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开幕式为什么外国队也穿红色

北京冬奥会期间,阿根廷这个国家火了。

还没来之前,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的一项特殊行程,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参观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这是费尔南德斯总统访华期间的行程表,可以看到,行程很密集。

4日下午,参访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线上出席清华大学名誉教授聘任仪式。

4日晚,出席冬奥会开幕式。

5日早,参观故宫博物院、参观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5日中午,出席冬奥会欢迎宴会。

6日中午,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费尔南德斯总统。

6日下午,参访华为北京会展中心。

在习近平主席同费尔南德斯总统的会见结束后,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用中文向习近平主席说了句: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件事,同样让人们记住了阿根廷。访华行程结束后,关于阿根廷的讨论仍在发酵。中阿联合声明中的一句话,让英国外交大臣跳了脚。

费尔南德斯总统的这次访华,成果满满的同时,关注度也满满。

是什么,让阿根廷引起了更多国人的关注?

2月6日,在会见费尔南德斯总统时,习近平主席由衷感叹:“我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人,有理念的人。”

让习近平主席生发感慨的,是费尔南德斯来中国后,第一站就去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谭主了解到,这一地点是他人推荐的,费尔南德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牛望道陪同费尔南德斯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牛望道大使告诉谭主,党史馆生动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的成就,这给费尔南德斯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从党史馆出来后,费尔南德斯在留言本上写下:我们怀着极其幸福的心情参观了无与伦比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为什么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么感兴趣?费尔南德斯还有一重身份——他是阿根廷正义党的主席。

谭主找到了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林华,阿根廷是她的主要研究对象。从政党的叙事中,林华看到了历史的厚度:

从上世纪40年代建党到现在,正义党始终是阿根廷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正义党能保持活跃至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善于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政党身上,找寻能使自己受益的东西。

正义党也称庇隆主义党,该党和中国共产党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联系”。1965年,庇隆主义代表团曾到访中国,高唱《庇隆主义进行曲》向中国人民致敬。

在和牛望道的交谈中,他告诉谭主,中国共产党和阿根廷正义党有着相似的历程

上世纪四十年代,阿根廷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支持国营和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1947年,阿根廷颁布了旨在发展国有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在发展国有工业的同时,阿根廷也在推进工会建设,提高劳工福利。种种做法,让庇隆本人,深受阿根廷人民的爱戴。

70多年来,庇隆主义党人仍在坚持着当时的理想与理念。时至今日,每年的10月17日,阿根廷民众都会庆祝庇隆主义的创立。

数万民众聚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广场庆祝庇隆主义的创立

费尔南德斯记忆中的庇隆主义,“一直在试图建立一个工业化水平更高、收入分配更均衡、工人阶级更强大的国家。”

这是正义党的奋斗目标,同样是费尔南德斯的理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样的理念,同中国共产党,不谋而合。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共识,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费尔南德斯作为主要发言人之一出席。

习近平主席提到的,要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国人民,费尔南德斯感同身受。来华之前,费尔南德斯接受了总台拉美总站的采访。在采访中,他就特别提到,习近平主席无疑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家领导人之一,。在采访中,他就特别提到,习近平主席无疑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总台拉美总站(左)向费尔南德斯总统送上冰墩墩和雪容融

巧合的是,就在总台完成专访后没多久,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宣布,费尔南德斯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并访华。

拉美总站记录到的“期待”,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牛望道大使和谭主分享了一个会见的细节:会见原定的20分钟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双边交流很亲切

尽管中阿之间,相距约2万公里,但政党间理念上的贴近,让两国元首跨越距离,倍感亲切。

4年前,习近平主席在阿根廷《号角报》发表署名文章,其中用了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是在那一年,以习近平喜欢的典故为主线创作的《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平“语”近人》系列视频西语版,。也是在那一年,以习近平喜欢的典故为主线创作的《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平“语”近人》系列视频西语版,。也是在那一年,以习近平喜欢的典故为主线创作的《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平“语”近人》系列视频西语版,在阿根廷首发政党理念的相近,让中阿两国得以跨越距离,跨越历史,更加亲近。

习近平主席在这次会见中提到,中阿航天、海洋等合作为人类探索星辰大海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与阿根廷合作的深空站,最先捕捉到了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

阿根廷,同样在仰望星空。

尽管中阿文化背景不同,发展模式不同,但发展,是全人类的追求。牛望道大使告诉谭主,在陪同费尔南德斯总统参观党史馆之后,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是:

在很短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成为世界主要大国之一。

中国的发展,能给阿根廷提供借鉴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选择对外开放,拥抱世界。同时期的阿根廷,同样作出了开放的选择。

