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有没有蛤蟆镜

可能还没出生,可能还在胡同儿和 发小追跑打闹,可能还是 未毕业的大学生,可能已是 某上市公司的老板……

那时候,街上除了公交车, 几乎没有机动车,大家都是骑自行车上班

那时候,“ 二八杠”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爸爸总是骑着它送我上学,坐在后面开心得飞起。

那时候,公路上也有卖票的小公交,但是并不多。

那时候, 火车是绿皮车,嘈杂拥挤的火车站,车厢里列车员来回穿梭卖着盒饭。每个站台,印象里贩卖最多的好像是鸡腿。

那时候,坐飞机很奢侈,而且买机票得有介绍信,没有介绍信的,有钱也买不到机票。

那时候,爸爸经常把算盘打得啪啪响,看着爸爸手里翻飞的算盘珠子,感觉特别厉害。

那时候, 妈妈没事就会坐在缝纫机前,做起针线活,这意味着又有新衣服了!即使只是拿旧衣服缝缝补补,也已经很满足。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这种印花的老床单,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俗气。

那时候,一到天气晴朗的日子,两棵树上系根绳,就开始晒被子。

那时候,集市都特别简陋,没有固定的房子,都是挑着担子摆摊, 小贩从不缺斤短两

那时候,爱美的女人甩掉了长辫子, 开始流行烫发,顶着大波浪卷儿走在大街上,特潮。

那时候,没那么多 水乳、眉笔、口红,一盒雪花膏,就是女人全部的化妆品。

那时候, 夏天没有空调家家户户都搬着凉席和竹床,在马路上、街道上打地铺,想要好位置都要抢呢。

那时候, 家里没有洗衣机,妈妈们洗衣服都用搓衣板,这些东西放在今天都成了老古董啦。

那时候,家家户户好像都有这种大衣柜, 存放着我们温暖安定的小日子

那时候, 10元钱就能养活一家人,蔬菜水果才几毛钱一斤。

那时候,北京最高级的饭店的一桌酒席, 茅台酒8块钱,饮料是橘子水,算是那个年代流行的饮料。

那时候, 可乐刚刚进入中国,逐渐在全国风靡开来。

那时候, 家里没有冰箱,卖冰棒的叔叔每次吆喝着经过,不管我们在玩什么都会立马跑过去。

大伙儿把整个车子团团围住,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写着“冰棒”的箱子。箱子不大,花样却很多, 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流口水

偶尔奢侈一下喝健力宝,瞬间变身“土豪”,引来所有小伙伴羡慕的目光。

那时候,我们的 零食少得可怜,能有个棉花糖、雪人冰棍,都可以高兴老半天了!

那时候,烧饭还是用灶台,饭粒黏在锅底,香香脆脆就成了锅巴, 锅巴可是相当管饱的,没有牙的小孩儿只有看的份。

那时候,家里有老人,过年做小辈的来拜年, 都是四大件果子糕点、几瓶酒、罐头和糖

那时候,东四南大街佳乐中西餐馆,主要菜肴基本上都 不超过1块钱,冰淇淋咖啡只要5毛钱

那时候,孩子们还没有那么多的作业,书包也没那么重, 文具盒都是铁的,上面还有乘法口诀表

那时候, 没有补习班,小朋友们放学回家,在门口放个板凳,写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看老版西游记、海尔兄弟、黑猫警长、小糊涂神等。

那时候,考试卷子都是 老师自己刻字印刷的,考完试后考生手肘都被油墨蹭黑了。

那时候,人们对知识和学问充满了敬仰图书馆里总是坐满了人,大家都在认真地看书做笔记。

那时候,每当老师布置写字作业时, 偷懒的孩子会用好几支笔绑在一起,唰唰唰~几行写完了!

那时候,上了初中、高中、大学, 宿舍都是破旧而拥挤的,但是大家感情特别好,不像现在都是各玩各的手机或电脑。

那时候,虽然没有高科技的娱乐, 一台电视就能够凑足几家人过来,一起聊家长里短,一起津津有味地看节目。

那时候,电视节目也很贫乏,而且 晚上10点就没有电视节目了。有时候很多电视台还会出现这个画面,让你心里痒痒的,盼着电视台快点恢复播放。

那时候, 小孩子的课外生活非常丰富,一群小伙伴来家里找你,一起在院子里玩跳房子、弹弹珠、跳皮筋……

那时候,流行音乐开始在大街小巷唱响,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爱的歌手, 会收藏很多他的磁带,在悠闲的午后用录音机放着听。

那时候,夏天的晚上,大家都集中在小广场上乘凉,大人们聊天,小孩子们就发了疯似的玩儿, 直到广场上放电影,人们才会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动。

那时候,男女谈朋友可比现在严肃得多。约会是提前一周定好时间,包接包送,接走之前要得到女方家长同意,还要顺手带点小礼物,不必贵重,但要好看,而且 午夜十二点前,必将女孩送回家

那时候, 约会也没有太多地方去,简易的圆饭桌、小方凳、日光灯管、双喇叭录音机、嘈杂的人声……这样的“咖啡厅”还是特别适合 一段天长地久的开始

或者在公园里慢悠悠地呆上一下午, 风景与你,俱好

那时候, 没有微信、QQ等社交软件,男女之前沟通感情的方式,就是白纸黑字的情书,手写的一字一句,认真而笃定。

那时候,结婚还 没有“房子、票子、车子”这么一说,女方最看重的还是小伙子的人品行不行。那时候的姑娘,更愿意跟心爱的人一起吃苦,一起过熨熨帖帖的小日子。

那时候, 结婚没有录像,没有司仪,没有彩排,甚至只有一身红衣服,连婚纱都没有,更别提豪车接送了,有的只是新娘新郎脸上幸福质朴的笑容。

那时候,参加结婚宴席,一定会看到这样的搪瓷脸盆,颜色大多是红色,还会印着红色的喜字,是亲朋好友们祝福两口子的 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30年光阴匆匆而过正如席慕蓉所说“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致那些最美的时光!致那些永远回不去的曾经

30年前因为物质匮乏,我们别无选择。

30年后,很多东西居然时髦的不像话!

蛤蟆镜,绝对是80年代北京所有赶时髦的青年人的必备单品。记得那个时候,市面上这种东西还不是很多,蛤蟆镜大多也是来自香港或者国外。

因此,能戴上一副蛤蟆镜上街转悠转悠,那绝对是要派有派,要面儿有面儿的事儿!

