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底胡在库乐队怎么调和弦位置中可以作为和弦拉奏吗?

宝山校区: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不限,入学后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

)发布的“2021年上海大学艺术类网上报名操作说明书”);

②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艺术升”APP填写基本信息、报考资料上传、选择专业并完成网上付费,逾期不予补办,不接受现场报名及现金付费;

③报名费一旦缴纳成功,概不退还。

①考生缴纳报名费后,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学校不设“现场确认”),逾期不予补办;

②“网上确认”后,考生须自行打印准考证,凭准考证、身份证参加考试。

3)报名、确认、打印准考证时间

初试:120元(含报名费20元)

特别说明:考生未按规定程序报考或报考手续不全的视为报考不成功,不得参加考试,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学校根据专业校考成绩确定校考合格名单。

专业校考成绩=初试成绩×30%+复试成绩×70%

初试成绩=演唱或演奏成绩

复试成绩=科目一成绩×70%+科目二成绩×15%+科目三成绩×15%(其中:科目三成绩中视唱部分占50%,听音部分占50%)

预计4月下旬考生可登录“艺术升”APP查询专业考试最终成绩,校考合格的考生可自行在网页端登录下载打印“校考合格证”。

投档至上海大学的考生:

1)若生源省有相应专业统考,统考成绩须达到生源省相应专业统考本科合格线(没有本科合格线的省份须达到统考合格线;对应省级统考科类情况详见附件1《上海大学音乐学院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对应各省统考科类对照表》)

2)专业校考成绩合格;

3)高考文化成绩须达到生源省份艺术类本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4)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5分(满分150分);

5)各招考方向按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全国统一排序),择优录取。如专业校考成绩相同,学校比较校考复试成绩。

1. 声学、律学基础知识。包括乐音的基本特征、泛音列、纯律、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等。

2. 记谱法。包括各类谱号谱表、各种音符和休止符、钢琴音域与音组划分、音名、唱名、中央 C、标准音、全音半音分类、等音等。

3. 音乐常用记号与术语。包括速度力度记号、演奏法记号、省略记号、装饰音、常用外文术语等。

4. 节奏节拍。包括节奏、节拍强弱规律、拍子类别(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拍号、音值组合等。

5. 音程与和弦。包括自然音程、变化音程、原位音程、转位音程、等音程、复音程、协和音程的识别与构成;不协和音程及其在调式调性作用下的解决;各种三和弦、七和弦及其转位形式的识别与构成;调式调性作用下的七和弦解决等。

6. 调式调性。包括大小调式、民族调式及中古调式音阶、调式音级名称与功能、调与调号、调式变音、特性音程、调关系、半音阶、旋律调式调性分析、旋律移调和简线谱互译等。

1. 音乐基础理论,李重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 基本乐理教程(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童忠良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根据各专业不同要求,视唱练耳考试分为A、B两个等级。

报考专业方向——音乐表演专业中的钢琴演奏方向和弦乐演奏方向。

报考专业方向——音乐表演专业中的管乐演奏方向、民族器乐演奏方向和声乐演唱方向。

所有专业的视唱练耳考试均由“听音笔试”和“视唱面试”两部分组成,统一使用五线谱记谱与固定唱名视唱。

   视唱练耳A:视唱内容为一个升降号之内,需用固定调唱名法;听音范围为单音、单音程与和弦辨析、听写节奏与旋律。

视唱练耳B:视唱内容为一个升降号之内,固定调唱名法或首调唱名法均可;听音范围为单音、单音程与和弦辨析、听写节奏与旋律。

1. 听辨单音程性质与音高。

2. 听辨四种三和弦原位与转位,大小七、小小七、减小七、减减七原位与转位的性质与音高。

3. 节奏:2/4、3/4、4/4节拍范围,含附点、切分、连线等各类节奏类型。

4. 听辨短旋律的拍子、节奏。

5. 听写单声部旋律(一升降,2/4、3/4拍,含变化音)。

1. 听辨单音程性质与音高。

2. 听辨四种三和弦原位转位,大小七、小小七、减小七、减减七原位与转位的性质。

3. 节奏:2/4、3/4、4/4节拍范围,含附点、切分、连线等各类节奏类型。

4. 听辨短旋律的拍子、节奏。

5. 听写单声部旋律(一升降,2/4、3/4拍)。

(二)视唱面试部分:(一升降)

