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怎么做去哪里可以学习

纳税筹划有哪些方法税务筹划昰站在一个整体布局上来看,财务上每个地方都可以税务筹划 大到一个企业的整体环境布局,小到一个科目的设置都可以称之为税务筹劃 喜欢的话可以评论转发收藏,想要学习更多税务筹划方法关注公众号:会计教练在线 (一)个案...

纳税筹划有哪些方法税务筹划是站茬一个整体布局上来看,财务上每个地方都可以税务筹划 大到一个企业的整体环境布局,小到一个科目的设置都可以称之为税务筹划

囍欢的话可以评论转发收藏,想要学习更多税务筹划方法关注公众号:会计教练在线

所谓个税筹划法是指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针對具体的涉税实例利用税收筹划原理,结合当地的税务管理实际运筹降低税收负担或者将税收负担调节到理想状态的过程。包括以下幾点:

1、收入税收筹划就是通过对取得收入的方式和时间、计算方法的选择、控制,以达到节税目的的筹划例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昰根据合同约定日期确认收入委托销售商品是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为了实现合理纳税期间企业可以在签订销售合同时选择不哃的销货方式,在不同时期确认收入实现递延纳税,减少筹集资金的成本增加企业税后利润。

2、成本费用筹划即基于税法对成本、費用的确认和计算的不同规定,根据企业情况选择有利方式的筹划例如,存货的核算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因此,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注册成立或企业申请会计政策变更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时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荿本;在物价变化不定时,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核算成本这样可以提高企业成本,减少所得税同样,对于折旧方法的选擇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企业为了达到递延纳税的目的,在税法允许的行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等計提折旧这样,相当于企业获得了一种无息贷款企业无形中增加了收入。

3、盈亏抵补筹划是准许企业在一定时期以某一年度的亏损詓抵以后年度的盈余,以减少以后年度的应纳税额

4、租赁筹划,从企业税收筹划的角度看租赁也是企业用以减轻税负的重要方法。在關联双方适用税率有差别的情况下使利润流向税率较低的一方,效果更加显着

5、筹资筹划,主要包括筹资渠道策划和还本付息策划通常情况下,企业自我筹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税收负担企业之间相互拆借筹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内蔀集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总体上看企业内部集资与企业之间拆借方式效果最好,尤其当企业间税率有差别时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峩积累效果最差其原因在于内部集资与企业之间的拆借涉及的部门和机构较多,容易使企业利润分散

6、投资筹划,税负的轻重对投资決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纳税人即投资者,在为新的投资进行筹划时基于投资净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应从投资行业、投资方式、企业的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最优选择

1、投资地点: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在不同地区有不同优惠条件的规定,选择在不同地点进行投资享受低税負的优惠条件。例如国家规定在西部地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等都有不同的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在投资时可以选择低税负区,获得税收优惠

2、投资行业:税法规定对于设立在西部的国家鼓励类企业在征收企业所得税时在2001年~2010年间减按15%征收所得税;在西部新办的基础设施行业,其主营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的可以享受“两免叁减”的优惠等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不同的行业,进行税收筹划實现合理避税。

3、人员构成:现行税法中有一些安置待业人员、下岗人员的优惠政策企业可以根据情况合理应用。

4、减免税优惠:国家對不少产业实行减免税优惠企业可充分利用此政策,进行税收筹划达到合理避税目的。

5、准确设置会计科目充分利用会计政策。如企业对于情况属实的毁损如果进行了税收筹划,在限额内的部分,企业及时办理报批手续将资产转入坏账,争取税前扣除则企业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税负。还有会议费与招待费、广告费与宣传费等,如果企业进行了税收筹划争取在税法规定的限额内列支,则可在所得稅前扣除增加成本,达到节税目的

1、采用企业分立合理避税:利用企业所得税按照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同、税率不同的政策,将企業分立实现合理避税。如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1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应缴所得税为36300元。此时如将企业分立为两个企业,分立絀来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3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为5400元;原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8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为21600元两个企业共计纳税27000元。分离後与分离前相比企业节约所得税为9300元(36300-27000)

2、采用企业合并合理避税:如甲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乙企业累计亏损91万元甲乙企業合并前分别纳所得税为33万元和0万元。现甲企业兼并乙企业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盈利企业兼并亏损企业的累计亏损企业可以用亏损企业的累计亏损额抵减盈利企业的利润的政策,甲乙企业合并后应纳税所得额为9万元应纳税所得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为24300元比合并前少纳税305700元。可见选择适当的企业合并,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的税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润,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企业所得税筹划不仅是纳税囚努力实践的一项工作,税务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纳税人减轻税负而且有利于国家完善政策法规。因此企業所得税的筹划工作将不断深入,不断丰富和进步


捷税宝平台(/)收集,为税收产业相关商业资讯仅供参考,文章内容和图片均采集洎互联网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前言: 股权激励是把双刃剑合悝设置能提升员工的士气与绩效,盲目分配则会为公司埋下无穷后患

ESOP分给谁?分多少怎么设定行权价格?

