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也太好了运气也太好了吧一会儿遇到李小龙一会儿遇到邓丽君?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电视剧《致命女人》讲述了三对不同年代的夫妇在同一个房子里发生的爱恨纠葛:
60年代的家庭主妇与出轨的丈夫,80年代的社交名媛与同性恋的丈夫,以及2019年的一对“开放式婚姻”的年轻夫妇和他们共同的情人的故事。
三段故事都让人大开眼界、刷新三观,一边大呼狗血,一边看的停不下。
刘玉玲:长得漂亮,活得更漂亮
三对夫妻中,许多观众最爱的,是由刘玉玲饰演的80年代社交名媛西蒙妮。

不同于刘玉玲以往塑造的打女或者知性美女形象,《致命女人》里的西蒙妮乍一看是一个浮夸、肤浅又虚荣的贵妇。

她化着五颜六色的妆,穿着那个年代的大垫肩连衣裙,用丈夫卡尔的话来说就是:

“她的出场太惊艳了,挂满钻石的设计师款礼服,从走路的姿势就能看出来,她知道自己美若天仙。
这样的一位爱美、爱面子的贵妇,在第一集里,听到丈夫是同性恋的那一刻,愤怒的不是丈夫欺骗了她,而是她会成为众人的笑柄。
当丈夫见事情败露,吞下安眠药企图自杀时,她一面不慌不忙的打电话叫救护车,一面狠狠地甩了他一个耳光,用这样又拽又酷的方式来「叫醒」他。
然而挂掉电话,她却又轻轻地摸着他的手,温情脉脉地望着自己的丈夫。
就像剧里的西蒙妮对爱慕自己的小情人汤米说的:
“他忍受我的奢侈和无理取闹,他在我最需要赞美的时候夸我漂亮,他用独一无二的方式哄我开心,总有一天我会和卡尔离婚,但我永远不会恨他,因为我做不到。”
做不成爱人,却也没有成为仇人。
在得知卡尔身患艾滋之后,西蒙妮也并没有一走了之,而在他身边默默支持他,甚至为他变卖自己珍藏的画,以维持高昂的医药费。
长得漂亮,活得更漂亮,绝不忍气吞声,也绝不伤害身边她爱的、爱过她的人。
刘玉玲不仅饰演了剧里的西蒙妮,同时也是本剧的导演之一。
戏里她是大女主,戏外她也把自己活成了大女主本主:
现在的刘玉玲,是好莱坞里片酬最高的亚裔女明星,接连两年被评为全球最美50人,是实打实的人生赢家。
然而时间倒退30年,同剧里的西蒙娜一样,刘玉玲的也并不富裕。
她是实打实的贫民窟里的百万女星。
逆袭,靠的从来不是运气
多年以后,成为继黄柳霜、李小龙、成龙后第4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流明的华人影星,刘玉玲或许还能够回想起,拍第一支广告时的自己。
三十年前,19岁的刘玉玲在搭地铁时被星探发掘,还被邀请去拍了人生中的第一支广告。
当时,广告公司给她的报酬是90块,她鼓起勇气跟人加价,最终成功要到了100块。
“不是不知足,而是我好想攥住一张自己挣来的百元钞票。

1968年出生于美国的刘玉玲,是二代移民。

在国内时,刘玉玲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生化学家,都是知识分子。
但移民到美国后他们只能一切从零开始,靠打零工才能养家糊口。
童年的物质生活有多匮乏呢?用刘玉玲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只要放在我面前的,我都吃。
然而,即使贫穷,父母也还是送刘玉玲去学了形体舞蹈,等她大一些,还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学校。
按照这样的原定轨迹,刘玉玲大学毕业后,或许会成为一名老师或者警察,直到19岁的她在地铁上遇见了星探。
那个埋藏在小女孩心中的明星梦想被点燃了。

只是那个亚裔尚且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年代,一个毫无背景的中国面孔想要在白人占据半壁江山的好莱坞闯出名气,无异于痴人说梦。

就连之前一直支持她的父母对女儿的想法坚决反对。
可刘玉玲并不想要安稳,她想成为一个演员,并为此坚持:
“你的一生也许只有一次重大选择的机会,选择你真正想做的事。当我决定把表演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时,什么也不能阻拦我。”

为了赚生活费,那时的刘玉玲每周5天做秘书,周末白天做健身教练,晚上在烧烤店做服务员。

最难的时候,和哥哥挤在一间小公寓里,晚上她睡床上,哥哥就睡在地板上。
连经纪人都对她说,“我们不知道该拿你怎么办,你应该拿不到太多工作机会。
她也不指望自己能在表演上赚什么大钱,就是凭着一番热爱在坚持。
这样跑龙套的生涯,一晃就是十年。
在女明星最黄金的十年里,她演过小服务生、站街女,说着普通话的寡妇,甚至还曾接拍过情色片。

