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应该写几言句?

——“心耕语文”教学的兼容与超越

乐清市实验小学 黄小林

引子:《南方周末》前年10月,曾发表了一篇题为《综合测评》的文章,读后令人深思。现将这篇短文读给大家听一听,请各位共同来判断,选择一下。再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何种启示:

题目:假如我们要从以下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世界,你会选择哪一位呢?先来作一些对比:

候选人A:①笃信巫医和占卜家。

③有多年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①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

②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

③读大学时曾经吸食鸦片。

④每晚都要喝一公斤的白兰地。

候选人C:①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

③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

④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答案:A:富兰克林·罗斯福

面对这样的答案,我们思考,我们的孩子面临着一个没有选择的世界,面对毫无选择能力的孩子,老师的责任在于什么?在于担当和选择!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善良、丰富、高尚”(高雅、高贵、高尚)的语文新天地!

如何营造呢?我们做一个共同的探讨——大家是否关注中国古代哲学逻辑起点的两个字——“乾坤”。在《周易》中关于“乾坤”的逻辑起点是: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其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成为了一所百年学府的校训,那就是——“北大”,泱泱大国,历史的脉动在“北大”学府耀然跃动,是何等的深遂高贵!

我想把这8个字改一改,不知是否合适,改为“厚德致和,载物耕为”——简单地说就是——“用我们厚正淳朴的德性滋养一份和合的氛围,承载万物的雨露躬身耕耘而有所作为”,这也就是“耕植心灵,言语为先的语文”,姑且名叫“心耕语文”吧!

一、“心耕语文”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阐述得非常周到而全面,如果概括地说,我个人认为“心耕语文”教育的使命是三点:一是传承经典文化;二是发展语言能力;三是形成独立人格。

第一,传承经典文化。为什么说“传承经典文化”,不说“传承民族文化?”因为我们已步入21世纪,走入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理应有全球的视野,要把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纳入课程范围之内,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而不能仅仅抱着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的一切优秀文化。当然,在传承经典文化的过程中,本民族的经典文化显然是重点之一。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身上流淌着的是中国的血脉,保存着的是中国的文化基因。孩子们走进校园,几乎是纯洁而浪漫的,孩子的心灵,首先,染濡的底色理所当然是中国文化的底色,再则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本民族文化的浸润,你可能失去了文化依附感,失去了民族归属感。那什么是“经典”呢?《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经典,就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权威性就是大家共认的。不仅大众共认,而且学者共认;不仅当代共认,而且历史共认,这才是权威。典范性,就是在思想上和语言上堪称楷模,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完美地艺术统一,这才是真正的典范。拿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从内容上来说,当然是儒、释、道三家文化汇成中华文明的滚滚洪流,其中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主脉。从时间维度上来说,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四千九百年是文言文的历史,一百多年是白话文的历史。从文化品质上来说,著名作家的经典文本串成了真正的中华文明史。在学者文中津津乐道的是《论语》《老子》《孟子》《大学》《中庸》;在大众口中谈论不休的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是中华诗词的典范。如果说:“传承经典文化”是“心耕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的话,那我们必然就要反思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它们是否选取了最优秀的经典作品入教材呢?它们有没有兼顾照应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呢?教材中白话文和文言文乃至古诗词的比例如何确定才是合理科学的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需要反复斟酌思量的。这关系到打底色、打基础的大问题,这关系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原则性问题。

第二,发展语言能力。发展语言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这是必须种好的自家的田地,这一点大家已形成了共识,“语言学习性才是语文的本质”。但是对如何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都存在很大的分歧。语言能力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认为有两点:一是语言环境,二是语言实践。我们学的是母语,照理说语言环境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语言环境有优美语境、典范语境和粗俗语境、垃圾语境之分。我们应该给学生创设怎样的语境呢?请看看当下的语言环境,学生和教师、家长接触的是白话语境,如果教师和家长语言修养高,学生耳濡目染,语言修养也会较好。如果反之呢?学生语言能力恐怕就令人担忧了。当下除了人际语境外,还有网络语境、电视语境等。媒体语境的品质如何呢?大家心知肚明,低俗、媚俗、垃圾语言太多了,在这样的语境中怎么能不影响学生的语言修养呢?我们提倡让学生“诵读经典”也正是为了给学生创设“高雅、高贵、高尚”的经典语境,让学生在典范的语言熏陶中提升自己的语言修养。讲到语言实践,无非是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其实,语言环境可以表述为语言吸收,它包括耳闻和目睹两条途径。耳闻更多的是听话,目睹更多的是阅读。语言实践可以表述为语言输出,它包括口说和手写两条途径,口说是指口语交际,手写是指书面表达。语言实践和语言环境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充分地吸收和积累,并且是优质语言的吸收和积累,才能有优质语言的输出。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找到现今学生为什么语言表达不够规范、优美,原因就是他们吸收、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不够,还没有充分的积淀,怎能内化生成自己优美的语言呢?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学生如果有二三百篇历代经典美文熟背在肚子里的话,那叫他的语言不规范都难呀!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熟背几百首经典诗文,这是文化的“童子功”,这是语言的“童子功”。没有这“童子功”,要想在语言上有较深的造诣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练武的人如果没有扎实的武术基本功,武术童子功,要想成为武术高手、武术大师也是没有可能一样的道理。

第三,形成独立人格。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要体现在涵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上。我个人很坚信一条教育格言: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明沉淀为人格”。《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培养人格。孔子的“已欲达则达人,已欲立而立人”是培养人格。屈原的“世人皆昏,唯吾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培养人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培养人格。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也是培养人格。中国文化史上一切优秀的作品皆对学生追求真善美、远离假丑恶的高尚人格有极大的涵育功能。读文章、诵经典、阅名著最终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形成自己“高雅高贵高尚”的气质,形成追求美好事物的品质。当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自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稳定的正确的美好的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独立的人格了,就达到了孔子所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境界了。

二、“心耕语文”该怎么教?

