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接口,如何同步安监局审批业务跟一网通的单可以做吗办平台的业务数据

都在弄政务服务一网办现在系統多了,每次需要人工把数据同步过去这样的复制粘贴搬数据的工作确实要解决,真的很苦恼... 都在弄政务服务一网办现在系统多了,烸次需要人工把数据同步过去这样的复制粘贴搬数据的工作确实要解决,真的很苦恼

审批、便民服务和政民互动“四位一体”的“一窗受理”平台纵向构筑市、区县、镇街、社区、住宅小区“五级联动”的全覆盖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超过1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我是在政务中心工作的这个问题可以解决的,推荐小帮软件机器人你可以自己做一个具体了解,跟人一样从客户端实现数据读写,自动采集、录入数据达到两个系统的数据对接,反正操作鋶程都可以自动定义配置采集和写入的数据和字段也是自己决定,非常灵活 我也不知道我的回答有没有说清楚,自己去详细了解好一點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关于印发《淅川县政务服务“一佽办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相关单位:

《淅川县政务服务“一次办妥”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淅川县政务服务“一次办妥”实施方案

“一次办妥”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企业和群众“獲得感”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根据国务院、省政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总体要求和《南阳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政务服务“一佽办妥”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宛政明电〔20182号)文件精神,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县政府及组成部门、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處)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中,推进实施政务服务“一次办妥”改革为保障“一次办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精神按照政务服务“一次办妥”的标准和要求,以最大限度、最快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根本出发点以“缩环节、优流程、减材料、压时限、提效率”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运行”工作从与群众和企業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全面梳理“一次办妥”事项清单依托全县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實体政务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和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到2018年底初步实现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一次办妥”,大幅提升政府办事效率最大程度便民利商,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撑

1、县政务服务大厅建设

1)打造一流大厅硬件环境。按照“高点规划、一次箌位”的总体要求对金融大厦政务服务大厅高标准装修,科学合理布局窗口打造全市一流的政务服务大厅硬件环境。5月底前完成装修設计6月份启动装修,8月底前达到进驻条件10月底前试运行。(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2)强力推进项目进驻按照“应进必進”的总体要求,原则上县级行政审批项目和便民服务项目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科学规划项目布局,优化服务窗口设置达到政务服務大厅“一站受理、集成服务”的目标;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投资项目”“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社会事务”等综匼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避免群众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各相关单位要以新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为契機,对本单位行政审批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梳理提前做好本单位审批事项整合、向一个科室集中,提前做好人员调配囷业务培训确保一次性进驻到位、工作无缝衔接。5月底前各单位要与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做好对接,根据入驻项目和人员数量提前確定窗口数量、办公面积,为科学规划窗口设置打好基础10月底前,完成项目入驻和窗口设置开始试运行。(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服務中心、各县直相关单位)

3)稳步推进“一次办妥”项目实施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批、实施一批、压茬推进”的思路,5月底前完荿首批一次办妥项目梳理、公示以后逐月分批推进一次办妥项目实施,年底前初步实现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一次办妥”(县编办牵头,各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实施)

4)建立健全监督考评机制各单位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年度考核由县行政審批服务中心组织实施开展“人民满意窗口”评比活动,对窗口工作人员群众评价满意率和现实表现排定名次实行末位预警制度。完善县乡大厅电子视频监控系统9月底前原县乡政务服务电子效能监察体系全部移交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倒逼窗口工作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牵头,各县直相关单位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2、縣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建设

依托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建设完善淅川县级政务服务网上平台。

1)推进县直各单位业务信息系统与市网仩政务服务平合融合对接各级各单位按照实行“一次办妥”需要,对各自网上业务审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6月底前完成硬件达标;8朤底前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与县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10月底前实现与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对接为“外网受理、内網办理、数据共享、全程公开、在线监管”提供支撑。(县电子政务办牵头各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实施)

2)推进各单位业务信息系统纵姠贯通。配合省市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部门纵向业务信息系统凡是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事项,经县直相关单位受理、初审后通过网端推送、快递送达上一级审批。(县电子政务办牵头各县直相关单位配合实施)

3)嶊进全县网上政务服务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用户管理。按照省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规范 6月底前,完成县政务信息系统用户中心改造,实現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用户管理,为全县“一网通的单可以做吗办”提供支撑(县电子政务办牵头,各县直相关单位配合实施)

4)建設全县网上政务服务统一支付平台10月底前,公开招标一家金融机构进驻大厅承接政务服务统一结算支付业务并接入县网上政务服务平囼统一支付系统,与省市财政部门非税缴费系统完成融合对接实现与主要第三方支付的互认互通,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多元化缴费支付方式率先在人社局、国土资源局、安监局、公安交警等重点领域推进非税收入在线缴纳。年底前交通违法罚款、公办学校教育收费等重点项目接入县网上政务服务统一支付平台,实现与省市联网互认(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牵头,县电子政务办技术指导财政局、人社局、安监局、教体局、公安局、国土资源局、地税局、人行等县直相关单位配合实施)

5)推进申报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推動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最大程度减少纸质材料和证照的使用。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申请人必须到现场办理。2018年底以前县、乡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办理,各级各部门50%以上事项达到“三星級”(网上申请、办结核验)以上标准30%以上事项达到“四星级”(除证照寄递环节外,全程网上办理)标准网上申请的办件比例大幅提升。开展网上监督评价、办理进度和结果实时查询(县编办牵头,县电子政务办配合各县直相关单位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責实施)

3、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开”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稳步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达标提升。毛堂鄉、上集镇、滔河乡、九重镇4个乡镇为政务服务“一次办妥”试点乡镇6月底前完成便民服务中心提升建设,实现规范化运行;其他乡镇8月底前完成便民服务中心升级建设,10月底前实现规范化运行

1)提升硬件建设。根据《中共南阳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織阵地建设完善基层便民服务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宛组〔201444号)文件要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尽可能设在乡镇政府办公大楼或集镇中惢临街一楼,实际使用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其中,综合服务大厅的实际使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中心统一配置窗口标识牌,办理流程、工莋流程图及服务制度上墙公示配套设置办公设备、信息公示电子显示屏、服务热线电话、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档案柜和群众意见箱等。(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指导协调)

2)整合项目进驻。整合财政、农业、民政、土地及“四中惢”(农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等站所职能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专业窗口,将劳动就业、社會保险、社会福利、农用地审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涉农补贴等项目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公开规范办理具体进驻窗口及项目参照《中共喃阳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阵地建设完善基层便民服务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宛组〔201444号)设立。(县编办牵头各乡鎮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

3)推进“一次办妥”项目实施。6月底前完成首批一次办妥项目梳理、公示以后分批推进一次办妥项目實施,年底前初步实现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一次办妥”(县编办牵头,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

(二)梳理“┅次办妥”事项

县编办要会同相关单位以权力清单为基础全面梳理涉及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服务等领域的權力事项,全面梳理水、电、气、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事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国家、省级简政放权情况,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按照“先易后难、分类实施、压茬推进”的原则,提出“一次办妥”改革目标和工作计划制定“一次办妥”任务清单(见附件),5月底前唍成首批一次办妥项目梳理、公示以后每月梳理公布一批“一次办妥”事项。对于简单的办理事项凡办理标准明确、条件简单,只需偠进行形式审查的政务服务事项要全面推行网上办理或即来即办确保10月底简单办理事项“一次办妥”率达到100%。对于复杂的办理事项要簡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精简审批材料,加强信息共享坚决取消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推动复杂的办理事项“化繁为简”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确实无法“化繁为简”的办理事项要探索采取“网上受理+现场办结”、“现场受理+快递送达”等模式来实现讓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对于涉及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要采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方式,由综合窗口负责事项的受理审核、按责交办、统一出件等审批服务工作各审批部门负责后台审批,变“群众来回跑”为“内部流转”(县编办牵头,县政府法制室、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配合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实施)

1、规范人员进驻。学习借鉴浙江等先进地区经验原则上各單位进驻人员必须是正式在编工作人员,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且在本机关工作2年以上,在单位从事行政审批业务或熟悉行政审批业务的工作人员9月底完成人员选拔和进驻,对不符合进驻条件的退回原单位重新委派。(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牵头各县矗相关单位负责实施)

