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上午看了全书的1/3下午看了余下的3/4下午看了多少页?

“浪漫婚礼”是演戏 重症新娘被折腾
  昨上午10时许,邓贤耀带着女儿,同摄制组工作人员一道前往四川九寨沟录制节目。家里,只剩下病重的妻子谭红和年迈的母亲钟德凤。
   谭红告诉记者,在摄制组的安排下,这几天忙于婚礼,自己累得快不行了。她对被“安排”一事很生气,“他们在演戏,真是烦死了!”
   昨下午1点半左右,记者来到沙坪坝区梨树湾荔枝桥谭红的家时,她正和婆婆钟德凤吃午饭。
   谭红家在一个小山坡上,屋内空空如也。午餐很简单,蛋炒饭下咸菜。谭红的精神状态比她头天在沙滨路时要好,但扒饭时依然吃力。
   “从滨江路返回后,救护车将我送到小山坡下面就走了。我独自回家,呆到现在。”谭红告诉记者,回家后,摄制组一行没有过问她的病情,更没有上门看望。“今天上午,他们打了一个电话,就把我老公和女儿喊走了。他们的车停在坡下面,本来走一两分钟就可到我家,但他们没来。”她感觉自己受了冷落。
    医院里面憋得心慌
   在谈到摄制组准备的婚礼时,39岁的谭红不停抱怨,“他们在演戏,真是烦死了!”
谭红称,摄制组到重庆前她已在沙区一医院看了5天病。3天来,为了配合对方,她只得停止治疗参加“彩排”——10月7日,她跟摄制组去重庆爱德华医院录了四五个小时的节目,10月8日,又被叫去录了约4个小时的节目。她说,此前,沿海的××卫视承诺先治病再拍婚礼,但对方请来的摄制组和艺人却对治病一事只字未提。“10月8号,在医院,前前后后我只输了十几分钟的氧,根本未进行正规的检查和治疗。”
   谭红说,在医院的几个小时中,她时而被导演安排睡在病房内的床上,时而躺于可在走廊里移动的推拉床上,时而与艺人冯远征交谈。“几个小时里,我胸上盖着厚厚的毛巾被,热得心慌,我说‘我不盖!’,导演叫我别急,等拍完了再说。”她称,自己热得受不了,差点昏过去了。
   谭红称,进医院不久,她想上厕所小解,“导演说‘还没拍完呢。’”没办法,她只好憋了几个小时。
    事前曾签“免责”协议
   外出录节目时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只有自己摊了呗。”谭红苦笑着说。
   谭红说,10月7日,摄制组一行人主动找到她家,与她和丈夫签了一个“生死协议”,11岁的女儿玲玲(化名)也在协议上签了字。
   记者问协议内容,谭红称大致意思“出了一切意外由我们自己负责,对方不承担任何后果。”记者想看看协议,她称,协议一式一份,由对方保管着。
   说到这里,谭红不愿再谈下去了,她嚷道:“他们不是为我治病,是在演戏!”
   记者 陈国栋 陈寒星/文 周舸/摄
   医生:外出吹风可能危及生命
   儿子邓贤耀去了四川,病重媳妇需要人照看,69岁的钟德凤心里忐忑不安。
   钟德凤说,10月8日晚上,听说儿子次日要外出,她很是担忧。儿子告诉摄制组不想去了,但对方称“一切安排好了,不好更改。”9日临走,儿子看着佝偻的妻子,仍然放心不下。
   钟德凤说,虽然奔波了几天有些劳累,“但是对方说了的要帮我们,我们要试试看,万一有机会呢……”她并不责怪对方。
   记者昨日致电自称冯远征助手的郭先生,问何时能给谭红治病?郭先生有点惊讶,“我不知道这件事呀!”他称,所有的细节只能问一同去九寨沟的摄制组。记者向他了解摄制组联系方式,他称“不太方便。”
   采访中,绿叶义工有关人士称,他们完全出于公心,只是为帮助邓贤耀夫妇牵线搭桥。
   重庆爱德华医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起初,摄制组前来联系,只希望医院提供拍摄场地,后来谭红在拍摄过程中多次出现危急症状,医院自发对她进行了抢救。
   “谭红丈夫不在家,我们对她的情况很担心。”医生彭念寅说,谭红的病情很严重,除了心脏时常出现呼吸衰竭外,其他多个器官已发生感染,“不能外出吹风。”一旦出现缺氧症状,将危及病人生命。
   该院有关人士说,谭红的病情堪忧,一旦病情恶化,医院将无偿提供治疗,“除此之外,我们还呼吁医院职工和市民为她捐款,为可能进行的手术治疗筹款。”
   8月12日、9月2日,本报先后以《一台小电扇 一家三代互让着吹》、《残疾丈夫用歌声陪伴病妻》为题,对谭红一家的相关情况进行报道。
   9月4日,一自称沿海××卫视的工作人员与本报记者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帮助谭红“圆梦”。此后,该电视台让人到谭红家征集愿望,谭红的愿望是:先把病治好,再和家人一起去趟九寨沟。9月下旬,摄制组工作人员表示可以拉赞助圆去九寨沟的梦想,但是治病须等节目播出后,由好心人捐款。
   9月27日,重庆某报以《丈夫常通宵哼歌曲 为哄病危妻子入梦乡》为题再次报道谭红夫妻。此后,××卫视与绿叶义工合作,大力推行此事。
   10月8日,有关方面安排谭红和丈夫参加相关拍摄。下午5时许,因谭红病情恶化,当天的拍摄中止。
  这些义工为了出名什么都可以干吗?没人性!完全是借机会找钱出名!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那是电视台,从你的描述中没看出义工得到了什么出名的好处