不仅接一切能接到的角色,刘玉玲还私下学了武术,除了中英文,她还精通日语、法语和意大利语。

运气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
32岁时,刘玉玲靠着只有别人十分之一的片酬,硬是为自己“抢”到了一个机会,成为了《霹雳娇娃》的三位女主之一。

《霹雳娇娃》在全球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全世界都认识了这个娇小却能把大男人打趴下的东方女孩。

紧接着,她又接下了《杀死比尔》中日本杀手的角色,在雪地中以一袭白衣出场时的神韵与风采,甚至盖过了女一号乌玛 · 瑟曼。

这一角色让她一举拿下了当年的MTV电影奖最佳反派,也令她在2004年和一众好莱坞顶级女星一起登上了《名利场》巨星特辑的封面。

这是第一次,有华裔女星打破这面无形的墙。
独立大胆,人生并不需要安全感

困苦的童年与拼搏的青年,给她带来和其他女孩不一样的认知:

“独立和大胆是关键,我的人生从来就不需要安全感。”‘
她有一个“去你的基金”理论:
我从我父亲那儿学到一个道理,所有事情都是生意。所以,我努力工作去存一笔钱,我称它为 去你的 基金,如果拥有这笔钱,当生活中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有人强迫你或者辞退你,你就可以对他说:去你的!
人生不易,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人出生就在罗马。
但最可怕的不是困难模式,是“认命”两个字。
如果当初那个困苦的小女孩年少的时候就被生活打倒;跑龙套的那10年里但凡有一次想要放弃的念头;亚裔身份的嘲笑有一句听到了心里......
都不会有今天的刘玉玲。
歌德说过:“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
今年51岁的刘玉玲,用自己剽悍的前半生证明了这个道理。
最后,用两句刘玉玲的名言和大家共勉:
“你可以选择坐在那里抱怨这里根本就不适合我,也可以去冒险,去实现梦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还有什么。你的眼界越开阔,你就会越清楚自己的位置。
“在我的乌托邦里,人人都立志超越自我,毫不畏惧,勇于挑战。
作者:Vic Yang,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硕士,爱思考,爱写字,写更走心的文章让更多人看到。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在我的拷问下(我经常好奇地拷问他这个那个……汗~),他大爆料外国人的初夜故事~~听起来他们真的尝试得比较早。可是看看论坛里许多帖子,也就知道中国人也不晚啊,还有社会上频频传出的少女怀孕堕胎事件,觉得这事咱们国人还真是愿意和国际接轨啊……
  BF也是个80后,虽然眼看就要30了,哈哈。他初夜是17岁。我惊呼:这么早!我指责他说,你那么小懂什么呀,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把自己交出去。
  他回答:轻易?不不不,她当时是我的女朋友。
  也许在老外眼中,轻易与否跟年龄无关,如果在Party上喝醉了乱搞,确实是轻易的。据他说,男生都差不多是他那个年龄尝试第一次。女孩子就更早一些,提前到15岁左右。(难以接受ing~)
  他们都懂得使用保护措施,甚至家长知道他们在约会之后,都会提醒一句。因为……他们家长也是那么过来的。
  我真的觉得这样不好。可是看看他以及周围的外国朋友,现在都婚恋观正常,收入稳定,人品良好。于是,我也说不出这样有什么不好了,毕竟他们并没有因此堕落。反观中国,倒是非常值得深思。那些在中学时代受到抑制的青少年,往往在大学时期突然放纵,耽误了大好前程。
  这个没怎么经过我的拷问,他就痛快地承认自己尝试过大-麻。在party上,这是非常常见的。我义正言辞地说我是绝对不会尝试的!BF反问我,你没喝过酒?没喝过咖啡?
  他们对于drug的定义,实在和我们大相径庭。他们觉得,酒喝多了在酒精作用下也会做蠢事,咖啡也是让人兴奋的。而软性drug,只是起作用得更快些。当然,他们还是拒绝那种严格意义上的毒品的。
  大-麻的吸食方式大概有用烟枪点燃吸,还有混入饼干中食用。在party上有助兴的意思。在外国,被警察发现吸食大麻,大部分情况下你还是会有麻烦的。几乎每个人都有在少年时尝试的经历。
  BF现在不主动吸烟,不太喝酒。

首先,我是没什么处男情结的。我曾经很仔细地考量过自己:想想他曾经和另一个女人肌肤相亲,会不会觉得很不堪?答案是:不会啊……再问:想起来他们火热的场面,会不会很生气?答案是:都过去那么久了,不会啊……orz,我是不是太随和了……

于是我开始考量BF。老外真的对处女与否完全不在乎吗?

我:亲爱的,你有没有处女情结?

BF:什么叫处女情结?

我(……):就是,喜欢处女

BF:为什么要喜欢处女???