约40年过去,中阿两国的情形,却截然不同。重新梳理这段历史会发现,尽管两国选择相同,但阿根廷的步子,迈得太大了——受西方国家影响,阿根廷奉行“新自由主义”,实行。重新梳理这段历史会发现,尽管两国选择相同,但阿根廷的步子,迈得太大了——受西方国家影响,阿根廷奉行“新自由主义”,实行。

航空、石油、铁路、通信这些事关民生的国有企业,通通被卖了出去。甚至连海关的运营,都差点被卖。

与此同时,阿根廷政府实行了金融自由化政策,外国资本享受国民待遇,大量短期海外资本流入阿根廷。

这些短期资本具有很强的投机性与不稳定性,每次的快进快出,都会给阿根廷的经济带来“震荡”。

阿根廷经济命脉多被西方跨国公司掌握,经济的“晴雨”,只能看西方国家的脸色。

1999年,西方某国石油巨头雷普索尔公司以150亿美元价格收购了阿根廷最大的石油公司,阿根廷近35%的石油产量被掌握在该国手里。

但该公司的对阿投资额占其纯利润的比例却相当低。阿根廷政府表示,外国石油企业在阿根廷投资严重不足,外资油企只会将利润转回国内,而不是在阿根廷进行再投资。

这种“空心化”政策造成了阿根廷油气产量的不断下降,阿根廷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燃料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际上,阿根廷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

进口,需要资金。赚钱的行业,都在外国公司手中,想要发展,只能举债。但这些钱,并不好拿。

4年前,阿根廷达成了一笔500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作为交换条件,阿根廷需要进行“深度的经济改革”和“限制政府支出”。

这些钱,也不会被用在阿根廷的发展之中。它们的大部分,流向了国外。这只会加速阿根廷经济的恶化。

这种恶性循环,发生在阿根廷的各行各业。

用铁路为例,上世纪60年代,阿根廷拥有4.8万公里的铁路。如果计算路网密度,甚至还要高于今日以基建著称的中国。

你很难想象,2010年前后,阿根廷货运机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是12公里/小时,它们的平均寿命,都已经超过50年。

▲阿根廷破旧的城铁列车

回望这段历史,阿根廷经济学家吉塞拉·塞尔纳达斯总结道,新殖民主义,仍在从已经获得政治独立的阿根廷身上吸血。2003年,担任内阁首席部长的费尔南德斯,在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中表示,在阿根廷的80年代,经济消失了,在90年代,国家消失了......如今的阿根廷,亟需变革。阿根廷,需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扩大出口、创造就业、维护金融稳定。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让阿根廷看到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让阿根廷看到了。

这一次,阿根廷,也在感受着中国的合作理念。

费尔南德斯这次专程去参观了华为北京会展中心。华为南美地区负责人告诉谭主,根据阿根廷法规,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计划要占到电力消耗的20%。

▲费尔南德斯参访华为北京会展中心

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回报少,阿根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华为智能光伏在历史项目中表现不错,可以帮助阿根廷加快实现新能源发展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就任阿根廷驻华大使不到一年的牛望道,已经走访了中国20多个省市。

去年7月,牛望道曾前往陕西榆林,同榆林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榆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杜宏波告诉谭主,榆林同以色列等能源出口国家有不少合作和往来,这次阿根廷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会成为榆林与阿根廷企业合作的契机。

阿根廷发展所需、转型所需、人民所需的参考样本,都可以来中国实地看看,中国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是否有合作的空间。

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手阿根廷美洲传媒集团,共同制作介绍新时代中国的大型纪录片《跨越》

共商共建共享,这样的合作,阿根廷等了许久。早在2020年9月,费尔南德斯总统和习近平主席约定,只要条件允许,就会尽快安排国事访问,“共同开启两国关系的新阶段”。,这样的合作,阿根廷等了许久。早在2020年9月,费尔南德斯总统和习近平主席约定,只要条件允许,就会尽快安排国事访问,“#FormatStrongID_35#”。

这次费尔南德斯访华,“新阶段”以阿根廷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开启。

2021年,中国继续保持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28.3%。牛望道大使表示,中国在短期内有望成为阿根廷的第一大贸易对象国。

阿根廷,在努力跨越发展的“陷阱”,追上那个曾经创造过辉煌的自己。

费尔南德斯抵京的那天,恰好是立春。新的阶段已经开始,而且将要持续下去。

费尔南德斯离开中国后,中阿关系,持续引发关注。

7日,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还“要求”中国尊重“英国主权”。8日,日本共同社记者就用这件事,向外交部发言人提问。

起因,是中阿联合声明中的一句话:中方重申支持阿方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上完全行使主权的要求,以及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尽快重启谈判以期和平解决争端。

