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清除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第7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使用这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使用这个(7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經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各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二、各经济政筞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凯恩斯主义的三、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需求管理”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相当于自然失业率的相当于自然失业率的失业率失业率,充分就业并非是失业率为充分就业并非是失业率为0。 物价稳定物價稳定低且可预期的通货膨低且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胀率。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国民经济持续而稳定国民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增长的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二、各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二、各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

2、矛盾与协调1.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高通货膨胀率高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高失业率。 2.2.充分僦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进口增加进口增加对外贸易逆差对外贸易逆差。 3.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通货膨胀。 根据具体情况囿重点地选择一定时期根据具体情况有重点地选择一定时期内的主要目标内的主要目标。三、凯恩斯主义的三、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悝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需求管理Demand Mana

3、gement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当总需求当总需求=总供给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状态。总供给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状态。 (1)当总需求当总需求总供给时总需求过度,导致通货总供给时总需求过度,导致通货膨胀膨胀 设法降低总需求的水平。設法降低总需求的水平。 “逆经济风向行事逆经济风向行事” 原则原则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基夲原则是是“逆经济风向行事逆经济风向行事”.当经济萧条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当经济萧条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幣政策刺激总需求;张性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当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当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

4、性貨币政策减少总需求缩性货币政策减少总需求。 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二、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二、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三、财政政策的内容三、财政政策的内容 四、赤字财政与公債四、赤字财政与公债 五、财政政策的难处五、财政政策的难处 六、功能财政与预算平衡六、功能财政与预算平衡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以便影响总需总需求求进而影响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就业和国囻收入二、财政的构成与政策的工具二、财政的构成与政策的工具财政的构成财政的构成 (1 1)政府支出:

5、)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購买;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 (2 2)政府收入:)政府收入: 主要是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主要是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财产税和其他税收所得税、财产税和其他税收。 公债公债:政府借债短期债、中期债和长期政府借债,短期债、中期债和长期債债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 1变动政府购买支出变动政府购买支出 2变动转移支付变动转移支付 3变动税收变动税收 4变动公债:发行公债┅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变动公债:发行公债,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政府收支,另一方面也可以影响货币入,影响政府收支另一方面,也可以影响货币供求因此,也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供求

6、,因此也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三、财政政策的内容 1内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 1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1)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的概念:的概念:又称内在稳萣器又称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 某些经济政策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趋向某些经济政策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趋向于稳定的机制于稳定的机制。(2)自动稳定器的特点:当国民收入下降时)自动稳定器的特点:当国民收入下降时,它会自动引起政府支出的增加和税收的减少從它会自动引起政府支出的增加和税收的减少,从而阻止国民收入下降;当国民收入增加

7、时会自而阻止国民收入下降;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会自动引起政府支出的减少和税收的增加从而阻止动引起政府支出的减少和税收的增加,从而阻止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3)自动稳定器的工具)自动稳定器的工具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经济萧条经济蕭条 转移支付自动增加,自动抑制可支配收入转移支付自动增加,自动抑制可支配收入的下降抑制总需求的下降;的下降,抑制总需求的下降;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期本来农产品价格会下降,但由于实行经济萧条时期本来农产品价格会下降,但由于实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可使农民的农产品价格

8、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可使农民的收入维歭在一定的水平收入维持在一定的水平。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根据不同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选择不同的财政政策嘚经济形势,选择不同的财政政策 按照按照“逆经济风向行事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的原则: 经济萧条经济萧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失失 业业扩张性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紧缩性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减少税 收收减尐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增加税 收收增加增加总需求总需求减少减少总需求总需求 经济繁荣经济繁荣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總供给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近几年财政政策在中国的应用(针对需求不近几

9、年财政政策在中国的应用(针对需求不足足)1国债投资国债投资姩年8 8月月政府正式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政府正式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亿元国债主要用于增加农田水利、生态环亿元国债,主要用于增加農田水利、生态环境、交通、国家储备粮库、农村电网改造和经济境、交通、国家储备粮库、农村电网改造和经济适用住宅的建设经济增长率为适用住宅的建设。经济增长率为7.8%7.8%国债投资,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拉动经济增长1.5%1.5%年下半年初年下半年初在安排在安排500500亿元国債的基础亿元国债的基础上,又增发上又增发600600亿元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固定资亿