  从你的言谈上面来看,根本没有提及绿叶有什么骗人的地方,好像都是电视台的事情,而且电视台一向都是如此!!!!

  呵呵 幕后的东西别人不说我们还不清楚吗
  那么急于维护 欲盖弥彰

  婚纱脱下两天 接到病危通知
  本报讯 昨日,气温骤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谭红病情恶化。经本报记者联系,昨下午4时许,重庆爱德华医院将独自在家的谭红接到医院免费治疗。经检查,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
    昨日,天空下着细雨,阴冷异常。下午2时许,记者再次前往谭红家中探访。躺在床上的谭红不停呻吟。她称,天气变了,心脏很难受,“婆婆不知去哪里了,我一个人,也不晓得还能坚持多久。”说这话时,她上气不接下气。
    记者建议她去医院,她摇头,“看啥病哟,存折里的钱都取空了。算了,死在家里算了。”见此情景,记者与先前作出承诺的重庆爱德华医院联系,该院有关人士答应为谭红免费治疗。下午4时许,谭红住进该院。
    一番检查治疗,心电监测仪显示,谭红血液中氧饱和度为49%。医生很担忧,“正常人的氧饱和度水平在90%以上,她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昨晚,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上写,“心功能衰竭,房缺,艾迪森氏综合征,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病床上的谭红知道结果后,沉默半晌,一个人念叨起丈夫(如图),“要是我走了,老公或许看不到我最后一眼了……”她扭过头去,用被角擦眼眶。
    记者问谭红要不要给丈夫打个电话,她摇头,“让他去嘛,能在医院里接受治疗,我满足了。”她说,丈夫走后,“打了八九个电话回来问我好不好,我哄他说没事,但他不放心。”
    昨下午2时许,一位自称某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女士与本报记者取得联系。她称,帮助谭红夫妇拍摄婚礼、去九寨沟,是该基金会与沿海一家电视台合作的“梦想成真”节目,该节目预计11月中旬播出。该女士称,该活动属于公益性质,她是制片人。10月8日婚礼当天,谭红出现危重情况,完全出乎意料。
    接到谭红病危通知后,记者想将此情况电话告知该女士,但对方手机已关机。
    (记者 陈国栋/文 冉文/摄)
    接到病危通知书的谭红,念念不忘远方的丈夫和女儿;远在九寨沟的邓贤耀一天内给妻子打回八九个电话,也许丝毫没有观赏人间仙境的心情。我们不怀疑有关方面关心关爱邓贤耀夫妻的本意,但为何一个本来应该让人感动万分的圆梦行动,会成为谭红口中的“他们在演戏”?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话题。
    本报有网友留言说:真担心爱心会沾上铜臭,更担心有人会利用别人的痛苦获取商业利益。但愿该网友的担心是多余的。
    关心关爱弱势群体,何不来点实在的?
  实在的要经得起检验!

