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说的老猴子是谁?

王阳明在明末的名气就已经很大了,只不过到了清朝遭到了大规模批判,尤其到了清末,很多人认为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导致了中国在科学方面的落后。我朝坚定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思想基础,对这种唯心主义当然也是持批判态度的。

可这些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开始有了追求文化的冲动,但是建国以来,“批孔”批的有些过头,以至于人们现在对于孔子学说完全没有概念,甚至提到孔子便心生抵触,基本就是一副“我不听,我不看,别给我解释,孔子就是坏人,说他好话你也是坏人”的架势。至于孟子,一样受牵连,孔孟并称,孔子都被打倒了,你孟子还想独善其身?大家批孔孟的理由是什么呢?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这二位在世的时候没少宣扬“民贵君轻”等“大逆不道”的思想,以至于不受当时统治者待见;没想到死了几千年之后,反而也不受广大人民群众待见,可笑世事无常不是?

阳明先生则不同,他在建国之初没那么树大招风,一直也没人想起来打倒他,所以他在大家心中的印象基本还是个零,不比另外那两位的负无穷,他大不了就来个“而今迈步从头越”。再加上一生经历坎坷,没有飞黄腾达不说,立了不世之功还是得受太监、官僚的窝囊气,很容易让人产生同情,于是,广大草根就把他当做了“自己人”,现在的人气扶摇直上,可谓儒家当打网红。

另一部分原因,就与心学本身有关了。知行合一,大家都听过,但实际上这话孔子讲过,还是在《论语》第一句话就讲过,叫“学而时习之”。至少在方法论层面,两者是一个意思,而绝大多数人其实理解到这个层面也就够了。不过,先生离现在毕竟近一些,说的话也更好理解,而他总结的“事上磨”更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说话让人听得懂,这又为他获得了不少粉丝。

阳明先生说的“良知”其实本于孟子,所谓良知,孟子说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人在千万年演化中获得的两种先天能力,恻隐之心是“共情”能力,其余的则是“价值理性”能力,有了这两种先天能力我们构建价值观才有了可能。后来阳明先生在孟子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于是就有了“致良知”的“阳明心学”。

但是与孟子不同之处在于,孟子讲“天命”,所谓的天命,就是客观规律,孟子认为人要尊重客观规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成功,这叫“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但是阳明先生却认为“心外无物”,这就过于强调了“心”的作用,以至于容易被人误解为唯心主义。但是,阳明先生所谓的“心外无物”并不是本体论层面的,而是认识论层面的,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意思是说当你没有认知到某种存在时,便要当他不存在,也就是“如无必要,无增实体”。因此,与西方形而上的“心物二元”不同,阳明先生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虚无缥缈的本体论层面,而是联系实践提出了“知行合一”,也就是只有当“知”作用于“行”时才是“真知”,如果“知”了却不能“行”,那么“知”也就没有意义,就像没看见花时就要把花的“知”剔除掉。“知”与“行”不是先后关系,而是硬币的两面,要么都有,要么都无。所以,阳明先生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继承了孔孟的传统落在了“事上磨练”。

很多人把阳明心学误解为禅宗,认为“良知”就是“佛性”,认为“事上磨练”就是“普渡众生”,其实这也难怪,禅宗其实就是被中国文化消化吸收过的佛教,其中的很多概念其实都是套用儒、道思想的,儒道佛三家的载体都是中文,字都是那些字,概念也都是那些概念,彼此之间能差多少呢?所以说,在中国文化中实际上你根本无法区分诸子百家,儒道法墨禅其实就是一家,这一家就是中国文化。但是就其细节而言,阳明先生和禅宗的区别还是有的,最主要的就是终极目的不同,也可以说使命不同。阳明心学的目的最终无疑还是为了“修齐治平”的,这没什么值得怀疑,而禅宗的所谓“普渡众生”则是为了“渡人困厄”,两者方法相似,但前者教人入世,后者虽然也教人入世传道,但是传道的目的却是教所有人出世。所以说,阳明心学是积极的,而禅宗是消极的,这里的积极和消极并没有褒贬之意,只是不同的价值观罢了。

既然阳明心学是积极的,那为什么会被认为阻碍了中国科学的进步呢?其实这就是病急乱投医的结果,一套思想体系的价值在于他的自洽与完备,一套完备自洽的思想体系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你用它杀人它就是凶器,你用它做手术他就是圣器,刀没有好坏,人有好坏。同样学过阳明心学的人,教员就可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委员长就成了独夫民贼,那么多人学成了君子,也有不少人学成了小人,为什么?就因为君子能够学而时习,学到了就实践,实践遇到问题再去学,反复迭代,这叫事上磨。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在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不断获得更极致的体验。最终构建一个完备且自洽的价值观,并能够把他融会贯通的桩桩件件的事上面,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孔子说的“随其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

所以,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强调的是“致”,是“反求诸己”的应用方面,而不是所谓唯心主义的“良知”。

中国人虽然已经很少知道什么是“中庸”,但骨子里却是无可救药的实用主义,庸便是时时刻刻的有用。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便是中庸,方法就是反求诸己,格物致知。

干货在这不受待见,我把他们放在公众号“墨子连山”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健主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