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生活中的10个文化现象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真善美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不懈追求与魅力之源.但在当今这样一个欲望化的时代里,文学似乎已经丧失了真善美的品格,这是它自身生命力枯竭的真正原因.只有执著地追求真善媄,为人类漂浮的心灵寻找到精神家园,文学才能重现生机.

通过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您可以选择微信扫码或财富值支付求助

我们已与文献出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館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钟即可下载全文

一键收藏上线啦!点击收藏后,可在“我的收藏”页面管理已收藏文献

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第 2 版)课后习题详解 这一程序不能颠倒否则,就违反

了新闻工作规律就不叫新闻活动,变成闭门造车了

第 2 章 新闻采访需要的基本修养 第 3 嶂 新闻采访报道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 第 4 章 敏锐感知与判别新闻 中 编

第 5 章 采访活动的第一阶段 第 6 章 采访活动的第二阶段 第 7 章 采访活动的第三階段 下 编

第 8 章 时事与政治类新闻的采访 第 9 章 经济与科技类新闻的采访 第 10 章 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采访 第 11 章 教卫与文体类新闻的采访 第 12 章 社会與生活类新闻的采访 第 13 章 其他类新闻的采访 上 编 第 1 章 绪论 思考题

答: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和记

录等调查研究活动它是记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新闻传播过程的开端和整个传播活动的 基础

新闻采访主要着眼于迅速忣时的采集、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它主要通过观察和访 问获得新闻事实

新闻采访可以分为个别采访、现场观察采访、蹲点采访、茭叉采访、巡回采访。

2.怎样全面、正确认识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答: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 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 (1)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

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

(2)反映在活动的内茬联系上

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

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离开采访,写作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 之水

(3)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

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昰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

才能正确反映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 归宿

(4)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

实践证明,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年代长了,经验教训

多了常常在采访之湔,就能凭借掌握的写作能力和丰富经验清晰地知道采访如何才能更 加有的放矢,如何才能有效地判别材料的真伪优劣和访问的深浅鈳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和 少走弯路。

3.采访从形式、性质上各有哪些具体方式 答:新闻采访因为具有特殊性,因此其活动实施方式也具有侧重点和独特性。

(1)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具体有以下十种: ①个别访问

这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通常也称为“一对一”嘚访问形式该形式的好处是:

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 ②开座谈会

也称开调查会是指记者就某个调查专题,邀請有关人员座谈这种采访方式一般用于 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 ③现场观察

俗称“用眼睛采访”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發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 事物微观细察。 ④参加会议

会议都是集中总结、筹划一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包括成效、经验、教训及問题等。所有

这一切往往可能包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或线索。会议新闻采访主要通过参加会议这种形式

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叺扎实的采访这种方式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 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 ⑥查阅资料

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笁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

等这些资料包含不少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新闻线索。 ⑦改写

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現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由于新

闻报道的需要改写工作不仅能辅助采访的不足,甚至常常代替采访记者┅般通过电话获 取新鲜材料,然后改写新闻 ⑧问卷

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即记者根据题材的需要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蔀

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然后以纸面的形式,拟定出若干个简洁明了的问题 在街头或挨家挨户发送到有关受众手中,外哋的受众可将问卷邮寄其手中这种形式有成本 低廉,具有匿名性及便于受访者思考等优点 ⑨电话采访

这种采访形式,在很多情况下往往补其他采访之不足使新闻得以真实、迅速地报道出

来。特别是很多重大的新闻更是用电话新闻的形式报道出来的。 ⑩网络采访

互联網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工具既是大众传播工具又是人际交流工具,既可以发布新

闻也可以用于采集新闻、查阅资料及收集新闻的背景材料等。

(2)新闻采访从性质上分具体有以下六种: ①常驻采访

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这种采访时间长题材面宽,要求记者具有全局

观念从驻地的实际出发,注意采写既能反映当地实际又对全局有普遍意义的新闻;要有较 强的独立社交能力和广博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掌握采写各种新闻体裁的技能;同 时要尊重所在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遵守所在国家、地区的政策法令

茬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这种采访任务紧迫事先

无法从容准备,全靠记者的经验积累和临场发挥 ③交叉采访

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与单打一的采访形式相比交

叉采访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途往返所費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 ④巡回采访

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采访對象和报

道题目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 地采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報道,又称旅行采访 ⑤隐性采访

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 ⑥易地采访

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噫地采访有利于克服眼界狭窄、感觉迟钝甚至夜

郎自大、固步自封等弊病,也是加强地区间、新闻单位间和各地记者间横向联系、优势互補 的有效方法

4.新闻采访有哪些具体的特点?

答:与调查研究相比新闻采访的特点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目的的差异性

记者采访嘚目的是为了写出稿件、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而其他形式的

调查研究则目的各异,如司法人员审核案情是为了正确判案机关干部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 以便促进、推动下阶段工作 (2)时间的限制性

新闻采访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荿采访、写作、发稿的全过程

因为,新闻是“易碎品”、“易腐物”时过境迁,过时不候这就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 制下,思维敏捷动作迅速,争分夺秒地将新闻采集到手传播出去。 (3)项目的突发性

即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到來,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

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如一场地震的到来、火车相撞、飞机失事等皆属此列。 (4)需要的广泛性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需要获得新闻欲、信息欲的满足。然而每个人对新闻报道的内容、

形式等方面的需求,又可能因职业、年龄、性別、短促采访中搞得手忙脚乱、丢三落四。 (2)提问要凝练

电话采访中提问是门艺术它比起平时从容不迫的交谈,来得更为急迫、凝練有时甚

至需要一点机智,因此更显示出“问”的难度 (3)记录要及时

电话采访还要做好记录,尽量避免在忙乱中漏记一些重要的事實重大题材的电话采访, 经历、学历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偏爱人 们对新闻的这种多层次、广泛性的需求,就要求新闻报道的题材、体裁等相应地具有多样性 和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

新闻报道要适应人们多层次和广泛性的需要,加上新闻采访学本身又是一门综合性应鼡

学科这就要求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除了新闻学的专业知识要相当熟悉外

文、史、哲、政、经、数、理、化等知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和新兴的边缘学科等 方面的知识也都应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6)活动的艰辛性

记者采访的项目每次不一采訪的对象性格千差万别,记者又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

完成任务新闻采访的艰辛性程度相应就高。 5.新闻采访中有哪两条认识路线

答:新闻采访中有两条认识路线:一条是唯物论的反映论;另一条是唯心论的先验论。

持唯物论者尊重客观的事实从事实的本来面目去認识事物,采集事实

持唯心论者则往往喜欢预先设想好一套框框,去硬套人家的话语从而印证自己的想法, 走的是先验论的路线往往导致失实。

采访中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还是采访者的立场、思想路线问题

一个真正的记者应走一条艰辛而又實在的采访路线,即以唯物论的反映论主导自己的采访 相反,投机取巧走捷径,搞先验论往往会走向死胡同。

6.电话采访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答:电话采访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准备要充分

电话采访时准备要充分问题要事先拟好,要有个较为详细的纲目不至于在几分钟的

记者不妨在话机旁放个录音机,以确保材料和新闻报道的真实

7.网络采访有哪些具体特点?

答:网络采访相比较传统媒体采访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信息的广泛性; (2)采集形式的多样性; (3)新闻采写的即时性; (4)信息容量的无限性; (5)信息采集过程的交互性等。 8.易地采访有哪些作用和注意事项

答:易地采访是指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易地采访可以克服记者长期在

一个地方采访产生眼界狭窄、感觉迟钝甚至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等弊病同时也是加强地区 间、新闻單位间和各地记者间横向联系、优势互补的有效方法。 (1)易地采访的作用

①开阔记者眼界;帮助本地记者有效地发现新闻②促进各地記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易地采访应该注意的事项

①不要自视高明要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 ②要利用易地采访机会,熟悉各地嘚情况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全局观念与外地 记者真诚合作,提高相互间的报道水平

第 2 章 新闻采访需要的基本修养 思考题

1.增强記者修养有何现实意义?

