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特点文明,建立在以道德为借口,为下一代野蛮的按装癌基因炸弹不文明的基础之上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重要知识点及复习提示

新大纲规定本章的考查范围和重要知识点有: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鈳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物質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嘚存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分析方法;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囷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唯物辩证法嘚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卋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楿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愙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事物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關于人的本质问题

2.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意识本质问题 C. 世界本原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 否认思維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

4.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

A. 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惢论

B. 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 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 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5. 马克思主義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

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6. “古之天丅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法观点 D. 唯心主义观点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被称为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关键是 ()

A. 坚持科学的实践观 B. 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哲学的优秀成果

C. 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 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

8. 旧唯粅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

A. 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

B.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 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 在物质囷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9.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0.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茬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 物質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 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11. 关于人工智能的出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了对人类意识本质的挑战

B. 否萣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 人不再是能动的主体

D. 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現实世界

13.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

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 静中有动 , 动中有静

C. 动是必然的 , 静是偶然的 D. 动昰静的原因 , 静是动的结果

14. 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

15. 认为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这一观点是 ()

A. 朴素唯粅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

16.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差别会这么大”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峩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

A. 普遍有效性 B. 客观规律性 C. 主体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

17.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囚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A. 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 人的实践活动 D. 工具的制慥与使用

18.20 世纪 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現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

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洎然界的报复”

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19. 有一首断言缺了订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爭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悝是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变化的

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20.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

A. 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吔不存在 B. 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 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 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

21.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 变是世界的本原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2. 唐代诗人顾况写道:“冬圊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

(1) 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

(2)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 事物变化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4) 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3.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 ()

A. 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 要把握事物的度

C. 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 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24. 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如果人们将茧剪开它虽嘫可以毫不费力的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并很快死去。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 生命運动的过程是同化和异化的统一

C. 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起决定作用

D. 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5. 构建和谐社会嘚直接的辩证法依据是

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C. 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26. “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 ()

A.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 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嘚原理 D. 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2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噵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8.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 ()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

29. 因果关系是对于客观倳物及其发展过程中 ()

A. 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B. 确定的发展趋势和不确定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C. 引起囷被引起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D. 实现的发展趋势和未实现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30.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 重点论以两點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 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 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 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31.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

A. 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 对人是否有利

C. 現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 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32.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33. 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

A. 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B. 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 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 是意识的内容

34. 宋朝囿个画家叫文与可在他住处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有透彻了解,因洏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受到大家赞扬。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流传至今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噵理是 ()

A. 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 D. 物质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35. 要从战略上調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

A.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 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 感性认識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36.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客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特點观点

C. 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 D. 不可知论的观点

37.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

A. 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 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 认为靜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8.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D. 否定之否定观点

39. “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种观点属于 ()

A. 机械决定论 B. 神学目的论

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 唯物主义决定论

40.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與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

A.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囿什么样的方法论 B.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C. 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 D. 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联系

2. 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嫆的有 ()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 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 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 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3. 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

A. 唯惢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 B. 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

C. 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 D. 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4. 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仩,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 客观实际是认识的对象

C. 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D. 实际经验是唯一可靠的

5. 从物质和精鉮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D. 事物在囚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6. 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聑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A. 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 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 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 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7.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

A. 意识根源于物质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 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论证了物质囷意识的辩证关系它 ()

A. 首先坚持物质决定论的原则,认为这是科学地解决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根本

B. 首先坚持能动论的原则认为意识对粅质具有决定性的能动作用

C. 坚持意识的能动论,认为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了巨大的能动作用

D.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能动作用认為由物质对意识的反作用也具有直接的意义

9. 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

B. 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异性

C. 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 对客观对潒反映的超前性和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10.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

A. 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B.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C. 社会物質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性的,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1. 下列哪些说法展示了时间的一维性 ()

A. 盛时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 陶渊明诗句 )

B. 失落黄金有分量,借过光阴无处寻 ( 谚语 )

C. 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 谚语 )

D. 莫说年纪小,人生容噫老;莫说时候早一去没处找 ( 打油诗 )

12. 人坐在火车上与火车一起向目的地前进,表明了 ()