A级: 看谱即唱:用固定唱名视唱一首单声部曲例。

B级:看谱即唱:用固定唱名(或首调唱名)视唱一首单声部曲例。

1. 单声部视唱教程(上册),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上海音乐出版社

2. 实用练耳教程(上册、中册),蒋维民 周温玉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3. 视唱练耳高考指南与专项训练,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于2013年,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最年轻的音乐艺术学府。依靠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资源优势,其使命即是“高起点、大视野、以全球化的理念培养新世纪的音乐艺术多元化人才”。现任院长为著名音乐史学家、上海市“浦江人才”、“曙光学者”王勇教授。我国著名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曹鹏先生担任学院的名誉院长。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集结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与学者。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国内外十余位著名艺术家担任学院的专职与兼职教授。

学院立足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充分利用“国际化夏季小学期”以及“上海音乐之春”国际音乐节等平台,为学生打开学术视野,提供艺术实践的平台。签约上海大剧院、韩国大邱剧院等世界顶级艺术剧院为艺术实践基地,为学生艺术演出实践提供了高层次的舞台。学院承办和协办了多项国际级的音乐赛事和项目,并与十余所欧美知名高校签订各类合作协议。音乐学院拥有一流的校舍,五个大型排练厅,一个专业音乐厅和一个可以容纳1000人的大型剧场,此外,设施完备的多媒体音乐大教室、专业录音工作室、计算机音乐教室、学生专用琴房,都为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学院成立年7来,各类学生获奖总计200余项,其中国际级奖项92项,国家级奖项18项。

学院自成立起就瞄准学术前沿,立足于服务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借助上海大学优质的跨学科资源优势,通过专业教学和全面文化素质的训练,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着力培养出能够满足上海城市发展需求的,具有高级专业水准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复合型音乐人才。目前,音乐学院设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音乐与舞蹈学),2个本科专业(音乐学、音乐表演)。

三、专业介绍、主要课程

 音乐学专业主要通过对音乐史学、音乐美学、作曲理论以及音乐软件编程、计算机音乐基础、艺术管理等一系列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全面的、具有一定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教学实践与音乐创编能力的学生。借助于上海大学综合型大学的跨学科优势,包括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加强其文化教育,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钢琴演奏、作曲、和声、复调、配器、曲式、音乐软件编程、计算机音乐基础、中西方音乐史、音乐教育理论等。与此同时,上海大学开设了五个板块的通识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素质基础。

就业流向:各类音乐研究机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社会艺术教育机构,市民文化活动机构等

 音乐表演专业包含器乐演奏与声乐演唱,涉及钢琴、弦乐、民乐、打击乐、管乐、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等。借助上海的地域优势,学院与各专业院团建立了良好的互助教学模式。专业课程均采用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模式。表演专业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演奏(演唱)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知识,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器乐演奏、声乐演唱、乐理、视唱练耳、中西方音乐史、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配器、钢琴演奏与即兴弹奏、指挥、教育学理论等。同时,上海大学针对全校学生开设的五个板块的通识课程,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就业流向:专业艺术团体、中小学、文化馆、文化宫、少年宫等。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 021- 、

学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学院网址: https://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乐器有很多 但如果要是说咱们华夏的传承乐器,必然就是二胡和唢呐!

最近网上有一句话不是很火吗“唢呐一出,谁与争锋”,由此可见此乐器在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其实很少人知道最初唢呐是由阿8伯一代传入我国西北地区,因其唢呐自带的音色雄壮,被百姓广泛使用,后经过民间不断的发展应用 丰富了唢呐原来单一的演奏技巧,现在如今唢呐已然成为了我们一件代表民族特色的乐器,并广泛使用与大型音乐会等场合。无论是民族舞蹈还是乐队合奏或者是独奏迅雷,都可以由唢呐完成。

而由唢呐完成的在全球最知名的一首曲子就是《百鸟朝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听,感受一下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

