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金钗打一数字,1到16?

提起金陵十二钗的最佳婚配,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另外,还有人想问金陵十二钗主要的情节,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分别是哪十二个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金陵十二钗的婚配: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你说的是风月宝鉴那一章中,关于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吧!!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说的是宝钗,咏絮才说的是黛玉;玉带林倒过来念就是林黛玉,金簪就是宝钗,雪与薛谐音)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这首说的就是元春贵为皇妃,她的三个妹妹命运都不如她好,所以“三春争及初春景”,但是她却因权力斗争而成为牺牲品,因此,“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和“兕”都是中的猛兽,两者相斗,结果是元春做了牺牲品。具体是怎么回事,红楼梦里没有详说)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首说的是探春最终远嫁的命运,还记得她这首词旁配的画,是一幅断了线的风筝吗?那就说明,探春会远嫁他方,一去不返。)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前两句说的是湘云生在富贵家,她是家族中史家的嘛!但是她“襁褓之间父母违”幼年父母双亡,成为一个孤儿,由其叔父抚养,受尽了屈辱。后两句说的是湘云,幸格好,后嫁了一个好夫君,但是不幸又至,夫君早逝留下她一个人,“湘江水逝楚云飞”。)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书中的妙玉是高洁、空灵、脱俗、与世无争的。但是那样的,不给她脱俗出世的机会。所以她最终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有研究者称,妙玉在贾家家败之后,是被强人抢出,卖入了之中,所以是“终陷淖泥中”。)子系狼,得志便猖狂.

(子系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孙”字。迎春的夫家姓孙,还是靠贾家得的势,但是娶了迎春后,却她,所以说是“狼,得志便猖狂”。致使迎春受虐而死,“一载赴黄梁”。)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旁.

(这首就是说惜春,看到了三个姐姐的悲惨命运,最终看破了红尘,在贾家家败之后,接替妙玉住进了栊翠庵,出家当起了尼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鸟加在一起就是一个繁体的“凤”字。“爱慕此生才”有人说应该是“爱慕此生财”,说凤姐贪财。“一从二令三人木”,说的是贾连对凤姐的态度变化,从最开始的听从,到后来的命令,再到“三人木”就是“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说的是巧姐因为家败,被自己的亲哥哥和舅舅卖入了中,所以是“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后来,由于刘援助才得以脱困,并嫁与板儿为妻。“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说的就是刘每次来大观园,都是有巧姐的母亲凤姐负责接待、照顾的;巧姐的名字还是刘给起的;后来落难就是刘感恩,花钱把她赎了出来。)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说的是李纨年轻守寡,独自一个人带大了儿子贾兰。后来贾兰金榜提名,有了“谁似一盆兰”的好结果。但是,她却病逝了,只留下空名与“他人作笑谈”。)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还记得在同一章回中,警幻子的妹妹叫什么名字吗?就是“可卿”。说可卿是“情天情海”出来的“情身”。“情既相逢必主”说的就是她私生活混乱,和自己的公公贾赦不清不白。所以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分别是哪十二个人?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销耗。望家乡,

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狼,无。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骄奢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践的,公府千金似。叹芳艳魄,一载荡悠悠。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奴去也,莫牵连。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

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

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宿总因情!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好高人愈妒,

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

红粉朱楼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讯!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支曲子是《红楼梦十二曲》的总结,也是大观园里众多女子悲剧命运的概括。

这里写到了十二个女子的各种生活遭遇、各种性格、各种结局。史湘云是贵族的千金,但家业已经衰败;薛宝钗家资巨富,但已挥霍殆尽;巧姐临难遇恩人,得以死里逃生;妙玉冷眼看人世,落得身陷泥淖中;贾迎春抵债嫁给孙绍祖,被活活折磨而死;林黛玉叛逆礼教,为宝玉泪尽丧身;秦可卿饮辱;贾探春避祸远嫁;元春身封贵妃而不得善终;李纨因子得贵也实侥幸;贾惜春看破红尘,削发为尼,遁入空门;王熙凤执迷不悟,机关算尽,结果送了性命。凡此种种,形形,哪一条路也不通,哪一条命运也不佳。所以作者的结论就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子系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质,一载赴黄梁。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旁。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1、薛宝钗和林黛玉:可叹停机德(薛),堪怜咏絮才(林)。玉带林中挂(林),金簪雪里埋(薛)。

