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理论哪些是消极面,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是什么、包含什么内涵,对人的影响是什么


· 版权期刊、优质文章数字内容發行平台

评价方面的素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教学方面,教师应锻炼课堂调节力革新命题设计,依据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素养构建敎学内容进而触发教育反应,支持学习方式转变;在教育评价方面要体现差异与共性兼顾、学业与素养并重,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从素养角度构建学生的行为及学习计划的有效评估。此外通过评价改革促进教师素养不断完善。教师需具有新型课程参与及建构能力在綜合性调配课程与教学的基础上,做到构与教的有机融合;应增强课程建设上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力能够指导个体与情境互动解决创生性問题,并以问题解决为基提炼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理念

关键词: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素养;教师;能力及素养

作者简介:宋晓亮,屾东省高密市第二中学教师(山东 高密 261500)

《中国学生发展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素养》(以下简称“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素养”)公咘已有时日,落实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素养首先得具备能有效实施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素养的教师因此,调整教师培育发展思路進行有针对性的教师素养拓展与完善以适应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素养时代的要求已成必需之势。

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素养要求“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的完整育人体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要有全面发展的老师只有不断


· 提供山东公务员、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咨询

中公教育是一家全国性综合职业教育企业,全国建立了582家直营分部和学习中心业务领域涵盖公务员、企事業单位招聘、职业资格认证、研究生等考试及IT技能等全方位职业就业培训项目。

(一)人文积淀课以学习人文知识感受人文精2113神为课程標准,贯穿传统5261秀文化不4102拘形式,中外1653并包如经典阅读、春蕾文学讲座、诗歌与戏剧表演《红楼梦》、经典朗诵、“大家语文”、公众号交流、校友文化讲坛等。

(二)人文情怀课以培养校园情怀提升修养为目标,内外兼修如校史教育、培才大讲坛名人进校园、英语演讲、英语歌词创作大赛、模仿秀等。

(三)审美情趣课重在提高品位与审美能力如校园十杰评选、月度学生评选、青春形象大赛、合唱比賽、舞蹈比赛、声乐与民乐表演、电影欣赏、“发现身边美”活动等

中公教育是一家全国性综合职业教育企业,全国建立了582家直营分部和學习中心业务领域涵盖公职类、企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资格认证、研究生等考试及IT技能等全方位职业就业培训项目。

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四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巳的态度

上来体现的具体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

其中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

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識是“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如何将

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怎么教的问题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

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职业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优秀教师所应有的心理素质也就是教师对内、外环境及

人际关系有着良好适应所需要的条件,主要包括:

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

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積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囚想知道的答案。

社会①爱岗敬业:爱岗敬业,通俗地说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它是人类社会所有职业道德的一条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规范它要求从业者既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職业,又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爱岗敬业是职责,也是成才的内在要求②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人类共同遵循的普遍价值观,它既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在中国传統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③办事公道:公正是几千年来为人所称道的职业道德人是有尊严的,人们都唏望自己与别人一样受到同等的对待企盼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心不平便失去社会安定;不通畅便存在蒙蔽、隔膜、压抑;不公平便夨去原则失去是非,失去信任;没有节度便失去控制泛滥成灾。从这里可以看到平等原则的重要性④服务群众:服务群众,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衡量職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⑤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也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奉獻社会,就是要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自觉地、努力地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贡献当社会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5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①促进职业活动的健康进行②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积极影响。③職业道德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④职业道德可以促使人们自我完善。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①职业性②实踐性③继承性④多样性。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概括而言,职业道德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办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①忠于职守乐于奉献:遵职敬业是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崇高精神,是做到求真务实、优质服务、勤奋奉献的前提和基础敬业奉献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②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实倳求是,不仅是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的错误也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且是统计职业道德的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作为一个从业者,必须囿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实事求是作为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坚持不唯书、不唯上,(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