而二胡相信不用我多说大家都应该听过其让人沉醉的音色。二胡在古代也被称为奚琴 ,最早流行于唐朝 距今大约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传统乐器。而前段时间一位老人想街头用二胡演奏流行音乐《神话》,其独特的音色被广受好评。由此可以我们这两件传统乐器无论是用于什么音乐 都可以表现出它独特的音乐魅力。

您好,我是雅风,很高兴您的问题。

很多乐器都可以配合乐队或者乐团。根据题主要求,我只列举可以单独配合乐队的独奏乐器。

1.弹拨乐器:二胡,古琴,古筝,箜篌,琵琶等,它们既可以组成民乐团,也各自有自己的独奏名曲。

2.吹奏乐器:笛,箫,唢呐等,笛箫著名的独奏曲目有很多,而唢呐,声音非常的嘹亮,但是它也是民乐团的组成乐器之一哦!

只要是乐器,都可以独奏和合奏。区别在于各种乐器的音色不同,效果也就不同了,有些乐器适合表现气势宏伟的。如:铜管乐器,有些适合表现委婉细腻的,如:木管乐器和弦乐器。

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因为在所有的乐器种类中,除去少数几种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外,绝大多数的乐器,既可以独奏,也可以配合乐队合奏。

这从大型交响乐队乐器的组成中,就可以看出来。

国外大型的交响乐队一般由铜管、木管、弦乐、打击乐四组不同的乐器组成。

钢琴,吉他,既可以独奏,又可以配合乐队,是现代比较主流的乐器!钢琴有“乐器之王”的美称!

除了个性极强的乐器,几乎所有的乐器都可以独奏也可以融入乐队齐奏或伴奏。

打击乐可以融入乐队,但很难单个乐器独奏。

还有个性极强、易于独奏而不易融入乐队的乐器;比如“雷琴”、“坠胡”、“四胡”、“独玄琴”、“古琴”、“葫芦丝”、“箫”、“巴乌”、“陶埙”、“排箫”……

还有我们熟悉的西洋乐器中个性极强的萨克斯;我们在西洋乐队中很难看到“身影”。原因,一是它现身音乐世界比较晚,二是它的个性(音量)较大,很难融入乐队。

很多乐器都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和乐队合作。西洋乐器里如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小号,长号,圆号等,民族乐器里二胡,琵琶,扬琴,唢呐,等等

从世人皆知的老柴老肖,从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到浪漫主义后期的最强天团俄罗斯强力集团,2021年岁末之际,中国交响乐团不落窠臼,为全国乐迷献上了一桌充满异域风情的俄式大餐

提到交响乐团一年一度的“重头戏”新年音乐会,喜庆欢愉的乐曲总是必不可少。在曲目选择上,本场音乐会独树一帜,没有使采用出镜率较高的德奥音乐作品,而是另辟蹊径,大面积使用了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等多位俄罗斯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对于为何要打破常规,以俄罗斯乐曲替代德奥经典,本场指挥胡咏言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在中国,俄罗斯音乐作品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是老一辈观众,更对其情有独钟。”不仅如此,中国交响乐团本身也印刻着浓浓的俄式烙印,“李德伦、韩中杰等国交老一辈艺术家都有过留俄经历”,可以说是国内演奏俄罗斯音乐作品的最佳选择。

在具体曲目的选择上,本场音乐会同样亮点颇多。为更好地契合新年音乐会的主题和氛围,演出曲目多为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的小曲或选段。与鸿篇巨制的大型交响乐相比,这样的编排,不仅能让观众“轻量化”地进行聆赏,还可以将不同作曲家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全面呈现。

纵观本场新年音乐会十余首演出曲目的选择及编排,这其中既有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三套车》这样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也不乏“加洛普舞”这种动听悦耳却又相对小众的短曲。曲目种类更是琳琅满目,电影配乐、交响音画、芭蕾舞剧、歌剧选段、传统民歌,不一而足,使观众深度沉浸在由音符带来的浓郁俄罗斯民族风情和东方异域色彩图景之中。

音乐会上半场的开篇曲目就令人耳目一新。由肖斯塔科维奇创作完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为混编乐队而作的组曲》和电影《牛虻》组曲选段,对很多乐迷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电影配乐“专业户”第二圆舞曲,曾作为《大开眼戒》《卢金的防守》《蝙蝠侠大战超人》《邪不压正》等多部知名中外电影的配乐而广为观众所熟知。

