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ae10电吹管中文音色表吹嘴里面钢丝条变形对音色有影响?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电吹管的音色不是靠人的气息控制。如果你父亲有吹过真正萨克斯管的基础,那吹电吹管绝对没大问题。另外,电吹管的音色都是很亮,很有磁性,所以自然就跟真正的萨克斯声音不同。

电吹管与萨克斯的主要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电吹管是一种电子音乐合成器,由电子设备代替乐队进行演奏和进行自动化编曲的一种电子化设备; 萨克斯是将低音单簧管的吹嘴和奥菲克莱德号的管身结合在一起并加以改进的新型乐器,并以发明者阿道夫·萨克斯的名字来命名了这种乐器。 2、发音原理不同 电吹管发音是用合成器制作声音,把若干个正弦波振荡器连在一起,改变各自的频率、振幅,可以产生不同音色; 萨克斯发音需要吹奏者不间断的呼气,让萨克斯不间断的发音。 3、应用场景不同 电吹管应用于歌唱及舞厅的伴奏,可由一个人制作伴奏音乐乐曲或背景音乐,而不需要乐队,或者部分代替乐队; 萨克斯应用于现代流行轻音乐中,古典音乐
你好,欢迎使用百度知道进行咨询,我是本次为你解答的导师,很高兴能为你解答,你可以叫我刘老师,我已经看到你要咨询的问题了,如果你的问题描述的不够
清楚,可以补发一遍,以免问题描述不清楚导致没有得到你想要的答案!,,,现在正在为你寻找相关问题的资料,请耐心等待下!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试卷

试时间:80分钟考试分值:100

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dm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
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C.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B
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
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4.1994年,苏梅克—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了巨大的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的声响,这是因为()
A.
彗星的碎片太小了,没有分量
B.
爆炸产生的声音太弱,人们听不见
C.
太空是理想的真空,所以声音不能传播
D.
木星与地球相距太远,声音传不过来

5.如图所示,“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发出的声音由于汤姆猫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
我们能够依据音色来区分“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
C.
若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汤姆猫”没有反应.说明“汤姆猫”只能接收高频率的声音信号
D.
我们发出的声音和“汤姆猫”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但二者的传播速度不同

6.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
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
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
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7.假如跟你一墙之隔的邻居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C.
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动加快
D.
提醒他你正在学习,请他降低音量

8.清晨,小红和爸爸正漫步在南山风景区的林荫小道上,突然小红停下来说:“爸爸,你听,那是百灵鸟在歌唱!”小红的判断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9.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污染的是(  )
A.
中考期间,考点周围禁止施工
B.
考场周围禁止大声喧哗
C.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
在摩托车在排气管上安装消声装置

10.物理学中,在遇到不能直接测量的情况下,常采用“转化”法,下列办法不可行的是(     )

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可以先测2张纸的厚度,再除以2

B.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路径长度,可用弹性小的棉线与其完全重合,测出棉线长度再转换

C.测量公园池塘的周长,可以骑自行车绕行一周,数出车轮转的圈数,乘以轮子的周长

D.测海底深度,可以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测距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声音传播得最快

B.声源振动的频率影响声音的响度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2.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辆汽车运行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象,有关两辆汽车的速度比较说法中,正确的是(      )  

13.要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在下列方法中,能减小误差的最好方法是()
A.
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
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即可求出一枚硬币的厚度
D.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1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各段路程中的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必须所属哪一段路程或时间

C.用平均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D.匀速直线运动各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15.敲击桌子时听到响声,看不到桌子振动,可以在桌面上   证明桌子在振动。
音乐家贝多芬耳聋以后,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放在钢琴上就可以听见自己的声音,这是因为   。

16.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造成的音响效果.

18.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____为参照物;小红说“真快”是选定了_____为参照物。

1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吹玻璃瓶口,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20.沿河有甲乙两码头,一船从甲码头顺流而下速度为60km/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上速度为40km/h,则该船在这一往返中的平均速度为   km/h

21.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______,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_____是运动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______的。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____

22.请根据下图,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3.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
.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
.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
.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
.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24.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一次实验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     高度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     水平段BD的高度.