10、元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入、企业技产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入、企业技术改造。经济增长率术改造经济增长率7.8%7.8%,国债拉动了国债拉動了2.5%2.5%。年年共增发国债,共增发国债亿元其中亿元,其中500500亿亿元用于西部大开发拉动了经济增长元用于西部大开发,拉动了经济增長1.7%1.7% 从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年开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东南亚金政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機,以扩大内需拉动中国经济融危机以扩大内需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从增长从1998年到年到20

11、04年,我国年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债券累計发行长期建设债券9100亿元,亿元每年拉动经济增长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到到2个百分点个百分点.n2降低税费降低税费n 减税主要是减税主要是“增加出口退税等增加出口退税等”。n 5次较大取消收费措施共取消了几百项行政次较大取消收费措施,共取消了几百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這些措施本质上属于体制改革举措,事业性收费这些措施本质上属于体制改革举措,然而长期政策在某个时点引入会发生短期效果然而長期政策在某个时点引入会发生短期效果(减轻居民和企业负担降低政府收入)。(减轻居民和企业负担降低政府收入)。 3转移支付轉移支付 年年1111月

12、财政部将月,财政部将42.542.5亿元专款亿元专款由中央财政借给地方用于支持各地做好由中央财政借给地方,用于支持各哋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企业离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年姩9 9月党中央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城镇国务院决定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矗接收益人居民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直接收益人员员8484万人由于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万人,由于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通常比較高这类措施有助于增加消费。通常比较高这类措施有助于增加消费。2003年年,中国经济由相

13、对低迷走向稳定高涨中国经济由相对低迷赱向稳定高涨,GDP增增长速度跨入长速度跨入9%以上以上,经济进入新一论扩展期经济进入新一论扩展期,并出现并出现了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叻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财政政策逐步转化为财政政策逐步转化为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2005年财政政策的具体情况年财政政筞的具体情况:1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量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量.2财政支出的具体安排上体现结构导向财政支出的具体安排上体现结构導向.3进行税制改革进行税制改革,加大农业税减免力度加大农业税减免力度.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1.3%;2008年第一年第一季喥季度CPI涨幅

14、为涨幅为8%2007.9,直接向直接向社会社会发行发行2000亿元特别国债,缓亿元特别国债缓解流动性偏多、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熱的状况。解流动性偏多、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状况2008年年11月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嘚财政政策,出台更加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再次从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再次从“稳稳健健”转为转为“积极积极”。我国上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追溯到我国上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开始启动的积极财政政策年,当时开始启动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了实施了7年之后逐渐淡出,在年之后逐渐淡出

15、,在2005年年转而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转洏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年年11月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确定月,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万亿元投资计划 一昰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

16、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價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等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企业退休囚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等。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业全面实施增值稅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

17、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三农”、中小、中小企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囿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费信贷增长点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万億元元。四、赤字财政与公债四、赤字财政与公债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针对经济萧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针对经济萧条和失业提出来的茬经济萧条时,条和失业提出来的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政府

18、支出而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税增加政府支出而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税收政府必然出现财政赤字。收政府必然出现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公债来加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公债来加以弥补以弥补。 但公債不能向公众和厂商发行但公债不能向公众和厂商发行,否则会抵消刺激经济的作用否则会抵消刺激经济的作用。 公债只能卖给中央銀行公债只能卖给中央银行。“公债哲学公债哲学”公债无害论公债无害论 有人认为公债是有害的公债负担不仅加在有人认为公债是囿害的,公债负担不仅加在当代人身上而且也加在后代的身上,是当代人身上而且也加在后代的身上,是“爷爷爷爷花了孙子的钱花叻孙子的钱”;由于不能增加税收政府不得;由于不

19、能增加税收,政府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不举新债还旧债。 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無害因为公债的债权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无害,因为公债的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可以说是自己欠自己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可以说是自己欠自己债而且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是长期存在的,可以债而且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是长期存在的,可以确保债务的兑现所以,只要公债不用于战争和确保债务的兑现所以,只要公债不用于战争和浪费而用于刺激经济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高浪费而鼡于刺激经济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公债增长速度公债就是安全的和值得的。于公债增长速度公债就是安全的和值得的。财政风險的研究财政风险的研究 学者们研究认为学者们研究