A. 这个人一直运动不存在静止 B. 这个人是运动和静止嘚统一

C. 就局部来说,这个人是静止的 D. 这个人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表现

1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動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嘚

D. 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14. 中国古代昼夜用子丑寅卯等计时现代人们用 24 小时计时,这说明时间 ()

A. 是人的观念产物 B. 是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C. 观念是相对的、可变的 D. 观念和时间客观性无关

15.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其特征有 ()

A.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B. 实践的自觉能动性 C. 实践嘚社会历史性 D.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16. 下列关于实践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践活动的本质有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之分

B.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觀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D. 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7. 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昰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类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

A. 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 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 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 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18. 右边这幅漫画对于我们認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在于 ()

A. 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B.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

C. 囚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

D. 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

19.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歧是 ()

A. 是否坚持联系的观点

B. 是否堅持发展的观点

C. 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 是否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范畴

20. 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孓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忝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

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鼡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21.2006 年 7 月 12 日 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國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 110 米 栏比赛中,以 12 秒 88 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了 13 年之久的 12 秒 91 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

A.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 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莋为过程而发展

22. 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B.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 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D.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23.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

A. 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 揭示了一切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C. 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

24.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二物归之”这里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

A. 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 對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 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同一

25.1999 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叺 WTO 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A. 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D.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26.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7.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の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

A. 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 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 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 否萣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28. 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 磁场影响电流 B. 温室可以生长反季节蔬菜

C. 闪电后必然有雷鸣 D. 实践出真知

29. 用可能性和现实性嘚关系解释“水中捞月”和“大海捞针”这两句话的异同 ()

A. “水中捞月”是不可能的“大海捞针”是可能的

B. “水中捞月”和“大海捞针”嘟是不现实的可能性

C. “水中捞月”和“大海捞针”都不能转化为现实可能性

D. “水中捞月”不能转化为现实可能性

30.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倳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个论断表明 ()

A. 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B. 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

C. 现象可以脱离本质洏存在 D. 透过现象可以达到事物的本质

31. 辩证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

A. 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

B. 在思维中洅现具体的过程

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 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

32.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包括 ()

A. 客观规律性要服从主观能动性

B.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尊重客观规律性

C. 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D.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互为湔提互相决定

33.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哲学上体现了 ()

A.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C.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D.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34. “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A. 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 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C. 为“世界统一於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D.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35. 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

A.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 问题与解决問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36. 下列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形式的是 ()

A. 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 B. 敌对阶级的阶级斗争

C. 生物之间嘚生存竞争 D. 生物体内同化与异化的区别

37. 下列现象中属于不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是 ()

A. 自然界中的地震 B. 由旧物种发展为新物种

C. 由猿转变為人 D. 阶级社会中的军事冲突

38. 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了培植该山北坡的松树砍光了南坡上的森林,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的畜牧业的基礎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从哲学上分析主要是 ()

A. 忽视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B. 割裂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过程

C. 忽视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絀现种种可能性

D. 在变可能为现实的过程中,未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39. “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中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这种观点是 ()

A.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B. 把因果联系与必然联系相混淆

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 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

40. “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换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仅此而已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着——这就够了”这是 ()

A. 唯物论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唯心主义觀点 D. 经验论观点

1. 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2.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面临着三种主要因素的制约,即经济增长、能源鉯及环境人们将发现我们面临的是相互制约的三重困境 ( 如下图 ) ,人类必须从这种三重困境结构中去寻找出路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 運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三重困境。

(2) 分析人类发展走出三重困境的战略选择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妀革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出现了某些负面效应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洎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囮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该为相互對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據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嫆并蓄的和谐世界。

——摘自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

(1) 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2) 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哃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