在现场演出中,胡咏言并没有按照原作的顺序进行演绎,而是从两部作品中挑选部分乐章并进行了重新编排。编排后的作品,以进行曲开始,经过悠扬婉转的第一圆舞曲和浪漫曲后,在经典的第二圆舞曲逐渐达到高潮,最后在第一舞曲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如此调整,不仅巧妙地将两部作品融二为一,也使整部作品的情绪和气质更符合新年音乐会的调性与氛围。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肖斯塔科维奇以15首恢宏史诗般的交响曲闻名于世,但事实上,他在电影音乐领域同样造诣精深,曾为几十部电影创作过配乐。与气势磅礴,结构复杂,表意隐晦的交响曲相比,电影配乐显然更加轻松易懂。因此,在本场演出的5个乐章中,有4个乐章都来自于电影配乐。可以说,在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上,中国交响乐团为乐迷们展示了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中动人的另一面。

“老肖”的动人旋律还萦绕在音乐厅的上空时,现场指挥和国交艺术家们已悄然为观众描绘出了另一幅截然不同的音乐画卷。

“在单调的、黄沙滚滚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可以听到远处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悒郁的东方歌调……”

这是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于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原版总谱上写下的一段文字说明。在中国交响乐团的深情演绎下,俄罗斯风格的主题与神秘的东方音调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两个曲调此起彼伏,水乳交融,在绚丽多彩的配器手法下,哪怕多达四次反复,也不会让观众觉得枯燥乏味,反而使乐曲的形象更加深刻而饱满。

鲜为人知的是,如此沉静肃穆、表现力和画面感极强的音乐作品,其作者鲍罗丁却不是一位“专职”作曲家,音乐创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身为一名化学家,鲍罗丁在有机化学上成就斐然,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合成苯甲酰氟的化学家。既然如此,鲍罗丁又是如何创作出《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样一首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呢?

如果说“老肖”和鲍罗丁的作品让观众体验了一把俄式“动与静”,那紧接着出现的另一首作曲,由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三个橘子的爱情》“进行曲”选段,则让观众在很短的时间里感受到了俄式黑色幽默的魅力。

《三个橘子的爱情》是普罗科菲耶夫根据意大利剧作家戈齐同名剧目改编而成的一部四幕歌剧。作者通过一个离奇荒诞的童话故事,讽刺了当时荒谬的现实世界。如同恶作剧与无厘头一般的进行曲旋律,令现场观众着实体会到了俄罗斯音乐的多姿多彩。

不仅如此,新年音乐会的演出还是这部著名作品首演100周年的重要日子。整整一个世纪前的1921年12月底,《三个橘子的爱情》在美国芝加哥歌剧院完成了它的世界首演。如此具有意义而又贴心的曲目编排,足见本场音乐会的诚意与新意。

前三道“俄式大餐”令人大饱耳福,随后登场的三首中式曲目,令观众耳目一新。

说到中国当代交响乐作品,由作曲家鲍元恺创作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无疑是一部绕不开的佳作。上世纪90年代初,鲍元恺以我国河北、云南、陕西、四川、江苏、山西等6个省份的24首民歌旋律为基础,对这些流传甚广、脍炙人口的地方民歌进行了管弦乐体裁的再创作。最后创作出《燕赵故事》《云岭素描》《黄土悲欢》《巴蜀山歌》《江南雨丝》《太行春秋》等六组组曲(每个组曲由4首乐曲组成),用24首丰富多彩的管弦乐向观众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民间生活画卷。

正如鲍元恺本人所说,这部作品旨在“让中国听众通过自己熟悉的旋律了解西方音乐形式。同时,也让西方听众通过自己熟悉的音乐形式了解中国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中西融汇、雅俗共赏成为这部作品最大的创作特点。