说来也奇怪,流行的趋势仿佛总在重复。这不,这些年,蛤蟆镜再次“重出江湖”, 网红们几乎人手一副,殊不知这些都是当年北京玩儿剩下的了。

Dior2017早秋秀场,模特人手一顶的 贝雷帽。奶茶妹妹章泽天也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贝雷帽真是很好拗造型。

其实咱北京姑娘, 早就在30年前,就已经戴贝雷帽搭配了。我的贝雷帽,时尚时尚最时尚!

贝雷帽也是80年代女神们的标配, 成为80年代女生的一个时尚风向标

您是否还记得,当年家里珍藏的“ 喇叭裤”呢?“裤腿儿扫地”、“男女不分”似乎都是当年对这种裤子的评价。

每当有年轻人穿着喇叭裤从胡同穿过,街坊二婶、四姥姥总会在一旁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当然喇叭裤还有它的最佳拍档——“一片歌来一片舞”!

一个年代感十足的“奇装异服”,现在又流行回来了。无论哪个年代,都阻挡不了 那个时代人们追求时尚的脚步

看咱北京大妞儿高圆圆穿着喇叭裤,真是又时尚也不是当年古典的味道。

无论是哪个年代的女孩子,都是天生爱美的。素雅的花样,或者波点、碎花图案的曾经 风靡了80年代北京街头,可以让你完成从少女到淑女的跳跃。

时光转瞬即逝,到了2017年的今天,碎花连衣裙仍是时尚界的宠儿。

连衣裙的每一针每一线里都编织着俏丽的神话,编织着女性的漂亮幻想。不得不说, 咱北京姑娘杨幂穿着就是好看

80年代,刮起了一阵 发带风。在发丝间挽上一条美丽的发带,体现女性之美最温柔的利器。

80年代的发带,现在居然时髦的不像话!看咱北京姑娘,甜美的李小璐,带着闺女一起发带风,真的是美丽的不像话。

每一个北京孩子小时候,都穿过这样一双 塑料凉鞋。塑料凉鞋最大的优点是不怕水。

那时的塑料凉鞋是国营大塑料厂生产的,质量好。不论男生女生,人手一双,好穿。

都说时尚是个圈,流行趋势总是循环往复,这话真是不假!30多年前的凉鞋又回来了,而且摇身一变,贵的不要不要的!

看这一排齐刷刷的红色塑料凉鞋, 是不是后悔扔了当年的旧鞋?

Chanel 2017款凉鞋,有没有找到童年的影子?顺便说一句, 这双鞋的价格约为4000+

80年代中期,受香港、日本风潮影响,内地的年轻男女也 纷纷烫起了头发。女孩天生爱美,80年代的北京女性已经非常重视这一头乌黑的秀发了。还记得风靡一时的飞机头、爆炸式吗?时尚、复古、另类交织在那个年代。

您是否还记得,当胡同口儿一个 留着飞机头的摩登女郎走过时时候,那回头率绝对是老高的。

而现如今,当时尚的大潮席卷北京之时,曾经经典的发型又回来了。下图是咱北京姑娘章子怡出席某活动的时候,看看这发型,是否让您想起了当年?

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 咱们北京人就已经走在时尚的前沿了

双眼皮儿&纹眉

整容,似乎到现在为止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可是您是否还记的? 早在80年代的北京,剌双眼皮儿,纹眉这些形式就已经风靡一时了

当时的这些技术还比较粗糙且不规范,甚至可能留下疤痕,但在那个不知道什么是面膜、怎样化好妆的年代,这可绝对是少有的奢侈服务了,它能给所有爱美的女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精彩和美感。

而现如今,什么隆鼻、磨骨的整容方式,不知道会不会在30年后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呢?

如果说现在 漆皮裤成了爱美人士的一种追求,那么80年代的的漆皮鞋绝对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随着“倒爷儿”,“下海”开始,各种冠以时尚,另类,新潮的产品也出现在人们眼前。漆皮鞋也不例外,正所谓:“脚上没鞋,穷半截”,漆皮鞋绝对是一种时髦,有钱的象征!

眼下到了2017, 漆皮鞋依然是人们的宠儿。看咱“菲姐”这一身行头,真够有范儿的,不愧是咱北京姑娘。

走出衣着“蓝和灰”的年代,北京人开始从电影,电视中寻找流行元素,并将其付诸实施。

比如这种“满街是杜秋的情况”, 一件风衣成了当年北京人秋冬季最潮范儿的穿着,您是否记得有个长城风雨衣公司,生意甚是红火!

没想到直到现在,风衣依然时髦。当然,对于咱们北京姑娘来说,风衣真是这个冬天不错的选择,保暖与时髦并存。

80年代,北京绝对可以被称作“ 自行车的王国”,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成为街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上一代人对自行车的感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永久、凤凰是他们至今不能忘却的牌子。自行永久牌自行车车,记载了太多的故事,见证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

就在人们已经习惯的开车的时候,“ 共享单车”又出现了,骑着单车,绕着北京四九城转悠,当年的感觉又回来了。

一转眼30多年过去了,往昔的经历似乎历历在目,30年,不长,还没来得及好好珍惜,时间就不见了。30年,不短,用 10950个日夜来记录你的变化……

您对那些记忆比较深刻!

来源:图片素材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忆风干了。

——罗大佑《明天会更好》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开启家电时代,录音机“飞入寻常百姓家”,与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并称“四大件”,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给了大家选择音乐的权力。

录音机用独特的方式传播了港台音乐,孕育了大陆流行音乐;它也助力第一代留学生通过托福考试,走出国门。

喇叭裤、蛤蟆镜、拎着录音机招摇过市的“不良青年”不仅定格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更镌刻着一代人质朴、真实的记忆。

录音机+蛤蟆镜+喇叭裤=时尚

1980年的中国,80%的人口还生活在农村,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很多家庭每日粗茶淡饭,孩子们身上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看看下面这张80年代初的初中生合影,青涩的面孔,懵懂的眼神,一成不变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1982年的某一天,有个同学说自己家里买了一台录音机——他老爸是单位里的领导,他是班里第一个骑上自行车的。我们到了他家,他的两个哥哥正在摆弄录音机,于是我第一次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讪讪地站在旁边,看着“会唱歌”的录音机,听着柔软甜美的韵律,心里好生羡慕。几分钟后,他哥哥一句“小孩子别听这些”就把我们赶到了另一个房间里。回到家里,和父母念叨起录音机,觊觎之情溢于言表。

那时候,中日关系还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电器如日中天,夏普、三洋和先锋牌录音机都是抢手货,一台要三五百元,国产录音机也要一两百元。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父母仍在反复盘算,青春期的孩子们已经急不可耐,冠冕堂皇的以学习外语为理由,向父母承诺努力学习,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其实那时候的考试根本就没有外语听力测试。