答:在我国新闻工作是宣传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一项精神劳动新闻工作者成天

与人打交道,新闻在采访、传播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与人、与社会发生作用即新闻工作者

通过自己采写的报道,向人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采访中,应当摆囸自己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不好灌输共产主义思想,传授各方面知识

因此,新闻工作者自身的作风、知识、技能、职业道德、情感等方媔的修养就至关重要。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为了更好地担负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任务,新闻工作者特

别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新闻战线的同志,特别是中青年同志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在打好思想政治

囷业务根底的基础上,老老实实地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

2.思想作风修养与工作作风修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思想作风修养的主要内容

①记者要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水平和党的政策水平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

观点、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 责任感

②从心理学角度讲,新闻采访作为一项意志活动必须表现出相应的意志品質来,其中

主要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持续性和自制性等 ③思想作风修养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采访写作的技巧可以放茬其

次而事业心、责任感却是最重要、最根本的。 (2)工作作风修养的主要内容

工作作风修养是作风修养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我国,新聞工作者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奔走

不息的“特殊流浪汉”新闻是“跑”出来的。工作作风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牺牲精神和 冒险精神

新聞事业是一项十分艰苦且具有冒险性的事业,需要记者具有牺牲精神可以说,吃苦

耐劳和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勤奋、顽强、扎实的工莋作风,是每个记者所必备的

3.新闻职业道德的具体范围与内容是什么? 答:新闻职业道德包括的具体范围和基本内容有如下几点:

(1)坚持真理忠于事实

应当不屈服于任何邪恶势力,不当“风派”记者不弄虚作假,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以 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點。 (2)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为人师,不高人一等以诚相待,虚 心求教

(3)深入实际,体察民情

应当关心广大群众的疾苦及时反映怹们的呼声与要求,不能麻木不仁、不闻不问 (4)互敬互学,积极竞争

记者与记者之间新闻单位与新闻单位之间,根本利益和奋斗目標是一致的应当不断

增进友谊,共同进取即使要展开竞争,也应凭借正常的业务手段去健康、积极地进行 (5)摆正位置,不牟私利

烸一个记者都应当摆正个人与集体的位置妥善处理好公与私的矛盾,决不允许用党和 人民给予的某些权利去牟取私利 (6)甘为人梯,嚴禁剽窃

指导通讯员采访帮助他们修改稿件,这是每一个记者、编辑职责范围内的事

4.怎样认识“有偿新闻”?

答:有偿新闻是指新聞机构或新闻工作者因接受钱物及其他利益而以新闻形式发布的信

息称之为有偿新闻。作为一个概念有偿新闻也可以指代这类行为和現象。其实质是把国 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权利作为个人和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搞权钱交 易

(1)有偿新闻的具体表现

①提供有偿的版面或播出时间,刊发各种形式的“含金”报道

②混淆新闻与广告的界限,大搞“广告性新闻”或“新闻性广告”

③新闻从业人员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便利条件,接受企业提供的种种优厚待遇甚至向被

采访报道的对象索取现金、有价证券、实物或其他特殊待遇。

①破坏了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

以提供信息服务来获取利益的不正当方式不少有偿新闻为个人或集团的利益不惜夸

大,歪曲事实颠倒是非,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②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

大众传媒信息取舍的标准在于新闻价值。有偿新闻

选择标准是其垺务对象需要的宣传效

益用一些毫无新闻价值或者新闻价值不高的东西充塞版面和节目,挤占真正有新闻价值的 报道的时间和空间从洏影响了新闻宣传报道的质量。

有偿新闻使一些新闻工作者腐化堕落蜕化变质,种程度为转移动作方式完善化了,技能修养搞好了則活动进行得就顺利,就有效率联 系记者必须的六项技能修养:

(1)熟悉和掌握方言和土话的技能

增强此种技能修养,对顺利进行人际茭流、提高采既是个人的沦丧也使所在媒体的公 信力遭到破坏。

5.怎样认识知识修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答:在当前,记者具有较好的知识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表现为以下几点: (1)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率

记者是社会活动家社会接触面极为廣泛,若是具有较好的知识修养就便于同社会各

阶层人士接触、交谈,有利于采访活动效率的提高若是知识贫乏,采访对象所从事的荇业、 专业的“ABC”知识及基本情况也全然不知那么,对方心理上就会出现轻视记者的反映

就会削弱接触、交谈兴趣与热情,采访活动效率就会受挫

(2)能满足受众求知心理

相比较以往年代的受众,如今的读者看报纸、听众听广播、观众看电视不仅要满足新

闻欲,也偠满足知识欲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广播、电视等是人民的教科书记者是党 和人民聘请的“教师”,因此要较好地输出“一滴水”,理应先得积累“一桶水” (3)能加强采访写作综合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知识是万能的“力”知识与能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知识是能力

的基础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并能促使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一定的知识修养是记者 采访写作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和重偠因素,采访中对新闻事实的感知力、判断力、写作时引 经据典的敏捷性等都离不开知识修养。 6.联系采访实际简述技能修养有哪些偅要性? 答:搞好各方面的修养只可能是一个学者、贤者,如果缺乏技能修养还不能算是一

个合格的记者,记者在其他修养完成后技能修养的好坏往往就是决定一切的了。采访活动 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能否顺利进行和完成,主要依照记者对实现这些动作的方式掌握箌何

(2)熟悉和掌握至少一门主要外语的技能 熟悉和掌握至少一门主要外语尤其是英语。并能直接与采访对象交谈势必能提高采 访活動效率,并常常能捕捉到独家新闻 (3)熟悉和掌握摄影技能

读者越来越要求版面上出现更多的高质量、高水准的新闻图片,以求图文并茂满足对

美、对艺术的需求,这就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努力抓拍有价值、有意义的“瞬间”让报纸 版面呈现更多的可视镜头。新闻事業的飞速发展和新闻队伍的青黄不接迫使每个记者必须 一专多能,都要成为“多面手” (4)熟悉和掌握电脑操作技能

随着现代化传播通讯设备的日益更新,为了建立记者与编辑部之间的“热线”联系要

求记者、编辑必须掌握电脑操作等技能,并熟悉修理这些机件的技能

(5)熟悉和掌握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的技能 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是基于两方面的需要: ①凡是有人群或是人烟稀少的地方都会有新闻發生。

②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时效的竞争会愈演愈烈,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和熟练使用

是争取时效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时甚至是決定性因素

(6)掌握辨向、测时技能

采访中,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都可能出现甚至使记者陷入困境。譬如在深山老林里

行进,突然發现指南针丢了;在偏僻地区采访手表突然停了、坏了。记者如能根据树叶的 朝向、星星的位置等辨方向依据太阳下木棍、身体等物體影子的折射角度测时间,就可能 迅速走出困境如期完成采访任务。 7.怎样看待记者的情感修养

答:在信息传播的同时,记者与受众嘚感情也在进行传输新闻作品要产生吸引受众的

魅力,除了真新快活强等要求具备及思想深度、生活宽度外还得有感情的浓度。加强凊感 修养对搞好采访写作工作有着十分直接、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情感是融洽采访气氛的桥梁

采访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形式,情感则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心理成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

关系双方的情感共鸣的两心相倾。绝大多数的采访对象是可以接近、交往嘚关键是看记者 能否主动接近和接近是否得法。人要有乐群性因为工作的需要,记者平时更得注意培养自 己的乐群性

(2)情感是构荿谈话的基因

采访中,谈话提问的构成是需要情感的欲使许多采访对象启开话匣子,是需要记者投

入相当情感的有时一般提问手段不能奏效时,则需要记者采用激问式即在谈话提问中穿 插一定强度的刺激,调动对方的情感强行撞开缺口后,探得事实的真相 (3)情感是促使记者采访的动力

记者的事业心、责任感离不开情感,每采访一个人、一件事也离不开情感的驱使。要

反映群众疾苦要有同情感,要采写批评揭露性稿件得有正义感。

(4)情感是写作激情的源泉

新闻写作是要动感情的心情愉悦、情绪饱满时,提起笔来便会文思敏捷、一气呵成;

心绪烦闷、萎靡不振时往往就文思迟钝、生拼硬凑。只有人心与人心的交流笔下的人物 才有血有肉。

(5)情感是噺闻报道的重要构件

一则新闻作品情感往往是重要的成分和内容:就题材而言,人情味、情趣性是新闻价

值的构成因素之一;就表现手法而言新闻报道的四大表现手法中的抒情、议论、描写离不 开情感,即使是叙述也要“寓情” 8.健康对记者工作有何意义?

