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摘 要:以美政称屈原的政治思想,学界对此多无异议,但“美政”具体指什么,学界对此众说纷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对《离骚》的文本分析为重点,对美政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高尚的品德修养、明君贤臣、忠君忠国。关于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怀王或许是由于政治目的而利用屈原,但确是出于对其才能的认可;屈原对怀王有忠有怨,但忠是最主要的。怀王对屈原有知遇之恩,屈原并非简单地视怀王为实现其美政思想的工具,更视其为知己。
  关键词:《离骚》;屈原;美政思想;楚怀王;关系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X(2012)22-0232-02
  一、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现状
  屈原在《离骚》中曾提到“美政”一词:“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用“美政”指代屈原的政治理想,学界已达成共识。但“美政”具体指什么,《离骚》中并未明确指出。
  洪兴祖《楚辞补注》引王逸注,释“美政”为“行美德、施善政”[1];朱熹《楚辞集注》未予解释;按王夫之《楚辞通释》,“美政”似与“恶政”相对;蒋天枢《楚辞校释》注:“美政,可以实现己理想事业之政。”[2]王泗原《楚辞校释》:“为美政是屈原的抱负,生死以之。”[3]姜亮夫《屈原赋今译》释为动词“修美政”[4]。
  上述注本或译本对“美政”一词的解释,都不够具体,并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美政”的内容。
  廖化津在《屈原美政思想系论》中,对今人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作了梳理:解放前,研究者寥寥,游国恩先生为代表:“美政者,即合从以摈秦之政也。”“所谓美政者,非合从抗秦之策乎?”认为美政就是楚国现实政治中的一种正确的外交政策。解放初期,研究者仍很少,但认识出现分歧。一是美政是儒家思想,屈原的“理想的政治就是尧舜禹汤文武那样的政治”,以何其芳先生为代表;二是美政是法家思想,“屈原的主导思想是主张法治,使国家富强的法家思想……不能实现他的美政……只好决心从彭咸之所居。”以张纵逸先生为代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研究者渐多,论文(含专著)有十余篇,多仍依儒、法两家之间,持折中、调和之说,以孟醒仁先生为代表;其他论者,或儒、法杂陈,或儒主法次,少数人仍坚持法家说[5]。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依然不少,一是承袭上述观点,二是认为屈原美政思想兼融先秦诸家学说,分对内、对外两部分,包括举贤授能、实行德治,君主贤明、政治清明,关注民生、系心于民,变法革新、修明法度等。
  二、屈原美政思想的内容
  屈原的美政思想,首先是要有内外兼修的高尚品德。《离骚》一开始写自己的出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1]出身高贵,有美名,内含天地之美,与生俱来诸多“内美”。但屈原并不满足于此,“又重之以修能”,在衣着服饰、饮食装扮等方面亦十分讲究:“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是服饰之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粻。”——是饮食之美。“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折琼枝以继佩”,“琼佩之偃蹇”——是装扮之美。“鸣玉鸾之啾啾”,“奏《九歌》而舞《韶》”——是声乐之美。“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凤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是车驾之美。衣着服饰、饮食装扮、声乐车驾等都说明屈原志向高洁,注重培养自己的美好品德,“内美”、“修能”兼有。“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君臣都要有德者为之。
  其次,美政思想离不开明君贤臣。“兮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尧、舜、禹、汤、文王是历史上有圣明的开明君主,不仅有美好品德,亦能遵天地之道,选贤任能,有圣明之智,亦有盛德之行。“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羿淫游以佚畋兮……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羿、浞、浇、桀、纣是历史上骄奢淫逸、昏庸无德的君主,不能选贤授能,而且常逆天而行,故而不能守住社稷。两者对比,说明屈原对明君的渴望。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暧。”谗佞之人,相与朋党,嫉妒忠贤,陷害忠良,苟且偷乐,不仅不能辅佐国君,反而会将国君引入歧途,远离明君先王的圣贤之道。“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姚小鸥老师在《〈离骚〉“先路”与屈原早期经历的再认识》中,考证“先路”在屈原生活的时代是诸侯乘舆的专用名,“尊贵者出入必有前驱,前驱者的地位,依出入之尊者的身份而不同,但皆为亲贵之人。”[6]可见,屈原对自己的期待——以亲贵贤臣的身份辅佐怀王,对怀王的期待——要作亲贤臣、举贤任能的贤能之君,而非被谗佞蔽明害公的昏庸之君。
  最后,屈原美政的核心思想是“忠”——忠君忠国。“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7]司马迁首先指出了屈原的忠君思想,后世对此亦多无异意(虽如李贽曾对屈原“忠君”思想有过尖锐批评[8],① 但并未否认屈原是忠君的),“忠”在《离骚》中亦多有表现,兹不赘述。学界对屈原是否具有“爱国主义”曾进行过非常激烈的讨论,详见《屈原“爱国主义”研究的历史审视》[9]。曹大中先生持否定态度,认为在先秦时代,人们(包括屈原在内)的社会思想意识中,实际上只有忠君政治道德观念,而并不存在爱国政治道德观念,“卫社稷”、“存君兴国”、“思君念国”等都是忠君政治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笔者以为,若以“楚国”或者“故国”去理解“爱国”之“国”,应该没有问题,但若以现代之“国家”观念去理解,则有待商榷。按前者,对屈原来说,忠君与爱国二者并不矛盾。《离骚》除忠君外,亦表达了屈原对故土的眷恋:

要:乱世出英雄,在那个战火连天,政治混乱,小人当权的年代,能坚持修身养性,直言纳谏,对自己的国家及乡土有浓烈热爱之情,确实是一件难得的事,这样的人必将脱颖而出,成为一代英雄。战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便是这样的人,他的个人魅力充分展现在其代表作《离骚》中。笔者从作者及作品简介、前人关于屈原及《离骚》的研究和《离骚》的思想内容3个方面,分析屈原忠貞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作品《离骚》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离骚》;屈原;爱国主义精神

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很多,古人善于用诗、词等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民国时期,人们擅长用散文、小说来表达情感;而现在,人们更倾向于用语言或行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笔者认为,诗歌是一种简洁而能表达作者浓烈思想情感的方式,正如屈原以死明志前留下的惊世之作《离骚》。《离骚》不仅内容丰富,能在现实与幻想之间自如切换,而且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高尚的人格和效忠国家、效忠君王的决心。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屈原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早年楚怀王信任他,委以重任,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变法,提倡“美政”,即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但后期遭贵族排挤,小人毁谤,楚怀王渐渐疏远他,还先后两次将其流放,最终报国无门,不忍看着国家灭亡而自投汨罗江中,以身殉国。屈原虽然离现代时隔久远,但他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始终活在人们心中,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被誉为“中华诗祖”。

(二)作品——《离骚》

《离骚》是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内心的矛盾与苦闷无人可说时,写下的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全篇共370多句,有2 500余字,是《楚辞》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屈原的代表作。诗歌的内容,首先从诗人自叙身世、品德写起;其次,当诗人的思想抱负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时,在矛盾苦闷中,诗人不断地找寻出路,还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借助与虚构人物及神灵的对话,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之心;最后,诗人的思想得到暂时的舒缓,退出政局,隐退山林之中,但当回头再看一眼自己的国土家园时,还是不舍离去。诗人虽遭排挤,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但还是不想离开自己的国家,并且希望通过变法,推行“美政”,使楚国政治军事力量强大。这种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全展现在作品之中,《离骚》因此成为经典之作,屈原因此永垂不朽。

二、前人关于屈原及《离骚》的研究

关于屈原的研究,是从他留下的诗歌《离骚》开始的,《离骚》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历史上,汉代研究《离骚》作品最多,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离骚》是作者遭贬,愁苦郁闷所做;二是将“离”理解为别离,离开,即作者打算离开时的矛盾与苦闷之情。关于这两种说法,需站在不同角度理解文本内容。

(一)贾谊与《吊屈原赋》

早汉时期,就出现研究屈原的作品。贾谊被贬途经沅湘之地,即屈原被放逐的地方,顿时深有同感,故作《吊屈原赋》,表达了对屈原的理解和同情之情。

(二)刘安与《离骚传》

汉武帝时期,刘安作《离骚传》对《离骚》进行了研究,《离骚传》原文已失传。但刘安的评价被记载于《屈原贾生列传》中,它对《离骚》的评价极高,可总结为文章简洁、言辞慎微、表达的志向高洁、行为廉明、故能流芳百世以及可与日月争光。