终于挨到上高中,同学家里买录音机的越来越多,父母给我买了一台三洋牌录音机——那是一台商店的样机,清仓打折,售价100元。把录音机抱回家,左瞧右看,爱不释手,晚上恨不得把录音机搂在被窝里,自是辗转反侧,一夜无眠。

80年代初,广播几乎是听音乐的唯一途径。播什么歌曲,电台说了算。你想听的歌曲,或者没有,或者不播。一朝录音机在手,从此以后年轻人听什么、录什么,我的音乐我做主。从这个意义上说,录音机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给了人们选择音乐的权力。

亿万家庭的录音机需求是一次巨大的商机。江苏有一家原来只能从事收音机装配的盐城无线电厂,抓住这个机会,在1982年研制出一款“燕舞”收录机。“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很快在中国家喻户晓。“燕舞”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收录机生产基地,提货的大卡车在厂门口排起长龙。

这是一张1983年拍摄于重庆大足石刻的照片。三个年轻人,拎着沉甸甸的录音机,成为一道风景。我们可以想象,这一路上放着当时流行的欧美和港台音乐,中国从这个时代开始逐渐与世界同步,而他们就是当年的潮流引领者。

1980年,CCTV播出了第一部美国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每周一集,风靡一时。男一号迈克·哈里斯戴着帅气的太阳镜,穿着喇叭裤,形象俊逸。电视剧播出后,这一装束在大陆青年中迅速流行起来。手中再拎上一台四喇叭录音机,就是时尚青年的标配,回头率绝对100%。不过也有“掉链子”的时候:正当曲调高亢、美女侧目时,电力忽然不足,磁带拖音的效果如同外星怪兽在嘶吼。

今天,喇叭裤是年轻人常见的装束之一,当年却被视为惊世骇俗的“奇装异服”。80年代初,社会氛围乍暖还寒,社会思想依然保守僵化,满大街的衣着都是“国防绿”和“蓝蚂蚁”。躁动的年轻人早已厌倦了单调的服装款式,横空出世的喇叭裤低腰短裆,增高显瘦,裤脚宽大到像一把扫街的扫帚,走起路来很是“拉风”,就像是大声朗诵给时代的青春叛逆宣言。

然而时尚之路却很艰辛:每天早上都有老师站在校门口,检查是否有学生穿着奇装异服;有些家长训诫孩子说:“穿喇叭裤的人都不正经,若在街上碰到,赶紧躲到马路对面去”;甚至还有大妈大叔们拎着剪子站在街头,看到扫把一样的裤管,就咔嚓一剪刀下去……然而年轻人就是喜欢标新立异、勇立潮头,宁可被视为“痞子”和“流氓”,也要将喇叭裤进行到底。作为80年代中国的第一款时装,喇叭裤最终“逆风飞扬”,横扫神州大地。

与喇叭裤同命相连的还有港台流行歌曲。伴随着录音机进入内地,港台流行歌曲也暗流汹涌。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甜蜜蜜》,刘文正的《雨中即景》、《迟到》,年轻人听了“久旱逢甘露”,如醉如痴,一发不可收。而有些老人听了30年的“革命歌曲”,习惯了“高快响硬”的曲风,忽然听到柔软缠绵、萎靡不振的歌声,大惊失色,称之为“低级趣味“、“黄色歌曲”和“靡靡之音”。

然而年轻人却不愿意灵魂被禁锢,导致“黄色歌曲”如洪水决堤,声势日增。1987年《邓丽君歌曲精选》被引进出版,算是含蓄地表达了港台“靡靡之音”的解禁。

有了录音机,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磁带在哪里?

那时候,新华书店里一盒正版原声带六七块钱,零花钱省吃俭用,仍是杯水车薪。天无绝人之路,市面上有相对便宜的空白带,进口的 TDK、Sony 和 Maxell 牌3块一盒,最便宜的山寨货才1块钱。亲友圈里,听说谁家买了原声带,就拿着空白带去翻录,是为共享经济。

没有谁想着保护“知识产权”,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不是有句名言吗——“窃书不算偷”。录音机一共有6个功能键:暂停、停止、倒带、放音、前进和录音。很多录音键都是红色按键,大人会叮嘱小孩子:“这个红色键千万不能碰,会把里面的声音都消掉。”

很多男孩翻录磁带的激情空前澎湃。带着空白带,骑上自行车,穿街走巷。来到同学家,先把放磁带的抽屉打开,数量在100盒以上的绝对是“土豪”。一盒一盒地核对歌单,发现好听的曲目就挑选出来再行录制。因为被反复观摩把玩,很多磁带封面都磨得斑驳陆离。在没有复印机的年代,磁带封面的歌词只能手抄到沾着很多明星头像的歌本上,再传阅转抄。

磁带是稀缺资源,当然要用好用足、满载而归。遇到喜欢的歌曲很多,而自己只有一盒空白带时,取舍是最纠结的事。

还有一个细节需要精打细算:磁带有AB两面,很多原声带的时长是每面25分钟,而空白带则是30分钟。在A面上若多录入两首歌,时间可能就不够;若只录一首歌,又会浪费磁带。而且这时候B面的起始位点也很尴尬:选择从头开始,每次播放时就需要倒带,很不方便;选择同一位点开始,又会造成和A面一样的浪费。

也有一种免费的淘歌方式:每个周日上午8:30,广播电台会有一栏“听众点播”节目。准时调好电台,听到主持人说到自己喜欢的曲目,就按下录音键,一首歌就这样到手了。我们当年用这种方式转录了很多歌曲,包括电影音乐《沸腾的生活》、陈美玲的《原野牧歌》、张德兰的《春光美》。

今天想来,其实这就是80年代的“互联网模式”:一首歌在电台中播出,千家万户可以收听,好歌被转录到磁带里;如同一篇文章在公众号中推出,一众粉丝浏览,好文会被放入收藏夹中。

录音机经常出现绞带问题,简单地说就是齿轮和磁带发生了“交通阻塞“。有时绞得很死,带盒门都打不开。这时候需要打开录音机后盖,再抽丝剥茧,小心翼翼地把磁带取出来。面对一团乱麻的磁带,将铅笔插入齿轮槽中,像古人钻木取火那样,把磁带小心翼翼的卷绕复位。然而手缠磁带松紧不均匀,很容易再次绞带,需要在录音机里把磁带重新倒一遍。另外,被绞过的磁带有折痕,播放时很容易再次绞带。实在不行时,只能忍痛用剪刀把轧伤损坏的部分剪掉,再用透明胶带把断带粘连在一起,凑合着继续用。

