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歌词所描述的场景是哪个时期哪个地址?

 歌剧是西方艺术音乐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它以丰满的戏剧张力、充实的音乐结构和灵动的表演形态为其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西方歌剧艺术诞生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自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创作第一部歌剧《奥菲欧》以来,西方歌剧艺术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二十世纪至今四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歌剧作曲家和经典歌剧作品,在体裁形式上变化出丰富的样式,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剧(Opera)是以歌唱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推动剧情发展、融音乐、文学、戏剧、表演、舞蹈、美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歌剧的标志性音乐特征是其声乐体裁形式中的两种基本类型:咏叹调和宣叙调。歌剧的惯用音乐表现形式有声乐的重唱、合唱、对唱等;器乐的序曲、间奏曲、舞曲等;此外,在戏剧发展的必要部分,并辅以说白与朗诵。歌剧的审美以聆听为主,兼有丰富的视觉呈现。作为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为一体的艺术,它是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西方音乐文化语境中的歌剧概念,产生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此后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地,并成为西方艺术音乐中的重要体裁。由于地区和时代等的不同,西方歌剧在发展历程中出现了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乐剧等类型的划分。从音乐构成上看,西方歌剧的体裁形式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或说白、重唱、合唱以及序曲、间奏曲、舞蹈等贯穿组成。

Galilei)等,他们深切地希望复兴古希腊的舞台表演艺术,形成了著名的“卡梅拉塔”(Camerata)社团,该社团于1597年创作排演了音乐史上第一部音乐戏剧《达芙妮》,这标志着西方歌剧艺术进入了发展最早的萌芽期。1607年,意大利作曲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创作了歌剧《奥菲欧》(L' Orfeo),同年在曼都瓦宫廷首演。该剧被西方音乐学界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歌剧。该作品充溢着用抑扬顿挫的意大利文写成的诗歌,旋律优美、和声丰满;在配器方面,宣叙调中40余件乐器组成的乐队编制,令人耳目一新,超过了之前所有的剧目。蒙特威尔第在推动西方艺术音乐的发展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音乐创作技术上,他并不是简单地让几个声部交替演唱和修饰一下旋律,而是通过使用在这之前无人敢试的不协和音(即属七和弦的七级)丰富了和声的张力,加强了音乐的戏剧表现作用。因此,蒙特威尔第成为十七世纪上半叶歌剧艺术领域中莎士比亚式的人物。1637年,威尼斯开创世界上第一个公开的歌剧院——圣卡西亚诺歌剧院,歌剧艺术表演从宫廷走向剧场、从特权皇族阶层迈进公众视野,此后在西方艺术音乐不断发展下,歌剧艺术开启了其辉煌灿烂的旅程。

诗人奥塔维奥·李努其尼(Ottavio Rinuccini,1563~1621)和作曲家佳科波·佩里(Jacopo Peri,1561~1633)于1597年以主调性织体结构创作了抒情音乐戏剧《达芙妮》,该剧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太阳神阿波罗的初恋故事。1600年,他们与作曲家尤里奥·卡奇尼(Giulio caccini 1548~1618)再次合作,推出音乐戏剧《优丽狄茜》,该剧的总谱与剧本保存至今,是目前所见西方歌剧作品中,保存至今最早的完整作品,被西方音乐学家认为是西方歌剧艺术史中第一部准确意义上的歌剧。

从“歌剧”概念的术语形成之发源上看,其早期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十七世纪初,人们将“歌剧”称为用音乐表演的戏剧。到了四十年代,人们将其简称为戏剧音乐(Dramatic music),随后便简称为歌剧(Opera)。我们说,歌剧是以歌唱方式演出的戏剧;作为一种以歌唱艺术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戏剧作品,歌剧是把戏剧发展建立在独立音乐结构基础上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样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艺术音乐历史发展的舞台上,还有没有布景、没有戏剧化妆和表演动作,但有较明显的戏剧情节和结构的大型声乐表演形式,被称为清唱剧(Oratorio),清唱剧与歌剧之间的明显特征就是有无戏剧表演。

