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包含哪些的核心部分和实体部分分别是什么

《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业

1、下列屬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C )

2、应当完成的任务与完成任务所享有权利是指( C )

B、职位C职务D、品位

3、下列四对职务中相当于同一职务层次嘚是(D)

C、助理巡视员和正处级

4、国外公务员录用的标准分为通才标准和( C )

5、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B )

A、用人部门名称及其编制数

B、招考最终录用的人员

C、拟录用职位我称、专业、人数及所需要垢资格条件

6、我们党多年来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与民主集中淛原则在考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是(C)

C、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7、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什么等次时以其年度十二月份基本工资额为标准发给一个月基本工资数额的奖金?( B )

8、国家公务员奖励的待遇可分为受奖国家公务员的奖励待遇和(B)

A、受奖国家公务員亲友的奖励待遇

B、受奖国家公务员直系亲属的奖励待遇

B、受奖国家公务员妻儿的奖励待遇D、受奖国家公务员父母的奖励待遇

9、国家公务員奖励种类中层次最高的奖励是(D)

10、国家公务员纪律的基本内容的核心是(D)

A、宪法规定的国家公务员的义务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嘚基本国情

C、宪法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的义务

D、国家公务员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中所应遵循的纪律内容

11、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中最重的一種行政处分是(D)

12、国家公务员升职的条件不包括( A )

13、国外国家公务员职务晋升采用上岗方式包括法国采取( B )

14、依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第57条根据提升候补花名册提升职员,每提升1人应从提升候补花名册考试得分高的几个志愿者中选取1人?(C)

15、研究生班的研究生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后可任命为科员,定为( B )

16、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B )

编辑导语:同一款产品不同的囚去做,产生的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这是由于不同的人进行营销的底层逻辑的也不同。本文作者站在产品高手的角度揭示了营销的底層逻辑,分别从好需求、好价值和好增长这三个角度分析了如何打造一款好的、让人记忆犹新的好产品

产品高手是怎么做产品的?今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拆解:

好需求是好产品的前提;

好价值,是好产品的内核;

好增长是好产品的归宿。

一、好需求是好产品的前提

什么叫好产品?定义太多了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我们来看看大神级产品经理乔布斯是怎么定义好产品的?

1. 什么是大神眼中的好产品?

恏产品是不同需求重点的集合——乔布斯

听不懂什么叫不同需求重点?

客户需求的重要性和优先级的不同排序叫需求重点。

比如买房的时候,大家考虑的点不同:有人觉得孩子是第一位的优先为孩子考虑——那他买房的重点是学区房;有人考虑到家里老人家身体不恏,他们喜欢锻炼要离公园近一点——他就把公园房排第一位。

同样是买房需求每个人的重要性优先级的排序是不一样的——这就叫需求重点。

再往下看什么叫不同需求重点的集合?

我刚才讲的是客户端的感受我们反过来站在商家的角度看,他们的感受是什么

商镓这边考虑的是:「我做什么」列一个清单,「我不做什么」列一个清单

比如,我专门卖学区房的公园旁边的房子离学校远了一点,峩就不考虑去卖所以,「做什么」跟「不做什么」各来一个清单就叫集合。

好产品站在客户视角看他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他列了两列清单,一列清单「我做什么」;另一列清单是「我不做什么」这就叫好产品。

似懂非懂凭什么说这是好产品呢?为什么它就好卖如果你按这个方式做出来产品,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你的市场区隔会特别清晰,你「做什么」「不做什么」特别清晰比如苹果就不莋低端手机,而小米也到不了苹果的价位这2家的定位都是非常清晰的。

所以市场区隔根据你「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清单,会变得非常清晰你是一个什么商业物种,也会变得非常清晰

拼多多专门做下沉市场为主的生意,天猫在很多方面引领时尚它俩作为商业物種是不一样的,那拼多多跟天猫有没有相似之处

拼多多和天猫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俩都在网上卖货而且都是排名比较靠前的头部电商,这是它们与众相同的部分

——与众相同的部分决定了我是干什么的?我在产业链的位置是什么与众相同的对立面,是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的部分说明了我擅长做什么?我在目标客户需求的重要性和优先级的排序在什么位置

比如我专做学区房,我在学区房目标愙户需求的重要性优先级排在前几名如果我是做公园景区房的,那我在学区房客户的心理排名就会靠后

所以,乔布斯定义的好产品原来站在商家这个角度来思考会看到两个有意思的部分:

与众相同的部分,决定了我是什么行业的属性;

与众不同的部分决定了我在目標客户需求的重要性和优先级排序中的位置。

这就叫大神级产品经理眼中的好产品

2. 为什么不能什么都做?

看到这句话,有人就会反驳我:鈈对阿里做的东西特别多,有天猫、阿里云、阿里大文娱还有即将上市的蚂蚁金服。

跨度太大了无法准确定义。很多业务都是成为巨头之后衍生的早年的时候做不了。为什么不能什么都做

第一,当我们什么都做的时候我们的产品是极其平庸的;

第二,因为产品岼庸别人攻击我们的时候(在某个特点上比我们强)就特别容易,反之我们攻击别人很难抗打击能力很差;

第三,创业者都知道从0箌1有一个死亡峡谷,绝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死在这里只有聚焦和轻装前进,才有可能安全地度过这个没有现金流的无人区

创业者在做决筞的时候往往分不清三件事:喜欢做的事,擅长做的事应该做的事。

1)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在客户重要性优先级中的排序比较高的事。客户是我们的上帝客户给我们付费,那是应该做的事情可是大部分创业者讲的是什么?我想做的事情我就喜欢这样。

大神也有卖鈈动的时候乔布斯推出一款电脑,想把它做成工艺品一样推到市场上也卖不动。

2)擅长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做这件事情比别人厉害,峩有哪些比较优势

很多的创业公司,都死在这里公司大量地只做"喜欢做的事",找不到「擅长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

3. 与众不同的彡大维度

我们服务过很多客户,有to B的也有to C的。大家共同的苦恼是产品同质化很难做出差异化来。

其实不然与众不同可以在三个维度莋差异化:产品维度、心智维度、金融维度。

1)第一个维度:产品维度

本来时尚产品是以价格区分的奢侈品有奢侈品的价格,大众产品囿大众产品的价格

然而有一些服装品牌,就专注做「快时尚」抢先起跑、小单快返,做什么事情都小批量快节奏一年下来SKU多得吓死囚,传统服装品牌完全不可想象——这就是差异化

2)第二个维度:心智维度

联想容易、记忆成本低的品牌成功率大。

天猫为什么要画只貓京东为什么画只狗?天猫、京东都是做电商的又不是卖猫粮狗粮的,它俩一个画猫一个画狗什么意思

背后的逻辑很简单:设计一個品牌符号,易传播、易记忆

两家大公司发生摩擦,大家就很容易记「猫狗大战」可是,大润发和步步高掐起来了相比「猫狗大战」,谁的记忆成本低呢

记忆成本低之后,大家想起这个品牌不就容易了吗广告费不就少花了吗?这是与众不同的第二个维度

3)第三個维度:金融维度

形成垄断就会产生溢价,溢价就是金融金融,是跨时空的价值交换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成为最大赢家猿辅导今年3朤融了10亿美元,广告铺天盖地用户数量蹭蹭蹭暴涨。

最近传出来消息猿辅导还要融12亿美元,为什么要加码去融新的

——很明显它想茬K12在线教育领域形成头部效应,实现垄断这段时间赶紧砸钱,把该砸的流量全砸过来

这也是差异化的方法之一。

4. 好产品的三大要素

好產品的一部分是与众相同另一部分是与众不同。相同和不同最后落脚点究竟落到哪里去了?

我们给好产品一个基本定义:

产品等于目標客户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

这是好产品的三要素,如果你能很清晰地把自家公司的产品三要素讲出来你就及格了65分没问题。

与众相同嘚地方:小米的目标客户群刚进入社会时间不长对价格比较敏感,追求性价比小米专门为他们生产智能硬件和大小家电。这与家电生產商、智能硬件生产商是相同的这是它的行业属性。

我只为年轻人生产第一部的产品:

我是年轻人第一部的手机;

我是年轻人第一部的剃须刀;

我是年轻人第一部的空气净化器;

这是一个绝对具象的目标客户群围绕这个目标客户群的需求特别多。小米甚至可以为他们生產圆珠笔、插座、钻头……泛需求的面太宽了

还有一些产品目标客户不见得很清晰,我们都搞不清楚它的目标客户是谁那它的需求是什么?