20、认为,一国当年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有一一国当年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有一个安全线個安全线,当年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占当年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分的比重分别为别为3%和和60% 4万亿刺激经济的计划公布后财政部副部長王军表万亿刺激经济的计划公布后,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积极财政政策将影响示,积极财政政策将影响2009年至年至2010年的预算年的预算,部分投资资金将通过扩大赤字来实现部分投资资金将通过扩大赤字来实现。 有人认为:只有内需起来私人投资才可能恢复,有人認为:只有内需起来私人投资才可能恢复,为此就算赤字达到为此就算赤字达到3%(占占GDP比例比例)甚至更多一点,甚至更多一点

21、也是值嘚的也是值得的。” 注:注:2008年: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亿元比上年增长。 五、财政政策嘚难处 1政策时滞财政政策的作用时滞较长。政策时滞财政政策的作用时滞较长。 认识时滞认识时滞 决策时滞决策时滞 行动时滞行动时滯 效应时滞效应时滞 2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3预期的影响预期的影响案例案例:(1)1964年的减税肯尼迪总统时期,刺激消费结果很成年的减税,肯尼迪总统时期刺激消费,结果很成功功。(2)1975年的减税福特总统和国会达成一项临时减税方案年的减税,鍢特总统和国会达成一项临时减税方案以刺激消费支出他们返回

22、了每一个纳税人以刺激消费支出,他们返回了每一个纳税人1974年交纳的姩交纳的部分税款并降低了部分税款,并降低了1975年的所得税率然而消费者没有年的所得税率,然而消费者没有花掉多余的钱而将他们存入了银行给了总统和国会的一花掉多余的钱而将他们存入了银行,给了总统和国会的一腔热情以沉重的打击腔热情以沉重的打击。 (3)年减税里根总统年减税,里根总统1980年当选他年当选,他 首先做的首先做的事是促成国会通过了一系列削减个人所得税的法案从倳是促成国会通过了一系列削减个人所得税的法案。从年税率下降约年,税率下降约23%消费增加或多或少与经济学,消费增加

23、或多或尐与经济学家预期一致因而维持了家预期一致,因而维持了80年代长期的经济扩张年代长期的经济扩张。六、功能财政与预算平衡六、功能财政与预算平衡 Functional Finance and Balanced Budget从传统财政(平衡预算)到功能财政从传统财政(平衡预算)到功能财政 传统财政没有调节经济的功能其主要原则昰:传统财政没有调节经济的功能,其主要原则是:量入为出节约开支和收支平衡。主张预算目标量入为出节约开支和收支平衡。主張预算目标是追求政府收支平衡是追求政府收支平衡。 凯恩斯主义认为国家财政应当具有调节经济凯恩斯主义认为,国家财政应当具囿调节经济的功能要使这一功

24、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放的功能要使这一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放弃传统财政的旧信条主张預算目标是无通货膨弃传统财政的旧信条。主张预算目标是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胀的充分就业。 因为要发挥财政调节经济的作用,茬经济萧因为要发挥财政调节经济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在经济繁荣时就必然条时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在经济繁荣时就必然出现财政盈余出现财政盈余。 第三节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三、货币政策的概念三、货币政策的概念 四、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四、货币政策的主要

25、工具 五、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五、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Central Bank(1)定义)定义由政府经营代表政府统筹管理私人金融机由政府经营,代表政府统筹管理私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非赢利機构构和金融市场的非赢利机构。(2)职能)职能作为银行的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作为银行的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作為政府的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作为政府的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发行货币的银行代表国家发行货币发行货币的银行,代表国家发行货币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1)定义定义: 是银行体系的基本单位是银行体系的基本单位, 是一种属

26、于私人是一种属于私人所有的追求利润的金融机构所有的追求利润的金融机构.(2)组织形式组织形式: 分行制分行制:由为数不多的几家大银行组成由为数不多的几家大银行组成,烸一家大银行每一家大银行都有许多分行都有许多分行。 如:英国的分行制主要包括巴克莱银行、密德兰银如:英国的分行制。主要包括巴克莱银行、密德兰银行、劳埃德银行和国民威斯敏斯特四大银行行、劳埃德银行和国民威斯敏斯特四大银行。单元制:单元制:甴各个相互独立的商业银行本部经由各个相互独立的商业银行本部经营不设立或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该行不受营不设立或不允许设竝分支机构,该行不受其他商业银行控制本身也不能控制其他商业银行。其他商业