  请注意你的言词。。。
  我们根本不知道绿叶是什么组织,做什么的
  只是说从你的描述中根本没有看出有绿叶什么事情
  换句话说,你的描述中,没有说明绿叶和这件事情的关系
  只是引用了报纸的报道,而在报道中没有提到“绿叶”两个字啊

  哎 又出来细人,管别个绿叶义工撒子事情嘛.你才是有包哦/你怎么证明人家人家假打嘛.

  对于你这样利用网络来毁坏他人名誉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绿叶义工协会将追究到底.不管是遭遇车祸的夏春燕/还是89岁的唐自银老老奶奶.大家只要在网站搜索重庆绿叶义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他们做的每一件感人的事情,就发贴人的人品我表示怀疑.公道在人心

  89岁老太拄着拐杖求职挣钱救治患病孙子
  绿叶义工得知唐婆婆的故事后,特地组织义工们利用国庆假期到石蟆镇看望唐婆婆。
  本报讯 (记者 刘琳)“今天看到唐婆婆时,我哭了,我没有勇气面对这种悲情的时刻。我愿意帮她砍柴、挑水,尽力帮他们做点什么,他们生活得太艰难了。我以前做的事,就是在浪费生命,我要把以后的人生都用来做好事!”昨日,刑满释放人员高才刚(本报曾报道)和绿叶义工们一起看望了江津区石蟆镇桥子村的唐婆婆后深受感动,打算发起义卖帮助唐婆婆。
  近半年来,唐婆婆常拄着一根棒棒,在江津城走街串巷四处求职。
  “我要找工作,我需要钱给我孙子看病。我可以做很多事,做清洁、看孩子、捡废品,你们请我做事嘛。”身材瘦小、满头银发的唐自银老人,今年已89岁了,尽管执着地奔波在街头找工作。但从未有人雇佣过她,她只能靠好心人的救济和捡废品攒点钱。但她坚定地表示,她不会放弃,因为她要救她患病的孙子。
  唐婆婆的儿子儿媳多年前因患癌症去世,留下她和孙子王军二人相依为命。一老一小因为缺乏经济来源,生活十分艰难。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勤奋的王军学习成绩优异,2000年考上了浙江理工大学,他是本村的第一位大学生。大学毕业后,王军凭借优异的成绩、精明的头脑很快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正在王军努力存钱希望把奶奶接到身边时,去年下半年,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病倒后的王军几乎不能下床,说话都没力气,每周一次的透析治疗费用更是成了压在奶奶身上的重担。
  刑满释放义工感动落泪
  绿叶义工得知唐婆婆的故事后,特地组织义工们利用国庆假期到石蟆镇看望唐婆婆。刑满释放人员高才刚和小志(化名)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绿叶义工给唐婆婆带来了牛奶、豆奶粉等节日慰问品。唐婆婆惊喜地说她还从未喝过牛奶。听完唐婆婆的话,义工们都哭了。
  刑满释放人员小志半月前刚出狱,是第一次参加义工活动,听了唐婆婆的故事后,他悄悄躲到人少处放声哭泣。
  石蟆镇居民听说了唐婆婆的故事,现场不少人当即给唐婆婆捐款,不一会儿就募集捐款几百元。
  “谢谢你们来看我,好多人关心我们两婆孙哦!王军的同学和同事,还有我们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拿钱帮我们,要不,王军活不到现在。我很感谢那些帮过我们的人。”唐婆婆说。
  义工发起慈善义卖活动
  “王军每周需透析一次,费用好几百元,每年需花费好几万。唐婆婆根本负担不起这笔钱,让我们发起更多好心人来帮助他们。”在返回重庆的路上,高才刚建议做一些慈善义卖活动,帮祖孙俩募集治疗款。
  绿叶义工组织负责人张海峰表示,绿叶义工协会近期将发起帮助唐婆婆祖孙的慈善义卖活动。现向社会各界征集义卖产品和义卖方案,欢迎热心市民献计献策,联系电话:。
  昨日,义工看望唐婆婆。 见习记者 许恢毅 摄

