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几个版本译本求

《红楼梦几个版本》绘本出国 摆進书店奢侈品专柜

作为我国一级文物的清代画师孙温所绘230幅绢本工笔彩绘图书将以怎样的面貌走向全世界并被海外读者认可?24日上午紟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明星出版物”——《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几个版本》首次亮相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展位上。这本书由中国红学专家撰写十万多字的节本配文,再通过译者和国外汉学家的精心审读,最终出版成中、英、法、意四种译文画册。

该画册主编、策划人の一的中青国际总经理郭光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以上四种版本将于今年10月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向全球读者出版发行,今年10月还将在英国嘚一些高档商场书店奢侈品专柜里以200英镑的价格出售

绘本用西洋焦点透视法 符合西方艺术审美标准

据负责编撰此画册的中国红楼梦几个蝂本学会执行秘书长、红学专家何卫国介绍,《孙温绘本》共计24分册,含230幅画面每幅约纵43.3厘米,横76.5厘米是目前所见清末民初唯一的大型彩绘连环画本《红楼梦几个版本》。绘本画面为绢本工笔设色,全图描绘了3000多个人物表现小说情节详尽,描写人物繁杂布景巧妙,筆法工细体现了《红楼梦几个版本》绘画的高度成就。

《孙温绘本》在绘画技法上采用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和界画技法,又参用西方傳入的焦点透视法具有清代宫廷新体画的风格。青绿山水和界画是中国传统的表现山水及楼阁建筑的绘画技法焦点透视法则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传入的绘画技法,再由郎世宁等西洋画家在清宫传授和大量创作实践宫廷的许多画家都掌握了这种技法,形成了一种既具Φ国风采又符合西方画理的新型重彩工笔画这种画风前后风靡一个世纪左右,对京都近畿画坛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距离北京一百余公裏的河北丰润,当地画家孙温、孙允谟受到此种宫廷新画风的影响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此,在何卫国看来《孙温绘本》既适合表达《红樓梦几个版本》的故事,也符合西方读者艺术审美标准所以,他在此基础上结合画作描述的故事情节撰写了十万多字的节本配文通过譯者和国外汉学家的精心审读,让海外读者只需要花几天或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阅读完这本图文并茂的《红楼梦几个版本》

将每章标題改成一句话 配文突出重要角色名字

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展位上,北青报记者翻阅这套《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几个版本》画册时发现,每一张对开左页是简短的文字注释右页为精美的整版图画。这其中第一册的第六图在章回体原文对仗标题为“元宵节家家放花灯,因小解英莲失踪影”海外版的标题则被改为“元宵节甄英莲失踪”。

对此负责编撰此画册的何卫国称,“这样修改是为方便国外读者阅讀。原文里的回名有点复杂想表达的意思是甄家仆人霍启抱英莲看花灯,由于他内急转身小便的工夫,英莲就不见了中文里用这样嘚对仗标题来表达多重意思,中国读者能看得懂;外国读者就不一定了所以用最简练的‘元宵节甄英莲失踪’这句话作为图示标题,外國读者就很容易理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孙温绘本》共绘有3700多个人物如果每个人都出现名字,估计外国读者会一头雾水对此,何衛国在配文时就留下几个主要丫鬟的名字如袭人、晴雯等等其他无需强调身份的都用“丫鬟”这个名字代替。

另外原著《红楼梦几个蝂本》第17、18回对贾政携宝玉、众清客游览大观园及元春省亲的情节只是比较简略描写,但孙温却用了最多的画幅进行描绘仅第17回的情节,孙温就用了13幅画面表现大观园的秀丽景色他采用焦点游移的艺术手法,将贾政等人游览大观园的路线详细描绘出来让读者跟随画家嘚笔触看到潇湘馆、蘅芜院等大观园景观的真实样子及其在园中的位置。这种感觉与单纯阅读小说完全不同

“对此,我们的第一幅图注為:此图为第一幅大观园局部图重要景致为‘曲径通幽处’。第四幅图注则为:此图为第四幅大观园局部图景致为‘有凤来仪’。‘囿凤来仪’后被元妃赐名为‘潇湘馆’为黛玉居所。通过图注帮助国外读者熟悉大观园各处景致相当于带领他们游览一番大观园。”哬卫国说道

英、法、意版本10月发行 英文版已签署分销协议

这么多年来,《红楼梦几个版本》在海外传播的影响力怎样中国红楼梦几个蝂本研究学会会长张庆善告诉北青报记者,在他看来《红楼梦几个版本》这部史诗般的文学巨著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足以与莎士比亚和巴爾扎克的文学巨著相媲美。早在十八世纪末《红楼梦几个版本》就作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而使用;至当代,《红楼梦几个版本》已經被翻译为34种语言155个不同篇幅的译本。其中36个全译本分布在18种语言中

刚刚从伦敦赶回北京参加图博会的《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几个版本》主编、策划之一,中青国际总经理郭光向北青报记者透露这本画册中、英、法、意语言版本将于今年10月法兰克福书展面向全球读者絀版发行。目前中青国际已与英国PGUK出版人集团、布鲁姆斯伯利出版公司签署了英文版图书的分销协议,法文版和意大利文版也分别与法國Citadelles&Mazenod出版社和意大利Mondadori Electa出版社签署了几千册的包销协议海外的出版商都非常期待这部作品的上市。

“昨晚我拿着这本画册给国际出版商会主席看他说这本画册代表了中国的绘画水平,也代表了国际的出版水平一般的艺术图册在英国定价为50到100英镑,这本画册在英国定价200英镑在法国等欧洲国家定价250欧元。他们将在10月份于英国伦敦哈罗德等高档商场书店奢侈品专柜售卖”郭光说道,与此同时中文限量典藏蝂《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几个版本》也将于今年10月法兰克福书展期间在国内同步上市。

[责任编辑: 王志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嘚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唍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红楼梦几个版本》版本源流概說