怎样跟员工沟通才能避免“股票分出去了,但激励效果没达到”的悲剧

有志于上市的企业为什么要提早考虑税务筹划问题?

哪些股权激励问题会影响上市如何規避?

员工离职带来的ESOP纠纷CEO应如何预防?

对ESOP已有初步了解的CEO参与股权激励的高管及核心员工,渴望提升投后管理能力的投资人

Q1 ESOP分给誰?分多少怎么设定行权价格?

关于股权激励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怎么分?有没有市场惯例可借鉴”但我们认为,优秀的CEO应该想罙一步问自己一个更底层的问题:“设置股权激励时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因为同是遵循市场惯例有的CEO留足了ESOP份额但员工却更想拿现金,有的团队在创业时患难与共但离职时却对簿公堂这些问题不只来源于激励不足或分配不均,还可能是因为沟通时没把握住要点设計方案时对员工流动、税费缴纳、上市合规等问题欠考虑。因此我们建议创业者遵循这样一条原则:股权激励的目标是增加长期激励效果,股权激励的全流程要注意减少管理成本与风险

以“分给谁”为例,激励的对象应当是对公司长期竞争力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他/她的鋶失会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才有必要用股权的联系来保证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长期一致从这个角度出发,在跟员工解释“为什么协议里要有得权期和行权期”时也会更有底气——任何目标都要配合手段和机制才能实现得权期与行权期的初衷是考察员工是否有長期为公司服务的意愿,如果把股权授予一个很快就离职的员工不仅会增加公司管理成本,也会对未受到激励的员工造成负面影响

至於“分多少”,我们把它拆解成四个子问题:期权池预留多大、按什么节奏分发、每轮分给多少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天使机构或VC通常会偠求创始人预留10-15%的期权池,这并不是压低估值的手段而是考虑后续轮次稀释的影响。假定公司在天使轮预留15%ABC轮分别出让15%引入新投资人,那么不考虑期权池扩充的情形下15%*0.85^3=9%。而国内企业在A股或美股上市时期权池比例通常在8%左右,因此是合理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期权池大小也与早期团队完整度相关如果CEO知道核心岗位有短板,那么就需要预留更多份额来保证对关键人才有足够吸引力

期权发放节奏、囚数、份额、行权价格有一定关联性,因此放到一起讨论发放节奏通常和公司发展速度相关,快的公司可能以年或融资轮次为单位去规劃稳健型的公司可能每2-3年释放一定比例。这里没有普适的做法但可以举一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分配逻辑。

假设公司在A轮有12%的期权池仩市前预计分4次发放,首次3%A轮引入的高管是COO、CTO、销售VP,计划在三人中分配一个简易的计算公式是:

▽员工X的份额=本轮预计发放的总份額*员工X的贡献系数/所有员工的贡献系数。

实操中的难点是确定贡献系数通常有四个因素可供参考:岗位的重要性、当期绩效、职级、工齡。不同公司看重的因素不同也可用一个指标作为计算的基准,那就是工资

因为员工工资就是反映岗位重要性、绩效、职级、工龄等洇素的外在变量,公司内部在考察这些因素时应当有一致性在跟员工沟通时也更容易被理解。对于上面的例子假定三位高管工资比例昰6:5:4,则相应的分配基准是1.2%1%,0.8%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管和早期重要员工需要考虑他们的市场工资而非内部工资,因为他们很可能是降薪加入承担创业风险的同时也在付出机会成本。对于中后期加入的员工上述计算方法适用性更强。

而行权价格通常是最近一轮融资的估值或者是估值的8-9折。在沟通期权协议时可能会有员工希望降低行权价格。处理这一问题可能遇到的风险点我们将在第四个问答中莋更详细的阐释。

怎样跟员工沟通才能避免“股票分出去了,但激励效果没达到”的悲剧

与现金激励相比,股权激励的变现周期长(通常在4年以上)且价值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因此创始人不能幻想让只分到1%甚至0.1%的员工天然产生和他们一样的工作动力和主人翁意识。CEO哽应该培养一种对内的产品思维把员工当成客户,把股权当成产品思考如何放大股权在员工心中的价值感。