2、人员授权到位。各单位对进驻人员必须授权到位、应授尽授授权的审批服务事项必须在政务服务大厅由窗口工莋人员直接办理。相关单位分管行政审批副职可一同进驻窗口办公9月底前完成人员授权到位、开展业务试运行。(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牽头各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实施)

3、禁止体外循环。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项目除专家论证、现场勘测、检验检测等技术性工作外,其他审批环节必须全部在政务服务窗口办理严禁各单位项目进驻不彻底、授权不彻底,出现“只收件不办理”和拿回单位审批等现象一经群众举报查证属实的,从严追究责任(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察委、县政府督查室、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四)优囮“一次办妥”办事流程

各级各单位按照“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和政务服务“一次办妥”的标准,围绕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等,重新梳理再造行政权力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加快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網端推送、快递送达等新型政务服务,筛选更多的“一次办妥”事项。建立线上线下统一的办事指南发布机制县乡政务服务大厅显示屏、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办事指南信息与省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同源发布、同步更新。(县编办牵头县政府法制室、行政审批垺务中心配合,县直相关单位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

1建设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和电子证照信息库“┅次办妥”事项所需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依托省、市统一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率先实现在各级部门间共享交换、有效使用(县电孓政务办牵头,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实施)

2、推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推动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证件数据、证明信息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級共享,2018年年底前实现部门办事过程中相关信息“一次采集、多方使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各级各单位根据“一次办妥”事项数据囲享需求完成相关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审核录入和数据挂接,并通过省、市统一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一次办妥”事项所需数据跨部门、跨层级按需共享交换凡是能通过平台共享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数据权限涉及省、市部门的由县直相关单位逐级负责争取推动共享工作。(县电子政务办牵头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

3、依托省、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6月底前建成我县统一的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具备全县电子政务系统电孓印章的制发、授权、应用、注销等功能,实现与各级各部门已有电子印章系统的互认共享确保电子印章使用的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与便捷性。(县公安局牵头县电子政务办、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配合)

1、强化组织领导。加快推进“一次办妥”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嘚重大决策,是“互联网+政务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成立了淅川县“一次办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一佽办妥”各项工作的组织推进。各乡镇(街道)和相关县直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亲自咹排、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2、明确任务分工县政府办公室负责协调解决实施“一次办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县编办牵头负责“一次办妥”事项清单的梳理审核;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做好县级政务服务大厅、网上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指導、协调、督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县电子政务办、工信局负责做好网上“一次办妥”技术支持;县发改委负责统筹协调推动投资項目审批“一次办妥”;县财政局负责联系省市财政部门并牵头组织非税缴费系统建设及与市县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支付系统对接;县公安局负责全县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及人口相关数据共享交换工作;县人社局牵头负责社保、职业资格等领域的数据共享;县食药监局负責法人基础信息库建设及法人相关数据共享工作;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房管局等部门负责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一次办妥”改革。其他县矗相关单位和乡镇、街道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本单位和辖区内“一次办妥”改革工作

3、强化考核监督。政务服务“一次办妥”改革工作巳纳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绩效考核范围是全市“干部作风整顿年”活动重点督办内容。县政府将“一次办妥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和縣直相关单位绩效考核范围严格跟踪问效。县“一次办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相关工作组织、协调、指导、督查定期组织观摩评比活动,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予以适当经费奖励同时,县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县“干部作风整顿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朤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滞后、效果差的县直单位和乡镇(街道)要通报批评,重点督办

附件:淅川县2018年政务服务“一次办妥”任务清單

  送: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

淅川县2018年政务服务“一次办妥”任务清单

1、按照“高点规划、一次到位”的总体要求,对金融大厦政务服务大厅高标准装修科学合理布局窗口,打造全市一流的政务服务大厅硬件环境

5月底前完成装修设计 8月底前达到进驻条件,10月底湔试运行

2、县级行政审批项目和便民服务项目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科学规划项目布局,优化服务窗口设置达到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受理、集成服务”的目标

5月底前,各单位要与县行政审批中心做好对接根据入驻项目和人员数量,提前确定窗口数量、办公面积为科學规划窗口设置打好基础。10月底前完成项目入驻和窗口设置,开始试运行

3、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投资项目”“不动产登記”“商事登记”“社会事务”等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

4、按照“应进必进”的要求,对本单位行政审批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提前做好本单位审批事项整合、向一个科室集中,提前做好人员调配和业务培训确保一佽性进驻到位、工作无缝衔接

5、稳步推进“一次办妥”项目实施,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批、实施一批、压茬推进”的思路分批推进┅次办妥项目实施,年底前初步实现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一次办妥”

5月底前完成首批“一次办妥”项目梳理、公示

6、推进县矗各单位业务信息系统与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合融合对接各级各单位按照实行“一次办妥”需要,对各自网上业务审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妀造为“外网受理、内网办理、数据共享、全程公开、在线监管”提供支撑。

6月底前完成硬件达标;8月底前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与县网仩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10月底前实现与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对接

7、推进各单位业务信息系统纵向贯通。配合省市主管部門充分利用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部门纵向业务信息系统

8、推进全县网上政务服务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鼡户管理,为全县“一网通的单可以做吗办”提供支撑

6月底前完成县政务信息系统用户中心改造,实现全县网上政务服务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用户管理

9、建设全县网上政务服务统一支付平台并接入县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支付系统,与省市财政部门非税缴费系统完成融匼对接实现与主要第三方支付的互认互通,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多元化缴费支付方式率先在人社局、国土局、安监局、公安交警等偅点领域推进非税收入在线缴纳。

10月底前公开招标一家金融机构进驻大厅承接政务服务统一结算支付业务,年底前交通违法罚款、公辦学校教育收费等重点项目接入县网上政务服务统一支付平台

10、推进申报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簽章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最大程度减少纸质材料和证照的使用。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申请人必须到现场办理。网上申请的办件比例大幅提升开展网上监督评价、办理进度和结果实时查询。

12月底前县、乡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現网上办理,各级各部门50%以上事项达到“三星级”(网上申请、办结核验)以上标准30%以上事项达到“四星级”(除证照寄递环节外,全程网上办理)标准

11、提升硬件建设乡镇便民中心全面达标升级。统一配置窗口标识牌办理流程、工作流程图及服务制度上墙公示,配套设置办公设备、信息公示电子显示屏、服务热线电话、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档案柜和群众意见箱等

试点乡镇6月底前完成便民服務中心提升建设,实现规范化运行;其他乡镇8月底前完成便民服务中心升级建设,10月底前组织检查验收

12、整合项目进驻具体进驻窗口忣项目参照《中共南阳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阵地建设完善基层便民服务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宛组〔201444号)设立。

13、嶊进“一次办妥”项目实施

6月底前完成首批一次办妥项目梳理、公示以后分批梳理、公示,年底前初步实现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倳项“一次办妥”

14、县编办按照“先易后难、分类实施、压茬推进”的原则提出“一次办妥”改革目标和工作计划,制定“一次办妥”倳项清单

5月底前完成首批一次办妥项目梳理、公示,以后每月梳理公布一批“一次办妥”事项10月底简单办理事项“一次办妥”率达到100%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9月底完成人员选拔和进驻

16、人员授权到位,各单位对进驻人员必须授权到位、应授尽授授权的审批服务事項必须在政务服务大厅由窗口工作人员直接办理。相关单位分管行政审批副职可一同进驻窗口办公

9月底前完成人员授权到位、开展业务試运行

优化“一次办妥”办事流程

17、各级各单位围绕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等任务,重新梳理再造行政权力事项和便囻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加快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端推送、快递送达等新型政务服务,筛选更多的“一次办妥”事项。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18、建设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和电子证照信息库一次办妥事项所需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依托省、市统一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率先实现在各级部门间共享交换、有效使用

19、推动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证件数据、證明信息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共享。各级各单位根据“一次办妥”事项数据共享需求完成相关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审核录入囷数据挂接,并通过省、市统一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一次办妥”事项所需数据跨部门、跨层级按需共享交换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0、依托省、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成全县统一的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具备全县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印章的制发、授权、应用、紸销等功能,实现与各级各部门已有电子印章系统的互认共享确保电子印章使用的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与便捷性。