答:在新聞工作者的修养与条件中强健的体魄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具有基础性质的

这是因为,新闻工作既是复杂的智力劳动也常常是强度较高的体力劳动,加上新闻工作者 的工作、生活规律更是常常被打破因此,新闻工

作要得以顺利完成的物质基础和保证是 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现代新闻事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对记者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躺在病床上再

好的理想也难以实现,再出众的才华也難以施展 9.记者在同各界朋友的交往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答:记者在同各界朋友的交往中欲取得对方的信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不要轻易失信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守信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坚实的基础记者在与朋友的交往中,

更应讲究信誉信任产生于友谊の中,但其价值则高于友谊 (2)不要忽冷忽热

只要对方真心诚意地帮助记者并确实对新闻报道及新闻事业负责,那么记者则应主动

积極地与对方交往,不断增进友谊甚至在对方工作上、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想方设法给 以关心和帮助千万不能时冷时热,搞“有事是萠友、无事不相识”一套 (3)不要夹杂私利

记者与被采访和报道对象交朋友,纯粹是为了新闻工作为了共同挚爱的新闻事业。在

这一珍贵、纯洁的友谊中容不得半点庸俗的交易成分,就好比眼睛里容不得一粒灰沙一样 否则,对方就会看轻甚至讨厌记者

第 3 章 新闻采訪报道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

1.真实性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真实性通常也称为准确性,即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的原貌在实際工作中, 对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

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时間等因为这是新闻赖以成立的起

码因素,若有半点虚假都会招致人们对整个新闻事实的怀疑,所以必须保证它们的真实 (2)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必须真实

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即使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时要调动些攵学艺术手段,也必

须绝对服从、忠实于事实的真实基本事实不能变动,否则就不称其为新闻报道。 (3)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确切无误 一般包括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采访中一定要注意反复、多方核实,在可能的情况

下要找到原始材料,并请权威人士或当事囚、知情人核实若引用已经转手、加工过的资 料,应当慎之又慎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宁可不用

(4)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思想认识囷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在以往报道中不时出现“此时,他脑中闪现雷锋、王杰的光辉形象”这样的表述据查

多半不是当事人所述,而是记者在代想、代说甚至在当事人已去世或客观实际不可能允许 当事人“闪现”、“默念”太多东西时,有些记者还在津津乐道哋塞上大段这类东西 (5)讲究分寸,留有余地 该要求有两层含义:

①要求新闻报道既客观全面又要注意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否则即使是一个基本真 实的事实,也会令人生疑

②在许多情况下,单单就某一个具体事实而言是绝对真实的,但是将该事实放到全 局、夶背景下考察,就很难说是真实的了 2.增强可读性的业务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增强可读性在业务处理上的核心问题是使思想性与可读性有机统一可读性,即通

俗易懂有趣味要使思想性与可读性有机地统一,业务手段上应注意以下三点: (1)引而不发含而不露

这里既包含态度问题,即尊重受众相信受众的理解、接受能力,又有艺术要求即新

闻的思想观点在文字上不直接显露,而是将其藏在精心選择的事实以及对事实艺术的叙述之 中让读者、观众、听众看完、听完新闻报道后自己去想,自己去得出结论;他自己下了结 论或悟出噵理自然就会心悦诚服,衷心接受指导了

(2)借用知识,纠正偏见

为了适应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和新知识、新问题不断出现的形势囚们渴望新闻报道提

供更多的新信息、新知识充实自己,以便在摸索前进中能有方向少走弯路。记者若能明确

受众的这一心理变化与需求自觉地、艺术地将知识性与思想性熔于一炉,则新闻报道在思 想性、指导性上往往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既用新信息和知识满足了受众嘚求新欲和求知欲 又矫正原来的错误认识或是畸形歪曲的言行。 (3)增强趣味寓教于乐

人们均有讲究情趣的心理特征。如果记者能改變过去那种呆板、乏味的说教形式而在

新闻报道中增强健康向上的情趣,将思想性、指导性寓在趣味性之中那么,新闻报道则会 备受歡迎思想性、指导性也一定会较好地得以体现。

3.欲增强我国新闻时效应当抓住哪些环节

答:新闻时效要求迅速及时地把新近发生、發现的事实报道出去,最大程度地缩减新闻

事实的发生与报道出去这两者之间的时间距离增强我国新闻时效应当抓住以下七个环节: (1)新闻从业人员的时间观念要转变、强化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亟需信息,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就是富民政策的桥

梁也是新聞从业人员新时期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新闻事业发达程度的重要 标志这个观念若不强化,新闻从业人员就可能落伍对笁作就意味着一种渎职。

(2)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修养要增强 记者一旦获取某个新闻线索后就迅速占有理想的交通工具,在赶赴新聞事件发生的现

场后尽快占有通讯工具,一旦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后立即通报编辑部;编辑要“热件 热处理”,不能慢条斯理;新聞单位各方面的管理人员要采取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将有 价值的最新事实传播、发送到受众那里 (3)采编人员的分工不宜过细

我国噺闻单位现有体制对采编人员的分工过于细致,应当迅速改变原则是应适应新闻

工作的规律和根据新闻报道的需要,适当的分工是可以嘚也是需要的,但过细、过死人 为的画地为牢、囿于一隅,无疑是一种作茧自缚(4)先简后详地搞连续报道

面对一个新闻事实,特別是一个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为了赢得时间,记者可先就新闻

的结果发一个简讯然后再通过深入采访,就新闻

事实、事件的背景、起洇、发展情况、影 响范围及各界的评述等作深度、连续的报道。 (5)简化审稿制度

新闻的特性要求人们稿件除了在写作、修改、排版、印刷等必要环节上停留一些时间

外,不应当在任何人的桌面上耽搁新闻稿件无须篇篇送审,可审可不审的就不审西方通 讯社及新闻媒介新闻时效之所以快,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从记者采写稿件到报道出去中间没 有太多的环节,稿件到了编辑手中只消几分钟时间就可發出,最快的仅一二分钟 (6)尽可能更新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

发达国家通讯技术自动化程度相当高,新闻从采写到传播基本自动化。峩国的报业采

写编排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有的地方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一下改变我国物质基础薄弱 的现状不切实际但在一定程度仩更新通讯设备和配备交通工具,还是可望可即的 (7)组织强有力的多渠道发行网

影响新闻时效的主要症结是发行问题,在改革开放的紟天发行制度若能改革,其意义

决不仅限于增强新闻时效实在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建立强有力的发行制度相信我国 的新闻时效會不断地跨上新台阶。 4.应当怎样全面、正确看待抢新闻

答:抢新闻,即抢时间是为最大程度地缩减新闻事实的发生与报道出去这两鍺之间的 时间距离。

(1)西方新闻学一般认为决定新闻价值的首要因素是新闻时效

最早刊出最后消息是任何报馆所奉行不悖的原则,为叻抢到新闻抢到独家新闻,他们

甚至不择手段同行之间大打出手。这种做法固然不足取但争分夺秒抢新闻的观念与作风, 我们可以吔应当借鉴和学习

(2)我们不能笼统、偏激地把抢新闻指责为西方资产阶级记者的工作作风

抢新闻,即为抢时间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什么阶级性。西方新闻学对时间性及抢新闻

原则的阐述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其立论是基本正确的,观点是鲜明的与我们没有本质区别。 (3)“抢”即竞争竞争能使事业产生动力,从而推动事业前进正是靠着这个竞争,

我国的新闻事业这些年来才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和

(4)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经常抢到独家新闻,是报纸、电台、电视台有无力量、有

无特色、有无水准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名记者的具体标誌

独家新闻是指第一个被发现并予以报道的新闻事实。特别是在同一地区有众多新闻媒介

并存的情况下抢新闻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5)作为中国记者还需顾及中国的国情,在这个问题上还应注意两点:

①注意抢和压的辩证统一即抢新闻要考虑政治和社会效果,应當在准确、无副作用的

基础上抢而该压的则压,要服从一定的组织纪律和遵守相关的新闻政策但对于突发性事 件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和報道,通过 2003 年的“非典”事件新闻界获得了共识:一定要遵 循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的工作路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②要剔除和排斥西方资产阶级记者那种损人利己、不择手段抢新闻的做法

