥皂剧,还是有家国情怀,《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的青春在延安》《青瓷》《血色湘西》等口碑正剧都曾在湖南卫视播出。

  过审难不?剪辑审查用了10个月

  《人民的名义》中描绘的官场角逐、贪腐现状的尺度之大令人惊叹。剧中不少演员在采访中都称接拍之前就怕“播不了”,《人民的名义》的播出标志着淡出荧屏十年的反腐政治剧的回归,令人最好奇的就是该剧经历了怎么样的审查?李路透露过程比预想得好,剪辑和审查是同时进行的,虽然时间长达10个月,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改动,“之前周梅森的反腐剧都是800条、1000条审查意见,这次最高检反贪局给我们60多条意见,基本上是办案的专业意见;广电总局也给了几次意见,但没有伤筋动骨,可以说非常支持我们。”

  最大难题?筹拍时几十家投资方跑路

  相比审查,找投资方成为李路筹拍这部剧的难题,有消息称“有超过50家投资方跑路了”。

  对此,李路说没那么夸张但是也有几十家投资方最后跑路了,“甚至一些投资方已经签约了,最后选择毁约退出,怕担风险。那时候我天天睡不着觉,天天想放弃。”李路透露最终靠五家民营企业投资才拍成这部剧,“大部分演员都不知道,最后一笔资金在开机十几天才到位。”《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大火,有网友调侃说,“放弃投资的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演员片酬贵不?近40位戏骨一共才给了4800万

  《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没有流量担当,取而代之的是张丰毅、陆毅、吴刚、柯蓝、张凯丽这样近40位的资深戏骨。李路告诉记者,演员们都是被好剧本所打动,片酬都给了友情价。据业内人士透露,这部剧总投资在1.2亿左右,但所有的演员总片酬却只有4800万元,都不够眼下一个当红偶像演员个人的片酬。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3月初,编剧宋方金的一篇“卧底横店一线实录: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曾刷爆网络。

  文中宋方金对目前电影行业滥用替身、演员轧戏、天价片酬等现象进行了披露,再次引发业界对这一话题的讨论。

  小鲜肉的“天价片酬”在近期的两会上也不断被同行前辈们“声讨”,敢言的卧底宋方金带来“一线情报”——“中国的一线“小鲜肉”演员片酬进入2亿时代。

  宋方金表示,他曾听一个片方说起他们邀请国内某当红小鲜肉演员,对方开出的片酬是税后1亿8千万。制片方还价到一亿三,小鲜肉嫌钱少没接。“国内现在排前三的小鲜肉都是税后一亿五以上。到了那个数字,税金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所以片方在这一个演员上的支出,就超过2亿”,宋方金总结,“可以说,中国小鲜肉进入2亿时代。”再加上配戏的主演片酬支出就将超过三亿。

  这样的数字能够非常直观地说明为什么今天的一些影视剧粗制滥造,“全世界(范围来看)影视的黄金比例30%是给演员的,当一个人拿走2亿的时候,总制作费得多少才能保证不超过这个比例?中国现在没有6亿制作的电视剧。”宋方金说。

  “卧底文”火了之后,宋方金经常被媒体采访问及“影视行业到底该怎么办?”对于这个大问题,宋方金表示,自己解决不了,但如果一定要被问,他希望能够由管理者从立法层面予以整治。他表示,电影行业的立法会规范票房注水、透漏瞒报等乱象,但电视剧领域虚假的收视率让电视台和平台疯狂追逐大IP和小鲜肉,“今天中国电视剧导演里几乎数不出三个能决定演员的。演员全是平台决定的。说这个行业怎么办?想要变取决于政府是不是要整治,要靠行业自救不太可能。”

谁也没有想到,一部法制题材的电视剧收视率竟然这么猛!

9月19日晚,《底线》一开播,就拿下了同时段卫视收视排名的冠军。

之后,《底线》的收视率表现得很稳定,维持在1%左右。

可以说,《底线》开了个好局。

为什么《底线》开局的收视率这么好?

《底线》不像其它电视剧,铺垫了大半天,还没进入主题。

每集一开篇,基本都是直奔主题,

然后进行案件分析、案件还原等,与案件无关的场景并不多。

但并不是每一集一个案件,而是多线性同时推进几个案件。

但即便这样,剧中人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场景,人们并没有觉得多余。

这一点,在注水严重的国产剧中尤为难得。

不管是节奏还是故事线,都很紧凑。

这也是很多观众愿意坐下来,并继续看下去的一个重要理由。

第二,案件真实,结合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

剧中一共40多个案件,

这些案件不仅取材于现实,很多还是曾经轰动全国的大案子,

比如以这几年热度不减的江歌案为原型的“被闺蜜男友杀害案”

几年前母亲被侮辱,少年sha死对方的“辱母案”,也被搬了进来。

在剧中,少年怒吼:“如果你们的母亲被侮辱,你们受得了吗?”

一句话,这部剧的底色尺度和态度,已经亮了出来。

法律、人性和道德究竟该如何选择,主观和客观如何界定,动机如何考量等,再次对人们的灵魂进行拷问。

“女主播猝死案”结合了当下直播这一热门行业。

此外,在女主播猝死后,一家人为了钱进行各种维权。

在女主播生前,她曾遭到了家人的压榨。

她的父母为了给儿子买房,不断向女儿要钱。

还让她在短时间内凑够20万。

正是在父母的不断索取下,让女儿最终走上了死亡这条路。

母亲称:“要到钱女儿才不会白死。”

一句话,母亲贪婪的本色尽显。

另一方面,这个案件也反应了主播的高强度工作。

为了能更好在深夜工作,他们只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

女主播去世后,女主播的父母和老板,

一方狮子大开口要100万的赔偿,但老板表示一分钱都不会给。

那么,这个案件又将如何判?