我们说,歌剧是指在舞台表演、并有舞台布景和服饰、以角色歌唱为主导、以独立特定的音乐结构推进剧情发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舞台表演形式。然而,尽管歌剧艺术兼有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的特性与表现手段,但它却仍被归属在音乐艺术门类之中。这是由于歌剧虽是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但参与其中的各种艺术的地位却不同、作用不同,而音乐是其主要表现手段。离开了音乐、忽略了音乐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便缺失了作为独立音乐艺术体裁的根基。

作为综合舞台表演艺术的歌剧,戏剧和音乐总是相辅相成的,音乐进行使戏剧动作环环相扣。作为时间艺术的戏剧与音乐有很多共同之处。第一,它们都在时间结构中展开,具有不间断性,并通过对时间结构的阶段性划分,使作品的发展体现出层次性,例如呈示、展开、高潮、结局等基本布局特点。第二,他们都都具有发展性。戏剧与音乐的艺术形象都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历时性地逐步丰满、逐步完成的。作品的欣赏总是先由细节积累,最后才造成整体印象的。第三,这两种艺术都必须通过素材的内在联系,如重复、循环、再现等手段,克服稍纵即逝的短促性,使故事发展在记忆中形成线索,因此线条结构思维在这两种艺术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歌剧由其音乐语言的抽象性和完整性而取得自身的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又是与特定的戏剧结构和人物关系紧密相连的。要完善地展示音乐化的戏剧,音乐(声乐、器乐)必然成为关键性要素。歌剧之所以是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原因主要在于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并非机械组合,即所谓的“话剧加唱”或“话剧配乐”;歌剧是音乐起主导作用,并有力推进戏剧发展的有机化合。在戏剧情节中,音乐在运动,抒情写意,造成了难以言传的戏剧悬念。此种情景倘若在戏剧中,没有人物行动,没有戏剧语言,只有长时间的空画面,其效果是不堪设想的。而歌剧的音乐却擅长此道。

二、西方歌剧艺术的基本特点

 以音乐表述故事的歌剧与用语言表述的话剧,两者的剧本都与文学带有渊源关系,但歌剧与话剧的构成却有很大差异。由于戏剧艺术重于再现,它的欣赏又是建立在文学与语言的语义理解之基础上,因此人们对戏剧作品的评价在思想性方面有很高要求:它是否是时代关切的主题,它所蕴含的思想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处理得如何。然而作者的智慧和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剧本故事是否新颖别致,是否具有戏剧性的张力。这就使得传统戏剧艺术对题材与内容的要求很高。

戏剧中的各个情节是人物关系的历史,展现的是戏剧体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变化以及矛盾冲突的重要线索。剧情的展开要有悬念,在细节上需充分考虑到结构的连贯、又不乏新意。在主要情节之外,还须有次要情节乃至细节的补充,并与主要情节形成交织发展,才能满足欣赏者的审美趣味;这也就是从错综复杂的事理中提炼出人生感悟、世界体验的趣味。然而,音乐发展的逻辑原则在其核心技术手段上要求一个乐思的表达需要一定篇幅的形式结构才能完成,因此歌剧故事情节不能流于细碎化的情节,否则大量的篇幅便陷入平稳、无戏剧张力的叙述中而使全剧显得呆板、拖沓。

 文学或戏剧作品的人物主要根据内容需要而设置,但在歌剧中,角色的设置还须受到音乐形式与布局方面的制约。为了声部布局的平衡,作曲家往往会增设文学原著中所没有的人物。在歌剧中文学语言的独立性不如话剧艺术。各国歌剧舞台表演艺术中,台词脚本语言通常总是按照原文演唱的习惯看来,人们为了保持作品在音乐结构、旋律发展上的韵律之美,宁可牺牲语言的语义清晰性。事实上绝太多数的欣赏者在进入剧场前都会事先了解剧情梗概,在演出进行时人们的审美注意力已经转向乐,集中在品味旋律蕴含的情感、演员的音色、乐队的气氛。听众从角色的歌唱中得到有关人物性格和作曲家智慧的信息。而剧情开展的速度,更是由音乐支配。因此,从本质上而言,歌剧的台词是附属性的。