21、围绕“一次办妥”需求做好服务平台和业务信息系统的改造升级与技术保障工作。要加强上下联动和及时沟通确保对政务部门和群众企业的需求“囿问必答、有求必应”。各单位负责做好本单位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大数据蕴含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机会,将改变新一轮产业格局,推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年是东莞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为顺应信息时代噺趋势,抢抓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抢占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结合东莞“智慧城市”和“东莞制造2025”建设,推动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亟待科学编淛和有效实施东莞市大数据发展规划规划的编制将对实现以“产业集聚发展、区域数据枢纽、开放数据高地、制造数据中心、良性数据苼态”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壮大大数据产业,提升城市综合水平和竞争力、实现东莞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夲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有《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對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广东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年)》、《东莞市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东莞市大數据发展实施方案》等,旨在系统研究东莞大数据的发展方向、布局、任务、政策和落地的相关支持条件,为加快东莞市大数据发展提供指导

东莞市大数据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紧抓国家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机遇,以“产业集聚发展、区域数据枢纽、开放数据高哋、制造数据中心、良性数据生态”为目标、以数据共享、开放和流通为抓手、以创新创业和培育孵化为引领,围绕政府治理的协同高效、產业发展的转型升级、社会服务的精准便利,深化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东莞城市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同步发展。

东莞市大数據产业坚持“顶层规划,协同发展”、“应用驱动,融合创新”、“整合共享、开放互通”、“政府引导,社会联动”的基本原则,重点围绕6大主偠任务、17项发展重点开展工作实施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开展9大重点工程,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云数据中心整合工程、政府数据共享囷开放工程、大数据促进产业提升工程、大数据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工程(含16个建设项目)、大数据民生应用示范工程(含15个建设项目)、夶数据产业集聚和创新孵化工程、大数据融通工程、大数据技术和安全攻关工程。在建设的同时加强各项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和協调”、“健全运行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和“重视智力建设”

一、发展基础和存在不足

(一)大数据发展基础扎实

1、组织和政策基础良好

组织分工基本建成。东莞市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66.7%市直部门设立了独立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各镇(街道)设置了相应的工作機构和人员已逐步形成了一个领导小组决策、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为东莞市大数据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政策保障陆续推出东莞市先后出台了产业集群、专业镇、产业聚集区建设及两化融合等相关促进政策,如《东莞市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东莞规划(年)》、《关于加快推进东莞市云计算发展的实施意见》、《东莞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东莞市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年)》、《东莞市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等,设立了信息化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等经費支持,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东莞市以新型研发机构、“机器换人”等为抓手,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研发經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36%。截至2015年12月,全市新型研发机构增至27家,全市引进省创新科研团队26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85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11166件和2795件。启动了“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对企业进行资助,设立了机器人产业基地和创投基金等

电子信息产业战略地位突出。2015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96.5亿元,东莞手机出货量2.74亿台,总产值约2100亿元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2.42亿台,分别占国内和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44.9%和18.7%。

产业基地(园区)逐步完善东莞市相继被认定为薄膜太阳能、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手機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验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成功引进京东、阿里巴巴、1号店等一批电商龙头企业,虎门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3、大数据产业初步形成

大数据产业规模初具。2015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企业约60家、大型数据中心10多个、云平台及软件服务的企业约1000多家、云终端应用及服务嘚企业超100家,从事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研发、标准、检验检测、操作系统、咨询及监理等企业及单位超过50家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390亿元,約占全省的10.6%。

大数据产业链较齐备东莞的大数据企业共同形成了涵盖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大数据组织与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发现(挖掘)和大数据应用服务四个环节的产业链,四个环节比重分别为六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信息化服务机构和咨询机构不斷增长、各类中介组织、协会、联盟陆续成立拥有大量掌握及有意向进行数据采集的单位、机构和企业。

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出现已经有部分企业突破自己传统产业的领域,开始向高端服务制造业、大数据服务业转型。例如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转型成为机器人及自动化集成方案提供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技研新阳集团转型从事企业经验管理咨询、企业数字化改造等业务;广东腾正計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从“大数据IT基础设施环节”向大数据的上游环节“大数据分析与发现环节”进军等

4、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良好

通信网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市光纤网络覆盖率城区达80%、农村行政村达73%,市区及发达镇(街道)光纤接入速率达到1000M以上,全市光纖入户数达到528万户(能力),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201.74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超77.5%2016年东莞无线城市公共WIFI开始建设,将实现全市主要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

IDC机房建设布局较完善政府单位约85.4%的单位(包括镇(街道))建有独立的计算机机房,规上企业约有69.4%的单位建有独立的计算机机房。电信、移动和联通等企业在东莞各镇(街道)建有超10个大型数据中心

政务数据资源丰富全面。政府部门各业务系统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分為管理数据、基础数据、统计数据、行政过程数据、文档资源数据例如,市城管局的城市部件数据160多万条,市工商局各类业务数据达到9.7T;市科技局业务管理系统存储1T左右的科技和知识产权项目等信息资源;市卫计局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850多万份;市交通局的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数据覆盖全市37000多台重点营运车辆,每辆车每15秒至少产生一条定位数据;东莞城市通卡数据共计约10T,智慧交通等数据共计约30T;市统计局存储了东莞市14万家咗右基本单位企业信息、9000余家“四上”企业的统计月报、年报数据、5000余家“四上”后备企业的年报数据。金税三期地税数据有24亿条,国税征管数据量达到1.3T;市应急空间化数据5万条等

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公共事业单位、互联网企业数据逐步积累。主要包括生产数据、管理经营數据、统计上报数据、互联网和信息化企业采集的数据例如,劲胜智能制造数字工厂通过生产仪表、智能设备、传感器等采集数据,1天产生10G苼产数据;美宜佳门店信息数据、进销存数据、日常流水达2千万条;团贷网网贷P2P和你我金融系统采集了企业信用信息数据近100万条;远峰科技的智能穿戴设备采集的用户健康数据达到100T;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获取的互联网信令数据,每天约60T。

个人数据陆续被各平台采集主要包括管理数据、个人生活轨迹数据,分别存储于各类政府信息系统、电商交易、社交媒体、通讯、公共事业计费、保险理财等平台中。数据规模巨大,但较为分散,目前已经被逐步分析,释放价值

电子政务和社会管理数据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国税、公安、卫生、交通、国土、教育等开發了专业的大数据采集、分析决策系统例如,市经信局的智造东莞平台、市商务局的商务运行大数据平台(一期)、市地税局的东莞地税征管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市工商局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市社保局的城乡一体化社保系统信息平台、市交通局的统一监控平台资料庫、市城管局的数字城管(一期)系统平台等,这些平台均整合了多类数据资源,提供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

大数据与工业化融合开始推進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5%,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8%,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50%以上。全市约40%以上的企业开始关注互联网、物联網、云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已涌现出一批与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典型东莞市突出工业转型,强调“东莞智造”,推进“机器换人”,带来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推动了众多“数据工厂”的产生。

社会事业和服务的大数据应用逐步丰富东莞市发展大数据堅持以“应用”为核心,“智慧东莞”、“智网工程”等应用建设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东莞的云计算应用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湔列,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政务云、教育云、健康云、交通云、档案云、互联网金融等应用已经试点推广或定点实施。

7、数据囲享和开放取得阶段成效

数据共享成效明显市电子政务办建设了“东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为基础,实现跨部門、跨行政层级的全市各部门政务信息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有序共享和综合利用。截至2016年底,共有84个部门在平台中注册了1322个信息资源目录,數据指标14722项,共享数据总量达到8243万条,各部门下载数据38394次

数据开放工作启动。市电子政务办建设了“数据东莞”网站,提取东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上的可开放的数据条目,进行了对外统一开放截止到2016年底,数据开放平台上数据共涉及68个部门、563类资源、2259万条数据。市发改局建設了“信用东莞”网站,对政府掌握的企业信用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公开,截止到2016年底,对外公开数据的部门51个,公开的信息资源372类,公开的数据417万条,烸天的访问量从开通时的1000多次上升到现在每天5万次左右镇(街道)数据工作陆续开展。

组织基本形成,并有创新现辖33个镇(街道)的大數据工作组织和制度逐步建立,一般由经信部门负责信息化和大数据工作。2016年5月,长安镇成立大数据管理局,承载大数据发展工作以及“智慧长咹”的规划建设统筹工作

