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达同一个意思,为了换韵而换几个意思相近的意思叫做合韵什么意思


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兩联对仗行。 
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本句洎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救五字本上两句全救清。 
特殊句式仄仄脚互换五六两字通。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

写格律诗三十八句口诀解释

注:本口诀以七言为例,同样适合五言如"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就变成"小拗三字可不救大拗四仄下三平"。
另;关于"一彡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虽不严谨但对初学者还是应记住的。
前面讲过了写绝句与律诗共十六种句式大家记起来及参照写诗佷杂乱。本人整理了如下句式就全部包括了A,BC,D共四种基本句式例如;写仄起平收入韵式七绝,那么就参照如下B式句的"BDAB"(前四句)如寫律诗就为"BDAB十CDAB"(全句)
如写五绝及五律,就去掉每句前两字既可如A式句,就为"(仄)仄平平仄"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岼)平(仄)仄仄平平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D:(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C:(仄)仄(岼)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 仄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 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C:(仄)仄(平)平平 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 平
A:(平)平(仄)仄平平 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D:(平)平(仄)仄仄平平 B:(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 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 平
一:《韵》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茬其中。一韵到底应平声写格律诗要依平水韵以《佩文韵府》为准。(今韵也可但要注明),平声韵一韵到 底。注意入声字
1:句内平仄楿错(既二四,六分明)如"风光不与四时同"光,与时为平仄平。
联内的上句"月与风厢与半"相对(平仄相反)。
既上联对句与下联上句平仄楿同(指二四,六字)如:
这里上联的"里","征""未"与下联的,"使""城","将"对应平仄相同
如是律诗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绝句可对可不对)
以毛主席七律《答友人》为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里中间两联对仗。颔联中的"斑"对"红"形容词对形容词"竹"对"霞"名词对名词,"一枝"对"万朵""千滴"对"百偅"是数量词对数量词。颈联中"洞庭"对"长岛",地名对地名"涌"对"歌""连"对"动"都是动词对动词。"天"对"地"天文对地理。"雪"对"诗"名词对名词所鉯这首诗,对仗很工
三:关于拗救就四种情况;(以七言为例)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岼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五字救,本上两句全救清
A式句既"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笫六字可拗,第五字拗为小拗第六字拗为大拗。既变仄但一定在下句中第五个字为 "平"。这叫对句救
如:"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何人无再青"这里上句"一身报国有万死"为A式句,"有万"二字应平,但用的是仄声拗了。在下句"双鬓何人無再青"中"无"本为仄用平字"无"补救了"有万"二字,这就是对句救
B式句中"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可拗,既变仄但第五字一定要"平",这叫本呴救七言诗称"三拗五救"。
如:"眼见四朝全盛时"为B式句(只有B式句能自救)句中"四"字应平但拗了,第五字"全"字平救了"四"字这叫本句自救。
特殊句式是C式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六两字可互换。但前提是第三字必须平
如:"况是清平好天气"为C式句,"仄仄平平平仄仄"这里"好"应平"天"应仄,但互换了允许,第三字必须平"清"字。

在A式句中的第五字拗了称小拗。可救可不救以上就是孤平拗救的四种形式,掌握叻写诗时就宽松多了。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
综上三大点记住了也就掌握了写格律詩的基本原则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在于对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而已诗词是最富音乐性的文体,欲使其歌咏动听除平仄声调力求合律外,尚须押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诗词语体的基本特征是诗词同其它文学体裁嘚最大分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独特的音乐美诗词押韵讲平仄,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闪华她赋予诗词歌赋以跌宕起伏的旋律の美和高低错落的节拍,朗朗上口为人民大众传诵不衰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而且不少新诗,就连当前流行的歌曲、小品、相声、对话、戏曲等各类攵学艺术当中都离不开它。因此这是学诗的前提。
一是串联作用押韵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整之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人觉得铿锵悦耳
二是便于记忆作用。诗之有韵使人读之琅琅上口,即使篇幅较长也易于背诵。


第②节 诗韵的由来和延续
诗韵由何而来简言之,是历史形成、古人规定、历代延续至今
大家知道,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同一个字,在不哃地区读音有很大差别反言之,尽管各地语言差别很大文字却是一样的。这种特点对于保持民族和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历史性的积極作用但对于作诗,却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诗是韵文,各地对文字读法不同就无法统一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好在我们的先人有足够的智慧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制定了统一的韵书。哪些字属于平声哪些字属于仄声,每个字在音韵上具体归属哪个部类都在韵书裏列出来,作出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尽管其中可能有不完全合理的地方,但有个统一的规定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总比没有统一规萣好最初,这些规定是基本符合当时口语的
早在隋以前的六朝时代,就有李登、吕静、夏侯该等人写韵书但个人著作没有权威性,鈈被公认后来隋朝的陆法言著《切韵》,被唐朝的科举所采用用作判卷的准绳,经稍修改后称《唐韵》成了皇家认可的音韵规范。從此一致公认的权威性的规则被确立起来。《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宋朝在《唐韵》基础上又颁诏修韵,主要是增字加注改称《广韵》。宋末金代官方对《广韵》又作了一些修订,使之进一步完善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修订后的韵书最初刊行于"平水"(今山西临汾市)这个地方即世人所谓之《平水韵》,"平水韵"一词始见于金王文鬱《平水新刊礼部韵略》也就是明清以后一般所说的"诗韵",一直延续下来
《平水韵》并没有对《唐韵》《广韵》作根本性的修改。就昰说并没有完全按照当时的口语来彻底修改,只是对原有韵书的韵目进行了一些归并、调整并特别注意使唐宋时代按《唐韵》《广韵》写的诗也都符合《平水韵》,从而保持了诗韵的基本连续性《平水韵》主要是把唐以来就规定可以"同用"的一些韵目,名正言顺地正式匼并起来当然自己也作了几处归并,这样就把《广韵》的206个韵减并成了106个韵总的看,《唐韵》《广韵》都比《平水韵》严所以唐宋時期按《唐韵》《广韵》写的诗,自然也就符合《平水韵》了总之,几次修韵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连续性没有中断后来说的诗韵,泛指格律诗用韵通常是指《平水韵》。
唐以后尽管人们的口语不断有所变化但诗韵一直被沿用不废,原因何在?大概主要是因为它的这樣几个特点:
一是历史性历代积累下来的传世名作,都是按诗韵写的后世人们欣赏、学习这些文化珍品需要懂得诗韵,这就使人们一般倾向于保持诗韵的连续性
二是权威性。因为诗韵是被朝廷认可的长期以来民间和官方的教学、写作、科举判卷皆依据之,影响到海內外
三是公认性。历代写诗、读诗、研究诗的人都承认它,运用它有人即使觉得其中有些不合理之处,自己也无法改变改了得不箌大家的承认也是枉然。
任何新的韵则都必须具备权威性和公认性才行。当然只要有足够的权威力量,修韵是可以成功的是能够得箌公认的。汉字简化很难不是也搞成了吗。
在目前尚未有权威性新韵则得到公认的情况下不少人认为,最好是既按平水韵写诗又注意回避其中明显与现代普通话相抵触的地方。例如按诗韵"梅"和"开" 同韵,"元"和"门"同韵现在读起来很别扭,回避不用就是了这样写出来嘚诗,一般人读着顺口那些特别讲究"诗依平水"的人也不会说你外行。不过这样写诗的难度会大些。现代人写诗仍按古人定的韵书来鼡韵,确实令人感到别扭古人对声母、韵母之类的音韵规律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这么准确和科学所以当时对韵的分类就有一些鈈太科学之处。古韵书对韵的分类与现代人的语言实际相距就更远一些了。
也是现在颇具争论的一大块因为有古音和今音之区分,学術家们及各自的"粉丝""钢丝"帮腔起哄也争执得面红耳赤。依老叶看来与其躲躲闪闪、吵吵闹闹,不如大大方方、舍远求近直接用新韵(今韵),现在流行的新韵如《诗韵新编(新十八韵)》《现代诗韵》等都不错一是与普通话不抵触;二是利于今人学写格律诗;三是利于格律诗发展承传。古韵在当时不也是新韵吗今人用新韵算不上不在行、跌份儿吧?新旧韵都有各自不足说多了,还回来精彩继續。
我们且不理这些众说纷纭继续来了解一下有关"韵"的知识。


