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有没有盗版的?

从6月2号,华为正式推出鸿蒙2.0 系统以来,说“鸿蒙盗版安卓”的声音一直都没有间断过。

但是不管官方/大V科普(辟谣)过多少次,仍是有部分网友坚信着这种想法。。

随着更换鸿蒙系统的用户增多,说“鸿蒙盗版安卓”的人少了许多。

黑粉眼看没办法了,就开始了……造谣。

近日,一个“鸿蒙系统是盗版安卓”帖子在全网疯传了。

还打着中国移动官方的旗号“面对用户的抱怨:“中国移动只好坦白——鸿蒙系统是盗版安卓的。”

内容也是说的有模有样的。

“由于华为鸿蒙盗版安卓,得不到 WIFI 联盟的认证,安装了鸿蒙的设备通过 WIFI 连接网络会出现网速慢、掉线的情况

此现象与网络无关,请各位使用鸿蒙系统的用户知悉。”

内容咱先不考究,看到图片中那个“收起”没有?

感觉,你在侮辱我们的智商。

中国移动诶,几亿用户的官方大佬,忍无可忍,无奈辟谣,结果发个朋友圈?

人家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和官方微博等等大V号,都是摆设吗?

这跟长期流传在家族群里的谣言,简直如出一辙。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谣言但就是有人天天发。

一不好,还会给你来个紧急扩散。。

当然,如果只是简单的这样解释,许多人还是不相信这是谣言的。

万一移动的员工私下抱怨呢,毕竟大公司是不会轻易撕破脸皮的。

所以咱们还是要分析一下这谣言里的文字漏洞。

这一段说华为没有WIFI 联盟认证。

华为有段时间是被暂停了,但不是现在,时间在差不多2年前。

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之后,WIFI 联盟暂停了华为的成员资格并暂时将华为的名单从官网上撤下。

这是事实,当时有许多新闻报道。

但是,5月29号,WIFI 联盟就已恢复了华为的成员资格。

也重新出现了了其官方上,这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恢复了。

现在又拿出来说,2G网也没那么大延迟吧?

2、关于鸿蒙设备连接WIFI 网速慢

对此,中国移动官方已经回应了:子虚乌有。

此事爆出后,上海辟谣平台第一时间致电了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

中国移动从未发布过此类言论。

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也没有接到用户反馈“使用华为鸿蒙系统导致掉线”的问题。

3、凭什么说华为鸿蒙是安卓套壳?

有人说HarmonyOS使用了 AOSP 的代码,这不是套壳是什么。。

AOSP 全称是“Android开放源代码项目”,看清楚它是开源的,代码!

开源的部分可以被自由使用、复制、修改和再发布。

开源产生的初衷一个是防止大厂垄断。

另外一个就是会造成软件的重复开发,浪费时间,浪费劳动力。

可以说,是因为开源,咱们如今的软件业才发展这么快。

所以,为什么别人可以用开源的,华为就不可以呢?

从0开始是真的浪费时间,浪费劳动力,是一件没有必要的事情,并不是说人家没有这个技术。

你每天吃饭会从种小麦开始吗?

他用面粉做了面条,你用面粉做了馒头,这算套壳?

HarmonyOS 使用 AOSP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兼容安卓 OS 的软件。

应用市场何其大,如果不兼容,HarmonyOS 一上线能有多少软件开发者及时准备好鸿蒙版本的APP?

华为的智能手机一下子回到大哥大时代,那谁还敢升级。

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不需要进行什么大的改动,就能在鸿蒙系统上运行,可以说是双赢的。

无缝衔接慢过度是润物细无声,一刀切就像疾风暴雨,虽然看起来来势汹汹,但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生态的开发、发展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国产系统需要有人开发,也需要有人承认,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受制于人。

HarmonyOS是国产系统,不怕别人限制。

国产,是底气也是底牌。

没有一出生就天下无敌的人,也没有一出生就无所不能的系统,我们需要给他们时间成长。

手机端既然兼容安卓 还有方舟编译器,生态是没问题的。

怕就是怕在电脑端的应用太少,现在还用电脑的基本都是办公使用范围非常广,常见的如:做表 做PPT、打印输出、图片制作、音乐制作、视频编辑、产品设计、工业设计、3D建模、效果图等多种方面(编程这种用途基本不挑系统)

这些常用方面还需要有相应的软件支持!除了WPS可以替代,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专业软件撑门面(别说盗版什么的,软件商也是商人无利可图的话,根本不会在你系统上开发软件)
所以想要占领PC市场,说实话还得从生态上下手,可以借严打盗版为契机,国家出政策培养一批图片 视频 音乐 3D建模 工业制图等方面的软件。就可以从生态上站稳国内PC商用市场,以国内的体量只要稳住!这鸿蒙系统就算生存下去了!剩下的就是利用国内强大的制造能力将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销往国外,届时可能会培养出不输GOOGLE的国际巨头。

