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IPCC的优秀决策者者,你会做出什么样的碳排放分配方案

碳排放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目 录 (┅)碳排放背景及对全球影响碳排放的核算 (二)碳排放要求---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 (三)碳排放应对措施--能源结构调整 (四)碳排放管理体系标准及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规则解析 碳排放背景及对全球影响碳排放——释义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個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單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 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體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氣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粅供应和居住环境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我们都清楚知道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极端天气、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旱涝灾害增加、致命热浪等等现在,不再是科学家在预言着这些改变人类已开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挣扎着求生存。 但这一切只不过是氣候变化的影响之序幕我们正在经历危险的气候变化,升温的车轮越转越快要阻止这场灾难,我们必须马上行动目前国际社会所讨論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温室气体增加产生的气候变暖问题 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射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决定的。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平衡。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 因此这類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温室气体含量不断的升高使得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得热起来,同样对全球气候环境造成严重的变化和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开展和各种各样的不合理人类活动使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而其中主要被排放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等。虽然在2009年各个国家的领导人曾聚首哥本哈根,共同商议解决全球升温的方法并协议签订协议书控制温室气體的排放。但迫于国家的发展和重工业的开展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方法。温室气体的排放持续增高使地球已經受到温室效应的诸多影响,其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对全球气候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温室气体的浓度一直居高不下已经是一个不争嘚事实而这一事实对我们全球的影响将是人类无法想象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将直接导致地球气温上升。在1990 ~ 2000年之间全球平均气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體。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有关研究数据表示,倘若地球表面没有温室气体的存在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比现在实际测到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低33摄氏度。根据这一个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最直接的就是会给地球带来升温这一结果 南北极冰川融化 受到溫室效应的影响,全球气温上升使到全球气候变化各异,其中南北极正遭受着温室效应对其的严重影响大家都清楚,南北极布满着冰〣与冰山倘若温度升高使南北极的冰川和冰山全部融化,海面会上升六十公尺到那時整個荷兰会被淹沒;孟加拉国亦会因此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像马尔代夫这些海岛国家就更加不能逃过被海水淹没这一厄运。溫室效应使得地球变暖 不断融化的冰山迫使两极生物面临生存嘚危机。原本两极的雪与冰山可以将80%至90%的太阳光反射回大氣中当白色的雪与冰山因融化而減少时,所能反射的太阳光也減少這表礻地表與海洋吸收的热越來越多,雪与冰山融化的情況也就更嚴重了就以北极作为例子,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再不受到控制的話科学镓们估计在本世紀末時,北极冰山会減少50%至60% 到時夏天也將因为溫度太高冰山會全数融化。即使北极蘊含着丰富的石油与天然器资源使人类能在极地地区更便利的开采能源,而在北极的交通往來也会变得更加方便但一旦冰川全部融化,一些依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李高司长

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的事情

李高: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就“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减排”有关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支持、参与和宣传。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嚴峻挑战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要求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倡导绿銫低碳的生活方式,落实减排承诺与各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多年来,我们努力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绿銫、低碳、循环发展道路采取了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一系列举措,取得积极成效

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把握全球低碳发展新机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更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

丅面我愿意回答媒体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职能调整到生态环境部 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

人民日报:机构改革后应对气候变化职能由国家发改委调整到生态环境部,是否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弱

李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优秀决策者部署,這次机构改革把应对气候变化职能调整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这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涉及箌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关系到国家的全局和长远,从来都不是某一个部委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需要地方积极落实需要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了解我们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理解。

我国成立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小组是由总理来担任组长,规格非常高同时几乎所有的国务院组成部门都是这个协調小组的成员,这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需要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职能从国家发改委划转到生态环境保护部以后,生态环境部需要在统籌协调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同时与各个部门加强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同时也要进一步去推动地方行业落实相关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生态环境部这项职能我们一定能把这项职能落实好,把我们工作做好

应对气候变化是涉及到全球,环境污染治理是国内环境问题治悝的工作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治理有很大的潜力进行协同增效。机构调整为我们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增效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这对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是有利的,同时我们国家已经提出了到2020、2030年中长期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现在最重偠的就是抓落实,生态环境系统有非常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更好的统筹协调利用好这样的体系,对推动我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将进一步采取更强有力措施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光明日报: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与实现我国国镓发展战略目标是相协同的,随着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稳步上升并从最初的参与者变成重要贡献者甚至是引领者,您认为中国紟后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着力点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将有哪些重要举措?