 在音乐作品中,张力可以理解为戏剧性紧张度及由此推展开来的表现幅度,戏剧张力,也就是情节高潮到来之前戏剧动作所能承受的情绪负担。发生悬念至高潮爆发的情绪上行线、矛盾冲突加剧的张力性应是越长越有效果。为了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一情绪、矛盾上行线又是一条带有跌宕起伏的曲线,让人心随它而动荡。戏剧人物的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关系,他们的理想与客观环境所胡容纳的范围之间的矛盾,为戏剧的发展带来悬念。我们说,戏剧高潮是由情节产生的,因此也可以称为“情节高潮”。在整部作品结构中,悬念和高潮必定与最后的结局有关,高潮的持续时间与剧情矛盾持续时间有关,一般情况下不会太长,因为矛盾无论能否解决,作者毋需花很多时间向观众宣布一个结论。

 从表现功能的作用效果而言,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并不善于叙述,但是感推动情感发展、表现情感矛盾冲突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作曲家在推进其运动时正是以情绪的起伏为线索的,因此,即使是最短的一段音乐都会有它的小小高潮。而形成哪怕是最小的高潮却又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些小高潮可以通过音响符号在音量、音高、节奏、速度、织体层次等诸多表现手段方面的灵敏变化而使整体的发展迅速高涨或衰退,从而又构成一个总体的高潮。这就是形成音乐的高潮之代替戏剧情节的发展。但真正使歌剧得到动力的、最突出的还是普契尼音乐的技巧。作曲家用了阻碍终止、变音体系以及线条的穿插等,给音乐以动力。这些技巧集中地表现在以感情的抒发造成张力、以快速节奏的推动活跃气氛以及素材的拱形联系唤起情绪认同。

 音乐所需要的表演时间,是由音响结构、音响织体、音响运动状态所决定的。为了使各个孤立而抽象的音响符号系列化,并能够表现某种意义,作曲家总是通过音乐表达的特殊逻辑结构与形式把它们组织起来,通常而言,就是用一定的曲式表达一段完整的乐思。这也是曲式结构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就是以某一组符号的周期性重复或循环为基本的构成单位。戏剧是诉诸于形象的艺术,事件的具体内容对作品说来十分重要。由于演出的时空方面条件限制而形成的格局,它要求故事的叙述必须集中、清晰,不断发展的线索又应当根据情节设置几个间歇,亦即把故事分成幕。以便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结构功能。

从结构完整性上而言,一个无论怎样复杂或简单的故事,总是包括了呈示、发展和结束三阶段。在以平衡作为重要审美标准,以及把叙述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十八至十九世纪,就把这三阶段进一步演释成为五个部分。二十世纪以来的歌剧不再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完整,尤其是悲剧性的作品往往舍弃高潮后的部分,给观众留下苍凉美感。这样,戏剧过程就被浓缩在呈示、展开、高潮三个阶段中。