我(……):处女多好啊,一张白纸,多纯洁。

BF:嗯,是啊。可是非处也很纯洁,也没什么不好的。

我:你想想,如果你将来娶的老婆跟别的男人睡过,你想起来不会觉得很不堪吗?

BF:这不公平吧,我也跟别的女人睡过。

我:这么说吧,两个女人你都很喜欢,一个处,一个非处,你娶哪个?(我简直是循循善诱逼良为娼啊……)

我:???!!!为什么啊!

BF:我怕她会觉得不平衡,将来会不开心的。

我彻底倒了,怎么就跟他说不到点子上呢?他脑子到底怎么长的?我只好跟他说,很多中国男人喜欢处女,在中国传统中,婚前发生性行为的女孩子是不贞洁的。

我一说“中国传统”之类的,他就特别感兴趣,马上跟我讨论起来。他说,这个有所耳闻,所以你们中国男生在谈恋爱的时候,都不会跟女孩子提出上床的要求,是吗?

我无语中,艰难地说:也不是……

BF很不理解地问,如果要求了,那不是会令自己的女朋友变得不贞洁了么?难道说,和别的男人叫不贞洁,和自己就不会?这是什么双重标准?

(我已经后悔跟他八卦这个事了……)我说,可是现实就是,一个非处的女孩子在将来谈恋爱的时候,男人就会觉得她不值钱了,觉得很亏。(我把话都说得这么恶劣了,罪过啊……JMS,我只是陈述事实,不代表我的观点啊)

BF终于明白了我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他的表情忽然变得很严肃,然后,他说了一番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BF说,宝贝,你为什么不喜欢一次性筷子?

我:因为很浪费资源,用过一次就要丢掉了。

BF:那么,怎么能把女孩子看成一次性筷子呢?被一个人用过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价值,只能丢做垃圾了吗??

一个好的女孩子,应该是金刚石,采矿采出来时纯洁无暇,在之后一次次的雕琢中,愈发闪耀夺目。(天涯网友看得热泪盈眶的一句话。。。)

他说了这段话之后,我差点泪奔了。女孩子们,一定要自尊自强!我们不是一次性筷子,我们,是钻石!

继续说处女的问题。想悄悄地问一句JMS,你们第一次都落红了吗?我听说,其实很多人是没有的,至少没有像小说里写的那么夸张,一落落一大片在床单上,还什么玫瑰,什么桃花的。

我又开始给BF讲中国传统故事了~~~我告诉他在古代,新婚之夜床上要铺一个白丝帕,让处子落红在上面,然后展示给亲友看,表示新娘的纯洁。

BF听了很感兴趣。我就追问他,对落红有什么想法。

我说,那是一种象征,知道吗?

BF:我自己知道她是第一次就行了,看到血,我会觉得罪过。(这跟基督教有什么关系没?他是基督教徒)

我:看到血比较确定吧。

BF:用不着,是不是处女根本不用落红来鉴定。男人会有感觉的。

他是不是逗我的……郁闷。男同胞们,求解

我发现BF很喜欢问周围的中国人,你们家谁干活?你会做饭吗?

他总结说,中国的妈妈太辛苦了,几乎要包揽家庭所有家务。我说没有啊, 中国很多爸爸做家务做得很好的。他反问我,哦,是吗?那为什么很多中国男生什么也不会做?

他说的是他认识的三个香港人。他们在大陆工作,其实在香港都是有老婆的。可是他们三个都分别在大陆找了情人,而他们对BF坦言:找女朋友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她们收拾屋子!!!

我不能否认香港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啊……今天还回归纪念日呢!

BF自己住,所有的家务,当然也都自己做。他搬进房子里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个烤箱。现在他经常给我做饭吃,烤鸡腿,红酒烩牛柳,意大利千层面,土豆泥,蛋酒,烤曲奇~~~~