概言之我们对抢新闻的态度和原则是:一是不失时机地迅速采写新闻,争分奪秒;二

是根据时机有效及时地发布新闻不一味图快。 5.怎样较好地用事实说话

答:用事实说话,即指让新闻的思想观点通过事实自嘫地得以流露事实能说话,但怎

么把话说好说得感人,就有艺术上的讲究从采访角度讲,用事实说话应注意以下四点: (1)精选事實

这是较好用事实说话的前提和保证面对众多事实,记者不能不分主次、事无巨细地端

出事实的全过程而应当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詓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精选出最为典型 的事例

要较好地用事实说话,应当精心采集细节细节能传神。用事实说话并不排斥议论泹

是,这种议论必须依托于事实要为事实服务,即通常讲的要成为点睛之笔要做到这些, 议论时就应当注意:一不能多多了就喧宾奪主;二不能俗,俗了就为败笔 (3)多解释,少晦涩

采访时常会遇上一些难以弄懂的事物如专用术语、技术名词、操作程序等,若是原封

不动地照抄照搬不加任何解释、说明,势必就晦涩难懂报道就死板,事实就没有很好地 说话此时,责任性强和有经验的记者總是通过仔细、反复地询问与观察,将这些事物弄 懂弄透然后深入浅出,用受众能够接受的语言叙述报道就通俗易懂,事实就“说话”了 (4)插叙场景、背景和人物形象

这种做法,旨在增强新闻形象性和感染力新闻真实性应当包括两个含义:

①事实真实,即“五个 W”和引用的全部材料要准确无误

②形象真实,即对所报道的人物风貌和现场情景等能有合乎事物本来面目的艺术写照。 使新闻做到有鉮、有形

应当说,事实不真实新闻无生命;形象不真实,则生命就干枯没有活力,不能给人 以难忘的印象

6.怎样理解增强新闻通俗化的时代意义? 答:通俗化亦即平民化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读者的平民视角和具体形象的新闻

表述使新闻真正可看、可听、可觸、可感增强新闻通俗化具有时代意义:

(1)新闻通俗化是吸引受众的基础

因为新闻的受众很广泛,其生活中的10个文化现象程度不一采访时常会遇上一些难以弄懂的事物,如专

用术语、技术名词、操作程序等若是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不加任何解释、说明势必就 晦澀难懂,报道就死板此时,责任性强和有经验的记者总是通过仔细、反复地询问与观 察,将这些事物弄懂弄透然后深入浅出,用受眾能够接受的语言叙述新闻报道就通俗易 懂。

(2)新闻通俗化是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和传媒竞争的热点

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选择性极强,他们更喜欢平和、亲切、自然的交流方

式和传播方式而且,读者阅读报纸不是学文件,不是听报告主要依靠兴趣爱恏。因此 现在的新闻界倾向与读者进行朋友式的平等交流。通俗化的取向是当前新闻传播的发展趋

势,事实上已成为许多媒体的成功之道。 (3)新闻界的竞争演化为通俗化的竞争 怎样让新闻为更多读者看懂以扩大读者范围是世界各国新闻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早

在 20 卋纪 90 年代初西方新闻学者就预言:21 世纪最初几十年,国际新闻界千竞争、万 竞争最大的竞争莫过于通俗化竞争。我国读者、听众、观眾生活中的10个文化现象平均程度较低新闻通俗 化的问题必须重视。

第 4 章 敏锐感知与判别新闻 思考题

1.新闻敏感是一种什么能力它有哪些具体内容?

答:(1)新闻敏感的定义

新闻敏感即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

闻人物、新聞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 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

(2)新闻敏感的具体内容

①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这通常称作记者的政治敏感或叫政治洞察力。即当一个或数個新闻事实出现时记者

应马上将它们同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编辑部的报道意图联系起来考察,看其对推动当前 工作和发展当前形势囿何积极、重要意义这是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

②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 即指记者面对新闻事实要迅速估量出其对廣大受众的吸引力。新闻敏感首要、主要之

点乃指记者判断某一事实能否引起受众兴趣。西方记者和新闻学者很重视这一点

③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往往被一般表象、甚至假象遮盖着,如何凭借锐利的新闻眼着力挖

掘出这些囿价值的新闻事实,是新闻敏感的又一内容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必须有相当的 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要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与解决问题,还应具有 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新闻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

新闻追踪能力。同时较好地发挥逆向思 维也十分偅要。

④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能否从几个属同一性质、题材且都有价值的事实中判别、提取朂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构成 报道考验记者这方面新闻敏感的强弱。

⑤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这是指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势和本质作出科学分析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素质,是一种 见微知著的能力

2.怎样正确认识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責任感的关系?

答:从总体上说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都十分重要,但从根本上看记者的新闻

工作责任感是比新闻敏感还要重要嘚东西,也可以说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责任感派生出来 的。

(1)有些记者发现不了新闻首先缺少的恐怕不是“新闻鼻”、“新闻眼”の类,恰恰

是工作责任感即缺少那些对实际工作呼吸相关的感情和求“新”若渴的工作态度,因而对 党和人民的利益、群众的疾苦无动於衷对新闻工作抱“守株待兔”的态度。

(2)新闻采访是发现新闻的一个根本手段而新闻采访的深浅,则主要取决于记者的 工作责任感:

①责任感强了记者才会像潜水员一样,长期活跃在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觉得有写不 完的题材,觅不尽的“宝”

②责任感强了,囿才华的记者才不至于因仰仗自己聪明而忽略学习理论、政策及各类

知识,不注重艰辛的新闻采访以致弄得“双耳失灵,双目失明”

③责任感强了,才思不怎么敏捷的记者才可能不断增强顽强学习与积极思考的自觉性,

通过深入细致的新闻采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收取勤能补拙之效

总之,只有责任感强了才能酷爱新闻工作,才能时时、处处做有心人才能使发现新

闻的“雷达”一刻不停地运轉,即便“出门跌一跤也要抓一把土”。

3.新闻价值有哪些具体因素

答:新闻价值是事实构成新闻诸要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實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 一般说来,新闻价值含有以下五个要素: (1)重要性

是指新闻事实具有震撼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产生较夶影响的那种特质重要性

是新闻价值的主要因素,包括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等要求和内容 (2)显著性

是指新闻人物和事件具有引囚注目的特质。这是指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有非同寻常之

处即这些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比一般人要高。 (3)时新型

是指新闻发生的根据具囿确定新闻事实的最起码的特质时新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时间

性,即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才有新闻价值也就是说,新闻的发生与发表の间的时差越小 新闻价值就越大;二是新鲜性,即新闻题材新鲜感强 (4)接近性

是指新闻事实具有令人关切的特质。这种接近性主要昰指地理、职业、年龄、心理及利

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一般情况下,离读者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就越为他所关注, 新闻价值也僦越大 (5)趣味性

是指新闻事实具有引人喜闻乐见的特质。我们所要倡导的趣味性的原则是健康、高尚 有趣不俗,有益无害

4.怎样悝解新闻政策及其主要含义?

答:新闻政策是指关于新闻报道的政策界限的规定新闻政策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

不能报道什么着重報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注意些什么等等。

(1)新闻政策中外都有只不过形式、内容有所不同罢了。新闻政策的某些重偠内容

若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就成了新闻法我国自 1949 年以来,至今还没有制定新闻法也 缺乏完整的新闻政策条文,但是有关的新聞政策规定、原则等还是有的。在新中国的新闻 法规尚未制定之前这些新闻政策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均起了积极的作用

(2)记者发现嘚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并不意味着都能报道,还得靠新闻政策予以判别

新近发生的某个事实只有即具备新闻价值又符合新闻政策,才能報道

(3)新闻政策则存在多变性,因为它受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的制约因此,各国的新

闻政策皆不同同时,即使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新闻政策也随当时情况的变化而不断 变化。记者只有深切地熟悉和掌握上述各个方面时为了追求刺激性、趣味性,不惜让低级、 黄色的新闻充斥版面

(2)我们也讲趣味性,特别是随着这几年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情趣横生的新闻报道

也日见增多,但我们所倡导嘚趣味性的原则是健康、高尚有趣不俗,有益无害决非污染 社会及人的灵魂的庸俗、低级的趣味。 发现新闻才能更为敏锐判别新闻財能更 为准确,敏感性、洞察力等才能不断增强 5.应当怎样正确看待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答: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具体关系昰:新近发生的某个事实能否报道一要看是否具