凡此种种,一言蔽之,都是没钱惹的祸。

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旋律

70年代末,电台里播放的仍是《洪湖水浪打浪》、《红梅赞》和《南泥湾》等革命歌曲,连眼保健操的开头都是“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1980年,封冻了30年的坚冰开始融化。那时候收音机在很多人家还是唯一的家用电器,聚精会神收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就相当于今天饭后刷手机。

电影院也是难得一去的地方。《追捕》、《佐罗》、《流浪者》、《英俊少年》等外国电影都是在广播里听的录音剪辑,这也让我们记住了邱岳峰、毕克、童自荣等配音演员的名字。这些电影的主题曲经常在收音机中播放,尤其是《追捕》的主题歌《孤独の逃亡》,虽然是一首无字歌,却优美、深沉、紧张。着立领风衣的杜丘,勇敢美丽的真由美,两人于危急中策马飞奔而去,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爱情。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盛况空前:青涩的觉远、善良的牧羊女、狠辣的王仁则,插曲《牧羊曲》更成为电台的热播歌曲。当年1毛钱票价,《少林寺》居然收获1亿多票房,若按观影人次计算,秒杀《战狼2》。此后,《少林寺弟子》、《南北少林》、《木棉袈裟》轮番上映,佛门净地在银幕上喊杀阵阵,所幸没有使出“手撕鬼子”的招式。

电影里刀光剑影,电视上也在打打杀杀。《霍元甲》、《陈真传》、《霍东阁》引起万人空巷。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霍元甲本是有妇之夫,却明目张胆的和赵倩男关系暧昧,是典型的“婚外同居”,问题很严重。还有那部83版《射雕英雄传》,到现在只要听到《世上始终你好》这段旋律,眼前就会浮现出郭靖施展降龙十八掌的画面。

一系列的影视武打作品如同“王炸”,在社会上掀起一阵习武之风。“天下武功出少林”,数以万计的孩子们怀揣梦想,千里迢迢来到嵩山学习功夫,其中就包括后来的王宝强。还有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像模像样的“磕头拜把子”,有的地方甚至涌现出“菜刀队”、“斧头帮”,打架斗殴之事时有发生,终于引发了80年代中期的一轮“严打”。

渐渐地,有黑白电视的人家越来越多,房顶上支起一排排羊角状电视天线,能收到中央、省、市和县四个台。买一份《每周电视报》,按照节目时间表,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血疑》、《上海滩》、《西游记》,看得那叫过瘾。遇到喜欢的片头曲,就把录音机对着电视机喇叭,开始录音。这时全家人必须保持安静,大气都不能出。

当时,CCTV节目中有几段主题音乐真的不错,特别是《动物世界》的片头曲Just Blue。这首曲子是法国金属摇滚乐队SPACE的代表作,天马行空,动感十足,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回忆。真该给当年那位无名音乐编辑发一枚奖章——他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国人听到了当时最前卫的电子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感觉:

80年代初,本土流行乐坛开始萌发,人性化的歌词、温情的旋律、甜美的演唱,伴以电吉他、架子鼓和电子琴等乐器。有些歌曲记忆尤深,包括沈小岑的《请到天涯海角来》、朱明瑛的《大海啊,故乡》、蒋大为的《牡丹之歌》。1983年春晚,被禁播了三年的《乡恋》终于重见天日,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大门就此被一脚踹开。

当年的中小学课堂,上课铃响后文娱委员会带领大家一起唱歌。每当有流行新歌出来,大家就赶紧学。各个班级之间歌声此起彼伏,看谁的歌新、谁的嗓门大。那些年唱过的歌曲有《小草》、《脚印》、《校园的早晨》,我也非常喜欢程琳的《小螺号》和朱晓琳的《妈妈的吻》。

1984年春晚,张明敏成了第一个参加春晚的香港歌手,《我的中国心》一夜爆火。此后奚秀兰、罗文、叶丽仪、张德兰、包娜娜、文章等港台歌手先后登录春晚,红遍大江南北。时代进入快车道,需要激情奔放和快节奏的音乐。费翔一曲劲歌热舞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后,据说女粉丝的求爱信,央视收到了几麻袋。

记得中学时的某个周末,有位男生把家里的“砖头录音机”带到教室,黑色方体,饭盒般大小,播放的是一盒张蔷的磁带。《好好爱我》、《你那会心的一笑》、《月光迪斯科》,这些歌声飘过,男同学马上聚拢,女同学还强作镇静,但耳朵都竖了起来。张蔷的声音甜美、性感、反叛、咄咄逼人,少男少女根本招架不住这种诱惑。此后,电台里听着刘欢、韦唯和毛阿敏,磁带里放着张蔷、张行、吴涤清、张帝,兼收并蓄。让我们再来听听张行翻唱刘文正的一曲《迟到》,曲风轻快,歌词通透,曾吹动了无数少年的心扉。

囿于当时的国情,张蔷、张行、张蝶等歌手在80年代的主流媒体上被选择性遗忘,却在千家万户的录音机里被疯狂翻录,野蛮生长。今天回望,他们的一些歌曲演唱技巧粗糙,然而作为草根拓荒者,他们的歌声装点了年轻人苍白的精神世界,开启了一个可以表达自我感情的时代,他们就是那个年代的“中国好声音”。

在80年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陆几乎就是欧美和港台音乐的翻唱集中营,俗称“扒歌带”。有些“山寨”版磁带,上面标识着“齐秦原唱”,买回来一听,却是屠洪刚的声音。在娱乐资源稀缺的年代,只要歌曲好听,即使是翻唱版,销量依然不俗。

当然,大陆也有优秀的歌手在推进原创音乐。1984年,一盒名为《九州方圆》的磁带汇集了周峰、吕念祖、程琳、成方圆等众多流行歌手,《风雨兼程》、《与我同行》、《等到明年这一天》等原创歌曲被广为传唱。1985年,一部呼唤原创音乐的电影《路边吉他队》上映,掀起了一场吉他学习热,当时才14岁的“音乐诗人”李健就跻身其中。

1986年,《百名歌星演唱会》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郭峰推出那首公益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名不见经传的崔健演唱了《一无所有》,这首歌成为中国摇滚乐的开山之作。

很快,流行乐坛又刮起一阵 “西北风”,将摇滚、民族、流行集于一身,悲怆、凄凉、荡气回肠。录音机里响起了《黄土高坡》和《信天游》,《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和囚歌《悔恨的泪》也曾经昙花一现。1989年,大陆终于在有了一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被港台歌手多次翻唱的歌曲:李海鹰创作的《弯弯的月亮》。

同是1986年,苏红唱响了一曲校园歌曲《我多想唱》:“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高三了还有闲情唱,妈妈听了准会这么讲”。那个年代,高考是一座残酷的独木桥,同龄人中只有2%的人能够考上大学。