吃完饭我会帮他刷碗,他从来不会阻拦或者假惺惺地说“不许你干活”,他只会说,谢谢你亲爱的。

在公交车上看到有女人上车,他都会起身让座,而且还要跟我解释说:不是因为她年纪大,她很年轻。……我觉得很奇怪,他一会儿说男女要平等,一会儿又倡导女士优先。
  写这个会不会杯具啊……会不会被和谐啊……会不会被跨省啊……T-T
  刚开始的时候,我老觉得这些外国人在一起聚餐时,必谈的话题就是抱怨中国ZF!!!
  我很不高兴,无论究竟抱怨得有没有道理,我就是不喜欢听外国人批评中国!我自己的国家,我自己的国人可以批评,外人,一边儿去!!!你们的ZF很好吗??
  后来BF发现了我这个心态,就再也不在我面前说了。
  有一天我俩在他家看电影,他电话突然响了,是他的一个美国朋友,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我俩就赶紧去看他。
  美国朋友躺在医院里非常萎靡不振的样子。我轻声地问BF,他有没有保险?BF看了看我说,没有,我们在中国,都没有保险的。
  我有点尴尬,他们都是受聘于中国公司的普通员工,五险一金什么的,对他们来说是一无所知。我说,你们可以自己买保险嘛。BF说,是可以,但是非常贵,是中国人的许多倍,感觉非常划不来。
  BF住的小区里需要门卡,但门上也是有密码的,只是经常换。有一天BF的门卡坏了,我陪他去物业修。
  物业的工作人员表示不能修,只能重新买一张,一张门卡,60块大洋!
  BF觉得太贵,他说,我第一张门卡是20块钱的。工作人员说,这张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也没说清楚。我觉得他态度很蛮横。BF说,他这明显是想敲我,看我是老外!
  我不愿意他这么想,就安慰了他两句。BF说好吧,那么我不办卡了,请把最新的密码告诉我好吗?
  工作人员此刻说了句话雷翻我了:密码?什么密码?
  BF难以置信地看着他说:这个小区所有人都知道门是有密码的,只是我一直用门卡没有问密码是什么。请你把密码告诉我,我就不必办卡了。(我很无语地想,人家就是怕你不办卡,你说这么明白干嘛,老外跟中国人比真是实诚得缺心眼)
  可是工作人员死活不承认这道门是有密码的,坚称只有门卡能打开,门卡必须付60大洋。而且他们又出新花样了,要求看BF的租赁合同。我只好和BF一起去他家里找合同。BF对中文的阅读能力很有限,所以那些写了中国字的纸放得非常没条理。我俩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BF拿出护照说,这个行么,这能证明我的身份。我无奈地说,不行。
  BF又拿出一本外国专家证,问这个行么。说到这里我真的忍不住想说,中国ZF真是贱!怎么就外国专家了?BF不过是个有教师资格证,金融学士学位出身的普通员工,至于颁发个外国专家证这么夸张吗?这个证,有什么特权?
  显然,没有办门卡的特权。最后,BF也不肯付那60块钱。我觉得他已经不是在乎钱了,完全是坚持原则。后来在我陪他办理许多手续的时候,都没有一次顺利的,银行、邮局、人事中心,总是有各种规定,让人郁闷。
  BF说了句话:这个国家,大人物生活会很舒服,小老百姓,生活得很不方便。不幸福,没有尊严。
  这是他最后一次在我面前抱怨。他很爱中国,很爱中国人。他只是对ZF,有些无奈。

  你问一百个外国人,一百个外国人都会跟你说:中餐非常好吃!好吃极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俩都在外面吃中餐。BF用筷子水平相当高,他很喜欢吃火锅。后来我说你领我吃西餐吧!他就带我去了一些西餐厅,意大利菜,德国菜,法国菜,吃到最后我俩都觉得很腻。他说,这些东西我做得更好,而且比在外面吃划算多了。(我真的觉得他越来越具有中国家庭妇女的气质了……)于是我俩就开始在家里吃,他掌勺,哦不对,掌烤箱。
  他们很习惯吃生冷的东西。他早上做三明治,从冰箱里直接拿出火腿切完,夹上同样冷冰冰的西红柿片、芝士片、抹上沙拉酱黄油就开始吃。冰镇牛奶+生鸡蛋+香蕉,打散,就那么喝。我如果不用微波炉热一下,肯定会胃疼。他们早上吃冷的,中午也可以吃冷的,晚上才吃顿热乎的。冬天我裹得像粽子,他羊毛大衣脱下来,里面居然是短袖!
  有一次跟他们一起去BBQ,老外们都玩嗨了,我就在一旁烤牛排。牛排从进口食品店买的,非常厚,我把两面撒上盐巴和胡椒粒,放两片芝士,就不管了。烤到5成熟,刀扎下去血水直冒,他们就拿起来吃了。而且边吃边兴奋地说:真好吃啊!你太会cook了!!苍天啊,那玩意儿能吃么……
  基本上来说,老外最喜欢吃的中国菜都比较油,很甜,而且肯定是肉。比如锅包肉、菠萝古老肉、宫保鸡丁等等。你跟老外吃饭点一桌子绿油油的蔬菜,他的脸基本也就绿了。他们吃蔬菜基本不加工,吃原味。

7、about女孩子要哄吗?
  现在的女孩子,免不了都有点小脾气,无伤大雅地娇纵一回,喜欢让男朋友哄,对吗?我以前也是的。
  其实,如果我现在换回中国男朋友,我也依然会是。
  在我第一次不高兴了跟他撒娇时,他的反应让我很失望。BF针对我俩出现的问题做了他的解释之后,就问我,你觉得呢?你怎么想的?完全无视我的撒娇,根本没有要哄我的意图。
  我试图跟他讲,其实很多时候,女孩子没有真的生气,只是想让你哄哄她。BF很诧异地说:哄?那不是对小孩子的吗?我对待你以对待成年女性的方式,我没办法哄你。
  我超级怕我俩有什么矛盾时,他往沙发上一坐,拍拍身边的座位说,来,我们谈谈吧。或者在我脸色不太好时,他握着我的手说:宝贝,你想对这件事来谈一谈吗?(Do you wanna talk about this?)

