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说唱节目,还有什么说唱类节目,推荐一下?


说到中国说唱,马思唯不得不提。不论是他的个人表现,还是团队组合Higher Brothers四位成员的综合实力,都不容小觑。马思唯在2020年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黑马王子》,将个人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trap表现,马思唯更因为标志性的情歌被粉丝亲密地称为马甜甜专辑之后,马思唯加盟《说唱新世代》担任导师,让他的个人形象和声量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2021年伊始,马思唯第二张个人专辑《黑马》中两首先行单曲《为什么》《豆瓣酱》先后推出,不仅为新专辑造势,马思唯此前声称要在“2月14日(专辑发行日)尝试打开中国说唱圈的瓶颈期”,他更希望大家通过《黑马》,认识到一个崭新且真实的马思唯,一匹敢于打破他人偏见、冲破形象束缚的“黑马”。
今天,马思唯来到“向丄青年”,和大家聊聊现在的心路历程。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向丄青年”呢?

马思唯:我觉得所有人都可以称为“向丄青年”,无论年龄和职业,只要你“向丄”、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就可以。

你身上最“向丄”的特质是什么?

马思唯:我觉得我自己最“向丄”的特质就是自己状态一直都很积极,遇到困难和失败都把它当作是锻炼。

近两年说唱通过各大综艺从underground走向大众,甚至改变了音乐潮流,对说唱歌手来说是不是扩大了生存空间?

马思唯:肯定是扩大生存空间的,因为这样有更多发挥才能的空间。可以为别人写歌,现在很多电影也有说唱歌曲,晚会也会邀请说唱歌手参加,有更多综艺节目邀请说唱歌手去展示自己,线下的音乐节和说唱活动也越来越多。说唱歌手只要努力、有作品,一定能出人头地的。

有乐迷评价说你是“中国说唱天花板”,你怎么看这个称呼?

马思唯:其实我以前比较较真、比较想去追求这些名号,后来我发现就算别人说你很厉害,自己觉得有一方面不是很厉害、不够自信的话,还是会与自己争斗。所以我现在看得比较淡,觉得哪里不好就一个个去完善它,我觉得那样就很舒适了。

“马师”、“马甜甜”、“豆瓣酱厂长”三个维度的称呼,最喜欢哪个?

马思唯:我觉得这三个维度的称呼都是我带给大家的印象。有时候我不那么严肃、比较搞笑的时候,他们就会叫我“豆瓣酱厂长”;叫我“马师”是因为我对待说唱的态度很严肃;“马甜甜”是因为我写情歌比较多。这些名字就是我生活多方面聚集在一起的,所以我都很喜欢。

刚开始做说唱,有挫败的时候吗?

马思唯:没有特别挫败的事情,我觉得我还算比较顺,有时候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个事情做成功,现在至少都在快乐地享受这个事情,我之所以会一直选择做说唱,可能是因为挫败感太少了。

你是如何定义“黑马”的?

马思唯:“黑马”和今天采访的主题很像就是“向丄青年”,只有你“向丄”你才能冲破重围,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你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当一匹黑马突出重围,这也是我一直贯彻的道理。

diss和peace同时存在于说唱,你认为说唱是矛盾体的表达吗?

马思唯:我觉得不仅说唱是矛盾性的表达,人生也是矛盾体的表达,这是你必须要经历的。如果你不和一个人产生矛盾,你可能不一定能学习到一个在矛盾中才能学到的道理,也不会知道和平有多重要,这跟人生的道理是一样的。你必须要去经历不管是错的还是对的才能从中学到东西。

你曾说要改变中文说唱的格局,目前中文说唱和欧美说唱的区别除了语言还有什么?

马思唯:除了语言方面就是实力,肯定没有欧美做得好,因为他们说唱的发展时间更长,经验更多,整个体系已经很完善了,这是我们在不停追赶的地方。

2021年的计划与愿望是?