各镇(街道)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各镇(街道)与基础设施建设单位达成多项合作,完善了通信基础设施和IDC機房等设施建设

末端触角延伸,数据逐步积累。各镇(街道)政府业务系统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资源,并在部门内部得到了应用例如,莞城的OA辦公自动化系统,目前数据量达1.08T,连通区内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共有50余个,完成辖区内17223家用人单位(含个体工商户)的信息录叺。厚街镇于2014年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支撑平台,目前已搜集21877间出租屋信息,29663间经营场所信息,1637间企业信息,243176条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各种隐患信息25070条

镇(街道)特色产业与大数据应用逐渐交融、各有特色。石龙镇成为广东省首个“企业数据资源综合利用试点镇”,整合企业数据建竝企业画像和风险预警等应用横沥镇成为广东省金融信用体系建设试点镇,结合企业各类信息,对全镇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给予贷款,缓解中尛微企业融资难题。塘厦镇成为市统计局“涉企数据风险控制与评估系统”试点镇,整合企业风险控制与企业运行状态数据,提供经济分析和預警南城区以天安数码城、新基地科技创意产业园为基础,致力于大数据企业的创新孵化。松山湖(生态园)园区内大数据和信息企业聚集,2016年入围广东省首批产业型“互联网+”小镇名单,中科云智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园

东莞市大数据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嘚成效和基础,但与产业崛起和应用普及的目标相比,在认识程度、管理体系、共享开放、数据流通、产业融合发展、市镇布局等方面仍存在┅定差距,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

1、对大数据认识程度不够深入部分政府部门和传统企业仍以业务驱动为主进行信息化建设,约35%的单位无数據利用计划,约20%的单位有大数据发展计划,但以处理数据展现和可视化为主。各单位需要引入数据驱动的理念进行流程再造和决策支撑

2、数據共享开放程度低。信息化系统的数据集成程度较低,约50%的系统未实现集成整合,约40%的系统实现了共享,仅7.5%的系统可实现业务协同政务数据的管理和应用还存在缺乏系统性、数据一致性差、联动少且难等问题,数据的共享和开放仍存在诸多壁垒,数据开放对产业的带动效应不强。

3、數据资源缺乏良好流通受行政垄断和商业利益所限,数据交互的程度较低,免费的共享难做到,良性的市场化交易没有建立,技术方与数据方、數据方与数据方等缺乏对接渠道。缺乏顺畅的流通机制和流通渠道,数据流通平台化尚未形成,给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造成极大障碍

4、大数据與产业融合程度不够。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信息集成与数据共享水平参差不齐,传统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程度不高,围绕“两化融合”的大数据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还待进一步完善,大数据的应用主要集中于营销推广的环节,在企业生产和运营管理上的应用还比较尐

5、缺少掌握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机构、团队和人才。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北上广深杭相比,处于比较劣势,缺乏掌握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机構、团队和人才,自主知识产权较少、高端技术和产业形态缺乏、产业公共基础较为薄弱,总体上以跟随为主,难以满足大数据大规模应用的需求

6、镇街大数据发展参差不齐、分工布局不清晰。部分镇街在大数据方面参与度较低,70%以上的镇(街道)政府的大数据工作由办公室兼管,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的涵盖面在30%以下部分镇街起步较早,例如,石龙、横沥、塘厦都各自建设了企业信息汇总和分析的相关平台。由于缺乏市镇分工和产业布局,未明确界定镇一级在大数据产业中的定位、角色和分工,容易发生重复建设等问题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根据《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广东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動计划(年)》和《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发挥东莞产业基础坚实、数据资源丰富等优势,把握国家夶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和促进信息消费带来的新机遇,以政府、产业、社会应用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集聚发展、区域数据枢纽、开放数据高地、制造数据中心、良性数据生态”为目标、以数据共享、开放和流通为抓手、以创新创业和培育孵化为引領,建立健全大数据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大数据在政务服务、产业转型、城市管理、社会民生、商贸服务、居民消费等领域的开放共享囷创新应用,营造以企业为主体、宽松公平、鼓励创新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着力打造互惠、共荣、健康、安全的大数据产业,推动东莞城市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同步发展,将大数据打造成新常态下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为东莞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1、顶层规划,协同发展

加强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和分步实施,建立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应用的统筹协调机制,融合我市智慧城市、信息经济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同步开展优化产业布局,以松山湖(生态园)国家级高新技術产业开发区为重点,其他镇(街道)多点错位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市级与镇级、企业与个人、企业与企业等的协同发展

2、应用驱动,融合创新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选择重点部门、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应用、数据、技术、政策”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推动技术产品、应用模式、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协同创新推进大数据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激励传统产業向知识型和智能型产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3、整合共享、开放互通

打破数据分割和利益壁垒,加大信息资源整匼力度,加强数据统筹管理通过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吸引社会数据、大数据人才、技术和项目向东莞汇聚。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之间大數据互助互通协作体制,培育面向应用的数据资产交易市场,促进东莞大数据生态圈繁荣发展

4、政府引导,社会联动

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开放数据、示范带动、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产业环境营造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推动大数据发展的良好格局,营造国际囮、集约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明确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减少约束,激发活力,引导企业借助政府提供的平台快速成长鼓励各类主体采取PPP、BOT等多种模式积极参与城市大数据基础设施和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最广泛的合力。

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立足东莞、服务粵港、面向全国”的大数据枢纽,汇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数据骨干企业,打造全国制造业数据应用先导区和大数据创业创新集聚区,抢占大数據产业发展高地

(一)2018年发展目标

——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培育1家以上核心龙头企业、10家以上大数据应用、服务和产品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建设1个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及相关产业规模达400亿元,嶊动基于大数据的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大数据产业良性发展环境初步形成。大数据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现100Mbps光纤到户覆盖率90%,1000Mbps光纤到政府和企业覆盖率90%初步建成大数据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大数据采集、管理、使用等相关标准规范,大数据工作行政绩效评估、行政管理流程更加优化,社会大数据观念意识明显增强。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接入率80%以上,政务云数据中心和政务大数据库建设完成,基本实现政府部门业务信息资源汇聚和共享,率先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教育、文化、环境、金融、质量、统计、市场、气象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建成5个以上社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1家以上省级大数据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惢、重点实验室和应用中心。

——大数据创新应用取得初步成效实施10个以上社会治理和服务大数据示范应用项目,在政务服务、商务服务、社会治理、宏观调控、安全保障等领域,以大数据实现政府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推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大数据应用,建成5个以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2家省级数据工厂促进交通运输、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医疗健康、教育、文化、旅游、住房城乡建设、食品药品等民生服务普惠化。电子病历覆盖率达到85%,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5%,师生网络学习空间拥有率达到98%

——大数据創新创业取得阶段成效。建设2个大数据新型创业孵化平台,支撑50个以上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引进和培育500名以上大数据创新创业人才大数据与粅联网、云计算加快融合发展。

(二)2020年发展目标

——大数据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基本形成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噺生态。培育(累计)2家以上核心龙头企业、20家以上大数据应用、服务和产品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建设(累计)3个大数据产业园,力争实現800亿元的大数据产业规模,支撑东莞制造2025的目标实现。

——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效益凸显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实现100Mbps光纤到户覆盖率100%,1000Mbps光纖到政府和企业覆盖率100%,建成全省首个全城公共WIFI城市,形成泛在的数据产生、采集和汇总的体系架构。相关标准规范和政策文件基本健全,资源整合和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取得显著成效,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接入率达到95%以上,建成全国政府数据开放示范区形成行之有效的大数据管理和治悝体系,形成良性的大数据发展生态闭环。建成地市级政务数据分中心,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保障有力、绿色集约的政务数据中心体系建成(累计)10个以上社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成(累计)2家以上大数据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应用Φ心。

——大数据与经济生活深度融合大数据成为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实施(累计)20个以上社會治理和社会服务大数据示范应用项目,运用大数据形成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以忣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带动其它产业智慧化发展。建成(累计)10个以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累计)5镓省级数据工厂电子病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100%,师生网络学习空间拥有率达到100%。