8、about中西方美女的标准
  在吕燕被评为西方人眼中的美女之后,中国人感到情何以堪……我把吕燕照片给我奶奶看并告诉她西方人说这是美女。我奶奶气愤地说:他们就希望中国人不好!就希望中国人长得丑!才故意这么说的!
  后来还经常听说某女年过三十,在中国丑得没人要,结果被老外当成宝贝娶走了。这些传说都是哪里来的?我也不知道。
  我曾和BF玩过一个游戏,每人说一个自己心中美女的名字,让对方评价看看。
  我说了奥黛丽赫本,BF大赞。BF说,章子怡。我……我只能说,我不太喜欢她,不过她并不难看。BF见怪不怪地说,很多中国人都不喜欢章子怡。但是老外还是觉得她蛮漂亮的。
  西方人,尤其美国人吧,比较喜欢丰满性感的类型。像碧昂斯,JMS啊~~她的腿都粗成什么样了啊!总体来说,外国人比中国人体格健硕,女人也是如此。如果外国女人瘦身成亚洲标准,她们引以为豪的上围也会大大缩水。
  像刘玉玲那样的一双丹凤眼,也是很能迷倒老外的。吕燕的太夸张了些。不过刘玉玲根本就不是中国人,空长了一张华裔的皮囊而已。
  BF从第一次见我,就一直说我漂亮。搞得我很杯具地想我是不是在中国人眼中很丑呀55555~~我是双眼皮,大眼睛,不是丹凤眼。BF还总是说我苗条,注意,他不用“瘦”字,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好词。他们夸你身材好,会说你苗条,或者直接说你的身材很完美。所以如果你想夸奖一个老外的身材,不要说你好瘦啊!他(她)会很伤心的,哈哈哈。

  每次他这么说,我心灵的小窗户就“啪”地关上了。
  谈什么谈啊?教导主任谈心吗?我想我是从小被那种说教式的谈话弄怕了。情侣之间谈那么明白干嘛,有些小别扭撒个娇,哄一哄,就过去了嘛。
  BF不这么想,他说,问题不去解决,是不会自己没有了的。我哄一哄你,也许你情绪好了,但我还是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把问题拿到桌面上谈开,真的那么难为情吗?
  现在我慢慢地习惯了,他觉得用哄小孩的语气跟我说话,很难开口。在我说明白我对矛盾的理解之后,他也会去改正,同样的问题,没有再发生过。
  我没有觉得这样就比哄女孩子的方式好,不过我俩一直在互相妥协,互相包容吧

9、about哪里的月亮比较圆?
  现在出国潮已经不是潮了,随便谁家都有那么个准备出国、正在外国或者已经回国的人。
  与此同时,大家也发现了吧,来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而且,很多人,都不打算走了。
  我BF以及他的那些老外朋友们,大部分都在中国待了3年以上,远离故土。他们在中国拿的工资比他们国家低,中国的物价也比他们国家的低可是一直在连年飞涨,他们的休假比在他们国家少。在圣诞节上班对于他们来说,就跟我们海外学子除夕夜还在打工一样催泪。
  他们没事就爱抱怨中国乱糟糟的环境和天天要翻墙的麻烦,我一反问:那你们还呆在中国干什么?!他们就笑嘻嘻地说,中国好。
 哪里好呢?他们说,在自己的国家很无聊。人太少了,朋友联系见面很困难,开2个小时车,还没到他家。也没什么娱乐项目,就是没完没了地开Party,顶
多看看电影。他们比较喜欢户外运动,但也都不太容易每次都有人响应。一到晚上,什么店都关门了,只能去泡吧。中国多好啊,多热闹,好吃的还那么多!中国人
民勤劳善良,到深夜还有人卖夜宵。更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中国发展更快的国家吗?老待在家里,有什么前途。
  朋友圈里有对跨国夫妇。MM是中国人,结婚快2年了,她还从来没有出过国,也不想去美国。她说,去干吗?老外都跑到中国来了,去了还不是看中国人!