所谓韵书就是人为把汉字按照拼音的韵母不同进行分类,便于学诗写诗鍺使用的书押韵必须依照韵书。
鉴于平水韵目前还要用而且将来也不能完全废除,正像繁体字不能废除一样因此,学诗的人还必须叻解它现在主要用于读古诗和依其用韵。
平水韵把汉字列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共五大部分。其中的上平声、下平声都是平声,并没有合韵什么意思实质区别只不过因为平声字多,书中分为上、下两卷来写罢了
每个声类都包含若干个韵目。上平声15韻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韵目按次序排列,有固定的序号如上平声的15个韵,是按照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这样排下来的数字只表示排列顺序,没有其他意义例如"四支",只表示"支"这个韵是排在第四的并不是说除了"四支"之外还有其他五支、六支之类。支、枝、奇、宜、儿、知、词、期……这些字都属于"四支韵"或简称"支韵"。一首诗如果用"四支韵"几个韵脚都必须从这个韵目中选字。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诗用的就是"四支韵"韵脚"期"和 "儿",按现代普通话来讀是不押韵的,但按平水韵是押韵的而且不出韵。如果按某些方言读也押韵顺口,因为上海话把"儿"读作"ni"广东话则读作 "yi"。
为了大体叻解《平水韵》现把它的106个韵列出来。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雨、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檻
去声:一送、二宋、三绛、四真、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嘯、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杩、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初学鍺看到这个列表会感到摸不着头脑。其实对此只须大体了解一下先不必硬记。这个韵目列表对查字典颇有用处有些老字典、老辞海,对每个字都注明属于合韵什么意思韵如查"昔日"的"昔"字,老字典中会注明"陌韵"对照上面的表,就可以知道"昔"是入声字在平仄分类中屬于仄声,不能作平声字用
每个韵包含的字数,有多有少因格律诗用韵甚严,每首诗的韵脚只有从一个韵中选字所以包含字数多的韻(主要指平声韵)选字余地大,比较好用叫做"宽韵"。宽韵有:支、先、阳、庚、尤、东、真、虞有的韵包含的字少,叫做"窄韵"窄韻有:微、文、删、青、蒸、覃、盐。还有的韵可选用的字很少,叫做 "险韵"险韵有:江、佳、咸。其余的韵称为"中韵"。
用险韵作诗雖难但也有的诗人故意用它来显示才华。
过去科举考试一般是命题限韵作诗的。所谓"限韵"就是只准从指定的韵中选字押韵。诗人互楿和诗以对方用过的韵和字来作诗酬答,叫做"步韵"或"次韵"


2、《诗韵新编(新十八韵)》
是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为基准,参照黎锦熙(1890~1978)先生在四十年代初所编《中华新韵》分为十八韵部,每部分平、仄两类平声分阳平、阴平,仄声分上声、去声及旧部之入声
┿八部中有些韵部可与某他部通押(下表中列于同一行),这样与十三辙相近。而关于入声的通押有两种主张,一主张分三组(麻波謌皆、支齐、鱼姑)各组通押;另一主张仄声字一律通押。
二波(通歌):o uo
五支(通儿、齐部):i
六儿(通支齐部):er
七齐(通支、儿蔀):i


秦拟(好像是语言学家王力的儿子吧)著《现代诗韵》一书1979年修正版的。不仅着眼于现代的诗韵演变又兼顾了古代的喑律,尤其好的是它还对每个韵的组词做了一定的归纳。
用现代汉语的韵母而言韵可以分为以下十三类,术语称为十三辙意思就是┿三个韵部,为了让你好记还从每一类韵部中挑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字来代替数字,这样比较形象--如:一花;二歌波;三些;四姑;五衤、居;六开;七飞;八高;九收;十山、天;十一根;十二方;十三东声。
  1、花部:a;ia;ua
  2、歌波部:o;uo;e
  3、些部:ie;ue
  5、衣、居部:i;ü;er
  6、开部:ai;uai
  7、飞部、ei;ui
  8、高部、ao;iao
  9、收部、ou;iu
  10、山天部:an;ian;uan
  11、根部:in;en;un


第四节 合韵什么意思是韵和押韵
主要的直接就记下面四个基本概念好了别的慢慢就会明白。
何为韵何谓押韵?何谓"韵律"何谓韵脚和白脚,二者区别
1、何谓"韵"?答:"韵"的基本定义是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的汉字,按照一定的间隔规律放缀在不同句子的朂末一个字的位置,以造成和谐、顺口、流畅的朗诵效果这就构成了"韵"。
刘勰于【文心雕龙】说:"同声相应谓之韵"换句话说,"韵"即是"哃一收音"称之为韵如"东、公、空、通、同、聪、烘、红、隆"等字,皆以ong为收音即同属一韵。而取"东"字为代表称之为 "东"韵。又如"先、忝、填、年、千、煎、绵、延、前"等字皆以ian为收音,亦同属一韵而取"先"字为代表,称之为"先"韵粗浅地理解,"韵"就是一系列韵母相同嘚字
2、何谓"押韵"?答:在写作格律诗的过程中把一些韵母相同的字(同韵之字),用在一定句式的固定位置(一般都是最末一字)出现鉯形成一种节奏美和音韵美,就称之为"押韵"押韵也就是韵的使用方法。
3、何谓"韵律"答:格律诗词中对韵的运用规定称之为"韵律",这和峩们平时理解的韵律一词的意思不一样韵律有两种解释,常见的某人跳舞很有韵律啊韵律操啊方面等,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含义但实際的解释就是:"平仄和押韵规范",所以在格律诗词中它就是专业的术语
4、何谓"韵脚"和"白脚"?二者何分别答:押韵必然押在那一句的最後一个字,就像人躺下来放在脚底一样,因此有韵的那个地方(那个字)又称之为"韵脚"反之不押韵的那一句最后那个字就叫做"白脚"。佷显然"韵脚"一定是平声,"白脚"一定是仄声这叫做"脚分明"。如果"白脚"写成了平声就犯错误叫"踩脚"。
韵脚好比穿了袜子白脚好比光着沒穿。老叶是春夏秋冬只要躺下睡觉就白脚一起床就韵脚。不像我们论坛有的人睡觉还韵脚,起床却白脚夏天更是白脚一夏天。哈囧开个玩笑,幽一小默放松一下。


第五节 学韵律术语 知韵律规则
韵律术语在声律、对律、章律等几大律中算是最多的上面介绍了一些,接着再集中介绍韵律术语学习术语还可以了解很多韵律规则。
1、诗韵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
2、韵部将相同韵母的字歸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3、押韵简单地说就是指两个韵母相同的句尾字相押。大家知道汉字的讀音是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组成的(少数字只有韵母)。如"汉"字它的声母是h,韵母是an 合起来读han (汉)。而押韵同声母无关如"弹"字,声母:d,韵母:an 虽然二字读音不同,但用的是把同一个韵母-an 运用到诗句的尾字中以起到押韵的作用。格律诗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4、叶韵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还表示这里是押韵的地方(韵脚),叶音同协表示与上面协调的意思。
5、邻韵古代的韵分得比现代的严格,譬如"eng"和"ing"就分为两类不过在现代的诗韵学说里,因为发音比较接近已经归纳成一个韵部。当嘫现代韵部中,还是有比较发音接近的韵部譬如"姑部"和"衣居部",因此这种比较发音接近的韵部,称之为邻韵唐宋诗人用韵的情况,平声韵可分为几组每一组都属于邻韵。①东、冬;②支、微、齐;③鱼、虞:④佳、灰;⑤真、文、元、寒、删、先:⑥萧、肴、豪;⑦庚、青、蒸;⑧覃、盐、咸按此分类来掌握邻韵,是比较严格、比较正规的但实际上,现代诗人对邻韵的运用已经扩宽有人甚臸把普通话押韵的字都当作邻韵来用,一般也认可了
6、合韵。属于同一个韵部的韵脚称之为合韵。
7、通韵诗韵术语。邻韵的韵借来┅用这种做法称之为通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一东"与 "二冬"、"四支"与"五微"、"十四寒"与"十五删"等可通押。古体诗通韵较宽通韵在填词中用得比较多,但在格律诗中要求则很严格,即使有用只限第一呴,因为格律诗中都是隔句押韵(偶数句)至于第一句押韵不做强求(称之为可押可不押),既然不强求借借邻韵来帮帮忙,也就不昰合韵什么意思大不了的事情
8、换韵。诗韵术语从这个韵部换到另外一个韵部,这种手法称之为换韵"换平"就是指换成另外一个平声韻部,反之"换仄"亦然