《课本课程标准》上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当下的语文阅读课堂基本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于是,引发了“是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还是在教师带领下与文本对话”的“文本解读”及至当下比较热的“文本细读”等话题。但我们思考的应是源头性问题、前提性问题,即:这些文本值得对话么?有对话的价值吗?小学生有对话的能力吗?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些非经典的浅薄文本,面对的是一些积累甚少或心智未开的儿童,我们课堂上的对话价值大吗?有效吗?高效吗?如果我们对这些前提性问题都未搞清楚,搞明白,就在那里对过来对过去,问过来问过去,不是太盲目了吗?说到这儿,我们必须厘清下面几个问题:

其一,文本的对话价值。什么样的文本才有对话价值呢?我个人认为一定是那些思想上和语言上堪称典范且适合小学生年龄心智特点的文本才有对话价值,即文质兼美、适合学生的文本。比照这一标准,我们来看当下的语文文本,显然难称文质兼美、经典。在适合学生上又过于低估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心智了,过于浅白,过于缺乏内涵,不值得玩味。学生看一遍尚可,看第二遍、第三遍就没有兴致,乏了口味。为什么?缺少了内涵,缺少了味道。建议编者在修订教材时多增添一些经典美文,删减一些浅白时文,使我们的教材增加文化味,增添经典味,使我们的对话真正有思考的价值。

其二,学生的对话能力。关于学生的对话能力,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小学生心智未开,积累甚少,还处在混沌状态,这种年龄状态的对话没什么价值,不如多作诵读积累,等学生有了相当积累,心智渐开时再作对话。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探索,他们身上有无限的可能,教学就是为了激活他们的潜能,解放他们的思想,放飞他们的想象。因此,教学过程就是对话与碰撞。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第二种观点显然忽视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中外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是什么?是以积累为前提,而不是以理解为核心。王丽女士主编的《名家谈语文学习》编选了杨叔子、周汝昌、黄宗江、冯其庸、舒芜、李国文、庞朴、邵燕祥等大家几十年的切身体会。我选取李国文先生《从“青年必读书”谈起》中几段话作为论据吧,他的话代表了广大名家共同的心声:“很久很久以后,我也琢磨出来这位老秀才的见解,不无道理,对于童稚气十足的孩子,给他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是如让顽石点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但确如他所说,书背多了,人长得大了,知识面拓展了,还真是就‘自然明白了’”。“在多多益善的背诵中,达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对此,我深有体会的。”“我为一家出版社撰写《莎士比亚传》,在检阅大量资料时,发现这位文豪的童年,也是在背诵中开始他的文化积累的。看来,背诵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我记得凌叔华记的辜鸿铭的文章中说,这位民国后还拖辫子的满清遗老,留洋归来,在北平当大学教授,能够一口气背诵出上千行弥尔顿的《失乐园》。看来,背诵,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限于篇幅,我不再引用大家们的观点,我建议语文教师都去看一看这本书,一定会给你极大的启迪。学生的对话能力从哪里来?我个人认为,从大量的经典诗文积累中来,从画龙点睛的问题中来。“心耕语文”教学应以积累经典为主并辅之于适当的讲解和启发,关键一点,是让积累的“可恶”,变得“可爱”一点。。

 其三,学生的心智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的儿童记忆能力特别旺盛。少年时博闻强记,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终身难忘,而理解能力却处于薄弱期,孩童乃人生的混沌期,懵懵懂懂。俗话说“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是什么季节做什么事”,错过了童年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再强调背诵,再强调积累,可就错过了人生的季节了,再怎么都没法弥补了啊!这一点,我们40岁左右的人是深有体会的。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都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重积累,重背诵,重阅读。“心耕语文”怎么教?我认为应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熟读背诵经典语文,数量在二三百篇以上。这是语文的主食,这是语文课堂要做的主功课。另一条是课外的大量阅读,数量在几百万字以上,这是语文的杂粮,这是语文课外历史。这就是“心耕语文”——“一主两翼”的教学设计,一主是“心耕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为主线;两翼是:一翼是:诵读100。另一翼是:名家名品100。离开这两点,谈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无疑于缘木求鱼,异想天开。

三、重视诵读积累会扼杀儿童创新能力吗?