1)特定需求案例:爆米花

我们很少会在家里或者办公室买一大堆爆米花来招待客人有客人来了,招待客人说:来咱们来吃点爆米花——这个场景是没有的。

但是一到电影院爆米花销量就上来了。所以爆米花绝对是一个场景挂钩特别密切的产品。

与众相同的地方:休闲零食

与众不同的地方:电影院场景下销量才大。

大家记住很多客户的需求不在场景中激发不出来。甚至于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場景跟行为下才能够产生这个需求并把需求转化成交易,爆米花的这个属性就特别明显

口香糖现在是江河日下,2016年中国的口香糖曾达箌顶峰后来就再也就上不去了,近几年跌了30%以上的销量

口香糖以前大量在超市收银台前面小货架上铺货,大家等待结账的时候东看西看没事干看见口香糖就抓一个,积少成多销量挺大。

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普及之后有了手机吸引注意力,大家排队的时候也不东看覀看了付款的时候用微信直接支付。所以微信成了口香糖的对手,它把口香糖挤出注意力范围了

谁在吃口香糖?涵盖的面很广;谁茬吃爆米花涵盖的面也很广。

这两个都是老少咸宜的产品都属于特定需求。

3)解决方案案例:三顿半咖啡

与众相同的地方:主要做精品速溶咖啡跟雀巢、麦克斯韦尔是一样的。

与众不同的地方:我想让你在家里喝到手冲咖啡

手冲咖啡需要专业人员拿专业器具来冲,茬家里不太容易喝到一般只能在星巴克、COSTA这样的门店里面才能享受到。

怎样才能让你在家里就可以喝到呢

为你提供一个挂耳装置,通過这个容器的滴滤工艺冲出来的咖啡口感近似在门店里买到的手冲咖啡的味道。

这就是三顿半咖啡与众不同的地方「你在家里可以喝箌手冲咖啡」,这就是解决方案

目标客户是谁?肯定是手冲咖啡爱好者;需求是什么我想在家里喝手冲咖啡。

这就是好产品的三大要素

围绕着三大要素,可以产生无数种产品的组合我们可以做很多调整,调整完之后会与众不同:产品定义出来了我们可以调整目标愙户,可以调整特定需求可以调整解决方案,也可以在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

在这几个地方调一调,你在目标客户需求中的重要性、优先级做什么不做什么就全变了。一个好产品一定是在目标客户的需求中有重要性和优先级,千万不能自做多情

客户并不需要购买我們的产品,客户需要的是解决他的问题

二、好价值,是好产品的内核

1. 好需求与好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找到好需求是好产品的前提需求是鈳以调的。

一个好产品做完之后有一部分是与众相同的,另一部分是与众不同的可是,我讲给客户听的时候客户能接受我吗?

假如尛米早期创业的时候除了生产手机之外,还生产很多产品诸如圆珠笔、电源插座、空调、吸尘器等再告诉目标客户说:我是为你们进叺社会之后,买的第一部家电做准备的

所谓商业物种,最后都是通过进化实现的没有办法事先规划出来。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講给客户听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我认为产品好客户认知的时候,有大众认知有小众认知。面对不同的认知情况要怎么办

2. 好需求與好价值的四个象限

好需求和好价值之间形成了四个象限:你讲的东西是大众认知的,还是小众认知的这是一个维度;你是与众相同的還是与众不同的?这是另一个维度

我们再来看这两个维度上的四个需求:

1)第一个需求:必备需求

卖手机的强调自家手机「芯片是高通嘚,操作系统是安卓系统的」其实这个意义不大。因为这属于与众相同的大众认知这是行业卖点,大家都认可的行业标配听了不太嫆易有消费欲望。

2)第二个需求:无感需求

某国产电动汽车品牌对外称新款车型好几个指标远超特斯拉。

那为什么客户不愿意买呢

因為你讲的是小众认知,你认为的大众不知道、不理解、不认可大众听到需求是无感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创新一开始大众都是無感的也可能后面通过市场教育管理客户认知了,大家从无感变成可以接纳了那是后面的事情。

无感需求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创新另外一部分是因为你讲东西确确实实太复杂了,客户听不懂所以销售周期长。

3)第三个需求:期望需求

雷军说我们要做极致性价比的产品——这就是期望管理,做超出客户期望的产品

早期的小米质量不错,价格吊打同类产品客户有期望,品牌就起来了——这是典型的愙户认知管理

4)第四个需求:魅力需求

客户没用之前无感,用过之后爱不释手魅力需求就是独家卖点。

iphone就属于这样的产品问世之前夶家无法想象照相机+手机+ipod如何实现三合一,推出之后风靡全世界这时候还要补一句话——千万不要自作多情。

好产品的价值是商家说叻算,还是以客户感知价值为准?

当然是客户酒香还怕巷子深,客户看不见你在背后为这件事情做了多少客户以他感知的价值为准。

3. 商镓认为的好产品Pk 客户认为的好产品

我们来看一看客户怎么感知价值

商家认为好产品跟客户认为的好产品大不一样。

用户价值高有用,技术高很难买到;

商业价值高。能卖得贵一点收入跟利润高一点。

用起来感觉好能解决问题才叫用户价值高。产品功能多是商家賣点,但不一定就是用户决策的买点;

容易理解关心和担心的东西能够解释清楚。我担心买了苹果手机用两个小时之后就没电了,你能不能给我解决我担心买了特斯拉,开了一段路之后突然没电开不了你能不能能给我解决?

认知容易和用户价值高的产品才是客户認为的好产品。

3)案例:杭州消协的咖啡盲测

有人说我是星巴克的忠实用户,平时只喝星巴克而且我闭着眼睛喝出来哪个是星巴克,哪个不是星巴克

杭州消协去年做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找了一些咖啡的爱好者来盲测什么咖啡最好喝测完之后,排名第一的你猜是谁

——便利店咖啡、全家湃客咖啡,星巴克在这里面排排倒数去了

奇了怪了,星巴克是32元一杯的全家湃客是14元一杯的,产品质量应该差遠了

其实很多行业都曾做过这样的盲测,连那些号称喝了20多年可乐的人都未必分得清哪杯是百事可乐哪杯可口可乐。这是一个世界级難题离开商标之后,很多品牌的产品就分不清了

如何让客户更容易理解,真的很重要

4. 客户感知价值公式

客户感知价值=解决问题+价值感知+锚定价值+替换价值

QB house是日本的快剪品牌,以前日本剪头发是时间比较长的60分钟6000日元,而QB house只要10分钟1000日元就可以完成

服务刚推出的时候屬于小众认知,并不好卖原因有二:

面对新生事物有很多担心,顾虑要不要第一个吃螃蟹;

价格便宜肯定偷工减料,60分钟6000日元的质量肯定高过它

直到他们启用另外一个解决方案,才把目标客户找出来打开了局面。

QB house在店内贴了一张海报:我们是时间产业帮你节省的50汾钟,比5000日元值钱多了

什么样的人听见这样一句话会有感?

——时薪2万日元或者期望自己时薪到2万日元的人看见这句话会特别有感。

湔者时薪已经到了2万日元更在意自己时间的价值。后者工作量大需要节省时间剪头发。

这里客户的感知价值有两个:

解决问题:满足剪发需求

锚定价值:锚定节省50分钟的概念之后,剪发技术反倒不是最重要的决策因素了

QB house是为数不多的,敢于在地铁站里开理发店的品牌后来成为世界知名的快速增长型公司。

1分钟下单10分钟取件,60分钟送达——三个数就把价值感给讲清了

传统物流企业怎么表达?

我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闪送提供客户价值感知价值的同时还有替换价值在闪送之前也有同城快递,只不过是次日送达闪送不仅是当天,而且还是小时级的送达这就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3)锚定价值案例:混沌大学

混沌大学在互联网创新学习领域属于头部企业过去几姩增速很快。大家知道成年人学习其实很难提供具象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去花1万到商学院去学习不可能回来之后就立马可以赚10万块钱。我的公司缺少一个合格的CFO不可能从商学院学完之后就能很轻松地找到一个CFO来帮助我解决问题。

客户无法找到解决了什么具向问题这昰所有商学院培训的一个痛点。商学院一般用什么价值感知

师资力量雄厚:我们请很牛的教授来给大家上课,他在国际知名期刊上面发表过20多篇文章有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型,是某某著名公司的独立董事……师资是商学院里面比较容易感知价值的一个地方;

明星学员:某某上市公司董事长身价已经400亿他是我们的学员;

硬件条件好:我们的校园非常漂亮,办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去五星级酒店体验感极强。

混沌大学用的方法是什么

它没怎么用价值感知,也不解决问题跟QB house一样,找了一个锚定价值

混沌研习社经常邀请国内刚刚冒出来的网紅品牌创始人来做分享,你在这里可以接触到中国最新的网红级创业案例获得对标学习的机会。这就是混沌大学的锚定价值它就拿这個做流量入口,疫情期间增长很不错

商业培训这个行业,不管是哪一家如果能在解决问题和价值感知上形成突破,他们的发展会更好

因为除了这些案例学习流量入口之外,往后面去深度学习的时候混沌大学在客户需求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排序位置。所以后续深度学习与服务的转化率还是有压力的

4)替换价值案例:智布互联

智布互联官网的简介是典型的科技型企业风格:

智布互联紡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基于工业5.0核心理念的纺织工业互联网企业以自主研发的Saas云平台、ERP系统和MES系统,结合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联盟行业内的纺、织、印、染整全产业链工厂,实现共享纺织产能资源、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新行业模式

大部分企业介绍嘟是这样的风格,你拿这个作为你的客户价值客户容易理解吗?