当然牛B可以吹,路还要脚踏实地的走,总之有14亿国民支持,华为不可能死。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收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移动互联网报道、研究、服务为己任的第三方行业研究机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被外企垄断的,越是要打破;越是困难的,越是要攻克。

最近,中国科技界最轰动的事情,莫过于华为正式发布鸿蒙系统。

长久以来,中国制造忍受着“缺心少魂”之痛,“心”指的是芯片,“魂”说的是操作系统。随着我国在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的研发与突破,“缺心少魂”的局面正在改善。

然而,在为华为鸿蒙欢呼后,还应冷静的看到,中国制造仍有一大软肋。

1. 落后20年,80%被外企垄断

工业软件,顾名思义,就是指工业范畴使用的软件。大致可以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以及业务管理类。

最具代表性的工业软件,是EDA。

在《痛的不只是华为,这家西方公司卡住中国芯片的脖子》一文中,我介绍了芯片制造的重要机器——光刻机。

其实,芯片制造的第一个环节是设计。这就需要工业软件EDA。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在EDA出现之前,设计人员必须手工完成芯片的设计、布线。

随着技术进步,芯片集成度不断提升。最早的芯片只有几千个晶体管,现在的任何一部智能手机里的芯片,都集成了上亿个晶体管。如此大规模的器材摆放和绕线,无法靠手艺完成。

EDA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EDA软件平台,设计者借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逻辑编译、简化、分割、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特定目标芯片完成各项工作。

(EDA软件设计界面)

能否设计出更高性能的CPU,既取决于设计团队的专业知识,也取决于EDA软件。没有EDA软件做产品设计,再高端的设备、再精湛的工艺也得“歇菜”。

因此,EDA软件被视为工业软件的尖端,代表了一个国家真正的研发创新。

经过不断的市场洗牌,EDA行业已经从百家争鸣变成了三足鼎立 ,成为一个高度垄断的行业。

(2018年中国大陆晶圆制造用EDA软件供应商排名)

华大九天是中国自主EDA的佼佼者,经过多年积累,研发出了一批特色方案和工具。

然而,有分析指出,中国本土EDA企业和国外EDA三大巨头存在的技术差距在20年以上。

(中国主要EDA企业产品与服务领域)

EDA软件还只是工业软件中的冰山一角。实际上,中国工业软件已经被外企垄断,有数据显示——

中国80%的规划软件、50%的制作软件、95%的效劳软件被外企占据。

核心技术部分,更是大多数都被外企掌握。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厂,拥有庞大的制造企业、技术人员,可以生产全球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却没有自主可控的顶尖工业软件。

2. 工业软件有多重要,短板的危害就有多大

如果说,以前软件只是硬件的附属物,那么,现在的软件已反客为主,成为了机器的大脑和神经,主宰了机器世界的运行逻辑。

今天,一个没有软件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如此,工业软件有多重要,短板的危害就有多大。

没有工业软件,智能制造就是空想。

提起智能制造,人们谈论最多的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殊不知,抹去这些新潮的概念,最内核的是工业软件。

智能制造涉及硬件、软件、网络、计算等多种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而工业软件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无论是硬件、网络、计算等技术和制造工艺融合,都离不开软件定义、编码和封装。

没有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智能制造就无从谈起。

警惕安全后门,敲响安全警钟。

工业软件涉及工业制造、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存储、处理大量数据,一旦泄密,后果不堪设想。

2011年,法国达索公司旗下的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s,被爆料存在安全“后门”,将个人计算机上的信息泄露给他人。

虽然Solidworks予以否认,但因为这款软件在中国应用非常广泛,事关重大。国家相关部门随即通知各军工企业停止使用该软件,以防资料被窃取而导致可能的泄密事件。工信部也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

实事求是,外国软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安全问题。但要知道,软件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能被制造者或是黑客异地控制。

我们不能将国家的信息安全寄希望于外国软件的商业道德与自律,加快研发自主可控软件,是保证中国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依赖外企,易被卡脖子。

去年4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出售元器件、软件等产品。随后,全球最大电子设计自动化公司Cadence的内部邮件流出,邮件称将停止对中兴服务。

可见,在美国制裁中兴的事件中,除了禁止卖芯片给中兴以外,作为最基础的EDA工具也是美国手中的一大杀器。

中国的制造业严重依赖国外工业软件。一旦软件停止服务,机器便成为了一堆废铜烂铁。

3. 工业软件,没有捷径

工业软件如此重要,中国应该如何赶超呢?