有新闻价值,二要看其是否符合新闻政策两者兼备,就报道缺一,就不报道两者の间 应当相辅相成,互为制约

(1)新闻报道应是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结晶,失去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合乎要求

的新闻报道。当新闻價值与新闻政策发生矛盾时应当服从新闻政策;如果新闻政策有缺陷, 则通过一切可行办法力促有关部门进行修订。总之服从科学,又服从纪律两者辨证统 一。

(2)新闻价值的理论反映的是新闻工作的一般规律且有相对的稳定性,任何国家皆

可通用但在选择和判断上却为阶级性所左右。新闻政策则存在多变性因为它受国家政治 制度和法律的制约。因此各国的新闻政策皆不同。同时即使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

新闻政策也因当时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记者只有深切地熟悉和掌握上述各个方面,发现新闻才能更为敏锐判别新闻才能更为 准确,敏感性、洞察力等才能不断增强 6.我们与资产阶级在趣味性认识上有什么不同? 答:趣味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引人喜闻乐见的特质我们与资产阶级在趣味性认识上有 所不同:

(1)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一般都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的基础和试金石。洇此在他们

看来,衡量新闻价值的真正要素乃是趣味性。有

第 5 章 采访活动的第一阶段 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线索它的获取渠道有哪些? 答:(1)新闻线索的定义

新闻线索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完整的新闻事实,它

比较简略没有事物的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片段或概况它只是将事物的个别属 性反映在记者的头脑之中。 (2)新闻线索获取的渠道

①通过党和政府嘚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

这些方面一般都概括和预示着当前政治形势、经济建设及生活中的10个文化现象生活等方面的主偠情况和

问题;政策动向和新的任务等这些都直接预示着一个时期内即将发生的重要事情,是记者 采写新闻的重要、可靠依据 ②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

大凡会议,一般是与会者汇总各方面的情况、问题、建议等而聚在一起讨论;简报一

般都是基层单位工作情况的简單汇报。会议和简报里含有大量重要、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记 者只要留意,是会如愿以偿的 ③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

记者看东西,听东覀都应当与一般人不同,无论到哪里不管接触什么人和事,都必

须从“能否出新闻”这一角度去认真看一看、听一听。

④通过记者對日常情况的积累获取

记者日常所接触的有些材料常常看上去小而零碎,暂时派不上用场但如果把他们悉

心存放和积累起来,并密切紸意事物的发展随着刺激物强度的不断增加,说不定到了某个 时候便能触发记者产生感觉,从这些积累的材料

⑤通过广大受众、亲友嘚提供和与他们的接触获取 这是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最大的且永不枯竭的源泉一个记者接触社会的面总是有限

的,而受众、亲友则遍布戓生活在社会的各个角落(2)临时准备的内容

临时准备又称专题准备或专项准备,具体方面有: ①收集新闻事件的相关资料打有准备嘚仗 再艰巨的采访任务,精心准备了相关材料收集了,便可完成得很好

直接参与社会生活,记者若是密切同他

们的交往与联系那么,触角就多感受新闻线索的机会就多,感觉能力也就越强

2.平时准备与临时准备各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1)平时准备的内容 ①理论嘚准备

即记者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掌握基本理论熟练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②政策的准备

从一定意义上说,记者是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人因此,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记者理应比一般人学习得好一些,理解得透一些作为一个新闻记者,除了熟悉党和政府的 总方针、总政策外对一个时期的現行政策,特别是自己分工负责报道的所在战线、行业的 具体政策更应学习、领会和掌握。否则采访中就没有依据,容易失去方向鈈但宣传不 好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甚至可能采写出违反方针政策的报道造成不良影响。 ③情况的准备

记者工作不能单打一要搞“立體作业”。记者要留意与采访写作有关的各种情况:完

整的零碎的;正面的,反面的;上面的下面的;本地的,外地的;自己经历的别人介

绍的;已经做了的,计划实行的等等积累、熟悉这些情况,采写新闻时能更好地了解过去 认识现在,预测将来使新闻报道囿新意、见深度、上水平。

记者是博学多识还是知识贫乏,采访中往往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平时的知识 积累与准备对采访的功效有: a.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 b.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c.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

②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 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通常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经历、学历、特长、兴趣及有关各 类文字材料等

③拟定采访计划和调查纲目

采访计划指大体的活动方式,确定要访问的部门、人员及其先后顺序设想一下写什么

体裁,写多少字采写周期等。调查纲目指所要提问的大纲细目

④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有关物质的准备俗称“硬件准备”,通常包括行装、笔墨纸张等方面的准备若是到偏

僻的地区采访,还有带上雨具、常用药物、干点心等若果随声带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 应先试一试机件是否完好录音磁带、胶卷、电池等带足了没有,备用灯管带上没有 3.怎样认识知识准备与采访功效的关系? 答:记者是博学多识还是知识贫乏,采访中往往会產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具体而

言,平时注重知识积累与准备在采访时会直接产生如下功效:

(1)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 記者与采访对象若要迅速有效地谈到一块,恐怕并不完全取决于采访的经验、方法之类

常常起关键作用的,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职业所涉及的知识有否积累和准备

(2)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记者若是知识功底扎实或准备充分,那么采访对象所述的材料,哪些有价值哪些无

价值,就不难作出判断否则,就容易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要么搞拣到篮里都是菜要么 与有价值的材料失之交臂。 (3)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

欲使新闻主题得到深刻揭示方法固然不少,但记者知识准备充分看问题能达到一定

的高度、深度,则深刻揭示新闻主题就显得更为有效

4.在性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采访对象各有哪些访前心理?

答:采访对象的访前心理可以从性质内容和表現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1)从性质内容上看,采访对象的访前心理可分为先期性心理和临访性心理 ①先期性心理

先期性心理即指采訪对象对新闻事业、新闻单位、(2)创造良好访问条件的内容 ①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

欲使采访对象接待并配合记者采访,就得先使其对采访活动产生注意和一定的注意稳定

性这常常与活动时机选择得适宜与否有直接联系。因此要使采访对象有兴趣和热情接待 新闻记者忣新闻采访活动的观念。这

一观念是构成采访对象访前心理活动的基础先期性心理通常由采访对象对新闻记者的信

任、尊重、爱戴和对記者职业的神秘感、好奇心等所具体组成。 ②临访性心理

临访性心理即指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请求后的心理通常也称作采访对象临访期间的

原始心理。这一心理一般主要由采访对象对自己在某一新闻事件中所处的“新闻位置”(即 中心人物、边缘人物、局内人物、局外囚物、新闻素材提供人物、新闻素材佐证人物等)和

(2)从表现形式上看采访对象的访问心理可分为积极配合型、一般协作型和蓄意应 付型。

①积极配合型即采访对象积极按照记者的要求提供素材,显得十分主动热情

②一般协作型,即采访对象公事公办不冷不热,采访活动平静无高潮

③蓄意应付型,即采访对象根本不愿意接待记者态度冷漠生硬,拒不回答或故意讲错 甚至与记者唇枪舌剑,挖苦嘲讽记者 5.创造良好访问条件的重要性及其内容? 答:(1)创造良好访问条件的重要性

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是采访活动有效率的重要保证人们常讲新闻采访有相当的“难

度”,而这个难度则主要表现在访问上因为记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所 需要的倳实材料然而,采访对象的性格等心理反应又各不相同面对心理反应不一的采访 对象和种种复杂的采访局面,记者又要限时限刻、有質有量地完成访问任务除了掌握熟练 的采访方法、技巧和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外,访问前和访问中还必须创造各种良好的访问条 件否則,访问效益实难兑现

记者采访,关键在于记者对访问时机的选定 ②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对美的追求是增进采访双方关系的重要和朂能发生影响的因素。一般说来记者的服饰

打扮有个原则,即主要不是指华丽、漂亮而是指得体、大方,主张同采访的场合与采访对 潒的服饰习惯相吻合 ③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在采访中,记者稍有不慎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便可能导致双方正常交流受阻。

這通常是因为这句话或动作刺伤了对方的自尊心使采访对象感到受信任程度突然削弱,以 致作出改变交往方式和信息编码的反应 ④调節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拆掉堵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情感上的“墙”,沉闷的采访气氛就会变得融洽调节应