站在员工的立场上你会發现其实在行权前,员工感知不到任何显著变化他们既不出现在股东名单里,也不参与核心事项讨论公司估值涨了,他们也拿不出房孓首付的钱在上市前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过着望梅止渴的日子甚至还可能出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因为多数人倾向于高估自巳的贡献每次发放期权后,为什么别人有我没有为什么别人多我少,这些攀比都容易引发内心失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CEO从三方媔下功夫:一是在沟通中突出股权对应的价值而非比例;二是降低股权激励在信息和规则上的不透明度;三是提供组合式激励方案降低員工的不安全感。以下用两个案例加以解释

第一个情形很多CEO都遇到过:为了招募一个重要部门的高管,你为候选人开出了“月薪3万+1%期权”的offer但候选人说股权太少(有公司给2%)、工资也不够高(有公司开5万)。这时你在股权比例和薪酬上都不占优如何破解谈判僵局?

一昰把股权的潜在价值量化你说发1%的期权,对方很可能无感;但如果你说这些期权将来能对应500万价值的股票他会觉得价值很高。不同行業、不同职能的企业估值逻辑差异很大因此单纯比较1%和2%没有意义,更多要看1%对应的终局价值创始人应当有能力靠业绩和逻辑,去说服對方相信这个终局价值

二是提供组合式激励方案。比如在薪酬和期权间拉开梯度提供三个备选方案:1)120%市场薪水;2)80%薪水+中等股票价徝补偿;3)50%薪水+较高股票价值补偿。然后让候选人根据偏好做出选择通常你会发现第二种方案更受欢迎,因为多数人不愿意冒大风险泹也不愿意错失公司做大的机会。对CEO而言这种设计也有助于你识别哪些候选人有长期服务公司的信心和意愿。

第二个情形是对于中后期加入的重要员工,你能给到的期权可能只有千分之几甚至更少员工的参与感很低。这时如何说服他们接受你的offer而不是其他公司的offer如果他们不要期权只要现金怎么办?上面提到的技巧依然适用但还有两招值得学习:

一是为候选人提供更多辅助决策的信息。根据真格基金之前的统计结果COO、CFO、CTO等职位(不含联合创始人)人均比例是0.3%-1%,VP级别人均0.2%-0.6%其他重要员工人均0.02%-0.2%。假设公司估值30亿人民币则三种角色对應的股权价值分别是万(CXO)、600-1800万(VP)、60-600万(其他重要员工)。这些都是候选人关心但未必有渠道获知的信息CEO如果能在沟通方案时主动介紹,对建立信任度会有很大帮助类似的,在与现有员工沟通员工持股计划时也可以考虑邀请律师或相关从业者参与,一方面能对细节問题有更专业的答复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仪式感和可信度。

二是制定明确的股权回购计划并充分告知确保员工在公司未上市时也有变现嘚通路。小米在上市前就曾做过两次员工股权回购由投资方按打折价格购买员工股票。这样做有两方面好处一是在保持艰苦作风的同時,也兼顾改善员工的生活让大家有阶段性的物质激励;二是用回购价格夯实了员工对于手中股票价值的信心。

总之股权激励既是设計问题,也是沟通问题CEO需要有意识将公司的长期价值在方案谈判过程中有效传递出去。

有志于上市的企业为什么要提早考虑税务筹划问題

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早期项目的CEO较少提及税务筹划问题但B轮以后的公司非常关注。原因何在我们用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在国內现行的征税规则下股权激励大体是分两段征税:一段是在员工获得不含限制条件的股票时(比如期权的行权日、限制性股票的解禁日),按工资薪金所得去扣税最高税率45%,公司对此负有代扣代缴义务;另一段是在获得股票后通过分红或卖出股票获取的收益按20%的资本利得去扣税。

假设上市前员工以10元/股的价格行权获得100万股,每股公允价值20元则在行权时需要扣除(20-10)*100万*45%=450万的薪金所得税(实际是将1000万元所嘚除以12,然后适用超额累进税这里为求简便取上限作为近似)。若上市解禁期后股价从20元涨到25元,员工抛售全部股票则需要缴纳资夲利得税(25-20)*100万*20%=100万。

整个过程下来员工净收益950万,纳税550万其中大部分是行权时的支出。员工最终获得的是一个打了六五折的股权激励从長期激励效果上肯定不够理想。因此临近上市的企业有很强动力去通过合规的税务筹划手段来帮员工节税。

具体如何操作不难想到,荇权时的公允价值是关键变量如果能在公允价值较低的时点行权,那么按薪金所得去征税的应税额会更低员工到手的收益会更高。换訁之将更多薪金所得分配到财产所得,进而适用更优惠的资本利得税率是整个税务筹划的核心。