再过一周,就是中阿建交50周年的日子。就马岛问题,中国支持阿根廷的立场,。就马岛问题,中国支持阿根廷的立场,。

就战争遗留的马岛主权归属问题,联合国大会第2065号决议说得很清楚:将这一问题纳入“去殖民化”范畴,敦促阿、英双方以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谈判。

但英方,拒不执行联合国决议。没了殖民主义的力量,但殖民主义的心,还没死。

维护主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马岛问题,也成了阿根廷。马岛问题,也成了阿根廷。

马岛战争4年后,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队战胜英格兰队,成为阿根廷民族英雄

总台记者宫祥诚也和谭主提到,专访中,在提到马岛问题时,费尔南德斯的语气和神态都变得不同。

在这之前,宫祥诚和谭主描述过马岛问题的国际舆论现状:

“英美等西方媒体鲜少关注马岛的主权问题,也几乎从未发声支持阿根廷的主权,更遑论批评英国违反联合国大会决议。”国际社会不同于联合国,各国的声量不依照一国一票的规则分配。要在话语上突破,只能靠自己。。。。

费尔南德斯访华期间,阿根廷公共媒体国务秘书巴莱里亚·萨佩索奇与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阿根廷公共媒体国务秘书办公室合作协议》。

中阿两国媒体合作的意义,牛望道大使也给谭主作了阐释:

我们必须从自身的视角来加深了解,而不能被其他在观点中掺杂了政治意图的消息来源所左右。

中阿,要一起发出属于发展中国家自己的声音。这也正是那些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的西方国家所担心的,他们害怕、担心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发出正义之声。

去年12月,美国召开所谓“民主峰会”,特意邀请了阿根廷——拉美地区,一向被美国视为自己的“后花园”。

但在会上,费尔南德斯直接开怼,公开批评美国领导的“美洲国家组织”干涉玻利维亚,破坏该国民主。

没有什么“后花园”之说,每个国家,都是独立自主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所谓“民主峰会”召开的第一天,阿根廷外交部在其官网首页刊登了题为“坚定支持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声明。声明高调点出,阿根廷是“最早一批支持北京举办冬奥会的国家之一”。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阿根廷代表团入场

而在两天后,12月11日,国际奥委会召开峰会,峰会发表宣言,坚决反对任何将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政治化的行为。

阿根廷的声音,成了引导国际议程、维护正义的“排头兵”。

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互利共赢,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一定可以携手一起向未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因为还没开始,只能说值得期待。

首先,张艺谋有成功导演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经验,在实操和眼光上,目前国内无人可及。

其次,北京夏季奥运会和冬奥会规模上还是有区别,加上夏季奥运会更多是要让世界认识中国,所以当年更多是体现人文的东西。如今世界认识了人文的中国,下一步自然是要认识科技的中国。

悠久的人文,高新的科技,一个完整的全新中国形象将展现在世界面前。

下面让我们看看当年张艺谋是如何操盘2008北京奥运会的。

2001年7月,北京获得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后,一个先决问题摆在奥组委跟前。

那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人选问题。

开幕式是奥运会开场的重要环节之一,历来都是奥运会的重头戏,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这非常考验总导演的艺术和指导水平。

张艺谋作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导演,也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的候选人选之一。

但在2005年3月1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开始时,张艺谋导演放弃了投标。

这是因为他曾经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留下的‘黑色八分钟’。

众所周知,在每一年的闭幕式上都有一个惯例,会给下一届举办奥运会的城市,留下8分钟时间,用来展现这个城市的文化,以及这个国家对奥运的理解。

的下一届是北京奥运会。

这一次雅典奥运闭幕式8分钟的导演正是张艺谋。

然而,当晚这8分钟,却成为了张艺谋导演生涯中,最黑暗的一笔。

批评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表演内容老套、表演形式陈旧、生搬硬套、大杂烩、没有展现中国文化……

等张艺谋从雅典回来不久,在圈里的名声大降。

从领导的直接批示,到广大群众的来信,可谓恶评如潮,很多人更是直接撂下了狠话:可不能让张艺谋再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

尽管表演只有8分钟,但是对张艺谋的差评和质疑,却一直持续到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整整四年。

后来经过有关领导一再鼓励,他才开始召集团队,参与奥运会开幕式方案进行竞标。

然而开幕式总导演的位置可谓竞争激烈,除了张艺谋外,其他不乏陈凯歌、李安等实力雄厚创意新颖的团队同时投标竞争。

最终张艺谋的方案成功脱颖而出,杀出重围,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更多的麻烦接踵而来。