换个方法来介绍就容易理解了:智布互联跟服装品牌公司说我们是个產业互联网。你要是用我们的网络织布机、印染机这些你都不用管了,都由我负责我能迅速给你交付你要的面料。

第二个价值比第一個价值大现在很多快时尚品牌是小单快返,时间价值可比节约成本重要多了所以,这里两个数就讲清楚了

客户端讲清楚了,供应端怎么讲也是两个数讲清楚:

织布机每年开工天数从平均200天提升到300天。这样一来织布厂的效益肯定高了大大降低闲置率。

印染厂染缸的使用率从60%提升到90%提升30个百分点。

智布互联对客户端和供应端都讲了替换价值你用我就是大明星,不用我就是大猩猩用4个数把客户感知价值讲清楚了。

三、好增长是好产品的归宿

1. 好价值与好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摩拜单车的社会价值和用户价值都很大,但用户支付意愿度卻不高因为用户觉得:单车是公共交通,你让我10块钱骑一次打死都不干,1块钱骑一次还差不多

所以摩拜单车活不了,用户价值高泹商业价值小。

2. 商家认为的好产品 Pk 客户认为的好产品

商家认为的好产品:用户价值高用户认可我,同时还愿意付费

客户认为的好产品:用户价值高,能帮我解决问题很容易理解,很容易记忆很容易找到它。

这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好增长不是那么容易的。

3. 传统产业+互聯网的8大增长战略

传统产业+互联网有8大增长战略:

需求导向跟竞争导向算一对:一个是增量竞争一个是存量竞争。

成本领先和解决方案算一对:一个是运营竞争一个是技术竞争。

成本领先型运营上要抠得特别细一分钱都不能乱花。解决方案型可以卖得贵因为有专属技术和知识产权,独此一家待价而沽。

上面这4个不是我们今天讲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详细介绍下面4个。

4. 好增长优先于好产品

流量驱动型:到流量大的地方卖货,线上的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线下的大型商超比如苏宁、大润发。

用户驱动型:比如小米这样的自巳建个商城把用户拉过来。我的用户我能触达这是用户驱动型。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公域一个私域一个匿名用户,一个实名客户

数据驅动型:数据就是能源。数据能产生价值通过数据来帮助决策,开发产品数据是高度逻辑性的。

认知驱动型:企业家的认知格局决定叻企业能达到的高度认知更有直觉性。

1)流量驱动型案例:江小白

一般的白酒营销早期的营销成本大概在平均在25%左右(不包括渠道的渠道销售的费用)。

江小白早期大量做内容营销文案的传播成本特别低,以至于它的营销成本大概5%左右相当于传统白酒的五分之一;江小白的流量竞争特别厉害,跟小米的区别在于小米有大量的私域流量江小白目前还没有类似小米的用户运营。

2)用户驱动型案例:三嘚利BOSS咖啡

三得利是日本特别有名的酒水饮料公司

一开始想为年轻人生产一款罐装咖啡,理由是年轻人精力旺盛每天要干很多事情容易累,需要这样一款罐装咖啡缓解疲劳而且年轻人愿意花钱。

结果新产品上市之后销量却不尽如人意三得利有品牌渠道优势,广告投放占整个罐装咖啡行业的8%但它的市场份额只占4%。

于是他们重新调研究竟谁是罐装咖啡的重度用户?调研中有个指标每天喝5罐以上罐装咖啡的是哪些人?

——没想到是蓝领外勤人士

卡车司机一个人开卡车运送货,路上没有人可以交流体力上精神上非常容易损耗。所以到一定时间他们会停下来休息,打开一罐罐装咖啡一口一口地抿,幻想着自己个老板

这不仅仅是在喝咖啡提神,还是一种精神享受

找到用户之后,三得利立刻就把咖啡的品牌名改了以前叫West咖啡,现在叫BOSS咖啡

为重度体力的外勤人士休息时间喝的东西,提供了一个產品功能和精神都有的解决方案以前的做法是,认为自己是行业专家觉得自己产品好,广泛地去找客户

实际上,不同年龄段的客户群转化率不一样的

现在的做法是聚焦重度客户,专门为他们定制生产产品等于目标客户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后来三得利BOSS咖啡的广告投放跟以前一样但市场份额上升到了15%,事半功倍

这两个案例非常有意思,究竟什么是好产品很多人都说江小白的酒好难喝,怎么还能卖这么多

我们反过来想,中国人最喜欢喝的酒是什么酒大部分人会认为是酱香型,因为酱香型卖得贵

实际上浓香型的销量超过50%,醬香型的销量才5%

这就说明酱香型其实不是中国人最喜欢喝的酒,所以不要被认知错觉误导我不喜欢喝的东西,不一定没有销量不一萣卖不贵。

我们喜欢的东西不见得是爆品

三得利正好反过来,我是专家、我有品牌、我有渠道我什么都有,但我的产品不好卖还是嘚俯下身来,以客户为中心客户认为好的产品才真好卖。

不见得好产品才能有好增长好增长比好产品要更优先。

3)数据驱动型案例:海底捞

海底捞哪一款产品最牛

海底捞以服务见长,表面上客户体验很好实际上服务是翻台率的基础。

服务生就在旁边时刻关注你需偠什么服务,实际上大大加快了客户的消费进程一天可以翻4.8台,相当于一天可以有5桌客人海底捞作为中餐,产品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没有爆品。

但是海底捞把中餐火锅做成了快餐,以服务来弥补产品的差异化小提升了翻台率,就多出来的一个价值很多人鉯为数据驱动型就一定要做很多复杂动作,比如上个阿里云系统、ERP系统等才叫数据驱动

海底捞一天翻台率4.8这个数据有没有商业价值?如果有价值能不能产品化?如果可以产品化那又可以卖给谁?卖给在门口排队的客户吗不可能的。

卖给谁答案是卖给商场。

海底捞朂牛的时候能跟商场谈下来租金免去80%,还可以申请1年的免租期

它跟商场谈,我不是中餐我是快餐,能带来客流一天翻台率能达到4.8。你给我开的租金太贵了我就去你对面商场开。商场一权衡利弊自然愿意答应它的条件。

——这就是数据驱动的新价值

4)认知驱动型案例:拼多多

提起拼多多,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为什么市值增长这么快不知道这是什么商业物种?

同样做电商天猫跟京东从城市往農村下沉,是把便宜一点的货拿去下沉市场去卖而很多人不知道,拼多多最早以做水果电商起家现在是全国最大的线上水果交易平台。

同时拼多多反向操作,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

同样做电商,天猫是头部时尚、京东是物流快拼多多表面上看是价格便宜,其时背后还藏着水果与农产品这两个抓手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社交电商目前只有拼多多一家火了,剩下那么多竞品都火不起来的原因

洅比如有个阶段苹果手机和三星一起,竟然能够占全球手机行业的90%多的利润这是怎么做到的?

——原因就在于苹果不光卖手机实际上還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分销商和音乐分销商,它是卖内容的

5)认知驱动型案例:冥想APP Calm

冥想APP Calm融资8800万美元,去年销售收入差不多1.5亿美元

谁会詓买线上的冥想服务?

表面上看它是一个在线上帮助你做正念冥想的工具,实际上它的格局是什么一系列放松场景为主题的内容供应商。

CalmAPP在各种场景下提供放松为主题的内容:比如冥想时听放松的音乐睡觉之前可以听一听放松的书。

所以很多看似不可能成功的企业,他们成功了都是在格局上有差异化认知。企业家看到的和我们普通消费者看到的不一样。

1. 好产品的本质是什么

好产品以客户为核惢,以增长为导向以客户感知价值为标的。

物理的产品是个载体客户能感受到的价值,才是我真正卖出去跟客户进行交换的东西。

愙户是为能感知到的东西付费的客户不会为你产品付费的,千万不要自作多情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客户不会来買你的产品,客户买的是你的客户感知价值

2. 好产品有三大与众不同的维度

好产品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好产品如果全是与众相同你的竞爭得多惨烈,无数竞争对手跟着你挤在一起一定要与众不同。

产品创新维度可以差异化快时尚小单快返,总是抢先一步这就实现了差异化。

客户心智维度差异化:「猫狗大战」是典型案例行业焦点都集中在我俩身上了,其他那些都大家都不太容易关注

价值增长维喥差异化:猿辅导为什么要砸那么多广告费?实际上是要形成垄断这是一种金融价值。

3. 好产品是以客户为核心,以增长为导向的全场景需求

传统产业是广告轰炸+渠道铺货+资本市场互联网不一样,是流量导入+关系沉淀+价值变现看似乎不同,其实这二者都是同一个逻辑結构:

当客户没有消费欲望时他们在非购物场景下有什么消费需求?当客户有消费欲望时他们在购物场景下有什么消费需求?当客户囿高消费欲望时他们在产品功能之外还有什么消费需求?回答好这3个问题好增长就不远了。

无论 to B 还是 to C上面这3个问题实际上讲的是三個场景:

我不在购物场景下时,大部分时候是低欲望消费

比如我本来没有看电影的欲望,在朋友圈里看见有人说最近有个新上映的电影《信条》诺兰导演拍的。我喜欢诺兰导演看到这个消息也想去看看,这就叫非购物场景下的消费需求

Salesforce公司认为, 80%以上的2B企业在拜訪这家供应商之前,就已经在网上获取了很多信息了2C的比例更高,超过了90%

我到购物场景下买东西,心里会有重要性优先级的排序如果这家的产品与我的排序重合,立马就能成交不在排序里则要反复比较,甚至于比较完之后不买就走了

产品功能之外的消费需求,很哆人到海底捞吃火锅多半是冲着服务去的,服务跟产品之间是两回事

很多人买三顿半的咖啡,跟咖啡豆本身质量没有很大关系买的昰挂耳咖啡和冷萃咖啡技术的服务。

产品功能之外的消费需求超越场景客户才愿意多付钱,支付意愿度才高无论2B还是 2C,这三个场景都偠去挖掘否则就不是一个新经济的企业。

4. 好需求是好产品的前提

好需求是好产品的前提,找到好需求有一个公式好产品等于目标客戶特定需求解决方案。

5. 好价值是好产品的内核。

客户感知价值是最重要的客户如果没有感知到价值,你吹得天花乱坠客户也不认可吔不愿意掏钱。

客户感知价值有4个:解决问题、价值感知、锚定价值、替换价值

6. 好增长,是好产品的归宿

好增长其实比好产品要更重偠,现在供给端竞争太激烈用什么方式去进行竞争是关键,好增长才是好产品的归宿

好产品是好增长的起点,好增长是好产品的终点

志存高远,以终为始初心不忘,方得始终

曹升,灰度认知社创始人微信公众号:灰度认知社(ID:HDrenzhish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愙户同理心导师,擅长从客户视角透视传统产业+互联网的增长逻辑与战略机会帮助客户打造品类第一。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悝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目录[隐藏] ? 基本资料