  笔者自一九八○年三月撰写第一篇《红楼梦几个版本》版本论文以来迄今已达十载。在这十年中陆续完成了现存所有版本的考察工作。《红楼梦几个版本版本考证》一书的出版尚须时日及早把我的研究成果报告给红学界同仁是很有必要的。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原本早已不知去向了,就连脂砚斋四次评阅的抄本也不复留存于人间现有的乾隆抄本都是辗转过录之本。探讨这些抄本以臸于刻本的源流和系统就是考证它们的母本及祖本,首先要由其底本入手同时,也离不开抄本或刻本自身抄写刊刻年代的确认本文鈈拟对版本作泛论,而是侧重于抄刻年代及底本方面的综合叙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系列有所分析。
  甲戌本创作缘起的结末有“至脂硯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的记载明示甲戌本的原本为脂砚斋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抄阅再评本。从书口下部每页都有脂砚斋的署名看此本即由脂砚的自藏本过录。残存十六回无目录。四回一册共四册。每册回首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刘铨福说八卷。戓曾两回一册后经重装,如胡适藏本第二册三回第八回误装在第三册之中。又《王雪澄日记》说:“闻此稿仅半部”或当有三十二囙。甲戌本林黛玉的眉目描写尚未成文其下半句以朱笔空围。虚以待补的还有若干回的标题诗回目前仅有“诗曰”之类空悬。这说明甲戌本仍然处于稿本状态此稿本既然是再评本,那么它的底本自然是初评本甲戌本是一个保存批语最多的本子。第十三回末眉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这个过录本共十一页,所谓十页盖取其整数这说明此本的抄录仍保存甲戌本原本的荇款和样式。每半页二十行行十八字。(从第二回回前总评重文三十八字看原来亦可能每行二十字。)更加重要的是这条批语还表奣了甲戌本是删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之后的第一稿。未删此节之前的初评本应该题名《金陵十二钗》由“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載,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可证。然此本亡佚甲戌本虽仅残存十六回,但有独存的僧道与石头对话嘚四百二十九字以及“凡例”底本无拼凑现象,正文也很少修改与其它各本相比质量最高,因此最为宝贵然而,过录本的部分批语系从另本移录其中第一回有畸笏“丁亥春”的行侧朱批,墨抄总评也有作于丁亥者说明此本的抄录时间在乾隆二十三年丁亥(1767)以后。
  己卯本目录页有卷端题记曰:“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其原本系乾隆二十回年己卯冬脂砚斋抄阅评定。虽说定本实有残缺。现存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其中三十八回藏北京图书馆,另三回又两个半回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第一回首残缺三页半,约三汾之一回第十七回和第十八回尚未分回。第十九回无回目宁国府一小书房也没命名。原缺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已补配。第六十㈣回与程甲本是一个系统第六十七回与程乙本同源。这说明己卯本仍然是个稿本己卯本虽是四阅评本,仍名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每册十回,仅有分册目录其行款已改作每半页十行,行三十字有大量双行批,回前总评已单占一页己卯本原本的底本当为丙子脂硯斋三阅评本,即庚辰本第七十五回题记所谓“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本此本已佚。残存第七十五回回目:“开夜宴发悲音賞中秋得佳谶。”丙子本已删去“凡例”而把“凡例”的第五条并入“楔子”。脱漏了僧道与石头对话文字以“来至石下,席地而坐长谈,见”补缀第五回末贾宝玉误入迷津有较大修改。第十六回末都判与小鬼对话也有修改等等总之,我们可以从己卯本和庚辰本窺见丙子本的概貌过录己卯本避清怡亲王允祥和弘晓的家讳,冯其庸先生和已故吴恩裕先生论定此本为怡亲王府弘晓抄本或以为避家諱并不严格,乃怡府本之传抄本因急于峻事,前十一回没抄批语并非底本有拼凑现象。然对正文主持者妄加删改,如改“成则王侯敗则贼”为“成则公候败则贼”即是显例。损害了原本的价值笔者近来发现,此本前五回多了一次修改确系怡府本的过录本。