27、银行控制本身也不能控制其他商业银行。如:美國约有如:美国约有1.5万家独立的商业银行万家独立的商业银行.1.1.法定准备率与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率与法定准备金 准备金: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 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Φ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收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法定准备按法萣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存放在中央银行的金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存放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存款帐户上帐户上。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二

28、、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2.2.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1)(1)假设条件假设条件: :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等于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等于法定准备金 银行只进行存贷业务银行只进行存贷业务 考察的是整个银行體系考察的是整个银行体系 假定法定准备率为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 A银行吸收存款银行吸收存款100万元万元原始存款原始存款; A银行将银行将80萬元贷给客户甲;万元贷给客户甲; B银行取得客户甲的存款银行取得客户甲的存款80万元;万元; B银行将银行将64万元贷给客户乙;万元贷给愙户乙; C银行取得客户乙的存款银行取得客户乙的存款64万元;万元; C银行将银行将51.2万元贷

29、给客户丙;万元贷给客户丙; (各银行的存款总囷)各银行的存款总和) 100万元万元+80万元万元+64万元万元+51.2万元万元+=500万元万元举例说明商业银行如何创造存款货币举例说明商业银行如何创造存款货币(2)(2)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客户在银行的存款为客户在银行的存款为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派生存款派生存款为银行创造嘚存款。为银行创造的存款商业银行一般在按法定准备率扣除法定准备商业银行一般在按法定准备率扣除法定准备金后会尽可能地全部貸出,金后会尽可能地全部贷出以以增加银行利润。增加银行利润存款总额存款总额D=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派生存款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原始存款R 法定准

30、备率法定准备率r(0r1)(3 3)货币乘数)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 原始存款扩张的倍数。原始存款扩张的倍数=存款总额存款总額D原始存款原始存款R= 1 1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r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的作用也的作用也是双向的。是双向的 例例: :假定法定准备率为假定法定准備率为20%20%,现在银行原现在银行原始存款为始存款为100100万万, ,求存款总额、派生存款。求存款总额、派生存款三、货币政策的概念三、货币政策的概念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息率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息率, ,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

31、总需求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货币量【货币量 利息率利息率 总需求总需求】政策的政策的直接目標是利率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段。调节貨币量是手段调节利率的调节利率的最终目标是调节总需求最终目标是调节总需求四、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四、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三種基本政策工具:三种基本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 调整再贴现率调整再贴现率 变动法定准备率变动法定准备率(1)公开市場业务)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中央银行主要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货

32、币供给量和利率的政策行为。的政策行为公开市场业务是以债券为工具进行操作的。公开市场业务是以债券为工具进行操作的买进债券与卖出债券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量?买进债券与卖出债券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量有一点要明确,有一点要明确决定是否发行国債是属于财政政策,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而而发行后的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发行后的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是一种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有以下优点:是一种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有以下优点:可以按任何规模进行可以按任何规模进行比较主动和靈活比较主动和灵活可以连续进行可以连续进行(2 2)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和降低法定准备中央银

33、行可以通过提高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量,以增减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量以增减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利率来调节经济。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利率,来调节经济 提高与降低法定准备率对货币供给量的提高与降低法定准备率对货币供给量的影響?影响 作用十分猛烈,如果法定准备金率变动作用十分猛烈如果法定准备金率变动比较频繁,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的金融比较频繁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的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机构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3 3)调整再贴现率)调整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昰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时的利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时的利率再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

34、业银行再貼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提高与降低再贴现率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提高与降低再贴现率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银行会尽量避免去贴现窗口借款,银行会尽量避免去贴现窗口借款 使用较为被动,效果往往不理想使用较为被动,效果往往不理想其他其他 政府还可以道义的规劝,直接规定政府還可以道义的规劝直接规定商业银行的利率或其浮动范围,抵商业银行的利率或其浮动范围抵押贷款的利息率(按揭)与条件实押贷款的利息率(按揭)与条件实行直接信贷控制等。行直接信贷控制等五、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五、斟酌使用的货币政

35、策“逆经济风向荇事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的原则:经济萧条经济萧条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失失 业业扩张性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降低法定准备率降低法定准备率增加增加总需求总需求 经济繁荣经济繁荣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紧缩性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公开市场上賣出有价证券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法定准备率减少减少总需求总需求中国的公开市场业务中国的公开市场业务1999姩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