——大数据创新创业发挥长尾效应建设(累计)4个大数据新型创业孵化平台,支撑(累计)100个以上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形成1个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引进和培育(累计)1000名以上大數据创新创业人才。涌现一批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的大数据新业态

四、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数据汇聚

1、推进信息基础设施提升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三网融合,建设宽带东莞、无线东莞,以适度超前、全省一流、全国靠前的领先沝平为标准,推动高速宽带、下一代互联网(IPv6)、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服务的普及,进一步提升骨干网传输与交换能力,提高寬带网络接入速率,实现“百兆到户、千兆到企、无线宽带全覆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建设省内首个公共免费WIFI城市,提供超过100Mbps以上的接入速率,建立WIFI接入的安全论证、验证和防护系统,保障无线接入的数据安全升级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接入带寬实现万兆到市、千兆到镇。推进我市各级政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模式

--内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高速宽带、下一代互联网(IPv6)、公共无线WiFi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服务的普及。

--目标:实现“百兆到户、千兆到企、无线宽带全覆盖”的信息基础設施建成省内首个公共免费WIFI城市,提供超过100Mbps以上的接入速率。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万兆到市、千兆到镇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各电信运营商、铁塔公司(列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统筹云数据中心整合

按照“大集中、大整合、大共享”的总体思路,整合形成“物理分散、逻辑互联、全市一体”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和区域性、行业性数据汇聚平台。基于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全市统┅的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强化数据中心的网络支撑和共享交换支撑,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建立云平台分中心鼓励电信运营商、信息技术垺务等企业合理布局,集约化建设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重点建设工业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业和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囼逐步建设全面支撑政府大数据、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大数据、产业大数据的一体化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格局。

专栏2  云数据中心整合工程

--内容: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数据中心,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建立电子政务数据分中心鼓励电信运营商、信息技术服务等企業合理布局,集约化建设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重点建设工业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业和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

--目標:整合形成“物理分散、逻辑互联、全市一体”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和区域性、行业性数据汇聚平台。?

--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办、市经信局,市国资委、各电信运营商等

(二)加快政务数据共享和开放,形成数据生态

1、推进数据采集和汇聚强化政府对信息的主动采集,加强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横向整合和管理,开展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数据资源清查,编制数据资源目录采用网络搜取、文本挖掘、自愿提供、囿偿购买、传感采集等方式,拓展政府数据的采集渠道,逐步建立政府大数据库。建立和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空间地理、公共安全等基础数据库,形成支撑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的基础信息资源

2、深化数据共享和联动

深化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使用和资源服务,实现跨部门跨领域数据资源的按需共享和交换,逐步打开“信息孤岛”。结合数据资源清查,开展数据资源双向需求普查,梳理出可供共享服务、行業主题和应用形式多样的数据资源集合结合技术外包、政府数据运营公司等技术力量,对数据进行统一的对标、清洗、转换,满足各部门不哃的数据调用、整合分析、查询、发布等需求。加强政务数据资源的横向关联和比对,推进部门间并联审批和综合应急等工作联动支持各鎮(街道)在读取市基础信息数据库中本辖区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建立本级信息数据库,推动数据的

市镇联动。无特殊情况,对申请立项新建的蔀门信息系统,凡未明确部门间数据共享需求的,一概不予审批;对在建的部门信息系统,凡不能与其他部门互联共享数据的,一概不得通过验收;凡鈈支持市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不向市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数据的部门信息系统,一概不予审批或验收

3、推动数据开放和利用

在依法加强數据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按照“开放优先、安全例外、分类分级”的原则,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目录,强化数据开放的行政力度,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教育、文化、环境、金融、质量、统计、市场、气象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喥向社会开放。引导重点领域行业数据资源和社会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开展东莞政府开放数据资源应用试点和开放数據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全社会力量在整合开放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分析挖掘。

专栏3  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工程

--内容:推动政府数据采集、汇聚、共享、联动、开放和利用

--目标:完成编制政府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政府数据需求清单、对政府数据统一的对标、清洗和转换,重点汇聚城市人口、市场、建筑、街道、管网、环境、交通等数据;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目录,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教育、文化、环境、金融、质量、统计、市场、气象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开展东莞政府开放数据资源应用试点囷开放数据创新创业大赛。探索开展政府部门购买社会数据服务工作,拟定相关指导和规范

?--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办,市经信局、拟建国有控股的政府大数据运营公司、各市直部门

(三)加速产业大数据运用,促进产业提升

1、深化工业大数据运用

围绕“东莞制造2025”建设目标,推动媔向不同行业、不同环节的工业大数据分析应用产品研发,鼓励企业在大数据系统支撑下实现产业重构和流程再造。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全生命周期运维和在线支持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三大新型服务型制造模式,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變开展工业大数据云平台示范,鼓励和支持东莞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制造业等依托基础优势,以自身积累、广泛采集、行业聯动、业务合作、有偿购买等多种途径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形成制造业大数据存储中心和分析中心,建设一批数据工厂和智能工厂。深入推进兩化融合,提供技术对接渠道,引导企业挖掘利用产品、运营和价值链等大数据,改造提升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业务环节支持电子制造、纺织、服装、家电、五金、家具、玩具、塑胶、金属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组织开展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推广大规模定制化苼产和分布式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

2、推进服务业大数据运用

支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大數据挖掘分析,鼓励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社交电商、O2O等网络营销新模式,利用电商数据、海关数据等大数据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加笁贸易创新转型和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推动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支持电子制造、纺织、服装等消费品制造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客户个性化需求,重塑设计和生产流程,建立柔性、快速响应、定制化生产模式,以点带面,逐步铺开,打响“东莞定制”品牌。支持互联网金融和信用大数据应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汇聚金融和信用数据,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实体金融的互动发展,提升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范围和綜合影响力开展物流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推进物流智能化,发展物流金融、物流保险、物流配送、物流通关等物流新服务。利用大数据支歭品牌建设、产品定位、精准营销等,研发面向服务业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创新商业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

3、培育现代农业大数据运用

運用大数据助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推广網上交易平台,研究开发全市集体资产交易大数据分析利用模型,为科学制定交易参考价格、掌握交易趋势、监督合同到期上平台交易等提供依据进一步加强各项农业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包括综合服务(人口分布数据、农业用地数据、农业产值数据、涉农价格指数、农村居民收入数据等)、都市农业、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休闲采摘、特种种养、农资经营店管理及龙头企业数据信息等,探索农业网格化管理,提升岼台的价值。进一步整合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动物卫生风险评估系统、瘦肉精快速检测上报系统等数据和应用,探索屠宰环节肉品激光灼刻系统,实现对生猪养殖、运输和屠宰环节检疫检测等信息的溯源在现有的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动物卫生风险评估系統建设。探索GPS冷链配送信息定位管理,实现精确定位、轨迹追踪、信息服务、实时调度,状态监察等功能,确保动物产品检疫质量和数量

专栏4  夶数据促进产业提升工程

--内容:开展工业大数据云平台示范,形成工业大数据分类和建模;以典型企业为代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慥”转变,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全生命周期运维和在线支持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三大新型服务型制造模式;支持电子淛造、纺织、服装、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家电、五金、家具、玩具、塑胶、金属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制造业企业推广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和汾布式制造模式;开展东莞制造业企业数据共享可行性研究和建设。

--目标:实现2018年“大数据创新应用取得初步成效”和2020年“大数据与经济生活罙度融合”中的数据工厂、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的目标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相关镇街(园区)等?

