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什么概念?

易经、中医、气功倍受世界科学界的重视,被称为中国科学的三大迷。三大学科,都是以五行体系为应用基础。

五行,一直以来都被披上一层神秘外衣,又因五行之间相互关系的错踪复杂,千变万化,使其更加神秘难懂。

百度“五行“。多是以五行类象的实用知识为主,少有对五行本源的论说。偶尔有一些,不是引经据典,就是以偏概全,或是标新立异,更甚者以顾名思义的臆测来天马行空瞎说。

五行,是我们祖先长期对宇宙、自然界万事万物本质特性进行宏观、微观的深入研究后,以事物的本质特性为依据,用生活中常见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属性为类象,把万事万物分成的五大类型。抽象类聚成的五个概念。五行体系,不仅包涵了自然界中看得见的“明物质”也涵盖了科学界称谓的“暗物质暗能量”,其两极对立,互为生克转化的系统理论,揭示了自然界中所有物质特性、互为作用等种种关系的原理。

“五行”是一套完整的概念。“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相应属性相应的分类汇总;“行”是“木、火、土、金、水”物质属性关系的运行和变化。揭示的是万事万物间相互助长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反应出自然事物间的动态平衡和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五行,即指“水木火土金”五类物质属性相应的实物。也引伸与“水木火土全”属性相关联的事物现象。世人因局限在“水木火金土”的形象思维上,作茧自缚而限制了对“五行”学说的认知。

五行体系是世界科学中最完整、最严谨、最早的辨证唯物论体系。

遗憾的是,因五行体系的深奥,非三朝两夕能入门。国人又有很多借五行学术招摇撞骗,欺世盗名,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以至数千年的国粹逐渐被现代“主流意识形态“所摒弃,落难到冠之以“旁门左道”“迷信”的境地。曾经至高的“玄黄”之尊(天玄地黄,至高无上。黄色是中国三千年帝国的皇家专用色)。现在也成了极富歧视的贬义词“玄黄术”。

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指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相互助长,相互促进的关系。体现出自然界事物周而复始,循环相生,生生不息。永恒发展。

克: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即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又体现出事物间相互制约的法则。万事万物在生与克的交互中保持平衡。

上图是五行正常的生克关系(图中箭头可直观看出,顺位相生,隔位相克)。

五行关系中,还有更深层的生克关系:五行亢悔;反生为克;反克为生。体现的是物质间超出常态后——生的关系实际产生的是克的作用,本来是克的制约实际发生的是生的效应。这是五行体系的高级理论。也是五行理论的核心,涉及面太大,这里不作细说。

五行体系,主要运用在易经玄学相关的领域。五行体系的主要功用是实用,是祖先在实用中日积月累完善下来的。古代先贤在长期的实践运用中不断修订、总结完善,是无数代人的智慧、心血结晶。所以,在现有的古籍中没有对五行起源、流派、传承的完整记录。

    你知道“五行”到底是指什么吗?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直观地认为:金属矿物质代表“金”、大海河溪代表“水”、植物花草代表“木”、物质燃烧产生的是“火”、沙泥田地代表着“土”,实际上这是将“五行”和“五材”的含义混淆了,这些东西统称叫做“五材”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五行”!!!

    五材、五行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五材是指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而各具不同特征的五类物质,五行是指自然界中气场运动的五种规则。

我们的先人在长期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发现宇宙中存在着一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感知到的巨大能量,这些能量对地球的气候环境和万物的生长消亡等等有着不可抵挡的极大影响,古人将之称为“气”,先贤们渐渐发现“气”的运行有五种交替变化的规律,总结起来就是“展放、上升、内收、潜降和平衡”等五个模式,统称为“五气”。

    五行的“行”是“运行、走动、流动”的意思,五行本意就是指宇宙空间“气”场流动的五种模式,所以“五行”和“五气”是义理相通的称谓。

五行(五气)的真正含义:

【第一种】是指宇宙气场的“舒张、展放”运动,其运行形态与春天万物萌芽、生长发育的景象相似,所以古人将这种运动方式喻称为“木”气。

【第二种】是指宇宙气场的“上扬、晋升”运动,它与夏天地面的温度升高、艳阳似火的景象类同,所以先人将这种运动称为“火”气。

【第三种】是指宇宙气场的“聚集、内收”运动,其状态与秋风扫落叶、万物根气收敛的情景相似,故将之比喻为“金”气。

【第四种】是指宇宙气场的“潜降、隐藏”运动,它与冬天寒冷、万物归藏的自然现象一致,所以这种气场被先贤称之为“水”气。

【第五种】是指宇宙气场在不断的转换过程中,两气相持而趋向于稳定时的运行状态,与泥土可以包容、隐藏物质的特征类似,故先哲们以“土”气来喻之。

(插图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行的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