 音乐的结构首先受到体裁的约束。不同的文体、样式、类型有不同的写法。而音乐又是以不同性质的情绪为焦点的。用抽象的音响符号完整地表明一个乐思需要一定的篇幅,并且需要相对的封闭性使它与其余部分区别,这就需要音乐有不同功能的语言和织体,并以它们的种种组合形成结构。在以具象为表现手段的戏剧中,舞台上发生过的情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一再重复出现的,至多是场景的再现,表示景物依旧、情事艺术必须以抽象的音响符号作为创作素材。这些素材只有通过重复,才可能在听众知觉中加深印象,也只有通过不同程式的循环,听众才有可能进行比较,并根据这种比较,感受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在歌剧中,主题乐思在一定的形式架构中不断变形重复构成戏剧贯穿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在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引用中国民歌《茉莉花》的循环展现,就具有这种音乐结构戏剧的意义。无论分曲体还是连缀体,为了取得音乐形式结构上的统一,作曲家都必须按照音乐结构的方式、音乐发展的逻辑组织秩序来安排音乐素材、构建全剧音乐结构。这种秩序可以是在全剧或整幕中引用交响套曲或是某种曲式的结构程序,当然也可以像纯音乐创作那样,通过调性安排的逻辑把音乐素材结构起来。由于歌剧是以音乐叙述的戏剧,因此,歌剧在宏观结构上是按照戏剧的方式,即按情节划分段落的,通过这样的手段,使事件的叙述既集中而又有阶段性。但有经验的作曲家在对小说或剧本原作进行改编时,会对戏剧的情节作相应的调整,使每一幕的情绪大致有一两个基调。不致使音乐的进行杂乱无章。

       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音乐的抒情功能越来越得到发展,依据戏剧发展、戏剧张力的矛盾张力,自然就产生出各类表现戏剧情节的音乐体裁,而尤其是以声乐体裁作为主导。其主要有两种类型:我们把叙述性的、说白似的唱段类型的音调称为宣叙调,而把抒情的歌调称为咏叹调。

 宣叙调又被称为朗诵调,是歌剧演唱音调的一种形态、类型。宣叙调在歌剧中强调朗诵式、在独白、对话的演唱中用以表现人物关系和剧情进展,其音高、节奏处理接近戏剧朗诵音调,不带明显的主题素材,没有固定的结构格式,篇幅短小,具有自由的伸缩性,歌词常作纯音节处理。常用于咏叹调前面的简短叙述,并作为两段咏叹调之间的转换过渡性段落。咏叹调在传统观念上相对于朗诵、说话式的宣叙调。1608年蒙特威尔第创作的歌剧《阿里安娜》中的“哀歌”咏叹调,是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首咏叹调。

自十七世纪初始,随着公众剧场的崛起,以及在歌剧创作中,形成了典型人物、典型情绪的创作风格特点,这就在音乐的体裁与音乐的结构上促成了以人物抒情为主题的创作倾向,造成了咏叹调的创作技术、演唱风格不断发展、趋于多样化。至十八世纪初,咏叹调完全统治了歌剧舞台。歌剧中的咏叹调是一种既讲究旋律线条的优美动听,又注重发挥声乐表演技巧的抒情调。在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时刻,由某一角色在特定情境中集中抒发内心情感,倾诉喜怒哀乐,咏叹调的演唱,要求歌唱家不仅要把握演唱技术,更重要的是必须投入角色,情真意切、极富表情地处理好所唱段落。

 咏叹调的兴起首先受到演唱者的欢迎,作曲家也会在咏叹调的写作中突出其精美的乐思构想,并突出演唱技巧的难度,这一方面使歌唱家的炫技型演唱技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开拓了歌剧音乐多样性表现手段。咏叹调使歌词的情感表达变得感情鲜明起来,赋予它较为深刻的音乐特性,而不再是通篇一律单调乏味的叙述。优美悦耳的咏叹调,其旋律总能够沁人心脾。在咏叹调的创作中,作曲家常常通过宣叙调引入,通过某些小节的反复作为补偿,听众便能通过歌声体味到特定戏剧情境中特定的心理状态。

