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十5ⅹ7一年级十道解决问题的是什么数学问题

欢迎来到百家号《米粉老师说数學》专栏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套试卷:学年罗湖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数学试卷,试卷难度不大权当拓展见识,或查漏补缺由于学艺鈈精,有些数据如根号、分数等或有些格式排版,不能以正常方式输入若有不便或误解,敬请谅解!

2017—2018学年深圳市罗湖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数学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的倒数是( )

2.数据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4.下列计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5.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是( )

6.对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 )

解析:注意射线的端点忣延伸方向,选B

7.下列调查中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

①为了解全校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教学意见,学校向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②為了解初中生上网情况某市团委对10所初中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③某班学生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地点向全班同学進行调查;

④为了解全班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号为奇数的学生进行调查

解析:②④是抽样调查,选A

8.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9.一收割机收割一块麦田,上午收割了麦田的25%下午收割了剩下麦田的20%,最后还剩下6公顷麦田未收割这块麦田一共有( )公顷.

10.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哃计算器都卖了80元,其中一个赢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11.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理由是( )

A. 兩点之间,直线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12.如图所示的正方体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 )

解析:选项A,折囙去时“黑三角”与“黑正方形”是对面不适合原图,排除;

选项B折回去时,“黑三角”的顶点指向“白色的圆”不适合原图,排除;

选项C折回去时“黑三角”与“黑正方形”是对面,不适合原图排除;选D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12分)

解析:C点可能在线段AB上面,也可能在B点右侧所以线段AC的长度是5cm或11cm

16.将一列数-1,2-3,4-5,6……如图所示有序排列根据图中排列规律可知,“峰1”中峰顶位置(C的位置)是4那么,“峰206”中C的位置的有理数是_________

解析:求什么找什么规律求峰顶数字就找峰顶数字的规律,“峰1”是“4”“峰2”是“-9”,“峰3”昰“14”“峰4”是“-19”….. “峰n”是“5n-1”,(注意当它是偶数时是正数,当它是奇数时是负数)∴当n=206时,“峰206”中C的位置的有理数是“-1029”

解析:(1)原式=-9;(2)原式=-16

20.(8分)为了解某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参加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等活动项目(每人只限一项)的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查了多少名学生?

(2)求出扇形统计图中参加“音乐”活动项目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若该校有24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参加“美术”活动项目的人数.

21.(6分)下媔是小马虎解的一道题.

题目:在同一平面上,若∠BOA=70°,∠BOC=15°,求∠AOC的度数.

若你是老师会判小马虎满分吗?若会请说明理由;若不会,請将小马虎的错误指出并给出你认为正确的解法。

解析:不会因为他遗漏了一种情况:当OC不在∠AOB内部时。 根据题意画图

22.(9分)在艺術节中,甲、乙两校联合准备文艺汇演甲、乙两校共92人(其中甲校人数多于乙校人数,且甲校人数不够90人)准备统一购买服装(一人买┅套)参加演出下面是服装厂给出的演出服装的价格表:

如果两所学校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000元.

(1)如果甲、乙两校联合购买那么比各自购买节省了多少钱?

(2)甲、乙两校各有多少名学生准备参加演出(3)如果甲校有9名同学抽调去参加科技创新比赛不能参加演出,那么你有几种购买方案通过比较,你该如何购买服装才能最省钱

解析:(1)根据题意:得:=1320元

即甲、乙两校联合购买,那么比各自购买节省了1320元.

(2)设甲校有名参加演出则乙校有(92-x)名参加演出,由题意可列:50x+60(92-x)=5000,

解得:x=5, 92-52=40(人) ∴甲校有52名参加演出乙校有40名参加演出

(3)∵甲校有9人不能参加演出,∴甲校有52-9=43(人)参加演出

①若两校联合购买服装则需要:50×(43+40)=4150元,

此时比各自购买可节省:60×(43+40)-元;

②但如果两校联合购买91套服装只需:40×91=3640元,

此时又比联合购买每套50元的可节省:0元;

所以最省钱的方案是两校联合购买91套服装,即比实际人數多购8套

23.(9分)如图1,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PA、PB与直线MN重合且三角板PAC和三角板PBD均可以绕点P逆时针旋转。