马思唯:我的新年愿望就是继续保持现在这种状态做音乐,开开心心就行了。其实成长得越多,经历越多越难保持做音乐的初心,所以我觉得作为音乐人一直可以保持最初的激情,耐心和热情就是最大的财富。

你目前最欣赏的“向丄青年”代表是谁?

马思唯:我觉得是易烊千玺,因为他们组合之前也被别人指责,认为他们是流量明星,现在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一切。演戏也很厉害,吃了很多苦,现在也出人头地了,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少了,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采访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利完成!尾声,马思唯亲笔写下了自己对待音乐的初心“保持热情、激情,还有耐心”,希望所有阅读到这篇采访的小伙伴们都能get马师的祝福,记得去收听马思唯第二张个人专辑《黑马》哦!


是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出品的青年潮流文化平台。涵盖艺术、深谙网络文化、打造社交平台以及呈现演出现场。
致力于支持年轻艺术家、网络文化、国潮品牌,以独到网感、网罗当下潮流指标与讨论度最高的人、事、物,汇集同一空间场景中,产生意想不到的跨界组合。
鼓励社交,将具有相同喜好与品味的社群聚集起来,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发生新的创造。
“向丄青年AWSL”不止有艺术、网络、社交、演出,
“向丄青年”可以创造一切。

今天的文章开始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笑话:

“在日本,说唱就是小众文化,玩玩爵士还行,上不了台面。韩国搞了个《SMTM》,还不是靠着偶像和娱乐产业,一点儿也不 Real 。”

“台湾、香港更别提了,屁大的地方能有多大号召力,你看台湾被 Diss 都没人能反击,都吃着过去的老本呢,热狗现在出的歌,几首能听?新人都他么学蛋堡。”

“我跟你说,除了美国,Hip-Hop 还得看大陆的,红花会、说唱会馆、N/U 他们,哪个不吊?”

这段笑话来自我,大概在四五年前,我和我的朋友关于世界 Hip-Hop 形式,就有了一个如此清晰的判断。

现在看来,除了香港和台湾,其余纯属放屁。

不只是我,很多当时我在 Rap 吧认识的朋友,都曾跟我下过相似的判断,当时中文 Hip-Hop 蓬勃发展,相信不久之后就能走上台面。但很可惜,直到《中国有嘻哈》,中文说唱才第一次走上大众的视野。

但是,在节目播出之后,关于这个节目是否能代表中文说唱,以及中文说唱到底路在何方,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前段时间,我忍着对于车澈的吐槽,听了马俊在刺猬电台对于车澈的采访,在采访里,车澈说明了他对于《中国新说唱》这个节目的一些反思。

听完之后,我开始思考,很长时间里,我的同行们,包括我自己在内,攻击《中国新说唱》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自保的一种武器,而这个节目,和我们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我们想要一个怎么样的说唱节目?

在刺猬电台的节目里,车澈说道节目本身是在一个半失控的状态下做出来的,很多内容来自于选手对于节目规则的反应。

上面这张图,很多人都看过,这也是大多数普通人,对于《中国有嘻哈》的直接观感。在这个节目之前,绝大多数人对于“中国说唱”这四个字,可能第一反应也就是周杰伦的《双节棍》。

而《中国有嘻哈》带来了太多新鲜玩意儿:奇装异服的 Rapper、Freestyle、Battle、Diss 等一大堆新鲜词儿、还有 Rapper 之间的私人恩怨。

很可能的一个原因是:节目组也并不知道中文说唱到底是什么。很遗憾的是,就算你是一个资深的中文说唱从业者,你也很难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前段时间,我看到北方公园的一篇文章,木村拓周分析了文化圈在面对嘻哈的时候,一方面在商业上迎合,另一方面从文化上批判。

我反思了一下,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节目组和参加节目的 Rapper 们,只能通过不断试错,挑逗大众的神经,让他们对中文说唱,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现在大家看到 Rapper 的装扮不再诧异,不再觉得我们是一群疯子,也许这才是节目对于中文说唱的最大贡献。

有没有通过一个节目,让整个文化进入大众视野并且取得成功的案例?