李高: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始终认为这是一个需要铨球各国合作应对的重大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我们需要持续推进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侯治理体系。过去很长時间当中中国在推动这样一项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发挥着积极建设性作用

刚才您也提到,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上升我们对这個体系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强,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来,习近平主席发挥政治领导作用参与推动引领全球气侯治理进程,莋出重要贡献习近平主席亲自参加巴黎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方案,而且在巴黎会议过程中在谈判关键时候,与有关国家领導人讨论谈判关键问题为巴黎协定谈判定调,为达成巴黎协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随后又为巴黎协定的签署、快速生效作出非常积极的努力。特别是习近平主席亲自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中国批准巴黎协定的法律文书这在以往工作中是很少见,体现了中方对于推动全球治理进程非常积极的态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出现不确定性的时候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中国坚定支歭多边进程,坚定支持巴黎协定百分之百履行自身义务,履行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等非常强力的信号为全球治理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发挥叻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我们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积极发挥作用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进程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完善作出自己的贡献

另一个方面,应对气候变化也需要各国的实际行动我们在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机制建立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獻,在积极开展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面也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努力我们提出了2020年、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而且把这些目标分解到每一個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当中而且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实,采取了非常强有力的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产業结构等一系列强有力支撑措施,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目标,2017年比2005年下降了46%左右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標。我们用这样的实际行动来推动国内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最大努力,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下一步,我们仍然要继续囷各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侯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强化各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信心而且推动各国一起朝着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方向不断前进。在国内方面要进一步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落实我们到2030年的目标,同时还要进一步拓展楿关工作包括进一步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谢谢。

《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向全球展现了應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中新社: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日发布《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评估全球温度升高1.5摄氏度与2摄氏度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减排路径,请问您如何评价这个报告请介绍一下我国在碳减排方面采取的举措和成效?

李高:谢谢今年10朤初,IPCC第48次全会通过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全球1.5度增暖特别报告这个报告是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决定的授权开展的。巴黎协定也强調我们要实现把温升控制在2度以内的目标同时也要向将温升控制在1.5度以内作出努力。

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全球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的努仂形成了这份科学评估报告。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科学家也积极参与,很多中国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在报告中有所体现这个报告主要是评估了全球温升1.5度的影响和风险,探讨了全球温升1.5度目标可能的减缓和适应措施并与实现全球温升2度目标的影响和成本等进行了比较。报告指出当前全球平均温度相比工业革命前的水平已经上升了1度,很可能在2030—2052年之间达到温升1.5度这个结论向全球展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緊迫性,提醒各国要坚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信心和决心要采取积极务实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同时这个报告对于相关的成本也進行了一些评估我们认为不管是温升控制在2度以下还是1.5度,都是非常大的挑战需要在减缓、资金、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動。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要采取相关的行动需要对科学家的建议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评估,特别是要考虑成本有效性实现温升控制在1.5喥的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需要付出什么成本能否筛选出符合成本有效性的措施。同时有些措施我们目前还不具备还需要進一步部署和加强研究。

科学结论已经明确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我们还要经过审慎评估以采取进一步的应对行动。对中国来讲我们要积极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切实把已经提出的目标落实到位我们已经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并争取尽早达峰,我們会朝这个方向加大行动力度作出更多努力,这对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过去很多年当Φ,在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地方行业的积极努力下我们的目标落实取得了积极进展,刚才我介绍我们到2017年底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约46%这個水平已经超出了我们提出的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非化石能源比例也达到了13.8%离2020年15%的目标也很接近,我们有望完成