“ 实体经济”並不是一个专用术语至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词语,有时候这个词语甚至被应用得很通俗化简单点看,大概只要是经过紸册的有生产服务活动的经济组织都可以算作是实体经济这其中金融服务业则是例外,大概因为金融服务业属于特定行业而其服务活動也是有别于一般的服务业的。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庸俗的概念却在美联储的声明里显得日渐突出。

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后美聯储就宣称“金融市场动荡没有损及实体经济 ”,在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改变立场大幅降息的声明中仍然表示“为防止市场动荡损及实体经济”旧金山联储主席耶伦也表示“短期货币政策应该致力于稳定实体经济增长”。其实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而房市长期低迷时美联储就置房市下滑于不顾,多次声称“房市下滑没有伤害到实体经济领域”可见在2007 年中,美联储使用“实体经济”这个词汇的频率是非常之高的那么美联储的“实体经济”是什么含义呢,是否如我们日常所见到的庸俗化了的概念

美联储频繁使用“实体经济”这个词语,与之相關联的是除去房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之外的部分就美国经济数据的构成来看,其中包括制造业、进出口、经常账、零售销售等的部分被美聯储笼统地概括为“实体经济”由于不包括房市和金融市场这样的特殊的部分,所以“实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内市场运荇的“流水账”部分之所以这样来描述,是因为虽然“实体经济”往往不是要害部门而是民用普通领域。

尽管不是要害部门但“实體经济”显然对于美国市场的日常运行具有关键意义,一旦“实体经济”出现震荡或反复往往反映到美国人的生计问题上,像美联储十汾关注食品价格指数和消费者核心物价指数以及库存和零售销售等指标这说明美联储所谓的“实体经济”反映的是市场运行基本面的状態好坏。

美联储把核心能源消费这一块也排除在“实体经济”之外理由就是美联储所谓的“实体经济健康”往往与能源价格走势相反。洏且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美联储所关注的“实体经济”指标往往同时反映大量中小企业的运行态势。这样看来美联储所谓的“实体经濟”与中国的“民生疾苦”问题大同小异,不过美联储同时十分注重大中小型的工商企业的运行态势等“企业疾苦”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來看,美联储所谓的“实体经济”概念可能与中国的实体经济概念差别甚微。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结构是不断调整变化的既有产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也有发达国家夕阳产业苦苦维持起死回生的挣扎当然还有发展中国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全球化這样一种趋势。那么在这样一个经济结构普遍调整的年代美联储为什么坚持地盯住“实体经济”这个概念,并为了维护“实体经济”的運行态势而在所不惜呢

答案或许很简单,那就是“实体经济”尽管不包含要害部门和尖端领域但它却是一国市场稳定运行的最广泛基礎,“实体经济”指标的偏差往往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直接与民生疾苦和企业生存联系在一起,越是在经济结构经历深刻变革嘚时期“实体经济 ”的稳定运行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往往越重要,这正好与剧变裂变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美联储把近年来出现泡沫嘚房产市场和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排除在“实体经济”之外,由此也可以看出美联储维护“实体经济”的良苦用心。

制度经济学中关于淛度变迁的分类有两类一种是强制性的,另一种则是诱致性的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多伴随剧烈的社会经济结构动荡,往往在一些转轨国镓中出现而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往往则是一个较稳定平和的过程,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大致如此强制性的结构调整往往引发市场动荡,而誘致性的结构调整则与经济增长是同步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学理论尤其强调这一点,所以我们也可以发现西方国家经济和货币政策往往是循序渐进式的这一点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所以美联储过分强调“实体经济”这一概念可能并没有什么意外之处,倳实上欧盟等其他发达国家同样注重市场的这些日常指标但是美欧对于中国开放市场和加快改革却显得迫不及待,与其关注“实体经济” 的初衷大相径庭尤其是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中国“实体经济”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剧烈影响,美欧对此是绝口不提这实际上也是对中国嘚一种警示。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最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煉、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实体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

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总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休闲等,而保证这些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那么这些生活资料是由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們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得不到保障

2、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

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更要发展亦即人们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生活得更好保证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是由各式各样的更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创造出来的如果实体經济的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

3、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

再同样,古往今來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活得更好而且还要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增强,亦即人们不仅要有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要有高层佽的精神生活。保证人们高层次精神生活的物质前提同样是由各式各样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实体经济所提供的如果实体经济的一些特殊活動形式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也同样会从根本上失去增强综合素质的根基。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实体经济借助于虛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下面分别论述。

1、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

这表现为三点:第一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觀经营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其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个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中,就包括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洏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第二,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尤其是要发展,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那么,各类实体經济用于发展的资金从哪里来呢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囿价证券筹措资金。从发展的趋势看相比较而言,通过第二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会更加现实,也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虚拟经济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第三,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濟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五个阶段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事实证明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亦即虚拟经济发展的高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總比虚拟经济发展的低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要大一些反之,则会小一些

2、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

这也表现为三点:苐一,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虚拟经济不是神话,而是现实因此,它不是吊在天上而是立足于地下。这就从根本仩决定了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它的发展,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为物质条件否则,它就成了既不着天也不着地的空中楼阁第二,实体经濟对虚拟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整体经济的进步,实体经济也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否则,它将“消失”得更快实体经济在其发展過程中对虚拟经济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有价证券的市场化程度上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對虚拟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所以才使得它能够产生、特别是使得它能够发展。否则虚拟经济就将会成为无根之本。第三实体經济是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虚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体经济即发展虚拟经济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而朂终的结果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如何本身就表明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这样实体经济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

综合上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谁也离不開谁,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会是这样的

3、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原则

既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必须对它们进行很好的处理不然就会影响到它们的正常发展。那么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原则有哪些呢?一是一视同仁原则既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功能,因此应对它们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而不能对任何一方采取歧视态度以免顾此失彼。二是统筹兼顾原则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因而就不应该对它们任何一方采取偏颇的态度在宏观经济的规劃上,在战略的部署上在人才的培养上,在措施的运用上都应统一谋划。三是均衡发展原则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虚拟经济與实体经济都对整个市场经济有促进作用这就决定了在它们的速度发展上,在它们的规模形成上在它们的比例确定上,在它们的计划咹排上都应相互兼顾。四是协调一致原则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并将还会告诉我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形式或形态,它们各自的运行方式、经营特点、行为规范、内在要求、营销策略、服务对象等都是不尽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間就有极大的可能会出现或产生矛盾。其具体表现是要么是实体经济脱离虚拟经济而独自发展,要么是虚拟经济超越实体经济而“突飞猛进”事实证明,后者是主要现象其结果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因此为了防止和遏制泡沫经济的产生或出现,就必须要强调协調一致的原则

综合上述,为了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坚持一视同仁原则、统筹规划原则、均衡发展原则和协调┅致原则。

一、货币资金的松紧态势的判断

当前中国的货币形势究竟是偏紧还是适当国内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分别是从GDP与货幣供应量、物价与货币供应量两个角度、两对基本数据出发进行的分析诚然,这两种分析思路均符合经济分析的常理一方面,在实际GDP增长与经济学上严格定义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之间中国的M2/GDP之比已经名列全球前茅,确实很难说清楚中国当前的通货还处于紧缩状态

另一方面,物价归根结底是货币现象物价长期低位徘徊甚至较长一段时期是下跌态势,也确实很难说清楚中国当前的通货不处于紧缩状态洇此,要真正理解反映实体经济活动的这些数据、比率按常理分析是不够的,关键需要理解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不能简单地以M2与GDP比较來判断通货是否紧缩。按照经济学一般原理倘若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处于潜在增长水平,那么一定的货币供应量自然可以说是适当的也僦不再有讨论的必要。尽管按照有些研究者的分析7%左右的真实GDP增长率基本达到了中国目前的潜在产出增长水平,但只要我们回到经济学仩潜在产出的定义即要素充分就业,就可以看出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是低于其潜在的水平

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事实是,失业率高劳動力闲置压力已经成为左右经济决策的重大难题;大量企业生产设备闲置或开工不足;物价频频出现跌势;连续四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逐现後劲乏力,等等这一切说明,若简单地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与消费物价增长率之和作为论证货币供应充足的依据似乎昰不够的。其次为什么较高的货币供应增长仍止不住物价的下跌势头。

从一国经济的有效需求看引起当前内需不足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戓者是由持有较多货币的经济单位的投资或消费意愿不足引起的,或者是充当经济活动媒介的货币出现了普遍性匮乏的结果如果是后者,我们可以直接得出货币紧缩的结论(有研究者提出当前的紧缩是供给因素引起的)。但倘若有效需求不足是由前者引起的呢?此时货币总量沝平及其增长速度可能并不低(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中国的M2/GDP比值高)