2、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3、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4、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5、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6、贾迎春:子系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质,一载赴黄梁。

7、贾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旁。

8、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9、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10、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11、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以上就是与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相关内容,是关于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的分享。看完金陵十二钗的最佳婚配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内容提要:《红楼梦》中怡红院里的西府海棠见证了《红楼梦》诸多重要的事件,令人印象深刻。本文试图以这棵西府海棠为依托,首先对西府海棠名称中的“西府”进行考证;其次对西府海棠的花期进行分析,以此研究西府海棠反映的地理环境;最后对西府海棠所折射的相关文化及其与《红楼梦》写作地域的关系进行相关推测。

关键词:《红楼梦》 西府海棠 花期 地理环境

本文选取《红楼梦》中怡红院的西府海棠为研究对象,试图考据其名称来历、花期与环境以及相关地域文化,以此分析西府海棠与《红楼梦》之关系。

海棠花姿绰约,独具风韵,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贵妃”、“花中神仙”、“花尊贵”[1]之称,常栽于宫廷园林或私家花园中,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堂富贵”之祥和寓意[2][3],在北京故宫御花园绛雪轩、颐和园、恭王府等均有种植[4]。西府海棠更是被称作“中华国艳”[5],小乔木,高达2.5-5米,属于木兰纲、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喜光耐旱,亦为“海棠四品”(“海棠四本”)[6]之一,为海棠上品,与垂丝海棠都是“四品”中的有淡淡清香的。清代苏灵曾在其著作《盆玩偶录》里面,把西府海棠列为“十八学士”之一[7]。西府海棠相传因古代生长在西府(今陕西宝鸡一带)而得名,2009年4月14日被选为宝鸡的市花[8]。

西府海棠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观赏之上,其果实“海棠果”也是一种营养成分比较高的水果,可以制成果酱、果干、蜜饯等,有比较高的经济价值。另外,在苹果矮化砧木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与选配中,西府海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其嫁接的红富士苹果具有较强的潜在早果性,用西府海棠作为母本嫁接苹果树,有助于培育具有矮化、早果特性的优良苹果品种[9]。

西府海棠的文化价值更是享誉海内外,关于海棠的诗词曲赋更是数不胜数。另外,西府海棠也被称作“解语花”,是美人的象征,在本文第三部分将会做详细叙述。《红楼梦》中的西府海棠的文化价值更是不言而喻,在怡红院里亦称作“女儿棠”,曹雪芹在其身上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卜键称之为“伟大作家曹雪芹的一个天才创造, 是那时代纯洁女儿的精神映像, 也是其悲剧命运的象征”[10]。

图一 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取景地——正定荣国府所种植的西府海棠(房杰老师摄)

经笔者整理,学术界有关《红楼梦》中海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海棠种类的宏观研究上,鲜有对西府海棠的集中研究。

其一,对《红楼梦》中海棠文化的综合研究:

姜楠南等学者[11]对《红楼梦》中的海棠文化进行系统梳理,首先对《红楼梦》所提到过的三种海棠(怡红院的西府海棠、海棠诗社所吟咏的“白海棠(秋海棠)”、秦可卿、黛玉房中的摆设中的木瓜海棠)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海棠花文化在《红楼梦》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家居生活、休闲娱乐、神秘隐喻等);再次对海棠诗词进行艺术特色赏析;最后从全书的植物统计看《红楼梦》后四十回之真伪。