3)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E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平均速度v/ms﹣1

作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     点的速度最小.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25.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乙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_和       钢丝。

26.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从某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6s后接收到回声.求该处海水的深度.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试卷

【解析】A、初中生的身高在1.6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
、课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
、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8s1min不符合实际.故选C

【解析】A、同步卫星的“同步”指的正是它与地球自转周期、角速度相同的意思,它和地球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故A错误.
B
、漂流而下的小船,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故B错误.
C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故C错误.
D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故D正确.故选D

【解析】A.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错误;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正确;C.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在20——20000Hz,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C错误;D.声音在15℃的空气的速度是340m/s,与温度有关,D错误。正确选B

4.C【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是真空,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声音不能传播,因此地球上的人也听不到声音。

5.B【解析】A、手机发出声音时,通过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声音的音色不同,能够区别出来,该选项说法正确;
C
、当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汤姆猫”没有反应,说明声音的响度小,手机接收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
、两种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中,传播速度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6.B【解析】由题意可知,蜜蜂振动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能感知到蜜蜂飞过;蝴蝶振动频率是56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感知不到蝴蝶飞过.故选B

7.C【解析】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A
、赶紧把门窗关紧,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有一定效果,不合题意;
B
、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有一定效果,不合题意;
C
、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动加快,噪声会更大,符合题意;
D
、提醒他你正在学习,请他降低音量,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有效果,不合题意.故选C

8.C【解析】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小红能听出是百灵鸟歌唱,是因为百灵鸟鸣叫的声音音色与其它鸟不同.故选C

  1. C【解析】A、中考期间,考点周围禁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考场周围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
    C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
    、在摩托车在排气管上安装消声装置,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

【解析】(1)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解:A2张纸的厚度也不容易测量,应该测量几十张纸的厚度,方法不可行;

B、地图上两点间的路径长度是弯曲的,不容易直接测量,可用弹性小的棉线与其完全重合,测出棉线长度再转换,是转换法的思想,方法可行;

C、测量公园池塘的周长,可以骑自行车绕行一周,数出车轮转的圈数,乘以轮子的周长,属于滚轮法,方法可行;

D、海底深度,不容易直接测量,可以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测距,属于转换法的思想,方法可行.故选A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故B错误;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所以能“闻其声而知其人”,故C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解析】此题有两种做法:1可以取相同路程比较甲乙所用时间的长短;2可以取相同时间比较甲乙所通过路程的大小(如下图)

由图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长,所以甲的速度大故A正确BCD都错

13.C【解析】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由于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故A不合题意;

B、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B不合题意;

C、用刻度尺测出10个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是最佳方案,采取累积法,总厚度较大,易测长度,误差较小;故C符合题意;

D、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D不合题意.

【解析】A.平均速度是不能根据几个速度求平均值的,求出来没有意义,A错误;

B.平均速度指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所以平均速度必须所属哪一段路程或时间的说法正确;

C.用平均速度只能大致从总体上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错误;

D.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不变,所以任一时刻,任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都相等,D错误。选B。

15.放些碎泡沫;固体也可传声
【解析】通过碎泡沫(或小纸团、绿豆)被弹起体现桌面的振动,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放大法;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放在钢琴上就可以听见自己的声音,这是因为固体也可传声,即骨传声。

【解析】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

【解析】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司机和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相对司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司机说“你没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司机、乘客和汽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车是运动的,所以小红说“真快”。

19. 丙、乙、甲、丁 空气(柱)

【解析】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dou(1)”“ruai(2)”“mi(3)”“fa(4)”。

【解析】设甲乙两码头的距离为s, 可得:船从甲码头顺流而下时所用的时间t1,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上时所用的时间t2,则该船在这一往返中的平均速度:

【解析】(1)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老树和参照物枯藤之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静止的;(2)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流水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流水是运动的;(3)月落”指天将破晓,月亮落下山,以山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月亮是运动的。(4)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2.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解析】物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有关。图甲中,运动员运动的时间相同,运动路程长的运动快;图乙中,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快

23.1ac;求出漆包线的直径d2dbec
【解析】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的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d=

24.1v=;(2)同一;大于;(3)>;摩擦力;D0.74

【解析】(1)用同样的力拨动只有粗细不同的钢丝甲和乙是探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粗细的关系,拨动较细的乙钢丝时的音调高,说明弦越细发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选择的两根钢丝除了长短不同以外,其它因素皆相同,由表中数据可知钢丝乙、丙只有长短不同。(3)当我们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要研究该物理量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除了该因素条件不同以外,其它因素条件都要相同。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26.该处海水的深度是3000m

【解析】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兰ae10电吹管中文音色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