因此单纯从全社会实体经济活动所对应的潜在货币购买力看,“货币”供給似乎是充足的问题在于,我们在考虑如何缓解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时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有多少货币可能投入经济运行,而是有多少貨币实际投入了经济运行由于从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作用于物价、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和联系有总量和结构的諸多因素,因此现在就难以解释为什么在往日或者在常理看来已不少的货币供给仍止不住物价的跌势另外,必须看到在分析通货松紧形勢时特别是在通货紧缩作为主要危险倾向时,不能简单地分析货币供应量要进一步分析一定货币供应量前提下能够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濟的货币资金状况。因为与GDP直接相关的更多的因素不是货币供应量而是与银行体系中负债方货币供应量相对应的资产------国内信贷总量。

货幣供应量定义的是某个时点全社会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总和它只反映了社会潜在购买能力(潜在需求)的大小,与全社会的实际购买能力只昰有间接关系;相反国内信贷总量揭示了一国有效需求的资金满足状况,而这种资金需求的背后才真正对应着现实的实体经济活动(投资與消费等)在经济对外开放、证券市场取得一定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在股票市场、金融市场得到发展又尚不成熟时期),分析货币供给的松緊态势要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状况,但又不能简单地仅瞄着货币供应量与 GDP的相应增长速度应结合分析国内信贷总量、物价、就业、境內外资金流动和资金价格等变化情况。

具体到中国目前来说尽管许多实证研究表明,我们基本可以排除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于通常意义上嘚货币普遍匮乏造成的这一原因从而可确认持有较多货币的经济单位的投资或消费意愿不强是造成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主因。从经验数據的纵向比较分析看也可以看出,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可能并不慢但是,从判断货币松紧的真实态势要深入考察与实体经济楿应的“货币”——国内信贷总量——的变化情况出发,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当前的货币供给充足论是站不住脚的,而且货币供给不足嘚观点同样没有点出问题的实质因为很可能实际情况不是泛泛意义上的货币供应偏紧,而是与国内企业相对应的“货币资金”紧了

二、分析“货币”松紧状况

各国中央银行专业统计中的“银行概览”正是这样一条能够对比分析货币供应量和国内信贷总量的纽带。银行概覽是中央银行按照国际通行做法经过技术处理后反映一国整个银行体系的综合资产负债表,它能够提供有关整个银行体系的货币与信贷動态的完整数据其基本结构如表一所示。在银行概览的右边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以及包括银行资本帐户、外汇资产的計价变动和银行体系损益在内的其他项目净值在银行概览的左边,则是国外净资产以及包括对政府净债权和对非金融部门债权两个部汾的国内信贷总量。由于资产与负债两边衡等通过等式变换可得:M2=NFA+DC-OIN=NFA+NCG+CNS-OIN,或△M2=△NFA+△DC-△OIN=△NFA+△NCG+△C?NS-△OIN此式显而易见地表明單纯将货币供应量拿出来不能够说明全部问题,因为它无法揭示已有的或新增的资金究竟是运用在国内(体现为国内信贷总量增长)还是在国外(体现为国外净资产增长);既使用在国内同样存在这些货币是被政府所用还是被企业所用的差异。而倘若持有较多货币的经济单位其投資或消费意愿不足货币的运用结构将越来越偏离国内实体经济,表现为国内信贷总量占货币供应量的比重越来越低资金越来越多地在國外运用。此时即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再快,但用在实体经济中的货币资金增长速度却越来越慢最终仍将可能制约 GDP增长潜力的发揮,在这种情形下仍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的状况。

进一步对近年来中国货币供给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从总体上看,年四年间中国的广義货币供应量比1997年底增长了74%,远远高于此期间实际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和但通过观察银行概览中的货币运用结构,情况并不那么簡单有很多特殊的变化需说明。

第一年四年间,在货币供应量的运用结构中平均每年海外资产占到14.7%,国内资产占85.3%即中央银行每年提供的货币中有近15%并没有用于国内实体经济活动,仅作为购买海外资产的外汇储备等在进行利息增值

第二,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用于國内还是国外的增长情况看趋势更清楚。年四年间用于国外的资产共增长了93.4%,年均增长 17.9%用于国内的资产仅增长了59.6%,年均增长仅12.4%特別要指出的是,在货币供应量作为计算分母且每年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投资于海外资产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13.7%上升到2001年的16.7%以绝對额计,即200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158302亿元中有 26425亿元未用于国内经济而是以海外资产形式流离在国外。

第三要了解企业货币资金的真实紧缺情況,仅仅分析国外与国内信用占比的变化还远远不够考虑到连续四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考虑到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面临的资金约束存在夲质区别:无论货币供给是松是紧政府部门通常总能够通过发行国债来筹得资金。最能够反映实体经济中企业货币资金松紧的不是银行概覽中广义的国内信贷指标而应该是从国内信贷中剔除对政府部门的净债权之后的对非金融部门债权。由于自1998年以来的四年中银行体系對政府部门净债权以年均61.6%的增长速度在增长(累计增长581.4%),远远快于对企业债权年均10.4%的增长速度(累计仅增长48.6%)这充分说明全社会信用总量越来樾向政府倾斜,企业的信贷量占全社会信贷总量的比例已经从1997年底的 84.69%持续下降到2001年底的72.35%下降了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尽管从年4年间M2增长了夶约74%但企业部门从银行体系获得的贷款支持却仅仅增长了48.6%,两者之间差异十分巨大难怪货币当局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已相当快,但地方政府与企业仍频频埋怨资金紧缺和通货紧缩

第四,还要看到国内信贷总量中包含的已发生的不良贷款因素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影响不良贷款对于银行来说已是"空洞化" 的债权。实体经济每年在以一定的速率增长但已经存在的占全社会信用总额一定比例的不良贷款实际上巳不再媒介企业经济活动的增量部分或者以非常低的周转速度参与经济活动(这也是导致中国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重要因素の一)。

因此在考察与国内实体经济相对应的能实际发挥功能的货币时应相应扣除这方面因素。客观地说能够实际有效支持企业经济活動的信贷资金数额应远远低于金融统计上的信贷数额。分析实体经济中企业的资金紧缺状况除上述四大因素外,以下几项因素同样能够從其他多个侧面进一步揭示企业资金偏紧的情况:

1、从2001年6月始证券公司股票保证金才纳入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M2的统计中。这笔存款时多時少一级市场申购时最高达亿元。在目前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这些资金基本不形成对商品的购买压力。假设保持统计的连续性M2中剔除这笔存款,那么2001年M2的增长率就不是已公布的14.4%仅与2000年 12.3%的增长率相差无几。

2、2001年末全国商业银行存款110860亿元,贷款仅80652亿元存差30208亿元。此 37.5%嘚存差中用于购买国债等有价证券23318亿元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6652亿元,另有超额存款准备金高达7568亿元(中国人民银行文告第 135号)此举不排除有支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因素,但不能排除商业银行出于其他原因持有如此之高的超额准备金

3、近几年通过金融机构间的资金交易活动,银荇资金偏离实体经济活动的倾向日益增大2000年全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同业市场中,累计净拆出资金3228.4亿元其中有 2975.2亿元拆给证券公司。2001年全国金融机构同业市场中全国商业银行净拆出4496.5亿元,其中有3459.3亿元拆给证券公司显然,证券公司拆进的资金不可能用于实体经济活动嘚贷款支持。

4、必须区别企业中的国有大企业、上市企业与普通中小企业的受信差异目前对通货紧缩趋势反映最强烈的主要是中小企业。4年中政府发行5100亿长期国债,银行配套贷款约1万亿元建设总规模达2.6亿元。这些大规模建设项目主要由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承担銀行大量配套的贷款资金也主要用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企业。银行贷款向大城市、大客户集中自然更加凸现各中小城镇、中小企业的资金紧缺。

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说明近4年来,在全社会信贷资金分配中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增长速度比人们想象中远远慢得多。说奣真正反映实体经济活动的企业贷款增长率远赶不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这一基本判断。基本结论从结构上解决货币供给作用问题单纯从Φ国货币供应量的水平及其增长情况看确实很难断言当前的货币供给不足。然而近四年来由于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中用于海外增殖的外彙储备资产在持续增长,由于国内信用中用于支持政府支出的部分又迅速增长以及由于银行贷款存量中一部分已被不良资产所抵消等等原因,尽管货币供应量仍以一定的速率在增长但企业特别是中小城镇、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增长率处于相对递减状况,企业货币资金相對于过去确实偏紧了

直接反映为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是导致当前中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短期或长期的制约因素来加以解释。短期因素如近年来资本市场在制度建设上存在不少缺陷的同时发展速度迅速,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的不匹配导致货币资金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长期因素如近年来随着对银行审慎监管措施的强化,银行在发放信贷时越来越强調担保、抵押品和贷款终身责任制的同时商业银行利润至上等其他方面改革难以深入,经济结构、金融市场结构和企业结构不能得到及時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功能减弱,从而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支持的难度大大增加

1、在目前的经济与体制环境下,仅仅依靠货币供应量指标反馈的信息来指导货币政策操作已经行不通

在金融市场得到发展但市场结构尤不稳定的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调控偠看M2但又不能仅看M2。在判断企业货币资金松紧的真实态势时必须把国内信贷总量、其他宏观经济指标、资金价格等因素考虑在内。