孙云[12]同样也对《红楼梦》中海棠的种类进行梳理,并分析了“海棠春睡”的文学意蕴,最后分析了贾宝玉与海棠的关系,海棠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以宝玉的视角来关注《红楼梦》众女子的命运。

喻晓玲[13]对《红楼梦》中的花草意象进行综合梳理研究,并分析其各自艺术功能,其中对于海棠也进行了相关分析,认为海棠属于“暗示指向性情节中的花草”。

王莹雪[14]对《红楼梦》中的海棠进行了梳理,对海棠的概念、种类、种植、价值均进行分析,指出海棠在《红楼梦》中具有文化寓意与叙事功能。

其二,对《红楼梦》中西府海棠的象征手法的研究:

周汝昌[15]认为怡红院里的芭蕉和海棠是《红楼梦》的“核心之核心”,又提到“绿蕉喻黛玉,红棠喻湘云”,这两人才是书中重要女性角色,而这院中竟没有宝钗的地位。喻美灵[16]则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即“蕉棠两植由两者为黛转为蕉钗棠黛”,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即贾宝玉的认知刚开始是“蕉棠并举”,即芭蕉、海棠均为黛玉。后来因元妃省亲时,宝钗认为元妃不喜“红香绿玉”,让宝玉将“绿玉”改成“绿蜡”,以此确立了“蕉钗棠黛”。

黄崇浩[17]认为《红楼梦》中的海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并且是一个“象征系统”。他结合了古典诗词文赋来作为例证,对海棠的象征对象做了诸多解读,例如西府海棠中的“西府”象征荣国府,西府海棠与“女儿国”、十二金钗、阆苑仙葩、绛珠草与绛珠仙子、雨与泪、黛玉与小红的名字等等都有着象征寓意的关联。

其三,对怡红院“海棠花妖”的研究:

卜键[18]认为怡红院的西府海棠是红楼所有女儿们悲剧命运的象征,其生死枯荣是一种“兆应”,与女儿命运息息相关,他推测如果曹雪芹能继续写后四十回,女儿棠不但不应该违时开放,而且另外半边也应该枯死,应在林黛玉身上。

刘廷乾[19]认为《红楼梦》中“海棠花妖”情节的设计, 直接借鉴于顾瑛的《秋日海棠花开序》一文。从海棠花妖的情景描写, 到贾宝玉等人海棠诗的创作, 或借鉴于顾瑛文中的记载, 或借鉴于顾瑛、袁华等人的海棠诗作。海棠花妖, 对顾府和顾瑛的人生、对贾府和贾宝玉的人生, 都是一个重大转折的标志。找到了这一借鉴, 对探讨《红楼梦》的续书, 提供了证据。

王莹雪[20]认为“海棠花妖”是贾府厄运的开始,霉运接踵而至,贾府上下的命运都像是“干枯了一年的西府海棠”。后来贾府重获皇恩,贾政重新做官,贾宝玉、贾兰金榜题名,应了“半枯半荣。又盛开”的海棠花妖之验了。

综上所述,学界对于《红楼梦》中的海棠花的文化以及其文学叙事的功能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鲜有对西府海棠的来源考据、花期及反映的地理环境、西府海棠所折射的相关文化与写作地域之关系等专门研究,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展开分析。

一、关于西府海棠之“西府”名称考

西府海棠之“西府”的含义,文学上和历史中有不同的解释,但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现今公认说法即为后者,即“西府”是指今陕西宝鸡一带。