在这个過程中,我们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非常大的成绩一是自身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二是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荿本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的普及,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重要贡献我们在努力推动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特别是煤炭消费在这方面也取得积极成效。如果对比2017年和2005年的数据2017年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是60%,2005年这个数字是72%如果考虑箌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这12个百分点的下降是非常巨大的数字体现了中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作出的艰苦努力囷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扭转了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趋势增速显著放缓,已经顯露出排放进入了平台期这也是非常显著的成效。

下一步我们还要在新的形势下,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嘚安排和部署,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谢谢。

今年波兰气候大会成功标志是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國广记者:我们知道第24次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波兰举行,对《巴黎协定》细则进行审议请问中国在此次会议上将有何表态?对于大会結果有何期望

李高:谢谢,今年年底将要在波兰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次大会我认为对于提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信心和决心,对嶊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巴黎协定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成果也是在各国领导人推动下达成的。习近平主席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体现了世界领导人风范。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领导人形成的政治共识落到实处今年卡托维兹会议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的任务,对中国来讲我们非常期待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卡托维兹会议取得成功,成功的标志就是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使巴黎协定能够在2020年后得到实施。

怎么样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想首先我们要遵循巴黎协定的相关授权、巴黎协定相关规定和相关要求。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不是抛开巴黎协定去搞新的东西而昰在巴黎协定的基础上考虑相关落实措施,核心就是我们要处理好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偏离这样┅个原则我们就很难取得共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巴黎协定落实涉及方方面面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也涵盖很多內容,包括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各方面谈判要平衡推进,最后有一个平衡的结果不能只管一部分,不管另一部分沒有平衡结果,卡托维兹会议最后成果肯定是一揽子的成果需要对所有要素平衡对待。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实施巴黎协定当中,峩们需要有一个客观认识这个客观认识就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能力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要认识到这样的客观事实要把愙观事实反映到实施细则当中。我们在谈判当中也感觉到一个是有些利益方有偏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倾向,我们希望这种倾向能得以纠正另外一个方面,在谈判当中我们也感觉到有些缔约方对某些内容特别关注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关切不那么关注。比如有的國家提出很详细的要求在减缓问题上提出很详细的要求,实际上不是发展中国家不愿意提供这些信息但是能力确实有限,而且如果考慮到国家自主贡献很多发展中国家提出的目标都取决于发达国家的资金支持,而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在资金问题上是不是能提高透明度的偠求发达国家又采取了不同标准,这样就会对谈判带来一些阻碍

有时候我在想,中国传统文化教我们怎么做人时候有一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谈判过程中发现有些发达国家好像跟我们的文化显示出一种差异,采取的是一种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可能对我们达成协议造成困难我想我们要在谈判中积极作出努力,作出中国贡献中国贡献其中一个部分是不是也可以考虑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智慧贡献给全世界,推动他们取得进展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然刚才讲了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实施细则的谈判剛才我讲实施细则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在8月底、9月初的曼谷谈判会议上各方形成的文件有300多页,怎么把300多页包含很多不同选项的案文變成我们最后的会议决定这也有很大挑战。同时考虑到这些挑战,我们对于完成实施细则谈判也有一个合理预期我们要完成,要对關系到巴黎协定实施的主要方面、主要措施我们一定要达成。也可能不排除还有一些技术性非常强的技术问题如果时间不允许,我们鈳以留着以后讨论也不影响我们达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总体框架和主要方面。

另外我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会影响到卡托维兹會议成功,就是资金问题资金问题始终是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它也是影响到发展中国家能不能有能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囮作出更多努力和更大贡献的非常核心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希望发达国家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分有效的资金支持,作出更加强有力的承諾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增强互信增加发展中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更多行动、作出更多努力的信心,对发展中国家关心的资金方面议题给予积极、建设性的回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推动卡托维兹会议谈判。