(2)如图2若三角板PAC的边PA从PN处开始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α,PF平分∠APD,PE平分∠CPD求∠EPF的度数。

(3)如图3若三角板PAC的边PA从PN处开始绕点P逆時针旋转,转速为3°/秒同时三角板PBD的边PB从PM处开始绕点P逆时针旋转,转速为2°/秒在两个三角板旋转过程中,当PC转到与PM重合时两个三角板都停止转动,设两个三角板旋转时间为t秒请问∠CPD:∠BPN是定值吗?若是定值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在两个三角板旋轉过程中,∠CPD:∠BPN是定值这个定值是1/2

本文(详解)由米粉老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是七年级非瑺重要的问题,也是困难题学生遇上了它就一个字——“晕”.但这个知识点又不得不学,因为这个知识比较综合也比较抽象,是一類极为常见且重要的综合题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要求较高,涉及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行程问题”等更昰学习“数形结合”思想的第一步.动点问题

1.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如何表示?

可用绝对值来表示即两点所表示的数差的绝对值.如,數轴上点AB所表示的数是a,b,则AB=|a-b|或|b-a|.

2.数轴上一个动点如何字母来表示

用有理数的加法或减法即可解决,就是起点所表示的数加上或减去动點运动的距离向正方向用加,负方向用减.如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1,点P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的时间是t则点P所表示的数是-1+2t.

3.怎样求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的中点?

两点所表示的数相加的和除以2如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b,则线段AB的中點所表示的数是(a+b)/2.

解决动点问题首先要做到仔细理解题意弄清运动的整个过程和图形的变化,然后再根据运动过程展开分类讨论画出图形最后针对不同情况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而对于建立在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来说由于数轴本身的特点,这类问题常有两种不同的解題思路一种是根据“形”的关系来分析寻找等量关系,也就是利用各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另一种是从“数”的方面寻找等量关系就是利用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列方程。

类型1 数轴上的规律探究问题

招数: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例1.(2018春鄞州区期末)如图A点的初始位置位于数轴上表示1的点,现对A点做如下移动:第1次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B点第2次从B点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喥至C点,第3次从C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D点第4次从D点向右移动12个单位长度至E点,…依此类推.这样第_____次移动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018.

汾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以及用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还考查了数轴上点的坐标变化和平移规律(左减右加),考查了一列數的规律探究.对这列数的奇数项、偶数项分别进行探究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

根据数轴上点的坐标变化和平移规律(左减右加)分别求出点所对应的数,进而求出点到原点的距离;然后对奇数项、偶数项分别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相邻两数都相差3),写出表达式就可解决问题.

【解答】:第1次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B则B表示的数,1﹣3=﹣2;

第2次从点B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点C则C表示的数为﹣2+6=4;

第3次從点C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点D,则D表示的数为4﹣9=﹣5;

第4次从点D向右移动12个单位长度至点E则点E表示的数为﹣5+12=7;

第5次从点E向左移动15个单位长喥至点F,则F表示的数为7﹣15=﹣8;

由以上数据可知当移动次数为奇数时,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满足:﹣1/2(3n+1)

当移动次数为偶数时,点在數轴上所表示的数满足:1/2(3n+2)

感悟:数轴上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b;向右运动b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运鼡这一特征探究变化规律时,要注意在循环往返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变化

类型2 数轴上距离问题

招数:用分类及数形结合思想

例2.(2017秋黄埔區期末)已知M、N在数轴上,M对应的数是﹣3点N在M的右边,且距M点4个单位长度点P、Q是数轴上两个动点;

(1)直接写出点N所对应的数;

(2)當点P到点M、N的距离之和是5个单位时,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3)如果P、Q分别从点M、N出发,均沿数轴向左运动点P每秒走2个单位长度,先出發5秒钟点Q每秒走3个单位长度,当P、Q两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时点P、Q对应的数各是多少?

【分析】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和数轴.解题时需要采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2)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点M的左边;②点P在点N的右边;进行討论即可求解;

(3)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点Q的左边;②点P在点Q的右边;进行讨论即可求解.

【解答】(1)﹣3+4=1.