张艺谋首先头疼的问题,就是开幕式整体方案的体现方式。

最初竞标方案只能算初试,并不完美,根本无法完全体现中华5000年的浩瀚文明。

所以接下来的方案,张艺谋将四大发明融入其中。

他的想法是通过画轴、文字、普通中国人的一天、丝绸之路和升起的地球表现中国文化,其中“画轴”获得了一致好评。

但现在的张艺谋很难下决定,因为有太多能够代表中国的艺术内容,并且周围有质疑之声,更有相关领导多次否定,他好不容易从作家刘维口中得到了一个新的灵感补充。

那就是开幕式时由一千个演员来搭建一个五环,将四大发明贯穿整个开场。

令张艺谋没想到的是,当副导演将四大发明方案提交中央审核时,四大发明创意又被中央否定!

到了2007年8月,张艺谋几次更改完善方案,在北京大兴郊外建造了一个排练场地,此时,协调委员会主席威尔布鲁根等人来听取张艺谋的方案汇报。

这时候张艺谋的整个方案分成9个部分,上半场表现历史文化,分5个章节,下半场表现当代中国,分4个内容。

其中最核心的道具,是一张长36米长的“大纸”。

可是问题又来了,任何材质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脱离了原来的行为状态,“纸”的重量将会达到恐怖的一吨重。

那么,从哪找来那么大的纸?

用画轴承载文明的展示,但核心道具的‘纸’成了难题。

好在材料制作组的想到了用航空材料制造一张巨大的“纸”,暂时解决了张艺谋面临的难题。

这就是那张贯穿整个的纸。

有了载体,那么载体上放置的内容又成了下一个难题。

终于,在这一次创意商讨会上,画卷方案最终成形。

日月山河,云和小鸟,还有由运动员脚印组成的大地,初步构成了画卷的内容。

看着‘画卷’逐步成型,张艺谋团队都很高兴,然而实际检验成果,却让他惨遭当头棒喝。

2007年11月13日,北京大兴排练场,张艺谋需要检验这个方案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

这张长36米,宽14米的纸由航空材料制成的,但重量还是达到了1800公斤,因为9个节目都需要在纸上留下痕迹,因此这张纸的姿态显得尤为重要。

张艺谋眉头紧锁,因为这张纸必须要起来,人才能进得去,但纸起来是有弯度的,几乎不可能达到水平,无法达到水平,那还怎么体现9节的内容。

“这和我的想象距离太大!”张继刚忧心忡忡。

张艺谋觉的张继刚说得有道理,但还是没有发表意见。

张继刚又问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技术制作组组长于建平:“人能拖得住吗?”

“拖得住!”于建平拍着心口保证,“换算下来,每平米才3公斤,撑得住!”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张艺谋准备找来武校的学生进行试验,当1800公斤的纸受起重机控制缓缓向平均排列的武校学生压下来的时候,还是压倒了许多学生。

因为这样一来,原先设计的动作,根本不可能完成。

但是为了能够完成一些空中动作,纸的重量又不能太轻,而且由于面积过大,这张极为重要的纸又必须结实。

怎么办?这时候临时在更改方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更改方案的时间和成本,光是对团队士气的打击都很可怕。

之后紧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美总设计马克·费舍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也再次打击了张艺谋。

“作为一名观众,无论是坐在体育场还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很难通过现在目前的表现方式理解我们做的是一张纸,从我个人理解,我从不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材质大到36米乘以14米的时候,还可以像一张纸一样行为。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问自己一个问题,到2008年8月8日,我们是否能够展现出我们想要展现的东西。”

最终,面对多方压力,张艺谋决定缩小纸的重量。

纸由最初的36米乘以14米改为20米乘以11米,纸的重量缩小了将近一吨!

千辛万苦,总算把‘纸张’问题解决了,然而新的问题扑面而来。

开幕式第一个节目,必定是要能体现北京欢迎世界来客。

张艺谋想到了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很多古人饮酒时经常“击缶而歌”,才是中国人最正宗的欢迎之道。

定下了击缶而歌作为开幕式第一个节目,接下来就要去验证和实行。

但是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导演组给张艺谋的“击缶而歌”的时间只有一分半钟的时间,时间根本不够展现“击缶而歌”的震撼。

经过多次沟通争取,击缶而歌延伸到了三分二十秒。

时间问题被解决了,但击缶的人上哪里找去。

为了体现艺术和震撼效果,击缶的人必须身高1.80米到1.85米以上,而且需要2008位。

最终还是张继刚想到了去求助部队。

参与击缶而歌的演员从全国五大军区选拔,从2007年9月组织几个班排练,因为真正的道具“缶”还没有组织完成,演员们用鼓来排练。

训练倒是热火朝天,但真正击缶而歌的难题来了。

那就是,缶到底是什么?