在盾构机、手术机器人等文章中,我都提到了一个词——弯道超车,意思是,中国可以突破某个关键技术,借助中国产业链和市场优势,实现赶超。

遗憾的是,工业软件没有捷径。

这是因为,做工业软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举目全球,真正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软件体系产品的国家只有“两个半”,德国、美国各算一个,法国算半个——德国以SAP、西门子为代表,美国以ANSYS、PTC、欧特克、霍尼韦尔为代表,法国以达索、施耐德电气为代表。

只有德国、美国能够向全球其他国家输出从研发、管理到出产的成体系的工业软件产品,其他如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工业制造能力虽强,但也没有应用全球的工业软件产品。

由此可见,研发工业软件并非易事。

工业软件,难就难在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软件,而是工业品。强大的工业软件,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之上,这便是只有德国、美国拥有完整工业软件体系的原因。

还是以EDA软件为例,作为芯片产业链的重要一环,EDA软件与半导体的物理模型、材料工艺、制造封测环环相扣。不了解这些知识,根本无法设计EDA软件。

(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情况)

中国目前无法研发高端的EDA软件,不是中国科研人员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而是芯片最先进的设计和生产工艺都源自美国等国家,中国缺乏原生的工业技术。

工业软件的另一个难点是,千人千面。

微软的一套office软件,放之四海而皆准,谁都能用。工业软件却不同,工业企业的需求千差万别,需要“私人订制”。

要想在个性化需求和软件的重复应用之间找到技术和商业的平衡,就必须对客户的业务需求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精妙的设计。

这又要求,工业软件必须要有行业积累。

行业积累,显然没有捷径可走。事实上,很多巨头试图凭借强大的技术、资金以及多年的行业经验开拓工业软件市场,结果大多铩羽而归。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难就难在这里。

不讨好,指的是收益小。

工业软件虽然很重要,但市场份额不算大。

(年中国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及增速)

2018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在1600亿元左右。要知道,2018年华为一个企业的营业收入就超7000亿元。

工业软件本来难度就极大,市场规模还小,自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退一步说,即便研发出来,也不一定能赚到钱。

正如前文所说,工业软件的一个特点是千人千面,这便造成了工业软件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这个系统,既有技术门槛,更有经验壁垒。企业一旦使用了某个工业软件,就会形成路径依赖,轻易不会更换。

此外,中国知识产权意识的缺失,也让工业软件面临被盗版的风险。

由此可见,工业软件研发之路,注定了荆棘遍布,更无捷径可言。

4. 只有举国体制,才能搞出工业软件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被外企垄断的,越是要打破;越是困难的,越是要攻克。

当然,实现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并不是要排斥国外工业软件,而是打破现在国产工业软件几近于无的不利局面。

问题是,中国工业软件如何才能赶超?

从历史看,国家重视不足,导致工业软件落后。

中国工业软件落后的原因很复杂,国家重视不足是一个原因。这也有点无奈,因为1980年代之前,国人对工业软件的认知几乎为零。直到引进了IBM大型机、Apollo作业站,这些昂贵设备上附带的软件,才得以一睹了工业软件的“芳容”。

长期以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没有认识到工业软件的重要性,没有进行持续的投入。有数据显示,全球最大的CAE仿真软件公司Synopsys2016年一年的研发投入为3.5亿美元,相当于我国政府三个五年计划在三维CAD/CAE研制投入总和的10倍。

从现实看,只有举国体制,才能克服工业软件的难点。

只有举国体制,才能组织顶尖的科研力量进行攻关,在技术上取得突破。

只有举国体制,才能持续投入资金,解决企业短期无法获得收益的窘境。

只有举国体制,才能协调软件企业与制造企业合作,并将新研发的软件先试先行,避免软件无用武之地的尴尬。

只有举国体制,才能将工业软件的重要性上升到芯片的高度,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产工业软件才能迎来春天。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

现在,有些人羞谈“举国体制”,总和“计划经济”联系在一起。还有的人认为,科技研发应该让市场主导,企业自己发展,政府不应该过度参与。

正如我在《波音战空客、美欧撕破脸:启示中国必须要造自己的大飞机》一文中所说,关键产业和领域,早已超出了企业、产业之争,而变成了国家之争。

工业软件也不例外。近年,欧美国家将“把握最先进的制造业中心软件”视为确保本国制造业“继续掌控全球工业布局主导权”的必要条件——

2009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白皮书《美国制作业——依靠建模和模仿保持全球领导地位》,将建模、模仿和剖析的高性能核算,视为维系美国制作业竞争力战略的主力。

2013年,德国《高技能战略2020》确定“工业4.0”为未来十大项目之一,重点支持工业软件。

2015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强调发挥IT的作用。

欧美国家早已取得领先优势,却仍然在大力发展、扶持工业软件,本就落于人后的我们,还在幻想着完全靠市场经济、企业自主发展就能赶超。

被外企垄断的工业软件,是一柄悬在中国制造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也许,这把剑已经被特朗普握在手里了。

多研究,多了解,研究君精选互联网业内的趣事、要闻、收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的认知欢迎精英们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鸿蒙系统真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