1. 文学角度的“西府”考证

西府海棠的“西府”从文学角度进行考证,主要是结合《红楼梦》文本以及相关诗词、典籍进行推理分析,该部分主要以分析黄冈师范学院黄崇浩先生的相关观点为主。黄崇浩认为“我们只须注意,《红楼梦》中所写到的海棠,是种在荣国府的怡红院里的。而荣国府正是‘西府’,宁国府则是东府。只看贾雨村所述‘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第二回),就可明白。此后,府中便直言东府、西府,如‘西府里琏二奶奶’之类(第十四回)。贾政携众清客及宝玉入大观园,便见有一处种有一株西府海棠。西府海棠当然不是因为种在荣国府而得名,但是,作者偏把西府海棠种在荣国府里,恐怕不是偶合之笔。”[21]在此,笔者想纠正一个误读,西府海棠是种植在大观园里的怡红院中,“大观园”与“荣国府”两处地点不容混淆,大观园为荣、宁二府为迎接元妃省亲共同建造,不能归于“荣国府”。

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告竣,贾政带着宝玉及众学士游园题匾,行至后来被元春所赐名的怡红院处,看到“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贾政称“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22]黄崇浩考证“关于女儿国,见于史籍者,如《南史》之东方女国,《新唐书》之女蛮国、东女国、西女国等。其中的‘东女国’位于今四川的西北部,乃羌人的一支。”黄崇浩通过宋人沈立的《海棠百韵》诗中的“峨蜀地千里,海棠花独妍。万株佳丽国,二月艳阳天”以及《海棠记》中的“大足治中,旧有香霏阁,号曰海棠香国”,推测“西部地区为海棠原产地的说法更可信一些”。

黄崇浩先生对于“西府”的文学考证,引经据典,颇为不易,然而笔者有不同的见解。《红楼梦》中所提“女儿棠系出女儿国”可能很大程度上属于文学虚构,即贾政所云“荒唐不经之说”,是为了突出西府海棠的象征意义,即如《红楼梦》第十七回贾宝玉所推测的那样:“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笔者认为,黄崇浩先生从小说中的“女儿国”入手对西府海棠的来历进行考证,独辟蹊径,有待学界继续商榷讨论。

另外,对于黄崇浩先生对“海棠在蜀地”推测“海棠原产地位于西部地区”,笔者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诚如黄崇浩先生在同一文中所言,“海棠乃阆苑仙葩”,笔者认为古代文人将海棠比作“阆苑仙葩”,而后将“阆苑”对应四川阆中,才有了一些关于海棠在蜀地的相关叙述与诗句。另外,“存在地”与“起源地”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样的推理笔者认为以此为据,说服力可能不够强。

2. 历史记载中的“西府”考证

西府海棠的“西府”从历史角度进行考证,主要是结合历史沿革、官方记载进行分析。据王建国[23]考证,“西府”在我国历史上曾以军事、管理机构、侨置地名、居地住所,甚至都城之名存在过,但陕西西府一直延续至今,其得名与历史上的凤翔府有直接的联系。凤翔为古雍州之所,秦都雍城之地,唐代“安史之乱”中,肃宗于至德元年(756年)改扶风郡为凤翔郡,取“凤鸣于岐,翔于雍”的祥瑞之意。至德二年( 757年) 二月戊子,抵达凤翔郡。此后直至同年十月回銮长安,肃宗朝廷一直停留在凤翔。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内,凤翔成为平定安史叛乱、维系大唐江山的政治权力中心,一时间地位凸显。同年十月癸亥,肃宗“自凤翔还京”,即准“凤翔郡给复五年”[24]; 十二月丙午,玄宗自蜀回京,故“改蜀郡为南京,凤翔府为西京,西京改为中京,蜀郡改为成都府。凤翔府官僚并同三京名号”[25]。 因凤翔府在长安(西安府) 以西,民间习称“西府”,沿用至今。

如今的“西府”广义上是指陕西省关中西部宝鸡市及其周边部分地区(宝鸡市的地理位置如图二),狭义上是指宝鸡市及其下辖三区九县。如今,“西府”不仅是个地理概念,更多增添了民俗的韵味,如包括岐山臊子面、歧山擀面皮、凤翔豆花泡馍、西府扯面等西府美食,也有精致灵巧的西府泥塑、剪纸、刺绣、年画、社火等西府民间艺术,“西府”成了关中西部瑰丽多彩的地域文化代名词。