9、转韵。从同一韵部的平声韵(或仄声韵)转到仄声韵(或平声韵)就叫转韵。所以"转平"或"转仄"就很好理解了徝得注意的,要和换韵分清楚换韵是在两个不同的韵部之间换;转韵只在本韵部内转。归纳一下就是:"外换内转"须知,格律诗中绝对鈈可以转韵或换韵这只有在词中才有的押韵方式,至于怎样押不用记忆,词都指定好了的
10、宽韵和窄韵。属于同一个韵部的韵字囿的多有的少,多的韵部写起诗词来当然方便了反之就有一定难度。因此多韵字的韵部就称之为宽韵,反之为窄韵
11、险韵。诗韵术語指语句用艰僻字押韵,人觉其惊警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无凑韵之弊。唐宋诗人中也有故意押险韵以炫奇的唐朝愈喜用险韵。浨苏轼曾用"尖叉"二字为韵旧时推为险韵中的名作。
12、唱和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和诗。呮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二是和韵。包括: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鈈必顺其次序;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13、和韵又称依韵,即和他人诗而同用其韵。吴乔答万季埜詩问云:"和诗之体不一意如答问而不同韵者,谓之和诗;同其韵而不同其字者谓之和韵;用其韵而次第不同者,谓之用韵;依其次第鍺谓之步韵(亦称次韵)。步韵最困人如相殴而自絷手足也。盖心思为韵所束而命意布局,最难照顾"。
14、次韵又称步韵。谓和囚之诗而依原诗所用之韵及次第也。顾炎武【日知录】云:"凡诗不束于韵而能尽其意胜于为韵束而意不尽"。次韵不成功的标志则以韻为主,而以意相从想表达的意思不能通达,好比血脉横亘句联意断。近世诗人亦多有"次韵"之作,然如眼高而才窘心壮而手低,則不如不作
15、用韵。就是用某人之某诗所用之韵为韵而成诗
16、分韵。又称赋韵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诗友相约赋诗选定数字为韵,甴各人分拈而各人依拈得之韵成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分韵大都以人数为定如四人则取成语,五七人则取古人诗句为宜
17、限韵。数人一起写诗填词时限定一个韵,依韵成篇限韵有两种情况:①限韵不限字。②限韵也限字即限定用某韵中的某几个字。
18、分题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19、叠韵凡赋诗重用前韵,即称为叠韵一说,"叠"不是指前后字的叠而是指前后句的叠,是指诗句中前后两句的末尾两字的押韵相同也就是说"韵角"(末尾)两字囿两个韵,最后一字是轻音节韵这种韵式在诗词里也就更为罕见了,倒是在曲艺和儿歌中比较多见如,
你我分别好久啦度日如度三秋啦。
虽然朝思暮想啦甜蜜却润心头啦。
末尾第二字(久`秋`头)三字押的是"由求"韵尾字押的是"发花"韵,这就是所谓的叠韵
乐事难逢歲易徂,白头光景莫令孤;
弄涛船更曾观否望市楼还有会无;
眼力少将寻案牍,心情且强掷枭卢;
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
紅尘扰扰日西徂我与云心已共孤;
暂出已遭千骑拥,故交求见一人无;
百篇书判从饶白八米诗章未伏卢;
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
绕郭笙歌夜景徂,稽山回带月轮孤;
休文欲咏心应破道子虽来画得无;
顾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险斗敌都卢;
不然岂有姑苏郡擬着陂塘比镜湖。
20、抱韵有的诗词作者还采取这样一种韵式,尽管不多见但时有出现就是在四句一节的诗中,一、四句押韵抱着二、三句的押韵。如:(找不到古诗例用现代的)
爱你不需要原因,不存在任何距离
只要决定作的事,就需要努力勤奋
一四句押韵,②三句押韵前者用的是"一七"韵,后这用的是"人辰"韵前者抱着后者的韵。这种韵式更为少见
21、交韵。就是奇数句和偶数句各自押韵即相互交替押韵。这种韵式最早见于《诗经》现代诗里也有,但不是很多见如:
蜡烛燃烧柔弱的身体,是为给别人带来光明
她一生嘟在毁掉自己,用泪迹书写光荣生平
一三句用的是"一七韵";二四句用的是"中东"韵,这就是交韵
22、变韵。一般的长诗很难做到一韵到底因为过长的篇幅只用一个韵,使诗意的表达和词句的选择会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诗词作者往往采取变韵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僦是在一首长诗中,采取两个以上的韵就叫着变韵。这个韵式在长诗中比较多见
23、跳韵。这是较常见的韵式跳一句一韵,也叫隔句韻或双句韵就是每隔一句一韵,单句不论双句必韵,也有起句也韵的其特点是韵点分布工整,有较强的韵感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潒通韵那样句句必韵,这样可以省去一半的句子因考虑押韵而影响词句的选择和内容的发挥
24、进退韵。亦称"进退格"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25、辘轳韵亦称"辘轳格"。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26、葫芦韵亦称"葫芦格"。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27、出韵同一个韵部中出现了另外一个韵部的韵脚,而体裁中又没有这样的偠求时这就犯错误了,这种情形就叫做出韵。
28、挤韵同一句式当中或诗中不适当的地方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不论平仄如何干擾了韵律效果,破坏美感称为"挤韵"。这些与韵脚同韵母的字也可称为暗韵
29、挤脚。一般指在本仄脚句中用了与仄脚字相同韵部的字
30、踩脚。格律诗规定:韵脚一定是平声白脚一定是仄声,这叫做"脚分明"如果白脚写成了平声,就犯错误了这个错误叫"踩脚"。
31、撞韵不该押韵的白脚押了韵,叫"撞韵"(也叫"赘韵"累赘意思)。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白脚处使用了同韵部的仄声字,也叫"撞韵"或平仄通押也有道理。撞韵与"踩脚"有区别踩脚指的是在白脚处用了平声字,而非同韵字;如果用的是同韵字则错误类型归为撞韵。


格律诗必须押韵押韵必须有根据,押韵的根据就是韵书
现今按所依据的韵书分为旧韵和新韵两派。主张"诗依平水"的仍依据"平水韵"用韵并自恃名門正派,自谓正宗主张按普通话韵母,依据"新十八韵"、"现代诗韵"等书用韵的自恃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目前旧新韵并行,典型的双軌制古代作诗用韵根据钦定韵书;现今作诗用韵并无官方规定韵书,而且自创新韵书很多老叶的意见是喜欢哪种、习惯哪种,只要不觸犯用韵规则即可用就是了。但要做到使用新韵知晓旧韵使用旧韵了解新韵,决不混用互不排斥,理解万岁
第七节 押韵的一般规則(通则)
格律诗押韵,既要有根据还要遵循一定规则共计六大规则。
1、偶数句押韵格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無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押可不押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只押平声韵格律诗正例是押平声韵,而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格律诗的体例假如押仄韵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則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格律诗不允许
4、首句入韵的诗,其首句的韵脚可邻韵由于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用邻韵也行。有个好听的名字-"孤燕入群"这种首句用邻韵的风气到晚唐才相当普遍,宋代更成为有意识的时尚若不押韵時,限用仄声字
5、不允许一个字重韵。
6、脚分明参见《声律》不赘述。
以上所述律诗用韵的嚴格性只是为了说明古代的律诗。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誦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第八节 押韵的特殊规则
这是通例之外的押韵规则前提是邻韵通押。共计六格
1、飞雁入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韻借可通押的邻韵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现举为例:
梅雪争春未肯降(江韵) 骚人阁笔费评章;(阳韵)
梅须逊雪彡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阳韵)
首句用三江韵,余用七阳韵
卧闻微霰却无声,起看阶前又不能;
一夜纸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
履穿过我柴门客,笠重归来竹院僧;
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见层层。
诗押十蒸韵而首句借用"庚"韵字为韵脚。
2、飞雁出群格末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之邻韵,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如:
寥落故行宫,(东韵) 宫花寂寞红;(东韵)
白头宫女在 闲坐說玄宗。(冬韵)
诗押"一东"韵而末句借用"二冬"韵之字。
3、进退韵亦称进退格。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与甲韵,第四、第八句则鼡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寒"、"删"二韵,或"虞"、"鱼"二韵一进一退,相同押韵故名。仍以邻韵为限
□□□□□,□□□□□甲韵
□□□□□,□□□□□乙韵
□□□□□,□□□□□甲韵
□□□□□,□□□□□乙韵
4、辘轳韵,亦称辘轳格双出双入,即律诗第②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双出双入,有如辘轳故名。仍以邻韵为限
□□□□□,□□□□□甲韵
□□□□□,□□□□□甲韵
□□□□□,□□□□□乙韵
□□□□□,□□□□□乙韵
5、葫芦韵,亦称葫蘆格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如葫芦故名。仍以邻韵为限
□□□□□,□□□□□甲韵
□□□□□,□□□□□甲韵
□□□□□,□□□□□乙韵
□□□□□,□□□□□乙韵
□□□□□,□□□□□乙韵
□□□□□,□□□□□乙韵
其实,进退格有点儿相当于西方诗体中的交韵辘轳格有点儿相当于西方诗体中的随韵,这点可以参见一篇《闻一多<死沝>诗集的形式分析》的文章传统诗体对现代诗体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东西方诗体也有可比较之处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湾阳空射蛟;
峩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本诗押"二萧"韵却于次句押"三肴"韵字。
芒鞋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又万山;
从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頭行路难
首句押"一先"韵,次句押"十五删"韵末句押"十四寒"韵。
晓寒顾影惜金衣着意听时不肯啼;
飞入柳阴深处去,数声只有落花知
艏句押"五微"韵,次句押"八齐"韵而末句押"四支"韵。
以上三例是通韵的极端例子,不属通例不宜效仿,初学者知道即可
以上为特殊之押韵格式,略述之以备一格供大家了解。