  义工江津步行街组织义卖
   昨日,江津步行街广场上,低沉的音响里传出声声感人肺腑的倡议,为挽救89岁唐婆婆患尿毒症的孙子(《89岁婆婆找工作救孙子》本报曾报道过),25名义工自发组织了一场义卖活动,当场为其募集到1.8万元善款。
    《89岁老太求职救孙子》后续
    智障男子带伤跳孔雀舞
    昨日,江津步行街热闹非常。广场上堆放着价值10万元的云南某品牌普洱茶,以及100余件由智障儿童亲手制作的饰品,这些都是为挽救患尿毒症的王军的义卖品。
    上午9时许,25名绿叶义工,手捧募捐箱,声泪俱下地讲诉着“89岁老太求职救孙子”的感人故事。
    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不少的市民。来自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30岁的智障者张华,穿着裙子跳完那曲并不规范的“孔雀舞”,博得了众人喝彩。据称,张华排练中脚意外扭伤,可他一直坚持上台表演。
    众市民边捐款边做义工
    据了解,最小的义工7岁,最大的40多岁。25名义工热情高涨,刑满释放的义工高才刚在人群中窜来窜去,3小时后,他声音沙哑,一个人卖了3000元。
    何先生是江津本地市民,得知义卖的事后,他邀集妻儿和父母5口人,一起捐款1200元后,与家人一起当临时义工。8岁的儿子当天卖了300元。
    “帮助别人就是温暖自己……”巴蜀小学5年级学生章逸凡,与妈妈同是义工。他说,妈妈加入义工组织后,自己就曾想到要加入,此次来主要是要学会献爱心,学会感恩。下午4时许,义卖结束,总共筹到善款18000元。
    透析完赶来答谢好心人
    “我要记下每个给我帮助的人,感谢其救命之恩。”身体瘦弱的王军站在义卖产品旁边,他双眼暗淡无神,望着捐款的每一位市民微微点头。他告诉记者,自己一做完透析,就径直跑来广场,虽然不能向好心人一一道谢,但我会记下这一切……王军说,婆婆没来,主要是因为她近段时间太过劳累。

  带留守儿童看望爸妈 本报邀您同行
   本报热线966966报道 (记者 刘琳)也许你认为与父母见面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可是在山区里的留守儿童可能好几年没见过父母了,甚至忘记了他们的样子。昨天,重庆市绿叶义工组织向富有爱心的市民发出邀请,利用国庆假期,与义工一起走进山区,将留守儿童带到城市与父母见面。
   据万州普子乡小学老师介绍,曾让学生们写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妈妈》,结果全班35个孩子只有4个孩子将作文交上来。老师询问为什么不交作业时,学生们都低下了头,有的轻轻哭泣。
   刘太琴是这个班的班长,她流着泪说:“老师,我有8年没见过父母了,我不知道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3岁的时候他们就走了,只有在做梦的时候我才见过他们……”
   刘太琴的话道出了留守儿童的心声,由于多年不见在外打工的父母,许多孩子已经忘了父母长相。
   “爸爸,妈妈!”这种呼唤经常伴着回声,在大山里回荡。普子乡小学校长无可奈何地说,孩子们总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自己只好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只要站在山头大声喊爸爸妈妈,他们就会早点回来。
   “开始时,只有一两个孩子这样喊,后来几乎每个孩子都加入进来。”校长说,这声音是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期盼,听得老师们心都碎了。
   “我们计划2号出发,先到万州与留守儿童互动,4号带孩子们乘船到宜昌与父母团聚,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组将与义工同行。”我市绿叶义工协会负责人张海峰表示,欢迎市民加入公益行动,带山区留守儿童看望父母。市民出行费用自理,无额外收费,联系电话:。