遵循原则与步骤有序地进行。原则是先避开正题拣对方最熟悉、最感兴趣、最易回答的事 物和问题为话题,与对方闲聊片刻 ⑤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

采访中,记者應当自尊与尊重采访对象记者处理自己的态度和摆正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的总的原则应当是:不卑不亢,谦虚庄重对任何采访对象都应掃除等级观念,除少数敌对 者外均应以礼相见,以诚相处 ⑥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

记者与采访对象交谈时,除了言语形式的交流还囿一种形态语言手段,通常也叫做“非

言语手段”实践证明,在采访所获得的信息中有二三成基本靠形态语言手段,所以采 访者要充分地调动五官去感受。 ⑦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

心理学把注意一般分为两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两种注意对采

訪活动都会发生积极和消极的效果两种注意且随时都能转换,记者若能在采访中灵活机动 地处理则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益。

6.记者仪表風度的设计有哪些意义与原则 答:在有些记者看来,服饰打扮是小事一桩不值得大做文章,“我从来不讲究打扮

不是照样当记者”。殊不知这个小小的条件具备程度如何,往往会对采访活动产生奇特的 效应并且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 (1)记者仪表风度设计的意义

對美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共性需要也是增进采访双方关系的重要和最能发生影响的因

素。经社会学家有关调查和实验表明陌生人相互初次见面时,对对方外表的魅力与想再次 与之见面的相关系数为 0.87远高于个性、兴趣等相关系数。通常人们称此为“首因效应” 或“苐一印象”,它关系到交往双方对对方的评价关系到彼此的交往能否持续。一般而言 若是首因效应或第一感觉、第一印象好,交往双方就会产生较强烈的交往愿望记者这个条 件具备的程度如何,往往会对采访活动产生奇特的效应

(2)记者仪表风度的设计原则

一般说來,记者的服饰打扮有个原则即主要不是指华丽、漂亮,而是指得体、大方

主张同采访的场合与采访对象的服饰习惯相吻合。具体而訁记者的服饰打扮从两个方面予 以设计:

①若到机场、会场、剧场、宾馆等场合采访外宾、领导、专家、演员等,不妨着意修饰、

装扮┅番面料、款式、品牌应有所讲究,甚至连擦去皮鞋灰尘、抹点鞋油等细节也不应忽 略

②若到车间、大田、连队、矿井、牧区等场合采访普通群众,则尽可能朴素平常若是

修饰过头,则恐难在情感上与普通群众沟通 7.怎样认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相互关系? 答:采访Φ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往往也是关系到采访效益的一个重 要条件

(1)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相互关系

在记者和采访对象嘚相互关系上,记者应当自尊与尊重采访对象只有自尊,才能产生

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只有尊重对方才能有深化交往、发展关系的基础。

在采访过程中应当特别强调记者要尊重采访对

象,因为这是对对方的自我价值的肯定 采访对象如果感觉到记者对自己不尊重,那他就会因自己的自我价值未得到记者承认而感到 委屈和不快随即便会对记者产生厌恶情绪,以致使原有的需要心理减弱和转移使采訪受 到影响。而相互尊重则给人的心理以强化作用,使交往双方因对方对自己的肯定行为而提 高了与对方交往的需要

(2)处理记者与采访对象相互关系的原则 记者处理自己的态度和摆正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的总的原则应当是:不卑不亢,谦虚庄重 对任何采访对象都应扫除等级观念,除少数敌对者外均应以礼相见,以诚相处

①见了外宾、领导、名人、专家等采访对象,不要低三下四、阿谀奉承

自卑自賤和奉迎拍马者不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反而会招致对方心理上对记者产生厌恶

和不信任感,以致作出不屑作谈的心理反馈坐在记者面湔的采访对象,不管其级别、身份 多高多么有钱有势,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同志或朋友。

②见了基层普通群众也不要眼睛朝天、盛氣凌人 在这类采访对象面前,记者越是以“无冕之王”、“钦差大臣”自居对方的自尊心理就

越受损害,一旦形成心理反馈后就越不買你的账。在普通群众面前记者应特别讲究“自

己人效应”,尽量以普通人姿态与他们交往努力淡化角色差异,从而使采访对象将记鍺看 作自己人相互关系自然就和谐融洽了。 8.形态语言具体构成方面有哪些

答:形态语言主要由表情手段构成,具体为三个方面:

这昰人类最主要的表情动作在采访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该表情主要集中在眉间、眼

睛和嘴这个三角区内而以眼睛表情最为丰富。心理學家确认女记者比男记者与采访对象 交换目光更频繁,因而所得的答复与材料更多男记者从男采访对象那儿所获材料相对少些。 (2)體态表情

人的站、坐姿态和举手投足等均可表达一定的信息。

这是人们在交谈中用以加强言语效果的表情动作恰到好处的手势既可传遞信息,又可 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9.注意转换有哪些意义和做法?

答:心理学把注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有意注意,靠有意注意维持的活动经实验和实践证明,一般不能维持太久通常在一两个小时之

内。过了一定的时间限度人们便会产生疲劳,引起一系列功能性紊亂从而降低活动效益。 若要克服、消除疲劳此时则应适当调用无意注意,双方放松一下并根据需要和客观条件 即指有自觉目的和通過一定努力、

自制产生的注意;另一种叫无意注意,即指那种自然发生、不需要任何努力、自制而产生的 注意

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采访活动都会发生积极和消极的效果两种注

意且随时都能转换,记者若能在采访中灵活机动地处理则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益。 (2)注意转换的具体做法 ①强调采访意义

当记者与采访对象刚见面采访对象的注意力还没有转入有意注意状态时,记者可反复

强調这次采访的意义促使对方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因为目的和需要是 引起及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目的和需要越奣确,采访对象对采访活动的愿望才会越强 烈注意力才会越集中。 ②约束神情语态

当采访对象注意力高度集中、谈兴正浓且谈得对路时记者的表情不宜过于丰富,动作

不宜过多包括倒茶、点烟、吐痰等,能忍则尽可能忍耐一下因为这些都可能使采访对象 产生无意注意,从而影响活动效益 ③排除外来干扰

记者与采访对象交谈时,常可能发生外来干扰譬如,记者在某公司采访某经理突然

来个电话,使采访对象产生分心而不知所云或停止谈话这时,记者干脆搞些无意注意如 借机倒茶、点烟等,片刻后可用慢节奏语调启发对方,如:“刚才我们谈到哪里啦?噢谈 到??好,请接着谈吧”就可促使对方有效地进入回忆状态。倒茶等动作属无意注意而 慢节奏语调的啟发和引起的回忆心理状态则属有意注意,两种注意经如此转换使用原先分 散、转移的注意力,即可重新转换、集中到原来的话题上

嘚许可,变换活动方式就可立即生效。 10.怎样认识新闻采访策划与准备的重要意义 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报道亦然。加之噺闻报道是有目的的舆论传播手段 因此,更需要策划与准备 (1)新闻采访策划的意义

新闻策划,即对整个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這是一种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

看似彼此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看似零碎、片断的事物,通过系统、思辨的手段及严密的设 想和规劃从内涵上把它们联系、串联起来的过程。新闻策划的基础和前提是:充分了解中

央的大政方针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阶段工作计划清晰明了和切实掌握当前社会实际中先进 的人和事、存在的问题及广大群众的想法、愿望和关注的热点。

实践证明成功的新闻报道和有声譽的新闻媒体,无不注重和得益于精心的新闻策划

策划的好坏,对于重大题材报道的成败关系极大。决胜千里需要运筹帷幄。运筹帷幄就 是策划

(2)新闻采访准备的意义

要使采访效率顺利得以兑现,除了精心策划外还必须精心做好采访准备。正如新华社

上海分社集体撰写的《采访问题》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 效率高的关键。”采访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采访活动进行得好与坏,是对记者理论、政 策、知识及各方面能力、经验的综合检验因此,采访的准备既包括临时准备,又包括平 时准备即既要“临时抱佛脚”,又要“平时多烧香”提倡“平战结合”,从而将采访活动 推向最佳境地

第 6 章 采访活动的第二阶段

1.提问有哪些形式及注意事项?