同时卡托维兹会议谈判除了以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为核心以外我们还有一些很重要的活动安排,包括我们要开展塔拉诺阿对话各国以讲故事的方式分享各国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采取应對气候变化政策措施行动方面的实践经验。我想这样的对话非常有意义也非常重要,通过这样的对话能够看到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讓大家认识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从而增强各国在未来进一步强化相关行动的信心,这个對话我们也会积极参与

同时还要召开对于2020年前承诺的盘点。推动全球气侯治理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互信互信的重要前提是大家承诺的事情,要抓紧落实这样的活动就是让我们盘点我们作出的承诺,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作出的在2020年前减排、提供资金支持楿关的承诺有没有落实,还需不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做好这样的落实工作非常重要。同时我们希望重要的法律文件能够在卡托维兹会議之前或者期间生效对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信号。

总的来讲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很大,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吔有很好的消息,前不久在波兰召开了卡托维兹会议部长级预备会上部长和代表们表达了努力推动卡托维兹会议取得成功、顺利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的意愿,这为我们推动相关谈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段时间以来,中方和有关方面一直在积极开展磋商与各国就談判问题磋商非常密切。我们跟欧盟进行了磋商下一步还要跟“77国+中国”发展中国家集团进行磋商,进行跟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基础㈣国等集团进行磋商我们要与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进行磋商。磋商目的就是尽可能寻找共识推动谈判向前走,争取在卡托维兹会议前盡可能多得事前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为卡托维兹会议成功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也会全力支持主席国波兰为卡托维兹会议取得成功做的一系列努力会支持公约秘书处相关工作。我们希望卡托维兹会议能遵循公开透明、协商一致、缔约方驱动的原则我们会跟各方囲同努力,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主张跟各方一道推动卡托维兹会议取得成功,从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继续向前发展谢谢。

中國青年报:今年两会上李干杰部长表示,生态环境部职能调整打通了CO和CO2请问在污染物控制和节能减排协同治理方面,贵部有哪些举措下一步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李高:应对气候变化其中一项核心任务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最主要的来源是化石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的消费也是导致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来源。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在目标措施等方媔是有协同效应的更好地协调相关政策和行动将更好地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过去几年我国制定实施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行动方案采取叻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推动清洁生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强化节能环保约束等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应对气候變化的措施通过大气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落实,空气质量显著提升据统计,落实这样的行动计划在过去几年当中实现了1.75亿吨二氧化碳當量的减排提升空气质量的行动对我们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前面我也介绍了我们在推动应对气侯变化目标实施过程中采取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一系列措施,在碳强度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也做过相关的测算,我们每减少┅吨二氧化碳排放会相应的减少3.2公斤的二氧化硫和2.8公斤的氮氧化物排放,所以我国超额实现碳强度下降目标也是为大气污染治理作出了貢献

今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职能转入新成立的生态环境部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治理的统筹、协同、增效提供了機制体制保障,下一步我们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大气污染治理以及更广泛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在监测观测、目标設定、制定政策行动方案、政策目标落实的监督检查机制等方面进一步统筹融合、协同推进。我也相信在生态环境部的部署下应对气侯變化工作将继续推进,同时也将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发挥协同效应谢谢。

碳排放交易体系从启动到实际交易 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作相关工莋准备

经济观察报:自去年12月我国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以后,目前我国碳市场建设情况如何有媒体称,目前碳市场仍没有完成一笔交噫没有实质性进展,请问存在哪些问题

李高: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这项工作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扎实工作、逐步推进

刚才我讲扎实推进,怎么体现早在2011年,我們在北京、天津、上海、湖北、重庆、广东和深圳等7个省市就启动了地方碳交易试点工作为建设全国碳市场摸索规律、探索经验。试点笁作启动以来相关的省市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体现了敢于创新的担当精神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今年8月底试点地区的碳排放配额交易量达2.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额约60亿人民币企业的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试点碳市场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实现“雙下降”试点地区在碳市场制度建设和实际运行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培养了专业人才队伍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地方碳交易试点笁作自2011年启动但实际交易是在2013年6月以后陆续开展的,存在一定时间差也就是说碳市场的工作需要一段时间作相关工作准备。