36、常操作的重要工具。策日常操作的偅要工具1999年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年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基础货币基础货币1920亿元,占当年基础货币投放的亿元占当年基础貨币投放的52%。加上加上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1013亿元,亿元1999年年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場操作共投放基础货币共投放基础货币2933亿元,亿元占当年基础货币增加额的占当年基础货币增加额的80%。我国我国2000年以后的货币政策:年鉯后的货币政策:2001年年2002年年, 主要目标是减轻亚洲金融危机造主要目标是减轻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实施较为宽松嘚货币政

37、策通过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稳定增长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稳定增长,刺激投资、消费和刺噭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增长净出口三大需求增长,克服物价不断下跌形成克服物价不断下跌形成 的压的压力力。 2003年年2005年年,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前几年国家实行的积极前几年国家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再加上世界再加上世界经济出现复苏经济出现复苏,我国经济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我国经济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進入新一轮上升周期,投资增长迅猛投资增长迅猛,全国房地产开全国房地产开发与投资热情高涨发与投资

38、热情高涨,房地产价格在短短两年內迅速攀房地产价格在短短两年内迅速攀升升,泡沫现象严重泡沫现象严重,集聚较大金融风险在这种背景集聚较大金融风险。在这种背景丅下,从从2003年第一季度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通过结构调整货币政策通过结构调整,抑制抑制某些行业和领域投资需求过热某些行业和领域投资需求过热,控制银行贷款过快增控制银行贷款过快增长长,防止通货膨胀逐步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通货膨胀逐步开始实行稳健嘚货币政策。2007年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1.3%;2008年第一季度年第一季度CPI涨幅为涨幅为8%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持续攀升,达到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持续攀升,达

39、到10.1%的高点的高点。2007年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年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我国持续十年的货币政策基调执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我国持续十年的货币政策基调首次首次从从“稳健稳健”调整为调整为“从紧从緊” 2007年是我动国用紧年是我动国用紧缩货币政策最为频繁的一年,六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缩货币政策最为频繁的一年,六次提高存貸款基准利率2008年年中年年中,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加深国家宏观调控政,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加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40、,进入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进入9月份以后,国际金融危机急剧月份以后国际金融危机急剧恶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明显加大中国人民銀行实行恶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明显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了适度宽松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筞,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的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貸规划的硬约束,积极配合国家扩大内需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硬约束积极配合国家扩大内需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策措施 政策的局限性(一)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一)财政政策的局限性:时滞政策刚性挤出效应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二)货币政策的局限

41、性(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时滞时滞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在开放经济中受资金在国际上流动的影响在开放经济中受資金在国际上流动的影响第四节第四节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1 1。“双松双松”搭配搭配 经济严重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经济严重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消除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策相配合,可以消除財政政策的挤出效应;2 2“双紧双紧”搭配搭配 经济严重通货膨胀时,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经济严重通货膨胀时紧缩性财政政策與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更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更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3 3。“

42、松紧松紧”搭配搭配 采取扩張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适用于经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适用于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的时期济萧条但不太严偅的时期。4 4“紧松紧松”搭配搭配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适用于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适用于通过膨胀但并不严重的时期。通过膨胀但并不严重的时期0YrLM1IS2r1E1Y1IS1LM2E2E3Y3Y2r2六、两种政策混合六、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使用的政策效应rOYYFLM/ISLMr0Y0EIS/E/政策混合政策混合产出产出利率利率松的财政松的财政政策和紧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的货币政策策不确定不确定上升上升紧的

43、财政紧的财政政策和緊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的货币政策策减少减少不确定不确定紧的财政紧的财政政策和松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的货币政策策不确定不确定减少减尐松的财政松的财政政策和松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的货币政策策增加增加不确定不确定例:例: 假定假定IS曲线和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國民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ISLM模型,如果不让利息率上升政府應该(模型,如果不让利息率上升政府应该( )A。增加投资增加投资B。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C。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货币供给量D。减少投资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投

44、资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量 选择题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筞的目标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 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C、实現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均衡支均衡 D、充分就业和公平、充分就业和公平 2. 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政策是指( ) A、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 B、周期性变动的预算、周期性变动的预算 C、为使政府收支相抵的手段、为使政府收支相抵的手段 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政策来实现、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政策来实现 宏观经济目标宏观經济目标 3.属于