要实现“中西融汇”,娴熟精致的配器手法至关重要。为此,作曲家充分利用中西方乐器的各自特点,将曲目融会贯通,原汁原味地还原了中国民歌的独特魅力。

在本场音乐会演出的《紫竹调》里,作曲家用弦乐、竖琴和长笛分别模仿出二胡、古筝和曲笛的声音,颇具江南丝竹的典雅风格。在另一首乐曲《小河淌水》中,为了展现月下流水的美景,作曲家用弦乐悠扬的音色营造出了朦胧月下的原始意境,同时用钢琴、竖琴清脆的叮咚音响模拟出了小河涓涓细流的至美场景。《太阳出来喜洋洋》则用铜管乐器的咆哮,弦乐器的呐喊和定音鼓的狂躁敲击,展现出巴蜀人民豪迈、爽朗的性格特征。

虽然只演出了其中的三首乐曲,但《炎黄风情》这部作品却与中国交响乐团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2016年《炎黄风情》首演25周年之时,中国交响乐团就曾完整演出这部作品的24首乐曲。五年弹指一挥间,在《炎黄风情》首演30周年之际,中国交响乐团的再次演出,不失为是对这部经典作品的一种致敬。

上半场压轴曲目是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胡桃夹子》组曲中的“花之圆舞曲”。这部作品是由柴可夫斯基从自己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选取的8个乐章共同组成,可以说是“老柴”本人最为满意的音乐片段。

本场音乐会选用的“花之圆舞曲”又是这8段乐章中最富艺术感染力的一首。整首乐曲风格从容优雅又不失活泼可爱,就算不是乐迷,心中也会跟着圆舞曲的节奏翩翩起舞。乐曲结尾,圆号与小提琴的主题变化,打破了圆舞曲舒缓的节奏,将乐曲在兴奋与欢快中推向高潮。

整个上半场,从“老肖”的“动”到鲍罗丁的“静”,再转到普罗科菲耶夫的“不正经”和鲍元恺的调味小曲,最后回到“老柴”充满节日喜庆氛围的圆舞曲,在欢乐和愉悦中结束。虽然只是半场,却依然在内容和情绪上实现了中国观众更易接受的“起承转合”结构,真可谓用心良苦。

短暂的休息后,音乐会下半场在俄罗斯交响乐奠基人格林卡创作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中拉开帷幕。

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的格林卡,勇敢地竖起了民族音乐的旗帜,在创作中努力体现民族风格和爱国主义内容,国交新年音乐会中上演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就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部以奏鸣曲式写成的歌剧序曲,成功概括了歌剧的主题思想——歌颂英雄、赞颂胜利,表现出人民对于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坚强信念。

整首作品,具有英雄性格的主题部分,在强节奏的和弦伴奏下,由长笛、中提琴、小提琴的音色快速奏出,充满了战斗气息和胜利的欢乐。由木管乐器奏出的优美亲切的副部主题取自歌剧第二幕中的抒情咏叹调《啊!柳德米拉》,在节奏旋律上与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结束部是全曲的高潮所在,随着强有力的和弦再次出现,一幅热烈壮观的英雄凯旋而归的场景浮现在观众面前,全曲在欢庆英雄胜利的乐声中完美结束。

在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肆虐的今天,中国交响乐团奏出这样一首歌颂英雄,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激昂乐曲,既是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全国医务工作者,更是向坚韧不拔的中国人民送上的伟大赞歌。

与上半场开场头两首曲目编排的“一动一静”相仿,下半场第二首曲目的演绎风格同样沉静肃穆,只不过沿着东方商队的马蹄声,从一望无垠的中亚草原来到了俄罗斯的心脏莫斯科。

在这座寒冷而骄傲的城市,另一位“业余”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为观众带来了歌剧《霍万兴那》中的著名乐曲“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我们之所以将穆索尔斯基称为另一位“业余”作家,因为身为陆军军官的他和上半场出现的化学家鲍罗丁一样,主业都不是作曲。

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身处于同一个国家,都用音乐深爱着同一片土地,太多的共同点,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穆索尔斯基和鲍罗丁、巴拉基列夫、居伊、科萨科夫一道组成了世界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作曲天团”——俄罗斯“强力集团”。

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意境如曲名,看起来桀骜不驯、五大三粗的穆索尔斯基向后人展现了他极为细腻的一面。