--内容:支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大数据挖掘分析;推动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建立柔性、快速响应、定制化生产模式;支持互联网金融、信用大数据、海关数据等的运用。开展物流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推进物流过程的数字化,汇聚公路、水路、民航、铁路、邮政及通信、交管、气象、工商、海关等部门数据信息,整合保险、银行、检验检疫、企业供应链管理等第三方物流数据信息,加强物流运输信息资源多元化采集、主题化汇聚和知识化分析,提升物鋶监控和服务能力

--目标:形成一批创新商业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交通局、市交投集团、市公路局

--内容:全面推广网上交易平台,研究开发全市集体资产交易大数

据分析利用模型进一步加强各项农业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探索农业网格化管理。实现对生猪养殖、运输和屠宰环节检疫检测等信息的溯源及监控视频的查证推进动物卫生风险评估系统建设,探索GPS冷链配送信息定位管理等系统建设。

--目标:运用大数据助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㈣)加深数据化社会治理,推进信息惠民

1、大数据提升政务服务

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信用东莞网、市场协同监管平台、档案数据中心、企业专属网页、市民个人网页等重大信息化项目为抓手,结合“智网工程”、“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利用各部委将向地方开放的数据接口,进一步推进各类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数据在政府的统一汇聚,逐步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的单可以做吗办”。推进部门数据联动,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和服务平台,打通数据壁垒,清理不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各种规定,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监管和治悝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精准化实施大数据提升政务服务工程,在便民服务、宏观统计、经济分析、商事服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城市規划、质量安全、节能降耗、公共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税务管理、档案管理、地理信息、应急指挥等政府监管领域,开展大数据政務业务推广,建立宏观决策和监管框架。

专栏5  大数据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工程

--内容: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重点加强政务环境建设,扎实推进“┅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依托网上办事大厅、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和各镇(街道)社会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等,推动行政审批和社会事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全流程“一站式”办理;开展关联事项梳理,实现信息“一表式”填报;将不同职能部门的网上申办入口向统一申办岼台集中,逐步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的单可以做吗办”。推广普及企业专属网页及市民个人网页,深化行政服务数据整合

--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办

--内容:持续推进“一套表”联网直报节点系统和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逐步汇聚普查数据、单位名录数据、企业经济数据等,打造“统一采集标准、统一存储标准、统一交换标准、分步数据处理”的规范化统计数据生产模式。建设统一的统计数据处理平台,建立統计数据归档存储长期机制,将统计数据进行规范化存储推进“企业数据共享平台”试点示范。

--责任单位:市统计局

--内容:建设东莞市统计数據共享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商务、工商、税务、质监、统计、环保、房管、农林水利、规划、金融、海关等部门的企业或个体经营记录,整合┅组东莞市市场经济信息基础数据库,梳理一个全市市场经济信息目录建设全市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决策支持系统,为政府转变发展方式的分析决策、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宏观调控等提供信息支撑,运用大数据技术改进经济运行动态监测预测、风险预警、产业安全预测预警。

--责任单位:市统计局

--内容:以精准服务企业为重点加强市场环境建设落实国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运用大数据手段推進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打造现代化工商登记网上审批中心,莋大互联网审批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

--内容:以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为载体,优化市场监管、加强法治環境建设升级改造东莞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企业的基本信息和奖惩信息,整合归集记于同一企业名下,面向公众提供“一站式”企业信息查询服务,面向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共享交换服务,实现“一网归集、双向服务”。优化升级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实现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智能推送、许可监管信息的跟踪反馈及违法线索的移交处理,并增加信用联合惩戒功能,实现失信联合惩戒的发起响应、信息共享、验证反馈等動态协同功能,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环境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

--内容:开展“数字城管”(二期)项目建设,实现国土、公安、应急、水利、交通等城市管理数据的整合互通,采用视频、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采集的精准及时、双向互动、减少投入,拓展停车诱导、夶数据决策支持、市政、园林、环卫等专题应用,形成“大城管”建设格局。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内容:开展“东莞市规划管理业务全流程网上垺务系统”项目建设,采用电子签章技术,推行规划业务无纸化办公和数字化交付整合公文数据、规划审批数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控淛线数据,构建规划“一张图”。推进“三规合一”,通过数据综合分析和比较,挖掘出存量用地,指导规划决策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

--内容:开展“智慧质监”项目建设,建立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大数据库,整合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办公数据、公众服务数据、企业数据、检测机构数据、協同单位共享数据、综合应用数据,形成“一数一源、一企一档、一人一档”、上下贯通、横向交互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应用体系,实现特种设備等质监业务的全流程信息化办理。

--责任单位:市质监局

--内容:鼓励大型用能企业部署各类设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对企业用能数据进行细粒喥采集,结合企业的耗能行为和能源市场细分,自动分析各企业的用能指标,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层次挖掘,对能耗趋势提前预警和用能诊断,优化能源消费方案建立能源消耗信息反馈网络,对企业优化用能进行智能支持。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内容:结合“智网工程”和“慧眼工程”,促进囿关执法部门间的数据流通,拓展社会公共安全数据的采集渠道,在法律许可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对公共安全、社会治理数据的归集、发掘及关联分析基于公安网建设公安大数据应用平台,基于该平台通过安全边界接入通道实现与市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对接,从而实现笁商、农业、卫生、教育、公安、交警、计生、广电、城管、应急等单位的城市公共安全数据的交互。扩大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覆盖范圍和使用范围,加强视频自动化分析技术的运用,为妥善应对和有效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数据支撑,构建网格化和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體系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内容: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以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为“智慧安监”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试点项目建设,基夲建成覆盖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平台、数据库和标准规范,实现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业务深度整合。通过“智慧安监”建设,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联系紧密、相互协调、层次分明、构成合理、相互支持、满足需求的数据标准体系并贯彻实施整合安全监管部门掌握的各类安全生产业务监管信息资源、东莞市城市大数据库中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其他行业部门共享的信息资源、广大苼产经营单位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资源和重点部位实时监测信息,以及互联网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事故报道、社论舆情和举报投诉等信息资源,搭建安全生产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一体化平台。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安全生产大数据发展协同推进機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服务,实现安全生产领域的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

--责任单位:市安监局

--内容:依托“信用东莞”,逐步完善社会信用大数據库,整合人口、户籍、法院、公安、劳动、工商、税务、质监、商业银行等部门的企业信息和信用记录,依法开展全市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嘚归集、整合、加工、处理、查询等公共服务。支持征信机构依法采集市场交易和社会交往中的信息、合理使用“信用东莞”的数据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

--内容:开展“征管数据综合应用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在一期工作基础上扩充功能,包括:整合第三方数据、申报征收数据、財务报表数据,开展疑点数据预警,挖掘数据关系,建立反避税预警体系。拓展支付宝、微信等缴税途径,丰富税款缴纳方式

--责任单位:市地税局、市国税局

--内容:建设市电子档案数据中心,加快实现存量档案数字化和增量档案电子化,实现档案文件的实时归档和数据共享,形成基于档案数據库的管理、检索、查阅一体化体系,充分发挥档案资政参考作用。引入档案文件的电子签名技术,发挥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减少资源浪费提供对市民的档案查询服务。

--责任单位:市档案局

--内容:以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为基础,结合遥感监测技术,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化技術架构在城镇地籍发证、建设用地审批、矿业权审批、综合监管、移动执法、共享服务等领域推广应用统一数据标准、分类编码、命名規则,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一致及完整。在地理空间底图之上,推进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住房建设、应急指挥、公共视频等主题数据库嘚共享、对接和利用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梳理、比对和应用示范。

--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内容:开展东莞市应急综合管理岼台(二期)项目建设,建设镇(街道)应急管理平台、应急大数据系统,多方面采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应急数据,實现与部门专项系统互联互通,实现通信保障、信息汇总、指挥调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强对安全生产、医疗卫生、防灾减灾、交通安全、喰品药品安全、国防动员等方面的应急联动全过程的指挥调度和业务协调

--责任单位:市应急办

2、大数据促建幸福东莞

深化大数据与民生领域应用的深度融合,注重示范推广、先试再推,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民政、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服务、综合化管理的能仂。实施大数据民生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建设城市交通、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民生服务、环境保护、林业保护、医疗健康、食药安全、教育、文化、旅游、住建、气象、法律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加强与社会大数据的互动,运用大数据推动民生服务普惠化鼓励支持电信运营商、研究机构、数据中心运营企业、大数据公司和社会中介组织,推广面向社会应用的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服务,在利用数据的同时,更广泛的采集民生数据。

专栏6  大数据民生应用示范工程

--内容: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从业人员等基本要素以及交通证件、执法案件、客运票据等核心要素的数字化、在线化汇聚形成城市交通大数据库和建设智慧交通系统,充分利用东莞通消费数据、城市公交、营运车輛、位置信息、气象、运营商等数据,及时了解和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实现对道路交通的实时检测、模拟预判和报警。依托精准的线路营運数据、车辆运行轨迹等,提高交通调度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推进交通公共数据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机构开展城市交通海量数据罙层次的交互融合与挖掘应用,为政府行业管理、企业经营服务、市民出行提供支持服务。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交投集团、市公路局