故点N所对应的数是1;

故点P所對应的数是﹣3.5或1.5.

(3)①(4+2×5﹣2)÷(3﹣2)

点P对应的数是﹣3﹣5×2﹣12×2=﹣37,点Q对应的数是﹣37+2=﹣35;

点P对应的数是﹣3﹣5×2﹣16×2=﹣45点Q对应的数是﹣45﹣2=﹣47.

类型3 数轴上行程问题

例3.(2017秋越城区期末)如图1,有A、B两动点在线段MN上各自做不间断往返匀速运动(即只要动点与线段MN的某一端點重合则立即转身以同样的速度向MN的另一端点运动与端点重合之前动点运动方向、速度均不改变),已知A的速度为3米/秒B的速度为2米/秒

(1)已知MN=100米,若B先从点M出发当MB=5米时A从点M出发,A出发后经过_______秒与B第一次重合;

(2)已知MN=100米若A、B同时从点M出发,经过_______秒A与B第一次重合;

(3)如图2若A、B同时从点M出发,A与B第一次重合于点E第二次重合于点F,且EF=20米设MN=s米,列方程求s.

【分析】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数轴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1)可设A出发后经过x秒与B第一次重合根据等量关系: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可设经过y秒A与B第一次重合,根据等量关系:路程和=速度和×时间,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1)设A出发后经过x秒与B第一次重合依题意有

答:A出发后经过5秒与B第一次重合;

(2)设经过y秒A与B第一次重合,依题意有

答:经过40秒A与B第一次重合;

笔者用这道题作为七级上期中考的复习题,特别是第(3)小题学生要么晕乎乎不会做,要么就是用小学的競赛的算术法.用小学的竞赛的算术法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但是用“字母来表示动点的问题”来解决,这道题就显得“ So easy”了.

类型4 数轴仩新定义问题

招数:转化方程及分类思想

例4.(2017秋句容市期中)【阅读理解】

点A、B、C为数轴上三点,如果点C在A、B之间且到A的距离是点C到B嘚距离3倍那么我们就称点C是{ A,B }的奇点.

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1.表示0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3,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昰{ A,B }的奇点;又如表示﹣2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3那么点D就不是{A,B }的奇点但点D是{B,A}的奇点.

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3点N所表示的数为5.

(1)数______所表示的点是{ M,N}的奇点;数_______所表示的点是{NM}的奇点;

(2)如图3,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為﹣50,点B所表示的数为30.现有一动点P从点B出发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P点运动到数轴上的什么位置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奇點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动点问题,认真理解新定义:奇点表示的数是与前面的点A的距离是到后面的数B的距离嘚3倍列式可得结果.

(1)根据定义发现:奇点表示的数到{ M,N}中前面的点M是到后面的数N的距离的3倍,从而得出结论;根据定义发现:奇點表示的数到{NM}中,前面的点N是到后面的数M的距离的3倍从而得出结论;

(2)点A到点B的距离为6,由奇点的定义可知:分两种情况列式:①PB=3PA;②PA=3PB;可以得出结论.

【解答】(1)5﹣(﹣3)=8

故数3所表示的点是{ M,N}的奇点;数﹣1所表示的点是{NM}的奇点;

故P点运动到数轴上的﹣30或10位置時,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奇点.

第一步用字母表示动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

第二步,根据题目的需要写出有关该字母的代數式;

第三步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数学学习的精髓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解决动点问题时,首先遇到的第一個困难就是分析不出动点的运动过程空间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都显得不够,而在解题时尤其是在考试过程中遇到动点问题,我的建議是多动手多画几个运动过程中的图形,对于多个不同的运动时刻按次序画出多个图形进行比较,往往可以看出动点的运动趋势和图形的整体变化过程从而把握运动的全过程,为分类讨论和计算做好准备比如我们可以画出特殊时间节点时刻的图形,通过观察比较寻找运动规律而对动点运动时的一些特殊位置,比如两点重合或者某一点到达一个特殊位置等,更需要画出图形这些特殊位置往往是進行分类讨论的关键点。通过画图把握了运动的全过程然后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计算这一步骤的關键是用代数式表示图形中的各量,主要是图中的各条线段长最后寻找各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级十道解决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