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1981年广播岳飞传的时间是

有线广播曾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受众最多、最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是我国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盱眙偏僻乡村农民唯一的文化消遣与时尚。

盱眙的有线广播创办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繁荣于七八十年代。那时,村村都有高音喇叭,户户都装了有线广播。听广播,给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盱眙人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实力差,盱眙的广播事业一直发展缓慢,特别是在西南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民只能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天地里……1965年12月,毛主席发表“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题词,给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成为盱眙人发展有线广播的动力。

盱眙在1953年9月创办县广播收音站,附设在县政府秘书室(后在县委宣传部),配收音员1人,后增至3人。1956年8月,县收音站改为县有线广播站,站址迁至前街,人员逐渐增多,设编播组和机务组。到1966年1月,改为盱眙县人民广播站,“文革”中曾改为毛泽东思想广播站。1974年9月,该站迁至小平山今址,时有职工21人,增设了线务组和办公室。1979年,又复称为盱眙县人民广播站。到1985年底,县人民广播站已形成一套完备的编播体系,站内有职工55人。

乡镇广播放大站 1955年7月,盱眙乡镇最先建立5个广播接收点。1959年10月,马坝公社建立广播放大站。此后,维桥、穆店、渔沟、河桥、龙山5个公社相继建立广播放大站。到70年代初,全县16个公社都建立了广播放大站。1980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社放大站为县属大集体性质的事业单位,39名职工转为大集体性质正式工人。

在1953年建站初期,县广播收音站只有六灯直流收音机1台,外接喇叭1只,可供200余人收听。为了发展盱眙农村广播事业,在上世纪70年代后,我县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加大对有线广播的投入力度。县广播站先后购置了新型录音机、扩大机、低频信号发生器、真空管毫伏表和失真度测量仪等先进设备,扩大了机器的输出功率。到1985年,乡镇广播放大站已有扩大机27台,县乡扩大机输出总功率为13975瓦。

1987年,农村有线广播达到新标准,农户有合格喇叭、地线、广播盒、开关、滴水环。1988年,县广播部门在马庄乡永久村开始动圈喇叭村试点,改善有线广播音质。1989年,县广播站更新升级机房控制台、扩大机、输出柜和配电柜等设备,提升播放质量,解决广播收听难问题。到1992年,县广播站录音设备全部换代,播出设备均达到部标甲级,乡镇广播放大站设备更新后达到部标乙级。

1956年8月,盱眙县城设高音喇叭4只,广播线挂在电话杆上。1957年,古桑乡的关帝、董湖、三塘,高庙乡的胜利、藕塘、东高、四桥等农业生产合作社自架线路30公里通广播。1958年,我县扩大网路建设,到1964年,县至公社设广播专线与电话线路分开。1970年,架设水泥杆专线,1983年,开始网路标准化,实现穿户铁芯线进户,次年达标村45个。到1985年,达标村达165个。1992年,出站线路实现电缆化。

四、广播喇叭的安装与使用

自1958年我县扩大网路建设后,广播喇叭的安装数量不断增加。各公社的生产大队全部通广播。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县喇叭数量有所减少,后逐步恢复并大办有线广播。到70年代中期,盱眙农村架杆布线的任务已基本完成。除山区水网个别边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外,县内社社队队都通上了有线广播。

广播电线进村后,就顺着大路小路转了起来,或者在居民的房前,或者在居民的屋后,方便各家各户安装接听。社员只要用一根细细的电线接入屋内拴在喇叭的天线上,把喇叭挂在屋内的土墙上或吊在梁柱上,再将地线接地,打开开关,喇叭就响了。农村广播虽然只是碗口大的一个小盒,却是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年,我县农村安装的广播喇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压电陶瓷喇叭,一种是舌簧喇叭。压电陶瓷喇叭的结构很简单,从外观看,就是一个正方形木盒,木盒里倒扣着碗一样的黑色扩音纸,扩音纸的中间装有一个小铁片,焊了两根线,木盒正面巴掌大的一块地方用布蒙着,还有一个小开关。这种喇叭成本低、功耗小。

舌簧喇叭的构造相对复杂些,一块圆柱形磁铁加上一个绕着橙黄色铜线的线圈,线圈中间有一小块舌簧震动片,外边连着一个内小外大的喇叭头子。讲究的人家也会在喇叭外面再罩上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在盒子的正中对着喇叭发音的地方,抠出一个小窟窿,用纱布罩着,这样既美观又防尘。和压电陶瓷喇叭相比,舌簧喇叭的质量稍微好些,形状美观些,发出的声音清脆些,灵敏度也相对高些。