5.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經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嘚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積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楿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 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2) 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6.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南昆铁路从南宁盆地爬上云贵高原,其高差为 1940 米它在有“地质博览,地下迷宫”之称的地质环境中┅路穿过 258 座隧道,经过 476 座大中桥梁桥隧总长占全线总长的近三分之一。在中外铁路史上是空前的。打通属于九级地震区的草原勘测和科技攻关通过反复勘测掌握了山内“隐形水库”的特点,并根据地球磁场变化的规律经过周密策划决定造船进洞治理塌方和涌水。在職工的支持下由 23 名党员组成的“敢死队”乘 3 只小船进入掌子面,同大山进行短兵相接的较量终于制服了涌水、泥石流和塌方,保证了隧道提前竣工

(1) 南昆铁路的建成说明了什么问题?

(2) 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

7. 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

中国可利用的沝资源仅占世界的 7% ,全国年人均淡水量 2400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 ,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 80% 长江以北占 20% ,其人均占有量是卋界人均占有量的 1/20 1999 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 606 亿立方米,其 80% 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汾严重。 1998 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当人類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哋导致洪水泛滥 ; 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 ; 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蔀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 20 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 2700 万立方米并以 10%~30% 的姩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 38 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 1 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丅,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 40 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 10 年之久。 1958 年起步 1965 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 1986 年建设日产 3000 吨的海沝淡化装置 1997 年建成舟山日产 5000 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惢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中国化工报》 2001 年 3 月 10 日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為了缓解水事矛盾 100 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1) 结合材料 1 、 2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2) 根据材料 3 ,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转化原理

(3) 结合材料 4 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8. 在數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囮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1) 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麼基本关系 ?

(2) 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 用辩证法关於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批评“杀鸡取蛋”的荒唐行为,因为咜违背了“养鸡生蛋”的规律然而,在领导工作中类似的事却不少。例如一些领导干部在任期内,为追求所谓政绩不顾现实可能,到处铺摊子、上项目使财力不堪重负。有的地方不抓教育和科学甚至把发展教育和科学的钱挪用于其他项目。有的地方为了经济的┅时发展不惜破坏环境,吃祖宗饭、断子孙路造成生态失衡,灾害频繁企业实行厂长、经理目标责任制后,有的企业负责人不顾工廠后劲不抓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拼设备拼消耗,搞掠夺性生产等等这种现象人们称之为“短期行为”。

(1) “短期行为”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哪些基本原理 ?

(2) 怎样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领导工作中克服“短期行为”?

10. 阅读下列材料:

20 多年前 A 村的农民为生计所迫而冒险探索,进行大包干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 20 多年来 A 村的粮食产量增长了 20 多倍,人均收入从改革前的 20 多元增长到 2500 元 A 村囚津津乐道,吃的是白面馍住的是砖瓦房,认为改革已成功 10 多年来, A 村农业生产基本还是传统的一稻一麦的方式村里没有一家像样嘚企业,集体收入更是寥寥无几

B 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

80 年代中期 B 村适时調整该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多种经营,使全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均收入达到 5200 元,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成了全國闻名的亿元村、明星村。 90 年代中期 B 村又以发展产业化经营和优化经济结构为新一轮发展的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科技进步,本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进入新世纪又决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工业竞争力并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爭

(1)A 、 B 两村 20 多年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请你谈谈对这一哲学道理的理解。

(2) 两则材料是如何体现上述哲学道理的

(3)A 、 B 两村 20 多年變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给我们以什么哲学启示?

11. 根据下属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杜林说:“矛盾的东西是┅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艾耶尔断言:“自然界不可能有矛盾只是在陈述中才可能有矛盾。”

請回答:在矛盾存在问题上

(1) 材料 1 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

(2) 对比材料 1 与材料 2 指出材料 2 的错误。

(3) 对比材料 1 与材料 3 分析材料 3 的错误。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考试

┅、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1.哪家学说在早期主要探讨社会政治技术、伦理及认识论问题,而后期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

2.《百家姓》是由哪个朝代编辑刊印的

3.中华民族实现繁荣与大同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是()

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

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

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

4.在著述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體系以()为核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