当然是有的,韩国说唱就是这么依靠节目走上正轨的,和大家想象的有一些出入,韩国说唱之所以能够走上正轨,是因为他们的流行的偶像文化里,早就注入了 Hip-Hop 的元素。

通过他们强大的娱乐工业,你能够看到出成群结队的 Idol 们,不断在他们的歌里融入 Hip-Hop 的曲风。

你可以说这不是 Real Hip-Hop ,但不能否认这些 Idol 的出现,加大了 Hip-Hop 在韩国老百姓心中的认知。

早在 2000 年时,制作《SMTM》的 Mnet 音乐电视台就曾尝试制作这类概念的综艺节目《Hip-Hop the Vibe》。

虽然当时没能取得成功,但资本控制下的韩国媒体,熟稔 Hip-Hop 在美国的发展势头,从来没有停止过尝试。

不要以为《SMTM》没有恶魔剪辑,在这一点上,爱奇艺反而模仿的像模像样。在前几季的时候,因为恶意想要挑起主流和地下的矛盾(是不是很熟悉,其实《乐队的夏天》也有这么做》)。

这个节目没少受到韩国主流媒体的诟病,审查部门也没少开出罚单。

那么既然恶魔剪辑不是导致节目难看的主要因素,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归根溯源,还在整个产业的完整度上。

《SMTM》幕后有上百个音乐制作人在为 Rapper 们提供各种服务,从 Beat 到混音再到各种沟通,都十分成熟。

而中文说唱能否找出 100 位有足够经验的制作人,似乎都还是一个问题,拿最有名的 Mai 和老道来说,他们能够出圈,似乎还是这两年才有的事情。

节目之后,韩国出名的 Rapper 能够得到整个娱乐产业的全面倾斜,从而制作出更好的作品。而我们出名的 Rapper 往往已经是在天花板上,能够不退步,已经难能可贵。

另一方面,由于音乐产业的成熟,《SMTM》的节目组,也非常懂 Hip-Hop。

SMTM 第四季里的采访中,就有明星制作人提到,节目组听遍所有 Beat ,对 Hip-Hop 类型的熟悉程度堪比专业音乐人。

没有“偶像”的中文说唱

那么既然在产业层面上,一下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节目还有没有可能做好看呢?

其实是可以的,这个暑假除了《中国新说唱》外,爱奇艺的另一档节目《乐队的夏天》也大受好评。

从节目效果上来看,他们也有一些魔鬼剪辑的问题在,但为什么不像《中国新说唱》一样的严重?

看看超级乐迷的阵容就知道:马东、高晓松、张亚东、乔杉、吴青峰、欧阳娜娜,两个文化名人,三个资深音乐人,再加上两个活跃气氛的。

除了张亚东之外,他们本身对大众的影响力,甚至超出了“中国摇滚”这四个字的影响力。

反观我们的节目里,找齐四个制作人,已经是非常困难的问题了。

而这个问题的症结在:我们始终没有能够出圈的 KOL。

在美国,Hip-Hop 有 2Pac 等一系列平民 ICON ,他们在黑人平权的汪洋大海中成为了标志性人物。

提到中国摇滚,你也能说出崔健、魔岩三杰这样足以影响社会的人物。或者摇滚乐迷不太看得起的汪峰,都在大众眼里有很高的知名度。

Hip-Hop 在中国从没有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唯一有可能的是周杰伦,但他更多的,还是代表着中文 R&B 的高度。

“出圈”的音乐就更数不胜数了,你很难找到一首中文说唱,能有汪峰《春天里》那么高的传唱度。

整个产业链的缺位,在《中国有嘻哈》之后,带来的还有内卷。

许多自诩专业的说唱乐迷,他们也往往只是在喊阴三儿牛逼、幼杀牛逼、宋岳庭牛逼这样的口号。

进一步的演化就是,越坚持自己,吃不上饭,并且如果都吃不上饭,就说明大家都牛逼。

我并没有说这些前辈不牛逼,他们在各自的时代,都创造了极大的成就,但除了阴三儿之外,少有能够对圈外造成影响的地方。在那些时候,圈内人认为他们能代表中文说唱,但圈外人往往还一脸懵逼。

这就又回到开头的问题:“什么是中文说唱?”