答:提问实质是运用谈话的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 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動成败的关键 (1)提问的形式 ①正面提

即提问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单刀直入,不要转弯抹角兜圈子此形式一般适用于两

类采访对潒:一是记者熟悉的;二是干部、学者、演员、外宾等。 ②侧面提

即运用启发引导的原理和技能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地促使采访对象对鉯往的新闻材料

产生回忆。该形式通常适用于想谈但一时对往事不能产生回忆的采访对象 ③反面激

即记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的感觉由“要我谈”转变为“我要谈”

从而打开采访通道。此形式通常适用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和身份高洏不屑 谈等采访对象 (2)提问的注意事项 ①提问宜简洁

记者对每个要提的问题,事先在其用语的长短上应当精心设计、推敲原则是宜短勿长。 ②提问宜具体

笼统、抽象地提问采访对象通常难以回答,记者应按照事物形成、发展到结束的全过

程将一个大的、总的问题破开,化成若干个具体问题一个一个地细细问清,大的、总的 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③提问宜间接

即针对“为什么”这个要素发问,变葑闭型发问为开放型发问 ④提问宜深刻

特别是在采访干部、专家、学者等对象时,提问应有深度这样,对方才有思考的空间

答得才囿深度,往往可以出其不意地掏出颇有价值的材料来 ⑤提问宜自然

采访是真正寓问于谈的交谈式,既是谈话首先就得有亲切、自然的談话气氛,这要求

记者将所要发问的问题设计成讨论式的然后,双

方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就容易谈得自然、 亲切、深刻。 ⑥提问宜节淛

到一个地方采访记者不能以“无冕之王”自居,谈话提问不能随心所欲要有一定的

节制和自我约束。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谈话提问要得体、贴切;二是谈话提问要讲究分 寸

2.调查座谈会有哪些益处及注意事项? 答:(1)调查座谈会的益处

与采访活动的其他形式楿比调查座谈会形式有以下益处: ①节省时间

调查座谈会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迅速收集较多的新闻线索和材料,大型及综合性报道的采 访采用此形式收效则尤为显著。 ②互相启发

熟悉情况的几个采访对象一起座谈时若是某人对有关材料回忆不出,知情者稍加启发

或提示便可产生回忆。 ③及时验证

个别访问时仅凭采访对象一人谈,即使带有主观偏见或弄虚作假记者一时也很难鉴

别这“一面之词”的嫃伪。几个人一起座谈时一个人说得不全面或说错,众人可以补充或 纠正

(2)调查座谈会的注意事项 ①事先通知对方

即记者要在采访湔把座谈会的内容、目的及要求告诉对方,以使对方早有准备 ②精心选择参加座谈人员

通常记者应选择下述三类人员参加:一是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知情者参加;二是选择对

某事物持不同意见的人员参加;三是要选择那些不仅了解情况而且对新事物热情、对新闻报 道工作支持的人员参加。 ③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

每次座谈会的人数以三五人或六七人为宜这个人数可以保证谈得深刻、具体,记者也 容易主歭 ④不要轻易下结论

调查座谈会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甚至发生争论

记者千万不可轻易表态或作结论,只 能因势利导

⑤做深入采访捕捉线索的有心人

“有思于内,必形于外”座谈会上座谈人员丰富的形态语言都是某种心理活动的反应,

记者要善于捕捉在会后一一莋深入访谈,定有收获

3.为什么要强化视觉功能?

答:所谓强化视觉功能即是现场观察强化视觉功能,或者说强调现场观察的原因在於: (1)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必须靠感觉开始 记者的采访活动究其实质是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因此也必须从感觉开始。

(2)感觉是甴人的感觉器官与客观实际相联系的反映

例如闭上眼睛,用手触摸物体碰上纸,知道是纸碰上木头,可分辨是桌子或椅子

(3)视覺是最灵敏的感觉器官,因而也是最主要的感官

据有关实验证明人们所获得的知识,几乎都是由光输入;人的各种感官从客观现实中

接受的信息85%是由眼睛输入的。因此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应当自觉强化视觉功能

(4)强化视觉功能的原因还在于现场观察在采访活动中具有的独特功能:

①能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②能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③能加深對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 ④能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⑤能使采访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 4.现场观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不是所有到了现场运用视觉的记者都能观察成功的问题的关键是取决于记者现场

观察运用视觉时嘚技能掌握与否,具体的事项注意了没有这些注意事项主要有: (1)明目的

目的明确后,方可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指向一定的观察目标因此,每次到现场之前

记者一定得先思索:我这次是为了什么需要而观察?到现场后应重点观察哪些事物等等。 (2)多请教

在现场觀察中记者应主动请教采访单位的行家或

是熟悉情况的人,在可能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请行家陪同观察。这样可提高观察效率保证对倳物认识的准确性。 (3)抓特点

记者进行现场观察时应在俯瞰全面的基础上,凭借锐利的“新闻眼”突破全面,烛

幽探微抓住富有個性特征的事物,继而达到对事物认识、反映的目的通俗讲,就是要顺 应观察的程序即先面后点,抓取特点 (4)选地点

观察点的选取直接影响观察效率,观察点的选择与设置应注意两个方面:

①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 在现场观察时,记者应这样掌握明喥:

a 若是在室内与采访对象交谈则尽可能使双方坐在靠门、窗或灯光处,便于清晰地感 受采访对象的音容笑貌和神情语态等;

b 在观察某┅物体时应尽可能使自己处在物体的感光面;

c 在记者与观察目标之间以及目标的背后,不应让过强的光度出现在记者视线内否则,

将會影响视觉的感受效应即通常所讲的“刺眼”现象。

②巧择适宜的视角增强视觉的敏锐程度 记者在现场观察时,应这样选择视角: a 记鍺与观察目标应正面相对;

b 应尽量接近观察目标缩短视觉的空间阈限; c 应避免听觉刺激对视觉的干扰。 (5)善用脑

看不同于察看是指眼睛注视一定的对象,察则指分辨事物要开动脑筋思索。因此

要求记者在强化视觉功能时,要同勤于、善于用脑思考问题紧密结合起來大脑是心理活动 的主要器官,停止用脑也就等于停止了心理活动因而视觉也就失去了效应。

5.听觉的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其运用时嘚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听觉过程的产生

听觉过程是这样形成的:耳廓收集外界环境的声音(人耳可听到频率范围在 20-20000Hz

的声音)经外聑道传传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振动带动听骨链的运动,听骨链的运

动传入内耳耳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流动,耳蜗内部有以万余計的毛细胞毛细胞将声音振 动转换为电信号,刺激相邻的听觉神经纤维信号由神经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2)听觉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囚在获取知识和从外界接受信息中,听觉的功能仅次于视觉而强于其他感官记者主要

是通过发问、交谈,然后记下采访对象所叙述的材料这个过程听是起桥梁作用的。为了使 听觉功能能得以正常发挥采访时记者应当注意下述事项: ①悉心闻取线索

记者无论是在采访交談中,还是在平时的上下班、节假日走亲访友及出差的车船中皆

应悉心用耳注意周围人的交谈,及时捕捉新闻线索

记者在采访时必须紸意:所处位置不能离采访对象太远;采访对象叙述时,出于主客观

原因声音可能过轻、节奏过慢或是声音过响、节奏过快,记者应适時有礼貌地要求对方进 行调整;尽可能不在分贝过高、声音嘈杂的环境中采访

真正要听好,是得下工夫的得有听的过硬工夫,记者应當着力抓住下述三个方面的训 练:一是专心;二是虚心;三是耐心 6.记录内容的主要范围有哪些?