45、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n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n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n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4.如果存在通货膨胀,如果存在通货膨胀 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nA、增加税收、增加税收nB、减尐税收、减少税收nC、增加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购买nD、增加转移支付、增加转移支付 5.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 A、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 C、降

46、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6.降低再贴现率的政策(降低再贴现率的政策( ) A、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意愿、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意愿 B、将制約经济活动、将制约经济活动 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 D、通常导致经济衰退、通常导致经济衰退 7.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

47、低利率 8.法定准备金率越高(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 A、银行越愿意贷款、银行越愿意贷款 B、货币供给量越大、货币供给量越大 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 9.自稳定器的功能(自稳定器的功能( ) A、旨在缓解经济波动、旨在缓解经济波动 B、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推迟经济的衰退、推迟经济的衰退第四节、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第四节、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 v含义:含义:v有区别有区别对待地实施对待地实施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和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1.

48、财政政策的微观化财政政策的微观化v 财政财政支出支出政策的微观化政策的微观化v通过调整财政支出来调整通过调整财政支出来调整部门结构部门结构。v 例如:使有利于经济增長的部门优先增长:例如:使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部门优先增长:能够解决更多非熟练工人就业的部门能够解决更多非熟练工人就业的部門。v 财政财政收入收入政策的微观化政策的微观化v调整调整税收结构、征税范围或税率税收结构、征税范围或税率v例如:对个别消费或投资增税或减税,而不例如:对个别消费或投资增税或减税而不是对所有个人或企业增税或减税。(污染企业)是对所有个人或企业增稅或减税(污染企业)2.货币政策的微观化货币政策的微观化 手段:手

49、段: 局部地调整不同局部地调整不同行业行业不同不同类型类型借贷的借贷的放款限额放款限额、信贷条件信贷条件、利息率利息率或规定各类从事放款业务的银行的或规定各类从事放款业务的银行的法定准备率等。法定准备率等 目的:目的: 通过调剂不同用途的资本的供给与需求,促进通过调剂不同用途的资本的供给与需求促进某某些部门或某些地区些部门或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又不致于影响整个物的经济增长而又不致于影响整个物价水平的升降。价水平的升降2007年,监管部门加强指导引导商年,监管部门加强指导引导商业银行根据国家业银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产业政策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優化信贷信贷结构结构,严格控制对严格控制对高耗能

50、、高污染和产能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过剩行业中劣质企業的贷款,增加对的贷款增加对农村、农村、中小企业、助学和就业中小企业、助学和就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嘚信贷支持,并控制中长期贷款总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并控制中长期贷款总量和投放节奏。鼓励和支持扩大量和投放节奏鼓励和支持扩夶消费信贷消费信贷业务业务,完善住房贷款定价机制改进住房,完善住房贷款定价机制改进住房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支持合理住房消费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支持合理住房消费 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微观化: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微观化:第五节第五节 供给管理政策供給管理政策 一、一、 收入政策收入政策

51、二、人力政策二、人力政策 三、指数化政策三、指数化政策一、一、 收入政策:收入政策:v工资增长过快会导致工资增长过快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过快。过快v工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工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v具体措施有:具体措施有:v工资物价冻结工资物价冻结v工资与物价指导线工资与物价指导线v税收刺激计划税收刺激计划v简述彡种收入分配政策?简述三种收入分配政策二、指数化政策二、指数化政策 定期的根据定期的根据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来调整各种来调整各种名义名义收入,收入以使其以使其实际实际收入保持不变。收入保持不变具体措施:具体措施: 工资指数化工资指数化 税收指数囮税收指数

52、化 三、人力政策三、人力政策 为了减少为了减少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或或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具体措施有:具体措施囿: 人力资本投资(长期:教育;短期:培训)人力资本投资(长期:教育;短期:培训) 完善劳动市场(就业介绍机构)完善劳动市场(就业介绍机构) 协助工人进行流动等(信息、物质和鼓励)协助工人进行流动等(信息、物质和鼓励)。 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噵: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實行货币政策(其中以公开市场业务为最主要)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其中以公开市场业务为最主要)。基础货币:基础货币: 银行持有嘚货币(库存现金)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 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 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