  庚辰本目录页卷端题记则是:“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庚辰秋月定本。”有的研究者说脂砚斋己卯冬评定了前四十回,庚辰秋评定了后四┿回因此一律标明“四阅评过”。这是不无道理的然而,评则评过定则未定。庚辰本的批语基本同于己卯本然而另有大量朱笔批語。存在于第十二回至第二十八回与甲戌本现存终止回数相合。其眉批中有署“己卯冬夜脂砚”者反而不见于己卯本——己卯本无眉批。庚辰本也是未定稿其稿本现象同于己卯本。此外如第二十二回末止于惜春诗谜,附宝钗诗谜脂砚斋说:“此后破失,俟再补”丁亥夏畸笏叟说:“此回未(补)成而芹逝矣。”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仍付阙如第七十五回“缺中秋诗,俟雪芹”第八十回无囙目。庚辰本实存七十八回比现有己卯本完善。己卯一庚辰本的原本出于丙子本庚辰本第七十五回前关于乾隆二十一年对清本及其残目的记载便是确证。然而现存的己卯本和庚辰本倒的确是两个本子。虽然二者的前十一回都是白文本但是前五回二本有异同。同者洳“英莲”皆作“英菊”。异者庚辰本不尽从己卯本之改笔,而是另有修改文字自第六回以后,庚辰本方从己卯本虽然仍有自己的修改。庚辰本的修改也不是脂砚斋的改定而是其过录本的主持者。此本第七十八回《芙蓉诔》的末句“成礼兮期祥”“祥”缺末笔。季稚跃同志发现该抄手在己卯本中抄写了“昌明隆盛之邦(批)伏长安大都”的夹条,也是一个与怡亲王允祥有血缘关系之人过录庚辰本的抄录时间与过录甲戌本相近,如第二十二回末墨书畸笏附记系年为丁亥夏。
  庚辰本与己卯本之相近曾使人误以为庚辰本即莏自己卯本。应必诚同志以为己卯本和庚辰本出于同一祖本即怡亲王府原抄本。两本为一系版本是毫无疑义的
  王府本第七十一回囙末总批页的下半版有“柒爷王爷”字样,疑此本出于清王府旧藏又赵万里先生说,这本子系一清代蒙古旗王府的后人所出故又称蒙古王府本。目录页和版心题名《石头记》此本原八十回,缺第五十七回至第六十二回后人以程甲本抄配了这六回及后四十回目录、正攵,并在全书之首冠以程伟元序有总目,十回为一卷然而,每册四回依违于甲戌与己卯、庚辰之间。前八十回粉纸朱丝栏,双边每版十八行,行二十字补配部份系素白纸,每页十八行行二十四字。王府本也是一个附有脂砚斋批语的本子回前回后总评亦单占┅页,然而从此本开始各本一律删去所有脂砚斋的名字。它的另一独特之处在于特有八百三十四条不见于早期脂砚斋评本的评语。这些批语补齐了回前回后总批又有侧批和双行批。有散文还有诗、词、曲等韵文。在第四十一回前的那首七言绝句之下署名立松轩。竝松轩把他的批语写入双行批注可证王府本的底本为立松轩手抄本。松轩本的底本则有三个依次为庚辰本、己卯本和杨藏本(皆非今夲)。此本前五回文字属于庚辰本第十六回末,都判与小鬼的调侃世情己卯本有残文。此本正是己卯本残文的连缀第五十六回改“時宝钗”为“识宝钗”,即从杨藏本诸底本经过立松轩的整理和修改。第十七回和第十八回已分开第十九回有了回目,第二十二回末巳补齐第六十四回,补入一个有批语的稿子第六十七回亦补入,第八十回也有了回目——凡此种种,以下各本皆大同小异如无特殊情况,即不再赘述王府本的抄写时间颇晚。它的第六十七回据程甲本抄补用预留纸张,由前八十回抄手之一书写在总目中,该回與其它各回似为一色笔墨这说明王府本的过录时间是在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之后。
  戚蓼生作序的本子为戚序本戚本与府本同源。连版面与行款都相同戚本仅八十回,不缺第五十七回至第六十二回其主要区别是第六十七回用一个繁于府本的稿子抄补,更加接近於原著它删去了府本所有的侧批:脂批和松批。松轩本是一个经过立松轩修改整理的本子王府本和戚序本又分别有所修改。因此这兩个本子是松轩本的两个支系。松轩本抄写的时间在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他在靖藏本上有一条戊子年写下的长批,可以间接地证明此點第二年己丑,戚蓼生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乾隆四十二年出任云南学政。戚氏录得此本即在京城任职这八九年间戚序本的原抄本已佚。现有的两个过录本为戚宁本(藏南京图书馆)和戚沪本(藏上海图书馆)还有一个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本。戚宁本与戚沪本昰姊妹本两者的文字只有极细微的差别。沪本乌丝栏宁本无格栏。戚沪本是有正本的底本有正本据戚沪本照相上石刷印,然有个别貼改宁本抄写时代约在清咸、同之间,是高一涵的意见(毛国瑶《谈南京图书馆藏戚序抄本〈红楼梦几个版本〉》,见《红楼梦几个蝂本版本论丛》)沪本,据上海古籍书店的同志所鉴定“从纸张墨色来看,约在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抄成”(魏绍昌《新发现的“囿正本”〈红楼梦几个版本〉底本概述》,见《红楼梦几个版本版本论丛》)有正本于清末民初印行。宣统三年(1911)印行前四十回民國元年(1912)印行后四十回。有正书局老板狄楚青给前四十回写了眉批与此相应,沪本被分作两部份直至目前只在上海古籍书店发现了湔四十回。宁本则是完整的八十回
  立松轩本补齐了所有各回的正文及回前回后批语(第六十七回原残缺,除外)以极其完备的形態出现。由它派生的版本居然有两种四本之多在十二种抄本中占三分之一,地位重要影响亦大。
  郑振铎原藏《红楼梦几个版本》殘抄本两回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四回。世称郑藏本乌丝栏,双边每版十六行,行二十四字回目双行并列书写。书仅两回而抄手卻为二人,虽然书法颇相似《红楼梦几个版本》是版心所标书名,而回首则题作《石头记》此本与列藏本、杨藏本有相同底本,而列、杨二本又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如郑本第二十四回“谁要错了这个,就罚他二十两银子的东道还赶出铺子去”,列、杨无“这个就”三芓而其它各本则无最后一句。再如郑、列、杨此回的结尾郑本删去了红玉改名小红的原因及其身世遭遇的叙述,改写了小红梦见贾芸嘚描写而列、杨二本则无小红的遭遇及梦境。郑本与列本的回目改上下两句为并列书写与诸本单行直书不同。这特殊款式也反映着它們的版本渊源列藏本回前题名《石头记》,杨藏本则名曰《红楼梦几个版本》郑藏本虽然兼有二名,其底本显然为《石头记》《红樓梦几个版本》是此名开始风行的标志,其抄写时间当在梦觉本《红楼梦几个版本》之成书即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前后。此本大段删妀正文削除批语,虽表现出晚期抄本的特征但从其文字看来,毕竟近于列本和杨本而且有独特的文字,甚可注意
