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女排?

昨晚的比赛,中国女排3:0轻松战胜比利时队,取得第二站开门红,值得高兴。
1,比利时队是本站比赛中,中国队最弱的对手,而中国队首发的球员,除李yy外,还有谁是年轻的球员?首发二传丁霞是90年1月出生,巴黎奥运会还是丁主打?
2,中国队8号主攻是三无球员,第三局又上了王云蕗。联赛前几名的天津,江苏,上海,辽宁,山东等球队的主力主攻,不如倒数第二球队的主攻,还指望这二个三无球员去打世锦标赛?年轻的,有潜力的不培养?
3,第三局,李yy换下场,不知什么原因。本届VNL联赛,每站连续4场比赛,对体能要求高,应该让龚翔宇休息一下。本场比赛表现最好的是小宇,共得19分,没有小宇,球队不可能赢球。
李的换下场,原因是什么,状态不好,失误多?为什么?


4,令人好笑的是比利时队,前二局比分还能咬紧。第三局,中国女排的进攻核心李yy下场,王上场,这是中国女排攻击力最弱的时候,比利时队突然不会打球了,你看了,有何想法?


那场球俺关注了3个点:1、教练暂停时候,小宇提醒和关照其他队友需要重点,注意的事情,这在以前的国家队是没有的,这种自信心对小宇来说非常好;2、小宇的全方位表现,当然努力得到了好的回报,小宇的比赛数据非常亮眼;3、比利时22号美女的笑容和表现。


昨天下午,看了美国女排与保加利亚的比赛。她们有计划,有目的的轮换出场人员。接应汤普森,德罗斯轮休,二传,自由人,副攻都是奧运会冠军成员,在老将罗伯逊带领下,兵不血刃的战胜对手。比赛打的有章法,战术配合也很好。反观中国女排,怎么说,不好说。
希望中国女排给年轻的球员机会。新的战术,也不是一跳而就的。


龚翔宇还是要再自信点,之前看她打球就感觉有点患得患失,一到关键时刻就隐形了,除了那年打荷兰下了几个关键球


蔡斌比郎平更加脑子一根筋的,永远是一套阵容打天下,在江苏就是这样,搞得倩倩和千百都提前退役了,远的如全运会夺冠的几个,都是当打之年退休,所以他在新人培养上存在很大问题。


风筝v雨季就是有眼无珠,睁着眼睛说瞎话。龚翔宇是要不自信的话,中国女排还能赢球吗?


在目前的中国女排队员中,攻防发拦接等技术,最全面最稳定的当属龚翔宇了。她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李盈莹也到一边去。


龚翔宇本场比赛表现确实亮眼,但硬仗还在后面。如果对美国队能拿下一局,对日本队能拿下比赛,这个分站赛成绩就完美了。


中比之战,胜不足喜。我个人对比赛可谓疑团重重。
疑问一:蔡导不在现场,对比赛进程究竟有无影响?
疑问二:雪藏刁琳宇,是战术安排还是其它原因?
疑问三:比赛打到现在,金烨的表现差强人意,一直不调整的使用金烨,意义何在?
疑问四:李盈莹换下场,是保留,还是她体力真的出问题了? 龚、李依赖症的大前提就是她二人必须满血。
最后一个问题,诸位大神对中比之战品出什么味道了吗?虚心请教。
女排这么打这下去,不乐观。还有一些话暂时保留吧,以后再说。


应该是都有身体原因 看训练视频 凌宇就在戴口罩 在替补席上一直在咳嗽 包括王云路 暂停时候一直在擤鼻涕


  刚刚落幕不久的女排世锦赛再次在中国大地掀起一股浓浓的排球热。虽然女排姑娘最终只获得第三名,没能实现一些媒体所津津乐道的“新三连冠”,但国人对郎平和国家女排大多宽容以待,而且普遍都认为,女排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中国女排半决赛对阵意大利队虽败犹荣,因为她们已经竭尽所能,充分发挥了女排固有的拼搏精神。女排姑娘们在此次比赛中,还表现出公平竞赛的良好风貌,在可以挑选对手的情况下,仍毫无保留,全力出击,不仅赢得对手的尊重,也获得全世界的赞誉。

  女排姑娘们的表现,再次让“女排精神”四个字成为热搜词。已经退役的NBA巨星科比,还在中文社交平台转发一段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名言,向这位世界顶级女排教练和中国女排致敬:“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明知道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充满坚定。”这段文采斐然且颇有哲思的文字,成为“女排精神”的最新表述。

  曾几何时,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八十年代初,全社会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和“铁榔头精神”的热潮,到处都是学习女排精神的口号和运动,从而固化成为国民深处的集体记忆。这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亿万国人有了“女排情结”,并代代相传,而女排姑娘们也格外争气,她们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岁月中,一共获得9个世界冠军,写下了中国三大球唯一的传奇。

  “女排情结”从未离去,“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在中国体育界,女排从来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她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体育。

  如果说,在过去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女排精神”反映了一种艰苦物质条件下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从而能够引起亿万国人情感上的强烈共鸣,那么,今天的“女排精神”,应该回到体育的原点,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过去,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就像郎平曾在自传《激情岁月》中写的那样:“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而今天,中国女排根本就不必要背负如此宏大而才沉重的精神负担。中国女排就是一支优秀的体育队伍,团结奋进、勇于拼搏的女排精神依然激荡人心,但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它――