2、茬担忧内需不足又远未达到引发通货膨胀风险程度时,货币管理层更应注意的是通货紧缩倾向

因为促成通货紧缩的因素可能有若干条,但一定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特别是银行贷款的不足必然进一步引发或加重通货紧缩。尤需指出的当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减弱,民间投资┅时难以补上之时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是借鉴美联储还是欧洲中央银行的决策艺术(不是战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3、在得出投入实体经濟中的货币偏紧这个事实之后相应的对策却并不单单是扩张货币供应量。

放松的货币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企业、居民等经濟单位能否作出积极反应,增加投资与消费;取决于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迫使商业金融机构作出积极反应,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股票市场发展中的稳定结构因此,在中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难以一步到位市场结构正在逐步完善的特殊时期,要相应满足企业發展的正常资金需求采取较为松动的货币政策,必须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4、尽快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

这巳不仅仅涉及商业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行和国家的金融安全问题而是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运行及其成长,直接影响一国货币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总之,在湔面所说的制约因素没有消除的情况下一方面,扩张货币供应量可能的结果是注入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依然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中国嘚M2/GDP比值持续升高的问题又不能不引起关注。因此在此背景下要从根本上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功能,除了需提高中央银行的调控艺術外别无选择,必须加快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在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解决好"三农"问题保障构成GDP不断增长的工业品在广大农村市場得以销售的畅通渠道;加快社保体制改革、政府管理经济体制的改革,保障商业银行面临的是一大批市场性客户;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保障商业银行在利润至上目标下兼顾信贷风险这一两难选择的竞争机制的形成。焦点话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日前公布的《2002年②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上半年中国金融运行稳定,货币供应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继续完善,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总体相适應

然而,关于中国当前货币供给是否偏紧一段时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部门都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些研究人士主張货币供给不足是导致中国目前内需不足、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的重要原因。持此观点的依据与近几年国内物价指数的走势密不可分物價长期低位徘徊而且逐渐下降,意味中国通货紧缩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因此为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这些学者主张目前必须采取更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些研究者认为现在货币供给充足

持此观点的依据有二:一是从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水平比較出发,认为中国的 M2/GDP比值已经是全球最高表明货币供应量不是过少而是过多;二是以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增长速度对比进行分析,认为姩平均每年高出7.3个百分点绝对推不出通货紧缩的结论,只能推出近年来的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需要完全相适应的结论而扩张货币供應的结果只能促使已经处在高位的M2/GDP比值继续攀升,导致未来通货膨胀压力的积累对当前中国货币供给状况作出一个接近事实的判断,在當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决策上具有十分紧迫又重要的指导意义错误的判断将会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它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必须忣时予以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原因、可能的结果与对策

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10.16%,而同期广义货币M2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1.83%M2的年均增长速度是GDP年均增长率的2 倍多。与此同时金融机构金融资产/GDP(FA/GDP)的比例由1991年的110.0%上升到2006年的172.4%1。中国经济中这种货币增長快于实体经济增长的现象可以称之为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实际上,在任何经济体中只要金融资源的转移没有形成相应的实物資产,就会出现金融资产增加快于实物资产增加的现象;在现实经济中金融市场上频繁出现的投机行为和某些资产价格(尤其是股价和房地产价格)存在不同寻常的波动,也表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分离在理论上,金融功能观则从金融的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等功能方面论证了金融资产增加为什么会快于实体经济的增长因而会出现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的分离2。可见货币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是一個普遍现象,分离是常态

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分离问题本质上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问题,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茬理论和实证上都是一个长期争议的话题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王晋斌,2007)这也就是说,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分离是好、是坏、还是Φ性并不能给出一致性的答案。同时在实践上,我们并不清楚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分离到何种程度才会出现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产生顯著的负面冲击(Menkhoff and Tolksdorf,2001)但是我们可以分析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并借鉴一些重要的指标来分析经济为什么脱离由过去经济历史所可能揭示的 “正常”轨迹从而为避免金融部门“过分”脱离现实经济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报告认为中国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の间的分离主要是由经济基本面所推动的,是在现行汇率制度下由外部需求被动导致的,是外部需求长期累积的结果金融控制政策在┅定程度上可能扩大,也可能约束了这种分离但存在不确定性。这两者共同导致了中国经济中的宏观流动性过剩并没有反应在微观企业財务流动性的明显改善上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因此,更应采取小幅多频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行政管理政策来消除经济局部资产价格过大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并使货币政策能够在金融层面和实体经济层面之间取得平衡:消除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的货币政策偠避免恶化企业财务的流动性以及由于企业财务流动性恶化导致的企业投资的大幅度下降。本报告分四个部分来论证上述判断第二部分汾析中国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第三部分讨论这种分离带来的可能结果;最后一部分是简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金融部門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

(一)对外贸易顺差的强劲增长是导致中国经济中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分离的重要原因金融部门金融资产的增加快于GDP的增加主要是在现行汇率制度下,由外部需求被动导致的是外部需求长期累积的结果,尤其是2001年之后这种情况表现的尤为突出泹总体上,这种分离主要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并且是以向好的实体经济为基础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中 FA/GDP和M2/GDP是逐步上升的。对于90姩代的货币增长一个基本判断是,与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货币化带来大量的货币收入来支付改革所需要的成本不同在80年代中期之后,中國经济货币化进程的放慢超额货币供给的主要结果是造成通货膨胀,发行货币收益也显著下降(易纲1996)。而在 1992年以后经济货币化达箌顶点,靠发行货币收入已经远远不能支付体制改革补贴(谢平1996)。因此90年代以来的货币增长不是管理部门为获取铸币税收入而发行貨币的结果。

是什么原因导致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中FA/GDP的较快增长呢对于这一问题,存在多种解释3因此,中国经济中存在较高的FA/GDP的原因是複杂的既有的研究更侧重于从金融部门本身存在的问题来讨论中国经济中的M2/GDP的变化。本报告要强调的是中国经济中M2/GDP和FA/GDP的上升主要是由經济基本面所推动的,主要体现在大量的对外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资产增加在资本账户没有自由兑换的前提下,导致了基础货币大幅度增加因此,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和现有的汇率制度是导致中国经济较高的FA/GDP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变化幅度的轨跡表明了中国经济正在实现通过外向型政策创造比较优势向依靠国内大市场培育的规模经济和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条件形成的自发的比較优势这一转变加上中国经济的出口增长速度和FDI的引进速度并不快,对外开放度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并且出口贸易主要是外部需求導致的。因此贸易顺差的扩大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对外贸易的基本态势,且不存在任何低成本的快速降低贸易顺差的短期措施(王晋斌李南,2007)可见,在现行的汇率制度下未来贸易顺差的进一步扩大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M2/GDP和FA/GDP。

由于出口贸易主要是外部需求引起的因此,在开放条件下高储蓄更可能是贸易顺差的结果,而不是产生贸易盈余的原因由于外资企业占据了中国出口贸易额的50%鉯上(2002年外资企业的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的比重为52.2%,2006为58.2%2007年上半年为56.9%),因此由FDI带来的外贸顺差就成为近些年来推动中国经济中FA/GDP增长的偅要原因。而大量的研究表明FDI增加了中国经济中的投资和资本形成,促进了产业技术的升级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判断下,中国经济中较高的M2/GDP和FA/GDP是由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所推动的

实体经济衰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减少,失業增加二是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信心严重受挫消费支出增长停滞。三是企业投资信心低沉住宅投资继续大幅减少,产业活动趋弱

(一)宏观流动性过剩的态势并没有反应在微观企业层面,即没有反应在企业财务流动性的改善上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明顯的分离。

从中国上市公司来看1994年以来企业流动性比例基本是逐步下降的。1994年所有上市公司的流动比例为1.979%而到了2005年则下降为 1.462%;1994年所有仩市公司的速动性比例为1.467%,而到了2005年下降到1.145%这两项指标表明了在总体上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流动性是下降的,但历年流动比例的均值达箌1.73;同时年的速动比率年度均值为1.305,这表明上市公司总体上财务的流动性处于比较稳健的状态从股改后的2006年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的鋶动比例和速动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由于股改导致的相互投资行为可能带来了流动性的上升,因此总体上可以认为中国上市的鋶动性是逐步下降的(表4)。另一项调查统计表明尽管5000家工业企业的财务流动性比例是逐步上升的,但上升的比例也显著低于FA/GDP的年20%以上嘚增长率(表5)宏观流动性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反应在企业财务流动性的显著改善上,中国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

从所有计量结果来看,所有解释变量中只有Q的系数(β)没有通过p检验而现金流、流动资产与负债项都通过了5%显著水平下的检验,这说明财务洇素影响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投资不仅仅由资本成本和边际收益率等外部因素决定,企业自身的资产结构也是重要的解释因素计量结果与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投资理论的推测一致,即内部现金流、流动资产存量对投资决策有正面的影响而负债的多少则和企业投资额负相关,验证了融资约束下负债将导致外部融资成本增高,进而对投资造成不利影响这说明资本市场不完全下的投资理论汾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我国的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行为。从回归系数值来看内部现金流、流动资产和债务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接菦,这表明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来说基本是同等重要的

如果进一步按照上市公司所有制进行分类,我们发現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加依靠内部资本市场来为投资融资非国有企业的内部融资系数为0.272,明显高于国有控股企业的0.121这也与第二部分嘚分析结论是一致的,表明了非国有企业面临更强的信贷约束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来说,相比于流动资产和负债规模内部现金流和銷售收入变量对于投资的影响相对小,说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外部债务融资作为资金来源内部资金相对不重要。同时由于国囿控股企业规模大,所有样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均值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这证实了许多学者关于国有企业受到政府非市场化的融資安排导致外部融资成本较小的推断。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结论恰好相反。内部现金流对投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销售收入,两者对投資的影响力都超过了流动资产与负债对投资的解释力即对非国有上市公司来说,内部自有资金对投资决策十分重要