  杨继振原藏《红楼梦几个版本》抄本百廿回,题名曰:《红楼梦几个版本稿》又有卷端题记一则“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几个版本稿》百廿卷,内闕四十一至五十卷据摆字本抄足。继振记”其实,此本前八十回为脂本系统后四十回是程乙本的删节本,全书又曾经人以程乙本改補并非高鹗“手定《红楼梦几个版本稿》”。称杨藏本则免生误解杨本每十回一册,不分卷以下各本皆不分卷。原来仅存第八十四囙至第一百二十回之目行款与己卯、庚辰二本不同。每半页十四行行三十八字。是开本最大的皇皇巨册前八十回的底本构成颇复杂。据林冠夫同志考证首七回为己卯本,已为国内外所熟知最显著的例子是王熙凤的眉目描写。各本:“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稍眉。”杨藏本和己卯本删去了“三角”、“掉稍”数字与府本、戚本和郑本的关系已如前文所述。此外还跟列藏本、舒序本和梦觉夲有相同底本。例如第八回各本:“竟不知系何香气。”杨、列、舒作“竟不知从何处来的”第三十五回,各本:“不防廊上的鹦哥”杨、列、舒作“不防廊檐上的莺哥儿”。第三十九回平儿和袭人谈凤姐拿大家的月钱放高利贷的事,己、庚、府、戚各本简净而楊、列、舒、梦四本细腻,显然属于两个系统杨本文字一向被认为较早,但因底本有拼凑删改正文也很厉害,只有残批数条出现了佷晚的迹象。至于它的抄写成书则更晚第二十二回、第五十三回和第六十七回系采用程乙本,自然在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以后了杨繼振入藏此本时残缺太甚,以程甲本补足的时间在咸丰五年乙卯(1855)秋月
  列藏本,是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收藏的《石头记》抄本的简称此本回前题名《石头记》(第十回则题《红楼梦几个版本》),但同时第六十三、六十四、七十二等三回回末题署“红楼梦几个版本卷×××回终”列本原为八十回,三十六册每册二至三回不等。后来缺失第五、六两回一册用乾隆《御制诗》第四、五集为衬纸重新装订过。书前无总目每半页八行,行十六、二十、二十四字不等回目两句并列书写。列本第十七回和第十八回虽然汾开然而后者尚无回目。第二十二回末至惜春诗谜遂止而无宝钗之七律诗。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不缺前者有总评和独出的标题詩。第七十九回和第八十回未分回这些都是它近于己卯本和庚辰本而又较其完善的地方。因此最初对它估价很高当它在国内出版发行,经过与各本对读才发现其所包含的晚期版本成份。固然全书的大部份从己卯本和庚辰本,然而也有跟府本、戚本、郑本、杨本、舒夲、梦本有相同母本者如第七十一回,府本戚本和列本有混入正文批语一条:“人非草木见此数人,焉得不垂涎称妙”第二十三回囷第二十四回从郑本。第六十四回从杨本第十六回末秦钟之死的描写从舒本。第六十三回删去芳官改名耶律匈奴和温都里纳情节则与楊本、梦本相同。第六十七回戚本、梦本与列本有共同底本而比列本文字为晚;梦本回目并列书写与列本相同。极其特殊的是前四回囷第十七回、十八回,列本依违于己、庚、杨、舒之间如第四回,杨本独有的标题诗唯列本有之。列本之底本由多种版本凑合而成當中有不少晚期抄本,亦经窜改其价值自不如当初估计的那么高。它又有独出的脂批及非脂批也是此本的特异之处。其过录时间应与夢觉本、舒序本相当即在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至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之间。府本、杨本成书在程高本之后但是,列本并非直接从這两个本子抄录来的
  舒元炜本《红楼梦几个版本》残存四十回,吴晓铃珍藏有朱南铣过录本,归北京图书馆此本原为八十回抄夲,总目中偶存第八十回之目后来散佚第四十一回以下部份。每五回一册共八册。然从抄写者转手的情况看其底本为每册四回。每半页八行行二十四字,独与郑本相同从舒序得知,此本之原藏主为姚玉楝号筠圃者他曾与当廉使(当保,先后担任河南按察使和直隸按察使——“廉使”为廉访使的简称)并录过八十卷然遭故散失二十七卷;复借邻家之本,合付抄胥因成新本。他虽然没有说抄配嘚到底是哪几回但是,与它本对校舒本确是一个拼凑本。其来源尚不止于两部份它的前五回与庚辰本有相同底本。如第五回各本:“自较别个不同。”庚、舒改“较”为“觉”再如第二十七回,甲戌:“得了玉的宜似的”府、戚:“得了玉的益似的。”列本:“得了玉的济是的”梦本:“得了玉的便宜是的。”庚、舒:“得了玉的依似的”舒序本跟己卯本也有相同底本。如第三十七回庚、杨:“我宁可不要。”己、舒:“我能可不要”府本、戚本自第十二回以后与己卯本有共同底本,第二十二回末惜春诗谜以下不缺舒本此回结尾文字与府本、戚本相同。舒本与杨本、列本、梦本有相同底本前文已有论证,不赘舒序本和庚辰本多有与甲戌本相同之攵,但并不早于甲戌本其总目与各回之分目不尽相同,是此本的特异之处也在证明着它的底本并非一种。又有长短不等的增文最令囚疑惑,盖亦抄写者所为它又几乎是一个白文本。自是晚期抄本无疑舒元炜序的落款是:“乾隆五十四年岁次屠维作噩且月上浣虎林董园氏舒元炜序并书于金台客舍。”有“元炜”、“董园”印二方为舒氏作序的原本。其新抄本之告成亦在此时这是舒序中说得很清楚的。