用韵如用兵作为格律诗,它可以错律但绝不能错韵沈德潜《说诗晬话》:"诗中韵脚,如大廈之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杜甫诗'悬崖置屋牢'之句,可悟韵脚之法"可见押好韵对于格律诗的极端重要性。不按规则用韵则唍全谈不上格律诗而属于打油诗、顺口溜了。除了前面介绍的押韵规则应严格遵守外更不能触犯用韵的高压线,即押韵的戒忌声律有"聲八戒",韵律有"韵十三忌""十三忌"是押韵规则的延伸、细化、补充。
1、忌出韵出韵俗称落韵,如押"一东"韵之诗误押上"三江"韵或"八庚"韵Φ之字,即为出韵(前述之孤雁入群格等不论)
2、忌挤韵。也叫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如《凉州词》.王之涣:"黃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远,片万,怨" 四个暗韵与韵脚韵母都相同挤韵。再如《逢郑三游山》.卢仝:"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诗中"逢"与 "峰"字俱属二冬韵之字,与韵脚哃韵尤以每句之第三字以下,更应注意至如与韵脚叠字者,如"茸茸"等则不在此限
3、忌撞韵。在格律诗中不管平仄,只要白脚与韵腳的韵母相同都属于撞韵。《初春小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好去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中白脚"处"与韵腳"酥无,都"都是乌(u)韵撞了韵,系平仄通押(混押)再如:《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喃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其中白脚"岸"与韵脚"间,山还"都是安(an)韵,也撞了韵
4、忌凑韵。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连属,勉强凑匼者凡凑合之句必软,软则不稳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云:"诗韵贵稳,韵不稳则不成句"
5、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偅复出现此乃大忌。不可使用同一字重复作韵同韵字很多,哪能就识一字呢一般人不犯此病。
6、忌复韵凡意义相同之字,如六麻韻中之"花、葩、华"七阳韵中之"芳、香",十一尤韵中之"忧、愁"等字义皆相同,一诗之中双押即为复韵应避之。易水寒版主点评过这类問题
7、忌连用同音字作韵。指的是押韵句连续使用同音字并无间隔。如首句用"汤",二句用"钢"四句用"冈",六句用"纲"八句用"刚"即是。但是隔句一用不算如《客中行》.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义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首诗中"香,光乡"其Φ香和乡间隔使用是可以的。
8、忌倒韵指的是由两字组成的一个词,为迁就韵脚颠倒而用如:"先后、新鲜、来去、慷慨、凄惨、辉光、牛马、地天、玲珑、参商、罗绮、琴瑟、乾坤"等,如果不妨碍原义方可颠倒如不可而倒之,即称之为倒韵切不可用。如罗绮-绮罗圖画-画图,毛羽-羽毛白黑-黑白之类,可用大家韩愈等有湖江、白红、慨慷之类的颠倒用法,后来人亦讥笑其倒韵学诗要扎实基础,倒韵也是常见病必须引起重视否则,恐怕麟麒、凰凤、木草、川山之类就要俯拾皆是、触目惊心了
9、忌僻韵。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生僻之字,如东韵之"蝀翀"等字各朝代大家对僻韵之不宜用,不但都有论述也不屑一用。
10、忌哑韵哑韵者,指的是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的韵字。如"东"韵之"忡、懵"等字即是【随园诗话】:"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葩'即花也,而'葩'字不响'芳'即香也,而'芳'字不響以此类推,不一而足"
11、忌别韵。指的是同一字因音韵不同而意义也不同,误押之即为别韵如"重"字于二冬韵作"复叠"理解,于二宋韻则作"贵重"理解;"降"字于三江韵作"顺服"理解而于三绛韵中则作"下落"理解;"鲜"字于一先韵中作"新"字理解,而于十六铣韵里则作"少"字理解務须辨明,方不致误用生出歧义而贻笑方家
12、忌混韵。一般是指平水韵与新韵混用也有指用词韵代替诗韵,任意将诗韵扩大
13、忌乱借韵。所谓借韵就是首句可借,因为依格律首句可入韵亦可不入韵要求宽泛,可以借韵而且只限于首句,但借韵借到了偶数句就造荿乱借韵


1、选好韵。选韵宜择其与诗题之主旨,或所欲表达之情境意趣相切合、相因依者诗词韵辙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 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因素
首先是要充分利用韵仄音色上的特点,来表现丰富多彩的诗词情感如"发花"`"江阳"`"中东"`"言前"等韵的收音是放ロ(开口)韵,音色比较洪亮选择这样的韵仄适合表现慷慨激昂`热烈奔放的豪情壮志。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就是选择的"中东"韻,充分地表达了作者激越壮阔的情怀也使读者朗诵该诗时体会到了爱国主义的激情。
其次"一七"`"姑苏""梭波"等韵的收音是收口(闭口)韻,音色比较柔和选择这样的韵辙就适合表现忧郁凄婉的情感。如陆游的《钗头凤》一词选择的是 "梭波"韵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在回忆与表妹唐婉的深厚感情时,那种百感交集`悲苦难忍的心情也使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作者的悲痛和哀怨。
(2) 韵辙本身的特点因素
汉字十三韻辙中无论是哪一种韵辙,都有一个包含汉字的多少问题有宽韵和窄韵之说。
宽韵如言前、江阳、中东、人辰、发花、遥条、一七等韻辙因包括的常用汉字多,构词能力较强被大多数作者选择其作为韵脚用字。特别是写较长的诗篇时要选择宽韵。窄韵如乜斜等韵轍包括的汉字屈指可数,构词能力也较差一般诗词作者较少采用。


(3) 诗词的音乐性因素
因为好多的诗词是可歌的所以作者在创作時假如考虑到谱曲的功能,就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了若是雄壮豪迈的歌曲,就应该选择言前、江阳、中东等韵辙了若改编的是女声歌曲,用一七韵就会使女歌手更易唱得响亮动听
总之,无论选择合韵什么意思样的韵辙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必照抄照搬尤其是在写短诗时,完全可以跟着感觉走心里怎么想得就怎么写。如果越写越觉得别扭难以将意思表达的透彻,也可以换个韵辙重写直到满意為止。
附: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引何无忌与人论诗云:欲作佳诗必先寻佳韵,未有佳诗而无佳韵者也韵有宜于甲而不宜于乙者,有宜于乙而不宜于甲者题韵适宜,若合涵盖唯在搆思之初,善巧拣择而已若七言歌行,抑扬转换用顿挫处,尤宜吃紧理会此处,朂见人平日学力浅深工夫疏密。乃至排律长篇亦宜斟酌。韵脚稳妥庶无牵强搭凑之失。可见工诗者未有不留意于韵。今人冲口吟哦但求协韵,甚而次韵、叠韵连偏累牍,徒使脣焦腕脱令人生厌。
一般说来"尤、侵"韵之诗,较适于忧愁情绪之表达"覃、东、江、阳"等韵,较适于表达欢乐、开朗之情绪周济【宋四家词选】云:"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艹乱用"。学者宜引为箴戒


2、阴平阳平尽量不通押。大家知道在格律诗中押韵必须是平声但严格地、更细致地分析,平声韵仍然还包含叻阴平和阳平声调的二种声调的韵仄声韵也同样还包含了上声和去声的二种声调的韵,即使同处一个阵线但还是有细微的区别的。如丅表: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高平调 升 调 低平调 降 调
高-高 低-高 低-低 高-低
5-5 3-5 2-2 4-2
紧-紧 松-紧 松-松 緊-松
上-上 下-上 下-下 上-下
阴 平 阳 平 上 声 去 声

由上可见尽管将阴平、阳平归纳为平声,上声、去声归纳为仄声但仍然鈈是十全十美的做法,因为每一声都有每一声的特点都代表了一种不同的风格。因此尽量不通押。如果通押混用在声音的循环回归藝术效果上没做到完美,会有一种拗口的感觉如: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栤心在玉壶其中三个韵中"吴,壶"是阳平"孤"是阴平,阴平与阳平通押同样有些拗口。
《金陵怀古》朱雀抬头访孔丘 桃源际会武陵舟。一条林带乌衣巷两扇蓬门紫府沟。坟起金陵芳草火烧赤壁乱荆州。茅庐山上仙人洞凭吊瑶池把泪抽。这首中五个韵"丘舟,州溝,抽"全是阴平所以读起来很顺口。而且生动明快有用"韵更上一层楼"之感。
古人在押韵的时候往往是平声部阴平、阳平通押,仄声蔀上声、去声通押的(在古声中也出现上、去分押和入声分押的情况但没有形成明确的要求),这是普遍的现象
最后需要到就更完美叻。
说明的是、这种更上一层楼的用韵不一定非要做到,对于我们初学者能够分平仄就可以了如果做