  偏瘫男孩想看主城美景 义工拍下DV圆他心愿
  梁平县蟠龙镇青垭村青年黄旺19岁外出务工时不幸突发脑溢血偏瘫。由于无钱治疗,躺在家中靠90多岁的外公外婆照顾,唯一心愿是想看一看重庆美景。昨日,重庆几名义工得知后,专门用DV机拍下重庆景点,制成光碟圆了黄旺的心愿。
    义工DV录下重庆美景
    昨日下午4时许,重庆绿叶义工组织负责人张海峰等人带着DV来到解放碑,摄下了解放碑、好吃一条街等重庆景点。张海峰称,他们从一名网友那里了解到梁平黄旺的情况后,曾想过派人接他到重庆看重庆美景等方法,但由于黄全身偏瘫,无法动弹而作罢。最后,10多名义工商量,决定用DV录下重庆的景点,然后制成光碟放给黄旺看。“我们要录制重庆30个景点。”张海峰说,他们将配上解说词再送给他。
    外出务工突发脑溢血
    19岁的黄旺4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当时80多岁的外公外婆养大。今年8月14日,黄旺在广东打工时突然昏倒,经当地医院诊断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而突发脑溢血,并造成了偏瘫。黄旺的外婆说,她和老伴已经90多岁了,黄旺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如今,他病倒了,家里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心愿是看看主城美景
    据了解,黄旺一家全靠每月117元的低保维持生活,但为了孙子,两老人仍坚持喂猪、下地干活。现在,吃饭喝水只能靠外婆端到身边一口一口地喂他。“我现在唯一的心愿是看一看重庆各地的美丽景色。”黄旺含着眼泪说,4年前到广东打工时,想从重庆出发并看看各景点,但结果因其它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重庆比广州大吗?到处是坡吗?是不是看不到自行车?”昨日,黄旺不停地问记者重庆的情况,眼里充满了渴望与希冀。
    梁平县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文明月说,黄旺是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引起的脑出血,由于耽误治疗,造成偏瘫,如果经过治疗还是能治好的。他建议黄早到医院接受治疗,半年内应该能够治愈。但黄旺绝望地说,家里太穷了,根本拿不出钱来治疗。记者 郑三波 实习生 王京京 张媛

  节约一滴水养活一缸鱼
  渝中区大坪支路社区昨举行节水活动,400余居民签约承诺节水
    本报记者刘琳实习生胡鹏程渝中区大坪支路社区报道“阿姨,请您为小金鱼加一滴水,没有水小金鱼活不下去的。”昨日上午9点,大坪支路社区24名青少年在绿叶义工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向居民们宣传节水,并请市民在横幅上签下节水承诺。
    宣传节水鱼缸上街头
    “如果不节约用水,我们的最后一滴水就将是自己的眼泪。”张锐韬小朋友昨日在活动现场向行人不停地宣讲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孩子们向行人发放节水宣传资料,并请他们回答环保小提问,还邀请市民承诺节约用水,并在环保横幅上签下象征承诺的签名。
    义工和青少年们把金鱼缸搬上了街头,请市民为缺水的金鱼缸加入一滴水。市民们看到金鱼因为缺水在缸底不停挣扎,都愿意拿起水瓢为金鱼添水。孩子们乘机向行人们发起节水倡议:请您节约用水!
    婆婆参与动员家人节水
    73岁的张婆婆慎重地在横幅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给每缸小金鱼加了一滴水。张婆婆表示,她回家后不仅自己要节约,还要带动家人节约用水。张婆婆说,“老年人的节约意识都不错,可能年轻人就不太注意节约。应该多开展这样的环保活动,提醒大家都节约用水。”
    承诺节水400多市民签名
    据大坪支路社区余主任介绍,不少市民还向社区干部介绍了节约用水的小窍门。比如洗菜的水可以冲厕所、空调流出的水可以浇花等。社区干部们对市民介绍的小窍门作了仔细记录,准备整理编辑成册,向社区居民发放。
    上午11点活动结束时,有400多名市民在印有《请给生命一滴水》的横幅上签名,承诺要节约用水。绿叶义工张海峰说,下一步,义工和社区青少年还准备说服大坪支路社区辖区内的用水大户,如火锅店等商铺,签定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公约