1985年底,河西片(淮河、管镇、兴隆、铁佛、鲍集)5个乡划归盱眙后,为解决广播线路杆线建设问题,县人民广播站于1986年相继开通河西片5个乡的调频广播信号。

1993年,盱眙有线广播进入划时代发展阶段。县广播站正式使用“盱眙人民广播电台”呼号,以96.2兆赫对外播出,发射机功率300瓦,小平山设置发射天线。各乡镇广播放大站实现无线接收县站信号源,县接乡镇信号专线退出使用。

1995年,各乡镇大办村广播室,充分发挥高音大喇叭作用,提高广播覆盖率。全县新建村广播室376个,架设高音喇叭4800只。

播出时间和主要节目内容

1956年8月1日,盱眙广播站正式对外播音,每晚一次,每次夏秋季150分钟,冬春季185分钟。1959年后,早晨增加1次广播,夏秋季290分钟,冬春季320分钟。

自1962年起,县广播站改为每天早、中、晚3次播音,播音时间逐渐延长。早上5点15分开始到7点40分结束,中午11点20分开始到13点55分结束,晚上是17点20分开始到21点30分结束,计550分钟。(广播时间后期有调整)

“文革”前的广播节目 1956年8月,盱眙广播站开播时,只有县城人能听到。播出的节目除本地《天气预报》外,都是转播省台、中央台节目,也有抄播中央台的记录新闻,缺少地方特色。1958年6月以后,县广播站第一个自办节目《盱眙生活》开播,后又相继增办《盱眙新闻》《科学知识》《文艺》等节目,当时反响很大,深受听众欢迎。

“文革”期间的广播节目 1966年,“文革”开始时,我县广播站曾一度被造反派占领,自办节目全部停播。1967年8月,县革委会成立后,陆续恢复自办节目,但都是些新闻宣传类节目。“文革”中播放的文艺类节目,内容以“八个样板戏”为主,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社员们边听边学,剧目中的经典唱段,学会以后经久不忘,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有许多过来人仍能张口就唱。如《红灯记》中的“赴宴斗鸠山”、《沙家浜》中的“智斗”和《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等经典唱段最受欢迎。

印象深刻的“农业学大寨”节目 “文革”期间,我县高桥公社万斛大队被树为淮安市“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当时全县上下“学大寨,赶万斛”的呼声一片,县委、县革委会多次派出工作队,分赴各公社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广播里也是经常做宣传报道。

改革开放后,农村有线广播节目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增加了多项社会功能,并突出了为经济建设服务功能。当时,农民最关心三件事:党的政策、科学种田、文化生活。县广播站紧扣农民的需求,增办了《快讯》《为专业户服务》《青少年之友》《说古道今话盱眙》等科技、生活类节目。节目内容注重为农民服务,注重指导农民的文化生活,注重民生、关心农民疾苦,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因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充分发挥了有线广播传播信息、宣传整合的功能。三个乡土特色鲜明且深受听众喜爱的自办节目《为专业户服务》《青少年之友》《说古道今话盱眙》曾多次获淮安市优秀节目奖。

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

“文革”中,有线广播是公社和大队传达政令、播放通知的重要渠道。上级开了大会,公社、大队的干部就在广播里传达会议精神,有时公社也召开广播大会,主要是做一些政治宣传和思想鼓动。1976年9月份的一天,我和同村的几个中学生放学回家经过高桥街道,忽然听到街旁的广播喇叭播出的声音语调缓慢、沉重,这是广播里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语调,大街上的人都停止了走动,我也停下来,警觉地听,当广播里传来毛主席逝世的噩耗,大街小巷的人们哭声一片。

二、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听广播是那个时代农民唯一的娱乐享受,如今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能记得过去听广播的乐趣。夏日傍晚,屋内闷热,女主人先在院子里泼上几桶凉水,后搬出家中的桌凳让孩子们做作业,再搬出家中的竹床,给男主人歇凉。晚饭以后,男主人躺在竹床上,抽上一袋旱烟,女主人在一旁晃动着蒲扇,孩子们偎依在父母身边,一家人悠闲自得地听着广播里的节目,兴致来了,还会模仿着哼上几句,其享受的程度不亚于如今的人们上歌舞厅。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土地“大包干”,各公社的广播放大站又多了一项功能,就是春种秋收等农时季节的科技播报。当年,各公社都配有1~2名专职农技员,他们在谷子落田、育秧移植、灌浆蓄水的节口到广播里一通知,农民都会遵照指导步骤操作。公社农技员也会到农田地头勘察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防治情况,然后在广播里进行针对性指导。