 歌剧音乐中的重唱,是声乐表演难度较大、音乐与戏剧结合较为紧密的一种演唱形式。歌剧中重唱几乎都发生在主要人物的情感交融或是矛盾冲突的时刻。在很多作品中,某一个角色歌唱时其他人物仅作些穿插式的应答而处于极其次要的地位。重唱精简了篇幅,压缩了人物各自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以戏剧冲突或人物的情感交融来直接呈现戏剧情节,因此,重唱为戏剧的进行提供了剧情发展速度可控的有效手段。在喜剧中,重唱通常都会快于生活中对话的速度进行,以求诙谐、幽默、令人捧腹的效果;反之,在正剧或悲剧中又会以从容的速度进行,这样就有助于控制戏剧发展的进程。重唱既有丰满的音响和缜密的织体,一段戏剧的发展总是由单一角色的戏剧行为和心理阐述转向多角色的行为和心理的错综交织的发展,因此,在大多数的作品中重唱所处的部位都在一场之末作为总结,或者是终场。重唱除了与乐队结合之外,也可以与合唱结合。理论上讲,参加重唱的人数并无限制,但过多的声部数量不仅会影响整体音乐结构的织体可听度,使各声部的独立性降低,损害重唱的价值,同时还会给重唱的空间处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超过六声部的重唱的例子较为少见。歌剧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虚拟性,因此,一段重唱既可发生在同一空间,也可以分处几块空间。处在同一空间的也可能是虚拟的:尽管同时歌唱,但各人表白自己的心理,他们彼此是听不见的,但听众却能超脱地全面了解。

 在西方歌剧艺术的发展中,蒙特威尔第是第一个把合唱带上歌剧舞台的作曲家,他运用合唱艺术参与情节的写作,注意到运用这一形式增强艺术表现力的强大价值。在歌剧演出中,歌队并不直接介入戏剧事件,主要发挥其画外音作用。有时可作为戏剧中的某个角色发表意见,或表示作者的观点,甚至作者将之视作观众应有的反应。有时则烘托戏剧氛围,暗示情节的进展。歌剧有了合唱队的参与,增加作品的色彩感,润饰了戏剧的情调;歌队音乐的节律,对剧情进展的速度起了调整控制的作用。自格鲁克的改革之后又逐渐提高了合唱在歌剧中的地位。合唱作为歌剧音乐的一种形式,有其特殊的表现功能,合唱的音响组合、和声织体自有其相对独立的形式美感。歌剧中的合唱经常用以表现群体形象,尤其是作为特定的人物群参与戏剧情节发展过程。

 从歌剧乐队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歌剧乐队的作用是随着编制的扩展和织体形式的变化而逐步拓展的。乐队的根本任务是给歌剧舞台的角色注入活力,使人物形象的塑造变得更加立体、并由此获得舞台生命。歌剧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往往演员的唱腔就是歌剧音乐的全部,因此乐队被看作是声乐的—个附属性部分,它主要的任务只是衬托唱腔而已。在重奏式织体占统治地位的巴洛克时代,几乎没有一个作曲家会以整个乐队为咏叹调作伴奏。

在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西方艺术音乐的古典、浪漫时代,作曲家以乐队烘托唱腔的手段更为灵巧多样了,这样的例子俯首即是,特别是在莫扎特的《魔笛》和唐尼采蒂《拉美莫尔的露契亚》的歌剧创作中,作曲家就以特殊的艺术构思和配器手法勾起听众的形象联觉,充分发挥乐队的造型功能。随着乐队的独立性的增强,在十九世纪的歌剧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大段的乐队演奏,用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有了乐队的绘声绘色,听众犹有身临其境之感。乐队在特定戏剧环境的描绘方面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一般的时空背景的交代,同时还包括情节发展的因素和心理的因素。

歌剧既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其基本戏剧情节、故事发展来自文学方面内容,而很多故事情节发展、细节秒回都被脚本作者简略了,这就要求作曲家运用音乐强大表现力,以音乐去刻画某些细节以保留原作的生动性、真实感。歌剧中的人物除了歌唱之外也需要做一些表示与戏剧进展相关的动作,这时乐队的任务就是提供一定时间让演员能够充分表演,而这一独立的演奏段落也是许多作曲家大显身手的机会。