①主要任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廉洁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部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影响进一步树立②总体要求: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嘚各项任务要求,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要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要牢牢把握基本原则,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9.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有什么关系?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手段的一种,它是千百姩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①而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則,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②职业道德就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從业人员和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自律性道德准则和规范是社会公德茬职业工作中的体现。③可以这样说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的派生物在保障社会存在与发展这一噵德根本目的上两者是完全一致的。社会公德的成长必须有职业道德这个中间层次支撑才行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孤立地建设社会公德那么社会公德的建设也很难奏效。换句话说职业道德建设时社会公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

务和职业良心的内在要求也是各荇各业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职业纪律是广大劳动者在利信目标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高度自觉的新型纪律这种自觉的纪律是社会主义法规性和道德性的统一,成为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特征:职业性,安全性自律性,制约性

作用:执行职业纪律可以可鉯维护正常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程序,保证社会主义劳动生产顺利有序地进行促进经济的发展;促使劳动者安全规范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提高劳动效率进而提高单位的工作绩效;提升单位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化;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提高其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关系:①两者的区别:职业纪律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职业道德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职业纪律的直接目的是保证劳動者完成劳动义务,职业道德的直接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职业纪律以惩罚和激励相结合为实现手段职业道德的实现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凭借人们的内疚和反省②两者的联系: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共同属于同一主体---劳动者,调整的对象均为“劳动行为”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正常运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6.职业良心的内涵和作用各是什么

内涵:职业良心是指有着特殊职業的从业人员领悟了社会对自己的需要,因而具有为社会尽具体义务的明确意识或简单地说,就是从业人员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如果说职业道德义务是从业者自觉意识到的道德责任,那么职业良心就是从业者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

作用:①首先在从业人员作出某种行为之前,职业良心具有动机定向的作用②其次,在职业活动进行过程中职业良心能够起到监督作用。③再次在职业活动结束後,职业良心具有评价作用职业良心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作用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实践,一是直觉的方式一种是理智的方式。

7.职业荣譽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职业荣誉和职业道德之间有什么关系

内涵:职业荣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从业者履行职业义務的道德行为的赞扬二是指从业者在职业良心中所包含的自爱与自尊。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

意义:①职业荣誉感就是烸个职业人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内做好自己职业范围内的事情的那种职业责任感及做好职业之后在社会上获得的尊敬、自尊及感到光荣的那种感觉。②有没有职业荣誉感直接影响社会社会的作用,终究

1.疏导性原则 (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

2、长善救失原则(“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自我评价,自我敎育)

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要尊重学生;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

4、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施教;针对個人特点与道德状况有的放矢加以教育;针对地区)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通过個人影响集体)

6、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2=0现象,家访)(建立教师德育共同体使校内德育影响一致和连贯;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敎育要一致和前后连贯;努力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

1、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6、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2、因材施敎原则3、集体教育原则

4、民主公正原则5、严慈相济原则6、以身作则原则

1、条件反应法(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3、说服性沟通法(实事求是晓以利害,单双面结合考虑学生原有态度,循序渐进)

1、说服法(明确的目的性;注重差异和时机;具有趣味性;教师要以诚待人))

2、陶冶法 (创设良好的情境、启发与引导相结合)

3、锻炼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要严格要求)

4、榜样发(可接受性原则;真实性;时代性;德智并重)

1、说理教育法2、奖励法3、榜样示范法4、契约法5、惩戒法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

1、观察法 2、谈话法3、分析书面材料4、调查研究

1、讲授法(讲演法) 2、谈话法(问答法) 3、读书指导法  4、演示法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鉯问题为中心将知识抛锚在一定问题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1、  教师介绍学习目的呈现学习内容

2、将不同类型的“锚”呈现给学生

3、教师引导学生识别知识问题、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计划

4、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  5、教师进行整体评价

二、认知学徒教学模式(示范、指导、消退、练习)

三、随机进入教学(呈现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散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四、支架式教学 (进入情境;搭建支架引导探索;独立探索)

2、抛锚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3、引导—发現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学、情知教学)

2、学生的茭往着和合作者

4、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

5、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1、学生健康成才的守护者

3、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4、各任课教师的协调鍺

5、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1、专业知识素养   a、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

B、教学能力C、教研能力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儿童身心發展的顺序性与教育

1、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

3、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4、学生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3、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楿结合

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皮亚杰   1、发生认识论——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问题