这东西谁都没见过,只有文献里才有记载,没有具体的文物出土参考,也没有人知道“缶”被击打出来到底是什么声音。

导演组也很傻眼,不知道缶是什么样子,那前期一切工作岂不是白费?

一直没找到相关资料,导演组一度想把缶改成“祝”。

但‘祝’最终也被否决了,理由和否一样,二者已经没有活体传承了,没有实物没有数据。

有专家说隔壁韩国和越南有这种老乐器版本,但真要去询问或者借东西,传出去岂不是笑掉国际友人的大牙。

怎么办,难道奥运会开幕式第一个节目,还没开演就要面临夭折。

经过多重考虑,张艺谋还是决定用否。

然而缶道具的研制,走了很多弯路。

2008年4月1日,缶道具基本确定了下来,缶为树脂材料制成,外形是在春秋时期曾侯乙铜鉴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

但此时,击缶而歌的基本动作,特别是开头动作还没有确定下来。

负责这个环节的张继刚,从击鼓中得到了启发,融入了太极,提炼出了精华,经过一系列改进,击缶的基本动作基本成形。

击缶而歌节目落实,紧随这个节目之后的则是‘梦幻五环’这个重头戏。

而这一次,张艺谋想要飞天!!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中,五环的表现是奥运会的固定环节,因为每个举办城市的文化不同,除了五环之外的其它节目无法进行比较,因此有关人员认为,历届奥运会开幕式,“拼”的就是五环!

张艺谋在之前就研究过历届奥运会五环的表现形式,比如悉尼“马仔”组成的五环,雅典由火种打到水里面,在水里形成的五环,那么中国怎么展示?

张艺谋准备用双层LED屏展示五环。

他想要追求一种极致的梦幻和浪漫。

后来张继刚在白板和手机屏幕上得到了启发,在地面上做一层透明的薄膜,将五环印在薄膜上,再拉向天空,形成五环在空中飞舞的梦幻场景。

但和纸的概念一样,薄膜到了空中又会变形,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张艺谋想到了用一张网子将LED灯组装起来,这样就可以做到水平。

然后,用中国传统的飞天,将整个五环表演完成。

之后尽管在选拔飞天演员的过程中出了一些困难。

但最终通过,还是把飞天演员确定了下来。

至此梦幻五环节目就没有了阻碍,接下来的、主题歌选拔等节目大体都还算顺利的推进了下去。

解决了开幕式的各个节目安排,张艺谋并没有松一口气,因为他即将直面开幕式最大的安全问题。

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是中国最为骄傲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无可替代。

张艺谋想要在鸟巢上空点燃绚丽的焰火,安全就是一道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初的设想是从开始绽放烟花,一路放到鸟巢,代表“历史的足迹”。

但他又觉得,单纯只是放焰火,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为设计中代表205个参赛国家的205个脚印在北京最为繁华的“”绽放之后,整个北京的安全责任都落在了张艺谋的头上。

还有,205个发射烟花的位置,就需要205个真空地带需要控制和监管,那么整个北京都会瘫痪。

最后当焰火延伸到鸟巢的时候,开幕式当天鸟巢内将会有十万人观看这场盛大表演,在鸟巢上点燃焰火,如何保证十万人的安全,成为目前要考虑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忽略了这个问题,直到张艺谋把这个问题摆上桌面,导演组的人才惊出一身冷汗!

焰火下面坐的可是十万人呐!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发展成一场灾难,届时全世界的人都会目睹这个可能出现的特大安全事故,中国将会成为全世界笑柄,并且会给来之不易的奥运会带来巨大阴影!

谁都不愿意看见这样的情况发生。

一开始开幕式的倒计时是由焰火组成,由特别制作的“雷”组装在鸟巢的“碗边”,碗口12米宽,因此倒计时的数字只能做到12米高。

因为做得太大,就会炸到观众席。

就算炸不到观众席,焰火产生的明火和灰尘,也会落到观众席。

经过认真思考,张艺谋决定将由焰火组成的倒计时方式去掉,消除一部分安全隐患。

因为安全隐患等原因,负责焰火设计的的早期方案都被张艺谋做出了颠覆性的修改,有些甚至被直接取消。

唯一留下的,就是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历史足迹”。

它从永定门开始绽放,到了空中变成巨大的脚印,一路想鸟巢延伸而来,场景绚丽且震撼。

它代表着人类奥林匹克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更是中国百年申奥的步子,一路走到了鸟巢。

即便是这个具有太多象征意义的“历史足迹”,也多次面临修改,也面临生存危机。

当焰火“大脚印”被定下来了之后,焰火小组对中轴线进行实地考察,然而考察结果令导演组团队特别是张艺谋非常沮丧!