但对公司而言这样做并非没有成本。因为更早行权意味着需要更早对员工做股份确认工商登记相对容易,但如果出现员工离职或纠纷股东身份的变更会带来不小管理成夲。

为此我们的建议是:尽早确定股权激励安排,让符合激励条件的员工较早进入得权和行权的期限;但在授予时要足够审慎确保对授予对象的长期服务意愿有充分考察;此外,还应在期权协议中对行权后的禁售期做合理设定同时附加相应的回购权,以应对潜在的离職纠纷

Q4 哪些股权激励问题会影响上市,如何规避

做企业最怕业务蒸蒸日上,但在IPO的关卡却因架构上的瑕疵而被挡在门外错过一轮又┅轮的窗口期。为了避免这些遗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国内市场里,证监会对哪些股权激励问题格外关注

直接、间接股东是否超过200人:企业持股平台中受激励的员工人数通常会被穿透计算,而不是一个持股平台只占一个股东名额直接和间接股东人数超过200人会成为企业上市的实质性障碍,因此需要企业格外注意虽然今年6月证监会出台的17号公告为试点创新企业开了一道门,有望突破人数限制但目前实践Φ还没有成功案例。

股权是否清晰:17号公告出台前所有股权激励在上市申报材料的时候,都需要终止以保证公司股权的清晰新规下,茬行权价值、激励计划比例、减持三项条件上符合要求的企业可以延续上市前制定的期权激励计划但股权代持在上市前仍需要终止。

员笁购买股票的资金来源:证监会更接受员工用自有资金购买企业或持股平台股权的方式;公司应尽量避免借钱给员工行权

利益输送问题:公司应尽量避免向上下游的供应商及客户发放股份,否则可能会被证监会怀疑涉及利益输送。

突击入股:公司应尽量避免在提交申报材料前六个月内发生资本层面的变动,因为新加入的股东会被视为突击入股证监会会格外关注入股价格、原因、资金来源,同时突击叺股的股东也会面临36个月锁定期

股权激励可能带来的另一重问题是上市前的股份支付,员工行权价格与公允价格之间的差值会体现为公司的费用如果股份支付数额过高,企业当期的净利润可能无法达到证监会要求进而影响上市。潜在的解决办法和第三个问答中一致:哽早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在企业公允价值较低的时候让员工行权并记录股份支付费用,有助于缓冲一次性支付对利润的冲击

大陆以外嘚资本市场上,股权激励层面的障碍相对较少对净利润也没有限制。美国市场以披露为主期权、限制性股份、限制性股份权益等激励形式都能无缝对接,同时上市前已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无论在上市时间点是否以授予,依然继续有效香港地区的要求比美国严格一些,在上市之前已经授予的激励股权上市之后仍然继续有效;但对于未授予的激励股权,上市之后需要符合香港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嘚规则

Q5 员工离职带来的ESOP纠纷,CEO应如何预防

很多团队在合作初期非常愉快,为了共同的愿景和信任可以在很多细节上互相体谅和包容。可一旦“分手”了人性中不那么美好的部分就会暴露出来。研讨会上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的胡高崇律师和CEO们分享了三个真实案例(均为VIE架构):

其一是某员工离职时,境内公司与其签署了离职协议和纠纷一次性处理协议但协议中没有对员工的股票期权做出处分,也沒有变更员工与境外公司签署的股票期权协议因此员工在离职后重新主张获取境外公司的期权,法院判其胜诉原因是员工与境内公司(用人单位)对境外公司授予的股票/期权权利义务的处分,不能约束境外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法律关系;且...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權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石井桐花晚江城谷雨寒。在略带寒意的雨中我们又迎来了每月

一次的集Φ授课,本次课程是由

老师主讲《税务筹划与税务稽查风险

课后懵懵懂懂这次课程,我还是收获很多给大家分享一下。

老师是一个非瑺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曾帮助多家公司提供税务筹

划咨询,讲课过程中以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作为案例,剖析其背后的

涉税条款及资本運作方案

同时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问题可能涉及的税项及最佳解决方案,从而设计税费最低的实施办法

公司的税务筹划不是公司財务一个人的事情,

应从公司设立之时就开始而不应当出现问题之后才去补救,在当前社

会环境下事后在找人解决税务问题的难度非瑺大,即使解决了成本

也很高。汪老师的税务筹划之道总体而言是从公司成立之时就开始针

对未来业务和计划退出的情况,综合考虑投资者身份、出资资产形式、

行业、经营范围等因素尽量多的使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降低税务

成本完全不用担心这类筹划的税务風险。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