那些年,听广播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村里的爷爷奶奶,其实不是能全部听懂广播里在说什么,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广播的关心和热爱,只要广播不响,似乎这天的生活就缺了点什么,即使手上端着饭碗,也要立即放下,去邻居家听听,如果人家的广播在响,那肯定就是自家的坏了,赶紧喊来家里人折腾一通。

改革开放后,我国文艺事业百花齐放,从盱眙的有线广播里传出豫剧、越剧、黄梅戏和流行歌曲的声音,引起了人们对广播文艺的兴趣。当年的青年男女,就是跟着广播传送的旋律,学会了《妹妹找歌泪花流》《祈祷》《小城故事》等歌曲,认识了费翔、蒋大为、关牧村、殷秀梅等明星。

盱眙有线广播,不仅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县政务宣传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新闻宣传人才的阵地。在那个很少有人会说普通话的年代,听着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播音,社员们心里充满了神秘和期待,都幻想着能见到播音员一面就知足了。那些年,我县的几位播音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现在的央视明星主持人。

广播节目,也为爱好写作的盱眙文学青年提供了平台。当年,县广播站培养了一大批通讯报道员,有专职的,也有业余的。专职报道员属于乡镇广播放大站正式编制人员,相当于县广播站派岀的驻乡记者。全县三十个乡镇,每个乡镇都配备了专职通讯报道员,他们每月都有采访写稿任务,县广播站每月要对他们进行上稿量考核。业余报道员则是在本职工作之余采访写稿,当年各乡都会有好几个,有的乡镇有十几个。两类通讯员都积极为广播节目撰稿,争当优秀通讯员,他们为盱眙有线广播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线广播时代,最令人难忘的新闻类节目要数中央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以及《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了,当年由盱眙台在每天早晨6点30分和晚上20点转播,内容等同于现在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像毛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万吨巨轮下水,卫星上天,乒乓健儿勇夺世界冠军,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等重大事件,都是在新闻类节目中听到的。县广播站自办节目《盱眙新闻》和《简讯》,也是很接地气的,乡亲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县领导的重要决策和发生在盱眙的重大事件。

有线广播时代,文艺类节目是听众最感兴趣的。文艺能带给人们诸多精神享受,提升人们的文化及审美能力,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年收听的文艺类节目很多,有《音乐》《戏曲》《相声》《评书》《长篇小说联播》《每周一歌》《文艺天地》……那时大家最喜欢听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等老前辈的相声,以及刘兰芳的《评书》和曹灿的《长篇小说联播》。1979年,广播里最先播出刘兰芳的长篇评书《岳飞传》,吸引了无数的忠实听众。在农村,一到播《评书》时间,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们,都围坐在那个如同盆口大小的广播喇叭下面静悄悄地收听。无论是人物、动物、场面……刘女士都讲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就像我们亲临现场一样。每每讲到最为关键的时刻,她总是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结束语充满着期待和揣测。广播中播过的评书还有《隋唐演义》《烈火金刚》《平原枪声》《杨家将》等。

有线广播时代,服务类广播节目以传递实用的信息为己任,以彰显人文关怀与平民意识为精神内核,节目内容涉及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集新闻性、教育性、知识性和服务性于一体,深受老百姓喜爱。主要节目有《衣食住行》《盱眙生活》《科学知识》《法律常识》《天气预报》等。江苏台的《农村节目》贴近农村实际,一直是农民致富的参谋和知心朋友。县广播站自办节目《科学知识》,在1979年被《农村广播工作通讯》和《江苏广播工作简报》先后刊文介绍,1984年,荣获江苏省农村广播节目一等奖。1985年,又被编入《中国广播年鉴》。

《小喇叭》是少儿类节目的经典,开始曲“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更是家喻户晓。该节目的设置和形式都很符合小朋友的心理特点和收听习惯,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很“低龄化”。“请大家准备好,我们一起做第X套儿童广播体操”,从上世纪走过的人,一定记得这句话。接着便开始播放《广播体操》,虽然那时的广播体操动作简单,孩子们还是很乐意做。那些年对广播体操的记忆,既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和过往,也记录了整个国家发展体育与健身的历史与演进。

有线广播遍布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人们从广播中收听新闻,接受教育,丰富精神生活。在文化娱乐设施相对简陋的时代,一只广播喇叭,便是农民精神生活的全部依托。