2007年春节前,焰火组的工作人员收到信息:焰火大脚印被取消了。

在美国纽约生活的马文显然不相信这个事实,甚至觉得可笑:那么好的创意,为什么会取消?

问题的症结就是烟花产品,经过多次实验,烟花效果太差,达不到实际的艺术效果,如果再次实验不行,只能取消。

后来又经过了多次实验,烟花在空中爆炸出来的效果根本不行。

还在美国纽约生活的马文陷入苦恼中。

幸好后来有中国民间高人找到了马文,马文给陈彦文看了一些大脚印的影像资料,问陈彦文:“你能不能做?”

民间高人陈彦文想了想:“我能做。”

马文说:“那我给你五天时间,五天之内不需要做到完美,但必须要有一个方向。如果可行,我们就继续往下走。”

陈彦文没到五天,就给出了答案。

他当即拿出自己发明的“弹射式焰火发射装置”,让马文看。

弹射式焰火发射装置改变了过去通过黑火药将烟花打到空中的原始理念,采用了如礼炮一样的原理,通过炮管结构,利用炮管内气压的变化,将烟花打到空中。

2008年2月25日,北京大兴排练场。

膛压发射装置被排成了圆形,打出去的效果令人震撼,接下来只要把膛压发射装置摆成“脚印”的形状就可以。

但是,接下来的实验又不尽人意。

因为大脚印烟花被打到空中之后,开始变形,越来越散,直到消失,完全看不出来是个脚印。

这就意味着这个侧面反应中国人崛起,百年体育复兴,能够证明“中国足迹”的焰火盛宴,又将面临被取消。

而此时距离开幕式,已不到6个月的时间。

陈彦文说:“反正打到空中,看到是个圆就可以。”

马文却不同意:“那不行,我们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必须要在空中看到大脚印!”

此时,凝聚中国人智慧的陈彦文给出了答案:“降低高度!”

随后,陈彦文又改变了烟花的配方,加入延时剂,让其燃烧不到最高点燃尽,在最完美形状的时候才能让人看道最好的效果。

果然,经过实验,一举成功!

随后张艺谋率领导演组来到了大兴排练现场,观看焰火实验效果。

如果在鸟巢上空燃放大量焰火,焰火会产生大量的烟!

更可怕的是还会带来安全风险。

说来说去,还是安全隐患的问题。

大规模的焰火燃放,必须要经过许多部门的同意,并且得到相关部门的协调。

并且燃放焰火所产生的烟特别的大。

之前有上海焰火现场,焰火放得不多,但是产生了大量的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评。

北京奥运会开幕现场绝不能出现那么多的烟,而且要绝对保证人员安全!

张艺谋提出焰火要无烟化,但燃放焰火怎么可能没烟?

还有一个问题,膛压发射技术成本极高,少量发射可以尝试,大量发射肯定不合适,所以张艺谋需要一个新的发射技术。

空气发射能够彻底无烟,但不能大规模发射,黑火药发射可以做到无烟,但声音极大又无法保证安全。

比起之前的问题,此时的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才是让张艺谋头疼的拦路虎。

后来经过焰火专家通过水蒸气的方式,替代烟,这样才把焰火产生烟的问题解决掉。

2008年3月4号,解决了烟的问题之后,焰火团队开始放开手脚,对鸟巢进行全面考察。

然而,又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

从3月份考虑在鸟巢顶部燃放焰火,曾有5次实验,考虑到鸟巢的顶部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燃放焰火是否会引起火灾,是导演组考虑的最大问题。

消防部分对这个环节要求格外严格。

鸟巢顶部全都是这样的膜,而且顶部放置了许多膛压发射的管,密度极大,一个点的能量很低,但是数量多了,那隐患就产生了。

燃放的时候,必然会引起火灾!

还是老问题:鸟巢下面坐的可是十万人呐!

后续完结正文,请点击下方链接:

  “在中国人民欢度新春佳节的喜庆日子里,同各位新老朋友在北京相聚,我感到十分高兴。”

  2月4日至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华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国际贵宾一同出席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为他们举行欢迎宴会,并开展系列双边会晤。

  连续3天,20余场外事活动密集举行。当北京开启“冬奥时间”,当世界瞩目东方中国,习近平主席向五大洲的朋友们展示着中国的热情好客。

  相聚奥运五环旗下,一起向未来。这场“冬奥之约”“新春之会”,如同一场命运与共、携手同行的团结交响,在北京冬奥会的舞台激情奏响。

  农历正月初五,北京冬奥会开幕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宴会,欢迎出席冬奥会开幕式的贵宾们。