熬过炼狱般的高考,我终于等来了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学报到之前,我大言不惭提出要带上家里唯一的录音机,气得妹妹一脸不高兴。爸爸妈妈赶紧打圆场,承诺给妹妹再买一台新的录音机。

记得上大学以后,第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是苏芮的《跟着感觉走》,自然随性、神采飞扬,一如当时的心情。还有一张专辑《潮——来自台湾的歌声》,包括了《一场游戏一场梦》、《再回首》、《想你的时候》、《我的未来不是梦》,让大陆观众瞬间记住了王杰、姜育恒、千百惠和张雨生这批台湾歌手的名字。大学生乃“天之骄子”,音乐品位当然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宿舍走廊里响起了卡朋特的《昨日重现》、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命运》、尼古拉的吉他曲专辑《人们的梦》。

80年代考托福出国的人,很多都用录音机听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英语听力入门》(Stepby Step)。86年开始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助推了莘莘学子的学习热情。当然,校园里不只有各式英语考试,也有歌舞升平。大学生正是激情燃烧的年龄,又远离了家长的束缚,周末可以尽情欢笑。舞会是最廉价的娱乐方式,周末找个教室,将桌椅搬到走廊里,再把录音机往讲台上一放,舞会就此开始。林林总总的舞曲中,印象很深的是韩宝仪的《粉红色的回忆》,曲风热情、轻快、奔放。还有一版《地道战》串烧舞曲,今天听来真是哭笑不得。

看看下面这张照片中80年代大学生身上独有的青涩和土气。三十年过去,当年的兄弟姐妹都已年过半百。照片中那台录音机曾为班级舞会立下汗马功劳,拎着录音机的哥们现在成了教授,苦学英语的那位兄弟已经定居美国。

80年代的大学生春游合影

追忆80年代,除了流行歌曲,还有一种音乐特别值得一提——席卷全球、经久不衰的迪斯科(disco)。舞曲响起时,一众青年男女不顾别人的眼光,扭胯踢腿,狂野舞蹈,画面热烈。时至今日,依然有青年人喜欢蹦迪。

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孙红雷的街舞视频,功底不是盖的,他曾获得1988年全国霹雳舞大赛二等奖。

当时为了招揽人气,商业街上很多商铺的四声道录音机都在放声高歌,其中有两首歌曲不仅火遍全城,更成为经典的迪斯科舞曲,不知你是否还有印象?e

说到迪斯科,还必须追忆电子舞曲。“荷东不死,猛士不倒”,旋律中有嘈杂、粗糙和疯狂,也有温柔、浪漫和伤感。混音制造的奇特音效,使很多年轻人心潮澎湃。尤其是《荷东》第一集,几乎首首经典。让我们重温一首《冷若冰霜》(Colder than ice)。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1980年前后,我们在广播里听到的很多旋律不是源自录音带,而是用留声机播放的唱片。留声机是爱迪生老爷子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磁带出现以前,黑胶唱片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回忆起留声机,人们会联想到复古的老电影、张扬的喇叭和纯美的声音。进入80年代后,相对于留声机的“笨重”,录音机轻便的多。更为重要的是,唱片只能用来播放,而磁带却可以翻录,随时随地享受音乐,更接地气。

进入90年代,两岸三地群星闪耀,林林总总的歌星随口就能说出三五十位。你唱罢来我登场,流行音乐进入黄金十年,磁带也迎来鼎盛期。街头巷尾雨后春笋般冒出很多音像店,磁带品类琳琅满目。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风和日丽,却不知一场技术革命已然悄悄逼近。

90年代中期,CD开启了数字化时代,很快终结了音质不佳、倒带繁琐的磁带王朝。新科、爱多、步步高等CD企业迅猛崛起,盛极一时的“燕舞”录音机厂破产倒闭。

然而CD最具价值的不是CD介质本身,而是数字化存储。到了2000年,更为轻便的MP3淘汰了CD,而2010年崛起的互联网音乐又淘汰了MP3。如今潮流一族戴着蓝牙耳机在闹市中穿行而过,想想80年代的台式录音机,再看看手里的智能手机,不得不感叹数字化革命的伟大。

曾记得,大家围坐在录音机前,痴迷地听着不知已被翻录了多少遍的歌曲。今天,那一代歌者大都已成“明日黄花”。盘点一下家当,留声机、录音机、CD机、影碟机和唱片、磁带、CD、MP3播放器,如今已然成为一堆电子垃圾,甚至成为一个格格不入的行业——收藏业。

凡事都有得有失。当年翻录磁带时,窗外阳光明媚,录音机的两孔齿轮一圈圈转动,时间缓缓流逝。静静地坐在录音机前听着歌曲,或者和同学说说笑笑,下一盘象棋。如今,网络将世界变成地球村,一部智能手机在手,海量音乐缓存到app里,嘻哈、摇滚、民谣、电子,应有尽有。对于年轻人来说,翻录磁带已经成为远古传说。效率是提高了,却也少了辛苦等待后的雀跃。容易获得的东西反而不会去珍惜。

变化的还有音乐本身。80年代,歌手靠的是声音而不是颜值,也没有过多的商业包装。进入90年代,音乐开始变得“形式大于内容”,借用李宗盛的一句话:“录一首歌15万,拍MV却要花掉150万,音乐沦为MV的配乐。”今天,演员高歌一曲司空见惯,连马云都开口为电影《功守道》录制主题曲。有人气就有流量,唱得怎么样不重要,看表演开心就好。

耐人寻味的是网络信息越来越多,音乐格局却越来越窄,社会关怀和现实批判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当流行音乐蜕变成文化快餐时,真的怀念有理想和激情的80年代。

走在弥漫着商业气息的繁华街道上,耳机里播放着30年前的旋律,真切体会到一种时空穿越。30年前,一帮青年男女伴着录音机在大街上蹦迪斯科;30年后,一群大叔大妈在公园里跳广场舞。仔细看看,依稀是熟悉的身影。

那是一个破冰的时代。最后,还是年轻人赢了,从此“我的青春我做主”,社会开始走向开放、包容和多元。从某种意义上说,沿袭千年的“父为子纲”伦理在80年代开始松动,并且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今天和未来。

提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你会用什么来形容它呢?

年轻?朝气蓬勃?文艺?单纯?理想主义……

每个人都有关于80年代的独家记忆。

今日,且让我们重温中国八十年代最美的100个瞬间。

那时候的童年,没有手机、网络,

和小伙伴的联系,是挨家挨户地敲门,

是一起在街上疯跑、玩沙子……

但那时候的童年很快乐,笑容很灿烂。

故乡的小桥,绿水悠悠,我和我的小伙伴,那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

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一把玩具枪能玩好几年。两个小伙伴,拿着枪追打,能玩一个下午,也不亦乐乎!