  我是很标准意义上的80后,按部就班地读书,高考,老老实实上大学,相信大家跟我都差不多。
  BF高中毕业之后去旅行了,玩嗨了,然后很不确定自己要不要继续念书,就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的回答是……你爱干嘛干嘛去。
 这什么爹啊……太不负责任了吧~~结果BF就跑到了一艘油轮上做了厨师(怪不得现在做饭这么好吃哈),在周游了世界之后,他开始觉得无聊了,就回了家,
开始找工作。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他反而被大学的招生启事吸引了,于是就申请了大学。在大一的时候他读了许多许多书,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确定了专业
  这个专业非常泛泛,我现在都不知道是干嘛的,也不知道毕业了能做什么工作,社工?
了一年之后意识到这个专业不太实用,又去问他父亲:我是继续念,还是换个专业,还是干脆退学算了?他父亲的回答依然是……你爱干嘛干嘛~~~受不了。BF
就自作主张改读了金融学,最后顺利毕业了。我听着他这些经历,觉得云里雾里的,怎么什么到他那都那么容易啊?真是爱干嘛就干嘛啊。
 我有个亲戚家的妹妹要出国念书,我就去问他读什么学校好。他很奇怪地说,读什么学校好我怎么知道呀,应该问你妹妹,她自己知道自己读什么学校好。我只好
解释说,你推荐个比较靠谱的学校呗,名校。BF想了想说,非要念名校吗?我也没有念名校,我觉得我的学校挺好的。我说你的学校还不算名校啊,都TOP5
了。他说,除了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其他的都一样,排名这个东西,没人在意的。
  TOP5的金融毕业也没有从事金融行业,跑到中国来教商务英语了。他说,他当初跟父亲说要来中国当老师,他父亲很支持地说……大家都知道了吧……你爱干嘛干嘛~~~
  我开始的时候会想,是不是因为外国人孩子多,亲子感情也就淡漠了啊。可是看到BF母亲给他写的明信片,我真是被肉麻倒了~~~“妈妈很爱你,妈妈很想你,你不要长胖,不要变瘦,我将要和你哥哥一起去中国看你。上帝保佑我的宝贝。”

作者:Clyde|校对:nacha|编辑:张劳动

大概十五、六年前,当魏君子还在河北的一个县城电视台一边打盹一边写香港电影的时候,我就成了他的博客读者。

我是一个看着香港电影、TVB电视剧长大的广东孩子,懂粤语。当年,我自诩是一个比较懂香港电影的影迷,却发现有一个来自非粤语地区的影评人,对香港电影掌故的了解,远胜于我。

我汗颜,也有点不服。那时候,网络方兴未艾,DVD也刚刚起步,很多香港电影还没有发行带有花絮的DVD。我很好奇,魏君子是如何得知那些幕后故事的?

也许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他对香港电影的专注程度,远远超过了我。我虽爱香港电影,但我还爱美国电影、欧洲电影、日本电影、中国老电影等。我不是一个专情的影迷,而魏君子是。大概有三、四年的时间,我几乎追着阅读了魏君子博客上的所有的文章,鲜见他写香港电影以外的电影。

后来,这些博客文章主要整理成了两本书:《江湖外史之港片残卷》(2006)、《香港电影演义》(2010)。在成功卖出第一个剧本后(《追影》【2009】),魏君子开始进军影视圈。2014年,魏君子成立了北京集智映像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借助他因爱香港电影而积累的人脉,参与电影的出品、策划、发行等,而他合作的导演,主要是香港导演。

在《龙虎武师》之前,魏君子以编剧和制片人身份参与的电影,在某知名评分网站上的评分,都在及格线之下。魏君子绝对是写香港电影的最佳作者之一,但“写”电影和制作电影,是两码事。魏君子在电影创作上,未能延续他在“写”香港电影上的成功。

“写”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用爱发电,至少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龙虎武师》的好,恰恰是魏君子延续了他“写”香港电影的精神,用爱发电!

当年读魏君子的那些关于香港电影的掌故的文章有多爽,今天看《龙虎武师》就有多爽——情怀不改,梦回初心。

看《龙虎武师》,不只是在看一部关于香港“武行”的纪录片,也是在回顾香港电影的辉煌年代,还是旧日时光不可复制的一声叹息。

魏君子,他还是最爱香港电影的那个人!1、李小龙

李小龙改变了香港的“武行”。

李小龙之前,香港动作片中的动作是偏舞台化的,脱胎于京剧等传统戏剧的舞台动作。

李小龙带来了两个改变:

其一,相对写实的动作设计,快、狠、准。

其二,日本武士片中的充满仪式感的“决斗式”。

《唐山大兄》上映之前,嘉禾其实是不看好的。

李小龙的成功,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运气的成分蛮大的。

洪金宝、成龙、元彪、林正英、元华、元奎、陈会毅、冯克安、火星等后来大展身手的“武师”,当年都跟过李小龙。

李小龙并没有像洪金宝、成龙、袁和平、刘家良等人那样成为“班主”,但他是很多“班主”的“精神班主”。

李小龙猝死后,整个香港的动作电影都大受打击,“武行”中的不少人因此失业数月。大概五年后,香港的动作电影才又再度兴起,并进入了全盛时代。2、刘家良

出身洪拳世家的刘家良除了是一流的武术指导,在武术上也称得上是“一代宗师”。

刘家良导演的《神打》(1975)、《少林三十六房》(1978)、《少林搭棚大师》(1980)、《十八般武艺》(1982)等影片,都是动作片中的经典之作。

刘家良的“长镜头”太可怕了,一打就是几分钟,几十招下来,每一招每一式都不能错。没有坚实的武术功底,根本演不了刘家良的影片。

刘家良的动作设计,不仅硬桥硬马,有时候还真刀真枪,演员一不留心,就会挂彩。

论快,刘师傅的拳,不输李小龙的脚。据徐克说,拍别的“武师”,摄影机要转得快一点,这样才好看;拍刘师傅,摄影机要转得慢一点,因为刘师傅的动作太快了!3、降维打击

香港的动作电影为什么能够征服全世界、影响好莱坞?

靠的就是降维打击,冒险、蛮干、拼命。“武师”用肉身去表演各种高难度的危险动作。

从三层楼跳下来,除了帐篷之类缓冲一下,再没有更多的保护措施。

七、八个人从七层楼跳下来,也只有纸盒、榻榻米之类的防护。结果,人砸人,拍戏现场还是变成了事故现场。

有五成把握就敢上,有三成把握就要试。当“武师”,随时准备“大冒险”,两眼一抹黑是家常便饭。

降维打击带来的真实感和强刺激,是好莱坞的动作片所不能企及的。刘家班众龙虎武师,电影《武馆》工作合照,1981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的动作电影有多“卷”?

主创们去看别家公司的动作片的午夜场,回来后,一边感叹电影中的高难度动作,一边绞尽脑汁设计更高难度的危险动作。

为了不断带给观众新的刺激,香港动作片的“难度系数”一直在上升,有时候致伤致残都在所不惜。

5、“Cut(停机)!救人!”

香港动作片中的一些危险动作,导演或动作指导其实是预见了会出现受伤的情况的,但为了“好看”,导演或动作指导有时候会坚持让“武师”们这么做。

于是,就有了“Cut(停机)!救人!”张家班的武术指导:鹿峰、郭追和江生

在香港动作片的片场,曾有“武师”在表演中一命呜呼,而“武师”因工致残致伤,更是数不胜数。

而且,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武师”们也是没有保险的。“武师”受伤了,全凭“大哥”照顾。当然,对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大哥”往往都是很讲义气的——“武师”因工受伤,一般会得到比较周到的照顾或比较丰厚的补偿。

“武师”的命也是命。如今拍摄动作片,一般不会有罔顾安全的了。“武师”们的人身安全,一般也会有保险作为保障。

安全第一,成为了“武行”的新原则。

号称“天下第一武术指导”的八爷(袁和平)是比较早注重安全问题的香港动作指导。电影拍摄过程中,动作戏达不到八爷的要求,他宁可拿自己的头撞墙,也不愿意随便让演员去冒险。撞墙之后,八爷会冷静下来,再想怎么才能够拍好这场动作戏。

以上六条,都是《龙虎武师》告诉我们的“冷知识”。“分辨率”是凹凸镜DOC开设的一个新栏目,致力于对院线纪录片和大范围被观看的非院线纪录片进行综合评分。

我们都知道,纪录片被关注的渠道有限,被自由、客观、专业地评论更是困难,所以我们邀请了数十位长期关注纪录片的影评人、媒体人和影迷,组成“观察团”对部分纪录片进行评论和打分,以便让它们更好抵达观众。

其实,推出这个栏目之前我们很犹豫,一是纪录片和剧情片不一样,拍摄存在各种客观原因,没办法有统一标准,稍微用力评论,可能就会伤害到创作者;二是纪录片已经没有什么专业的研究者和影评人了,我们要邀请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去对作品进行评论?

后来,我们也想通了,只要“让更多人关注和观看纪录片”的初衷不变,其它都不重要。也许以后这些评论和评分会让创作者难受,会被专业者嘲笑,还会被一些观众不理解,在此我们只有先请大家多多包容了。

“分辨率”栏目第八期,我们选择了院线纪录片《龙虎武师》。

同时,本文也是第16期播客,张劳动、安东尼将与《龙虎武师》的导演魏君子一起重温豪迈气魄的香江岁月,再忆当年情。

感谢音乐人潘凡老师创作的主题曲。也欢迎加入凹凸TOALL 听友群,联系请加微信:。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分辨率评分:7.3

在《龙虎武师》之前,魏君子以编剧和制片人身份参与的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都在及格线之下。魏君子绝对是写香港电影的最佳作者之一,但“写”电影和制作电影,是两码事。魏君子在电影创作上,未能延续他在“写”香港电影上的成功。“写”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用爱发电,至少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龙虎武师》的好,恰恰是魏君子延续了他“写”香港电影的精神,用爱发电!魏君子,他还是最爱香港电影的那个人!

