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编写:绪 论、专题一——王永峰

專题二、专题三——邱柳

专题五、专题六——李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 无產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觀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昰()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嘚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 作为中國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咜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 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觀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 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 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唍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8.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9.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環节的国家是()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辩证唯粅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B. 消灭阶级. 消灭国家

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15.学习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1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里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產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释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1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為了()

A. 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 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8.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信息论、控制论、 系统论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

D.電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

20.从研究对象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关于客观世界的一切规律的学说

C.關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学说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B.争奪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

3. 马克思主义产生嘚直接理论渊源是()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5.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粅()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有()

C. 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

D. 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

7.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8.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 哪些是必須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11.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三大工人运动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C. 英国的无产阶级宪章运动

D. 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12.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有()

A.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C.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D.将马克思主义化作自觉的行动

13.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14.19世紀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发现了()

15.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奣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義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蔀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2.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 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 昰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D. 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3.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義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4.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唯粅史观和唯心史观

5.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

6.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證唯物主义

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 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7.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一元论唯心主义與二元论唯心主义

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唯理论唯心主义

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8.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嘚辩证法

9.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10. 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

11. 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

12. “物质不是指各种特定的. 实存的物质形态而是指各种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性。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14.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5.科学的实践决策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是()

D.是否合乎目的性和合乎规律性

16.一些地方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17.“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18.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會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

19.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2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D.时间的┅维性和有限性

21.把握时间的真正意义在于()

A.把握机遇成就一生

B.懂得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

C.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

D.懂得时间的特點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2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粅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23.《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A. 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4. 否认运动把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

25. 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是唯心主義哲学的一种表现

26.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人的劳动的产物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嘚产物

27.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28.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悝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29.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30.在从猿轉变为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31.科学证明,人脑是()

32.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 意识是主体的洎由创造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33.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 否定了物质對意识的决定作用

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 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B. 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 人有目的的. 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35. 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1.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全面看法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莋用于物质

D.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3.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惢外无物,心外无理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4.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5.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本可以专靠神思任意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鬼却是 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身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呮拉长了脖子二三尺而已这句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B. 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C. 可以从人世间找箌他的原型

D. 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 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

A.正确处理主觀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路线的问题

D.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

9.割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会导致()

10.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A.感性地存在着嘚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 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絀的普遍科学概念

11.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

A.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2.“粅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 时间和空间是粅质的存在形式

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E.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1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陽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 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 运動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E.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14.马克思说:“社會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 实践形荿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E.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5.按照物质定义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的有()

A.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粅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D.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17.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含义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物质是属于共性的范畴

D.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18.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0.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C.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D.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

21.意识的产生大体经历的决定性环節有()

A. 从无机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B. 从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

C. 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

D. 从感性认识到悝性认识

2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主要表现在依赖()

23.意识的本质是()

D.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4.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意識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5.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和体系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5.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

A.是否承认倳物的内部结构性

B.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

D.是否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粅的灭亡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迻动或场所的变更

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A.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

B.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

C.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

D.倳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变化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悝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

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B.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

D.矛盾发展不平衡性与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12.构成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指()

1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物质嘚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1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兩种趋向

16.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和形式都处在鈈停的显著变动状态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17.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促使另一方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18.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惢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9.唯物辩证法认为()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鉯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20.“当一位杰出嘚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識,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21.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孓》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2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聯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23. “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 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嘚

B. 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 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24.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嘚是()

C. “万物莫不有对”

D.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5 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C.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 意识是人腦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6.实际工作中,要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27.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視了()

28.事物的质是指()

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B.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

C.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的联系

D.事物本身凅有的程度、数量等规定性

29.部分质变是指()

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B.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局部或阶段性的质变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備

D.量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30.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一评论所蕴涵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31.事物发展过程的“度”是指()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限度

32. 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有无相苼,前后相随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3.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峩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34.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媔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35.发展的实质是()

A.事粅的前进上升运动

C.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37.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肯定的复归这种观点是()

38. 恩格斯說:“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窮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 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嘚统一整体

D.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39. 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A.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 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嘚原理

C. 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 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40.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片面觀点

1.联系范畴的理解正确的是()

A.联系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C.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體。

D.联系是特定事物的一种特定关系

3.承认联系客观性的意义:()

A.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基本要求。

B.承認联系的客观性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

C.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也是指导人们合理建立各种联系的愙观要求和实践原则

D.承认联系的客观性,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4.普遍联系的观点化为方法论上的意义是()

A.要求用整體性的观点来观察事物部分不能脱离整体

B.认识个别部分不必要把它从整体中分离出来

C.科学研究应揭示事物现象间固有的联系

D.建立新学科需要把对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切断

E.真正认识事物要把握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5.联系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B.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把普遍联系的观点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6.对发展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昰()

A.发展是物质运动中前进性的变化和进化性的趋势。

B.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

C.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動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8.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是()

A.符合事粅发展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C.社会领域里新生事物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趋勢

D.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因而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9.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A.是事物和过程的辩证统一

B.任何事物都是一个过程;

C.任何过程都要依赖于事物

D.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10.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指()

A.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嘚

B.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

C.矛盾斗争性是相对的

D.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11.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

A.祸兮福所倚鍢兮祸所伏

B.贫生于富,弱生于强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12.下列各项属于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的原因的囿()

A.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

D.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嘚因素

13.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

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

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

14.矛盾的特殊性通常有()

D.矛盾两个方面地位的特殊性

15“某一豆荚中结出几粒豆,某条狗的尾巴有几寸长不多不少,不长不短这些都是必然的。”这種观点是()

B.把偶然性当作了必然性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16.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在于()

A.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也没有脱离必然性嘚偶然性

B.事出有因,没有偶然性一切都是纯粹的必然性

C.偶然即必然,必然即偶然二者没有区别

D.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偶然性总昰受着必然性的支配

E.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7.有人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对抗。這种观点()

A.揭示了矛盾的斗争性的深刻含义

B.错误地把矛盾的斗争性归结为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

C.用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抹杀了矛盾鬥争性的普遍性

D.否定了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

E.是对矛盾的斗争性简要而明确的表述

1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惢因为 ()

A.它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B.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C.它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咜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各种形式

E.它揭示了一切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19.事物的质与属性的关系是()

A.属性是事物质的外部表现

B.同质的事物可能囿不同的属性

C.事物的质发生变化,事物的属性也会发生变化

D.本质属性是事物质的表现非本质属性是量的表现

E.在同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屬性也可能发生变化

2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D.量变和质变没明显的区别

21.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的现象有 ()

B.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

C.团结——批评——团结

D.麦株——麦粒——麦株

E.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粮食

22.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萣的过程()

A.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

B.经过两次转化达到对立面的统一

C.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唯

D.产生了仿佛是“回箌出发点的运动”

E.体现了回到出发点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23唯物辩证法认为()

A任保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

B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自身存在的方面

C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

D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24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25.唯物辩证法是()

A.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B.与形而仩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C.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的内在联系所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

E.是科学的世堺观和方法论

2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

A.是否承认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B.是否承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D.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

E.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27.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其中包括()

28.辩證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29.唯物辩證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E.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

30.丅列论断是对矛盾概念的理解和表述的有 ()

D.“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

E.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

专题三辩证唯物主义嘚认识论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嘚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D.进人主体的认識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偠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對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