爬山、上树、掏鸟窝、抓蜻蜓……现在的孩子,玩具都是手机。那时候的我们,玩具是大自然,够野!

快乐很简单,有时候,可能只是一瓶橘子味的汽水。

在学校饭堂里吃饭,吱吱喳喳。

没有攀比,没有虚荣,大家都吃着一样的饭菜,捧着一样的搪瓷碗、铁饭盆。

“战斗!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喜欢看《铁臂阿童木》,这个黑头发的男孩,告诉我们,做真正的自己,胜利属于我们!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聪明的一休》也是童年的记忆。每次遇到难题,一休就在他的圆脑袋上画圈圈,叮的一声,福到心灵。谁不希望自己也有那么聪明的脑袋瓜!

在学校里,最烦的就是要做课间操、眼保健操。

做眼保健操时,谁没有偷偷摸摸瞅一瞅的时候?

每逢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时,扎两个小揪揪,戴朵大红花,化着红扑扑的腮红,紧张地候场。谁知道,班上那个男孩子却在一旁羞羞脸:“你化成个猴子屁股啦!”

那个他啊,如今都在哪啊,过得快乐吗?

小时候,家里没有专门的书桌。

写作业时,就搬着板凳,抬着脚。夏天蚊子多,经常一手写字,一手打蚊子。

大人们就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着他们唠家常,作业一笔一划地写着,慢慢地,我就长大了。

在那以后,有了更好的书房,却没有了那样的时光。

2.1《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彭丽媛 - 彭丽媛成名金曲

作词者陈晓光有感于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写下了这首歌。

1981年元旦前夕,这首歌被送到中央电视台,从此,传唱开来,成为1980年代最美的写照。

2.2《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李谷一 - 难忘今宵

轻快的旋律,热情的情绪,就像那个时代和那时的年轻人们,饱含青春,充满朝气。

这是1983年电影《搭错车》里的主题曲,意为“有酒瓶子要卖吗?”看着电影,合着苏芮沧桑的嗓音,唱哭了多少人…

橄榄树齐豫 - 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三毛写的词,仿佛便是她一生的写照。几乎70、80、90后都会哼唱的歌,既向往远方又怀念故乡,那棵橄榄树。

一无所有群星 - 王虹。崔健

1986年,崔健在北京的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第一次唱了这首歌。

那真诚而嘹亮的嘶吼,直白的歌词,一句句唱到了人们的心里。有的人听见爱情,有的人听见迷茫,有的人听见理想,有的人听见时代。

从此,崔健被称为“中国摇滚第一人”。

《一无所有》也开启了中国的摇滚时代。

他说:“摇滚精神就是一颗永不停歇滚动的蛋,现实这块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

2.6《冬天里的一把火》

冬天里的一把火费翔 - NOW现在

1987年,费翔上了央视春晚,穿着一身红色的燕尾服,又唱又跳:“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

那把火,也点燃了无数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他也红遍大江南北。

2.7《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金铭 - 小婉君

它是《妈妈再爱我一次》和《苦儿流浪记》的插曲,是一枚重磅催泪弹。至今想起,仍然鼻头一酸。

2.8《外婆的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儿歌 - 儿歌精选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1989年的央视春晚,这首来自中国台湾的民谣歌曲,如清风拂面,成为许多人的经典记忆。它的原唱者潘安邦也随之走红。

2013年,潘安邦因病离世,享年52岁。

逝世前,他交代家人,要把骨灰撒在澎湖湾里边。

一开始,邓丽君的歌被定为“靡靡之音”,全面被禁。

但人们很是喜爱,私底下翻唱、翻录。

从80年代开始,她的歌声已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在她甜而不腻的歌声里,互诉衷肠。

那些被压抑了许久的柔情,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蜜意,都在歌里。

难忘今宵李谷一 - 难忘今宵

很多人以为这首歌是从首届春晚就有的。

其实,它是在1984年第二届春晚才首次出现。

青山、绿水、天涯、海角,人生总有别离,宴会总会结束。

但唯愿你莫忘今宵情浓,莫忘今宵欢乐。

莫忘记1980年代的那些美好。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网络上几乎没有人吐槽86版的《西游记》?”

想起了杨洁导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整个剧组,从1982年开拍,走遍全国19个省取景,却只有一台摄影机;

演员不足,唐僧换了三个人演,幕后的制片主任李鸿昌一人也演了七个角色;

钢丝技术不成熟,演员经常受伤…

但从1986年播出以来,已重播3000余次,是世界上重播率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没有《西游记》的寒暑假,是不完整的。

现在看来,特技也不那么逼真,上下镜头的衔接有时会突兀。

但是,总觉得看不够,只有25集,尤其是知道,原定是30集,却因为资金问题缩减了,心中更有遗憾。

不无遗憾,但无愧于经典。

第一部引进内地的香港电视剧。

它告诉我们,什么叫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只要看过这部剧,你就不会忘记周润发饰演的许文强。

他的长风衣,白围巾、大礼帽,风流又倜傥,成就了无数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

他和赵雅芝饰演的冯程程,在雪中共撑一把油纸伞,英雄美人,一眼万年,一见误终身。

1981年,中国女排七战七捷,第一次赢得世界冠军。

举国上下,没有人不爱排球。

剧中的小鹿纯子,也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她的“晴空霹雳”和“流星赶月”招式,也成为大家争相模仿的动作。

3.5 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

后来的武侠剧,要多高级多高级,却再也没能看得这么津津有味,为江湖的爱恨情仇而入了迷。

翁美玲之后,人间再无俏黄蓉。

1985年,中央台播《阿信》时,收视率达到80%。

它将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融于一个柔弱的女子身上。

阿信坚强勤劳、刻苦坚韧的品德,是那时我们对东方女性的美好想象。

黑白年代最动人的爱情故事,“有情人终成兄妹”的鼻祖。

后来,有无数的偶像剧模仿、借鉴其中的情节,却再也难以超越当时看这部剧的心痛。

剧情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一起挤在邻居家看电视,哭了也不好意思说。

山口百惠,也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女神。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拿着把蒲扇,脚踩着破鞋的济公,疯疯癫癫,在身上胡乱搓泥,就能变出一颗神奇的丸子,包治百病。

但小时候,最怕别人叫我吃济公丸,隔着屏幕都有味道。

大家时常称为1986版的《聊斋》,其实拍于1987年。

有多少人,小时候是偷偷躲在被窝里看的?