因时代而起,因时代而落的群体,曾经创造出世界一流(至今仍是)的动作片景观,也是构成香港电影史一支长期被遗忘的重要脉络。因此,《龙虎武师》不仅值得看,亦值得作为一份文献留存华语电影史上。龙虎武师与香港这座城市一样,鼎盛是历史的偶然。

如果这样一个题材,写成电影论文那它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喟叹逝去历史的常规样貌。但是拍成电影,你就可以看到这些鲜活的人,在回忆那些看起来很辛酸的往事时,表现出来调侃又略带自豪的情感,它是复杂的有魅力的。一边反思过去不健康的生存状态,一边怀念那个残酷年代搏命的自己,很有张力。

虽然不太喜欢后三分之一现代部分的讲述方式,到了那里突然慢了下来,有点不太适应,但是仔细想想当代“龙虎武师”的妥协和挣扎,也的确不再适合热血的快节奏了。

前半部分其实比较浮光略影,基本上是以代际更迭的时代脉络,简单地回顾了从李小龙到刘家良再到洪金宝、成龙、甄子丹这些武打巨星对香港功夫片的开创与传承。中间介绍了一些香港红裤子的老料,比如《龙争虎斗》里元华替身李小龙完成翻跟头特技,《A计划》里火星替身成龙完成钟楼特技,《东方秃鹰》里钱嘉乐替身洪金宝完成悬崖特技,《黄飞鸿》里熊欣欣替身李连杰完成梯子特技,相信港片迷其实也早都对这些东西了然于胸了。

个人感觉真正有纪录性的地方在后半部分,尤其是对香港特技协会青训班的介绍真的第一次看到,香港特技人才的极度凋零,以及内地影业对香港影业的侵蚀都拍得很有时代感触,像火星这种成家班老人只能去吊威亚,元德只能在通州开公司拍网大无不让人唏嘘。整部影片的剪辑做得挺有观众缘,利用了很多老港片的元素增加了笑料和幽默感。

海老鼠 环球旅行家、自由撰稿人

以前没机会上学或讨厌上学的,才来学做武行。现在是学霸腻烦了一眼到头的人生轨迹,出来锻炼身体。时代随着技术变了,还好有有心人去记忆并梳理那个并不健康却蔚为壮观的年代。

个人对武行甚至武侠都没情结。作为小白看来,觉得还是过于贪心了,让过来人七嘴八舌说一大堆,没精简地抓出几个核心点,更没被打动到的金句时刻,配乐轰炸更是难受。

香港动作片独步全球影坛的秘密,正在于动作设计和搏命特技,时隔多年回看那些被载入影史的作品,仍能感受到视觉的和谐与实在的痛感。当年的龙虎武师,出身梨园,重情义,好挥霍,甘做大哥身后的无名英雄,经年之后,一身伤病,无人知晓,积蓄寥寥。不禁想问,那一个镜头的成就感,入火海,下钟楼,足让人撑过漫长零落的一生吗?无论有否选择,他们终究是黄金时代的缔造者。

本片也算是某种抢救性记录,武行的北上和没落都是大势所趋,但任何一个影迷都不会说出“港片已死”这种混账话,于是你可以看到魏君子最后把镜头给了特技协会青训班,仍有“不怕死”的年轻人入行来,仍有坚守本土的特技人传道授业,哪怕无从谈起希望和梦想,还是有热爱的星火散发微光。

脱胎于戏剧表演的武行,用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让香港功夫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有了重要的一笔。感慨很多,当你知道那些动作多么难,幕后那么惊险之后,再回头看那些武师的表演,更加敬佩了。值得你去电影院观看的热血力作。融合着香港电影武打片精华以及导演魏君子多年研究心血的诚意之作。

秦以平 影视教育项目负责人 兼职撰稿与策展

作为一个成长于80-90年代的港片影迷对香港武打片的回溯和致敬,《龙虎武师》是及格的。让人惊喜的是记录了香港影人北上之后留守的行业人员和对新一代武师的培训班的景象。从这个角度出发,缺憾也很明显:钱嘉乐为代表的留守一派的动机,包括私人的、本土行业的等等角度,都未能呈现;而由此可带出的是钱所坚守的“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如何形成、功能和责任为何,对“武师”这一前现代的、搏命的工作方式如何做出反思和调整;而影片所采访的对象皆为最终成功转型、摆脱了底层命运的“大咖”,并未超越影迷的可见范围,那些无名的底层武师始终无名和无声。

原标题:《魏君子,他还是最爱香港电影的那个人 | 分辨率08 & 凹凸TOALL播客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丽君和李小龙认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