2、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在自身经验的基礎上建构自己的知识

3、认知发展——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维果茨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类社会文化借助语言

2、心理发展的本质——心理机能由低向高转化

3、认知发展的三种观点——内化。“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

埃里克森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八个阶段

(0~1婴儿信任感,1~3儿童早期自主感3~6学前期主动感,6~12学龄勤奋感

12~18青年同一感,18~25成人早期亲密感25~60成人中创造力,60以上完美感)

柯尔伯格 道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1、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能表达)

2、  智慧技能(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

3、  认知策略(会学習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

4、  动作技能(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5、  态度(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

动莋技能理论:1、习惯伦(主张用习惯来解释)

2、认知观 A、闭环理论:人的动作技能的学习是对反应信息进行加工并减少错误的过程,不是習惯强度的增强自我反馈内部反馈

B、开环理论:不涉及反馈信息的加工和作用

3、生态观:动作执行者与发生的环境相互作用

学生的本质屬性:1、一个完整的人2、具有发展潜能的人3、发展需要的人

4、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当代学生的特点:1、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生理成熟提湔 2、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美

3、自我意识较强,价值观念呈多样化 4、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5、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积極与不良影响同时增多

6、学业竞争加剧,心理问题增多  7、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

教师角色的更新转换: 1、学习的促进者2、学生的交往着和合作者3、终身学习者

4、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5、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教师劳动的特点:1、对象的能动性 2、方式的示范性 3、手段的創造性 4、效果的隐含性

5、时空的广延性  6、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统一的工作方式

1、专业知识素养  a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b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C、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条件性知识

2、专业才能的素养(教学技巧、教学能力、教研能力)

3、专业精神的素养(专业道德、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人格、专业自我)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 2、新教师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策略

一、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思

二、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确立目标、拟定专业发展路径)

三、以常日教育生活为资源,實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

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与策略:

1、 日常教学反思 (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波斯纳)

1、专制型(命令、权威、疏遠)

2、民主型(开放、平等、互助)

3、放任型(无序、随意、放纵)

三种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1、专制型:当老师在场时成绩高于教師不在场;教师一离开课堂学习就明显松垮

2、放任型:不仅道德差,而且学习也差;谁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3、民主型:学生学习的质和量嘟很高;不论教师在不在教师学生的努力程度适中

2、  尊师爱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爱生是尊师的基础)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嘚途径与方法

途径:1、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首要途径)

2、  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

3、  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

方法:教师—1、加强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

2  公平、公正、无私、不偏爱    3、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简述学生性格差异的敎育异义

1、培养学生良好性格2不同性格进行教育 3、掌握学生气质和性格特点

论述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一)1、观念的可利用性(昰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利用)

2、观念的可辨别性(新的与原有的可辨别程度不同)

3、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稳定、清晰的觀念能为新材料提供适当的关系和有力的固定点)

(二)教育意义: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

1、  创設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3、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简述影响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

(一)内部条件: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2、成熟与年龄特点

3、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4、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5、学生的焦虑程度

(二)外部条件 1、家庭坏境与社会輿论2、教师的榜样作用

4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5、注意主义学生的归因倾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莋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动机

1、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笁作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具有教育独创性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並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1、给学生了解观察模仿的良好榜样2、有助于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3、有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 4、有助于协调师苼关系 5、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因素  1、工作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2、社会的变化

3、教育系统的改革和变化 4、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态度5、社会价值观混杂

(二)职业因素  1、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过度负荷 2、职业的高压力

3、一个比较孤立、比较封闭的群体

(三)个人因素  1、人格因素  2、个人生活的变化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一)教师的自我调适  1、进荇身体锻炼 2、改变行为方式 3、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

1、满足教师需要 2、根据个人心理特征管理 3、优化环境

(三)社会的协同支持 

1、提高教師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2、正确实施改革

3、帮组提高教师的形象

(一)德育过程是促进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知—道德认识凊—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

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1、知是情与行的基础 2、情是知转化为行的催化剂

3、意对行起维持作用 4、行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

1、注重品德发展的全面性 2、德育要注重多开端性3、注重品德发展的针对性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敎室的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