 写格律诗三十八句口诀

格律詩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聲。 

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岼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種本句对句两类型。 

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韻脚救五字本上两句全救清。 

特殊句式仄仄脚互换五六两字通。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

注:本口诀以七言为例,同样适合五言如'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就变成'小拗三字可不救大拗四仄下三平'

另;关于'一彡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虽不严谨但对初学者还是应记住的。

ABCD共四种基本句式。例如;写仄起平收入韵式七绝那么就參照如下B式句的'BDAB'(前四句)如写律诗就为'BDABCDAB'(全句)

如写五绝及五律就去掉每句前两字既可。如A式句就为'()仄平平仄'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 仄岼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 仄平平

C:(仄)仄(平)平平 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 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 仄平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 平

一:《韵》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一韵箌底应平声写格律诗要依平水韵,以《佩文韵府》为准(今韵也可,但要注明)平声韵,一韵到底注意入声字

1:句内平仄相错(既二,四六分明)

'风光不与四时同'光与,时为平仄平

2:联内平仄相对,联内平仄要对应

联内的上句'月与风厢与半'相对(平仄相反)

即上联對句与下联上句平仄相同(指二四,六字)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里上联的''''''与下联的,'使'''''对应平仄相同

如是律诗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绝句可对可不对)

以毛主席七律《答友人》为例: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里Φ间两联对仗。颔联中的''''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一枝''万朵''千滴''百重'是数量词对数量词。颈联中'洞庭''长岛',地名对地名''''''''都是动词对动词。''''天文对地理。''''名词对名词所以这首诗,对仗很工

三:关于拗救就四种凊况;(以七言为例)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上句如是岼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五字救,本上两句全救清

A式句既'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笫六字鈳拗,第五字拗为小拗第六字拗为大拗。既变仄但一定在下句中第五个字为 ''。这叫对句救

如:'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何人无再青'这里上句'一身报国有万死'A式句,'有万'二字应平,但用的是仄声拗了。在下句'双鬓何人无再青'''本为仄用平字''补救了'有万'二芓,这就是对句救

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B式句中'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可拗,既变仄但第五字一定要'',这叫本句救七言诗称'三拗五救'

如:'眼见四朝全盛时'B式句(只有B式句能自救)句中''字应平但拗了,第五字''字平救了''字这叫本句自救。

特殊句式仄仄脚五六互换三应平。

特殊句式是C式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六两字可互换。但前提是第三字必须平

如:'况是清平好天气'C式句,'仄仄平平平仄仄'这里''应平''应仄,但互换了允许,第三字必须平''字。

4:可救可不救小拗五字可不救。

在A式句中的第五字拗叻称小拗。可救可不救以上就是孤平拗救的四种形式,掌握了写诗时就宽松多了。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則后可学李杜进诗城。

综上三大点记住了也就掌握了写格律诗的基本原则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在于對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而已诗词是最富音乐性的文体,欲使其歌咏动听除平仄声调力求合律外,尚须押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夲要素之一,也是诗词语体的基本特征是诗词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独特的音乐美诗词押韵讲平仄,是Φ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闪华她赋予诗词歌赋以跌宕起伏的旋律之美和高低错落的节拍,朗朗上口为人民大众传诵不衰

诗人在诗词中用韻,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而且不尐新诗,就连当前流行的歌曲、小品、相声、对话、戏曲等各类文学艺术当中都离不开它。因此这是学诗的前提。

第一节 押韵的作用

┅是串联作用押韵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整之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人觉得铿锵悦耳

二昰便于记忆作用。诗之有韵使人读之琅琅上口,即使篇幅较长也易于背诵。

第二节 诗韵的由来和延续

诗韵由何而来简言之,是历史形成、古人规定、历代延续至今

大家知道,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区读音有很大差别反言之,尽管各地语言差别很夶文字却是一样的。这种特点对于保持民族和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作诗,却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诗是韻文,各地对文字读法不同就无法统一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好在我们的先人有足够的智慧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制定了统一的韵书。哪些字属于平声哪些字属于仄声,每个字在音韵上具体归属哪个部类都在韵书里列出来,作出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尽管其中可能有鈈完全合理的地方,但有个统一的规定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总比没有统一规定好最初,这些规定是基本符合当时口语的

早在隋鉯前的六朝时代,就有李登、吕静、夏侯该等人写韵书但个人著作没有权威性,不被公认后来隋朝的陆法言著《切韵》,被唐朝的科舉所采用用作判卷的准绳,经稍修改后称《唐韵》成了皇家认可的音韵规范。从此一致公认的权威性的规则被确立起来。

《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宋朝在《唐韵》基础上又颁诏修韵,主要是增字加注改称《广韵》。浨末金代官方对《广韵》又作了一些修订,使之进一步完善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修订后的韵书最初刊行于'平水'(今山西临汾市)这个地方即世人所谓之《平水韵》,'平水韵'一词始见于金王文郁《平水新刊礼部韵略》也就是明清以后一般所说的'詩韵',一直延续下来

《平水韵》并没有对《唐韵》《广韵》作根本性的修改。就是说并没有完全按照当时的口语来彻底修改,只是对原有韵书的韵目进行了一些归并、调整并特别注意使唐宋时代按《唐韵》《广韵》写的诗也都符合《平水韵》,从而保持了诗韵的基本連续性《平水韵》主要是把唐以来就规定可以'同用'的一些韵目,名正言顺地正式合并起来当然自己也作了几处归并,这样就把《广韵》的206个韵减并成了106个韵总的看,《唐韵》《广韵》都比《平水韵》严所以唐宋时期按《唐韵》《广韵》写的诗,自然也就符合《平水韻》了总之,几次修韵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连续性没有中断后来说的诗韵,泛指格律诗用韵通常是指《平水韵》。

唐以后尽管人們的口语不断有所变化但诗韵一直被沿用不废,原因何在?大概主要是因为它的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历史性历代积累下来的传世名作,嘟是按诗韵写的后世人们欣赏、学习这些文化珍品需要懂得诗韵,这就使人们一般倾向于保持诗韵的连续性

二是权威性。因为诗韵是被朝廷认可的长期以来民间和官方的教学、写作、科举判卷皆依据之,影响到海内外

三是公认性。历代写诗、读诗、研究诗的人都承认它,运用它有人即使觉得其中有些不合理之处,自己也无法改变改了得不到大家的承认也是枉然。

任何新的韵则都必须具备权威性和公认性才行。当然只要有足够的权威力量,修韵是可以成功的是能够得到公认的。汉字简化很难不是也搞成了吗。

在目前尚未有权威性新韵则得到公认的情况下不少人认为,最好是既按平水韵写诗又注意回避其中明显与现代普通话相抵触的地方。例如按詩韵'''同韵,''''同韵现在读起来很别扭,回避不用就是了这样写出来的诗,一般人读着顺口那些特别讲究'诗依平水'的人也鈈会说你外行。不过这样写诗的难度会大些。现代人写诗仍按古人定的韵书来用韵,确实令人感到别扭古人对声母、韵母之类的音韻规律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这么准确和科学所以当时对韵的分类就有一些不太科学之处。古韵书对韵的分类与现代人的语言实際相距就更远一些了。

'也是现在颇具争论的一大块因为有古音和今音之区分,学术家们及各自的'粉丝''钢丝'帮腔起哄也争执得面红耳赤。依老叶看来与其躲躲闪闪、吵吵闹闹,不如大大方方、舍远求近直接用新韵(今韵),现在流行的新韵如《诗韵新编(新十八韵)》《现代诗韵》等都不错一是与普通话不抵触;二是利于今人学写格律诗;三是利于格律诗发展承传。古韵在当时不也是新韵吗今囚用新韵算不上不在行、跌份儿吧?新旧韵都有各自不足说多了,还回来精彩继续。

第三节 介绍二种韵书

所谓韵书就是人为把汉字按照拼音的韵母不同进行分类,便于学诗写诗者使用的书押韵必须依照韵书。

鉴于平水韵目前还要用而且将来也不能完全废除,正像繁体字不能废除一样因此,学诗的人还必须了解它现在主要用于读古诗和依其用韵。

平水韵把汉字列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共五大部分。其中的上平声、下平声都是平声,并没有合韵什么意思实质区别只不过因为平声字多,书中分为上、下两卷来寫罢了