人类进入了21世纪,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代教育理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已任。据此,有人说现在语文教育强调背诵积累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的教育对孩童天性是摧残,是教育的复古,是倒退。持这种观点的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果真是他们想的这样吗?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先看看事实吧:

钱学森是当代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他是创造性人才的杰出代表吧!他的“钱氏之问”:“新中国解放60年为什么培养不出自己的杰出人才”,像一根针一样扎在我们每人教育人的心头,隐隐生痛,引起举国上下的广泛关注。我查阅资料发现:“钱学森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钱均夫就是一位博学之士,曾东渡日本学习教育、历史、地理,回国后就职于当时北平教育部。钱均夫非常喜爱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绘画,文笔超凡脱俗,幼年的钱学森耳濡目染,各方面都爱到良好的教育。钱学森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有很深的艺术修养。尤其喜欢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作,过目不忘,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岳飞的《满江红》等这些充满爱国激情的诗句,更是经常脱口而出。因而,他的思维和语言活泼而深刻,清晰又丰富,常常即兴谈起,就是一篇生动的好文章。”(《钱学森讲谈录》,九州出版社)

杨叔子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学贯中西,文理兼通,对中国教育有许多切中时弊的言论,他的《走出半个人的时代》一文对中国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他在王丽女士主编的《名家谈语文学习》一书的序言中这样说道:有人问过我:“你能成为院士,有些什么个人因素?”我讲:“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语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作用。5岁不到,日寇侵入江西,我家逃难,我到9岁才进小学,小学只念了一年就进中学。小学,我数学很差;初中,我物理、化学很差,我都赶上去了;念书时,成绩一直上升,后来一直优秀。我想,这同入小学前念了四五年的古书很有关。同后来一直爱好中华诗词与古文也有关。优秀人文文化的滋养至少是:一、陶冶与提升了思想感情;二、活跃与完善了思维能力。”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作家,他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论背诵的:“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科学教育出版社)邵燕祥是当代著名诗人,他曾说过:“朗读和背诵,不仅有助于记忆,也有助于理解、领会,对于音调铿锵的诗文,这更是整体审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吧?”(《中学琐忆》如果说他们两位还不是世界级的大文豪,莎士比亚是世界级的大文豪了吧,上文介绍到他童年背诵大量经典诗文,能够证明童年的背诵积累不但不影响创造力的培养,相反能够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

如果上面从事实上证明背诵积累的重要性,那么下面我着重从科学的角度阐述少年背诵积累的意义。

从脑科学来说。人的右脑管形象思维,左脑管抽象思维,真正的大家都是左右脑同步发展的人。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他的左脑高度发达,同时他的小提琴拉得很捧,右脑同样高度发达。钱学森认为人的思维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人的创造思维过程就决不是单纯的抽象(逻辑)思维,总要有点形象(直感)思维,甚至要有灵感(顿悟)思维。”钱老在给戴汝为、钱学敏同志的信中说:“我近日在想:既然文学创作中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那我国几千年古老的文学作品不就是三种思维的结晶吗?那我们为什么不从中国的赋、诗、词、曲及杂文小品中学习思维学呢?它们是最丰富的泉源呀。”(《钱学森讲谈录》)钱老说得多好,从小背诵中华古典诗文,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多种思维,为他们的多维思维奠基。

从信息学来说。信息首先得有储存,然后才能输出。现在是电脑时代,年轻人更懂得从网络上搜到什么呢?我想起了这么个一故事:有位研究生,他突发奇想,把远在山区务农的母亲的姓名输入百度,一敲搜索,电脑显示:无此人信息。他无比伤感世上为什么没有我母亲的信息呢?不是因为世上没有他母亲这个人,而是因为网络上的电脑内没有输入他母亲的信息。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让少年背诵积累历代诗文,就是在少年的大脑内存内输入这些信息,等到用时即可随时搜索,随时调出。千万不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从语言学来说。语言是在大量的积累运用的基础上习得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累的是经典美文,得到的一定是经典美文,积累的是快餐语言,获得的也一定是快餐语言。我们强调童年多背诵积累经典美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希望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达到“读诗使人灵秀”,“读诗改变气质”的美好境界。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设计了“心耕语文”教学改革实验思路——即“一主两翼”教改之路。

一主:心耕语文课程资料的开发与运用。(1、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作文先导式”教学改革实验(方展化、历史、课题实验平台——心耕语文工作室)。2、自编实验教材9册。3、一年级学生习作“画写结合照片”。)

两翼:一翼是“心耕语文”——“诵读100”,我们的旨趣是“琅琅诵读,润译心灵”,内容有“5个100”,即《古诗100》《儿童诗100》《名言名句100》《美文诵读100》《词曲、经典古文100》。另一翼是“心耕语文”——“名家名品100”,精选“中外经典儿童文学100部”为主要内容,我们的旨趣是“琅琅诵读,载物耕为”,建议用六年时间,读完著名儿童文学作品100部,每学期读6-8本。每天在《天天诵读》记录本上完成“三个共”任务:即,好词共赏(积累5个词)、好句共读、感受共享。(自主开发了:《天天诵读》记录册(照片)。

接着我们来关注:“心耕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的理念、基本结构及操作方式:

一、“心耕语文”的理念追寻:

1.“心有所思,情有所感,尔后有所耕作”(把自己的心思意念,像耕耘土地般地记录下来)。

2.“心随文舞,情随字飞。”

3.“语言学习性才是语文的本质力量。”

5.“定位于以作文为先导,带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心耕语文”的基本结构:

(美: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

表现的过程:是一种快乐!是一种成就!更是一种权力!