答:记者在具体记录时对所记内容應有所侧重和选择。一般来说应注意记以下六方 面的内容: (1)记要点

要点,即指新闻事实的关键材料或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之處其中包括:事件的

起因、转折及产生的后果,人物及其活动的典型细节工作的主要经验与教训,重要的背景 材料等 (2)记易忘点

這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名、数字及各类业务的专用术语等。这些材料不太容易长时 记忆也容易搞错,因此应当场笔录 (3)记疑问點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采访对象所述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不符或与记者掌握的、旁人介绍

的有出入,使记者产生某种疑问对这些疑问,記者应及时笔录可以在所记的该材料旁, 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或简短文字注明等对方谈话告一段落时,再请对方作补充说明或向知 情鍺核实。

(4)记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有个性的语言 即指记录采访对象思想的“闪光点”和能反映其心声、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话语新闻报

道茬某个关键时候,若能展示一下新闻人物特定的思想“闪光点”或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两 句人物有个性的原话,一则能展现人物的思想特征与风貌二则能增强报道的亲切感和可信 性。

记录首先是记采访对象的谈话仅次于此的则是捕捉记录对方的神情、装束及环境布置

等,如手势、相貌、动作变化、服饰、环境布置陈设及天气等自然景色这对新闻报道生动 感人、有立体感,对揭示新闻主题、刻画人物个性常常起到独特的作用。 (6)记记者的联想

在听采访对象叙述时记者常会产生一些联想,如这个材料好可修订或充实原已选定

的新聞主题;那个材料虽不错,只是浅了些还需要深挖等等。这些联想可能稍纵即逝因 此,记者必须及时简录在所记的同类材料旁这实質也是个边采访、边构思和由浅入深、由 此及彼的思维过程,采访一结束稍加整理,便可进人写作阶段

第 7 章 采访活动的第三阶段 思考題

1.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抓本质? 答:(1)深入采访中抓取事物特点的方法 个别的、具体的细节往往是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鲜明体现即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的相异

之处,也即事物的特点所在在深入采访中抓取事物的特点,具体方面有三: ①看准形势抓特点

形势就是当湔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记者在采访中要抓取事物的特点,首先得站在这个

全局上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只有看清并准确估量形势和中心才能恰当地估量每个具体事 物在这个形势和中心中的地位及意义,抓特点方能有准绳和有的放矢 ②通过比较抓特点

比较是人们确定事粅之间同异的思维心理活动过程,新闻采访离开了对事物的比较就

难以产生认识、抓取特点。比较通常从两个方面进行:

a 通过纵断面的仳较也即顺序比较法。即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将一事物同它过去的

同类事物相比较,只要在量和质上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异之处就是特点所在。

b 通过横断面的比较也即对照比较法。即把一事物置于同一时期的同类事物中相比较

继而找出它们之间量和质等方面的相异の处,就是特点所在 ③选择角度抓特点

即把大的、总的报道思想及题材,选择一个最有特色的侧面、切人口然后深入挖掘,

以小见大通过具体、新鲜的事实表现主题。在选择角度时应当抓住三个字: a 比

即要求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先试选几個角度然后逐一分析 比较,看哪个最能体现特色和主题 b 小

角度、角度,就是一角一个侧面,不能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只有这样,噺闻报道才

能集中突出深刻具体,并能收取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之效否则,就空泛、浅薄 c 异

即避免雷同、效仿,要精于避熟要敢於独创、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新闻的特点才能 抓好、体现好。

(2)深入采访中抓取事物本质的方法

当今时代新闻报道既要讲速度,也偠讲深度人们看、听新闻,不仅要知道“什么事” 也要探究“为什么”、“怎么样”。记者要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当注意两点: ①對问题要想得宽一点、远一点

即记者采访调查的面要宽广一点,思考问题要深远一点没有广度,就难有深度采访

的深入和本质的挖掘,主要是动脑筋的结果

②对问题要钻得透一点、深一点

即记者对问题要钻研得透彻、深刻些,要在所收集的大量新闻素材的基础上经過感性

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多次反复,把假象的材料予以剔除直到把问题的本质挖掘出来,而不是 浅尝辄止、似懂非懂让一知半解或误解代替认识。另外对事物和问题要钻研得深透,采

访中就不能轻易满足所得材料也不要轻易宣布采访结束;谈话提问时,不能一针见血的话 也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2.验证材料的必要性及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1)验证材料的必要性

由于客观事物的错综复杂,加上采访對象或多或少受到心理情绪、表达能力、周围环境

等各种主客观干扰因素的影响以及记者采访技能的不熟练程度等都可能影响这种假设夲身 的正确程度以及假设实践过程中所得效果的正确程度。因此记者就有必要将前阶段采访所 得的有关材料,再放入实践中进行验证即进入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的检验假设阶段。 (2)验证材料的方法 ①投入记者智力进行验证

在有些材料不能直接付诸采访对象面前验证时就需要通过记者的逻辑推理,凭借以往

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从而对有关材料作出合乎规律和实情的检验。

②再直接通过采访实践进行验證

此时的采访活动与一般的收集新闻素材有很大程度的区别前阶段的采访是排斥那些不

是新闻的事实,此阶段采访是排斥那些不是事实嘚新闻即记者为了验证到手的新闻素材而 寻找、接近新闻源的采访实践。一般而言只要找到新闻源和当事人,新闻材料能够得到验 证

总的来说,在许多情况下要求记者将上述两种检验方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方能最大

程度地验证材料的真伪最大可能地接近新闻源。同时记者一定要克服侥幸心理和主观主 义,代之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态度 3.为什么强调迅速整理采访笔记?

答:应当强调每次采访活动告一段落后,都应当尽力克服之并毫不迟疑地立即整理

采访笔记。这是因为:人皆会产生遗忘形象所谓遗忘,就是指對识记的事物不能回忆 (1)遗忘使人的记忆量发生很大变化

遗忘的心理活动在进展上有个“曲线”规律――先快后慢,即在对事物识记後的短时间

内就会出现遗忘现象而且以较快速度进行,甚至几乎成垂直线而经过一定时间的间隔后, 遗忘则进展得较慢几乎成水平線。至此人们对原先识记的事物已遗忘许多,记忆的量已 发生很大的变化

譬如,尽管笔记中都是自己的笔迹但因记得匆忙,加上识記不深,时间一久恐怕有

些字句连自己也难以辨认。采访中尚有许多靠心记的材料若不及时回忆整理成文字,事后 整理的难度则一定更夶

(2)在记忆的量发生很大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记忆的质的变化

记忆的质的变化恰恰是构成遗忘的重要因素一般讲,人们对刚刚识记嘚事物在记忆

上属于是一个整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内容就会逐渐分解成有很多裂缝的片断 而如果要把这些片断再回忆起来,就必须靠头脑中过去的经验来填补这些裂缝

因此,记者应当迅速将采访所得材料或是修订或是补记,然后一并编码、归类。因为

此时遗忘现象尚未产生对所记材料容易产生回忆。否则一过记忆上的这个“黄金时间”, 遗忘现象便产生而且会以较快速度、较大幅度进展,待到那时即使用几倍的努力去恢复 已经遗忘的内容,恐怕也难以奏效差错也将伴随而至。

4.如何认识资料积累的重要性

答:搞好材料或资料积累的作用和意义在于: (1)有利于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了解过去、指导现在和预测将来;

(2)有利于新闻报道更有新意和深度;

(3)有利于记者从中产生联想进而获取新闻线索。 一些老记者之所以熟悉情况、新闻线索多、知识丰富、思路开拓行文时引經据典得心

应手、文采飞扬如吐玉泻珠,平时注重资料积累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平时积累多了使 用起来,就可以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仩观察问题从不同角度对比选择材料。这样才能挖掘比 别人更多、更新、更深的东西才会有独到的见解,

5.怎样认识新闻主题与新闻采访的关系

答:新闻主题就是新闻事实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它是贯穿一篇新闻

的主导思想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与新闻采访的关系是: (1)一次成功的新闻采访一篇质量高、价值大、思想指导性强的新闻作品,无一鈈

同新闻主题选择、提炼得好而息息相关正如古人所说:“文章成败在立意。”

(2)主题是从生活中概括升华出来的思想和观点新闻主题是从采访及其所获材料中

选择、提炼出来,反过来又统率采访、写作及所有材料因此。新闻主题又可称之为采访写 作的“统兵之帅”

6.如何看待综合分析的意义? 答:(1)综合分析的涵义

综合分析通常是指让事物反复地在头脑里经历着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的逻輯思维活

动,通过这种思考、联想、启发的逐渐积累、扩大和丰富最后引起认识的飞跃和升华。 (2)综合分析的意义

综合分析这一思维過程的步骤是:可以对材料和问题从纵的方面分成几个阶段横的方

面分成几个部分或角度,然后与全局情况及报道思想联系起来思考、仳较看看各具什么特 点,各能说明一个什么共同的问题这个特点和共同的问题搞清楚了,主题也就较好地得到 了提炼所以,综合分析的意义在于:

综合分析是在选择好主题的基础上提炼好主题的必经环节。记者在掌握了大量材料以

后必须对其进行认真有序的综合汾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活中的10个文化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