  一是,“女排精神”不是万能的。就像老教练陈忠和说的,光喊“女排精神”,是喊不出冠军的。郎平也曾说过,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能说打得好,就有“女排精神”,打得不好,就没有“女排精神”。女排宿将赵蕊蕊则表示,“女排精神”是建立在每天的训练基础上,没有每一天量的积累,不可能有质的突破。他们表述各异,但意思是一样的,在竞技场上,没有精神是不行的,但仅有精神也是远远不够的。比赛是靠一场一场,一分一分去打的,而日复一日、枯燥艰苦的训练更是球迷看不见的。“女排精神”的确让人神往,但女排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她们尊重项目的规律,坚持刻苦而科学的训练。这种专业态度和队伍的精神力量,缺一不可,并最终造就了中国女排的战斗力。

  二是,不要用“女排精神”去绑架中国女排。如前所述,比赛结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平日的积累、临场的发挥、运动员的伤病,甚至还有场外因素、一点点运气等。“女排精神”不能包打天下,所以要允许女排输球,允许她们拿不到冠军。此次中国女排在世锦赛获得第三,民众仍一面倒地送上各种赞美,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人体育观的进步。

  三是,也不必神化郎平。某种程度上,郎平是“女排精神”的代言人,既是体现者,也是传承人,是独一无二、无法取代的存在。国人,向来有造神的传统和热情。对郎平,许多人也认为她无所不能,但其实,郎平一样是人,就像她的助手安家杰所的,“她本身也是个女人,不是一个神。她也有受不了的时候,她一个人也会哭。”郎平同样会犯错误。比如本届世锦赛,郎平对于朱婷的使用,是否过度,以致影响中国队最后的战斗力,类似问题都是可以讨论的。我相信,郎平也会接受外界有益的意见。

  虚怀若谷,敢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这同样应是新时期“女排精神”的一种体现。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2018女排世锦赛中国队以铜牌收官。图为郎平在三四名决赛中运筹帷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21日电 (邢蕊)长达20多天的女排世锦赛终于结束了争夺,中国女排拼搏13场,最终获得世锦赛季军。本届大赛,中国队收获过胜利的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痛苦,球队的进步有目共睹,场上的不足也有待提高。

从小组赛中国女排丢给保加利亚一局,紧接着1:3败给意大利,再到复赛四连胜,提前锁定六强门票。中国队一传的进步可谓神速。第一阶段的比赛,中国女排的一传确实不能让人满意,虽然前三场比赛都是3:0力擒对手,但中国女排赢的并不轻松。与加拿大的前两局,自由人林莉一共出现四次一传失误,好再中国队的网口实力更强,这才有惊无险拿下比赛。与保加利亚交锋中,一传不到位的问题直接让中国队丢掉一局。整场比赛,中国女排的一传到位率只有48%,而对手则是60%。最后一场对阵意大利,第三局对方的这一数据高达76.5%,而中国队只有43%。

一传是排球的生命线,要想场上反被动为主动,一传必须要接好。进入第二阶段的中国女排一传则有了显著提高。首先是第一次中美大战,中国队直落三局,出人意料的提前闯进六强。从赛后数据分析,中国女排一传到位率提升到了61.5%,再加上拦防上的优势,中国队3:0轻取美国。包括半决赛惜败意大利,第一局中国女排一传到位率62%也超过了对手的53%。


本次大赛中国女排的一传和发球都有提高。图为赛场上女排队员拦网。

另一个进步当属队员的发球。在此前结束的国家联赛总决赛中,中国队获得了第三名。中国女排的发球出现了不少问题,很少能破坏对手的一传,直接发球得分也是寥寥可数。而世锦赛上,李盈莹和胡铭媛的发球几次为球队扭转局面。18岁的李盈莹发球弧度平,速度快。在昨天结束的铜牌战中,李盈莹首局比赛发球直接得两分,在她的发球轮,中国女排则是连得四分。

每当比赛僵持不下的时候,郎平都会派上胡铭媛上场发球,而“假小子”胡铭媛也屡次扮演奇兵。小组赛对阵意大利,第二局关键时刻,正是胡铭媛的发球使得中国队将比分扳成24平。同样半决赛再次与意交手,胡铭媛第二局末替补登场,发球连得两分,中国女排和意大利又回到同一起点。

随着中国女排逐渐进入大赛状态,除胡铭媛和李盈莹外,张常宁,袁心h等人的发球状态也有所回暖。正是这一厚积薄发的利器,才帮助中国队杀进四强。


大赛中,中国队的边攻不尽如人意,还有待提高。图为中国队员扣球

而本届大赛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应该就是进攻频繁哑火了。虽然中国队拥有朱婷这样的世界级主攻手,但排球是整体比赛,只依赖朱婷一人进攻得分肯定是不够的。小组赛阶段,朱婷承担了太多的进攻任务,二传基本上是把球分给朱婷,再由朱婷强攻或者调整攻。在面对实力不强的队伍,这样的方法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朱婷也确实累的够呛。

复赛后龚翔宇和袁心h的爆发,张常宁的回暖明显减轻了朱婷的压力。但是前天的中意之战,如果边攻能够再强一点,中国女排就有希望进入决赛。

本届世锦赛是东京奥运周期的第一个世界级大赛。赛后郎平也认为,失败或许是一件好事,有不足的地方就说明还有进步的空间。接下来中国女排有大把的时间弥补与强队之间的差距,这次大赛练兵的目的已经达到,进前六的目标也已经实现,中国队的世锦赛之旅也算是较为圆满的收官。(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待中国女排失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