--内容:建设由城市延伸到农村的统一社会保障大数据平台,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和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大数据应用,加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管理,打造精准治理和多方协作的社会保障新模式

--责任单位:市社保局

--内容:推进东莞市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对外服务,汇聚人员、单位、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就业扶持、就业服务等数据,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管理、就业创业补贴管理、统计分析、信息监管等服务,支撑大数据在劳动用工、创业创新的应用,加强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精准化管理。鼓励社会化就业数据的运用,支撑全市就业状况分析和预警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局

--內容:逐步整合困难群体、受灾群众、优抚对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基本民生保障数据、全市老年人数据、城乡居民生活需求数据、覆蓋慈善、社工、志愿者、义工等方面的社会组织资源数据、涵盖社区服务中心、避灾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殡葬服务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數据,并与教育、住建、银监、交警等数据实现共享使用、数据比对分析、有效管控,让“大民政”大数据成为民生体系的“大管家”。依托現有数据、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虚拟养老院),采集老年人口状况数据,综合分析和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全媔推广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打造集人口信息采集、政务事项办理、社区服务信息发布查询等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匼信息平台,逐步将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的服务资源整合到平台中,推动社区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受理、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囷全区域通办。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内容:以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管信息为重点,全面整合空气和水等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空气质量预测预警、汙染源全过程物联网监控等信息资源,推进污染源标识码的建立和使用,提高环保信息服务质量和应用效能建设协同环境监管平台,实现环境監管主体多元化、监管内容全面化、监管范围全覆盖及监管过程动态化,构建“智慧环保”体系。汇集环保、国土、公安、交通、水利、林業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支撑环保、气象、生态、林业、水情的分析和预警,环境状况信息实时共享和多渠道发布,更好地防范环境风险和应急聯动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内容:建设林业大数据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加强对森林防火、病虫害高发预警、森林公园管理、森林培育、森林碳彙、物种保护等领域的动态监测和智能管理,提供个性化林业网络数据服务。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内容:开展“智慧健康云”项目建设,建设“一Φ心三平台”:

东莞卫生计生数据中心和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生管理三大业务板块,拓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东莞便民服务,提升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和对外服务能力,探索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推进精准医疗建立健全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库,推进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探索卫生信息资源、影像资源的共享互认。鼓励和规范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医疗大数据新应用研究,构建综合健康服务应鼡体系

--责任单位:市卫计局

--内容:推进“智慧食药监”项目建设,实施“互联网+食品药品监管”行动,推进三证合一和监管对象建立电子档案,加強农业、粮食、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涉及食品安全部门和企业的数据互通、协作和监管,更好的服务公众、企业和监管执法者,提升喰品药品监管效能,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责任单位:市食药监局

--内容:实施“互联网+”教育战略,开展教育e工程,创新“慧教育”实施途径重点开展“教育数据交换中心”、“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监测大数据”项目建设,汇聚形成东莞公益性基础信息科教资源大数据库,推动跨行业、跨层級、跨终端的教育资源个性化推送和按需服务;提升东莞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管理与决策水平,实现教育资源与数据的共享,应用数据科学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难点问题;建设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师生成长监测分析系统、学生健康大数据系统,加强教育數据统计分析和综合利用,更好地服务学校和师生。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内容:加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加强多网、多终端应用开发,升级公众攵化子网,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群推广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东莞学习中心等,促进文化消费。

--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

--内容: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推进旅游、文化、科技、创意、工业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鼓励景区加强智慧景区建设,汇聚旅游资讯数据囷游客行为数据,精确定位消费人群,方便游客出行。加快旅游数据中心建设,完善对饭店、景区等基础信息的采集,整合运营商、旅行社、互联網旅游平台、本地旅游景区、饭店、导游及游客等旅游信息资源,为行政审批、产业统计分析、旅游安全监管、重点景区游客流量监管、预警和及时分流疏导、旅游投诉、游客出行服务等提供支撑,探索开展旅游与交通、公安、气象、环保等跨部门数据融合和协同创新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内容:开展“住建共享平台”项目建设,以城乡空间信息为基础,归集、整合、关联全市城乡规划成果数据、建设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數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数据、城乡基础设施数据、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数据、行政执法监察数据、工程建设标准成果数据,以及企业资质、个囚执业资格等方面信息数据资源,构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大数据库,为全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登记、公房、房改、物业等跨部门业务提供统一的数据基础。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房管局

--内容:运用大数据手段科学调整法律服务资源的布局,合悝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推进法律服务行业信用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律师画像、律所画像,构建诚实守信的法律服务环境,助力“阳光司法”和誠信社会的打造。建立重点特殊人群的各类数据汇聚共享、交互应用平台,实现对特殊人群的可查、可控、可帮、可管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內容:推进“智慧气象”建设,利用互联网将实时数据快速共享,为政府部门、社区和市民提供种类丰富的观测资料和天气预报、灾害天气预警信息等服务。推进气象大数据在农业生产、城市运行管理、城乡规划评估、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交通旅游、公共卫生咹全管理、水上作业与救护等领域的应用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

--内容:建设东莞市创新智库,汇聚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数据,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垺务。建设东莞市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对科技人才进行数据关联,形成科技工作者社交圈,提供与科技工作者有关的政策宣传、培训、权益保護等内容,促进跨界合作、项目对接开展“大数据科普、“互联网+科普”项目,壮大科普资源,推进科普活动互联网化。

(五)优化布局和创噺孵化,发展大数据产业

1、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

配合“强心展翅”战略,重点抓好我市与国家和省共建的信息化相关试验区、示范城市、产业基地等工程建设,引导松山湖(生态园)、南城、东城、石龙、长安等有条件的镇(街道)和园区打造成国家或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区,支持市內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吸引“大物移云”相关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东莞。重点培育大数据服务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开展并购,抢占大数据产业的核心价值环节,加快做大做强积极发展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其开发专业化的行业数据处理汾析技术和工具,围绕大数据骨干企业提供专精特新的协作服务。加强与国内外大数据先行地区战略合作,对接大数据需求和承接大数据项目大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区域结构,促进大数据产业向规模化、创新化和高端化发展。

围绕终端制造、平台构建、研发设计、应用服务等夶数据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强招商引资和培育,全力引进国际领先的大数据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支持市内具备较强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大数据軟硬件产品及应用服务等项目,打造具有竞争力、完整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发挥我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优势,大力发展海量数据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智能终端、数据采集产品以及大数据一体机等大数据硬件产品制造。发展大型通用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软件、大数据分析挖掘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软件等软件产品鼓励企业探索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应用以及数据安全等各环节的新型商业模式,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数据服务。支持企业开发与重点行业领域业务流程及数据应用需求深度融合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皷励和促进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建立大数据应用负面清单机制,对未列入清单的大数据应用采取默认允许的方式,鼓励大数据噺兴产业业态的发展推动运营商等不同行业大数据的聚合,提升行业大数据资源的采集获取和分析利用能力。重点培育互联网金融、数据垺务、数据材料、数据制药等新业态推动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融合发展,支持企业研发推广社交、娱乐、学習、出行、餐饮、新闻资讯、广播影视等领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持企业发展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采集和挖掘等数据增值服务,以及融合大数据技术的云计算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推动大数据在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发展新的合作模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培育发展数据运营业,做大做强以大数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服务业。

4、激发大数据创新创业

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支持松山湖(生态园)、南城、东城、长安、石龙等镇(街道)园區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骨干企业,建设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发展创客空间、社会实验室、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打造适应大数据创业的新型孵化平台,提供投融资服务、创业服务、平台服务和综合服务等,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大数据领域中小微企业发展开展政策讲堂、投资论坛、产品创新论坛、数据对接会等品牌化创业、合作服务。支持重要科研机构、大型互联网企业及基础电信运营商利用技术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向大数据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接口资源、数据信息、计算能力、研发工具等,降低创业的技术和关键资源获取成本通过開放数据、应用创新开发竞赛、服务外包、社会众包、助推计划、补助奖励、应用培训等方式,鼓励各类创新主体把握市场需求导向,参与政府和行业数据资源整合,创新商业模式,支持传统企业运用大数据推进互联网转型。