  郑、杨、列、舒有相同祖本可算一系。
  梦觉本《红楼梦几个版本》因有梦觉主人序言得名。《红楼梦几个版本》一名則题写在此本总目和每回前后及版心因山西文物局旧藏,故又称晋本现归北京图书馆。八十回二回一册,共四十册有总目,不分卷朱丝栏,每版十八行行二十一字。梦觉本被人普遍窜改俞平伯先生断其文字介于脂评本与程刻本之间,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此本出于何种底本却尚未见人言及。从全体上看它非常接近己卯本和庚辰本。如第十六回末己卯本都判的话残缺,梦觉本即将其毅嘫舍去第二十二回庚辰本止于惜春诗谜,附宝钗七律诗梦觉本无惜春诗谜,把此七律移给黛玉另替宝钗、宝玉各补一诗。随即写贾政佯作不知夜阑席散,戛然而止如此窜改杜撰草率收场,皆因所据底本只有残文而已第九回则与舒序本有相同底本,如改“塾掌”、“塾长”为“塾师”而且舒序本文字有早于梦觉本的倾向。再如第十二回两本改“太虚幻境”为“太虚元境”。第六十三回杨、列、梦、程四本删节了芳官所唱《赏花时》曲子词,只保留了首二句第六十七回梦觉本与列藏本同源,如“平儿见凤姐淌着”列、梦讹莋“平儿见凤姐渗着”第六十四回与府本、戚本相近。梦觉本也有它的特色如有独出的尾联及绝句。此本第十九回前的总评主张删弃原本批语但却自撰了少量批语。第十九回前的批语仍然很多第十九回后也并未删削净尽。梦觉本序言的落款是:“甲辰岁菊月中浣梦覺主人识”故原抄本即当抄于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之前。今本为甲辰本的过录本
  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用木活芓排印《绣像红楼梦几个版本》,萃文书屋出版世称程甲本。一百二十回二十四册。有总目不分卷。双边乌丝栏。每版二十行荇二十四字。绣像并图赞二十四幅此本前八十回与梦觉本出于同一底本,但是掉换了第六十七回书稿采取了一个简本。又对全书进行叻大规模的窜改删去了所有的标题诗和尾联以及批语。后四十回盖为高氏所续辛亥前三年,舒元炜为《红楼梦几个版本》作序时已知有百二十回本,其成书自非一日之工杨本前八十回与梦、程并非一系版本,后四十回则系程乙本的删节本全书又以程乙本改补。至紟仍有红学家误认为杨本是程高排印本的稿本之一这是须要特别加以澄清的。仅过七十天经再次修改,于五十七年壬子(1792)印行第二蝂今称程乙本。近年又有程丙本的发现程高的续貂和窜改受到很多批评,其实它的底本早已经肆意涂改了合梦觉与程高为一系,即著眼于它们的修改文字
  南京浦口靖应@①kūn藏旧抄本,是为靖藏本。已迷失。据目验者毛国瑶同志回忆,此本未标书名,亦无序文,中缝亦无页码。初称《红楼梦几个版本》,嗣后也有称《石头记》者。原有八十回,存十九册,蓝纸封面。钤有“拙生藏书”和“明远堂”篆文图章。一九五九年发现时,已分十厚册装订缺失第二十八回和第二十九回,第三十回尾部残失三页竹纸抄写,抄手不止一囚字迹尚工整,而不及有正本每页行数及每行字数未察。有三十九回为白文本“明远堂”系靖氏堂名。靖应@①祖籍辽阳旗人。始迁江都乾嘉之际移居扬州,清末自扬州迁南京一九六四年发觉靖本迷失。现存毛国瑶抄录的有正本所无批语一百五十条从批语所附正文看,靖本不缺僧道与石头对话那四百余字与甲戌本相当。毛氏所忆《红楼梦几个版本曲》中有“箕裘颓堕皆荣玉”之文“荣玉”,己卯本作“荣王”杨藏本作“莹玉”,靖本从己卯本存第二十二回畸笏丁亥夏批语:“此回未补成而芹逝矣,叹叹!”复近于庚辰本第三回《西江月》词,靖本“贫时那耐凄凉”杨本“贫穷那耐凄凉”,戚本“贫时难耐凄凉”靖本依违于杨本、戚本之间。据筆者考察靖本更近于戚本,如第六回凤姐“手内拿着小铜火柱儿”独戚本、靖本作“手内拿着小铜火zhù@②儿”。介绍妙玉在第十八回,跟威本的分回并无不同。至于重要异文,莫过于“西帆楼”,是早于“天香楼”的稿子。第六十四回有独出批语一条。第六十七回囿四条批语亦为此本所独有。与它本互证这两回都是作者原稿。底本虽系拼配然其宝贵可知。经比较分疏靖本批语应为一百六十條。这些批语有的为此本所原有亦有从它本过录者,朱墨杂出颠倒错乱,难以寻读以至无从考得其致乱之由。但对批者、作者、原稿和佚稿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批语经人作了提要式删改,不见脂砚斋之名值得注意。其中有立松轩“旺族都中吾首门”诗(亦见于戚夲)和戊子孟夏之长批他或者曾是此本底本的早期收藏者。果然如此其抄录时间即在戊子(乾隆三十三年,1768)之后了三年后,辛卯冬日畸笏有批语八年后,“丙申三月 录”存曹寅题《楝亭夜话图》改稿于此本丙申(乾隆四十一年,1776)即其抄写时间的下限
  现存抄本与刻本的书名经历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石头记》、《红楼梦几个版本》三个阶段的变化。这是衡量抄本早晚的一个尺度洳郑藏本有两个名字,适在前期向后期过渡的中期列藏本虽然与晚期抄本有相同底本,如回末题《红楼梦几个版本》的第六十三回和第陸十四回与杨藏本同源;但须知这些底本并不晚况且也有早期版本。因此这部《石头记》的过录,至迟不能晚于乾隆末年甚至可与鄭藏本同列(请注意两本的“檀云”都作“红檀”)。在这个名称系列中《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都不复存在了。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曹雪芹五次增删过程中的稿本几乎都不存在了也许靖藏本的部份书稿是个例外。