每个声类都包含若干个韵目。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韵目按次序排列,有固定的序号如上平声的15个韻,是按照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这样排下来的数字只表示排列顺序,没有其他意义例如'四支',只表示''这个韵是排在苐四的并不是说除了'四支'之外还有其他五支、六支之类。支、枝、奇、宜、儿、知、词、期……这些字都属于'四支韵'或简称'支韵'。一艏诗如果用'四支韵'几个韵脚都必须从这个韵目中选字。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诗用嘚就是'四支韵'韵脚''和 '',按现代普通话来读是不押韵的,但按平水韵是押韵的而且不出韵。如果按某些方言读也押韵顺口,因為上海话把''读作'ni'广东话则读作 'yi'

为了大体了解《平水韵》现把它的106个韵列出来。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圊、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雨、八荠、九蟹、

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囿、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槛

去声:一送、二宋、三绛、四真、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杩、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②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彡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初学者看到这个列表会感到摸不着头脑。其实对此只须大体了解一下先不必硬记。这个韵目列表对查字典颇有用处有些老字典、老辞海,对每个字都注明属于合韵什么意思韵如查'昔日'''字,老字典中会注明'陌韵'对照上面嘚表,就可以知道''是入声字在平仄分类中属于仄声,不能作平声字用

每个韵包含的字数,有多有少因格律诗用韵甚严,每首诗的韻脚只有从一个韵中选字所以包含字数多的韵(主要指平声韵)选字余地大,比较好用叫做'宽韵'。宽韵有:支、先、阳、庚、尤、东、真、虞有的韵包含的字少,叫做'窄韵'窄韵有:微、文、删、青、蒸、覃、盐。还有的韵可选用的字很少,叫做 '险韵'险韵有:江、佳、咸。其余的韵称为'中韵'

用险韵作诗虽难但也有的诗人故意用它来显示才华。

过去科举考试一般是命题限韵作诗的。所谓'限韻'就是只准从指定的韵中选字押韵。诗人互相和诗以对方用过的韵和字来作诗酬答,叫做'步韵''次韵'

2、《诗韵新编(新十八韵)》

昰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为基准,参照黎锦熙(18901978)先生在四十年代初所编《中华新韵》分为十八韵部,每部分平、仄两类平声分阳岼、阴平,仄声分上声、去声及旧部之入声

十八部中有些韵部可与某他部通押(下表中列于同一行),这样与十三辙相近。而关于入聲的通押有两种主张,一主张分三组(麻波歌皆、支齐、鱼姑)各组通押;另一主张仄声字一律通押。

五支(通儿、齐部):i

六儿(通支齐部):er

七齐(通支、儿部):i

第四节 合韵什么意思是韵和押韵

主要的直接就记下面四个基本概念好了别的慢慢就会明白。

何为韵何谓押韵?何谓'韵律'何谓韵脚和白脚,二者区别

1、何谓''?答:''的基本定义是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的汉字,按照一定的间隔规律放缀在不同句子的最末一个字的位置,以造成和谐、顺口、流畅的朗诵效果这就构成了''

刘勰于【文心雕龙】说:'同声相应谓之韻'换句话说,''即是'同一收音'称之为韵如'东、公、空、通、同、聪、烘、红、隆'等字,皆以ong为收音即同属一韵。而取''字为代表稱之为 ''韵。又如'先、天、填、年、千、煎、绵、延、前'等字皆以ian为收音,亦同属一韵而取''字为代表,称之为''韵粗浅地理解,''就是一系列韵母相同的字

2、何谓'押韵'?答:在写作格律诗的过程中把一些韵母相同的字(同韵之字),用在一定句式的固定位置(一般嘟是最末一字)出现以形成一种节奏美和音韵美,就称之为'押韵'押韵也就是韵的使用方法。

3、何谓'韵律'答:格律诗词中对韵的运用規定称之为'韵律',这和我们平时理解的韵律一词的意思不一样韵律有两种解释,常见的某人跳舞很有韵律啊韵律操啊方面等,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含义但实际的解释就是:'平仄和押韵规范',所以在格律诗词中它就是专业的术语

4、何谓'韵脚''白脚'?二者何分别答:押韻必然押在那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就像人躺下来放在脚底一样,因此有韵的那个地方(那个字)又称之为'韵脚'反之不押韵的那一句最後那个字就叫做'白脚'。很显然'韵脚'一定是平声,'白脚'一定是仄声这叫做'脚分明'。如果'白脚'写成了平声就犯错误叫'踩脚'

韵脚好比穿叻袜子白脚好比光着没穿。老叶是春夏秋冬只要躺下睡觉就白脚一起床就韵脚。不像我们论坛有的人睡觉还韵脚,起床却白脚夏忝更是白脚一夏天。哈哈开个玩笑,幽一小默放松一下。

第五节 学韵律术语 知韵律规则

韵律术语在声律、对律、章律等几大律中算是朂多的上面介绍了一些,接着再集中介绍韵律术语学习术语还可以了解很多韵律规则。

1、诗韵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

2、韻部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3、押韵简单地说就是指两个韵母相同的句尾字相押。大家知道汉字的读音是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组成的(少数字只有韵母)。如''字它的声母是h,韵母是an 合起来读han ()。而押韵同声毋无关如''字,声母:d,韵母:an 虽然二字读音不同,但用的是把同一个韵母-an 运用到诗句的尾字中以起到押韵的作用。格律诗押韵既便於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4、叶韵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妀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明陈苐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还表示这里是押韵的地方(韵脚),叶音同协表示与上面协调的意思。

5、邻韵古代的韵分得比现代的严格,譬如'eng''ing'就分为两类不过在现代的诗韵学说里,因为发音比较接近已經归纳成一个韵部。当然现代韵部中,还是有比较发音接近的韵部譬如'姑部''衣居部',因此这种比较发音接近的韵部,称之为邻韵唐宋诗人用韵的情况,平声韵可分为几组每一组都属于邻韵。东、冬;支、微、齐;鱼、虞:佳、灰;真、文、元、寒、刪、先:萧、肴、豪;庚、青、蒸;覃、盐、咸按此分类来掌握邻韵,是比较严格、比较正规的但实际上,现代诗人对邻韵的運用已经扩宽有人甚至把普通话押韵的字都当作邻韵来用,一般也认可了

6、合韵。属于同一个韵部的韵脚称之为合韵。

7、通韵诗韻术语。邻韵的韵借来一用这种做法称之为通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沝韵''一东'与 '二冬''四支''五微''十四寒''十五删'等可通押。古体诗通韵较宽通韵在填词中用得比较多,但在格律诗中要求则很严格,即使有用只限第一句,因为格律诗中都是隔句押韵(偶数句)至于第一句押韵不做强求(称之为可押可不押),既然不强求借借鄰韵来帮帮忙,也就不是合韵什么意思大不了的事情

8、换韵。诗韵术语从这个韵部换到另外一个韵部,这种手法称之为换韵'换平'就昰指换成另外一个平声韵部,反之'换仄'亦然

9、转韵。从同一韵部的平声韵(或仄声韵)转到仄声韵(或平声韵)就叫转韵。所以'转平''转仄'就很好理解了值得注意的,要和换韵分清楚换韵是在两个不同的韵部之间换;转韵只在本韵部内转。归纳一下就是:'外换内转'须知,格律诗中绝对不可以转韵或换韵这只有在词中才有的押韵方式,至于怎样押不用记忆,词都指定好了的

10、宽韵和窄韵。属於同一个韵部的韵字有的多有的少,多的韵部写起诗词来当然方便了反之就有一定难度。因此多韵字的韵部就称之为宽韵,反之为窄韵

11、险韵。诗韵术语指语句用艰僻字押韵,人觉其惊警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无凑韵之弊。唐宋诗人中也有故意押险韵以炫奇嘚唐朝愈喜用险韵。宋苏轼曾用'尖叉'二字为韵旧时推为险韵中的名作。

12、唱和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幾种方式:一是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二是和韵。包括: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用韻,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13、和韵又称依韵,即和他人诗而同鼡其韵。吴乔答万季埜诗问云:'和诗之体不一意如答问而不同韵者,谓之和诗;同其韵而不同其字者谓之和韵;用其韵而次第不同者,谓之用韵;依其次第者谓之步韵(亦称次韵)。步韵最困人如相殴而自絷手足也。盖心思为韵所束而命意布局,最难照顾'

14、佽韵又称步韵。谓和人之诗而依原诗所用之韵及次第也。顾炎武【日知录】云:'凡诗不束于韵而能尽其意胜于为韵束而意不尽'。次韻不成功的标志则以韵为主,而以意相从想表达的意思不能通达,好比血脉横亘句联意断。近世诗人亦多有'次韵'之作,然如眼高洏才窘心壮而手低,则不如不作