2.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图:

多元活动     调查思索、组织创设活动背景  参与、兴趣、体味

         体验                听、视、味、触、

 丰盈体验        激励、指导        嗅觉体验、体味

 表达交流      “跨栏法”引导、点拨    需求、情意、互动合作

         生成教学                  表达交流

 尝试习作       巡视、反馈,生成教学   习作、学习生字词语、

生字词语(板书高频字词)        质  疑

 阅读体验                    鉴比、阅读、识字、

预设教学    教学工具性指导    理解、感悟、积累、

生字、词语为主            学习表达方法

                         呤诵、鉴赏、积累

 习作实践         个别辅导、矫正    修改、修写、誊抄

 评价拓展        组织指导、激励评议   演讲、交流、评议、

                         再阅读、再欣赏、

                         再提高、再展示

   3、课堂教学四大教学模块:

四大模块归结为:“四个丰”——“活动丰富、积累丰厚、体验丰盈、表现丰美”

三、“心耕语文”内涵描述

1、“心耕语文”就是出于“心灵对话”的意愿,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意图(语感)与话语形成(语式);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表达自己的心思意念),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心耕语文”就是学生透过语言去认识世界,从而掌握语言的学科课程。

四、“心耕语文”课堂教学的本源追求(操作方式)

所谓的“象”,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形状、样子”,就语言文字来说,它就是投射在人心理上的形象、印象、意象,所谓的“耕心——心象”,就是凭借语言文字,融合自身的心思意念,“还原”成鲜明的形象、印象、意象。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把“词语句子”教成“画面”。

“心象”是鲜活生命的应照,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都指向生活本身,指向事件本身,生活、事件中的人、事、物……都由“心象”组成,都由一瓣瓣鲜活丰富、充满感性的语言的“心象”组成。

“耕耘心象”——就是像“农夫耕耘土地般地虔诚,用心打磨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心灵土地上葱茏地成长,长成可感可视的生动“画面”。

语文课堂教学最最值得做的两件事:一是“由言到意”即“话语意图”,它是理解、倾听、感悟的过程,二是“由意到言”,即“话语形式”,它是表达、交流、表现的过程。

但是,按这样的思路走下去,有人却大有质疑——周谷城先生早在1933年,他在《文字与教育》中指出:“学生认识了字,而不善利用,甚或不能利用。结果文字语言的教育,完全失去了意义。在教者枉费心力,在学者为一大损失。”

吕叔湘先生也尖锐地批评语文教学:“本国的学生学习本国语文(母语),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花了2000多个学时,到头却是大多数过不了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教学的“少废慢差”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伤痛。

我认为这与我们的教学方法有关系,“由言到意”,“由意到言”,我们的教学里“直来直去”的,没有学生真正的“心象”的参与,看似“捷得”,其实“舍多”,我们应“执其西端,用其中”,这个“中”,就是学生“心象”的参与,“言”到“心象”,“心象”到“意”,反过来,“意”回到“心象”,“心象”再回到“言”,有了这个“心象”的桥梁,教学的效果就不一样。

比如教学《妈妈的帐单》,我把“羞愧万分”这个理性的词语,一次又一次地激活,一次又一次地放大,引领学生看到由他们“心象”参与后的语言文字意义的放大和涂沫,就是一次“耕耘心象”的过程。

实例回放:第2板块——感受几泓情感

师:同学们,你们肯定发现了故事中两份账单的不同吧!(引:一份是——小彼得向妈妈要60芬尼;一份是妈妈不要小彼得1芬尼。)

1、为什么呢?请默读这两份账单,读完后,你对小彼得,小彼得的妈妈有什么话要说?(自由说——指名说)

[①小彼得,不该索取妈妈的报酬。

②妈妈为你付出了很多很多,10年的吃喝,10年的叮咛,10年的照料,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你怎么向妈妈要钱呢?

③你所做的事,跟妈妈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④妈妈付出这么多,却不要你一芬尼——引:是呀?妈妈做的事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换句话说:妈妈的爱是无私无价的呀!

⑤慈爱的妈妈,彼得只有一句话,“儿行千里,慈母牵挂呀!” ]

2、引——所以“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请动笔划下这个句子。这句话中,哪个词值得研究?[羞愧万分]

①读“羞愧万分”,读了这个词,你回忆起哪些与之意思相近的词?

[十分难过,万分丢脸,十分惭愧,十分愧疚,羞愧难当,十分尴尬……→带上自己的感受,接力读词]

②此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小彼得一幅怎样的羞愧万分的样子?

[A.满脸通红,一直红到耳根,沉默不语,→带上这种感受,读出满脸通红的样子!

B.泪流满面,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流落下来→,带上你的感受,读出泪流满面的样子!

C.心里忐忑不安(神情不安),向妈妈认错吧!可是“对不起”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口→带上你的感受,读出神情不安的样子!

D.趴在床上不停地哭泣……→带上你的感受,读出哭泣的样子!]

③为什么呢?会是如此的羞愧万分,小彼得的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请你拿起笔,一句一句一写下小彼得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请写在文中插图下面的空白处,建议用“亲爱的妈妈开头”——)

[亲爱的妈妈:内容集中在:“对不起,羞愧万分”上

④让我们一起聆听小彼得的内心话语吧!请把你写的话,接在“羞愧万分”后面来读,再次读出小彼得的“羞愧万分”吧!