之后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种主流思想,以班固为代表的遭贬的愁思和以贾逵为代表的离别之愁。班固的《离骚序》中写道“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犹作辞也”,而贾逵不同意班固的观点,故作《离骚经序》,解释道“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这两种观点也影响着后人对离骚的研究。经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认为,《离骚》是屈原屡遭排挤打算离开楚国时,心有所感,有感而发写下的,文章的后半部分全都透露着作者在安排以后的生活,是退出政界,云游四海,还是另投明主,还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推行“美政”,为国效力。由此可见,作者不是被贬,而是在去留的问题上很矛盾。

三、《离骚》的思想内容

《离骚》按文本内容可细分为9小节,大致可从“岂余心之可惩”处断开,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从自叙家室身份及出生时辰开始,作者认为自己身出名门贵族,又恰逢出生在一个美好的日子,因此作者自信他具有内在美。但这还远远不够,他坚持修身养性,不断地提高自身品行和修养,用自己开明的思想辅助君王,推行“美政”,使国家富强。这些完美的计划,都被贵族的谗言及君王的善变打乱,屈原也因此被君王疏远,蒙冤受屈。虽然如此,屈原还是用“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达自己坚贞的爱国情操。后一部作者的理想抱负在现实中不能实现,所以他进行了丰富的想象,首先女媭劝解他,而后他向重华诉说了心中的愤懑,接着屈原开始上天入地,“浮游求女”,却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因眷恋国土,没能继续前行。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出自己以后何去何从的苦恼,表达了屈原对自己国家的忠心和眷恋之情。

(一)美好的计划与现实的遭遇

诗歌开篇诗人就做了“自我介绍”,天生的内在美,后天还要坚持修身养性,表现出诗人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入世观,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为楚国的政治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事与愿违,诗人屡遭“党人”排挤陷害,楚怀王也听信谗言,一再疏远他,甚至要流放他。所以诗人美好的计划,在现实遭遇中都化为乌有,这一部分虽然属于叙事性的,但诗人在细微处表现出对国家的关心,及时刻准备为国效力的情怀。

(二)对现状的分析与暂时缓和的方法

诗人一心为国,却屡屡受阻,“党人”迫害,君王疏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变法,实现“美政”。一个人的力量太过薄弱,无奈君王不支持,诗人逐渐被孤立,所以惨遭不幸。第二,诗人与“党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解。诗人实现“美政”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必将损害贵族的利益,所以“党人”排挤他。第三,楚怀王昏庸,是非不辨,不体察民情,助长了“党人”进谏谗言的气势。面对这样的现状,屈原不禁想到何不退隐,去追求人生中那些美好的事物呢,当然,这只是一时的逃避现实的想法。

(三)在虚构的环境中也没能如愿

屈原虚构了女媭这一人物,劝说他要认清现实,在官场中学会保护自己。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理解自己,那他还指望谁来理解他呢,于是屈原就向他最崇拜的古代圣君帝舜倾吐衷肠,之后又借对各种女人的炽热追求之爱,和求爱不得的痛苦来象征性地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求。这些虚构的人和事都没能使诗人在思想上得到解脱,找到思想抱负的寄托处,所以诗人还将继续思考如何实现政治思想的问题。

(四)去留的问题及最后的抉择

一方面,诗人怀着一腔爱国热血,不愿离开楚国;另一方面,留在楚国,诗人“美政”的政治思想无法实现,既然在楚国完全看不到希望,何不离去,在去留的问题上,诗人是矛盾的。终于诗人被说服,冲破了楚国的界限,开始上天入地,“浮游求女”,奈何在最终即将离去时,再望一眼故土,还是不忍前行。

《离骚》被誉为《楚辞》的代表作,全文不仅用词精确,内容丰富多彩、想象奇特、幻漫诡奇,而且诗歌先叙事,再将诗人的思想情感一步步升华,诗人始终在矛盾痛苦中挣扎,以凡人的看法,觉得诗人完全没必要这么做,所以多数人都理解不了诗人内心真正的想法,但偏偏是这种炙热的爱国情怀使诗人一次次的陷入困境,这样又完全解释得通了。诗人的这种表达方式正是其思想的独特之处,也是诗歌的一大亮点。

[1]陈秀明.《离骚》体现出来的思想意义[J].芒种,2015(12):65-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骚具体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