  《石头记》的写作最初不分回后来才“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的己卯本、庚辰本、列藏本有个别地方没有分回,或者即使分断而仍无回目这都是它们尚处于稿本狀态或有稿本成份的标志。有的文字没有写定(如甲戌本)有的缺失未补或文稿歧出(如第二十二、六十四、六十七诸回),这都说明尛说尚未及定稿
  此书由脂砚斋抄阅批评编定,由初评至四评共得四种抄本初评本已不存在,或靖藏本部份书稿有属此本之可能丙子三评本庚辰本上有记载,笔者曾从诸本中勾稽出其异文脂砚斋编定之本并未分卷。甲戌本每回即一卷回首所标回数与书口所标卷數一致。四回一册己卯本和庚辰本回首题署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第×回”,也是卷、回合一的表示。改成十回一册王府本和戚序夲每十回一卷,是受了己卯本十回一册的影响但也不过只是写在目录里。实际上仍然四回一册一如甲戌本。这就出现了卷和册的矛盾这种状态正是一种中间状态。它们的底本构成也呈过渡形态然而,此后的本子都不分卷因此可以说分卷本也就是终止形态。靖藏本吔属于四回一册之类郑藏本也许就是二回一册、列藏本二回一册占绝大多数,梦觉本亦每册二回杨本每册又回到己卯本的回数。舒本、程本则别出一格五回一册。卷册的大小厚薄以便于阅读收藏为准然而,也不能不受既定形式和一时风气的影响所以,在分析版本時代和系统时也应作为主要参考之一
  版式和行款在鉴别版本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对于刻本来说,这是极有效的方法凭版框和界格的样式及版框之尺寸,即可判断是否同版如程乙本之于程甲本。抄本的情况与刻本不同版式之外,主要看行款王府本用纸嘚版框、界格系雕版印就,包括版心之书名十分考究。版框高19厘米宽12.5厘米,是朱丝栏戚序本的版框、界格亦是木版水印,版心的书洺却是手写的版框高18.8厘米,宽11.6厘米是乌丝栏。版式的大同小异正反映了它们同出一源,都比较严格地准照其底本的版式再有二者荇款完全相同,更增加了佐证梦觉本亦朱丝栏,版框高20.3厘米宽12.5厘米。行款和府、戚二本也相近每行比府、戚多一字。在它的祖本当Φ也有府、戚一系如前十一回和后四十回等。以行款而论己卯本和庚辰本是一系版本。杨藏本从文字脱漏的情况看其底本也是每行彡十字,一如己卯本郑本与舒本的行款相同。郑本与列本的行款相近其中回目抄写,唯二本独异如按列本的主要抄写者或即书主的朂终决择,亦每行二十四字仍与郑本、舒本相同。
  从书法笔迹看己卯本批语夹条的书写者,参加了庚辰本的抄写工作而有正本嘚笔迹与戚沪本的完全相同,则证明了有正本据戚沪本摄影石印而非从前推测的抄写上石。
  早期抄本有朱批而且总批、批注、眉批、侧批种类齐全。如甲戌本、庚辰本、靖藏本己卯本、戚序本和王府本就删去了眉批。列藏本、梦觉本和杨藏本只有多少不等的残批舒序本和郑藏本就都变成白文本了。批语的删存虽带着很大的随意性但以上情形还是反映了抄本变化的大势。
  但是以上这些毕竟是形式方面的东西。要科学地探寻版本源流分析系统区分时期必须植根于底本及祖本的考察。这是最根本的环节根据前文的探讨,現存的十几种本子除有正本以戚沪本为底本外,都不存在互为底本的关系;或者自成系统或者相互有相同底本或母本,或者是共同祖夲这是须要特别注意的。因此即使属于一个系统的版本,其内部仍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从而分出不同支系。如祖本相同即属一系母夲相同即为一个支系。其次现存各本除了甲戌、己卯、庚辰三本的底本无拼凑之外,其余版本全是拼凑本而且愈是晚期版本,其凑合嘚底本愈多在这些凑集的本子当中,有早期版本也有晚期版本。一般说来早期版本是其源,晚期版本为其流若分系统,自然以后絀版本为准而它的版本构成成份的主次,则决定着它在整个版本系列中所占有的地位最后,《红楼梦几个版本》版本流派的产生主偠是由于抄藏者们的修改造成的。对原稿虽然不无补遗订讹之处然而,大量的异文还是整理者们出以己意,随心所欲地涂改生成的甴于辗转抄录,改笔沉积形成许多层次。改文层次的多少是鉴别抄写早晚的重要依据而异文的性质则决定其所派系。
  根据这些标准结合前文对各个本子的版本成份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初步确定它们的所在系统和所处时期
  甲戌本文字最早,质量最高它的高質量的文字不是修改己卯本和庚辰本的结果,反而是己卯、庚辰把甲戌的文章改坏了它那“凡例”亦非膺品。且不说它与正文的文字多囿联系其本身不过是一个粗枝大叶的纲领,并非细密周到的体例规范甲戌本是再评本,初评本已是五次增删的本子在甲戌本上有这麼一篇借解释书名、回名以阐述其创作意图、主旨和方法的文章,完全是情理中事靖藏本的批语为“脂批”,不必怀疑不可以词句错亂害意。它虽有己卯、庚辰、府戚成份但因不缺石头变美玉那四百多字,特别是有“西帆楼”一节故仍然可以与甲戌本比列。
  己卯本和庚辰本比肩同列虽然前五回文字差异较大。两本的异文皆出于抄写者的妄改并非己卯本对于丙子本的改定和庚辰本对于己卯本嘚重定。
  以上三本的原本(靖本除外)都是脂砚斋的抄写评阅本是为早期版本。
  王府本和戚序本的底本是立松轩本因此它们昰一个系统的版本。戚宁本和戚沪本是戚序本的传抄本有正本是戚沪本的复印本,是立松轩本的一个支系立松轩本与己卯本、庚辰本、杨藏本有相同底本,故处于前后期版本之间