⑤没请到的同学,来!放开声音读读自己写的句子,带上自己的感受,带上表情,齐读最后一段话,再次走进小彼得的内心世界吧!

我想“耕耘心象”应有以下几点追求——

1、耕耘的是一个个生动的、活泼的、鲜嫩的“心象”。(画面)

2、所有的“心象”,都是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积累。

3、“心象”的激活与学生的“前理解”、生活体验相结合,于是,文本的语言就是逐渐“换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拟定在自己的心中,这才是学到所谓“活”的语言。

4、面对一部文学作品,一篇课文,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文学的描述,随之在脑海里浮现许多的“心象”(画面),也就是透过文字看到文中的人和事,看到人物的生活,看到事情发生的场景,那么他们对作品和课文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才会是活生生的,真切的,深刻的,持久的……

所谓“情境”,乃是“心象”的融合体,就是很多“象”的叠加、交融,形成一种气氛,形成一种柔明的空间,人置身其中感受到“心灵中那最柔软的部分”被触摸的感动。“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情感也许是无奈的,也许是兴奋的,也许是忧伤的,也许莫名的,也许是情怀的,也许是坚定的……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用了多少心象?“枯藤、老树、昏鸦”3个,“小桥、流水、人家”3个,“古道、西风、瘦马”3个,“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个,共11个心象,用“夕阳西下”这一抹色彩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情境:伤感、惆帐、孤独、寂寥。夕阳西下,是倦飞雁儿归巢的时候,是情人感伤相见恨晚的时候,是游子归家寻根的时候,是天下妻子找丈夫,既使追上了,也不是自己的时候……,由此,天下许多的人却回不了家,因为他们在旅途上,在征途上,在考途上,在寻途上……于是诗人心中的情景化为《天净沙·秋思》这样的词,这就是情境。故,读文,读诗词,我们要想方设法带学生进入情境,养蓄情感。

比如教学《伯牙绝弦》的“擗”字,我是这样教的(2008年市新课程展示)——

·实例回放:“擗”字的教学:(音形义,境情采)

2、句中带拼音的字,你来读?〔①正音pǐ。②连字带词来读。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劈、避、癖好〕。④写字。 ⑤"擗"字相当于现在的--〔摔〕

3、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抛、甩、丢、扔、砸……)

4、你推测,伯牙在"摔"琴前、砸琴前、抛琴前的10分钟--5分钟--1分钟时--会是怎样一副悲痛欲绝的面容呢?(面部表情如何呢?)谁来描述一下?

〔生说:泪流满面、双眉紧锁、脸色铁青、一脸严肃、脸色苍白、欲哭无泪……〕

5、请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句子(齐读)

(2)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伯牙的心声吧!指名说

[生①:子期呀!子期,你离我而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我也随你而去吧!〔多伤心呀!〕

生②:子期呀!子期,你是否听到我说的话,我好想你呀!〔多悲痛呀!〕

生③:子期呀!子期,你离我而去,天下还有谁能成为我的知音呢?〔多惋惜呀!〕

生④:子期呀!子期,真是对不住你呀!我无法挽留你的生命,失去了我生命中的挚友,我真愧疚呀!(多自责呀!) ]

7、悲痛中!只听"嘣--"的一声响,伯牙已擗琴绝弦。伯牙这一"擗",这一"摔",摔出了什么?〔悲痛、伤楚、伤心、难过、自责、惋惜、美好时光的留恋、真诚友谊的回味、对音乐的执著、对生命的渴望、对人生温暖的追忆……连贯……〕-→请带上这种感受,来读-→指名读①②③④

△知音死,我的情意未死,化做(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知音死,我的追求未死,化做(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知音死,我的生命未死,化做(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9、这悲痛欲绝的一幕,有诗为证--CAI生念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这里的“情境”是相思,是惭愧,是自责,是失去“知音”的泪流满面,是失去“知音”的悲痛欲绝,是失去“知音”人生绝然,还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还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叩问,还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去体验,让学生的生命在“情境”中鲜明、生动地摇 ,语言的生命才不是枯燥的,乏味的,才是鲜活而有力量的、

我想“耕耘情境”,应有以下几点追求——

1、耕耘一幅幅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情境。

2、所有的情境应该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触摸心灵的愉悦。

3、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笔耕,为学生牧养文字滋长一份属于自己的归属和尊严(人格的培植)。

4、采用的方法应是“音形义,境情采”——因为“学习一个词,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窗!学习一句话,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学习一篇文章,就是把人领进一番新天地!”。

学生“心象”的激活,文本“情境”的营造,为学生“言语生命”的滋长,探寻到“文辞”喷发的管道。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一个人的“心象”被激动,“情感”被积蓄,在如此的“境地”里,他不得不发,不吐不快,“心有所思,情有所感,尔后有所耕作”,“文辞”的跃动就在这一瞬间上演了。

比如我在执教《妈妈的帐单》第3板块——三、“体会几多母爱”时

1.师:母亲无私的爱,感动了小彼得,也感染了我们。我们不由想起诗人孟郊的一首诗《游子吟》(师生齐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背完《游子吟》,你再快速地读读刘丙钧的诗歌《妈妈的爱》,你是否也想起了在生活中,在学习上,在生病时……妈妈对你点点滴滴的爱吗?