图二 “西府”——陕西省宝鸡市在全国的位置图(图源:高德地图)

二、关于西府海棠的花期以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环境

关于西府海棠的花期,在《红楼梦》中记载有两种,一种是阴历三月开,第二种是阴历十一月违时开放。第十七回第一次描写大观园怡红院时,当时正是西府海棠怒放的季节,应是阳春三月左右。第二次详细描写西府海棠的花期是在第九十四回赏“海棠花妖”,是阴历十一月。由于前者已在上一部分详细叙述过,故在此不做赘述,该部分主要分析后者,即怡红院西府海棠的“违时开放”。

1.《红楼梦》中的“海棠花妖”

早在《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俏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奄奄一息之时,宝玉曾对袭人说:“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袭人笑宝玉“婆婆妈妈”、“草木怎关系起人来”、“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等,但宝玉竟然用“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等“大题目”与“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等小题目的“兆应”与“灵验”,举例说明“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在第七十八回贾宝玉杜撰的《芙蓉女儿诔》中也写到“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老”。由此可见,怡红院的这棵西府海棠,在贾宝玉眼中可以感知到晴雯“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的悲惨命运,也是有情感,通灵性的。另外,“晴为黛影”、“袭人为宝钗之影”,因此袭人不满宝玉对海棠枯死半边的解读也不难理解了。

在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中,怡红院的枯死近一年的西府海棠竟在十一月开了,众人纷纷来观赏,大家都觉得这花开的奇怪,但贾母却认为“这花儿应在三月里开的,如今虽是十一月,因节气迟,还算十月,应着小阳春的天气,这花开因为和暖是有的。”邢夫人、李纨均不解,探春心里想“此花必非好兆。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黛玉认为“草木也随人的,如今二哥哥认真念书,舅舅喜欢,那棵树也就发了”,众人皆认为黛玉的解释生动有趣。后来“宝玉看见贾母喜欢,更是兴头。因想起:‘晴雯死的那年海棠死的,今日海棠复荣,我们院内这些人自然都好。但是晴雯不能像花的死而复生了。’顿觉转喜为悲。忽又想起前日巧姐提凤姐要把五儿补入,或此花为他而开,也未可知,却又转悲为喜,依旧说笑。”但是读者都知道,紧接着就莫名其妙丢失了通灵宝玉,仿佛这次的海棠花的“感应”并不是吉利的,果真是“花妖”吗?另外,再结合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颠”可见“海棠花妖”后贾府接二连三出事遭灾。

由于第九十四回、第九十五回已是后四十回,笔者推测“海棠花妖”并不能判断是否为曹雪芹本意设计,但西府海棠的“花妖事件”仿佛也是贾府已经开始走上“穷途末路”的一种暗示或预言。

2. “海棠违时”的科学依据

海棠花真的会在一年之内“花开二度”吗?笔者通过查阅资料,惊喜地发现,苹果属的海棠大多都可以“违时开放”,比如在 2007年秋季廊坊市海棠花的变种重瓣粉海棠曾二次开花,时间是在2007年10月下旬至11月,根据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李锦的研究,2007年国内海棠秋季二次开花的地方很多, 见报道的有新疆(红叶海棠, 二次开花时间为 7、8月份) 、南京(品种为紫叶海棠花, 二次开花时间为8月份, 三次开花时间为10月份)。海棠花二次开花原因有三:符合果树物候期的顺序性、符合物候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重演性的特点、一段时间的低温并非打破苹果属植物花芽休眠的必需条件[26]。

图三 廊坊市北外环海棠春季( 4月中下旬)开花状(左图)与廊坊市北外环海棠秋季(10月下旬) 开花状(右图)[27]