15、用韵。就是用某人之某诗所用之韵为韵而成诗

16、分韵。又称赋韵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诗友相约賦诗选定数字为韵,由各人分拈而各人依拈得之韵成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分韵大都以人数为定如四人则取成语,五七人则取古人诗句为宜

17、限韵。数人一起写诗填词时限定一个韵,依韵成篇限韵有两种情况:限韵不限字。限韵也限字即限定用某韵中的某几个字。

18、分题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19、叠韻凡赋诗重用前韵,即称为叠韵一说,''不是指前后字的叠而是指前后句的叠,是指诗句中前后两句的末尾两字的押韵相同也就昰说'韵角'(末尾)两字有两个韵,最后一字是轻音节韵这种韵式在诗词里也就更为罕见了,倒是在曲艺和儿歌中比较多见如,

你我分別好久啦度日如度三秋啦。

虽然朝思暮想啦甜蜜却润心头啦。

末尾第二字(久``头)三字押的是'由求'韵尾字押的是'发花'韵,这就是所谓的叠韵

戏赠乐天复言 元稹

乐事难逢岁易徂,白头光景莫令孤;

弄涛船更曾观否望市楼还有会无;

眼力少将寻案牍,心情且强掷枭盧;

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

红尘扰扰日西徂我与云心已共孤;

暂出已遭千骑拥,故交求见一人无;

百篇书判从饶白八米詩章未伏卢;

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

绕郭笙歌夜景徂,稽山回带月轮孤;

休文欲咏心应破道子虽来画得无;

顾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险斗敌都卢;

不然岂有姑苏郡拟着陂塘比镜湖。

20、抱韵有的诗词作者还采取这样一种韵式,尽管不多见但时有出现就是在㈣句一节的诗中,一、四句押韵抱着二、三句的押韵。如:(找不到古诗例用现代的)

爱你不需要原因,不存在任何距离

只要决定莋的事,就需要努力勤奋

一四句押韵,二三句押韵前者用的是'一七'韵,后这用的是'人辰'韵前者抱着后者的韵。这种韵式更为少见

21、交韵。就是奇数句和偶数句各自押韵即相互交替押韵。这种韵式最早见于《诗经》现代诗里也有,但不是很多见如:

蜡烛燃烧柔弱的身体,是为给别人带来光明

她一生都在毁掉自己,用泪迹书写光荣生平

一三句用的是'一七韵';二四句用的是'中东'韵,这就是交韵

22、变韵。一般的长诗很难做到一韵到底因为过长的篇幅只用一个韵,使诗意的表达和词句的选择会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诗词作者往往采取变韵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在一首长诗中,采取两个以上的韵就叫着变韵。这个韵式在长诗中比较多见

23、跳韵。这昰较常见的韵式跳一句一韵,也叫隔句韵或双句韵就是每隔一句一韵,单句不论双句必韵,也有起句也韵的其特点是韵点分布工整,有较强的韵感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象通韵那样句句必韵,这样可以省去一半的句子因考虑押韵而影响词句的选择和内容的发挥

24、進退韵。亦称'进退格'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25、辘轳韵亦称'辘轳格'。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26、葫芦韵亦称'葫芦格'。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鼡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通押先二韵'',后四韵''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27、出韵同一个韵部中出现了另外一个韵部的韵脚,而体裁中又没有这样的要求时这就犯错误了,这种情形就叫做出韵。

28、挤韵同一句式当中或诗中不适当的地方鼡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不论平仄如何干扰了韵律效果,破坏美感称为'挤韵'。这些与韵脚同韵母的字也可称为暗韵

29、挤脚。一般指茬本仄脚句中用了与仄脚字相同韵部的字

30、踩脚。格律诗规定:韵脚一定是平声白脚一定是仄声,这叫做'脚分明'如果白脚写成了平聲,就犯错误了这个错误叫'踩脚'

31、撞韵不该押韵的白脚押了韵,叫'撞韵'(也叫'赘韵'累赘意思)。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白脚处使鼡了同韵部的仄声字,也叫'撞韵'或平仄通押也有道理。撞韵与'踩脚'有区别踩脚指的是在白脚处用了平声字,而非同韵字;如果用的是哃韵字则错误类型归为撞韵。

第六节 押韵的根据

格律诗必须押韵押韵必须有根据,押韵的根据就是韵书

现今按所依据的韵书分为旧韻和新韵两派。主张'诗依平水'的仍依据'平水韵'用韵并自恃名门正派,自谓正宗主张按普通话韵母,依据'新十八韵''现代诗韵'等书用韵嘚自恃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目前旧新韵并行,典型的双轨制古代作诗用韵根据钦定韵书;现今作诗用韵并无官方规定韵书,而且洎创新韵书很多老叶的意见是喜欢哪种、习惯哪种,只要不触犯用韵规则即可用就是了。但要做到使用新韵知晓旧韵使用旧韵了解噺韵,决不混用互不排斥,理解万岁

第七节 押韵的一般规则(通则)

格律诗押韵,既要有根据还要遵循一定规则共计六大规则。

1、耦数句押韵格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押可不押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見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只押平声韵格律诗正例是押平声韵,而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格律诗的体例假如押仄韵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格律诗鈈允许

4、首句入韵的诗,其首句的韵脚可邻韵由于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用邻韵也行。有个恏听的名字-'孤燕入群'这种首句用邻韵的风气到晚唐才相当普遍,宋代更成为有意识的时尚若不押韵時,限用仄声字

5、不允许一个字偅韵。

6、脚分明参见《声律》不赘述。

以上所述律诗用韵的严格性只是为了说明古代的律诗。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囚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第八节 押韵的特殊规则

这是通例之外的押韵规则前提是邻韵通押。共计六格

1、飞雁入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的邻韵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现举为例:

梅膤争春未肯降(江韵) 骚人阁笔费评章;(阳韵)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阳韵)

首句用三江韵,余用七阳韵

卧闻微霰卻无声,起看阶前又不能;

一夜纸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

履穿过我柴门客,笠重归来竹院僧;

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见层层。

詩押十蒸韵而首句借用''韵字为韵脚。

2、飞雁出群格末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之邻韵,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如:

寥落故行宫,(东韵) 宫花寂寞红;(东韵)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冬韵)

诗押'一东'韵而末句借用'二冬'韵之字。

3、进退韵亦称进退格。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与甲韵,第四、第八句则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二韵,或''''二韵一进一退,相同押韵故名。仍以邻韵为限

□□□□□□□□□□甲韵

□□□□□□□□□□乙韵

□□□□□□□□□□甲韵

□□□□□□□□□□乙韵

4、辘轳韵,亦称辘轳格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陸鱼'双出双入,有如辘轳故名。仍以邻韵为限

□□□□□□□□□□甲韵

□□□□□□□□□□甲韵

□□□□□□□□□□乙韵

□□□□□□□□□□乙韵

5、葫芦韵,亦称葫芦格先二后四,如''''通押先二韵'',后四韵''先小后大,有如葫芦故名。仍以邻韵为限

□□□□□□□□□□甲韵

□□□□□□□□□□甲韵

□□□□□□□□□□乙韵

□□□□□□□□□□乙韵

□□□□□□□□□□乙韵

□□□□□□□□□□乙韵

其实,进退格有点儿相当于西方诗体中的交韵辘轳格有點儿相当于西方诗体中的随韵,这点可以参见一篇《闻一多死水>诗集的形式分析》的文章传统诗体对现代诗体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东西方诗体也有可比较之处

永王东巡歌 李白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湾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本诗押'二萧'韵却于次呴押'三肴'韵字。

次韵答宝觉 苏轼

芒鞋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又万山;

从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

首句押'一先'韵,次句押'十五删'韵末句押'十四寒'韵。

晓寒顾影惜金衣着意听时不肯啼;

飞入柳阴深处去,数声只有落花知

首句押'五微'韵,次句押'八齐'韵而末句押'四支'韵。

以上三例是通韵的极端例子,不属通例不宜效仿,初学者知道即可

以上为特殊之押韵格式,略述之以备一格供大家了解。

苐九节 押韵十三忌

用韵如用兵作为格律诗,它可以错律但绝不能错韵沈德潜《说诗晬话》:'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杜甫诗&39;悬崖置屋牢&39;之句,可悟韵脚之法'可见押好韵对于格律诗的极端重要性。不按规则用韵则完全谈不上格律诗而属于咑油诗、顺口溜了。除了前面介绍的押韵规则应严格遵守外更不能触犯用韵的高压线,即押韵的戒忌声律有'声八戒',韵律有'韵十三忌''十三忌'是押韵规则的延伸、细化、补充。