[记得有一次(简洁地说;根据事例来点评,母爱如……)

3、同学们,凭你的感受,你直接来说:

[母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

[生①:母爱是一股清凉的风!(天热妈妈为我扇扇子)

生②:母爱是一把遮雨的伞!(雨天妈妈为我送伞)

生③:母爱是深夜的陪伴,是细声的叮咛。(生病妈妈相陪)

生④:母爱是责备的眼神!(做错事妈妈的教诲)

生⑤:母爱是一种暖心的羊绒衫!(妈妈为我织羊绒衫)

生⑥:母爱是一把日夜不知疲倦的卷笔刀,卷出了妈妈对我的疼爱和幸福!(妈妈为我削铅笔)]

4、这些爱,在小彼得读完妈妈的账单后,也许深深也体会到了,让我们和着音乐,齐读最后一段,再次走进小彼得内心世界吧!(点击课件,配乐变诗行朗读,齐读,再指名读――)

他怀着 一颗怦怦直跳的心

将小脸蛋 藏进了妈妈的怀里

同样,我在教第4板块——感悟几许人生,也在耕耘“文辞”。

1、师:母爱如雨,如阳光,更如一首细腻动听的歌,请感受(点击课件)播放MTV《想起老妈妈》(于文华)

2、(音乐中)问:此时此刻,你想对家中或外出的妈妈说一句藏在心中很久,但又很想对妈妈说的话吗?

[亲爱的妈妈!生①思念(思念是一杯相思茶,那茶香,这头牵着你,那头连着妈妈,悠长,悠长的呀!)

生②妈妈,你在他乡?还好吗?(声声的牵挂和问候呀!)

生③妈妈,我爱你!请大声地喊出来!]

3、是呀!母爱溢满了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和着音乐(点去课件,齐诵读――)

有一缕思,悠长而细腻;

有一份情,无私而纯美;

有一种爱,博大而平凡;

这就是母爱,永远的母――爱!

4、同学们!《妈妈的账单》,实际上就是《妈妈的爱》、《爱的账单》、《无私的账单》。下课!

再如我教《卖火柴的女孩》一课,课末,我问学生——

问: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或者像她一样贫困而又充满幻想的孩子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假如你来到我身边,我会擦去你那湿漉漉的金发上的冰霜——

这些冰冷的器物不会反反复复地欺负这你,不出现在你身边。

我会炒、炸、爆、煮、炖……

让你享受“满汉全席”,品味餐餐盛宴,

让你也尝尝装满梅子的烤鹅。

我会与你一起学习,玩耍,尽情欢笑,

你会沉醉在你一直没有得到的快乐。

再如我教《十六年前的回忆》

我问:清明时节,假若你来到李大钊墓前,你能写一幅挽联敬献吗?

1、人杰。危难当前永不惧,千古英名留乾坤。——刘天敏

2、千古流芬。忠心耿耿图报国,宁死不屈抗敌人。——周润琦

3、名垂千古。严刑拷打不畏惧,从容不迫有情义。——季晗潇

4、永垂不朽。守口如瓶风不透,不惧敌人宁愿死。——钱益坚

如此的“文辞”表达,就是在特定的“心象”+“情境”后的所谓“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心随文舞,情随字飞”的“生命流露”,是感悟文本(文本群)后的意义、意蕴、意趣的交融呈现,是“以内在于每一个学生生命体中的言语天赋、潜能——言语表现冲动和言语生命欲求,作为语文教学和言语实践行为的基本动力定型,由此建构的语文体系,可称为“内部语文学”[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形成》下卷第705页]即“心耕语文”追求之一:创设文本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充分地表现,由“吸收型”课堂转换为“表现型”课堂!

何为诵读?许慎《说文》道:“诵,讽也”,“讽,诵也”,讽诵互训。“读”,许慎在《说文解字》谓之“诵书也”,从词源上大略地看,“诵”,原本就是一种能表现语气语调、韵律节奏的读法。“读”既是感知话语的声音,又是抽绎意蕴。可见“诵读”应该能在感知话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那么“感悟理解”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文本是无声的,但文本的文字结构与意义结构提供了转化为有声话语的基础与空间,卡西尔曾说:语言“最初和最基本的层次显然是情感语言”,“人的全部话语中的很大一部分仍然属于这一层”,文本话语的声音形态,不是字音的简单拼凑,也不单是词句意义的载体,其中必然充溢着作者在特定语境中某种独特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情气和意味。

文字和文字之间,句子和句子之间,有种关系存在,叫做“字里行间”,这种关系能够形成语言的节奏、张力和气脉,这一切都需要“诵读”去追逐,从而实现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

如,我执教《钱学森》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我在教学这一段时,以“诚恳”一词为“心象”点,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诚恳语气之下蕴涵着的丰富语意,从而也很好地读出了层次。

(指名读钱学森说的话)

师:你在朗读“日夜盼望”“终于来到了”等词语的时候分外用心,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新中国的建立是许多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是多么的不易!这一天终于来了,谁能不喜悦万分呢?

师:你的朗读,诚恳之中透露着无比的坚定。你的坚定来自哪里?