由此可见,海棠“花开二度”、甚至“花开三度”都是真实存在的,《红楼梦》中的“海棠花妖”开在阴历十一月,可能时间上比阳历十月下旬稍晚,但是对于艺术创作来言,强调基于现实的再度创作,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红楼梦》已然能达到“艺术上的真实”。另外,廊坊与《红楼梦》的写作地北京毗邻,虽然海棠违时开放的例证很多,但是廊坊的这一例子可以作为一个相对合理的科学证明。如此看来,故宫御花园内的绛雪轩前的西府海棠曾违时开放也可以理解了。

反观《红楼梦》第九十四回,贾母面对“海棠花妖”这一怪异现象,她的解读的确富含一定的科学性。作为贾府德高望重的“老祖宗”,贾母的解读显示出她非但不信奉迷信,反而结合自己的丰厚阅历,相信自然规律,让读者对这一重要人物形象肃然起敬。从这一点来看,后四十回的续写在人物性格的细节刻画上也较为独到,同时“海棠花妖”也体现出《红楼梦》所描绘的地理环境,应当是在适合西府海棠生长的中国北方区域。

三、西府海棠所投射的相关文化的考证以及与《红楼梦》的写作地域的关系

西府海棠具体是起源于何时何地,已不可考证,笔者认为其第一次浓墨重彩地出现在历史舞台,有可能是在唐玄宗、唐肃宗时期,安史之乱之后,即上文第一部分提到的凤翔府“西都”、“西京”之名出现,并在民间的流传为“西府”,关中西部的这类独居风格的海棠随即被冠以“西府海棠”之名。西府海棠在岁月的洗礼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文化,但真伪难辨,笔者试图做一些粗浅的推测,并比较西府海棠的地域文化与《红楼梦》的写作地域之间的关系。

1.“海棠春睡”、“解语花”典故考

“海棠春睡”典故出自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载于北宋惠洪的《冷斋夜话》):“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是岂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28]自此,“海棠春睡”成为海棠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意象,成为后代文人墨客争先吟咏的对象。另外,五代时期的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中记述到:“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29]唐玄宗将杨贵妃比作西府海棠,又给杨贵妃加以美称“解语花”,以此类推西府海棠就多了一个雅号“解语花”,成为比喻美人的象征载体。

在五代至北宋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编造、杜撰各种新奇典故、代名、词汇的‘伪典小说’”,其中《开元天宝遗事》就是其中之一[30],故此“解语花”之典故已不可考。另外,也有学者考证“海棠春睡”之典故应该是文人所杜撰出的一个“伪典”[31]。至于后来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已无任何依据,可尚且只做传说解读。笔者也赞同该观点,“海棠春睡”、“解语花”这些典故的历史真实性不高,应该谨慎使用、分析。

2. 苏轼《海棠》诗中引用的“海棠”种类之推测

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也就是其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的第五个年头,豪迈乐天的东坡居士仍赋诗表达其潇洒胸襟,其中著名一首便是《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现在抛开苏轼是否所用“海棠春睡”为伪典不谈,主要来分析一下该海棠的具体种类。

有些人从“香雾空蒙”上推测应该是海棠花的香味,而推测其为“西府海棠”。但是在海棠中带香味的唯有苹果属的西府海棠与垂丝海棠,均带有淡淡香味。因此,苏轼在黄州吟咏的是哪一种海棠呢?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曾在以大理评事签书的京官身份去凤翔府任判官,并任职三年多,这是苏轼的第一个官职。在西府海棠的故乡,苏轼可能对西府海棠印象深刻。笔者粗浅推测,二十年后苏轼在黄州所吟咏的“海棠”是他的“眼前所见”还是“心中所想”呢?若是前者,那就可能是西府海棠或者垂丝海棠。若是后者,那莫非是苏轼回忆青春时所见西府海棠,也不得而知,只能留给读者自由评说。