在话剧中,音乐是插曲而出现的,其主要功能是作为情绪的衬托,作为环境的渲染,制造气氛;幕间的过渡,让观众调整心态,接受事件发展的新阶段来到。因此我们说,在话剧中,音乐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然而,在歌剧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中,音乐是参与戏剧发展、构成戏剧发展的核心手段。在歌剧中,角色无论叙述还是抒情都是通过独唱表示的;重唱更是一种独特的手段,它可立体地表现出同一时间中不同人物的心理;合唱在歌剧中则表现群体形象。这些都是话剧配乐不能替代的。在歌剧中,独唱、合唱和重唱以及乐队间奏等其他音乐成分有机地组成完整的结构。作曲家通过这个结构推动剧情的发展,表现出作品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因此,音乐是歌剧创作的核心、欣赏的基石,它给人物以生命。歌剧舞台上的角色,纵然有许多戏剧动作,但如果没有重要曲唱段,他(她)在剧中的地位就无足轻重了。反之,一个在全剧中并没有什么戏剧行为的角色,只要赋予了生动的音乐内容,这个角色就能焕发出艺术的夺目光彩。

 歌剧和话剧都是开展在舞台空间的艺术。但由于歌剧在于用音乐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性质,而致使歌剧艺术更具有生活的虚拟性、戏剧艺术的夸张表达等特点。就本质而言,传统歌剧的剧中人物不用日常生活的语调说话而用优美的歌声唱出内在的思想感情,这本身就与生活的真实不一。观众必须认可这种不真实性才有可能接受歌剧形式。这种不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歌剧的舞台空间带来虚拟性。戏剧中的表演时间,是在完成行为所需要的真实的时间中进行,亦即与观众正在感受着的时间是同步的。但音乐中的时间,却是一种心理时间,它是人物情绪发展、故事情节发展在时间上的总体概括,但在表演中,它并不受自然时间的限制。因此,综合两者特性的歌剧艺术,它的舞台表演时间就出现了两种类型:具体行为发生、动作过程与完成的戏剧时间与心理矛盾、情感抒发的时间,前者是自然的、客观的外部时间,后者是戏剧的、主观的内心时间。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歌剧,所用体裁不尽相同,歌剧的分幕形式亦有所不同。十七、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正歌剧分三幕,趣歌剧分二幕;十九世纪大歌剧则分为五幕。威尔第的歌剧以三幕或四幕为主,瓦格纳的乐剧多用三幕,各国喜歌剧多分二幕或独幕,三幕的。玛斯卡尼《乡村骑士》、理查·施特芝斯《莎乐美》等均为独幕。

       在西方歌剧创作中,按照情节分幕的同时,作曲家、剧作家也必须从音乐结构的平衡感考虑,使各幕的长度篇幅大致相当。17、十八世纪盛行于意大利的正歌剧通常多分为三幕,多取材神话和古代英雄传奇故事,由宣叙调和咏叹调组合连缀而成,较少使用,重唱与合唱,但合唱常常以歌队形式叙述人物关系,终场的演唱可以使人想到作者对剧情的评注。

三、西方歌剧历史发展脉络

(一)十七世纪以前的发展

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在祭酒神的仪式上就有了带有歌唱的戏剧表演。“悲剧”的希腊文为tragoidia,其中即含有“歌唱艺术”的意思。悲剧中,旋律、节奏、语言等要素,表明诗歌与音乐不可分割的特性。颂歌(ode)、赞美诗(hymn)作为诗与乐的综合形式,在古希腊诗人、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利斯、欧里庇得斯的作品中,诗句在阿夫洛斯管的伴奏下,参与戏剧表演。古希腊悲剧演出过程中也有伴衬台词朗诵的音乐,或直接作为群体形象参与戏剧情节的合唱等多种形式,但仍是以戏剧为主导。从概念的严格意义上说。“话剧加唱”的表现方式仍然是戏剧(话剧艺术为代表)的范畴。希腊悲剧的艺术实践经验之历史价值在于:它是西方文化史上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光辉起点,是歌剧作为独立艺术样式的开路先锋。在漫长的中世纪及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各种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形式留下了踪迹,渐渐地孕育着歌剧的诞生。

