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为什么我们仍需要阅读?

曾经有一个家长问一位家教专家:“我的儿子15岁了,不爱看书,勉强完成作业以后就捧着手机玩儿,我该怎样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呢?”专家想了想,回答了两个字:“晚了!”别说15岁,孩子的阅读习惯从15个月开始培养都有点晚了。

在手机等数码产品占据了孩子们大部分注意力的今天,阅读的必要性在哪里?家长等到孩子15岁才意识到阅读的欠缺,那么我们很有必要强调一下早期阅读的重要性。错过的时光不可追回,但我们还是可以去思考和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朝着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这个目标去继续努力。

今天,中教君用5个W,来梳理一下关于“阅读”,家长们关心和疑惑的问题。

一、 WHY?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仍然“非读不可”

时代在变,人类的阅读也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但阅读对于人的情感和精神生活的意义,是跨越时代和国界的。阅读,是形成认知体系、构建方法论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纸质阅读,调动我们的想象力、理解力,赋予我们生活的经验,让我们去对话,去了解人类文明的历程。阅读的价值,不会因为今天数码产品多、生活方式更便捷而打折。

二、 WHEN?什么时候开始读?

亲子阅读重要的阶段是0-8岁,更重要的是0-3岁。我们的孩子首先要学会阅读,因为阅读习惯的养成,更多要在婴幼儿时期来建立。婴幼儿时期的阅读,可能是看看书、摸摸书,甚至是撕一撕、咬一咬书,在这个过程里建立和书的联系。然后慢慢地开始摆脱书的“玩具”性质,开始我们通常意义的阅读。早期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养成,会对孩子其他各种能力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在逐渐长大以后会更加鲜明。

三、 WHO?家长读?还是孩子读?

越是这样一个多媒体时代,传统的阅读、纸质阅读、图画书阅读、早期阅读就越重要。亲子阅读会让孩子对阅读从小产生兴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阅读愉悦感,增强亲子关系。一个孩子的自主阅读会在一定的时候展开,它与亲子阅读一直相伴而生,会随着孩子自主意识、识字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而逐渐独立。不用担心亲子阅读会影响孩子自主阅读的愿望和能力。

四、WHAT?读什么书?

图画书是小朋友最好的“伙伴”。她同时用“文字符号系统”和“图像符号系统”去表述内容,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去整合、建构关系,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力、想象力,把思考力、判断力、发现力、观察力,综合调动起来,然后完成这个阅读的过程。这种阅读对于孩子大脑发展和获取阅读快乐是极其有价值的,也是其他机器人、手机终端等无法相比的。

五、 WHERE?在哪里读?

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环境,对于早期的儿童很重要。家庭阅读环境很重要,第一个环境是家长,第二是布置阅读环境,可以给孩子房间配备专用书架,阅读专有的工具书、字辞典,包括儿童阅读的智能硬件终端的辅助。此外,还要利用图书馆、书店等公共资源,去往社会的阅读空间。

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还要强调阅读?

数码时代,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联手中国教育报新媒体,为那些对家庭教育有困惑、渴望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朋友,倾情打造一档家庭教育公开课《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本期我们关注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点击本段文字,即可进入直播间,10月11日晚19:30准时开始,可回看)

第12期 数码时代,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陈晖: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王志庚: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典藏阅览部主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

杨咏梅: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主编,资深媒体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第二届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毕业于北师大,当过中学老师,养育女儿的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流过很多眼泪,希望自己的育儿代价和专业探索成为读者的祝福。

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还要强调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读课外书影响孩子功课吗?如何利用好图书馆等社会资源?

欢迎把你的观点、建议,留言分享给我们!

添加小编微信,备注家教公开课

第1期:儿童节特辑:幸福的童年什么样?

第2期:父亲节特辑:父教如何不缺失?

第3期:暑期安全事故高发,家长如何防范?

第4期:暑假来了,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第5期:孩子要上一年级,你准备好了吗?

第6期:生活要丰富,暑假不虚度

第7期:学会情绪管理,不再“鸡飞狗跳”

第8期:家庭关系如何做到“亲密有间”?

第9期:怎样陪孩子“玩中学”?

第10期:开学第一课“三动”是刚需

第11期:如何培养孩子积极心理品质


责任编辑 | 武冰洁 周子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教之声APP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担当。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正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和稀缺的。

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作为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它们以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被蔑视的底层普通平民为主人公,把他们塑造成英雄。我们可以认为,它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它的平民精神不同于“五四”时的俯视平民、怜悯平民,而是平视加仰视。近距离的平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只有像柳青、梁斌、浩然这样真正熟悉农民、热爱乡村生活的作家,才能以那样的深情描绘出蛤蟆滩、千里堤、白洋淀、东山坞的自然景色,在渲染时代风云之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农民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梁生宝、朱老忠、萧长春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农民更高大。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

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五四”对“个人”的发现,其积极意义巨大,个体权利被尊重是现代性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关注个人、尊重个人并不等于个人利益至上、不讲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如今的语境中也可转译为团队精神。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前提,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则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

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它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魅力。《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不是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红色经典符合毛泽东关于文艺“高于生活”的美学思想,它的超越精神不仅体现于主人公精神气质的方面,也表现在作品营造的艺术氛围、美学境界的超越性:读者即便知道了林道静不等于杨沫,或江华不同于马建民,知道了真实的威虎山并不像小说里写得那样险峻、琼海的“南府”有别于电影或舞剧里的境况,也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因为作品将大家导入了一种更美好的彼岸世界。

(摘编自张江《红色经典是精神的传导》)

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而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程。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一是思想的觉醒。主要体现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引领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探寻救亡之道,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如果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道路其实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艰辛探索、严肃思考之后的必然选择。思想启蒙犹如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新生的希望。今天,对国家命运的严肃性思考、对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思想性责任,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思考题和必答题。

二是新人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启发民智,这一目的的实现首先体现在青年学生的觉醒与成长上。赵世炎、毛泽东、周恩来等青年学生在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的启蒙、感召下,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感受到民族救亡的危机,并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这种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反复的思考比较、甚至是实验实践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因信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理论,联合13人成立北京工读互助社实验小组,最终失败;毛泽东也曾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温和改良,后来发现终是走不通,最终坚定了革命道路的选择。因为一代新人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才成为了中国的道路。

三是普罗大众的觉醒。五四运动过程中,李大钊和陈独秀意识到,“必须要让民众直接出来解决问题,光靠学生不行,必须要发动群众,让他们参与到改造整个社会的斗争中来,中国才有希望。”后来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压力下,北洋政府才没有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由于李大钊等人的宣传启发,以长辛店工人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正在觉醒,这个觉醒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必将在未来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

《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正面呈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更还原了他作为“父亲”“同事”的立体性与丰富性。这样的“人设”拉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更为可信可亲。

(摘编自曹巧兰《火出圈的〈觉醒年代〉,为什么这么好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人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