关于本土说唱,美国人可以回答 2Pac,韩国人可以回答 JayPark,而我却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最后,我想吐槽一下自己,看《乐队的夏天》的时候,我非常羡慕里面超级乐迷和专业乐迷的争论。

平心而论,我自己并非 Rapper ,也并非制作人,只是凭借自己的热爱,努力去听更多类型的 Hip-Hop 音乐,熟悉新的 Hip-Hop 风格。

在没有做新媒体之前,每当我想了解更多的时候,我只有手边一本 2013 年的《嘻哈美国》来进行参考。

当然,现在我想要了解一些东西,可以去请教朋友圈里的制作人和 Rapper ,他们都很友善。

但可以说,如果《中国新说唱》有专业乐迷并且邀请我去,我没有脸当那个“专业乐迷”并指手画脚。

因为我不能像摇滚乐迷一样,从技术角度和编曲角度给 Rapper 专业建议。

说唱乐在技术层面上不复杂,区分下来就是 Flow、Beat、歌词的组合。

Flow 方面,我目前还没有看到哪一个媒体人能够准确而优雅的用文字进行描述,这个问题上,我和我的同行们恐怕都太过失职。

编曲方面,倒是唯一能系统学习的部分,Youtube 上也不乏这方面的教材,但就算是摇滚乐,网上也很少有乐评人从专业角度分析。

原因在于,你费尽心思说了某个地方的 Snare 加的多么巧妙,对于大家好像啥也没说,参考纸博士的一些乐评文章,每次看完之后我都是下面这个表情。

需要承认的是,虽然有一些摇滚迷应该也不太懂乐理,但他们往往能用出色的文学修养,从摇滚乐诗一样的歌词中,进行揣摩,解读出不同层次的丰富内涵。

而说唱音乐歌词,往往通俗易懂,就像杜甫为了让自己的诗好懂,先写给对门的老奶奶看。除非中文说唱听众是个日本老奶奶,不然应该也不用我这个二把刀翻译在中间画蛇添足。

由于标准的欠缺,我现在越来越不敢妄自对一首音乐下判断,我觉得这是对于创作者辛勤创作的不尊重,哪怕这首歌在很多人看来并不咋地。

从音乐层面上说,《暴扣》比《野狼disco》差在哪?

我前两天让初晓在朋友圈问了这个问题,看上去好像很简单,似乎看过节目的人都能回答上来,但是你仔细一想,好像又不是很容易评判。

所以我只能尽量让自己介绍 Rapper 的文章更客观一些,多去问问他们本人的建议和看法。我不知道有多少同行敢打着包票说自己很专业,但具体到我,是很愧赧的。

话又说回来,我们这些只比普通歌迷多听了一些歌的“大佬”,还真就莫名其妙的代表了这个行业,在这里并没有多少油水可捞。同类型的电商号收入要高我们好几倍,认识几个 Rapper 也并不能算什么资源和人脉。

如果不是因为热爱,谁他妈会做说唱自媒体呢?

我常常在想,也许在某个平行时空里,并没有《中国有嘻哈》,Hip-Hop 也没有在一夜之间大火。

所有的新生代 Rapper 跟他们的前辈一样,在网吧或者家里用着廉价的录音设备和手机,在快手和抖音上发布他们的作品。

GAI、PG One 们也没有赚到钱,他们或是彻底离开了这个圈子去讨生活,或是在某次扫毒或净网行动中被一网打尽,成为我上班路上的一个新闻,并在之后短时间内被彻底遗忘。

唯一不同的,是那个时空里的 Rapper 都穷,都 Real 。

本来我想让这篇文章就此戛然而止,但如果是这样,那未免对自己太过残忍,这只是我做说唱自媒体两年来的焦虑,并想把这些焦虑分享给你们。

最后,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很喜欢的台词:

“没有人经得起别人的挑剔,一尘不染的事情是没有的,我们每天都在吸进灰尘,但不妨碍我们做的好一点啊。”

11月8日,由酷狗音乐特约赞助的代际潮音竞演综艺《我们的歌2》第五期如约而至,节目正版音频已同步上线独家音乐互动平台酷狗音乐。继盲选配对、首轮合作公演舞台暂告一段落后,全新融合的4人组合重磅亮相,多人合作舞台精彩上演,一起回顾本场高手切磋带来的“神仙”竞演!

当晚,令人期待的神秘的“X战队”终于揭开面纱,全能唱将黄绮珊搭档新声代歌手张碧晨倾情出战,柔情演绎《是否爱过我》,将爱情中的遗憾和苦楚娓娓道来。张碧晨的磁性嗓音搭配黄绮珊的铁肺高音,细腻与张力并存,让人深深沉浸在这份悲伤又美好的相思中。

而在上一季止步团战的小鬼王琳凯,不忘初心回归舞台,与李玟、孙楠、郑云龙组成“纵横四海”组合,联袂改编经典影视剧《宝莲灯》主题曲《想你的365天》。在李玟、孙楠、郑云龙的温柔嗓音铺垫下,小鬼王琳凯带来燃炸的Rap,瞬间将气氛推至高潮。当经典OST遇上新潮的说唱,两者丝毫没有违和感,生动诠释“代际潮音竞演”的节目概念。

节目中,小鬼王琳凯还透露,Rap部分的歌词是他在竞演当天早上一气呵成创作出来的,惊人的创作能力获得大批酷狗网友点赞。在“纵横四海”全新演绎的《想你的365天》评论区,有网友被歌曲惊艳的Rap和李玟、孙楠、郑云龙齐齐爆发的高音震撼到,激动地表示“这首歌绝了”。

对嗓音拥有娴熟驾驭力的李玟、郑云龙,除了将华语经典OST演绎得丝丝入扣,还共同挑战“二重唱”演绎音乐剧唱段《A Million Dreams》,将各自擅长的音域发挥得淋漓尽致。舞台上,优雅的郑云龙与身穿梦幻白裙的李玟同飙高音,恍如童话故事中的王子与公主的深情独白,带来音乐剧般的视听盛宴。

李玟、郑云龙共同演绎的《A Million Dreams》纯享版音频上线后,网友们立马将其加入歌单循环播放,并怒赞两人的出色呈现“意境和情感都十分到位”、“像看了一场浪漫的电影”、“两个人高音合唱唱出了建立美好未来的憧憬拼搏,太有画面感了”。不得不说,李玟&郑云龙的“超强配置”简直是无敌般的存在。

在独家音乐互动平台酷狗音乐《我们的歌》专区,李玟、郑云龙演唱的《A Million Dreams》人气居高不下,毫无悬念登上TOP1宝座,将【乐库新歌推荐*1天】日榜福利收入囊中。本周,他们将继续冲击【官方综艺精选歌单推荐*7天】、【综艺专区精选单曲推荐*3天】等更多推广资源,被他们惊艳的合作舞台打动的你,不妨送出手中的一票,让更多人感受到非一般的“神仙合唱”。

而在上周,常石磊、王源挑战超高难度深情演唱的《我我》就以40万+歌曲助力值登顶专区,成功解锁【综艺专区精选歌单推荐*3天】、【独家微博战报*1张】、【认证官博*1条】等资源,恭喜他们!

首轮团战精彩纷呈,每一个音乐舞台都值得被加入歌单。节目正版音频已同步上线独家音乐互动平台酷狗音乐,一起在纯享版音乐舞台聆听更多细节。享受音乐的同时,前往酷狗音乐搜索“我们的歌”,进入专区为你喜爱的歌手组合投票,即可助力解锁节目特别舞台,畅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晚有啥综艺节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