女孩的父亲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喃喃自语对妻子说:“女儿怎么会自杀呢?是你把孩子逼得太紧了......”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各种问题,也被摆在了台面。

随着网红孵化机构越来越多,相应地出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片子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的讨论。

这样的讨论,对于直播这个群体来说,是有帮助的。

此外,剧中还有“职场性骚扰案”“酒店拖女子案”“醉酒死亡案”“奶茶加盟案”......

为了更好还原这些案件,主创们收集了500多个案件。

可见主创们在拍这部电视剧的时候,煞费苦心。

第三,高度还原庭审过程

在庭审过程中,观众能看到众生相。

剧中把人们在面对利益时的各种丑态,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来为自己取得最大的好处。

但对于一个案件而言,只要有当事双方,他们的对立就代表会有输赢。

而这样的输赢,直接和利益挂钩。

输了的,很多人并不服,有人是一脸颓废,有人是撒泼打滚,各种撕扯。

有人在打点关系后官司还是输了,

于是转头骂审判员拿了钱不办事。

他们虽然知道这样的做法对案件改变不了什么,但很多人还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亲情和钱之间如何选择,公司在员工出事后的态度......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观众能看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此外,《底线》有法制题材剧的严肃和严谨,但也加入了不少搞笑的场景。

比如靳东演的立案庭的庭长方远,在知道要被院长骂后,于是拉上王劲松一起挨骂。

用靳东的话说,好兄弟挨骂要一起分担。

他们会聊男人们永恒的话题,比如怕老婆,家里的地位谁高等。

挖墙脚已经很尴尬,但更让人尴尬的是,挖墙脚的时候恰巧被对方听到。

靳东要把王莎莎挖过来,刚好被走过来的王劲松听到了。

更尴尬的是,王莎莎还拒绝了靳东。

王莎莎调侃靳东为“方婶儿”。

法律之外,他们也很搞笑、温情。

值得指出的是,这部剧由于人民法院的全程指导,让这部剧在普法律的时候变得更加专业。

再来说说剧中的演员,可以说每一位的演技都可圈可点。

就算年轻演员,也完全能够很好去驾驭角色。

这么多年过去了,靳东好像一直没有变老。

虽然很多人说这些年他演的很多角色,不是演精英就是演总裁,都非常雷同。

但中肯地说,他很适合这样的角色。

作为法官,靳东身上自有一股正气。

在演技上,他也完全能胜任这样的角色。

作为演员来说,他们很多人希望角色上有所突破,并尝试不同的角色。

但作为观众而言,只要演员适合所饰演的人物就好。

至于角色上的突破,那是他职业规划上的问题,和我们观众关系不大。

成毅作为一个90后的年轻演员,虽然在娱乐圈的知名度并不大,但一直很稳。

2022年,可以说是他最春风得意的一年,除了《底线》外,他还有两部大戏播出,《沉香如屑》和《沉香重华》。

他的脸型很适合演古装戏,有很强的塑造性。

这次他跳出古装戏,饰演靳东的小徒弟,出演这样严肃的题材,对他的形象是一个颠覆。

由于他的戏份并不轻,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王秀竹在戏中,更多的是对案件的分析,

从这一两集来看,对于这个角色,她还是完全能够驾驭得住的。

如今,很多观众仍然记得张志坚在《人民的名义》中的精彩表演。

在某次发布会上,有好事的记者让他点评陆毅的演技。

他说:“我只能说一句话,在《人民的名义》当中,(陆毅)作为一个年轻演员,已经尽力了。”

说完这句话后,台下掌声雷动。

其实不是陆毅的演技不行,是《人民的名义》的演员演技都太牛了。

这句话假如从其他演员嘴里说出来,或许已经被骂了个半死。

但对于张志坚,观众觉得他配。

一个是他的演技过硬,另外是他这些年确实做到了只接好戏。

张志坚接戏有两个原则,一是不接烂戏,二是不和小鲜肉合作。

张志坚的性格,也很刚。

他曾炮轰高片酬演员:“为什么那么多天价片酬的演员,拿了那么多的钱,却还要提出那么多的要求。”

“这种风气一直延续至今,让这些所谓的天价片酬演员觉得理所当然,认为这就是合理的,其实不合理。”

类似的话,很多老戏骨都有说过。

但张志坚最后一句话就比较刚了,他掷地有声道:“你们不配!”

可以说,他直接打脸天价片酬演员,可谓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底线》有了张志坚的参演,在观众的心中,正如有了定海神针一般。

王劲松的戏份并不是很多,但每一次出场,观众的情绪都不由自主地跟着他走。

王劲松演起戏来让观众感觉非常松弛,而且他的戏路也很宽。

这些年来,他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比如《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监杨金水,

《破冰行动》中塔寨村村支书林耀东,

《琅琊榜》中的言侯爷言阙,《大唐荣耀》中的唐肃宗李亨......

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王劲松都能把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

更牛的是,他诠释了那么多的角色,但每次看他演新的角色时,观众不会跳戏。

很多演员演了半辈子戏,但演来演去只能演他自己。

而王劲松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让观众觉得他就是角色本身。

除了这些演员外,还有刘敏涛、左小青、王莎莎、王一楠、吴彦姝、毕彦君、刘钧、岳旸等,一个个都是实力派。

从观众的点评来看,他们对《底线》的评价还不错。

不管是节奏、演员阵容,还是案件本身,《底线》都算是一部不错的剧。

但至于最终能不能成为爆款,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志坚演技太好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