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名吗?想以什么方式成名?

却得知了一条人生的“新律”:

每个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

带来这条不容分说的「新世界规则」的,

正是蒋方舟的母亲尚爱兰。

曾经获得过“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金奖。

而母亲对她的期望便是:

永远也不要成为一个庸俗的人。

从小蒋方舟便在母亲的引导下,

蒋方舟一放学便泡在图书馆里,

等到妈妈来接她时,书也读了一半。

但在她长长的童年书单中,

那些模版式的作文精选却是不存在的。

于是,“自由生长”式的阅读体验,

带她看见了五彩斑斓的世界,

那里有孩童天真的挥挥洒洒,

也有成人艰难的磕磕绊绊。

小小年纪的她写下了一首小诗。

我不懂,为什么妈妈不喜欢我的同学,

我不懂,为什么阿姨说我拉琴像杀鸡,

我不懂,为什么妈妈总是和爸爸睡,

我不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我不懂,蝴蝶和蝴蝶是怎样举行正式婚礼的。

在这首蒋方舟自己命题的小诗中,

写满了她对世界的疑惑。

只是小孩子的信手涂鸦,

但母亲曾对蒋方舟说:“你是天才。”

这四个字拥有精致却粗暴的光芒,

「它既是鼓励,也是诅咒。

所以我要有能力成为天才。」

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

10岁开始创作《正在发育》,

每个小学生都会完成的事。

蒋方舟还只是一个普通城市的小学生,

“我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怪胎……

我要当一个永远不惊讶的疯子……

不吃人们丢弃的骨头……”

她却在结尾跳出来一句:

“噫!身上发冷,好恶心人啊。”

很快,“12岁未成年作家”的故事传遍全国,

她成了“早熟的苹果”、“说大人话的小孩”

自然也变成杂志报纸讨论的焦点。

还从12岁起就有了自己的专栏,

15岁时又写了《邪童正史》,

歪解一个个中国历史小故事,

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迸发不完的灵感,

竟让小小年纪的她仿若职业作家。

逐渐地,「天才少女」成了她的标签。

她成了很多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如同张爱玲所说:“出名要趁早”,

蒋方舟的光芒引来了无数目光。

也有人批评她的文章尽是语病。

那片曾经“自由生长”的沃土上,

似乎建起一道又一道藩篱,

她开始拥有了一条叫做「天才」的轨迹,

轨道旁是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

「少年成名是什么感觉?」

“无人时也觉得有人鞭抽棒打地,

在盯着自己的人生进展,

反而去找方舟的班主任商量,

以“可以不写作业”为特赦,

让蒋方舟没有走上退学的道路。

但关于她的非议声从来没有减少过,

蒋方舟高中毕业后,网上关于

「清华愿降低60分破格录取天才少女」的新闻,

而实际上,方舟只是参与了自主招生。

蒋方舟深知自己的弱势是数理化,

一个类型的题目居然打出了600多页纸,

“你是我见过做题最多的人。”

最后蒋方舟的高考成绩中,

最弱势的数学却拿了最高分。

蒋方舟曾说:“我也高三过,

我对高三所有美好的传说,

她认为自己并不是天才,

只是一个朝着天才的方向去努力的人。

2012年蒋方舟从清华大学毕业,

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外界的非议却甚嚣尘上。

既有怀疑她的文章为其母亲代笔的,

也有因她没有经典作品而反感的,

她卸下孩童的光环走进成人世界后,

外界便迫不及待地以恶意相加。

她会参加很多讲座、论坛、颁奖礼,

微博上也已经是坐拥700多万粉丝的大V。

自己像被参观的马戏团表演者,

害怕江郎才尽成为普通人,

但当恶意真正纷至沓来,

她没有像那些年少成名的作家一样,

赶着去拍电影,或者做编剧,

但她找到了另一个喜欢的身份,

那就是在《圆桌派》里担任嘉宾。

我们终于可以认识一个真实的,

她活泼、开朗,总喜欢自黑,

她说起观点来总能引经据典,

还是某次生活中听到的智言。

与她对谈的窦文涛、马未都、

都是闯荡江湖多年的人物,

以一个28岁女生的独特视角,

切入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

她还大胆地自爆了不少情史。

那悠长的童年被加足了码力,

大部分的时间她都用来写作,

十几岁女孩子爱看的言情剧、偶像剧,

直到高二时,蒋方舟一股脑儿,

看了好几百本言情小说,

那些薄薄的充满青春荷尔蒙的故事,

灌进了少女的大脑,她说:

“青春期在我身上加速完成了。”

曾经「恨嫁到哪怕是条狗也可以谈一下」

于是她浑浑噩噩地迈入了自己的初恋,

却与理科男友讨论了一年

曹雪芹和袁隆平谁更伟大。

后来,蒋方舟顺理成章地,

在《圆桌派》里,她说自己曾经,

因为性格好而被司机相中,

预备介绍给自己的儿子,

畅聊了一路,司机喜欢她到,

就连自己儿子新房照片都给她看了,

最后却没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给她介绍了一个年轻的书法家,

对方就发了条微博说她难看,

怕她看不见还特意@了她。

但蒋方舟却表现得超出常人的冷静,

上节目时,她曾不止一次地表示,

自己长得就是很不好看。

微博上,她翻出自己体重巅峰时的照片,

背着一个登山包,双手插在裤兜里,

风吹乱了头发还没盖住她的脸,

一个网友回复“挺像搞摇滚的”,

她竟也乐呵呵地就转发了出来。

除了自黑,就是难得的诚恳。

也许从小见多了成人世界的套路,

并且成为套路中受益的一员,

让她成为了群嘲的对象。

她认为自己是相亲市场上被挑选的那方,

却是独立新女性的骄傲姿态,

一个充满自信,一个满含焦虑,

徐静蕾从未妥协的「对抗性」,

衬得28岁的蒋方舟火候差了半截。

蒋方舟心里有两辆相向而行的火车,

分别代表她的心理和生理年龄,

这两辆火车会在她18岁时相遇。

蒋方舟在28岁终于和同龄人并肩而行。

一个在少女时代就被催熟的年轻人,

拥护着同龄人真实的生存处境,

直到蒋方舟以一个近30岁的年轻人姿态,

摘掉了「天才少女」的桂冠,

我们才渐渐得以看见那些年,

在新一季《奇葩说》中,

分享了一个看似离她很远的主题,

《我是如何克服自己的讨好型人格的》

习惯于与文学界的长辈们交谈,

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仰望和克制的态度,

因为活在他人沉重的期盼中,

她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情绪,

甚至从来没有和别人有过争吵。

被人喜欢的需求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了,

大家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就好像现在的艺人一样,

然后必须按照那种人去活,

就会从空中楼阁掉入万丈深渊。”

在人设这个词还没有出现之前,

蒋方舟早已是活在“人设”中多年的

她说,被人喜欢的自己,

经常会覆盖真实的自己。

久而久之真实的自己会变得非常陌生。

而为了克服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蒋方舟在2016年将自己放逐到了东京。

没有工作和大大小小的计划,

远离社交,和自己相处,

每天只沉浸在展览、看书、

那些曾经神往或未知的地名,

一下子成为了生活每日的坐标。

也许是在新宿车站里晕头转向,

也许是在神保町的旧书店淘书,

也许是在黑泽民的餐厅痛快地吃起来……

就连交朋友,也多半是以喝酒的方式,

她说,“我开启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当一幅画可以看一整天,

当她可以花上四五个小时,

去注视着丰岛美术馆里,

那冒出又滑下的水滴时,

“我过的是完整且混沌的时间,

社会分工所制造出的精准时刻,

我可以认真地去观看和面对自己,

而不用在社交场合去扮演自己,

不用在公众关注下去扮演自己。”

她感觉某种程度的讨好型人格被治愈了,

文艺生活完全可以支撑起她来。

她给自己一年的生活做了记录,

记录她“活过漫长而倦怠的二十多年里,

而陈丹青捧起这本书,却很生气,

“80后作者的书我能看完的几乎没有,

只有蒋方舟的上一本书。

这本《东京一年》,我是怕看完。”

也许人们像曾经期待少女蒋方舟一样地,

期待青年蒋方舟,语出惊人,

永远像被托举在上方的勇士,

她早就该用自己的步调,

辅线拐到哪儿都无所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当明星怎么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