对于上述问题,可能的解释是:国有控股企业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在外部融资上有一定的优势银行贷款有一定的政策偏向性。在面对国有企业贷款申请時商业银行很难做到完全市场化一方面会考虑到政府对公司的扶持作用,另一方面要顾及到与地方的相互关系由于国企的某些投资行為具备社会效应,可能因此享受优惠的贷款条件在总体上说,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成本偏低。对于非国有企业银行更加谨慎信贷的考察比较严格,在审核时不仅要做投资项目评估还要涉及企业已有的资产状况,程序比较复杂因此,非国有上市公司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资本市场内源融资渠道成为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行为最重要的约束因素。因此宏观流动性过剩并没有为非国有企业带来更为宽松的外部融资环境,宏观流动性与微观企业融资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

(二)宏观流动性体现茬实体经济中主要表现为价格的波动性,尤其是股市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上

由于股改题材的引发,在宏观流动性过剩和投资者投资產品选择权有限的条件下2006年中期以来,股票市场价格大幅度攀升呈现出价格高波动的特征(图 4),并且是封闭条件下的高波动与世堺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股价波动几乎没有什么关联(附表1)。2006年7月-2007年6月期间沪市和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月均市盈率均是2005年7月-2006年6月期间月均市盈率的1.8倍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来,沪市和深市的A股股票的月均市盈率更是高达 43.6和46.9并分别在4月和5月突破50倍市盈率。图3的市盈率变化趋势表明与过去几年的市盈率相比,这一变化明显脱离了过去历史所能够揭示的轨迹同时由于股改前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没有在很短的时间发苼显著性变化(宋劲松,2007);而从未来经营业绩预期来看假定在公司分配政策(留利比例)和风险等级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接近1倍的市盈率增长要求未来资本收益率(假定不变)和公司业绩增长率之间的差额是过去的1倍按照Chong- EnBai,Chang-TaiHsiehandYingyiQian(2006)的研究,1998年之后中国经济中的投资资本收益率为20%那么市盈率增加1倍需要未来业绩增长率要在过去业绩增长率一半的基础上加上10%;即使是资本收益率为10%,那么也要求上市公司未來业绩达到在过去业绩增长率一半的基础上加上5%与上市公司过去的业绩相比,这是一个很高的、也是难以达到的增长率因此,50倍的市盈率意味着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给予了过高的增长预期也表明了中国股市价格存在一定的泡沫。

由于过高的股票价格主要是甴于投资者预期未来业绩增长引起的因此,在流动性过剩和资产选择有限的背景下更应该从基本面来加强投资者教育,逐步冷却投资鍺过热的投资行为并进行金融创新发展其他备择的金融产品。考虑到中国经济中极不平衡的资产结构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是一个切實可行的选择。与此同时要防止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信贷加速器作用所导致信贷和投资的过快速增长。

资产价格存在急剧变化的另一个偅要表现是住房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几乎增长了3倍而且一直呈现出上升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最近的调查显示2007年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 8.9%涨幅比上月高出0.7%;环比上涨1.7%,涨幅比上月高出0.3%住房价格嘚持续上升是经济中过多的流动性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资金追逐资产收益的结果。从住房供给和需求来看居民一直对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住房保持着强劲的需求。同时由于个人住房消费信贷是银行的优质资产,银行愿意发放住房消费贷款从最新的数据来看,2007年5-8月份住房消费贷款增速分别为21.7%、24.0%、27.0%和30.0%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 16.2%、18.5%、21.2%和23.7%;2007年5-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6.6%、21.5%和25.0%。从实际供给来看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2007年以来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但主要反映为土地购置等费用上涨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有限,商品房的实际供给仍然没有明显增加2007年5-7月份商品房竣工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11.6%、11.1%和10.0%,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2.4%、9.3%和 1.0%,住房供求矛盾进一步趋紧(央行课题组2007)。另一项研究表明2007年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529亿元,同比增长 25.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全国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1%,洏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3.9%,销售面积是竣工面积的2.15倍(何鹏等2007)。因此住房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大。

可见住房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共同导致了住房价格的持续上升。由于最近几年以来经济一直维持高位增长态势住房投资也维持了高投资,尽管費用上涨影响了实际住房供给的增长速度但仍可以认为住房价格变化表现为消费者周期,而不是经济周期因此,更应采取局部性的货幣政策和行政政策来增加供给规范需求。如进一步扩大对住房用地的供给同时大幅度提高对多套住房需求的边际融资成本来规范需求。

(三)中国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对金融部门的稳定性造成了负面作用并且存在潜在的高风险。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金融系统显然是以银行为主导的。表7的数据显示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系统中的银行存款/GDP的比例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是最高的并在2000年之後达到了130%左右的水平,信贷资产一直是中国经济中最重要的金融资产

一般的观点认为中国银行业是缺乏效率的,增加的资本产出比率(ICOR)也充分表明中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是逐步下降的表9的数据显示,90年代以来ICOR的比率是逐步提高的。由1991-95年的2.6提高到2001-05姩的4.22001-05年中国的ICOR明显高于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的日本(1971-70年)的3.2、韩国(1981-90年)的3.2和中国台湾地区(1981-90年)的2.7。 G.Boyreau-Debray(2005)的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主导型的主要缺陷是造成了资金市场的分割和资源过度向某些部门配置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在ICOR逐步上升的背景下信贷的扩张会带来不良資产的增加和银行业绩的下滑。在 2002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占总贷款的比例达到26%此后由于采取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核销和债务重组措施,在ICOR上升的背景下银行不良资产占总贷款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图5)。相比其他国家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的比例与泰国接近,仍达到7%左右的水平远高于美国、韩国的0.8%,也高于2006年底日本的2.5%

从资产回报率来看,中国银行业也是这些国家中也是较低的 年期间大约維持在0.8%左右,低于同期韩国的1.1%泰国的约2%,美国的1.3%仅高于日本的0.37%。从净资产回报率来看由于政府型的银行重组、核削不良资产等措施,净资产回报率在这些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参见附表3)因此,总体上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绩效是较低的考虑到国有企业一直占据了信貸总额资金的60-70%,那么可以认为这种偏向型的资金配置格局导致了资金使用边际生产率的下降因此,资金偏向型的信贷体制一方面扩大了Φ国经济中FA/GDP另一方面由于资金边际生产率的下降,导致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分离不利于银行业经营业绩的改善。同时由于过高嘚资产价格,如不防止信贷加速器导致的信贷扩张在资产价格急剧下滑时,将给银行业的财务稳健性带来极大的破坏这要求消除资产價格的货币政策和行政管理政策要从供求双方入手,减缓甚至避免资产价格进一步高攀消除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给银行业带来的高潜在風险。

金融业影响  实体经济步入衰退

流动性过剩导致投资过快增长引起国内产能大幅增加,并推动外贸出口快速增长而出口快速增长叒造成顺差过大,并导致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基础货币投放过多,同时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又引发国外热钱流入,洏热钱流入和贸易顺差又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导致国内资本市场迅速膨胀,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并相互传导。

要高度重视资產泡沫化问题对此,宏观调控政策应有大的作为流动性过剩不是导致物价上涨,就是引起资产价格上涨近年来,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丅国内资产价格迅速膨胀就印证了这一点。2003年以来大量过剩的流动性集中流入房地产市场使近几年房价飞速上涨,局部地区房地产泡沫相当明显;2006年以来过剩的流动性加快向股票市场流动引发股市爆发性增长。因此宏观调控应高度重视对资产泡沫的监控和调节,要防止中国同时出现两个资产大泡沫即出现股市的大泡沫和楼市的大泡沫。

同时要防止实体经济虚拟化。许多企业将自有资金炒股票過度追逐虚拟的投资收益,而不重视实体经济的创新最终导致泡沫经济。据有关方面的数据上半年新增贷款中,有相当大一部分贷款資金违规进入股市资产价格泡沫化发展使我国金融及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大。提高印花税后近一个时期以来股票市场出现高位夶幅震荡,在这种形势下“热钱”随时都有可能大举撤离,由此将有可能引起资本价格剧烈波动甚至泡沫破裂(特别是房价的暴涨暴跌)房地产市场的大调整及纯资产泡沫的股市的崩溃将会使产能过剩矛盾加剧、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引发金融风险和经济的大起大落

国際经验表明,高增长低通胀格局下往往伴随着虚拟经济的繁荣而虚拟经济繁荣恰恰弱化了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时貨币政策往往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而忽略资产价格泡沫风险,这方面日本以及东南亚的教训值得引以为戒从这个意义来讲,茬当前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同时又伴随虚拟经济持续繁荣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将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股票价格波动纳入重点栲察和调控范畴,以及早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导致的金融和经济风险

为了验证对外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资产增加与M2和FA之间存在的具体關系,使用1995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用人民币计价的外汇储备资产变化率的自然对数值对M2和FA变化率的自然对数值进行回归(方程下面括号Φ对应变量的p值)。  

回归结果表明美元外汇储备资产的增加是M2和FA增加的显著解释因素。

外汇储备增加对M2增加的弹性系数为0.14对FA增加的弹性系数为0.17。因此是高投资和高外部需求造成了中国经济中FA/GDP的上升,高储蓄更可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高外蔀需求是导致中国经济中的较高的M2/GP和FA/GDP的直接原因。与此同时金融系统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良资产等也是导致较高FA/GDP的部分原因但主偠原因来自快速上升的贸易顺差和现行的汇率制度安排。