那些影影绰绰,光怪陆离,千娇百媚的女子们,多少年过去了,那种又害怕又想看的心情,依然记得。

1987年,《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轰动全国。

导演王扶林从1979年提出想法,倾尽全力,一步步如朝圣之旅。

编剧刘耕路、周雷、周岭花两年多的时间改剧本,作曲家王立平用一年多的时间只为写好一首歌,演员们用三年的时间学琴棋书画,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角色里。

数十年的光阴流转,每个人的命运也仿佛暗合着角色浮沉。

黛玉陈晓旭,因病离世。宝衩张莉,远走异国。

宝玉欧阳奋强,拍了一生的电影,人们却总记得宝玉。

妙玉扮演者姬玉,也出家了。

晴雯扮演者张静林改名安雯,曾替夫还债,深陷抑郁症…

他们用青春与心力,编织了一场红楼绮梦。

红楼梦中人,不知谁在梦里,谁愿梦醒?

“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那时候,人们在电影中借着一个小女孩的眼睛,重返20世纪20年代的老北京。

今天,我们借着电影,重返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1982年上映时,这部影片以1毛钱的票价创下了元的票房纪录,还打破了香港功夫片最高卖座纪录。

当时,不少人因为这部影片,被家里人送去学功夫。

“其实这片子本身没什么太多值得我们怀念的地方,老套的剧情,不够新潮的武打动作,还有根本不值一提的特技效果。

我们怀念的是有李连杰,有于承惠,有计春华,看到他们一起汗流浃背真刀真枪地在银幕上血战的时代,

以及当《牧羊曲》的歌声响起,唤起的那份久违的纯真和感动,这是现在的电影给不了我们的。”

是首部在大陆上映的台湾影片。

有些经典,看了一遍又一遍。

但有些片子,再好你都不愿看第二次。

每当听到那句“酒干倘卖无”,听到那句“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不只是命运的悲欢离合,更是时代的身不由己。

4.4《妈妈再爱我一次》

每个从电影院出来的人,手上都拿着哭湿的手帕。

“中国银幕第一吻”,蜻蜓点水般的一个吻,却让全国心动,让无数少男少女脸红心跳。

那时候看这部电影,眼睛都不舍得眨。

女主人公一个场景就换一套衣服,墨镜、贝雷帽,高腰喇叭裤…

放到今天看,依然很潮很时髦。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始终记得,这一句惊心动魄的台词。

这是谢晋导演伤痕电影三部曲之一,改编自古华的小说,讲述了从1963年到1976年的那段岁月。

当时一张电影票几毛,却取得了过亿的票房。

“乌云遮天终又散,芙蓉花谢重又开。”

因为经历,因为了解,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遗忘。

陈凯歌导演的处女作,一出现便石破天惊。

他打破了画面的平衡,黄土地占了画面的四分之三,辽阔的天空却只占了一线,还有奔腾不息的黄河,嘹亮的信天游,欢快的腰鼓阵…

辽阔宏远之下,是压抑,是矛盾,是反思,是深切的悲哀。

这部影片,也被认为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

张艺谋导演的处女作,被誉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开山之作。

那一抹铺天盖地的红,粗犷而浓烈的生命力,久久地回荡在人心。

1988年,它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是中国电影在世界上获得的第一个冠军级大奖。

“太好了,哥们儿就喜欢俗的!”

被誉为中国娱乐片的典范。

豆瓣上有人评价:“中间那段时装秀,现在看来惊为天人。八十年代的电影自由度也可见一斑。”

这是首部在北京紫禁城真实取景的电影。

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邬君梅等演员出演,讲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故事。

须臾一生,身不由己,“只有那皇座下藏着的蟋蟀,还认得他是帝王。”

有人说,1980年代是属于刘晓庆的时代。

讲中国影史,永远绕不开她。她的人生,也和电影一样精彩,六夺影后,四次婚姻,下过海,入过狱。

她曾说:“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

但世人总是津津乐道她与姜文的恋情,当记者问她是不是在财力上帮助姜文拍了电影。她笑着答道:

“这是应该的,她是天才。”坦荡荡,光风霁月。

刘晓庆,一个生命力顽强的女人。

如今年近七旬,依然不服老,甚至再次出演18岁的少女。

陈冲和刘晓庆,就像那个时代的双生花。

演了《小花》后,她俨然成了当时的流量小花。

但她不满足,跑到美国学电影,还拍出了《天浴》,拿了金马奖。

前一阵子,还凭电影《误杀》中的演技上了一回热搜。

许知远曾问她:“你觉得岁月对你意味着什么?”

她说:“岁月就是岁月。”

谁不爱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

有人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

可叹,她唱了一生温柔的歌,在爱情上却屡屡波折。

最后,却因哮喘病发作,42岁香消玉陨。

歌声甜美,斯人已沓,“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八十年代的“悲剧影后”。

如今,很多人只以为她是“恶婆婆”专业户,却不知年轻时她美得不像话。那时的她,清冷又孤傲,多扮演内敛的角色。

她在《末代皇帝》中饰演文绣,一举成名。

回眸一笑,风情万种。她还一度是“宋美龄专业户”。

说到“80年代第一美女”,很多人一定会选龚雪。

她演了很多电视剧,拿过百花奖影后,但早早结婚,隐于人间。

1986年,杨丽萍自编自演了独舞《雀之灵》,空灵绝美,翩若惊鸿一梦来。

80年代的明星,不只在光鲜靓丽的演艺圈,也可能是平凡刻苦的普通人。

1983年,张海迪,这位从5岁就高位截瘫的女孩子,在《中国青年报》发表自己的作品《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名声大噪。她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

1984年,他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现场,获得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冠军,也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八十年代的中国女排,郎平、张蓉芳、梁艳、孙晋芳、陈亚琼、曹慧英、杨希、陈招娣、曹慧英、郑美珠、姜英、杨锡兰、杨晓君、周晓兰…

她们是国人的骄傲,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明星。“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

那是一群星闪耀的时代。

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1978年,北岛与芒克等人创办了文学杂志《今天》。1980年,《今天》停刊。

那时,他是朦胧诗派的精神领袖。

1984年,诗人北岛到成都参加“星星诗歌节”,见识了人们对诗歌的狂热。

两千张票,一抢而光,没票的想要破窗而入,读者们纷纷冲上舞台要求签名,秩序大乱。

1987年,北岛到英国当访问学者。

很多年后,提起那个时代,他说:“(诗歌)七十年代开花,八十年代结果。”

1982年,18岁的查海生用笔名“海子”发表诗歌。

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的诗》等。

1989年3月26日,海子,25岁,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身边放了四本书:《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说选》。

他留下遗书:“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那个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人,永远地留在了那一年的春天。

顾城,从17岁开始写作,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他的创作高峰。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23岁那年,一首《一代人》石破天惊,成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

1988年,顾城隐居在新西兰激流岛。

1993年,他与妻子顾烨产生冲突,用一把斧砍倒了她,随后上吊自陨。

舒婷的《致橡树》,是80年代的爱情观。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试问,80年代的文艺女青年,有谁不想成为三毛?