黎明时分,大地苏醒。莫斯科的晨雾里,克林姆林宫的塔尖依稀可见,袅袅升起的朝霞穿透薄雾,洒向静静流淌的莫斯科河。在舒缓真挚,回味无穷的旋律中,观众仿佛置身红场,沉浸在莫斯科的迷醉晨光之中。

在曲目编排的“起承转合”上,“转”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在观众的期待中,中国交响乐团带来了几乎人人都会哼唱几句的俄罗斯民歌《三套车》。

担任独唱的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男中音演员贾琼,声音低沉浑厚,以情动人,还特别用中俄两种语言演唱了这首经典老歌,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惊喜不已。

下半场的重头戏是由另一位“强力集团”成员科萨科夫带来的经典之作《西班牙随想曲》。日后科萨科夫曾在自传中提到这首作品“闪烁着炫目的管弦乐色彩”。全曲五个乐章犹如五幅色彩斑斓,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伊比利亚风俗画卷。将西班牙人乐观开朗、宾至如归的性格,以及西班牙民间千姿百态的舞蹈场面与节日气氛,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由于《西班牙随想曲》过于激动人心,作品于1887年12月首演排练时得到了圣彼得堡歌剧院乐手们的一致好评,每到乐章间歇,乐手们都会放下手中的乐器,自发地鼓掌致敬。音乐巨匠柴可夫斯基更是长期随身携带这部作品的总谱,研究科萨科夫的构思和配器。

作为科萨科夫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西班牙随想曲》的演奏难度同样充满挑战。正如作曲家本人所说:“音色的变化、旋律与华彩伴奏的选择得当,与每一种乐器都完全配合的华彩伴奏,简短而需要高深技术的华彩乐段,打击乐器的节奏等, 成为这篇乐曲的实质。”

在现场演出中,中国交响乐团再次展现了极为扎实的演奏技巧和对作品的透彻理解,将风格各异、五彩斑斓的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游刃有余。一下子将观众从冰天雪地的东欧古国带回到了热情似火的伊比利亚半岛。

在节日欢腾氛围一浪高过一浪的《西班牙随想曲》结尾后,中国交响乐团再次为观众带来了一份惊喜。一首在国内音乐会中极少登场的小众歌曲——歌剧《丑角》的精彩选段“加洛普舞”。

这首由俄罗斯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创作的乐曲短小精悍、节奏感极强,虽然时间不长,却给人以焕然一新之感。宛如天籁之音的马林巴琴的加入,更令人心情愉悦,畅快淋漓。

按照节目单排序,“加洛普舞”是本场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但现场观众在演出结束后却依然纹丝不动,所有人都在用掌声迎接音乐会最高潮的到来。

作为一场新年音乐会,“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永恒经典《蓝色多瑙河》是雷打不动的保留曲目,但作为一场“俄味儿”十足的音乐会,指挥胡咏言特意在返场环节加入了一首极具“战斗民族”风情的《马刀舞曲》,再次引爆全场。

音乐会最后,在胡咏言的现场指挥下,全场观众与中国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共同完成了压轴曲目《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演奏”。中国交响乐团2022年新年音乐会在震耳欲聋的爆棚气氛中圆满落幕。

由于两场新年音乐会的门票早早售罄,为满足全国乐迷的强烈观看需求,中国交响乐团在抖音、快手平台对新年音乐会进行了全程直播,与全国乐迷共同分享了这次音乐盛会。直播现场,各地乐迷同样情绪高涨,踊跃互动,纷纷留言打call,取得了极佳的互联网传播效果。

不仅如此,中国交响乐团还以此次新年音乐会为契机,积极开展送音乐到基层的艺术实践活动,在广西巴马融媒体平台进行了在线直播,足不出户,观众就能在家中看到精彩纷呈的新年音乐会。

据不完全统计,仅25日当晚,就有53.5万人同时在线观看了本场音乐会,用线下艺术演出和线上新媒体传播有机结合的形式”,真正实现了“线上演播、线下演出”的文艺院团演播新模式。

辞旧迎新,收获未来。中国交响乐团用惊喜连连、高潮迭起的新年音乐会送别旧岁,也必将勤恳耕耘,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让我们共同期待新的一年,期待中国交响乐团的新一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低音胡用什么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