  宴会开始前,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贵宾们佩戴印有各自所在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旗帜的口罩,并肩而立,面向镜头挥手致意,留下珍贵合影。

  《和平——命运共同体》的旋律响起。“特别感谢在座的各位朋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和不便,不远万里来到北京,为冬奥喝彩、为中国加油。”习近平主席说。

  这是一场殊为不易的相聚。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如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如约而至的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和贵宾,向世界传递出“更团结”和“一起向未来”的强烈信号。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积雪皑皑,梅俏枝头。

  1月25日,农历小年。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同抵京不久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会面。

  “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备工作十分出色顺利,场馆之精彩、防疫措施之周全、可持续运营理念之先进令人赞叹。我们赞赏中国的效率、决心和活力!”巴赫主席由衷称赞。

  8年前,俄罗斯索契。习近平主席专程从北京飞抵这座小城,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表达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办奥的支持。

  彼时,中国北京、张家口已经提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借索契之行,习近平主席同巴赫主席有一席深谈:

  “在中国,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带动两三亿人参与,由此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

  从2015年国际奥委会揭晓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到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中国向世界发出邀约,再到2022年“中国做好了准备”……

  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推动下,2022年冬奥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我和亿万中国人民,欢迎全世界的朋友,2022年相约北京!欢迎你们,欢迎朋友们!”

  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发出的“冬奥之约”,应者云集——

  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同场竞技,不少国家是首次派出运动员参赛;

  包括来自五大洲的3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长、重要王室成员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在内,近7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约170位官方代表,出席这场盛会;

  俄罗斯总统普京,此次来华,习近平主席同他实现了两年多来第一次“线下”会晤;

  中亚五国元首,在刚刚同习近平主席举行视频峰会10天后,就又亲身来到北京;

  有的国家与北京之间飞行需要十数乃至数十个小时,有的国家只有1名运动员参赛甚至没有运动员参赛……他们的领导人仍然决定亲自来华,共襄这场意义非凡的冬奥盛举。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当前,世界需要一届成功的冬奥会,向世人发出明确信息,即任何国家、民族、宗教的人民都可以超越分歧,实现团结与合作。”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话,反映着国际社会的普遍心声。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下,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激情开启,不仅为各国各地区冰雪健儿提供了超越自我的舞台,也为疫情困扰下的世界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听说你准备带一对‘冰墩墩’回去,带给你的双胞胎孩子。希望他们今后也能够对冰雪运动感兴趣,如你一样成为冰雪运动健将。”

  2月6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主席对曾以运动员身份5次参加冬奥会比赛的摩纳哥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说。

  贴心的交流,轻松的互动,展现着东道主的热情好客,也定格下一段“美美与共”的佳话。

  “冰墩墩”,将中国特有的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元素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无穷魅力,成为冬奥会上当之无愧的明星。

  2月4日,恰逢立春。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满载着“天下一家”的梦想与追求,流淌着“世界大同”的唯美和浪漫。

  19时57分,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等国际贵宾从主席台两侧相向而行,同时步入会场。

  从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到展现文明交流交融的“黄河之水”最终幻化成“冰雪五环”;从寓意开放和共享的“中国门”,到展示文明与成就的“中国窗”;从19首世界名曲同中国大好河山的相互辉映,到将橄榄枝和中国结意象融为一体的“大雪花”……

  新意盎然、令人叹为观止的开幕式,让世人领略着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和合共生,感受着新时代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大国气象。

  “精彩绝伦,充分体现了伟大中国的强大国力和影响力”“非常盛大精彩,所有观众都很享受这一视觉盛宴”“展现了中国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重大贡献”……

  一位位贵宾,纷纷向习近平主席表达对这场盛会开幕式的由衷赞赏。

  人们不会忘记,6年多前,北京、张家口申奥冲刺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真诚推介:“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举办,将有利于推动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为办好一场彰显文化自信、促进交流互鉴的冬奥盛会指明方向。

  2月5日。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红色的灯笼与“一起向未来”的标语相互映衬。大门内,一场别致的小型春节“庙会”,吸引着前来出席冬奥会欢迎宴会的贵宾们驻足。

  春节遇上冬奥会,年画、春联、中国结、香囊、剪纸、京剧脸谱等中国民俗文化,同冬奥主题元素巧妙融合,令贵宾们连连赞叹。阿尔贝二世亲王还亲自上手,为家里双胞胎小孩制作面塑“冰墩墩”,并笑着说:一个不够,必须两个!