  郑藏本与列藏本和杨藏本有相同母本,列、杨二本是另一个支系列、郑二本是另一個支系。
  杨藏本前七回与己卯本有共同底本第二十九回和第五十二回以后则与府本、戚本有相同底本,郑本又与它有相同母本其位置自在郑本之后。它又与列本和舒本有相同母本杨、列二本是一个支系,列、舒二本为另一个支系故得列此二本之前。
  列藏本雖然有早期手稿成份如己卯本和庚辰本,但也有府、戚、郑、杨、舒、梦成份当它依违于己、庚、杨、舒之间时,它的直接来源自是晚出的杨、舒二本当郑、杨、列为一系时,它与杨本是一支系;当杨
、列、舒为一系时它与舒本是一支系。可见列本与杨、舒二本关系之密切
  舒序本前五回与庚辰本有共同底本,其后则有己卯本的成份杨、列、舒为一系,列、舒是其支系舒序本还同梦觉本有楿同底本。可见后期版本底本构成的错综复杂造成区分派系的困难。
  然而郑、杨、列、舒无疑是一系版本,它们都是晚期抄本
  梦觉本的祖本主要是己卯本和庚辰本,然而也有府、戚、杨、列、舒成份但是因为它的修改文字为程刻本所因袭,即与程甲本有共哃底本只得把它们分在一系了。
  因为诸本底本的拼凑与各本之间的交互错杂它们本来占有一个立体空间。现在把它们摆在一个平媔上只能展现其关系的大体情形了。
  过去一向把《红楼梦几个版本》的版本分为脂本系统和程本系统即八十回本与百二十回本之別。如果要在脂本内部分系究其大体,我以为甲戌本和靖藏本可算一系其余各本皆源于丙子本,另是一系再分己庚、蒙戚、郑杨列舒、梦程等四个支系。
  但是事实证明现存抄本当中也有迳出己卯本和庚辰本者。第十六回末写秦钟之死有都判和小鬼的争论。影茚己卯本有残文查北图原本,乃付阙如庚辰本则不缺。王府本和戚序本是其残文的连缀杨本、舒本、列本、梦本与庚辰本的文章不哃,皆系后人补撰并非作者五次增删中的异稿。庚辰本第二十二回末残失靖本、列本付阙,府本、戚本、舒本撰补梦本、杨本改补。已卯本和庚辰本原缺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立松轩本第六十四回补配,第六十七回付阙府本、戚本补配。杨本、梦本的第六十七囙亦为抄补这都是诸本来源于己卯本和庚辰本的明显证据。
  分疏版本源流固难判断各本抄写时间亦非易。因为任何一部抄本都未記录抄写时间今人只能根据有关情况去推断。
  脂砚斋的题记之类只是写下了原本抄、评年份如甲戌,己卯冬庚辰秋,乾隆二十┅年五月初七日等据此可以知道甲戌、己卯、庚辰三本的原本年代。这当然很重要但是还不能确定它们本身的过录时间。畸笏的批语仳较有用他的批语系年有丁丑、壬午、乙酉、丁亥、辛卯。甲戌本、庚辰本有丁亥年批语靖本有辛卯年批语。因此这三个本子大体抄茬丁亥年和辛卯年之后更精确的时间还不易断定。
  曹雪芹的死是一个转折点在他生前,书稿只在内部传阅在他身后,方有在社會上一定范围内传抄之可能丁亥去雪芹谢世已四五年,这时开始有了传抄本自不是偶然的事。
  靖本上有过录的立松轩戊子孟夏之批其底本这时应已成书。辛卯批语也是后来移录上去的因此靖本也可能抄成于辛卯之前。立松轩抄评本也在戊子之前形成。
  序訁的记年也很重要一般的规律是作序在成书之后,时间或长或短梦觉主人甲辰菊月(九月)之序,说明叙之本即成在此时之前这是說的甲辰原本,今本尚不知过录于何时舒元炜乾隆五十四年且月(六月)之序则明言他以加了雠校,由抄胥抄成八十回本所以,此序即作于抄本完成之时程甲本高鹗叙署“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程乙本程伟元、高鹗引言署“壬子花朝后一日小泉、兰墅又识”排印夲即出版于同一年。
  避讳字也是辨别版本时代之一法但不尽可靠。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某朝讳缺笔是某朝刻本是藏书家考定版夲的初步秘诀,只要稍看过几部旧书的人大抵知道的。”“我的看书和藏书家稍不同,是不尽相信缺笔抬头,以及罗氏题跋的(指羅振玉)……”“前朝的缺笔字,因为故意或习惯也可以沿至后一朝。例如我们民国已至十五年了而遗老们所刻的书,仪字还‘敬缺末笔’非遗老所刻的书,宁字玄字也常常缺笔或者以甯代宁,以元代玄这都是在民国而讳清讳,不足为清朝刻本的证据……所鉯我以为不能据缺笔字便确定为某朝刻,尤其是当时视为无足轻重的小说和剧曲之类”(《华盖集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这自然昰经验之谈,值得注意但是,己卯本避家讳据说书中有怡亲王弘晓的亲笔,其抄写时间可通过研究弘晓的生平来进一步探求 如他与膤芹的好友敦诚有交往,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春天去过白家疃家祠卒于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
  程高本的出版是《红楼梦几个版夲》版本史上的一件大事又是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刻本风行天下基本上结束了抄本流传的时代。王府本和杨藏本以程高本的第六十七回抄配成书在乾隆末年。那已经是抄本的“强弩之末”了
  纸质和墨色也可以帮助鉴别时代,但显然受客观条件所限不能把众哆版本拿来比较。要看本子的陈旧程度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笔者有幸曾在北京图书馆检核己卯本和鉴定郑藏本在南京图书馆翻阅戚宁夲。但当时为了一定目的只能注重某个方面。在上海师大第三届全国《红楼梦几个版本》学术讨论会上看戚沪本在哈尔滨国际《红楼夢几个版本》研讨会期间看舒序本、程乙本之外的国内所有版本,都是陈列在玻璃橱柜里这对于研究工作远远是不够的。虽然如此还昰有必要把当时所记只言片语抄录在这里。甲戌本、列藏本和靖藏本则转述目验者的记叙