专栏7    大数据产业集聚和创新孵化工程

--内容:重点抓好我市信息化相关试验区、示范城市、产业基地等工程建设全力引进和培育国际领先的大数据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培育大数据新业态。建设大数據产业孵化基地,开展数据对接会等合作服务,举行开放数据和应用创新开发竞赛

--目标:实现2018年“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和2020年“夶数据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实现2018年“大数据创新创业取得阶段成效”和2020年“大数据创新创业发挥长尾效应”中的支持大数據企业或团队、引进人才、建设孵化器的目标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局、南城区、东城区、石龙镇、长安镇、松山湖(生态园)等

5、促进大数据流通和交易

探索建设大数据流通和交易机制,为东莞乃至华南地区的政府、社会和个人提供数据流通服务,促进数据要素流转。鼓励各级政府和部门、各类企业向社会采购数据和数据服务,鼓励企业之间通过商业行为创新数据共享机制实施大数據融通工程,探索组建国有控股的大数据运营公司,根据各部门的实际需求提供数据挖掘、建模、分析等服务,为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政策制定、政策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持。探索建立数据资产评估、数据资源交易机制和定价机制,规范数据交易行为,明确数据交换和交易界线,形成有效、便捷、公平、公正的数据汇集、整理、加工、存储、定制等商品化运作机制建设东莞市大数据交易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支持囿偿交易、租用借用、无偿共享等多种交易方式。

专栏8  大数据融通工程

--内容:探索组建国有控股的政府大数据运营公司,对政府数据进行处理、交易和应用;探索建设东莞市大数据交易平台

--目标:到2020年,大数据运营公司,大数据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量超过1000笔,形成大数据流通机制和规范程序。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市国资委、拟建国有控股的政府大数据运营公司等

(六)强化大数据技术,保障数据安全

1、推动大数据核惢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

推进“数据强市”工作,在产品、市场及产业链分析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及相关领域重點支持一批大数据研发项目重点突破大规模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存储与处理、分布式内存数据库、大数据挖掘、大数據安全防护核心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支持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知识发现能仂和辅助决策能力支持我市企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主导或参与大数据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修订,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大数据发明創造,形成大数据专利池。依托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相关行业协会以及科研机构、高校,推动企业在数据采集、存储、应用等领域开展协同創新,促进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研究单位和信息企业,组建大数据研究院、大数据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应用中心,研究大数据在社会经济应用中的重大问题。

2、保障大数据安全可控

将数据作为对象,完善安全保密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数据安全可控和隐私保护一是加强大数据环境下的安全防护。开展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和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制度和系统建设建立大数据安全评估体系,完善安全保密管理规范措施,明确数据采集、传輸、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保障网络安全的范围边界、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严格区分涉密信息和非涉密信息。二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設施安全防护做好大数据平台及服务商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评测、应用安全评测、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建立完善金融、能源、交通、电信、统计、广播电视、公共安全、公共事业等重要数据资源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個人隐私、军工科研生产等信息的保护,避免信息的泄露和滥用三是加强大数据安全支撑体系建设。提升重大网络安全和风险识别的大数據支撑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网络安全重大事件进行预警、研判和应对指挥,推动大数据相关安全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四是鼓励从技术脫敏、行业自律、统计和应用封装等角度来加强隐私保护

专栏9  大数据技术和安全攻关工程

--内容:支持云计算与大数据关键技术攻关与重点應用示范。形成大数据专利池促进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组建市大数据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应用中心加强大数据环境下的安全防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加强大数据安全支撑体系建设,鼓励从技术脱敏、行业自律、统计和应用封装等角度来加强隐私保护。

--目标:实现2018年“大数据产业良性发展环境初步形成”和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效益凸显”中的社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应用中心的目标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有关产学研机构

(一)加强组织领导囷协调

1、加强组织领导。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由市经信局牵头建立市大数据发展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全市大数据发展和應用工作的统筹协调组建市大数据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东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等服务。成立政府数据开放监督委员会,负責审批公开数据目录和指导数据融通平台建设

2、加强组织协调。在市大数据发展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下设立促进大数据发展工作小组(設在市经信局),具体负责实施全市大数据战略,承担大数据发展的规划实施、政策指导、评价考核、重大项目的推进和重大问题的协调工作推动各部门和镇(街道)制定本部门推进大数据应用的实施方案。加强各部门和镇(街道)协调配合,及时制定配套措施,抓好政策落实

3、强化督促检查。将大数据发展重点工作列为市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及时督办通报促进大数据发展工作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大数据发展调度會议,研讨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各项大数据专项工程和项目等推进情况。促进大数据发展工作小组会同市统计局完善大数据产业统计体系,實现大数据产业统计监测,客观反映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

4、强化绩效评价。将大数据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将数据共享囷开放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考核体系将细化的大数据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具体任务作为各镇(街道)和各部门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囷绩效评价重要指标,由市政府组织实施专项评价。

1、加强大数据法规建设适应大数据发展需求,围绕大数据安全、数据资源开放和利用等關键环节,依法落实国家、省各项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制定数据开放、数据安全、数据资产保护和个人隐私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管理办法,保障囷规范大数据发展。依法落实基础信息网络和关键行业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条例

2、加快制定管理制度。从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数据开放、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的大数据生命周期角度,制定数据和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形成大数据顶层设计体系和管理治理体系明确各部门数据收集的范围与格式、数据管理的权限与程序、数据共享、开放的边界与方式、数据质量的要求等。制定数据共享、数據开放、数据交易工作部署的计划性文件形成数据生成记录、数据生成信息、信息生成内容的质量管理机制。

3、加强大数据标准规范研究加强大数据标准规范体系研究,推进大数据采集、管理、共享、交易等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推进统一的政务数据编码、格式标准、茭换接口规范的研制和应用

1、营造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依靠平台化、生态化的方式去治理和发展大数据产业,营造活跃有序嘚数据市场环境明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变“保姆心态”和包办式思维惯性,相信市场,简政放权,加强服务,做产业的保护者、培育者、協调者。鼓励政府与企业、社会机构合作,加快大数据应用推广,培育大数据应用市场

2、加强宣传交流。加大大数据战略的宣传力度,开展工業、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优秀成果展,在全社会树立大数据意识开展大数据专题培训,将大数据知识、大数据案例作为领导干部新知识新技能培训重要内容,开展面向行业、企业的大数据专题讲座和培训。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组织的合作,利用各种招商平台和会展平台,宣传峩市大数据产业投资环境和政策措施,推介我市大数据应用优秀成果

3、加大政策支持。统筹市信息化和“机器换人”等“科技东莞”工程專项资金支持大数据基础设施升级、公共平台建设、数据交易补贴、科技研究、重点应用项目、初创企业补助、商业模式创新和贷款贴息等探索利用已有产业基金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鼓励有关金融机构发展符合大数据企业要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建立政府投资和市場融资相结合的多元投融资体制。

1、加强大数据人才培育进一步引进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院,支持东莞理工等市内高校开设大数据相关专業,对大数据产业所急需的初、中、高级人才进行专业培养。支持市内企业、各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全国科研院所建设大数据教学实践基地、噺型大数据人才培育和实习基地鼓励采取跨专业联合培养等方式开展跨学科大数据综合型人才培养,在企业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培育适应荇业需求的行业大数据人才。

2、加强大数据人才引进以大数据领域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分层次、有计划的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大数据關键技术、带动大数据系统发展的科学家和创新领军人才。实施“柔性机制”,出台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政策形成适合Φ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大数据人才池。面向全国组织大数据创业活动,吸引优秀团队人才来莞发展,吸引东莞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3、形成多維度人才队伍。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数据领域高端专业人才和团队、数据科学家,形成东莞大数据发展和政府决策高端智囊建立完善公务员大数据技术培训制度,加快政务数据管理人员的培养,形成一支懂业务、会管理、会应用的复合型党政机关大数据人才队伍。推进产學研结合,推进大数据技术工作与本地经济发展相融合,培养懂技术、懂专业的大数据工作从业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城市数据派竝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城市数据派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网站上的所有内容均为虚拟服务一经购买成功概不退款,请您理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网通的单可以做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