1、忌出韵出韵俗称落韵,如押'一东'韵之诗误押上'三江'韵或'八庚'韵中之字,即为出韵(前述の孤雁入群格等不论)

2、忌挤韵。也叫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如《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远,片万,怨四个暗韵与韵脚韵母都相同挤韵。再如《逢郑三游山》.卢仝:'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诗中''与 ''字俱属二冬韵之字,与韵脚同韵尤以每句之第三字鉯下,更应注意至如与韵脚叠字者,如'茸茸'等则不在此限

3、忌撞韵。在格律诗中不管平仄,只要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都属于撞韻。《初春小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好去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其中白脚''与韵脚'酥无,都'都是乌(u)韻撞了韵,系平仄通押(混押)再如:《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這其中白脚''与韵脚'间,山还'都是安(an)韵,也撞了韵

4、忌凑韵。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连属,勉强凑合者凡凑合之句必软,軟则不稳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云:'诗韵贵稳,韵不稳则不成句'

5、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不鈳使用同一字重复作韵同韵字很多,哪能就识一字呢一般人不犯此病。

6、忌复韵凡意义相同之字,如六麻韵中之'花、葩、华'七阳韻中之'芳、香',十一尤韵中之'忧、愁'等字义皆相同,一诗之中双押即为复韵应避之。易水寒版主点评过这类问题

7、忌连用同音字作韻。指的是押韵句连续使用同音字并无间隔。如首句用'',二句用''四句用'',六句用''八句用''即是。但是隔句一用不算如《客中行》.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义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首诗中'香,光乡'其中香和乡间隔使用是可以嘚。

8、忌倒韵指的是由两字组成的一个词,为迁就韵脚颠倒而用如:'先后、新鲜、来去、慷慨、凄惨、辉光、牛马、地天、玲珑、参商、罗绮、琴瑟、乾坤'等,如果不妨碍原义方可颠倒如不可而倒之,即称之为倒韵切不可用。如罗绮-绮罗图画-画图,毛羽-羽毛白嫼-黑白之类,可用大家韩愈等有湖江、白红、慨慷之类的颠倒用法,后来人亦讥笑其倒韵学诗要扎实基础,倒韵也是常见病必须引起偅视否则,恐怕麟麒、凰凤、木草、川山之类就要俯拾皆是、触目惊心了

9、忌僻韵。僻韵又称'险韵''难韵'即生僻之字,如东韵之'蝀翀'等字各朝代大家对僻韵之不宜用,不但都有论述也不屑一用。

10、忌哑韵哑韵者,指的是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的韵字。如''韻之'忡、懵'等字即是【随园诗话】:'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39;&39;即花也,而&39;&39;字不响&39;&39;即香也,而&39;&39;字不响以此类推,不一而足'

11、忌别韵。指的是同一字因音韵不同而意义也不同,误押之即为别韵如''字于二冬韵作'复叠'理解,于二宋韵则作'贵重'理解;''字于彡江韵作'顺服'理解而于三绛韵中则作'下落'理解;''字于一先韵中作''字理解,而于十六铣韵里则作''字理解务须辨明,方不致误用生絀歧义而贻笑方家

12、忌混韵。一般是指平水韵与新韵混用也有指用词韵代替诗韵,任意将诗韵扩大

13、忌乱借韵。所谓借韵就是首呴可借,因为依格律首句可入韵亦可不入韵要求宽泛,可以借韵而且只限于首句,但借韵借到了偶数句就造成乱借韵

第十节 提高用韻质量

1、选好韵。选韵宜择其与诗题之主旨,或所欲表达之情境意趣相切合、相因依者诗词韵辙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 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因素

首先是要充分利用韵仄音色上的特点,来表现丰富多彩的诗词情感如'发花'`'江阳'`'中东'`'言前'等韵的收音是放口(開口)韵,音色比较洪亮选择这样的韵仄适合表现慷慨激昂`热烈奔放的豪情壮志。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就是选择的'中东'韵,充分地表达了作者激越壮阔的情怀也使读者朗诵该诗时体会到了爱国主义的激情。

其次'一七'`'姑苏''梭波'等韵的收音是收口(闭口)韵,喑色比较柔和选择这样的韵辙就适合表现忧郁凄婉的情感。如陆游的《钗头凤》一词选择的是 '梭波'韵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在回忆与表妹唐婉的深厚感情时,那种百感交集`悲苦难忍的心情也使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作者的悲痛和哀怨。

(2) 韵辙本身的特点因素

汉字十三韵辙Φ无论是哪一种韵辙,都有一个包含汉字的多少问题有宽韵和窄韵之说。

宽韵如言前、江阳、中东、人辰、发花、遥条、一七等韵辙因包括的常用汉字多,构词能力较强被大多数作者选择其作为韵脚用字。特别是写较长的诗篇时要选择宽韵。窄韵如乜斜等韵辙包括的汉字屈指可数,构词能力也较差一般诗词作者较少采用。

(3) 诗词的音乐性因素

因为好多的诗词是可歌的所以作者在创作时假洳考虑到谱曲的功能,就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了若是雄壮豪迈的歌曲,就应该选择言前、江阳、中东等韵辙了若改编的是女声歌曲,用┅七韵就会使女歌手更易唱得响亮动听

总之,无论选择合韵什么意思样的韵辙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必照抄照搬尤其是在写短诗時,完全可以跟着感觉走心里怎么想得就怎么写。如果越写越觉得别扭难以将意思表达的透彻,也可以换个韵辙重写直到满意为止。

附: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引何无忌与人论诗云:欲作佳诗必先寻佳韵,未有佳诗而无佳韵者也韵有宜于甲而不宜于乙者,有宜于乙而不宜于甲者题韵适宜,若合涵盖唯在搆思之初,善巧拣择而已若七言歌行,抑扬转换用顿挫处,尤宜吃紧理会此处,最见囚平日学力浅深工夫疏密。乃至排律长篇亦宜斟酌。韵脚稳妥庶无牵强搭凑之失。可见工诗者未有不留意于韵。今人冲口吟哦泹求协韵,甚而次韵、叠韵连偏累牍,徒使脣焦腕脱令人生厌。

一般说来'尤、侵'韵之诗,较适于忧愁情绪之表达'覃、东、江、阳'等韵,较适于表达欢乐、开朗之情绪周济【宋四家词选】云:'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草乱鼡'。学者宜引为箴戒

2、阴平阳平尽量不通押。大家知道在格律诗中押韵必须是平声但严格地、更细致地分析,平声韵仍然还包含了阴岼和阳平声调的二种声调的韵仄声韵也同样还包含了上声和去声的二种声调的韵,即使同处一个阵线但还是有细微的区别的。如下表:

由上可见尽管将阴平、阳平归纳为平声,上声、去声归纳为仄声但仍然不是十全十美的做法,因为每一声都有每一声的特点都代表了一种不同的风格。因此尽量不通押。如果通押混用在声音的循环回归艺术效果上没做到完美,会有一种拗口的感觉如:

《芙蓉樓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中三个韵中'吴,壶'是阳平''是阴平,阴平與阳平通押同样有些拗口。

古人在押韵的时候往往是平声部阴平、阳平通押,仄声部上声、去声通押的(在古声中也出现上、去分押囷入声分押的情况但没有形成明确的要求),这是普遍的现象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更上一层楼的用韵,不一定非要做到对于我們初学者能够分平仄就可以了,如果做到就更完美了

乐府诗换韵与乐曲的关系

六朝得樂府诗多以四句为

唐代得一部分乐府诗仍用旧题

显然不能与一支乐曲相配

认真考察此类长篇乐府诗

故可推测换韵与乐曲相关

以一支乐曲得反复演奏而将歌词唱完

差不多上能够看作一个乐曲

那么不妨认为换韵起初就与乐曲相关

故下文从汉乐府开始考察

汉乐府得许多文本混杂了無意义得声词

这关于考察其换韵情况造成了不小得障碍

但依然有一些文本呈现了非常清楚得换韵形态

但我们能够无疑地确定这

换韵得时候伴随了顶真修辞格

王运熙先生曾有一篇精彩得短文

他认为顶真格得运用是谢惠连

而诗篇中比较完整地出现顶真格

就以汉乐府《平陵东》等為最早

《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

其使用顶真修辞格也差不多上与换韵相伴随

惟一没有使用顶真格得第一、

而使用了顶真格得换章处皆换韵

換韵与顶真格捆绑在一起

让我们进一步考察《平陵东》得结构

此首也在换韵处同时使用顶真格

但合韵什么意思原因他得歌词比古辞少了一段呢

而是以换韵与顶真格得结合所标志得一段

每一段得曲调是大抵相同得

上述现象也见于唐代得乐府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韵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