生:我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想到了钱学森前面说的话——“我是中国人”。他的根在中国,回去建设自己的祖国当然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师:好一个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那么从这句话里能不能看出他义不容辞的态度呢?

生:从“应当”可以看出来。

师:很好,这就是顾炎武先生说的,天下兴亡——

师:谁还愿意来读一读?要抓住关键词语读出自己的感受。(生读)诚恳之中饱含着无限的深情。哪些词语给予你这种感受?

生:我从“祖国的儿女们”体会到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哪有儿女不深爱自己母亲的?

师:这段话还可以怎么读?谁来?(生读)诚恳之中洋溢着对大家的召唤。谈谈你的理解!

生:从这段话中反复出现的“我们”可以知道,钱学森在真诚地召唤大家和他和起回国去参加建设。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对钱学森的情感世界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与解构,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钱学森的“诚恳”不是空洞的,他情真而意切,他的话语里饱含着“对祖国新生之喜悦”“回国态度之坚定”“爱国情感之深沉”“召唤大家回国之热切”的拳拳赤子之心,他的身体里流淌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液。随着学生不断地有层次地弃满感情地读,“诚恳”一词被读出了“喜悦”“坚定”“深情”“热切”等丰富的情感意蕴,而人物的“大丈夫”形象也有学生心中高大、饱满起来。

这样的教学人物的形象需要唠唠叨叨吗?不需要了!这才这“母语”缠绕般的升腾中文字的意蕴流淌其中,正如洪堡特曾说的:“为什么母语能够用一种突如其来的魅力愉悦回归家园者的耳朵,而当他身处远离家园的异邦时,会撩动他的恋乡之情?”在这场面,语音的诵读就是活活泼泼的生命气息,就是跳动着黏着的生理气息,以音节的形式凸显话语主体的生命之情气,所以——

1、我们的语文老师有责任让学生好好读书,恳性地读,一唱一合地读,读出“心灵”般的感受。

2、诵读话语声音的情调感、意味感。

3、感知声音形态,感知语体基调,需要“象”“情”“辞”三者循环推力,实现“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曾国藩语)也。

先说一个古老的中国故事:据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尧派鲧去治水,花费了9年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后来,鲧的儿子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当时,黄河中游的龙门山把河道挤得十分狭窄,禹带人开凿龙门,使河水不再泛滥了。

我们分析:鲧的大坝,目的在于约束和压抑水的泛滥,而其结果却反而导致了水的更大程度的泛滥。但是我们并非只能被动的忍受洪水,我们可以采用疏导的方式,让水不再为灾而利于人,这就是大禹的策略,大禹的思辨,不能用理性去堵去压,而应当用智慧去疏导。

这里,“水”由“争强好胜”变为“谦和有度”,这就是“水”本身的思辨结果,这跟做人也一样,心理分析表明,骨子里越是自卑的人,才越要努力在外表上表现得强大,因为,他们需要外表的强大来安慰自己。而内心真正有力量的人,却反而敢于谦虚,敢于不争强好胜。

我们的“语文”恰以一位谦和的学者,凭借语言的力量,以思维的方式栖居在这片土地之上。从此,语言和思维(思辨)永远缠绕在一起——语言是思维存在的家。语文教学既需要语言的参与,同时也需要思维的参与的活动,语文是语言和思维的思辨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然而,语文教学中概括、判断、推理、综合、联系等思维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却很少涉及,久而久之,学生没有对许多相关的知识进行“思辨”处理,养成一种不愿主动动脑,不爱深入思考,不会从整体的联系中考虑问题的不良思维习惯,而这样的“现象”,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改变。

比如教学“心耕语文”教材中的《孔雀·八哥和母鸡》一文,我先用听录音故事,学生复述的形式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之后,我对学生说:故事里的农民选择了母鸡和他住在一起,如果让你来选择,你愿意和谁住在一起呢?

在的学生选孔雀,因为孔雀很美丽,它的尾屏像鲜花一样漂亮,和孔雀住在一起,就像每天看到鲜花一样,看到美女一样,生活中充满了情趣,人的心情也会很愉快的!

有的学生选八哥,理由是八哥非常可爱,会学人说话,当主人感到寂寞的时候,它能够跟人逗乐,当有客人来的时候,它会和客人打招呼,八哥能给人生活带来乐趣。

有的学生先母鸡,因为母鸡会下蛋,鸡蛋不仅是一种有营养的食品,还可以孵小鸡,可以作为商品拿去交换,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来源。

这是一种选择和思辩吧!