3. 西府海棠所折射的地域文化以及与《红楼梦》写作地域的关系

笔者以为,西府海棠作为一种宫廷观赏花卉,随着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迁移而辗转大江南北。西府海棠可能始于唐代冠名“西府”之时,当时流行于西府海棠的得名处——以首都长安为核心的关中地区。后来,五代时期,首都迁至中原大地开封和洛阳,北宋继续定都开封汴梁城,名噪一时。金元明清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北迁,西府海棠在北京落地生根,走进了皇家园林与王府花园,故宫绛雪轩、颐和园、圆明园、什刹海、恭王府、醇王府……直至如今,北京无处不见西府海棠的倩影,西府海棠成为了北京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选择西府海棠作为反映女儿命运、寄托宝玉情思的重要载体,其创作根植于北京底蕴深厚的西府海棠地域文化,曹公在此基础上倾注心血,设计成一个极富韵味的象征意象。

西府海棠作为《红楼梦》中文学叙事、人物形象刻画的重要载体与物质媒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此为研究对象,可以探知《红楼梦》的人物性格、写作地域、写作背景等方面,但仍有许多未知值得思考与探究。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曾经诗云:“聪明灵秀切吾师,一卷《红楼》触百思”。《红楼梦》写的是春天的故事,总能给人以启迪和对生活新的思考。在红墙碧瓦旁的西府海棠,时而恬静而安然,时而袅娜而律动,静静摇曳着属于她永恒的秘密与传奇。

[1][5][8]陈梦瑶、何建勇:《中华“国艳”真富贵,西府海棠名至实归》,《绿化与生活》2019年第6期。

[2]李艳辉:《西府海棠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绿色科技》2018年第17期。

[3]闵宪梅:《西府海棠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26期。

[4]林娜、姜卫兵、翁忙玲:《海棠树种资源的园林特性及其开发利用》,《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10期。

[6]明代王象晋所作《二如亭群芳谱》中记载“海棠四品”: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但其实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属于“蔷薇科苹果属”,而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属于“蔷薇科木瓜属”。

[7]在清人苏灵的《盆玩偶录》里面,把盆栽分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

[9]隗晓雯、郭静、史娟、郭兴科、张学英、徐继忠:《几种苹果砧木杂交后代对红富士苹果树体生长及早花特性的影响》,《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38卷第5期。

[10][18]卜键:《海棠的兆应》,《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3辑.

[11]姜楠南、汤庚国、沈永宝:《<红楼梦>海棠花文化考》,《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2]孙云:《论<红楼梦>中的“海棠”》,《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1期。

[13]喻晓玲:《<红楼梦>花草意象研究》,闽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14][20]王莹雪:《<红楼梦>中海棠的文化寓意与叙事功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15]周汝昌:《周汝昌点评红楼梦》,团结出版社2004版,第282页。

[16]喻美灵:《红是相思绿是愁——从怡红院中的芭蕉和海棠看贾宝玉的婚恋》,《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第7期。

[17][21]黄崇浩:《海棠魂梦绕红楼——对<石头记>中海棠象征系统的考察》,《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9]刘廷乾:《“海棠违时”与“贾府花妖”———<红楼梦>艺术借鉴的一个明显例证》,《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5辑。

[22]本文所有《红楼梦》原文,全引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7月北京第3版。以下不注。

[23]王建国:《“西府”称谓考》,《唐都学刊》2019年第35期。

[24](五代)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8页。

[25](五代)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0页。

[26]李锦:《海棠秋季二次开花的特点及原因探析》,《安徽农业科学》2008第21期。

[27]图三引自李锦《海棠秋季二次开花的特点及原因探析》,《安徽农业科学》, 2008第21期,第9039页图一与图二。

[28](宋)释惠洪撰《冷斋夜话》,张伯伟编校《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1页。

[29](五代) 王仁裕撰. 曾贻芬点校《开元天宝遗事》,中华书局,2006年3月第1版,第49页。

[30]罗宁:《<开元天宝遗事>是伪典小说》,《文学研究》2015年第一卷第2期。

[31]夏志颖:《“海棠春睡”的疑问》,《寻根》2018年第3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二金钗正副判词及其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