  欢迎宴会上,来自中国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交替演奏着中国传统乐曲和各大洲代表曲目。从《春节序曲》,到柬埔寨乐曲《啊!迷人的森林》;从《彩云追月》,到中亚乐曲《早晨的风》;从《花好月圆》,到中东乐曲《尼罗河畔的歌声》……音乐超越国界,联通心灵。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在这里对话交流、相互欣赏。

  北京冬奥会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宣布中俄体育交流年正式启动,同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共同宣布启动2022中阿友好合作年,表示同土库曼斯坦要尽快落实互设文化中心,表示愿同卡塔尔启动中东地区首例大熊猫合作,中方还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关于经典著作互译出版的备忘录……

  “人类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值得全人类共同欣赏和分享。”

  习近平主席的话,传递着对其他文明的平等尊重,也道出相互理解、友谊、团结等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

  “比起这次中国运动员拿几块金牌、奖牌,我更在意它给我们今后注入的动力和活力。”

  冬奥会开幕前夕,习近平主席对巴赫说。

  8年前,在索契,习近平主席就同中国冬奥健儿们谈起奥运赛场的“金牌观”:

  “成绩不仅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块奖牌,更在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从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到领导新时代中国成功举办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亲自推动申办、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习近平主席和奥林匹克运动,有着独特的缘分。

  “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随着中国迈上新的更高发展台阶,对于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习近平主席着眼得更为宏阔和长远。

  2月3日,冬奥会开幕前一天,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视频致辞。

  “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坚持不懈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求者、行动派。”

  “中国通过筹办冬奥会,成功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了区域发展、生态建设、绿色创新、人民生活改善,为全球冰雪运动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这种拼搏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体现。”习近平主席说。

  自2017年初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5次考察冬奥筹办工作。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都留下了他的“冬奥足迹”。从“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到竞赛场馆绿色供电全覆盖,从促进全民健康到实现全面小康,从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习近平主席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的指引下,北京冬奥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首次”“第一”。

  “我要祝贺您,不仅完成、而且超额完成了让三亿人从事冰雪运动的目标。”在同习近平主席的会面中,巴赫恭喜中国然诺。巴赫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冬季运动的时代可以划分为北京冬奥会之前和之后,“因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将为冰雪运动开启新时代”。

  2月5日傍晚,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古特雷斯秘书长谈起“三亿人上冰雪”的实现过程,习近平主席言谈中颇有些动情:

  “中国要办冬奥会,提出‘三亿人上冰雪’,大家都积极响应,全中国都开展冰雪运动,包括南方,人民群众都踊跃参与。”

  “虎年春节,举办北京冬奥会,中国人民都是喜气洋洋,信心百倍,展现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有这样的人民作为强大后盾,我们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几个小时后,首都体育馆。中国短道速滑接力队的健儿曲春雨、范可新、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以充满韧性的拼搏,夺得北京冬奥会中国队首金。

  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记得,一个多月前,习近平主席的一番亲切勉励:

  “人生能得几次搏!抓住这个机会去成就自己。十年磨一剑,五年磨一剑。很辛苦,但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正如巴赫所言,就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而言,习近平主席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2月4日晚的开幕式上,在约翰·列侬《想象》的歌声里,24名身着红色运动服的运动员,以矫健身姿滑过冰面,留下长长轨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跃然其上。

  8年前,在索契,习近平主席以冰球运动为喻,指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项运动不仅需要个人力量和技巧,也需要团队配合和协作,是很好的运动。”

  8年后,在北京,习近平主席以“诺亚方舟”为喻,传递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面对各种紧迫全球性挑战,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坐上新时代的‘诺亚方舟’,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尽管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习近平主席还是像往常一样,同来华出席冬奥会开幕式的20位国际贵宾逐一举行面对面会晤。紧凑的外事活动日程,从早排到晚,中间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当未来的人们回首往昔,一定会记得2022年2月,壬寅虎年中国北京,这些经典而隽永的瞬间——

  习近平主席同国际贵宾共同见证:冰雪五环下,写有所有代表团名字的一朵朵“小雪花”,共同构建成一朵“大雪花”。两名“00后”中国运动员,将最后一棒火炬嵌入其中,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完成了主火炬的“点燃”。

  北京、延庆、张家口赛区。

  全球的冬奥健儿们,带着对共同梦想的追求、共同价值的认同、共同规则的尊重,努力拼搏,奋勇争先。

  这一幕告诉人们:即便是竞争最激烈的对手,也能够在五环旗下和平共处、彼此尊重,共享体育运动带来的激情、欢乐与友谊。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习近平主席的话语,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中国刚刚迎来农历虎年。虎象征着力量、勇敢、无畏,祝愿奥运健儿像虎一样充满力量、创造佳绩。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北京冬奥会一定会成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而载入史册。”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记者刘华、杨依军、温馨  参与采写:高鹏、孔祥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8奥运会开幕式外国人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