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未来有可能达到张国荣的演绎成就吗?

  流量当道,为什么他们越红,我越怀念之前的剧,那时候凭借实力征服观众,很多剧都是经典之作,哪怕放到今天依旧可以大火。

  我相信《仙剑奇侠传》是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剧中的角色被演员们刻画得淋漓尽致,而这些角色也成了他们演绎的高光之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剧中的演员如今发展大不相同。

  胡歌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遭遇车祸,之后凭借《伪装者》和《琅琊榜》再次名声大噪,刘亦菲凭借源源不断的人脉资源一直有戏可拍,但是她的演技遭到不少人的质疑,刘品言因为与阮经天的恋情逐渐销声匿迹。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位是《仙剑一》中饰演“酒剑仙”的谢君豪。

  26岁出道的他,用了不到两年的时候就拿到了影帝,只不过他后来25年的演艺生涯,多数扮演配角。

  但是在谢君豪看来,倒是不在意主角还是配角的问题,他认为演绎好每个角色就是对观众们的负责。

  1963年3月,谢君豪出生于中国香港,他在中学时期被同学们票选出来参演《雷雨》。

  谢君豪出演一个很矛盾但又有着细腻情感的人物“周萍”,排练的时候谢君豪并不乐意,觉得在演的时候同学们会嘲笑他。

  直到后来,谢君豪和饰演繁漪的同学在公园对戏,他们声音越来越大,慢慢他感觉完全释放了自己,这时候谢君豪才体验到演戏给自己带来的快感,也喜欢上了演戏。

  1984年,谢君豪在中学毕业以后,尝试过很多的职业,比如:文员、售货员、推销员等等。

  但这些工作并不是他真正喜欢的,他也没能把其中一个工作踏踏实实地去做好,因为他一直热爱表演。

  谢君豪在香港演艺学院首届招生中,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戏剧学院,遗憾的是面试就遭到了淘汰,转而考取了护士执照,去了医院实习。

  虽然没能考入戏剧学院,但是谢君豪并没有放弃,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他仍然刻苦学习备考戏剧学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年的招生考试中,他如愿考上了,谢君豪成了戏剧学院表演系的第二届学生。

  1989年,谢君豪从香港演艺学院毕业,之后就考入了市政局香港话剧团,成为了全职的话剧演员。

  1993年,谢君豪仅用4年的时间就晋升为首席演员,成为香港话剧团历来最年轻的首席演员。

  1995年到1996年,谢君豪先后钟镇涛、张国荣等大咖合作了《再见王老五》、《金玉满堂》、《人间有真情》、《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大三元》这些作品,磨练了自己的演技。

  同年谢君豪凭借电影《南海十三郎》,于年力压张国荣尾夺得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演员。

  他第一部主演的电影就获得了影帝,这奖项正是对谢君豪演技的认可,而他常年被媒体写成“那个赢了哥哥的影帝”。

  谢君豪只是觉得评选的角度和标准不同,这并不能代表谁强谁弱,他内心对张国荣是十分尊敬的,之后也是从未提起过这次获奖的经历。

  谢君豪能够一鸣惊人并不是偶然,其实《南海十三郎》在电影版之前就有舞台剧版,而舞台剧版的主角正是谢君豪。

  不管是十三郎前期的春风得意,还是后期的落魄疯癫,谢君豪都演绎得极其到位,也使得编剧称赞道:“没有阿豪,就不会有《南海十三郎》!”

  如果你看过谢君豪舞台剧版的《南海十三郎》,你就会觉得他出演过的所有影视剧角色都很可惜,因为都配不上他。这句话是观众们对谢君豪在《南海十三郎》里演技的评价。

  1999年,谢君豪约满春天舞台后,成为自由身演员,并于舞台剧、电视及电影等不同平台作多方面的尝试,并塑造了一个个经典不一的人物。

  《书剑恩仇录》中饰演玉树临风的余鱼同,洒脱的性格加上一身好本领,让孙莉饰演的李沅芷一见钟情。

  《仙剑奇侠传》里边的酒剑仙,一身侠义却又潇洒不羁,一双迷离的眼神都能把人的魂勾走,一往情深的气质被他诠释的栩栩如生,连胡歌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直说谢君豪是自己的师父。

  胡歌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被问到:最想合作的香港演员是谁的时候,胡歌说:“我刚出道的时候,很有幸跟谢君豪老师合作,我看过他的舞台剧《南海十三郎》,非常非常厉害!特别希望有机会能够和谢君豪老师一起出演舞台剧。”

  谢君豪还演绎了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里的那个荒淫昏庸的暴君隋炀帝,他把隋炀帝的残暴、无道以及贪慕女色演绎的入木三分,观众们对这个角色也是印象深刻。

  还在电视剧《长恨歌》里边饰演程先生,为了把这个角色演好,谢君豪在导演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前了很久跑到上海老弄堂里去感受当地的风俗。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饰演了沈四海,他把这个并不丰富的人物刻画的非常有层次,同时他也将一个父亲的慈爱和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这样的一幕:沈四海的大儿子枉死一案,他在公堂上红着眼睛言语哽咽地问县令:你到底收了吴蔚文多少钱?我给你两倍的钱。

  这短短的18个字完美地演绎出一个父亲的悲愤与无奈,感动了电视机前无数的观众。

  谢君豪演绎了许多性格不同的人物,无论拍什么的作品,他始终坚持欣赏对手,不是为了欣赏而欣赏,而是为了配合好演得好才去欣赏,大家才能一起演好这部戏。

  2009年,谢君豪经历过一次意外,当时他在拍摄电视剧《杨贵妃秘史》的时候,谢君豪为了救饰演“小杨玉环”的童星周栩,导致面部烧伤。

  谢君豪在救人以后并没有去做任何宣传,自己也从未提起这件事情,这件事情被大家知道是因为同剧组的演员李念在之后的博客发文,称在拍摄《杨贵妃秘史》的时候谢君豪不惜一切挽救饰演他女儿的小演员,博客内如如下:

  饰演我相公的是香港的著名演员谢君豪先生,相信很多朋友一定都很了解他了!他是和张国荣一届的演员,曾经拿过金马奖影帝!还是香港话剧界的大腕!我们已经是第二次合作了,第一次是在杨文军导演的《记忆之城》里的合作,当时他饰演我的姐夫!他真的是一个很值得敬佩的演员,不仅工作很敬业,更是在拍摄遇到危险时,第一时间不惜一切代价的挽救饰演他女儿的小演员,才导致自己也受伤!那场面真是太男人,太让人感动了……

  据了解当时意外发生时现场特别混乱,谢君豪不顾自己安危,而是第一时间去救小演员,上天保佑两人都无大碍,若不是李念说出这件事情,想必没多少人能知道。

  谢君豪在李念发声之后也并未在镜头前说起此事,可能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不得不感慨现在观众们对于演员的要求标准实在是太低了,如今一些流量明星只要做到不抠图,不用替身,并且还能做到去恶劣的环境去拍戏,就会被称为敬业,难道这不是演员这个职业应该做的吗?

  如果是像谢君豪这样在排场义无反顾的救人,恐怕早已炒上天了。

  谢君豪出道至今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人物。

  这样一个人品和演技都极其出色的人,相信他总有一天会重回巅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石达开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东方传奇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6月27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四川成都接受清廷审判。

  此次审判只是走个过场,石达开乃太平天国创始者之一,清政府是绝不可能绕过他。

  两天后,石达开与其数十位手下惨遭处死(一说凌迟)。当时与石达开一起被押解到成都的,还有他年仅5岁的儿子,石定忠。

  据坊间传闻,由于石定忠当时未年满11周岁,按照大清律例,石定忠免逃一死。不过,他还是要被关进大牢囚禁,直到石定忠长到规定年龄后,才能对其进行相关的刑法处置。

  可是石达开曾率领太平军,杀害了无数满清八旗子弟,清廷并不想放过石定忠。于是,也就有了这样一则传言——清政府将石定忠养大后,将其处以凌迟之刑,传闻凌迟了3000刀。

  那这则传闻到底是否属实?石定忠最终的结局究其如何了?

  石达开出生于公元1831年3月,绰号为“石敢当”,籍贯是广西贵县(今广西省贵港市),祖籍是广东省和平县,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石达开追随洪秀全,入拜上帝教,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永安建制后,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

  1863年3月,石达开所率领的主力部队,在大渡河边遭清军埋伏,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押解到成都受审。

  按照史书文献记载,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爆发“天京事变”,以北王韦昌辉为首的反对派,杀害了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也惨遭牵连。

  这场事变中,石达开侥幸逃过一劫,可妻儿老小全被韦昌辉所杀。1856年11月,石达开奉洪秀全的诏命,返回天京。为笼络石达开,洪秀全又送给他几位漂亮的女子。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9月,石达开率领部众前往西南方向发展。转战江西、湖南途中,石达开身边,一位刘氏“王娘”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取名为石定忠,石定基。

  同治二年,石达开全军覆没,大儿子石定忠随父亲一同押往成都,小儿子石定基在1863年5月被一位名叫王应元的土司活捉。

  直到同治四年,刘王娘与石定基才从四川被押往北京受审。

  “天京事变”爆发后,石达开的妻儿老小悉数被杀。但到了1857年之后,石达开又喜得贵子。

  理清楚了石达开血缘存续情况,这也有助于辨明石定忠的确切下落。1905年3月2日,香港《华字日报》刊登这样一则文章。

  该文章大致内容是这样的,石达开被杀时,他将石定忠托付给了广东同乡骆秉章,骆秉章认石定忠为干儿子。

  当石定忠即将成人时,却说出了想为父亲报仇的话,这也吓坏了骆秉章。(骆秉章问其志向,石定中说“惟有为父报仇”)

  为明哲保身,骆秉章暗地里毒死了石定忠。除《华字日报》有相关记载之外,李伯元所著的《南亭笔记》,也有类似说法。

  另外《康导月刊·第五卷》,有篇来自任乃强所著的《记石达开被擒就死事》。

  任乃强认为,石定忠最后意外逃出生天,化名“时雨化”,来到四川绵州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时雨化,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石定忠还考上了进士,又赶赴贵州任职。

  除以上几段内容记载之外,还有一些闲散笔记,都是相同的论述。

  按照这些说法,石定忠最终无非也就三种结局。

  第一,被骆秉章毒死。

  第二,按照大清律例,长到十一周岁时被阉割,发配到边塞之地为奴。(大清律法规定:“牢固监禁,至十一岁时,阉割后遣关外为披甲人为奴。”)

  第三,石定忠得以逃出生天,甚至还考中进士。

  近几年,有关石定忠被养大之后,再处以凌迟3000刀极刑的文章,风靡各大网络论坛。然而,这个说法却没有确切的出处。

  细细想来,应该是一些不负责任的作者,根《华字日报》发出的文章为主体,然后添油加醋,写出不符合史实的假消息。

  说完了民间野史,那官方认可的正史记载中,有没有关于石定忠的确切下落呢?查阅了与石达开相关的正史资料,均没有找到石定忠下落。

  只有骆秉章在《生擒逆首翼王石达开等并剿灭发逆巨股恭摺》一文中,这样写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国荣为什么没拿戛纳影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