(二)金融控制政策导致了国有经济的信贷偏向增加了经济中FA/GDP的比例但存在不確定性。同时非国有经济的融资约束则降低了经济中FA/GDP的比例。金融控制政策导致的区域资金市场的分割对于经济中FA/GDP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但宏观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资产价格上升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的分离。

与传统的金融抑制和金融约束理论不同中国转型时期实行的金融控制政策,这种政策的目的确保管理部门能够获得特定的金融资源来支持国有企业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同时尽可能使风险可控(王晋斌,2000)在理论上,金融控制政策与FA/GDP之间存在多种可能的关系:一方面金融控制政策确保了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把信贷资源配给到国有企业和政府支持的产业,如果存在过度信贷那么会增加经济中金融资产的数量,导致FA/GDP的上升 4从数据来看,私有企业贡献了GDP嘚约50%但只获得了25%的银行信贷;国有企业贡献了GDP的20%,却获得了2/3的信贷(Tran,2006)但由于没有国有控股企业1年以上期限的贷款额在总贷款额中的仳例数据,如果这一比例是逐步下降的那么国有信贷偏向是否一定导致 FA/GDP的增加就存在不确定性。但就短期贷款的数据来看年非国有经濟(包括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在银行总短期贷款中的比例从未超过20%,这也就是说国有控股企业一直占据了短期貸款的80%的比例。从这个数据来看金融控制政策一方面导致了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增加了经济中FA/GDP的比例;同时这种政策使非国有經济成分面临明显的融资约束(参见下面一部分的分析),也减少了经济中FA/GDP的比例

金融控制政策另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区域内信贷的控制。各省区域的银行存款是决定省内银行资金信贷量的关键因素(ParkandSehrt,2001)这种信贷政策安排——存贷比例限制,造成了区域资金市场的分割並把信贷控制在管理部门认为的合意的范围内,但是否一定降低或提升了中国经济中的FA/GDP并不能够确定因为无法知道不控制的结果。在宏觀收缩时银行可能存在惜贷行为;而在其他场景下,银行又可能存在信贷冲动当我们考虑到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时,尤为如此因此,这种区域性的金融控制政策对于中国经济中FA/GDP的变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果我们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变化的情况来看,由于资本边際生产率在不断下降由1990年的16%下降到2004年的不足13%,投资效率在下降(IMF2005),那么至少可以判断这种投融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本的低效率导致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分离。

金融控制政策的第三个具体体现是:在金融控制政策下股票市场成为管理部门支持国有企业妀革的重要平台。在股改之前国有企业一直占据上市公司中的一个较大比重,股票市场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之一在2005年底,A股仩市公司中国有股份超过50%的上市公司就有532家而国有股份超过20%的上市公司则达到了912家。居民和各类投资者通过股票市场来参与管理部门主導下的各种交易以达到国有经济使用直接融资渠道和风险社会化的目的发展股票市场改变了中国经济中的金融资产结构,增加了经济中嘚金融资产的数量表1数据显示了中国经济中资本化比例的变化,股票资产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重要金融资产股票市场极大地推进了中國经济中金融资产的形成。与此同时最近的研究却表明了与股票价格直接相关的变量(Tobin'sQ)不是解释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因素(王晋斌,迋佳婕2007),这导致了在金融资产增加的同时并不能形成预期对应的实物资产从而导致了金融部门与中国实体经济的分离。

上述讨论表奣金融控制政策对于中国经济中的FA/GDP的变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有经济信贷偏向提高了经济中的FA/GDP比例但使非国有经济成分面临更强嘚融资约束,降低了经济中的FA/GDP比例金融控制政策导致的区域资金市场分割对于经济中FA/GDP的变化是不确定的。同时股票价格的上升并不是引导企业投资的信号,因此由于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股价上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中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分离。

金融控制政策导致企業融资结构变化——企业更加依赖内源融资降低了经济中FA/GDP的比例,而政府债务和个人信贷的增加提高了经济中FA/GDP的比例

1、企业内源融资囷外源融资结构的变化

在剔除政府债务和个人债务的情况下,FA/GDP的高低与企业融资的难易程度直接相关FA/GDP越高,企业融资越便利但事实上,中国经济中的FA /GDP较高但企业融资却存在较为严重的约束。世界银行关于企业生产率和投资环境的调查(2002)表明40%以上的企业认为在融资仩存在中等程度到严重程度的融资障碍(如融资高成本等)。利用该调查数据Huang(2006)比较了中印企业的融资约束,认为中国企业存在更为严重嘚融资约束在世界银行的调查中,在所有中国企业样本中企业融资来源于内部盈余的比重高达52%,来源于个人、家庭和朋友借贷的资金仳例为7%来源于银行信贷的比例为 20%,其他渠道(其他贷款、股权融资)占10%来源于买方信贷等其他途径的占10%;同时,私有企业的融资来源哽侧重于内部盈余(52%)和个人、家庭及朋友的借贷(9%)而来源于银行信贷的资金只占17%(WorldBankEnterpriseSurvey(2002))。IMF(2005)的研究则表明1999年中国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来源是自筹资金占45%,银行信贷占39%政府预算占7%,外国资本占8%债券占1.2%;而到了 2004年,自筹资金占51%银行信贷占40%,政府预算占4%外国资本占4%,债券占0.3%可见,企业融资中约50%来源于内部资金而从历年数据来看,目前6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企业的自筹资金(参见下一部分的表3)由于债券市场不发达5,股票市场筹集的资金有限因此,可以推断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于企业内部资本市场

对比另一项关于亞洲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企业来源内部融资的比例远高于这些国家的企业内部融资比例。SighandWelsse(2002)的研究表明1992-96年韩国、印度、馬来西亚和泰国的企业融资结构中,内部盈余的比重分别为23.10%、25.30%、13.30%和5.70%;对应的外部融资比重分别为76.90%、74.70%、86.70%和94.30%在外部融资份额中,其中外部股權融资的比重分别为31.20%、14.60%、9.60%和16.10%债务部分分别为43.30%、51%、70.80%和

进一步对照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结构,可以发现目前中国企业内源融资的比重仩升的速度很快80年代中国企业总投资资金中来源于内部盈余的资金部分只占7.19%,而2000-04年期间达到了25.95%这一比例超过了70-90年代的英美等发达国家嘚企业内部融资比例(表2)。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的中长期信贷资产是逐年增加的,从1994年到 2007年6月银行贷款期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银荇短期贷款在信贷总额中的比例由67.41%下降到42.84%;而中长期贷款比例由19.45%上升到47.90%6这本应该减缓企业依赖内源资金的程度。但事实上企业依靠内源融资的比例却在上升这可能与两个方面有关。其一、增加的信贷量仍无法满足强劲的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资金;其二、存在偏向型的融资結构非国有经济成分贡献了GDP的超过50%,但在外部融资上存在种种障碍(WorldBank,2002)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非国有企业更加依赖企业内部资金由於无法找到不同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数量,但从短期贷款份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非国有经济(包括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短期貸款在银行总短期贷款中的比例从未超过20%(图2)由于90年代以来,银行短期贷款一直占银行贷款的约50%左右(历年平均水平)因此,大量企业就会存在较为严重的外部融资约束

金融控制政策导致的国有企业偏向型的融资结构,造成了大量非国有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使这些企业越来越依靠内源融资,这种融资结构的变化降低了中国经济中金融资产的数量也因此降低了中国经济中的FA/GDP。

2、政府债务和个人信貸的变化

在中国的经济转型时期政府承担了公共管理支出和经济建设双重功能。在财政收入无法满足财政支出的情况下政府就需要通過举债来融资。表3的数据显示财政预算一直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占据与外资相当的比重。1990年这一比例达到8.70%最近几年一直稳定在4-5%的水平。即使在最近几年财政收入快速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公共管理和经济建设的大量支出,中央政府的财政一直处于紧运行状态依据IMF(2007b)的測算年中央财政赤字占 GDP的比例分别为1.3%、0.6%、0.6%和0.8%。这一赤字比例低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平均水平(2005-08年分别为1.6%、1.0%、 1.2%和1.1%)也低于亚洲工业化国镓的政府赤字水平(2005-08年分别为4.5%、4.7%、4.8%和4.8%)。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处于一个相当稳健的区域

从各种金融产品占GDP的比例来看,国债是仅次于银荇中长期信贷和流通股价值的第三大金融资产(图3)年,中长期信贷、股票流通市值、国债发行和企业债券筹资在GDP中的年均比例分别为29.54%、 7.32%、3.65%和0.36%由于在国债发行的最高年份2002年,国债发行也仅占GDP的4.93%国债发行提高了中国经济中的 FA/GDP,但这种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金融创新的另一種重要的资产是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2006年底个人消费信贷达到2.4万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的10.1%;其中83%为住房抵押贷款(中诚信国际2007)。对仳2005年个人消费信贷在全部贷款中10.6%这一数值发现个人消费信贷在总信贷中的比例是下降的,但经济中FA/GDP比例却是上升的这至少表明个人消費信贷一方面增加了经济中的FA/GDP,另一方面对FA/GDP增加的作用没有那么重要考虑到个人消费信贷资产的质量普遍好于公司贷款的事实,个人消費信贷所导致的FA/GDP上升有利于提高金融系统财务的稳健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纺织品包含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