留着大波浪,穿着波希米亚长裙,到世界尽头去流浪、流浪…

1983年,余华辞掉医生的工作,迎来了创作高峰。

他在《北京文学》上一口气发表了 《星星》、《竹女》、《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等小说。

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那时,他28岁,还在读大学二年级。

学校有规定,不能结婚,因此他们的结婚是秘密的,没拍结婚照,没办婚礼,就两家人各请了一桌。

同年,他发表了处女作《地久天长》。

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一边教书 ,一边创作历经十年才完成的《黄金时代》。

1985年,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莫言,写出了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

1986年,他发表了小说《红高梁》,引起轰动,并在1988年被改编成电影,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之作。

多年以后,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八十年代,人们还穿着蓝色、灰色的服装,在天安门广场前骑着单车。那时,天总是那么蓝,车还没有那么多,但一切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公园里,恋人敢于相拥。婚纱照,开始流行,上海姑娘的时髦出了名。

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迎来新生,日新月异,吸引着一波一波有梦想的年轻人。

那时候的广州,时尚又前卫。

有人在街头拿着大哥大,有人在排队买太爷记。

鼓浪屿还是那么美,厦门大学还只是一所大学,没有那么多游客。

刚成为经济特区,一切都在建设中。

那时候,大年初一的海滨泳池,是很多人拍全家福的地方。

街头人来人往,市场上许多人在摆地摊。

小公园门口,也有着书报摊。

那时候,海滩上游人寥寥无几,渔民乘着传统的老木船,男戴草帽女戴围巾,出海捕鱼。

因为一篇讲述小岗村18个农民搞起大包干的课文,我们记住了安徽凤阳小岗村。

那时候,我们不想逃离北上广。

人们都相信,那是梦想的天堂。

只要敢拼,敢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公。

名为《中国之食文化》。

它记录80年代北京、江南、广州、四川各地的美食街

那时候全聚德的烤鸭,已经闻名天下,十块钱一只,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还要勒紧裤带才能吃上。

这也成了日后我回到北京的执念。

80年代,东来顺涮羊肉就已经排起了长队了。

8.3 北京隆福寺小吃店

曾经是北京人的食堂,如今已不见踪影。

8.4 上海南翔馒头店

那时,已经人满为患。蒸笼一上桌,大家就马上拿起筷子夹。

小笼包的秘诀,是里面放了猪皮冻。

早晨,人们就来买刚打捞的鱼。

以前的油,没有桶装,都是农户自己榨的。

菜是自己种的,称重,用的还是手工秤。

那时候,老师傅做的甜点已经如此精湛。

今天广州人喝早茶,依然如此热热闹闹。

但有一道奶油百篇糕,是当年的人气爆款,如今却已失传了。

四川人的香料店,隔着屏幕都觉得香。

标牌上的广告语,自带语音效果。

那时候,零食很少,若能吃到一点,必是心心念念许久了。

那时候,最渴望的就是,有亲戚长辈去上海,然后给我带大白兔奶糖。

过去的年味里,都是麦芽糖的味道。

只见挑着扁担的老师傅,拿着一根小木棍,在桶里搅两下,便裹上黄色透明的麦芽糖。

馋得舔了一口又一口,怎么能那么好吃!

长大以后,再吃到的麦芽糖,虽然很甜,却有点齁。

也许是食材变了,也许只是心情变了。

穿惯了蓝灰色的衣服后,人们开始关注时尚,喜欢上各种鲜艳的色彩,比如一抹红裙。

80年代的精致猪猪女孩,必须要有一件“的确良”衫,或者一条“的确良”白裙子。颜色鲜亮,耐穿,耐洗,耐晒,即使不透气,但是的确靓啊!

戴着蛤蟆镜,穿上喇叭裤,听着卡带,80年代的时尚达人,没错了!

现在流行“渣男锡纸烫”,以前的男孩子,不烫个爆炸头,你都别说自己酷。

因为许海峰拿下了第一枚奥运金牌,中国女排也拿到了世界冠军。

运动服,也跟着时尚起来了,穿上它,内心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拥有一双回力鞋,是妥妥的潮人。

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 (Live)张蔷;新裤子 - 歌曲合辑

八十年代,迪斯科从香港传进广州,之后火遍全国。

但一到了舞池,穿上喇叭裤、花裙子,随着音乐,大胆扭胯,尽情释放自我。

那时候,张蔷是当之无愧的迪斯科女皇。

1984年,美国电影《霹雳舞》上映了,随后流入中国。

1987年,中国掀起了霹雳舞狂潮。

“大哥大”,一个要几万元,能用得上的人,都是大哥。

八十年代末,开始出现了BP机。但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流行。

结婚三大件,要有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这可是当时“万元户”的标配。

只要结婚,就会看到这样的双喜脸盆,几乎每家都有。

80年代开始流行拍婚纱照,不像现在一拍几大套,那时一张,就是一辈子。

10.4 那时候,没有太多约会的地方。

坐在公园的长凳上,慢悠悠地呆上半天,有你在,就是最好的良辰美景。

10.5 看电影,压马路,也是谈恋爱的好去处。

10.6 单车爱情,依然很甜。

那时的小伙子攒够了钱,买了自行车。

早早去接心爱的姑娘,而且一定要在12点前送回家。

钱钟书说:“吃饭和借书,都是极其暧昧的两件事,一借一还,一请一去,情份就这么结下了。”

那时的我们,还是很害羞。

但是,找你借书,你就明白了。

那时候的恋人们,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想你就写情书。

大胆的,便穿个花衬衫、喇叭裤,弹吉他给心爱的姑娘听!

那时候的爱情,什么都没说,却又像什么都说了。

就像那个操场的雨后,穿着白裙的女同学,定格了我1980的爱情。

1.《文学远离80年代盛况之后(图)》。京华时报.2011

2.《李泽厚“半吊子”英文打天下 称值得较劲的较劲》。文汇报.2010.

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服装风潮:时髦莫过“的确良”(组图) 》。中国新闻网

4.《30年中国畅销书史》

5.《八十年代,那个文艺狂潮的时代!》

6.《为什么人们开始怀念八十年代?》

7.《八十年代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

8.《影像记忆,回味80年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游记有蛤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