  本文总结了200个关于国学常识的知识点,爸妈们可以收藏起来,有空时和孩子一起学学,然后考考孩子,给孩子拓展知识面。

  0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0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

  C、妻子生了个男孩

  0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0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0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0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0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0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0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10.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1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

  14.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15.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16.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

  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1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

  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

  2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2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22.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

  23. 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

  24.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25. 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26.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 “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B、盛产羊毛的地方

  28.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29. 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0.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31. 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32. “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33. 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34. 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35. 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36. 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37. 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

  38. “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39.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40. 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41.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42.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43. 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44. 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

  45. 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46.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47. 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8. 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

  49. “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50. 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B)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

  51. 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B)

  52. 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53. 《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B)

  54. 《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5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C)

  56. 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D)

  57. 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58.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5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

  60.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B)

  61. 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

  62.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

  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

  63. “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

  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

  64. 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

  65. 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

  66.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

  67. 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68. 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

  69.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

  70. “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

  71.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

  72. 河姆渡遗址位于:(B)

  7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74.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75. 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

  76. 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C)

  77. 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C)

  78. “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B)

  79. 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

  80. 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

  81. “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

  82. 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

  83. 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

  84.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

  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

  85. “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C)

  86.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

  87.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

  88. 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

  89.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

  90.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A)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91.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

  92.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

  93. 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A)

  94. 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

  95. 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

  96. 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B)

  97.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

  98. 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

  99. 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B)

  100. 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B)

  A、制造琵琶的材料

  B、演奏琵琶的方式

  10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

  10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10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

  10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105、“杏林”指代的是:(B)

  10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10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10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

  10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

  1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

  1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1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

  1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

  11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1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A、左思的《三都赋》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班固的《两都赋》

  D、张衡的《二京赋》

  11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

  A、元稹的《莺莺传》

  B、王实甫的《西厢记》

  1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

  A、赵云,张飞,关羽

  B、刘备,关羽,张飞

  11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11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

  1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

  1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B)

  B、《梁山仙与祝英台》

  C、《唐伯虎点秋香》

  12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

  1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

  1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

  A、《徐霞客游记》

  12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B)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

  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1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

  12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B)

  12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C)

  1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

  13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

  B、唐明皇和杨贵妃

  1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

  13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

  1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

  1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B)

  1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13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B、天的别称三玉玺

  13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

  13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

  14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A)

  A、道是无晴还有晴二

  B、也无风雨也无晴

  141、“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

  14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D、《孔雀东南飞》

  14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吗?(B)

  14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

  14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

  1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

  14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A)

  B、公孙大娘的舞蹈

  14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

  15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

  15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

  1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153、《齐民要术》是关于:(B)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15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B、听到一段好乐曲

  155、“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B)

  156、《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

  15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158、“鼎”的最初用途是:(C)

  159、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160、“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16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

  16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16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16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

  16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

  16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167、“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B)

  16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

  16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A)

  170、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

  171、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D)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行在于清晨

  172、《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

  173、以下哪位女性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外太空环形山?(D)

  174、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C)

  175、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

  176、“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

  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C、表演者巧舌如簧

  177、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

  178、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

  17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B)

  180、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B)

  18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18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

  183、“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D)

  18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

  18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

  18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

  187、宣纸得名于它的:(C)

  188、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

  18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9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B)

  19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A)

  19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A)

  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A)

  19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

  19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

  19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B)

  A、欲把心事付瑶琴

  B、一弦一柱思华年

  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197、“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B)

  198、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C)

  199、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C)

  200、存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是:(C)

  A、《清明上河图》

  D、《历代帝王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应用场景描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