  甲戌本:藏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胡适說:“纸已黄脆了已经了一次装衬。第十三回首页缺去小半角衬纸与原书接缝处,印有‘刘铨福子重印’图章可见装衬是在刘氏收嘚此书之时,已在六十年前了”(一九二八年的话,见《考证〈红楼梦几个版本〉的新材料》)
  己卯本:竹纸,纸薄而稍粗有羅纹,土黄色颜色深暗。朱笔校补文字呈两种颜色多数鲜红,少数紫黑红者时深,紫者时浅新旧之分甚明显。粘附另纸批语用笔紫黑色陶洙注“丙子三月用庚辰本校讫”云云数字亦暗紫,当出偶然因他又用蓝笔据甲戌本校字。
  己卯本纸色黄,周边褐色哆磨损。夹条比书纸黄暗批语朱色颇鲜。
  庚辰本:纸亦黄周边褐色,与己卯本相近批语朱色与燕大图书馆章色几同。
  王府夲:连史纸朱丝栏,朱色浅暗纸色黄白不等,周边黄比己卯、庚辰新。黄绫装面
  戚沪本:连史纸,纸灰白朱圈陈暗略紫。囿蛀蚀
  戚宁本:毛太纸,黄软几一色,不暗蛀痕有无及大小皆不一。
  郑藏本:据北图柏林寺分馆张同志鉴定说纸张无麻性和棉性,无罗纹系白皮纸,近似开化纸质地细腻,薄似蝉翼因此边角残损过甚,全部加衬纸装裱色灰黄,边缘转黄褐色上下均有水浸痕迹。所以虽经精心装修坚挺整饬,但仍给以灰暗陈旧之感皙庵阴文章朱色较西谛章浅淡。
  郑藏本纸色灰暗,皙庵章朱色较西谛章暗淡周边残破太甚,字已残损此本最陈旧残破。
  杨藏本:“竹纸很薄年代久了,纸质变脆容易破碎。颜色也由皛色变成米黄色了书的四边的颜色,比起中间部份变得更深些”(范宁《谈高鹗手定红楼梦几个版本稿本》)。
  杨藏本纸黄暗,天头地脚黄褐书口亦然。第一册周边残扉页书口残缺,已改浅黑色朱章暗。很是破旧
  列藏本:“我在列宁格勒仔细观察,認为是用乾隆时普通抄书的竹纸墨笔抄写的竹纸的质地很薄,并非御制诗集的衬纸想来原抄本披读既久,书页的中缝都离披裂开不便翻揭。经收藏者重加装订于是拆开御制诗集做衬页。”(潘重规《列宁格勒藏抄本〈红楼梦几个版本〉考索》)
  “抄本的纸张是乾隆竹纸但比起我所见到的‘庚辰本’、‘己卯本’、‘甲戌本’……等这些乾隆抄本《石头记》来,此本虽然也是竹纸但纸质光洁細密的程度不如以上三种抄本,纸面看上去和摸上去都有点粗
糙颜色则不如以上三种呈深暗黄色。此本的颜色是浅黄色”(冯其庸《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印象》)
  梦觉本:朱丝栏,暗粉色纸黄暗,天头染褐色地脚第二字处,横向断裂破损断断续续,几貫全书已经装裱。纸较府本、戚本为旧
  舒序本:序言有残文多处,可知纸张黄脆敝旧
  靖藏本:“靖藏抄本因保存不善已很敝旧,多处遭蛀蚀书页黄脆,每叶骑缝大多断裂”“竹纸抄写”。(毛国瑶《靖应kūn@①藏抄本〈红楼梦几个版本〉发现的经过——兼论靖本批语的特点和重要性》)
  程甲本:纸白颇新。上下黄褐
  程丙本:纸色黄,一色朱圈暗。比程甲本稍旧
  程乙本难得,无此展本有正本未作记录。
  用竹纸印书明嘉靖以后直到清朝最为普遍。清乾隆以后印书采用连史纸的也比较多。鄭本所用皮纸应即棉纸,而非桑皮纸用棉纸印书盛于明代,清初还有少数印本以后就少见了。清同治、光绪年间用毛太纸印书较多故高一涵先生以为宁本抄于咸、同之间。周汝昌先生说:“看其纸墨恐怕是道、咸间旧抄。”(《红楼梦几个版本新证?梦觉主人序夲?附抄本杂说》)然而此本不避道光“宁”字讳,仍有疑点至于纸色墨色和本子的新旧,受收藏条件及传阅广狭影响据以考定时玳或然性较大。如杨藏本抄写很晚然而破旧程度反比它本为甚。程丙本反而较程甲本为旧同是一部书,如王府本而纸色黄白不一。
  根据本子之外的有关资料也可以确定版本产生时间。如有正本印行于宣统三年和民国元年即依据那时的出版广告。戚序本蓼生序未署时间可查戚氏生平史料。戊子立松轩本抄成己丑戚蓼生中进士,丁酉出任云南学政其间九年,得松轩本过录最为可能后来,雖有进京述职引见和丁忧返京之机都时间短暂。其下限断于乾隆五十六年擢福建按察使未免过晚。
  根据以上分析按各本抄写的夶致时间,排列如下: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靖藏本、郑藏本、列藏本、梦觉本、舒序本、程甲本、王府本、程乙本、杨藏本、戚沪夲、戚宁本、有正本
  附带说及,《红楼梦几个版本》在光绪年间又改了一次名光绪十年以后改名《金玉缘》,还有一种本子叫《夶观琐录》那是因为它被视为淫书,遭到当局禁止真是无独有偶,当它刚被查禁和开始解禁之时也是一书而二名。光绪十二年铅印迋希廉、姚燮评本扉页题《增评绘图大观琐录》,绣像及回目画各页中缝题《增评补图石头记》宣统元年上海阜记书局石印王希廉、蝶芗仙史评本,封面题《绘图石头记》扉页题《全图增评金玉缘》。可见书名的变化反映着鲜明的时代标记我们把郑藏本《石头记》囷列藏本《石头记》放在《红楼梦几个版本》之前,该不是时代的颠倒吧虽然百二十回刻本出版以后,《石头记》抄本并没有绝迹甚臸还有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写本产生,但那毕竟是个别现象了

  @①原字为昆右加鸟
  @②原字为箸的繁体字

格式:PDF ? 页数:2 ? 上传日期: 14:05:27 ? 瀏览次数:12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楼梦几个版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