一、成了农民的“计时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盱眙农村很穷,农民买不起手表,连几十块钱的挂钟和座钟也都是稀罕物,广播就成了最好的计时器。每天清晨,当广播喇叭中传来雄壮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农村里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广播一响,赶紧起床。老人们升火做饭,大人们操起农具下地干活。到了6点半,听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孩子们陆续背起书包去上学。中午11点后,只要听到村口的大喇叭响了,妇女们便放下手中的农活回家烧午饭,半小时后,男人们也就收工回家吃午饭……

有了广播后,社员们在参加生产劳动之余,经常听广播。不知不觉中,他们改变了旧脑筋,增长了见识。从收听节目中,人们了解到国家领导人要召开会议并作重要指示,要会见外宾,还要接见工农兵代表;从收听节目中,人们渐渐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一直像老大哥一样,在无私地帮助越南、蒙古、阿尔巴尼亚;从收听节目中,人们发现在我们的祖国,除了北京那个皇城根儿,还有桂林山水、天府之国、鱼米之乡等让人羡慕向往的地方;从收听节目中,人们知道了哪天、哪个时段会有阴晴雨雪、风暴雷电,并根据预报的天气情况安排农业生产劳动……

那些年,广播里一播放《文艺》节目,就好像那些吹拉弹唱的艺人们活蹦乱跳地来到了眼前。他们唱歌、说相声、打快板、讲小说、演二人转……无论干什么,都是那么热情奔放,充满活力。村子里那些爱说爱唱的年轻人,都跟着喇叭学说学唱,《被遗忘的角落》《洪湖水浪打浪》《南泥湾》《驼铃》等歌曲都是当年学会的。

有线广播时代,为了指导农民掌握农业科技,县广播站除了转播中央台和省、市台播出了农业科技节目,还自办了《为专业户服务》《农业科技》《致富之路》等节目,为农民提供了贴心服务。各公社广播站也通过广播对农民进行农事指导。农民从广播中学会了科学种田、提高粮食产量的好方法。

改革开放后,盱眙实行土地“大包干”。其实,早在1973年,我县东阳公社的南阳、合心大队就先后实行“包产到组、以产计酬”的办法,后遭到批判而夭折。事过多年,又实行土地“大包干”,不少干部心有余悸,怕犯“右”的错误,竭力限制“承包”。南阳大队的几个村民理直气壮地说:“你们不要搞瞎指挥!我们天天都在听广播,土地‘大包干’是国家制定的一项新政策……”结果,这个大队坚持了土地“承包”,农业生产搞得很出色。

农民群众听广播,听的是党的声音,只要是“广播里说了”,就有绝对的权威。以至于在唠嗑、争论时,都习惯于“广播里说……”“……是广播里说的”,以此来证实事情的权威性,增加说话的含金量。听广播久了,他们都能明辨是非了。

那些年,《小喇叭》节目曾连续广播过《西游记》《高玉宝的故事》《魔方大厦》等长篇故事,让孩子们从生动有趣的故事里学习各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故事爷爷”孙敬修更是小喇叭的符号。我和几个小伙伴常常坐在村子东边的塘埂上静静地听着喇叭里那些有趣的故事,想象着故事里的人和事,想象着外面的世界……记住了广播里的故事,小伙伴们还经常讲给爷爷奶奶听,老人们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七、学会了正确的婚恋观

改革开放后,从农村走出去的年轻人思想观念大改变,他们对婚姻对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追求。留在家乡的那些“小芳”们,也从广播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创造了自身的社会价值。许多女青年在听完小说《人生》后,从“刘巧珍”身上学会了坚强面对生活,勇敢追求爱情。当年在广播里播出的小说《第二次握手》,更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婚恋观。小说中两位科学家圣洁的爱情“感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文盲偏多,法盲更多。他们连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不懂,对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角色缺乏了解和责任感,不能以法律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了让“法盲”们接受必要的普法教育,县广播站播出《法律常识》和《法制》节目,结合许多生活案例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加强法制教育。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普法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盱眙农村先后通了电,县城建立了电视台,电话、电视、电脑等产品逐渐走进普通百姓的家庭,同时半导体收音机也得到广泛普及。农村有线广播在这些先进媒体的冲击下,开始走向衰落,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县里的有线广播站,也随之变成了发射无线调频的广播电台。就这样,有线广播带着它只能被动收听,不能遂人所愿等弱点,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有线广播曾经的辉煌和历史作用是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的。


播音:刘兰芳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1103一1142年),自幼拜周侗为师习武。与张显、汤怀、王贵、牛皋结拜。他投军报国,大闹武科场,枪挑小梁王,奸相张邦昌要拿他问罪,被大帅宗泽所救,逃回家乡。不久金兵... 全部

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81年广播时间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