再比如教《伯牙绝弦》一课的课尾:

通常——教学末,都会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子期死,伯牙悲痛欲绝,假若你是他的朋友,兄长,小弟……你会对他怎么说?请写下来。我设计此课教学时,故意想突破一下体现“心耕语文”元素之一——思辨——安排了三位“老外评说”的材料:

1、这是一则关于一个音乐老头的悲剧故事。你想想呀!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钟 子期虽然是你音乐上的知音,生活上的知音,生命上的知音,心灵上的知音,但是总有一天会分手的,有必要这样哭哭啼啼吗?在我们西方不这样(现实)。

——美国人 约翰·大卫

2、这也许是一位追求梦想和浪漫的老头,我很想问的是:“世上难道失去‘红颜知己’,就没法找到‘蓝颜知己’吗?(浪漫)

3、《伯牙绝弦》的故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世间,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呀!……(感怀)

你们同意或反对谁的观点,为什么?提供了三种不同观点,学生通过阅读,收集老师提供的信息(材料),经过疏理,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观点来,这不正是我们当下教学所缺少和渴望的吗?要让学生的思维在语言的夹击下,“伤心”一回,“伤痛”一次,因为伤心过的地方,容易生长思想。我始终认为:不能让学生跪在文本前学习。

所以,以文本为镜,反观文本,对照自我,晰解人性,将课文移置于不同角度,不是背景中,突出课文的多重意义。提供了三位观点不同的文本,而把判断的权利留给了学生,自然也就没有统一答案的危险,但对课文进一步批判解读的大门却已经打开了,呈现出独特的思辨意义。

说到这儿,回忆起钱钟书先生说的一句话:“你觉得欢蛋好吃,没有必要认识下蛋的母鸡。:”在教学上我个人倒认为,“你觉得鸡蛋好吃,很有必要认识一下下蛋的母鸡,这‘蛋’也许会吃得更有滋味!”

这就如一堂课中要“关注文本细节,关注文本群,关注文本反观”一样。既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上自己的课,让人家评说去的勇气与大度。”(回忆当年评课的情景——特级教师也不一样赞同、理解,不过,我不忧闷,这是我的思辨之果。)

再如教《木笛》一课的第4板块——“如泣如诉”——一个标点,一泓情怀!环节,我当时设计了三个方案。

——师:正是这一曲笛声,一腔倾诉。音乐大师反常地录取了朱丹。

方案一:音乐大师为何录取了朱丹呢?请你把大师录取朱丹的理由化作一个标点,加在“朱丹”名字后,你认为加哪个标点最合适?为什么?

方案二:音乐大师会在朱丹的乐团录取通知书上郑重地写下一句话呢?我不知道他写什么?你们知道吗?

方案三:我想,朱丹身上肯定有一种特殊的东西感动了音乐大师,你说,朱丹身上哪一样东西感动了音乐大师?

在展示课上,我选择了方案一:

1、生说(写)  2、交流(评价)

[生1:朱丹!(感叹朱丹的一片爱国情怀!)

生2:朱丹?(朱丹,你的行为令人深思,令所有人警醒。)

生3:朱丹……(朱丹的故事在继续传演……)

生4:朱丹。(你这样做非常的圆满。一个圆满的结局)。

生5:朱丹(不加,一片空白,令人深思,“此时无声胜有声”呀!)

二、师(接):这笛声,这感叹,这情怀……化作了一组词(CAI一配《江河水》)齐读,化作了一首诗(CAI——配《江河水》齐读)

三、师(结):这真是——“一曲笛声泣亡灵,一脉话语诉情怀”

这3个鲜活的教学实例,都是不拘泥于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在思索和交流中,学生通过或思、或说、或听、或学、或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既增强了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又体现了思维的个性和创造性。“心耕语文”教学既追求中国式的心悟和神会,又追求西方式的思辨和理析。这不就是“不跪着教书,不跪着读书”的坚韧的冒险吗?今天我仍然追寻着“思辨的头颅”,来应答语文的周身疼痛!

五、“心耕语文”——“两翼”内容的简介(照片)

六、“心耕语文”是什么?我感性地认为——

——她追求把“文字”耕耘为语文花坛里多姿多彩的“画面”;

——她追求把“画面”耕耘为语文回家路上摇曳动人的“情思”;

——她追求把“情思”耕耘为语文田园中抽身飞舞的“文字”;

——她追求把“文字”耕耘为语文草原上喇喇作响的“声音”;

——她追求把“声音”耕耘为语文天庭下高贵的“思笛”(思维)。

1、最后,我们来分享一下几个观点——“我是赤着脚走路的那种人,路上没有地毯,只有荆棘,只有伤感!只有迷芒!伤心迷芒的地方,容易生长思想!”

2、犹如耕耘土地般地爱书,培植、满足成长中的孩子。

3、“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所说:“我存在着(我思故我在),我努力着(昂望天空,脚踏大地),我们又这样彼此搀扶着——这就够了”

4、唐太宗李世民曾言:“勇者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5、马凯(发改委主任)曾说:“试问安何在?名也身外!利也身外!”

6、追寻一种态度:(有诗为证)

①一所百年的学校,她的发展原动力的哪里?(动力问题)

②一所百年的学校,她的如何领跑周围学校?(使命问题)

③一所百年的学校,当下学习、生活、工作的学生和教师幸福吗?(生命、人性问题)

8、教育现象三个阶段:

①现在我的小学生还是鲜活的!

②初中生就“半死不活了”

如何让学生的生命一如继往地“保鲜”?

9、教育质量“三段论”

①第一阶段:唯分教论,分数就是质量

②第二阶段:泛分教论,是分数也是质量

③第三阶段:跳出分数看质量,是质量不是分数,是真正的质量观

④“分数诚可贵,质量价更高,若为素质故,内涵最重要”

10、现在流行“低碳经济,绿色发展”——

教育领域改为:“低耗教育,幸福成长”;“质量——教育的生命”,应表述为“生命——教育的质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言小说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