  昨日,我市民间组织绿叶义工协会20多名义工赶赴璧山河边镇,向当地灾民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米、油、药品等生活物质,该协会还准备拿出5万元善款,帮助受灾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社会各界踊跃献爱心
   本报讯 连日来,各种救灾物资仍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社会各界也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重建。
   ●昨日上午,扬子江药业集团把价值30万元的药品无偿捐赠给市卫生局,这批药品将由市卫生局统筹规划后分发到受灾严重的区县 (自治县)。据悉,市卫生局已经为遭受洪灾地区准备了价值200万元的卫生消毒药品和饮水消毒药品,目前第一批价值100余万元的药品已经送达灾区。
   ●昨日,市慈善总会收到重庆建设雅马哈公司捐赠的20万元救灾捐款和阿曼多商贸有限公司捐赠的价值25万元的衣物。截至昨日,市慈善总会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1230万元善款和价值30余万元的救灾物资。
   ●7月24日,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为灾区群众捐赠100万元。
   ●昨日,市农业局携价值41万元的动物疫病防控物资赶赴重灾区璧山县,帮助该县进行灾后动物疫病防控。与救灾物资一起运抵璧山县的还有市农业局干部职工捐赠的2万元现金。
   ●截至昨日晚6时,全市司法行政部门为我市灾区捐款已达70余万元,这笔救灾资金将在本月底前交到我市受灾地区群众手中。
   ●24日,市旅游局机关、直属单位向灾区群众献爱心捐款,共筹得捐款19442元。
   ●白公馆、渣滓洞受灾后,脱险烈士郭德贤捐赠2000元,付伯雍捐赠1000元,烈士家属黄鞠生捐赠1140元,江竹筠的亲属也送来600元捐款。昨日上午,市二十九中红岩班的同学们把2万元捐赠款送到渣滓洞,希望能为文物修复献出自己的力量。
   ●昨日,华能集团珞璜电厂向我市灾区捐款50万元,其中包括职工捐款54790元。此前,珞璜电厂已向我市灾区捐款100万元。
   ●江津区在昨日举行的第四次抗灾救灾捐款活动仪式上,又收到了家富富侨、恒大集团江津公司等100多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向灾区群众的捐款132万余元和价值7000元的救灾物资。至昨日,该区已累计收到来自企业、部门、市民的救灾捐款556万余元,并陆续发到各受灾镇(街)。
   ●昨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总商会)、市慈善总会在梁平县举行抗洪救灾捐赠仪式,向梁平县灾区捐款50万元,用于帮助洪灾中的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昨日,我市民间组织绿叶义工协会20多名义工赶赴璧山河边镇,向当地灾民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米、油、药品等生活物质,该协会还准备拿出5万元善款,帮助受灾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日前,尽管身患癌症、妻子没有工作、家庭负债已近6万元,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坝地税所党员干部徐登安躺在医院病床上,为灾区群众捐款200元。他说:“钱不多,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灾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上周,记者见到张海峰时,这位胖胖的23岁青年刚从奉节大山里回来。“在暑假里,我们将帮助10个超过五年没见过父母的留守孩子,去父母打工的地方,圆骨肉团聚的梦。”浑身冒汗的张海峰说,这些孩子都非常令人同情。
    张海峰所说的“我们”,是一个叫“绿叶义工”的民间组织,专做助学、济困等各种好事。去年底才宣告成立的“绿叶义工”,现已成功申请到国外大型公益基金———全球绿色基金(12000美元)用于环境保护,这首开了重庆民间公益组织申请国外大型公益基金的先河。此外,申请的加拿大基金(5万元人民币)已通过初审。
    参与创建绿叶义工,并成为积极活动者,张海峰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选择打工荩荩他让妹妹读书
    张海峰出生在潼南县崇龛镇白沙村一农村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儿时每天要走1个多小时才能到校。从他读小学时开始,父亲张长贵、母亲李君就到了北京做工,父亲在海淀区的一家勘探研究院做清洁工,母亲当保姆,以给多病的爷爷奶奶挣药费,并养活张海峰及其妹妹。
    张海峰上高二时,每月收入仅1000元出头的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供养两兄妹读书了。父母决定,让兄妹俩跟当地很多农村孩子一样:一个读书,一个出门去打工。
    那天夜里,他坐在村口树上,妹妹张晓低头问:哥,是不是我不能念书了?他没有回答,只是望着无尽夜空中闪亮的星星。“都说对着星星许愿就会实现,其实我的愿望就是:我要读书。”张海峰回忆说。
    为减轻家里负担和让可爱的妹妹继续读书,这位17岁少年终于作出了人生第一个重大决定:把机会让给妹妹。就在那学期的农忙假中,他毅然脱掉校服,背着行囊,踏上南下打工之路。
    在广州,经老乡介绍,他进入了白云区石井镇一台资鞋厂。搬运模具及半成品———贴大底———刷上胶水后要经过3次烤箱烤,各种鞋的味道格外浓重,张海峰总想吐。工厂每天从早上8点半开始,工作到深夜12点。
    几本课本荩荩改变人生命运
    双手红肿,每天累得直不起腰,张海峰每天晚上悄悄藏在被窝里哭泣。他格外想家,但他坚信:自己终会回到学校。
    一年后,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一名姓黄的翻译陪外商来厂考察,见张海峰工作台边放着几本高中课本,顿感好奇,就和他聊起了天。见这个叔叔很和蔼,张海峰说出了自己的情况,“这些书,我虽然看了很多遍,但仍觉得看不够。”黄叔叔要了张家电话后就离开了。
    过了两天,厂长叫张海峰去办公室,说:你可以离开了,回家读书去吧!他吓得说不出话来,心想“我没犯错啊!”厂长哈哈大笑说:“是黄先生让你回去的,他很感动,愿意支持你和你妹妹读完大学。”
    张海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学校。2001年,他和妹妹同赴高考,妹妹考上了重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张海峰进入重庆邮电学院应用技术二分院学习!