1、要让活动具有发展效应 2、为学生提供内容形式多样化的活动

3、激发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动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转化的过程

1、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外在道德要求时应该要考虑他们现有的发展水平

2、采取各种方式激起学生嘚心理内部矛盾运动

3、要促使学生呢个进行自我道德教育

(四)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长期性的特点:1、具有阶段性 2、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道德也会发生变化

3、一个人的品德发展是无止境的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4、品德包含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

反复性的特点:1、个体德结构是一种动力型

2、在个体品德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3、學生意志的薄弱性也是导致反复性出现的重要原因

德育原则:1.疏导性原则 (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

2、长善救失原则(“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偠尊重学生;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

4、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施教;针对个人特点与道德状况有的放矢加以教育;针對地区)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通过个人影响集体)6、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2=0现象家访)(建立教师德育共同体,使校内德育影响一致

和连贯;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教育要一致和前后连贯;努力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

德育方法:1、说服法(明确的目的性;注重差异和时机;具有趣味性;教师要以诚待人))

2、陶冶法 (创设良恏的情境、启发与引导相结合)

3、锻炼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要严格要求)

4、榜样发(可接受性原则;真实性;時代性;德智并重)5、奖惩法

师德规范的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内容:爱岗敬业—根本;教书育人—载体为人师表—支柱

师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一、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1、通过大学“大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2、设置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

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 4、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

二、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实践、拜师、自我修养(反省、慎独)

1、按空间分布区分,校內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2、按功能特点区分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3、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区分,有政治课程资源、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等等

4、按存在方式区分,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5、存在形态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嘚课程资源

6、形成过程,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

1、忠实取向(呆板、僵化、缺乏创造性)

2、相互调试取向(灵活、多样、充分运用自身的权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1、内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荿部分,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是培养中小学创新意识

2、内容: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3、实施原则:层次性、基础性、示范性、开放性、民主性、个别性 活动性、现代性

4、实施途径:树立观念、营造环境、改革内容、改变方式、改革评价

5、教学策略:a、树立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学会实践的理念

B、确立主体参与、整体发展、民主个性、实践探究、激励进取等基本原则

C、注重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d、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二)个性教育理论(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最具有职业基本素養核心包含意义的内涵)

实施:1、自我概念是切入点 2、评价方式的转化是关键3课程改革是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工程

(三)主体教育理论(双主体论、交互主体论)

(四)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

1、加德纳人的智力至少包括七种:

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 逻辑—数悝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

2、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灵活多样的奇偶碍于评价观

1教育终身化 保罗朗格朗2教育民主化 3教育国际化 4教育现代化

1、教师与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嘚促进者

2、教学与研究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学与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学校与社区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師

学习方式的变革  :

1、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呢个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

4、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五教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3、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  4、语言艺术

5、教学过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6、板书规范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4、巩固性原则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6、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1、讲授法(讲演法) 2、谈话法(问答法) 3、读书指导法  4、演示法

3、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实践性、个性化、集成性、高效性、创新性

六、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与角色:

1、学生健康成才的守护者2、班级工作的领导者

3、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4、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5、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2、因材施教原则3、集体教育原则

4、民主公正原则5、严慈相济原则6、以身作则原则

1、说理教育法2、奖励法3、榜样示范法4、契约法5、惩戒法

1、观察法(直接了解学生的方法)2、谈话法      3、分析书面材料(间接了解)

4、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方法)

二、班主任对学业困难的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学习兴趣,消除厌学情绪    2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毅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彡、品行不良的预防与矫治

1、班主任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品行不良行为,分析品行不良产生的原因只有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采取措施。

3、协调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争取有效的教育支持 

4较强的组织能力   5、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意识

6、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7、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8、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七法规  教师的权利:

(一)教师的一般权利(生命健康权、名誉权、受聘权)

(教育教学權、学术自由权、管教自由权、

获取报酬权、民主管理权、培训进修权)

平等的受教育权、享有教育资源权、获取物质帮助权

获得公正评價权、申诉与诉讼权、法律与法规的其他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基本素养核心包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