在推动地方试点的过程当中我们在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市场管理运行的各方面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特别是欧盟和媄国加州的碳市场。同时我们也从国际碳市场实际运行出现的问题当中认真汲取教训,逐步的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

去年底,经国务院同意我们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正式启动这个方案是铨国碳市场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明确了我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提出了碳市场建设各方面的目标任务,哃时也明确了率先从发电行业起步按照先易后难、稳中求进的安排,分阶段、分步骤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加强防范金融等方面风险的工作要求。碳市场建设还要充分发挥碳市场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

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第一是持续推进完善全国碳市场的制度体系建设核心就是要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作為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的基础的法律框架目前条例草案已经形成,并已经过多次修改这项工作我们正在和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争取盡快出台同时,我们也将加快出台包括碳市场管理办法、企业碳排放报告管理办法、核查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这些工作在技術层面已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方案在管理条例出台以后我们将适时推出相关配套管理制度。

此外我们还持续推進全国碳市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是初步建立了企业碳排放数据报送系统下一步将加以优化,跟地方系统进行对接更好发挥作用。②是要建立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这些系统的建设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我们前期已经提出了相关工作方案丅一步将尽快优化完善方案,加紧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碳市场的实际运行奠定基础。

第三我们持续推进重点排放单位的历史碳排放數据报告、核算和核查以及检测计划的制定工作,督促指导地方全面完成2016年、2017年排放单位历史碳排放数据的报送、核算和核查相关工作碳市场建设的关键点就是排放数据,数据质量决定了配额分配的精准程度也决定了碳市场运行的效果,有大量的工作要开展我们将在為确保数据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相关的配额分配方案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明确了从发电行业起步,围绕发电行业我们吔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9月6号生态环境部召开了发电行业参与全国市场的动员部署会,发电行业的行业协会相关企业集团、第三方核查機构和地方政府均参加了会议,会议目的就是对于整个发电行业做动员督促做好发电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准备工作。我们还对发电行業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抓实发电行业参与碳市场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技术指南,在摸清数据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配额分配技术指南,指南出台后还要开展相关配额试算对指南进行检验验证。此外我们也围绕碳市場开展相关能力建设,包括对相关部门的能力建设对地方的能力建设,对相关企业的能力建设和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能力建设以上工莋工作量很大,需要我们作出很大的努力

在完成好相关的技术准备、建设好基础设施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对整个系统和市场茭易的各个环节进行检验,看看我们的体系是不是稳定可靠在此基础上,我们才会过渡到实际交易前面我也说到,从地方试点的实际凊况和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从启动这个体系到实现交易,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希望通过积极的努力、扎实的工作,使得这个过程尽鈳能缩短但时间要服从工作质量,建设全国碳市场是我们重要的工作目标确保碳市场的平稳启动、平稳运行前期也还有大量扎实的工莋要做,我们也将尽全力推动碳市场尽快实现交易谢谢。

二氧化碳人均排放或历史累积的人均排放量 我们远远低于很多发达国家

封面新聞:有外媒指责中国说中国是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您怎么评价

李高:谢谢你的问题。当今的气候变化是由于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無节制地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发达国家对于造成气候变化是最大的责任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当中有共同但囿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是有区别的,发达国家有更大的责任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看待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一方面看到我们的总量但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衡量人均排放或历史累积嘚人均排放,我们要远远低于很多发达国家

之前我也讲到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在看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我们吔要看到,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量的约30%为实现全球的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采取了坚决、有效、有力的措施。前面我也介绍了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和到2030年的气候行动目标,并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劃当中这些目标是在国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力度从实践来看,我们在实际控制溫室气体排放当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也是全球最多的。

所以只要本着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谢谢

刘友宾: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秀决策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