  辞去工作荩荩专做公益事业
    不过,张海峰很快就感到了压力。压力来自黄叔叔提议后,他写下并签字按了手印的一份承诺书。张海峰承诺:“在黄叔叔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保证完成8年社会公益工作。”黄叔叔也同时承诺,在此8年期间,他每月补贴其500元生活费。
    “我是希望爱心不断传递下去。”“黄叔叔”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大二开始,张海峰成了学校学生会外联部的一名积极分子,工作就是帮助那些贫困大学生。他发现一些来自农村的贫困同学捡垃圾卖钱挣生活费,他很震撼,由此策划了自己的第一个公益活动“关注贫困专科学生”,倡议企业为贫困大专学生节假日打工提供岗位。
    活动救助了70多名大学生,为超过100名大学生找到了兼职工作,重庆橱柜协会等提供了很好的兼职机会。
    组织义工荩荩走进艾滋人群
    一名叫彭灿的女同学患尿毒症生命垂危,张海峰发起学校1000多名师生捐款,连续14个周末在山城街头卖报,共筹集善款5万余元。彭灿经透析后病情好转,却又突然恶化离开人世。眼见一个生命的消失,张海峰痛苦迷惘。黄叔叔安慰开导他:帮助别人,只要是尽心尽力就问心无愧。
    2004年夏,张海峰大学毕业后继续做义工,在一家橱柜公司找到了工作岗位。后来,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忙过来,几个月后在父母支持下,他向橱柜公司辞职。
    从1996年重庆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到现在艾滋病毒携带者突破万人,艾滋病扩散势头迅猛。张海峰决定走近艾滋病人群。
    前年初,他发起成立了第一个义工组织队伍“重庆蓝天工作组”(也是重庆第二个预防艾滋病的民间公益组织),开展第5轮全球基金项目,主要针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干预、调查、宣传。
    当年底,比尔•盖茨基金来渝考察资助艾滋病项目,张海峰与考察代表进行激烈的讨论。因中国只有4个城市能获得这笔基金,张海峰的辩论赢得了代表的赞赏,为重庆地区争取到了比尔•盖茨基金。
    “小峰的工作非常出色!”艾滋病防治官方机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丁贤彬评价。蓝天工作组章程规定,组长不可以连任,张海峰在去年底任期满后,就离开了。目前,蓝天工作组已是一只很有力量的队伍。
    月贴800元荩荩小伙无怨无悔
    去年11月,在一马来西亚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张海峰建立了绿叶义工协会。成立仅数月,绿叶义工已先后成功开展了帮助山区孩子读书的“100个希望”、“长江环境保护”、“为山区儿童送1000双水靴”、“为100个贫困大学生找暑期工作”等公益活动,70名义工加入了这个义工组织。
    经不懈努力,绿叶义工找到了专门为贫困孩子申请各种基金会的途径,成功地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世界绿色基金会等世界级大型慈善基金会引进重庆。教育发展基金会每年可为重庆地区提供数十万元帮助,资助贫困学生。
    采访中,张海峰列出了自己每月的开支表。收入:500元补助。支出:房租350元,电话费120元,水电费100元,宽带费80元,伙食费400元,交通费300元,合计1350元。这意味着除开黄叔叔的补贴,他每个月至少要贴800元以上。
    做义工几年来,包括购置电脑、打印机、耗材等物资,他已贴了超过5万元。“这些都来自我家里的支持。因我妹妹现在也工作了,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家人都觉得应该报答黄叔叔的恩情,支持我当专职义工。”张海峰说。
    记者问“做满8年后怎么办?”张海峰表示,自己已喜欢上这个工作了,“说真的,平常很累,但看见受你帮助的人流露出笑容,你会觉得很幸福。”
    “我还有个想法———收集10万个被帮助者的笑容。现在已经在开始收集了。”张海峰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本故事书有96页,小明看了43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